夫大腸腑者。主肺也。鼻柱中央。是其候也。肺合氣于大腸。大腸者、為行道傳瀉之腑 也。 一斗 寸 右手關(guān)前。寸口陽(yáng)絕者。無(wú)大腸脈也。若少氣心下有水氣。立秋節(jié)即咳。刺手太陰治陰。 在 右手關(guān)前。寸口陽(yáng)實(shí)者。大腸實(shí)也?嗄c中切痛。如針刀所刺。無(wú)休息時(shí)。刺手陽(yáng)明治 陽(yáng)。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則泄。當(dāng)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 取巨 腸中雷鳴。氣上沖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寒則泄。食不化。 大腸有寒 溏。有熱便腸垢。 大腸有宿食。寒栗發(fā)熱。有時(shí)如瘧狀。 肺前受病移于大腸。肺咳不已?葎t遺失便利。厥氣客于大腸。則夢(mèng)田野。 肺應(yīng)皮。皮濃者。大腸濃。皮薄者。大腸薄。皮緩腹裹大者。大腸緩而長(zhǎng)。皮急者。大腸急 扁鵲云。手太陰與陽(yáng)明為表里。大腸若病實(shí)則傷熱。熱則脹滿不通?跒樯彙J诚氯肽c。 寒則大腸絕不治。何以知之?泄利無(wú)度。利絕則死。 病者乍寒乍熱。損肺傷氣。暴嗽嘔逆。或體熱發(fā)斑。喘咳引氣。名白氣貍。以秋三月。 源從 體熱
夫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yáng)實(shí)者。手陽(yáng)明經(jīng)也。病苦腸滿善喘咳。面赤身熱。喉咽中核 狀。 如錐 實(shí)之 夫大腸實(shí)。實(shí)則生熱。熱則腸結(jié)脹滿。善氣喘咳。身面熱。喉中噎。乍實(shí)乍虛。乍來(lái)乍 去。
茯苓麻黃湯(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實(shí)熱。令人氣脹滿。
白茯苓(去黑皮) 麻黃(去根節(jié)各一兩半) 黃耆(銼) 大青(銼) 桂(去粗皮 各三分) 細(xì)辛 味子 陳 帛裹三錢。井華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
羚羊角散(出圣惠方)治大腸實(shí)熱。心神煩躁?趦(nèi)生瘡。
羚羊角屑(三分) 甘竹茹 川樸硝 川大黃(銼炒各一兩) 黃芩 梔子仁 紫蘇莖 葉 杏仁 咀。每服
生姜泄腸湯(出千金方)治大腸實(shí)熱。腹脹不通?趦(nèi)生瘡。
生姜 橘皮 青竹茹 黃芩 梔子仁 白術(shù)(各三分) 桂心(一兩) 茯苓 芒硝(各 三 兩) 二服。 (
檳榔丸(出圣惠方)治大腸實(shí)熱。氣壅不通。心腹脹滿。大便秘實(shí)。
檳榔 大黃(蒸) 麻子仁(炒去殼別研) 枳殼(麩炒) 羌活(去蘆) 牽牛(炒) 杏仁 (去皮 每服 四十
杏仁湯(出圣惠方)治大腸實(shí)熱。大便不通。上氣喘咳。心神煩悶。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甘草(炒銼各一兩) 赤芍藥 黃芩(去黑心) 麥門冬 (去心 焙) 咀。每服 三錢
大黃丸(出楊子建護(hù)命方)治大腸秘?zé)。心胸(zé)┰辍?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gydjdsj.org.cn/tcm/2010/20100519233549_331137.shtml" target="_blank">頭痛便難。腹脅脹滿?谏喔稍。
大黃(炮銼半兩) 桔梗(炒) 枳殼(麩炒去瓤) 芎 羌活(去蘆) 木香 柴胡(去苗) 獨(dú) 木臼 內(nèi)
赤茯苓散(出圣惠方)治大腸實(shí)熱。頭痛目眩。驚狂喉痹。腹脹滿悶。手足煩疼。
赤茯苓 麥門冬(去心) 檳榔(各一兩) 川大黃(一兩半) 犀角屑 枳實(shí)(麩炒 各三分) 杏 煎六 分。去滓。食前溫服。忌熱面炙爆。
柴胡散(出圣惠方)治大腸實(shí)熱。氣壅不通。心腹脹滿。發(fā)歇寒熱。
柴胡(去苗) 赤芍藥 檳榔(各一兩) 枳實(shí)(麩炒)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 黃芩 漢 盞。煎 六分。去滓。食前溫服。
大青湯(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熱滿。腸中切痛;蛏笕椤4蟊悴煌。
大青(銼三分) 麻黃(去根節(jié)) 石膏(碎) 芒硝(碎) 黃柏(去粗皮) 生干 地黃(焙各一 入苦 竹
橘皮湯(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熱咳。脅滿。掌中熱。
陳橘皮(去白炒) 芒硝 紫蘇葉(各一兩半) 白術(shù)(一兩) 甘草(炙銼) 桂(去粗皮各半兩) 半。 淡竹
治白氣貍肺腑臟溫病。陰陽(yáng)毒。臟實(shí)。為陽(yáng)毒所傷。體熱肌膚發(fā)斑。氣喘引飲。色昏白者。 紫菀茸(一兩) 梔子仁 升麻 前胡(各三分) 石膏(炒半兩) 葶藶(炒一分) 杏仁 (去皮 大腹皮湯(出圣惠方)治大腸實(shí)熱。腸脹不通。熱氣上沖。口內(nèi)生瘡。
大腹皮(三兩銼) 柴胡(去苗) 訶黎勒皮 枳殼(麩炒去瓤各一兩) 川大黃(銼 炒) 川 樸硝 煎至六分
大腹湯(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實(shí)熱。腹脹不通。熱氣上沖?趦(nèi)生瘡。
大腹皮 大黃(生銼各三兩) 木香(一兩) 訶黎勒皮(三分) 枳殼(去瓤麩炒一兩半) 芎
神功丸(出余居士選奇方)治氣壅。大腸風(fēng)熱。大便不通。(方見加味宰功 丸)
治腸痛如打。
用大豆半升。炒令焦。酒一升。煮令沸。熟取醉。
瀉白湯(出鮑氏方)治大腸實(shí)熱。腹脹不通。挾臍痛。喘不能久立。口內(nèi)生瘡。
陳皮 淡竹葉 黃芩 梔子仁 黃柏皮(一兩半) 茯苓 芒硝(一兩) 生地黃(五 兩)
上為
夫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yáng)虛者。手陽(yáng)明經(jīng)也。病苦胸中喘。腸鳴虛渴。唇干目急。善 驚泄 痛不 成諸
款冬花丸(出圣惠方)治大腸虛冷。欠 咳氣短。少腹中痛。
款冬花(七分) 桂心 五味子(各六分) 干姜 芎 甘草(炙各五分) 附子(炮 四分) 桔梗(四分) 蘇子(五合) 蜀椒(一升) 百部汁(七合) 白蜜(一升) 干棗(五十枚擘去皮 研 十
草豆蔻(去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各一兩) 高良姜(銼三分) 桂心 丁香 木香 白術(shù) 末。每服 一錢
木香丸(出圣惠方)治大腸虛冷。切痛腸鳴。食不消化。
木香 白術(shù) 桂心 蕪荑(炒) 高良姜(銼各一兩) 訶黎勒(煨用皮一兩半) 附子(二兩炮 兩) 干姜(
治白氣貍肺腑臟溫病。陰陽(yáng)毒。大腸腑虛。為陰邪所傷。寒熱互作。上氣咳逆。大腸飧泄。 白術(shù) 人參(各一兩) 干姜(炮) 麥 (炒各三分) 白茯苓 五味子 肉豆蔻 草 果 烏 吳茱萸散(出圣惠方)治大腸虛冷。腸鳴腹痛。食不消化。
吳茱萸(湯浸七次焙干炒) 肉豆蔻(去殼) 干姜(炮銼) 甘草(炙各半兩銼) 陳橘皮(二兩 樸(二兩 去粗皮
訶黎勒散(出圣惠方)治大腸虛冷。腸鳴泄痢。腹脅氣痛。飲食不化。
訶黎勒(一兩半煨用皮) 附子(炮去皮臍) 陳橘皮(湯浸去白各一兩焙) 當(dāng)歸(銼 炒) 肉豆 (炙銼各一分
防風(fēng)丸(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氣虛。又因傷風(fēng)冒雨。大腸中下血。
防風(fēng)(去叉) 芎 (各一分) 黃耆(銼) 白術(shù)(各半兩) 五味子 續(xù)斷 陳橘皮(湯浸 去
訶黎勒丸(出醫(yī)方集成)治大腸虛冷。腸鳴泄瀉。腹脅氣痛。飲食不化。
訶黎勒(面裹煨) 附子(炮去皮臍) 肉豆蔻(面裹煨) 木香(不見火) 吳茱萸 (去梗炒) 龍 服七十丸
黃連補(bǔ)湯(出千金方)治大腸虛冷。痢下青白。腸中雷鳴相逐。
黃連(四兩) 茯苓 芎 (各三兩) 酸石榴皮(五片) 地榆(五兩) 伏龍肝(雞 子大一 枚)
附子湯(出圣惠方)治大腸虛冷。腰痛羸瘦。
附子(炮去皮臍一兩半) 人參 干姜(炮) 赤芍藥 桂(去粗皮) 甘草(炙各一兩) 上
茱萸丸(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虛冷。飲食減少。非時(shí)飧泄。
吳茱萸(湯洗焙干炒) 訶黎勒皮 丁香 草豆蔻(去皮) 芎 防風(fēng)(去叉國(guó)家醫(yī)學(xué)考試網(wǎng)各一分) 石 硫
黃連湯(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虛冷。痢下白膿。腸內(nèi)虛鳴相逐。
黃連(去須) 酸石榴皮(焙) 赤石脂(各三兩) 白茯苓(去黑皮) 干姜(炮各 三兩半) 桔梗
柴胡丸(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虛冷。腹痛不能久立;蜓刑擑Q。
柴胡(去苗土) 枳殼(麩炒去瓤各一兩半) 白術(shù)(三分)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 丹 參 (去根
樸附丸(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虛冷。便利滑泄。不思飲食。腸鳴腹痛。
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一兩)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甘草(炙一兩) 干姜(炮一兩)
上為末
大建中湯(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虛。
干姜(炮一兩半) 芍藥 甘草(炙銼) 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 咀。每服二錢。 棗三枚。 去核。餳一塊。水一盞。煎七分。去滓?崭箿胤H杖。
乳豆丸(出濟(jì)生方)治大腸虛寒;共恢埂
鐘乳粉(一兩) 肉豆蔻(半兩面裹煨香去面不用)
上為末。煮棗肉杵為丸。梧桐子 大。 每服
治大腸虛冷。
用鰻鱺魚煮酒服。蓋、其魚能補(bǔ)虛。
固腸湯(出鮑氏方)治大腸虛寒。利下青白。腸中雷鳴。大便不節(jié)。小便赤。上氣充胸。不 酸石榴皮(半兩) 黃連(炒) 地榆皮(一兩) 粟殼(醋炙) 茯苓(一兩半)
上為散。每服四
夫腸風(fēng)臟毒下血者。皆由飽食過(guò)度。房室勞損。坐臥當(dāng)風(fēng)。恣餐生冷;蜞⒅吮。或飲 酒 故大 有陽(yáng) 血也 大便下血;蚯寤驖。或鮮或黑;蛟诒闱;蛟诒愫蟆;蚺c泄物并下。此由內(nèi)外有所傷感。凝停在腸胃。隨氣不通。亦妄行之類。故曰便血。方書以鮮血為腸風(fēng)。瘀血為熱毒。濺注 為腸痔。受病之初;蛞虼竽c有熱毒。血潮于下。或因下虛而腸臟無(wú)脂膜。血得以滲入。及 其久則成痼疾矣。亦時(shí)有所感觸而發(fā)之。如遇熱發(fā)則為瘀血。遇寒發(fā)則為清鮮。遇濕發(fā)則為 豆汁。血色亦因而轉(zhuǎn)。不可拘以一說(shuō)。 人之滋養(yǎng)一身。惟氣與血。血為營(yíng)。氣為衛(wèi)。營(yíng)行行脈中。衛(wèi)行行脈外。故心主血。肝 藏之 亂。 大腸 純下 時(shí)熱 治法大要。先當(dāng)解散腸胃風(fēng)邪。熱者與敗毒散。冷者與不換金正氣散。風(fēng)邪既去。然后 隨其 酒蒸 中湯 苓 腸下 回。 是也 之 神佐 儒門事親書云。棠 欒彥剛病下血。醫(yī)者以藥下之。默默而死。其子企見戴人過(guò)而問(wèn)之 曰。 溫身 人曰 是拜 又論曰:凡人有臟毒下血。何謂也?生氣通天論曰:邪熱傷肝。因而大飽。筋脈橫解。 腸癖 身 五 血 既虛下血。致面色萎黃。四肢消瘦;蚶墼逻B年。諸醫(yī)不瘥。故曰積年腸風(fēng)下血也。內(nèi)經(jīng)謂 結(jié)陰者便血一升。再結(jié)二升。三結(jié)三升。邪在五臟。則陰脈不和。陰脈不和。則血留之。結(jié) 陰之病。以陰氣內(nèi)結(jié)。不得外行。血無(wú)所稟。滲入腸間。故便血也。
黃 湯 治腸風(fēng)下血。
黃 (三兩) 槐實(shí) 小薊 桑耳 干地黃(焙) 當(dāng)歸(炙銼) 黃連(去須) 白芷(各一兩半) (去黑心 半 咀。 每服
干地黃湯 治大便下血。并多年腸風(fēng)。飲食不得。
熟干地黃(焙) 赤石脂(各二兩) 延胡索 牡蒙 桔梗 黃耆(銼) 龍骨(各一兩半) 當(dāng)歸 干姜 (炮)
五香圣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氣滯。流注下部。致生腫結(jié)。牽引腑臟不和。時(shí)發(fā)疼痛。經(jīng)久 沉香 黃耆(銼) 枳殼(麩炒去瓤) 熟干地黃(各一兩) 麝香(研半兩) 乳香(一分) 木香 芍藥 卷
內(nèi)補(bǔ)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痔疾。失血過(guò)多。虛乏羸困。不欲飲食。
續(xù)斷 熟干地黃(各二兩) 人參(去蘆) 附子(炮去皮臍) 當(dāng)歸(銼炒) 芎 黃 (銼) 白芍藥 桂心 麥門冬(去心) 白茯苓 干姜(炮銼) 五味子(各一兩) 白芷甘草(炙銼
白花蛇丸(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下血。日夜不絕。疼痛至甚。
白花蛇(二兩酒浸去皮骨炙黃) 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雙仁炒) 黃耆(銼) 胡荽 子(炒) 樹耳(炙各一 梧桐子 大
升陽(yáng)去熱和血湯(醫(yī)方大成)治腸 下血。作勞其血即出。有力而遠(yuǎn)射。四散如篩。春節(jié)二月中。下二行。腹中大作痛。乃陽(yáng)明氣沖熱毒所作也。當(dāng)去濕毒和血而愈。是其治也。(又 生地黃 牡丹皮 生甘草(各半錢) 熟甘草 黃 (各一錢) 當(dāng)歸身 熟干地黃 蒼術(shù) 秦 服。水四 盞。煎一盞。去滓。稍熱服?招乃奘诚M服之。
白術(shù)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痔疾失血。虛損羸瘦。飲食無(wú)味。面色萎黃。四肢乏力。
白術(shù) 石斛(去根銼) 續(xù)斷 天門冬(去心各三分) 黃 熟干地黃 人參(去蘆) 肉蓯蓉 咀。
內(nèi)補(bǔ)黃 丸(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痔病。下血太多。虛羸無(wú)力。
黃 (銼) 槐子仁(炒) 枳殼(麩炒去瓤各三兩) 白蒺藜(炒去刺) 烏蛇肉(酒浸炙) 鹿茸 (去粗皮 姜汁
熟干地黃丸(出圣惠方)治內(nèi)腸風(fēng)冷。大便下血不止。
熟干地黃 龍骨(燒赤) 黃耆(銼) 紫蘇子(炒) 蒲黃 當(dāng)歸 附子(炮去皮臍) 艾葉 (炒) 杵丸梧桐子大
黃 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痔疾。失血后虛損。皮膚干燥。四肢黃瘦。心神虛煩。少得眠臥 黃 (銼) 熟干地黃 人參(去蘆) 柴胡(去苗) 白茯苓(各一兩) 酸棗仁(炒) 麥門 冬( 服四錢。 水一中盞。生姜半分。棗二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計(jì)時(shí)溫服。
卷柏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腹痛。下血不止。
卷柏 熟干地黃 黃 (各一兩銼) 白術(shù) 白芍藥 甘草(炙銼) 芎 (各三分) 枳殼 ( 煎 至
皮丸(出圣惠方)治大腸風(fēng)毒。下血疼痛。
皮(炙) 營(yíng)實(shí) 枳實(shí)(麩炒) 黃耆(銼) 桑木耳(炙) 地榆 當(dāng)歸(銼炒) 烏 賊魚骨 (各
黃 丸(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積年。久不瘥。轉(zhuǎn)加羸困。
黃 (銼) 白礬(燒灰各三兩) 附子(炮去皮臍) 硫黃(細(xì)研水飛) 皮(炙 黃焦) 虎 眼皮 一次二 梃)
黃連貫眾散(神效方)治腸風(fēng)下血。(儒門事親) 黃連 雞冠花 貫眾 大黃 烏梅(各一兩) 甘草(炙三錢) 枳殼(炮) 荊芥(各一兩) 上
槐角散(醫(yī)方大成)治腸胃不調(diào)。腹脹滿下血。
蒼術(shù) 濃樸 陳皮 當(dāng)歸 枳殼(各一兩) 烏梅(半兩) 槐角(二兩) 甘草(半兩) 上
當(dāng)歸和血散(一名槐花散醫(yī)方大成)治腸 下血。濕毒下血。
槐花 青皮(各六分) 當(dāng)歸身(去蘆酒浸) 升麻〔各三(二)錢〕 荊芥(六分) 川 芎(四 分)
加減四物湯(危氏方)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
側(cè)柏葉 生地黃(洗) 當(dāng)歸(去蘆酒浸) 川芎(各一兩) 枳殼(去瓤炒) 荊芥 穗槐花 (炒) 去滓
烏雞丸(經(jīng)驗(yàn)良方)治丈夫腸風(fēng)。婦人崩病。
塵烏(火糠煤是也濃醋和作餅 又名烏龍尾) 蒲黃 干地黃 芍藥 當(dāng)歸(各五錢) 甘草
腸風(fēng)黑散(直指方)治腸風(fēng)下血腹痛。
敗棕 頭發(fā) 木饅頭 木賊(各燒存性) 槐角(炒) 枳殼(制各一分) 甘草(炒) 烏梅 肉(
槐皮膏 止痛癢血出。
槐皮(三兩) 薰陸 辛夷 甘草 白芷(各半兩) 巴豆(七枚) 漆子(十四枚) 桃 仁 (十枚)
內(nèi)補(bǔ)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黃瘦虛羸。
蒲黃 白石脂 熟干地黃(各二兩) 當(dāng)歸(銼炒) 白芷 甘草(炙銼) 黃連(去須) 芎
內(nèi)補(bǔ)黃 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面色萎黃。氣力全少。
黃 龍骨 槐子(炮) 白芍藥(各二兩) 當(dāng)歸(銼炒) 芎 (一兩) 甘草(炙銼) 附子 服
側(cè)柏葉散(出圣惠方)治大腸風(fēng)虛積冷。下血不止。
側(cè)柏葉(炙) 棕櫚皮(燒灰) 附子(炮去皮臍各一兩) 防風(fēng)(去蘆) 槐花(炒) 羌活 當(dāng)歸
鹿茸丸(一名斷紅丸出圣惠方)治臟腑久虛。腸風(fēng)痔 。下血太多。面色萎黃。日漸羸瘦。 鹿茸(去毛涂醋炙) 附子(炮去皮臍) 續(xù)斷 側(cè)柏葉 黃耆(銼) 濃樸(去粗皮 涂姜汁 炙) 前粥 飲送下
腸風(fēng)黑散(出危氏方)治營(yíng)衛(wèi)氣虛。風(fēng)邪冷氣。進(jìn)襲臟腑之內(nèi);蚴成洹;虺灾吮;
急后重。或肛門脫 荊芥(燒二兩) 枳殼(去瓤二兩燒一兩) 亂發(fā)(燒) 槐花(燒) 槐角(燒) 甘草(炙) 皮 為末。 結(jié)陰丹(出御藥院方)治腸風(fēng)下血。及臟腑毒下血。諸大便下血疾。
枳殼(麩炒去瓤) 威靈仙 黃 椿根白皮 陳皮(去白) 何首烏 荊芥(各等分)
上為末 以
治腸風(fēng)臟毒。解酒毒。
黃連(一兩) 防風(fēng)(五錢) 槐角 荊芥 烏梅 扁柏葉(炒焦黑為度) 枳殼(各五錢)
上為
玉屑丸(出本事方)治腸風(fēng)瀉血久不止。
槐根白皮(去粗皮) 苦楝根(去皮各三兩) 椿根白皮(四兩三味于九月后二月前取 軟者 曬干 食面(三 兩)
上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干之。每服三十丸。水八分一盞煎沸。下丸子煮令浮。以 匙抄 此 或始驗(yàn)而久不應(yīng)者;虺醪或(yàn)棄之。再服有驗(yàn)。未易立談。大抵此疾品類不同。對(duì)病則易愈。 如下清血色鮮者。腸風(fēng)也。血濁而色黯者。臟毒也。肛門射如血線者。蟲痔也。亦有一種。 下部虛。陽(yáng)氣不升。血隨氣而降者。仲景云。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 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chǎn)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此下部虛而下血者也。若得革脈。卻宜服溫補(bǔ)藥。蟲痔宜熏。千金方用 皮艾者佳。予嘗服頗得效。
槐角(一兩) 防風(fēng) 地榆 當(dāng)歸 枳殼(制) 木賊 茯神(各半兩)
上為末。酒 面糊丸 梧桐
七妙散 治腸風(fēng)。
枳殼(生去瓤) 椿木皮 雷丸 天麻 白芨 豬牙皂角(各半兩) 赤石脂(一兩) 上 為末。
六君子湯(出德生堂方)治便血不止。脾胃虛寒。飲食不進(jìn)。身體羸瘦。
人參 白術(shù) 白茯苓 當(dāng)歸 黃 白扁豆 甘草(各一兩半)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 米飲
皮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下血。久不瘥。面色萎黃。
皮(灰) 蒜莖(灰) 干姜(炮銼各三兩) 牡蠣(燒粉) 黃牛角 (燒灰) 枳殼(面炒去
地榆散(出圣惠方)治大便下血久不止。
地榆(銼) 赤芍藥 生干地黃 茜根(銼) 龍骨 黃芩 雞蘇苗(各一兩)
上 咀。每服
治腸風(fēng)臟毒下血。(出本事方) 川當(dāng)歸 枳殼 側(cè)柏葉 陳槐子 芍藥 百草霜(各一兩) 上銼同一處。炒令煙微起。 末之
地榆散(出直指方)治腸風(fēng)熱證下血。
地榆 黃連 茜根 黃芩 茯神(各半兩) 梔子仁(一分)
上 咀。每服三錢。薤 白五 寸
木賊散(出直指方)治腸風(fēng)下血。
木賊(去節(jié)炒一兩) 木饅頭(炒) 枳殼(制) 槐角(炒) 茯苓 荊芥(各半兩)
上為末。每
腸風(fēng)方(出直指方) 香附(一兩制) 枳殼(三分) 當(dāng)歸 川芎(各半兩) 槐花(炒) 甘草(炙各一 分)
上 咀
防風(fēng)散(出危氏方)治因食熱物過(guò)度。風(fēng)氣蕃盛。銷鑠大腸膏脂。以致營(yíng)衛(wèi)之血。滲流而下 羌活 荊芥 防風(fēng) 枳殼 僵蠶(炒去絲) 薄荷(各等分)
上 咀。白水煎。空心 溫服。 忌再吃熱物。
涼血地黃湯(出濟(jì)生拔粹方)治如飲食不節(jié)。起居不時(shí)者。陰受之。陰受之則入五臟。
入五 時(shí) 熟地黃 青皮(不去瓤) 槐子(炒) 當(dāng)歸(各半錢) 知母(銼炒) 黃柏(去皮銼炒各一錢) 調(diào) 隨證
槐荊丸 治腸風(fēng)下血。先糞后紅。(方見痔 門痔 類)
黃連散(出醫(yī)方大成)治腸風(fēng)下血。疼痛不止。
黃連(去須炒) 雞冠花(焙) 貫眾 川大黃 烏梅(各一兩) 甘草(三分炙)
上為細(xì)末。每
玉壺丸 治腸風(fēng)病。年深不效。
青嫩皂角針(采半斤劈破用河水五升浸二七日入砂器中煮去四升存一升入藕汁半升蜜一兩用 個(gè) 依前 除前膏 外。 常
琥珀散 治腸風(fēng)及一切血痢脾毒臟毒。下血不止。
琥珀屑(研) 鹿角霜 赤小豆 槐花 枳殼(去瓤麩炒) 白芷(各一兩) 上除琥 珀外。 并銼
防風(fēng)餅 治腸風(fēng)瀉血。
防風(fēng)(去叉) 雞冠花 續(xù)斷 甘草(炮) 天麻 人參(各半兩)
上為末。以油餅 三個(gè)。 入藥
木香丸 治腸風(fēng)。不問(wèn)年深日近。
木香 白芷 干蝎(去土炒) 阿魏(各一兩) 當(dāng)歸(炙半兩) 漏蘆(去蘆二兩) 上各別 搗。 入白
釣?zāi)c丸 治腸風(fēng)。瀉血不止。疼痛。
附子(一個(gè)炮去皮臍) 石硫黃(研) 雞冠花(炒) 鯪鯉甲(炒) 皂莢刺(炒各一兩) 皮(
臭椿皮散(出圣惠方)治積年腸風(fēng)瀉血。谷食不消。肌體黃瘦。
臭椿樹白皮(二兩炙銼) 干姜(炮銼) 甘草(炙銼各三分) 雞冠花(炙) 附子 (炮去皮 臍)
附子丸(出圣惠方)治積年腸風(fēng)瀉血。面色萎黃。
附子(二兩炮去皮臍) 食鹽 當(dāng)歸(銼炒) 干姜(炮銼)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 麩炒) 皂莢 下。
生地黃散(出圣惠方)治大便下血。因胃肺積熱。流注大腸。
生干地黃(二兩) 黃芩 赤芍藥 黃連(去須) 蒲黃 地骨皮(各二兩)
上 咀。 每服 五
黃芩散(出圣惠方)治大腸積熱。下血不止。日夜無(wú)度。
黃芩 黃柏 黃連(去須) 生干地黃 地榆(銼) 犀角屑(各一兩)
上 咀。每服三錢。
治大便下血。
草錦 蓮蓬殼 敗棕 白茅花 新綿(各等分)
上為末。溫米飲調(diào)下。
五物散 治瀉血不止。
貫眾(去土毛) 槐花 地榆 黃連(去須)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 米飲調(diào) 下。
黑虎丸(一名黑虎丹)治腸風(fēng)。累經(jīng)大效。
白礬(研二兩) 雞冠花(干者一兩) 屋龍尾(屋下煙煤是五錢) 青橘皮(洗去白 炒) 五靈脂 梧桐子
車螯散(一名如圣散)治腸風(fēng)下血。痔漏不止。
車螯(一合) 皂莢刺(四十九枚) 砂 丹砂 乳香(各一分三味同研) 上以四 味為末。同 一錢。
側(cè)柏散 治腸風(fēng)。瀉血等疾。
側(cè)柏葉(二斤九蒸九曝) 黑豆(緊小者一升炒) 甘草(炙銼三兩) 白術(shù)(炒) 桂 (去粗 皮各
大安散(一名白礬散)治久患腸風(fēng)瀉血。
礬鍛石(研三兩) 硫黃(末) 黃連(去須炒末) 乳香(研各一兩) 蠟(一錢) 上 用大鲗 魚一 卻以 下。
牛膝散 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風(fēng)毒瓦斯流注。發(fā)渴疼痛。
牛膝 側(cè)柏葉(炙) 荊芥穗(各一兩) 棕櫚皮(燒灰二兩) 黃牛角 (一只燒灰)
上為末
治大腸風(fēng)虛。積冷下血。
何首烏 附子(炮去皮臍) 白礬(燒灰) 皂莢子仁(炒各一兩) 槐子(炒二兩) 上 為末。每
桑耳散 治腸風(fēng)下血。風(fēng)毒瓦斯攻注。大腸疼痛。
桑耳(炙) 枳殼(面炒去瓤) 木賊 當(dāng)歸(銼炒) 槐鵝(炙各一兩)
上為末。 每服二錢。食
治積年腸風(fēng)瀉血。百藥無(wú)效。
敗皮巾子(燒灰) 白礬(燒灰各一兩) 人指甲(燒焦) 麝香(各一兩) 干姜(三 兩炮為末)
止血散 治腸風(fēng)下血。或在便前。或在便后。在便前血者。其血近。腎肝血也。在便后血者 皂角刺(燒灰二兩) 胡桃仁(去皮) 破故紙(炒) 槐花(各一兩半) 治腸風(fēng)下血。 核桃殼 蠶蛻 皮鞋底 赤雞冠花(各等分) 上燒灰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招 下。 濃樸煎 治積年下血。 濃樸(五兩生姜五兩同搗爛。于銀石器內(nèi)炒令紫色。) 白術(shù)(一兩) 大麥 神曲 (各一 十丸 昔王嗣康為蔡昭先處得此方。韓縣尉名楚卿。久服之作效。嗣康云、腸胃本無(wú)血。緣氣 虛腸 治腸風(fēng)有疙瘩瘡。破者不治。 馬藺子(一斤。研破酒浸。夏三日。冬七日曬干。) 何首烏(半斤) 雄黃(四兩) 雌 黃 (四 效。 治腸風(fēng)臟毒。 黃連 黃芩(各一兩) 地榆(二兩) 黃柏(半斤) 治腸風(fēng)久血。 茅花 敗荷葉 敗棕(各半兩燒存性) 香附(杵凈一兩少鹽和半炒焦半略炒) 上為末。 食前 柏皮丸 治臟毒便血。疼痛嘔噦。 黃連 黃柏 芍藥 槐花(炒各二兩) 麝香散 治腸風(fēng)。大小便出血。淋澀疼痛。婦人血崩。 蠶蛻紙(燒灰存性) 晚蠶砂(揀去土) 繭黃(燒灰存性) 白僵蠶(炒去絲各等分) 治便紅。 肥皂(獨(dú)子者七個(gè)去枝) 陳鹽梅(七個(gè)。入肥皂內(nèi)。水紙包裹。文武火煨焦。出火氣。 研為 治便血。 樗皮(即大眼椿根上皮) 水紅花(即龍骨草上紅) 瓦松 川百煎(各等分) 上為末? 心。 酒蒸黃連丸(出德生堂方)治酒食過(guò)度。便血臟毒。諸種痔滿。瀉痢赤白。臟腑癘痛。胸膈 黃連(一斤。用好酒浸二日。入鍋內(nèi)蒸透為度。取出曬干。留酒和面糊。) 干姜(半 斤) 枳殼(半斤) 木香(四兩) 犀灰散(出傳信適用方一名異功散)治五種腸風(fēng)。瀉血下痢。糞前有血號(hào)外痔。糞后有血號(hào) 此藥并皆治之。 黃牛角 (一個(gè)銼) 蛇蛻(一條全者) 豬牙皂角(五梃) 穿山甲(一處七十鱗銼) 上四 味 細(xì)末 再服 抵圣散 治腸風(fēng)下血。 椿根白皮(焙) 蒺藜子(炒) 枳殼(去瓤麩炒) 防風(fēng)(去叉各一兩) 四圣散 治腸風(fēng)。 貫眾 荊芥穗 白礬(飛過(guò)) 豬牙皂角(醋炙各一兩) 上同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一錢。 溫米 槐實(shí)散 治腸風(fēng)。 槐實(shí)(銼炒) 防風(fēng)(去叉) 枳殼(去瓤麩炒透) 黃耆(銼炒各一兩) 神應(yīng)丸 治腸風(fēng)經(jīng)年不瘥。瀉血疼痛。 水牛角 (燒灰) 耳頭 干漆(酒浸一宿炒令斷煙取出各二兩) 槐耳(一兩半) 上 為末 枳實(shí)丸 治腸風(fēng)。 枳實(shí)(麩炒) 皂莢(豬牙者涂酥炙) 大黃(炒各一兩) 槐莢(麩炒一兩) 上為末。面糊 丸梧 礬石丸(出十便良方)治腸風(fēng)下血久不止。下部腫痛。
上為末。 每服二錢。清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隨湯 送下
上為末。滴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 前 米飲
上為末。 等疾
上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飯飲無(wú)時(shí)下。
上為末。 每服一錢。白
上為末。 每服一錢。茶
白礬(二兩飛過(guò)存一分性) 皂莢(二梃去皮涂酥炙) 附子(不去皮臍炮三度每度炮 入水 蘸殺) 心 食前服
烏魚骨丸 治腸風(fēng)。
烏賊魚骨(罐子內(nèi)燒赤) 肉蓯蓉(酒浸焙各半斤) 桑根白皮(銼炒) 蕪荑(各半兩) 上 為
防風(fēng)散 治腸風(fēng)。
防風(fēng)(去叉炙) 黃耆(銼炙各二兩) 甘草(銼炙) 人參(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 食前
黃芩飲 治大腸風(fēng)熱。下血不止。
黃芩(去黑皮) 黃柏(去粗皮) 黃連(去須) 槲葉(炙各一兩半)
上 咀。每服三錢。 水
野貍骨散(出圣惠方)治大腸風(fēng)毒。下血不止。心神虛煩。
野貍骨(一兩酥炙) 防風(fēng)(半兩去蘆) 益母草(半兩) 膩粉(一錢)
上為末。 每服半 錢。食
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腹痛日漸 羸。(出圣惠方) 栝蔞(一枚生者) 槐花 白面(各一兩) 皂莢(一梃不 者) 上都搗作一團(tuán)。捏 作餅 子。
牛角 散(出圣惠方)治積年腸風(fēng);虬l(fā)或歇不止。
牛角 (燒灰) 槐耳(炙) 臭椿根(炙) 屋松(炙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 食前溫 粥
治積年腸風(fēng)下血。(出圣惠方) 密陀僧 白礬(搗碎) 槐子仁(炒為末) 皂角(燒灰為末各一兩) 上將密陀僧、 白礬、 入瓷 每
栝蔞瓜丸(出圣惠方)治積年腸風(fēng)。下血不止。面色萎黃。肌體枯悴。
栝蔞(二枚割去蓋子) 硫黃(細(xì)研) 附子(炮去皮臍) 干姜(炮銼) 豬牙皂角 (去皮生 搗碎 燒面 下。
五槐丸(出本事方) 五倍子 槐花(陳者) 百藥煎(好者各等分) 上焙干為末。酒糊為丸。梧桐子大。 每服 二十
治丈夫?yàn)a血。婦人血崩。漬入大腸出血。(出本事方) 豆蔻 檳榔(各炒紫色) 罌粟殼(燒灰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飯飲空心調(diào)服。
聚金丸(出醫(yī)方大成)治腸胃積熱;蛞蚓贫敬蟊阆卵8怪袩嵬醋骺。脈來(lái)弦數(shù)之證。
黃連(四兩。一兩水浸曬干。一兩炒。一兩灰火炮。一兩生用。) 黃芩 防風(fēng)(去蘆 各一兩) 黃一兩
香梅丸(出醫(yī)方大成)治腸風(fēng)臟毒下血。
烏梅(同核燒灰存性) 香白芷(不見火) 百藥煎(燒灰存性各等分)
上為末。米 飲糊丸 梧桐
三神金烏散(出仁存方)治大便下血。
卷柏 側(cè)柏 棕櫚(各等分) 上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三錢。用酒調(diào)下?招姆。一法、 研飯
治腸風(fēng)久而下膿血。日數(shù)十度者。(出百一選方一名枳實(shí)三百丸) 枳實(shí) 槐花(生用各半兩) 皂角(一兩半生用半燒存性)
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 約
治腸風(fēng)(出百一選方) 生干地黃(酒浸) 熟干地黃(酒浸) 五味子(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 五七 服此
治酒毒便血。經(jīng)年不瘥者。(出百一選方一名槐花湯) 橡斗子 槐花(各一兩二味同炒黃色) 白礬(一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
治大便下血椿皮丸(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椿樹根皮(四兩去粗皮焙干) 枳殼(麩炒) 蒼術(shù)(各二兩泔浸)
上為末。醋糊丸。 梧桐子大
治腸風(fēng)下血。及肛門出。(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虎爪 根 金罌子 根 椿根(各等分) 上同烏梅、甘草。半水、半酒煎?招姆
治臟毒下血。(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側(cè)柏葉(一兩白礬少許湯煮過(guò)焙干) 槐花(二兩炒為末) 棕?cái)?shù)疔(陳者佳燒存性) 上 為末
三枯髏酒 治便紅。
天枯髏(即木饅頭收二三年者佳) 地枯髏(即白爛田螺殼) 水枯髏(即蓮蓬殼久者 為佳) 上
治腸風(fēng)漏。
荊三棱(用烏頭炒過(guò)切片子) 馬兜鈴藤 谷精草 上各等分。用水煎沸。熏洗大效。
治初得腸風(fēng)及血痔。(出本草) 以槲葉微炙。炒槐花減槲葉之半。同為末。米飲調(diào)服。熱多者尤佳。
治便血。
蒲黃(生用) 荷葉(頂) 大蘿卜皮(各等分) 上將荷葉、大蘿卜皮、燒帶性。碾 末和勻。 米
黃連飲 治腸風(fēng)瀉血如痢。腹中 痛。面色萎黃。
黃連(去須一兩) 干姜(炮一分) 甘草(炙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 生姜三 片
黃 丸 治腸風(fēng)行步艱難。
黃 (炮銼) 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威靈仙(去須二兩)
上為末。爛飯丸小豆 大。每服三
烏梅丸 治瀉血。
烏梅(二十枚醋煮去瓤) 白礬(二兩飛過(guò)) 訶黎勒(十一個(gè)炮去核) 上將白礬訶黎勒為末。
神驗(yàn)膏 治腸風(fēng)下血。令人不食。
背陰臭椿皮(根不見日者。撅取嫩皮一斤。) 黑豆(半斤) 槐花(二兩) 上用水 五升。 于銀 每日
大效丸 治腸風(fēng)瀉血。
大薊根(七截各長(zhǎng)一寸又名刺芥) 白礬(一兩細(xì)研) 麝香當(dāng)門子(七豆許) 上用 不沾土 大栝 蓋子 末。 午臨
獨(dú)活丸 治腸風(fēng)瀉血不止。
獨(dú)活(去蘆為末半兩) 黃蠟(五兩銀器中融成汁) 生姜(半斤取自然汁) 上以姜汁入蠟 中熬 送下
榮順散 治腸風(fēng)下血。疼痛不可忍。
枳殼(去瓤麩炒) 荊芥穗(各一兩) 槐鵝(半兩炒黃)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米 飲調(diào)下。 不
龍肝散 治腸風(fēng)瀉血。
伏龍肝 鉛丹 牡蠣(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陳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shí)。
治腸風(fēng)痔漏。大便常血。(出肘后方) 苦桃皮 竹 苦參(各等分) 上煮汁漬之大妙。燒稻槁灰汁漬之亦良。
治腸風(fēng)下血疼痛不止。(出圣惠方) 道人頭 荊芥穗(各一兩) 皂莢(三寸去黑皮涂酥炙去子)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 前粥 飲調(diào)
內(nèi)補(bǔ)散(出圣惠方)治大腸風(fēng)毒下血不止。
黃 (銼) 枳殼(麩炒去瓤) 側(cè)柏葉(炙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 調(diào)下。
治大腸風(fēng)毒下血不止。(出圣惠方) 枸杞子 槐子(炒) 桑木耳(炙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黃 粥飲調(diào)下。
又方(出圣惠方) 枳殼(麩炒去瓤) 何首烏 干姜(炮銼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粥飲調(diào)下。
又方(出圣惠方) 釜下墨 棕櫚皮(燒灰) 訶黎勒皮(煨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粥飲調(diào)下。
又方(出圣惠方) 牛角 棕櫚皮 干姜(各一兩) 上都燒為末。研勻。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diào)下。
又方(出圣惠方) 牛角 (一對(duì)) 雄黃(一塊如棋子大) 麝香(一分細(xì)研) 上每一只牛角 。安雄 黃一塊 在內(nèi)。以稠泥封閉。下面用桑柴火燒熟。研為散。入麝香和勻。又用栝蔞一對(duì)。亦用桑柴火 燒令
治腸風(fēng)下血。發(fā)歇不定。(出圣惠方) 荊芥穗 薄荷 枳殼(麩炒去瓤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粥飲調(diào)下。
又方(出圣惠方) 皂莢(三兩不 者) 栝蔞(一枚) 白礬(二兩) 上件藥入瓶子內(nèi)。以鹽泥固濟(jì)。 候干。 以
神效方(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積年。瀉血不止。
黃丹 白礬(各一兩) 栝蔞(一枚去頭入二味在內(nèi)) 上以物蓋栝蔞頭。鹽泥固濟(jì)。 安磚 上。
治腸風(fēng)積年下血不止。(出圣惠方) 野貍頭(一枚) 桑樹西枝(一握銼) 附子(一枚) 上件藥入瓶?jī)?nèi)。鹽泥固濟(jì)。候 干。炭 火燒
又方(出圣惠方) 皂莢(七梃不蛀者去黑皮涂酥炙去子) 寒食蒸餅子 烏龍尾(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 梧桐
又方(出圣惠方) 槐耳(半斤切) 皂莢(十梃剝?nèi)テぷ? 砂(一兩細(xì)研) 上用米醋三升。煎取一升。去滓后溫粥
治積年腸風(fēng)下血疼痛。(出圣惠方) 灶突墨(二兩) 荊芥 木香(各一兩)
上為末。水浸蒸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 十丸。 食
治積年腸風(fēng)下血。面色萎黃。下部腫痛。(出圣惠方) 綠礬(二兩燒赤) 釜底墨 烏賊魚骨(炙焦各一兩)
上為末。粟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
又方(出圣惠方) 皂莢(去黑皮涂酥炙去子) 蕓苔子(炒各一兩) 枳殼(二兩麩炒去瓤)
上為末。 煉蜜丸 梧桐
治大便下血不止。(出圣惠方) 生干地黃(二兩) 阿膠(碎炒) 白蘞(五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 竹葉二 七
治腸風(fēng)(出本草) 五倍子 白礬(各半兩)
上為末。順流水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招娘堬嬒。 忌 酒。
治腸風(fēng)瀉血(出本事方) 牽牛(五兩) 牙皂(三兩不 者) 上水浸三日后。除皂角。將酒一升。煮令干焙為末。 煉 常服
治腸風(fēng)及熱毒下血;蛞蚴碂嵛锇l(fā)動(dòng)。(出本事方) 金星草 陳干姜(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新汲水調(diào)下?招。
當(dāng)歸赤小豆散(出千金方)治先血而后便。謂之近血。及治大腸秘。
赤小豆(五兩浸出芽曬干一法熬令坼) 當(dāng)歸(一兩)
上為末。漿水服方寸匕。日三 四服。
治臟毒下血。名卷柏散。(出危氏方) 地柏(生土石傍高四五寸根黃如絲莖細(xì)上有黃點(diǎn)正似柏枝曝干用一作卷柏) 黃 (各 等 分)
治便血及臟毒下血。經(jīng)年瘦者。(出仁存方) 槐花 五倍子(各炒焦等分)
上為末。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食前米飲 下。
荊芥散(經(jīng)驗(yàn)良方)治腸風(fēng)下血。
荊芥穗 縮砂仁(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大錢。用糯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shí)。日進(jìn)三服。 一方
地榆湯(百一選方)治下血遠(yuǎn)年不瘥。
地榆(洗焙干刮) 卷柏(不去根洗凈各等分)
上 咀。水一碗。砂瓶?jī)?nèi)煮數(shù)十沸。 通口 服
茱萸丸(出直指方)治腸風(fēng)下血二三十年者。
鷹爪黃連 吳茱萸(各等分) 上新瓦上同炒。候茱萸香熟。黑色為度。去茱萸不用。 將 黃連 每服 濕紙
\x治臟毒下血。(百一選方) 五倍子(不拘多少) 鲗魚(一枚約重四五兩者去腸胃鱗腮) 上以藥置魚腹中。入藏 瓶?jī)?nèi) 以火
又方(一名香連散百一選方)治臟毒下血。久遠(yuǎn)不瘥者。
黃連 木香(各等分)
上為末。蠟茶同調(diào)下。
治酒毒下血。多至升斗者。 廬州郭醫(yī)云。趙俊臣帥合肥日。其婿司馬機(jī)宜患此。服四物湯 豬肚(一枚洗凈) 黃連(四兩去須) 上以酒醋各二升半。文武火煮。候干控出。 將肚 并 治腸風(fēng)下血。(出危氏方) 豬臟(一條控干) 槐花(好凈者炒為末) 上將槐花填入臟內(nèi)。兩頭線縛好。米醋磁 器內(nèi)。 慢 下 治便紅如傾水。(經(jīng)驗(yàn)良方) 羊屎子根(生者一斤。所在有之。夏秋生紅花。結(jié)子如羊糞樣。又名為鐵箍草也。) 生 白酒 能煽 同 神應(yīng)丸(經(jīng)驗(yàn)良方)治積年便紅。
大黃連(去須凈洗。秤八兩。銼碎如黃豆大。分作二分。一分用生姜四兩。切作片子。 同炒 用最
蒜連丸(出本事方)治腸風(fēng)臟毒。
黃連(一兩為末) 獨(dú)頭蒜(五枚煨香熟) 上將蒜研爛。和黃連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三 十丸
治便血(經(jīng)驗(yàn)良方) 黃連(四兩) 樸硝(二兩) 上同炒。地上出火毒。研為末。如糞前紅。先挑藥于盞 內(nèi)。 用酒
槐花散(經(jīng)驗(yàn)良方)治臟毒。酒病便血。
槐花(半兩炒半兩生) 山梔子(一兩去皮炒)
上為末。每服二錢。新汲水調(diào)下。食 前服。
治臟毒寬大腸。(經(jīng)驗(yàn)良方) 枳殼(凈二兩麩炒) 郁李仁(一兩溫水浸去皮)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蛉鐝椬哟。 細(xì)
枳殼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腸風(fēng)下血。仍治大便急澀。
木饅頭(細(xì)銼焙) 枳殼(去白炒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招;被寰葡。 一方 無(wú)槐
治腸風(fēng)瀉血。(出本草) 以野豬肉炙食。不過(guò)十頓瘥;?qū)⑼饽I燒灰。酒調(diào)下亦得。
治下鮮血。(出本草) 以梔子仁燒灰。水和一錢匕。每服量其大小多少服之。
治積年久病。腸風(fēng)下血不止。(一名溫腸丸治血當(dāng)日止一名綠礬丸出圣惠方) 綠礬(四兩。入砂鍋內(nèi)。用新瓦蓋覆。鐵線扎定。鹽泥固濟(jì); 通紅為度。候冷取出。 卻 再 汁 下 臟
治腸風(fēng)臟毒方
一兩茱萸半兩連。二味同炒不用研。糞前茱萸調(diào)酒下。糞后卻用酒調(diào)連。
究原丸(一名烏犀丸)治痔疾下血等證。(百一選方) 淡豉(十枚重研) 大蒜(二枚煨剝?nèi)テね扪屑?xì)) 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 煎香 菜湯 丸。 蒜。 刑。
豬臟丸(出直指方)治大人小兒。大便下血日久。多食易饑。腹不痛。里不急。名曰野雞痔 黃連(二兩炙研) 嫩豬臟(二尺去肥) 上以黃連塞滿豬臟。系兩頭。煮十分爛。研 細(xì)添 糕糊
鲗魚方(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血痔。及下痢膿血。積年瀉血。面色萎黃。
大活鲗魚(一個(gè)不去鱗肚下穿孔去其腸穢入白礬) 白礬(一塊如金橘大) 上用敗棕 皮重 包 調(diào)下
治下血二十年者。
地榆 鼠尾草(各二兩) 上水二升。煮半升。頓服盡。漬屋塵水飲一小盞送之。不再 重 作乃
二黃丸(出肘后方)治腸風(fēng)瀉血。
黃 黃連(各等分)
上為末。面糊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
治遠(yuǎn)年近月。腸風(fēng)下血不止。(一名烏金散。又名黑龍散。出十便良方) 枳殼(燒灰存性五錢) 羊脛炭(為末三錢) 上和用濃米飲一中盞調(diào)下?招姆。五 更初 一服
治腸風(fēng)入胃下血。頻疼痛不可忍。
郁金(五個(gè)大者) 牛黃(一皂子大另研) 上同為末。每服用醋漿水一盞。煎三沸溫服。
治腸風(fēng)下血。(出肘后方) 枳實(shí)(半斤麩炒去瓤一方作枳殼) 黃 (半斤洗銼)
上為末。米飲非時(shí)下二錢。若 難服。 以
治便血紅。
荊芥(燒存性) 百藥煎(各等分)
上為末。面糊丸。米湯下。又熟煮木耳食之。
阿膠丸(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瀉血不時(shí)。腹內(nèi)疼痛。
阿膠(炒燥) 刺 皮(炙) 當(dāng)歸(銼焙) 地榆 龍骨(研) 訶黎勒(煨去核) 黃 (銼) 赤 槐實(shí)(三兩炒)
上為末。軟飯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空心食前服。
治便血余內(nèi)留腹?jié)M。
生地黃汁(一升) 白芒硝(三兩) 上相和火上令熱。通口頻服。便血即息。
治腸風(fēng)臟毒。下血不止。
枳殼(去瓤麩炒) 無(wú)紋炭(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用荊芥米飲調(diào)下。
烏金散 治腸風(fēng)下血。
豬牙皂角(四兩并皂子銼) 胡桃(三十枚并皮炒碎) 上和勻。以瓦瓶一只。于頂上 敲一 圓竅 出絕
治腸風(fēng)下血。
栝蔞(一個(gè)燒為末) 赤小豆(各半兩)
上為末?招。酒調(diào)服一錢。
胡荽子散 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變成痔疾。
胡荽子 補(bǔ)骨脂(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陳米飲調(diào)下。食前服。
棕艾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瀉血不止腹痛。
棕櫚灰(二兩) 熟艾(搗羅成者一兩) 上用熟雞子兩個(gè)。同研得所。另炮附子去皮 臍為末。 用粥
神效散 治腸風(fēng)。
槐實(shí) 皂莢子(各一兩) 上用谷糠同炒。令香熟去糠為末。每服一錢。煎陳粟米飲調(diào) 下。 空
荊芥散 治腸風(fēng)。
荊芥(去莖) 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逐味炒一錢。拌勻入蠟茶末一錢。 熱湯
樗根散 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
樗根皮(銼炒) 臭橘(爆干銼炒各三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煎皂莢子湯調(diào)下。米 飲亦 得。
槐荊散 治腸風(fēng)下血。
槐花(炒令香一兩) 荊芥穗(一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糯米粥飲調(diào)。下血甚者一兩服 效。
靈仙散 治腸風(fēng)。病甚不瘥。
威靈仙(去土) 雞冠花(各二兩) 上銼碎。以米醋二升。煮干更炒。過(guò)搗為末。以 生雞 子清
絮灰散 治腸風(fēng)瀉血。
破絮(燒灰) 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入麝香少許。同陳米飲 調(diào)下。 食
香術(shù)丸 治腸風(fēng)痔漏。脫肛瀉血。面色萎黃。積年久不瘥。
白術(shù)(一斤糯米泔浸三日細(xì)研銼炒焦為末) 干地黃(半斤凈洗用碗盛于甑上蒸爛細(xì)研) 上相
治便血。
黑豆(一合) 粉草(二條不拘多少) 上水一碗半。煎至八分。作二服。調(diào)雞爪黃連 末。 不拘
治腸風(fēng)下血。風(fēng)毒瓦斯攻注。大腸疼痛。
鮮鲗魚(一枚重半斤者) 硫黃末(一兩) 上將魚不去鱗。開腹去腸。入硫黃在內(nèi)。 用濕 墨紙 每
治腸風(fēng)下血。久不止。大腸虛冷。(出圣惠方) 附子(炮去皮臍) 白礬(燒灰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調(diào)下。
治大腸風(fēng)毒。下血不止。(出圣惠方) 薄荷(一握) 麥 (二兩炒)
上為末。不計(jì)時(shí)。如茶點(diǎn)服。
又方(出圣惠方) 蕓苔子(生) 甘草(炙銼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五分。食前溫服。
又方(出圣惠方) 槐耳(二兩燒灰) 干漆(一兩炒)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前溫酒調(diào)下。
又方(出圣惠方) 附子(一枚炮去皮臍) 生姜〔半兩(分)〕
上 咀。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 食前 溫
又方(出圣惠方) 棕櫚皮(半斤燒灰) 栝蔞(一個(gè)燒灰)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下。
治腸風(fēng)下血。發(fā)歇不定。(出圣惠方) 膽子礬(二兩細(xì)研) 栝蔞(一枚上開一口) 上件以礬入栝蔞內(nèi)。坐于慢火中。更入 米醋 一小 桐子
又方 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下部冷痛。(出圣惠方) 釜底煤(四兩) 漢椒(二兩去目及閉口者炒出汗)
上為末。用軟飯丸梧桐子大。每服三 十丸
治大腸風(fēng)毒下血。(出圣惠方) 皮(一枚炙) 皂莢(三梃去黑皮涂酥炙去子)
上為末。軟粟米飯丸。梧桐子大。 每服 十五
又方(出圣惠方) 白礬(二兩燒汁盡) 干蝎(二兩炒)
上為末。每服五分。食前粥飲下。
又方(出圣惠方) 益母草(端午日采) 藕節(jié)(六月六日采并陰干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每服二
又方(出圣惠方) 皂莢(五梃不蛀可長(zhǎng)一尺者去黑皮涂酥炙三兩炙盡為度) 白羊精肉(十兩細(xì)切) 上 先搗 皂莢
治腸風(fēng)積年下血。(出圣惠方) 鹿角膠(二兩炙) 沒(méi)藥(半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食前粥飲調(diào)下。
神效方(出圣惠方)治積年腸風(fēng)。下血不止。
醋石榴皮(慢火焙) 側(cè)柏葉(慢火焙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前。以木賊湯 調(diào)下。
溫白丸 治臟毒下血及腸風(fēng)。(儒門事親) 用椿根白皮北引者。去粗皮。酒浸曬干為末。棗肉丸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淡酒下 或酒
治腸風(fēng)。及脫肛不收有血。下部腫悶疼痛。(出圣惠方) 用不蛀皂角五莖。捶碎。水一碗。揉令皂角消盡。絹二重濾過(guò)。取十厘清汁。將脫肛腸 浸在 作。
治腸風(fēng)瀉血。(出本事方) 用皂角樹上菌。新瓦上焙干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
治腸風(fēng)。及熱毒下血;蛞蚴碂岚l(fā)動(dòng)。(出本事方) 用赤小豆一升。瓦上炒令黑色為末。每服三錢。空心粥飲下。日一服。一方杵末。水調(diào)服六
又方(出本事方) 用好栝蔞三個(gè)。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三錢。米湯空心調(diào)下。
又方用蕨菜花。不拘多少。文武火焙干為末。每服三錢。飯飲調(diào)下。
治腸風(fēng)(出本事方) 用好綿瓜。不拘多少。燒灰存性。溫酒調(diào)下二錢。空心服。一名蠻瓜。一名天羅。又名 天絲
治腸風(fēng)。并脫肛及有血。(出本事方)
用蛇床子。不拘多少。炒為末。去大腸肛垂處。貼立收。
烏梅丸(一名獨(dú)圣散)治大便下血不止。兼治久痢下腸垢。亦治酒痢。
用烏梅三兩。燒灰存性為末。好醋打米糊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招氖城。用 米飲 以
必效散(一名霜柿散)治腸風(fēng)臟毒。(出百一選方) 用干柿。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空心服。一方用糊丸。有人服之。累有應(yīng)效 證。 坐。 取其 令升 先人 與臍 向?yàn)閲?yán)椽。予過(guò)之留飲。訝其瘦瘠。問(wèn)之。答曰、去歲臟毒作。凡半月。自分必死。得一藥 服之。 二服。 通利之 一服
虎目湯(出仁存方)治便血。及臟毒下血。經(jīng)年瘦者。
用好樗根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煎七分。去滓。酒半盞服;蜃魍枳臃嗫。虛極 人 一名
治腸風(fēng)瀉血。并熱痢。及殺疳蟲。(出肘后方) 用苦參炒焦黑為末。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米飲吞下。一方煎服。一方為米飯 飲下
猢猻散(出仁存方)治腸風(fēng)失血。
用猢猻姜不拘多少。去毛炒。用酒煎。去滓?招姆。一方燒存性。碾為末。米飲調(diào)下。
治腸風(fēng)。(一名白梅飲出余居士選奇方) 用橡斗子不拘多少。用白梅肉以蜜拌和。填在橡斗子內(nèi)。候滿。兩個(gè)相和。鐵線扎之。 烈火 存性
治臟毒下血。久遠(yuǎn)不瘥者。(百一選方) 用大蒜一枚。上面切開作蓋子。每一瓣中。插帶殼巴豆一枚。卻蓋了。將濕紙兩三重包 裹。 送下
又方(百一選方) 用烏梅肉、生干地黃等分。煉蜜丸。梧桐子大。米飲下五七丸。不拘時(shí)。
又方(百一選方) 治臟毒下血。久遠(yuǎn)不瘥者。 用箬葉燒成黑灰。研細(xì)入麝香少許?招呐疵罪嬚{(diào)下。
治腸風(fēng)。(百一選方) 用蜜炙蘿卜。任意食之。昔曾見一婦人。服之立愈。
治下血久不瘥。(百一選方) 用地榆洗凈。去須蘆為末。糯米糊為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日三服。一方 止腸
治腸風(fēng)。(一名白芷散出余居士選奇方) 用香芷為末。米飲調(diào)下神效。
治腸風(fēng)。(百一選方) 用槐桑葉燒黑灰存性。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更量虛實(shí)。甚虛人恐動(dòng)臟腑。
治下血。(百一選方) 用蔥須。新瓦上燒干為末。每服二三錢。米飲調(diào)下。
治酒毒腸風(fēng)下血。(一名螺殼散出百一選方) 用大田螺五個(gè)。洗凈仰頓。放在火上燒殼。白肉干為度。研末只作一服。熱酒下。
治腸風(fēng)下血。及酒毒下血。(百一選方) 用山里棗。俗名鼻涕團(tuán)。又名酸棗干。為末服之。一方燒末。米飲下。
又方(出危氏方) 用柏樹子十四枚。槌碎紗囊貯。好酒三盞。煎至八分。服之反覺(jué)加多。再服立止。
治便血(經(jīng)驗(yàn)良方) 用荊芥炒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婦人失血過(guò)多。或經(jīng)候不調(diào)。溫酒調(diào)下。一方拌 肉餛
絲瓜散(經(jīng)驗(yàn)良方)治酒痢。便血腹痛;蛉玺~腦五色腥穢者。
用干絲瓜一枚。連皮燒作灰存性。俗名魚滋是也。為末。酒調(diào)二錢?招姆。一方煨食 之亦
經(jīng)效散 治腸風(fēng)酒痢下血。又治鼠子痔出血。亦治血痔。
用黑狗脊不拘多少。黃者不好。須是黑者。內(nèi)肉赤色。去皮毛。銼焙干為末。每服二錢。 空 去 圖
又方(出圣惠方) 用白雞冠花炒。棕櫚燒灰存性。羌活各一兩。研為細(xì)末。粥飲調(diào)下二錢。
黃花散 治臟毒大便下血腹痛。
用槐花二兩新凈者。炒黃為末。每服二三錢。溫酒調(diào)下三服。一方用陳久者為末飲服。 亦以
治糞后鮮紅。(出危氏方) 用艾葉濃煎生姜汁三合服。一方艾葉煎湯服。
又方用紫菀末。水調(diào)五撮服止。又可用王不留行。
又方用凌霄花浸酒服。
又方用桑樹上白鮮花煎服。為末調(diào)下亦可。并止吐血。
又方用黃柏為末。水調(diào)服。
又方用白雞冠花并子。炒煎服。
治便紅。
用當(dāng)歸酒飲立愈。
又方用鐵門捩根煎酒服。
又方用棕筍煮熟。薄切曬干為末。蜜湯或酒調(diào)下。
又方用枯桑樹下蟲屎。燒灰存性。酒調(diào)服。
又方用萱草根和姜油炒。酒煎服。
又方用鼠鳩禽。俗為鼠勾。焙干為末。酒調(diào)服。更能治百病。
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
用秋后采楮皮陰干。不拘多少為末。酒調(diào)三錢。空心服。入麝香少許。
水調(diào)散(出肘后方)治多酒腸風(fēng)及瀉鮮血。
用老山梔子。不拘多少。不去皮研細(xì)如油。出成團(tuán)。即擘開。猛火焙干。手擦細(xì)羅取末。 瓷 一
治酒毒。便血血濺。
用曲一塊。濕紙裹煨碾細(xì)?招拿罪嬚{(diào)下二錢。
橄欖散(出直指方)治腸風(fēng)臟毒。久血不止。
用橄欖核。于燈燭上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陳米飲食前調(diào)下服之。
黃龍丸(一名酒連丸出直指方)治腸風(fēng)臟毒。及暑瀉熱瀉。
用黃連凈八兩。酒一大升。煮干研細(xì)。水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陳米飲送 下。
治腸風(fēng)痔瀉血。
用羊蹄根葉蒸爛一碗。食之立瘥。
茄蒂灰散(出肘后方)治腸風(fēng)下血。久不止。
用茄蒂燒灰存性為末。每服三錢。食前米飲調(diào)下。
莨菪煎(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積年不瘥。羸弱。
用莨菪實(shí)一升治之。曝干搗篩。生姜半斤取汁。相合銀鍋內(nèi)。更以無(wú)灰酒二升投之。上 火煎 送下 而失 半斤。為末和丸。
治臟毒下血。(出肘后方) 用苦楝子炒令黃為末。蜜丸。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
治卒下血不止。
用龍膽一個(gè);⒖谒迳。煮取二升半。分為五服。
治瀉血不止。
用木賊草十二莖切。水一升八合。煎八合。去滓?招臏胤。分二服。如人行五里又服。
治久年腸風(fēng)等疾。須常服勿令歇。服之及一月。諸疾皆愈。及治久患腸風(fēng)痔漏。一二十年不 淋瀝。久患消 用石燕洗凈。刷去土。每日空心服一枚。于堅(jiān)硬無(wú)油瓷器內(nèi)。溫水磨服。如彈丸大者一 個(gè)。 后。 一錢 治腸風(fēng)(海上名方) 用銀杏曝熟。出火氣。每二個(gè)。用薄荷煎一丸。細(xì)嚼。米飲送下。 治男子臟毒下血。 用冰蜜水任意飲之。 法制香附方 治諸下血。 用大香附杵去毛皮。以童子小便浸一日夜。候干戳碎。又用米醋蘸過(guò)。焙干為末。每服 二錢 桐子 治糞前有血。令人面色黃萎。(出肘后方) 用石榴皮杵末。茄子枝煎湯下。 治腸風(fēng)。 用肥皂獨(dú)牙者。燒灰存性。以一片研末。糕糊丸一片為末。飲湯調(diào)吞下。 治多酒腸風(fēng)瀉血。及熱至多。鮮血箭出如紅線者。(出傳信適用方) 用好實(shí)黃連三兩。凈洗日干。分為三分。一分銼作半寸截。入陳米一兩。微炒紫黃色。 一分 空 效 治腸風(fēng)下血。疼痛不止。(經(jīng)驗(yàn)良方) 用敗毒菜根洗凈切片。以連皮生老姜各半盞許。同炒赤。卻用無(wú)灰酒一小碗淬之。就以 碗蓋之。令數(shù)沸。去滓取酒。隨意飲之。 如神丸 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 用樗根皮。于臘月丙日未時(shí)。取背陰地北引者。不拘多少。用東流水凈洗銼碎。于透風(fēng) 處掛 陰干 水溫 椿莢散 治腸風(fēng)下血。 用椿莢不拘多少。將一半生用。一半燒存性為末。每服二錢。溫米飲調(diào)下。不拘時(shí)。 保應(yīng)丸 治腸風(fēng)瀉血。諸藥不效。 用天南星不拘多少。用鍛石炒令焦黃色為末。煮酒面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 前溫 烏金散 治腸風(fēng)瀉血。 用木鱉子不拘多少。桑柴燒過(guò)。微存性。便用瓷器收之。候冷碾為末。每服一錢。用煨 蔥白 決效方 治瀉血不止。 用巴豆一枚去皮。以雞子開一小竅。納巴豆一枚雞子竅中。以紙塞定。別以濕紙裹。用 火煨 茄子酒 治久患腸風(fēng)瀉血。 用茄子大者三枚。先將一枚。濕紙裹。于 火內(nèi)煨熟。取出入瓷罐子。乘熱以無(wú)灰酒一升 又方用黑豆小者三升。凈揀曬退去皮。搗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陳 米飲 蛇黃散(出圣惠方)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及脫肛腫痛。 用蛇黃兩顆 。醋淬七遍。搗研如面。每服三錢。陳米飲調(diào)下。 又方用牡蠣大者一枚。 。醋淬七遍。細(xì)研。每服三錢。陳米飲調(diào)下。日再服。 治腸風(fēng)痔漏大便常血。 用枳殼根皮。搗羅為細(xì)末。每服一匙。日三次。亦可煮汁常飲。甚妙。一方用枳實(shí)根皮。 抵圣枳殼丸 治五種腸風(fēng)。瀉血痔漏。 枳殼(去瓤麩炒) 威靈仙(去苗土) 陳橘皮(去白焙) 續(xù)斷(各二兩) 生干地黃(焙) 連翹 活(去蘆頭) 梧桐子大 大效勝金丸 治結(jié)陰便血。及腸風(fēng)不止。 羊肉(精者去筋膜。一斤半。切如柳葉。用硫黃末糝在肉中。以好醋一斗。于銀石器中 浸一伏時(shí)。慢火煎如泥。入臼杵千下。) 硫黃(滴生甘草水。研三日極細(xì)。候干糝入肉中。 )葫蘆巴 蓽澄茄 沉香(銼各半兩) 巴戟天(去心) 補(bǔ)骨脂(炒) 牛膝 肉蓯蓉 (與牛膝 同用酒浸。切焙。) 海桐皮(銼) 桂(去粗皮) 白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銼) 人參(各一兩) 丁香(一分) 肉豆蔻(去殼三枚) 附子(炮去皮臍用大者二枚) 上除羊肉外。 搗為末。以羊肉膏拌令勻。更杵千余下。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招臏鼐葡。加至三十丸。 紫參湯 治便血。 紫參 茜根 赤芍藥 阿膠(炙令燥) 蒲黃 青竹茹(各一兩) 黃芩(去黑心雞蘇 葉) 小薊 去 地榆散 治結(jié)陰瀉血。 地榆(銼) 桑耳 甘草(炙銼) 赤芍藥(各三兩) 熟干地黃(焙) 伏龍肝(各 四兩) 艾 葉( 三服。 地黃煎丸 治結(jié)陰便血。 生地黃(汁) 小薊(汁各一升) 砂糖(一兩同上二味熬成膏) 地榆根(銼焙) 阿 膠(炙 令燥) 一 盞。煎 桂芎湯(一名桂心湯出圣惠方)治結(jié)陰便血至三二升者。皆由臟氣虛弱。
桂(去粗皮) 赤芍藥 芎 當(dāng)歸(切焙)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竹茹彈子大一塊。煎七分。去滓?招臏胤。日二服。
屋龍丸 治大便下血。腹內(nèi)痛不可忍。
屋龍尾 伏龍肝 墨(燒令煙斷) 當(dāng)歸(切焙各一兩) 皂角子仁(炒半兩) 上為末。面 糊丸
神仙必效丸 治便血無(wú)度。
阿膠(炙燥二兩) 當(dāng)歸(切焙) 烏賊魚骨(去甲) 白芍藥 劉寄奴(各一兩)
上為末。 煉蜜
阿膠芍藥湯(一名四神散出圣惠方)治便血如小豆汁。
阿膠(炙燥) 赤芍藥 當(dāng)歸(切焙各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上 咀。每服水一盞半。 藥
黑神散 治久下血。
本(去土) 烏頭(炮去皮臍) 皂莢(酥炙去皮子) 密陀僧(搗碎研各等分) 上 熨斗內(nèi) 用炭
石榴散(出濟(jì)生方)治結(jié)陰瀉血不止。
醋石榴皮 陳橘皮(湯浸去白) 甘草(炙銼) 干姜(炮各等分) 上焙干為末。每服二錢。陳
芍藥湯(出王氏博濟(jì)方)治非時(shí)便血。
赤芍藥(一兩半) 桂(去粗皮) 甘草(炙銼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水一盞。 入生姜 二
立效湯 治大便下血。
瞿麥穗(一兩) 甘草(炙銼三分) 山梔子仁(炒半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三 盞。連 須
地榆湯(出宣明論方)治結(jié)陰。下血不止。漸漸極多。腹痛不已。
地榆(粗者銼四兩) 甘草(三兩半生半炙銼)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三盞。入縮砂仁四 七
香子湯 治結(jié)陰。下血不止。腹痛。
香子(炒三兩) 草烏頭(蛤粉同炒去皮臍銼一兩) 上研令勻。每服三錢。水一盞。 入 鹽
雞冠丸 治結(jié)陰便血不止。疼痛無(wú)時(shí)。
雞冠花 椿根皮(并銼等分一用臭椿皮)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濃 煎黃
蕪荑丸 治下血結(jié)陰。
用蕪荑一兩。搗碎研令細(xì)。用紙裹壓去油。再研為末。用雄豬膽丸。梧桐子大。每服九 丸。
金屑丸 治便血。一切血妄行結(jié)陰。
用葉子雄黃。不拘多少。入在棗肉內(nèi)。線縛定。滿湯煎。用黑鉛一兩半。熔成汁。傾入 湯內(nèi) 肉。
金虎丸 治結(jié)陰便血。
用黃柏一兩。去粗皮。雞子清涂。炙為末。滴水為丸。綠豆大。每服七丸。溫水下。
治大腸風(fēng)毒。瀉血不止。(出圣惠方) 用 藤子三枚濃重者。以七八重濕紙裹。煨良久脹起。去殼用肉。研為末。每于食前。 以
治腸風(fēng)臟毒。瀉血不止。(出圣惠方) 用五倍子擘破。一半燒令熟。一半生用。分兩不限多少。為末。陳米軟飯丸。如梧桐子 大。
又方(出圣惠方) 用何首烏二兩為末。每服一錢。食前溫粥飲調(diào)下。
治腸風(fēng)瀉血不止。甚者面黃瘦弱。(出圣惠方) 用川烏頭一兩。去皮臍生用為散。每服三錢。水一中盞。入生姜半分。黑豆一百粒。煎 至五
治熱毒下血;蛞蚴碂嵛锇l(fā)動(dòng)。(出本草) 用生葛根二斤。搗取汁一升。并藕汁一升。相和服。
龍骨餅子治臟毒便血不止。
用龍骨、烏賊魚骨、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入雞子清一枚。白面同和。捏作餅子三枚。 文
治腸風(fēng)臟毒。酒痢下血。(出本事方) 用黃連生姜煎湯。下二氣丹。次服五槐丸。
治腸風(fēng)(百一選方) 用煎黑散調(diào)消風(fēng)散。又煎黃連湯。下連翹丸或紅丸子。(黑散一作婦人產(chǎn)藥黑神散)
治臟毒。
用槐角丸、釣?zāi)c丸、三黃丸、烏梅丸、酒蒸黃連丸。同大烏沉湯以沸湯調(diào)下。
治腸風(fēng)下血。
如發(fā)時(shí)。用生料四君子湯煎服。更患痔瘡。亦服此藥即愈。
治便血。
用胃風(fēng)東加粟米煎服。
治臟腑虛損。大腸不收。久作腸風(fēng)下血。(出危氏方) 用震靈丹、玉華白丹、二藥夾用。煎不換金正氣散加川芎?招难氏。
治腸風(fēng)(出危氏方) 用消風(fēng)散米飲調(diào)吞。烏荊丸。酒蒸黃連丸。隨意服。
治臟毒便血不瘥。里急后重。
用紅丸子、小理中丸、三棱丸、連翹丸、酒蒸黃連丸。好酒空心服。藥味勻停。加至一 百丸
治內(nèi)熱出汗如投水中浴。又值雨。便血。服諸藥不效。
用服五苓散獲安。
治腸風(fēng)。
用胡荽子和生菜。熱餅裹食。甚良。
黃 湯 若血隨大便而下;蛳然蚝蟆4孙嬍巢还(jié)。饑飽不時(shí)。勞傷脾胃。榮衛(wèi)不調(diào);驈(qiáng) 胃。絡(luò)脈滿而 而后便者。其血近 類) 案原方∶人參。白術(shù)各一兩。柴胡。黃芩各一兩。白芷。知母各半兩。甘草炒半兩。鱉 甲一 半斤 餳熱 圣金丸(一名百藥散百一選方)治腸風(fēng)下血。溺血不止。及臟毒;驘o(wú)故便血。 用百藥煎三兩。一兩生。一兩炒焦。一兩燒存性。為末。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 飲空 四季側(cè)柏飲 治腸風(fēng)臟毒。瀉血不止。 用側(cè)柏?zé)嫘浴4翰蓶|。夏采南。秋采西。冬采北。為末。每服二錢。糯米飲調(diào)下。一方用 烏頭丸 治腸風(fēng)年久不瘥。 用草烏頭去皮尖。切如黑豆大。炒令焦色。嘗味不麻方佳。炒用韭菜。攪自然汁和丸。 如梧 敗毒散 治脾毒下血。臟腑疼痛。頻往圊廁。后重里結(jié)。 槐花(炒) 白礬(燒及八分許存性二味等分是生時(shí)秤) 側(cè)柏散 治腸風(fēng)。臟毒酒痢。下血不止。 嫩柏葉(九蒸九曬二兩) 陳槐花(一兩炒半黑色) 槐香丸 治臟毒腸風(fēng)下血。 槐花(半兩炒) 黃連(半兩凈擇炒) 木香〔二兩(一分)曬干〕 白礬(半兩火枯 微存性 研) 和丸 前服 如圣丸 治腸風(fēng)臟毒。下血不止。日久羸瘦。 大蒜(研細(xì)) 淡豆豉 地榆(各等分) 血余散 治瀉血臟毒。一服效。 血余(半兩燒灰) 雞冠花根 柏葉(各一兩) 沒(méi)藥丸 治冷氣及酒毒瀉血。泄瀉腰腿重。及大便血似腸風(fēng)者。神驗(yàn)。 沒(méi)藥(半兩) 五靈脂(三兩) 川烏頭(一兩四錢炒令黑焦色) 大附子(一兩炮裂 去皮臍) 上 當(dāng)歸地黃丸 治男子?jì)D人腸胃氣傷。下血不止。或鮮血;蚝谘。日夜頻頻。及血?dú)馑ト酢?當(dāng)歸(大者一兩去蘆酒浸) 熟地黃(洗凈再酒浸一宿焙干切二兩) 川芎(一兩) 鵝 卵礬(二 三 十丸 茶箬胭脂散 治腸風(fēng)下血。 茶箬(一握) 綿胭脂(十個(gè)) 白梅(四十九個(gè)) 上件并燒灰和勻。米飲調(diào)下二錢。 空心 服 絲瓜散 治下血甚。不可救者。 絲瓜(一個(gè)一名天蘿燒灰存性) 槐花(各等分如氣弱減分) 黃 散(出指南方)治遠(yuǎn)血。 黃 (二兩) 甘草(半兩) 枳實(shí)(三十個(gè)去皮) 青州棗〔二(三)十個(gè)二味搗爛 去核焙干 慢火 蒲黃散(出指南方)治純下青血。 蒲黃(三兩微炒) 木賊末(一兩) 地黃丸(出指南方) 地黃(二兩) 王瓜(一兩新瓦內(nèi)用炭火燒灰存性研) 黃連(半兩) 杏丹(出十便良方)治臟毒下血。
上為細(xì)末。每服烏梅一個(gè)。 藥一錢。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四 五十
上為末。大蒜同研令勻。入煉蜜少許。搗令 得所。 丸 煎白湯下。
上為末。臨臥溫酒調(diào)下二錢。來(lái)晨酒 一盞 投之
上為末。每服二錢。飯 飲調(diào)服神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三)錢。米飲調(diào)下。
上為細(xì)末。煉蜜丸。 梧桐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尖雙仁) 蠟(一兩) 上二味。入臼中熟杵。自然汁可以為丸。 每服 空心 能忌
通神散(出十便良方)治瀉血。
縮砂仁(不拘多少去粗皮)
上為末。米飲調(diào)熱服。大段效。
斗肛丸(出十便良方)治大便后出血。
白礬 附子 干姜(各一兩) 上搗篩。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飲服十丸至二十丸。 日 二服
蓮子散(出家藏經(jīng)驗(yàn)方)治新舊腸風(fēng)臟毒。下血不止。
旱蓮子 上用新瓦上焙干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食前服。
人參散(出家藏經(jīng)驗(yàn)方)治腸風(fēng)臟毒。
人參 白茯苓 黃耆(蜜炙) 甘草 五味子 上各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白湯調(diào)下。 每日
附子當(dāng)歸丸(出續(xù)易簡(jiǎn)方)治風(fēng)冷在腸胃下血。手足冷而脈微小。
當(dāng)歸(洗焙三兩) 白芍藥(一兩) 附子(去皮) 白術(shù)(各一兩)
上為末。醋面 糊丸。如 梧桐
鳳眼草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腸風(fēng)下血。
鳳眼草(揀凈即椿樹莢也) 褐油麻(水淘凈以上二味各四兩) 枳殼(去瓤二兩麩炒) 輕 粉(
地榆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
地榆 訶子(煨去核) 赤芍藥 橡斗(各一兩)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 米飲 亦得
皮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腸風(fēng)下血。
白刺 皮(一枚于銚子內(nèi)爆焦去皮只用針) 木賊(半兩炒黃)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 熱 酒
立圣散(出楊氏家藏方)治年深日久。腸風(fēng)下血;蛉雞肝。日夜無(wú)度。全不入食。通身黃 黃連(去須一斤)
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濃煎荊芥蜜湯調(diào)下?招氖城胺
松皮散(出楊氏家藏方)治腸風(fēng)下血過(guò)多。
松木皮(將外層粗皮刮去只取貼木嫩皮) 上銼細(xì)。焙令半干。再入銚子內(nèi)慢火炒干為 細(xì)末。
如圣散(出楊氏家藏方)治年深日近。腸風(fēng)下血。或諸般痔漏。
臘月野貍一枚。盤在瓦罐子內(nèi)。大棗半升。枳殼半斤。甘草四兩寸截。豬牙皂角二兩。 都入 字瓦 一宿 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并空心食前服。
鹿茸丸(出如宜方)治老人。陽(yáng)氣虧脫。血不能存。走失大腸。
鹿茸(制七十兩) 熟地黃(十斤) 附子(制百四十個(gè)) 牛膝(制二十兩) 五倍 子(二斤) 山 衣。每服
芍藥丸(出朱氏集驗(yàn)方)治酒毒下血。
芍藥(炒) 白雞冠花(炒) 陳槐花(各等分) 上取青蒿根汁煮丸。米飲下三十丸。 空心 服。
四圣丸(出朱氏集驗(yàn)方)治大便一切下血。
香白芷 枳殼(燒存性) 川百藥煎(燒) 烏梅(并燒存性) 上等分為末。糊為丸。 每服 五十
如圣散(出朱氏集驗(yàn)方)治腸風(fēng)下血等疾。
萆 (細(xì)研) 貫眾(去土) 上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二錢?招臏鼐普{(diào)下。
柏葉飲(出朱氏集驗(yàn)方)治便血。
側(cè)柏葉(多用入白礬水煮焙干) 川百藥煎(炒) 蔓荊子(炒) 上等分。入乳香末。 濃米 飲下
當(dāng)歸丸(出朱氏集驗(yàn)方)治酒毒下血。
當(dāng)歸 芍藥(炒) 白雞冠花 陳槐花(炒) 上等分。為細(xì)末。青蒿煮汁為丸。米飲 送下 三十
治虛老人便血。(出永類鈐方) 大艾葉(用好醋加糯米煮半日同擂作餅子焙干) 鹿茸(制) 當(dāng)歸(制) 烏梅肉 茜 根 (各一
治坐臥熱地。因熱暴便下血。(出永類鈐方) 用薄荷煎同雪糕為丸。荊芥湯下三十丸?招姆。
治腸風(fēng)下血。(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 藤子(二個(gè)如當(dāng)三錢大者如更大只用一個(gè)取瓤別研極細(xì)) 不蛀皂角子(四十九粒燒 灰 存 效。
越桃散(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治下血及下血痢。
越桃(梔子也) 槐花 青州棗 干姜 上等分。燒存性為末。陳米飲調(diào)二錢。
皂角散(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治五種腸風(fēng)。瀉血下痢。糞前有血。號(hào)外痔。糞后有血。號(hào)內(nèi)痔。大腸不收。號(hào)脫肛。谷道四面有 肉如奶。號(hào)鼠乳。痔頭上有孔。號(hào)漏。并皆治之。
黃牛角 (一個(gè)銼) 蛇蛻(一條) 豬牙皂角(五枚銼) 穿山甲 上四味。同入瓷 瓶?jī)?nèi)。 黃 者先 五更
治大腸一切下血。(出華佗中藏經(jīng)方) 取雄黑豆緊小長(zhǎng)者是。不拘多少。微以皂角湯浸發(fā)動(dòng)。炒熟去皮。為細(xì)末。煉豬脂為丸。 梧
升麻補(bǔ)胃湯(出東垣試效方)治宿有陽(yáng)明血證。五月間大熱。因吃杏腸 下血。即遠(yuǎn)去四
經(jīng)血證也。
升麻 羌活(各一錢) 獨(dú)活 防風(fēng)(各半錢) 柴胡(半錢) 葛根(三分) 肉桂 (少許) 牡丹 草 (炙半 服。
益智和中湯(出東垣試效方)治腸 下紅血;蛏钫咦虾凇8怪型。腹皮惡寒。右三部
熨之。內(nèi)寒明矣。 升麻(一錢) 干葛(錢半) 白芍藥(一錢半) 甘草(炙一錢) 桂枝(四分) 益智仁(半 錢) 姜(少許) 肉桂 烏梅肉丸(出東垣試效方)治腸風(fēng)下血。別無(wú)余證。但登廁便見。亦非內(nèi)痔。服之甚效。
直僵蠶(一兩) 烏梅肉(焙干一兩)
上為末。薄糊丸如雞頭肉大。每服一百丸。食 前多 用白
治下血不禁如刺豬者。(肘后方) 用藥葛氏第一豉汁方。不瘥重作。大效。
黑玉丹(醫(yī)方集成)治腸風(fēng)積熱。下血不止。
刺 皮(十六兩刮) 豬懸蹄(一百只) 牛角 (十二兩銼) 雷丸(四兩) 亂發(fā) (皂角水 洗 碎。 用瓷罐內(nèi)燒存性。研為細(xì)末。入乳香二兩。麝香八錢。研和令勻。用酒打面糊丸。梧桐子大
治下血(出傳信適用方) 用柏葉不拘多少。焙干為末。米飲調(diào)下。 真定總管史侯男。肢體本瘦。因畋人置酒酸。不欲食。勉強(qiáng)飲三兩杯。少時(shí)腹痛。次轉(zhuǎn) 泄瀉 治之 弦細(xì)
平胃地榆湯(衛(wèi)生寶鑒方) 蒼術(shù)(一錢) 白術(shù)(五分) 陳皮(半錢) 白茯苓(半錢) 濃樸(半錢制) 干姜(半錢) 當(dāng) 分) 益智 仁 生姜三片。 棗二枚。同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此藥溫中散寒。除濕和胃。數(shù)服病減大半。又灸中 脘三七壯。乃募原腠理中間。灸后強(qiáng)食生肉。又以還少丹服之。喜飲食添肉。至春再灸三里 二七壯。脾溫體胖。胃中生發(fā)原氣。乃胃之合穴也。改服溫和芳香之劑。并慎言語(yǔ)。節(jié)飲食 而愈。
治腎虛下血。(出澹寮方) 鹿茸(酥炙) 烏梅(去仁各一兩) 破故紙(炒) 杜仲(各半兩) 上炒為末。粟 米粥為丸。每
治腸風(fēng)臟毒便血等疾。(出澹寮方) 上用溫州枳殼。不拘多少。逐個(gè)刮去瓤。入去殼巴豆一粒。以線扎兩片合定。入沙鍋內(nèi)。 米 脂茶清吞下。病愈住服。痢疾亦可用。初患則留巴豆少許亦可。
雙圣丸(出澹寮方)治男子?jì)D人老幼下血。(案∶此方缺藥味及分量。)
上為細(xì)末。取烏梅肉水浸。于甑上蒸爛。搗如膏。搜和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 空
槐花散 治腸風(fēng)臟毒下血。
槐花(瓦焙) 柏葉 荊芥穗 枳殼(炒各等分)
上為細(xì)末。清米飲調(diào)下二錢?招 食前 服。
黃連犀角散 治下血如小豆汁者。
黃連(末) 犀角(屑各三兩) 上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豉一升。更煮三沸。去滓。 分二
伏龍肝湯(出二因方)治先便后血。謂之遠(yuǎn)血。兼治吐衄。
伏龍肝(半斤) 黃芩 甘草(炙) 白術(shù) 阿膠 干地黃(千金作干姜各三兩) 上 為銼 散。每
治下血不止。
用大古錢四百。以酒三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亦可服半劑。
治腸風(fēng)下血不止。
用獺肝燒為末。服一錢匕。
治卒下血。及金創(chuàng)出血不止。(出本草) 以衣中故綿絮一握。煮汁溫服之。
治卒下血。(出本草) 用懸鉤根皮濃煮服之。
治下血不止。
以柿木皮曝干。更焙篩末。米飲和二錢匕服之。不至上沖下脫。兩服可止。
治下血。
用雞項(xiàng)草根。十月采。洗干。碾羅為散服。
治大下血。
用好墨細(xì)末二錢。以白湯化清阿膠。清調(diào)稀稠得所。頓服。熱多者大相宜。
治腸風(fēng)瀉血。(出本草) 以綠礬釀鲗魚。燒灰和服。一方為末。用酒調(diào)下即愈。
治下血如雞鴨肝片。及治糞后鮮血。
以黃柏為末。水調(diào)服。及治男子莖上瘡。為末敷之。
治腸下蟲。(出本草) 取鰻鱺魚二斤。治如食法。切作段子。入鐺內(nèi)。以酒三盞煮。入鹽醋中食之。魚有五色 大者
治臟毒下血經(jīng)年瘦者。及大腸風(fēng)虛。飲酒過(guò)度。挾熱下痢。濃血疼痛。多日不瘥。
(出 本草) 樗樹根白皮 人參(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招臏鼐普{(diào)下。不飲酒者。溫米飲 下。 忌 理之方蔑如也。后以飲啖過(guò)常。蓄毒在臟。日夜二三十行。大便與膿血雜下。大腸連肛門 不堪忍。醫(yī)以止血痢藥不效。又以腸風(fēng)藥則益甚。蓋腸風(fēng)則有血而無(wú)膿也。如此已半年余。 氣血漸弱。食漸減。肌肉漸瘦。稍服熱藥。則腹愈痛。血愈下。稍服涼藥即泄注。氣羸弱。 食愈減。服溫平藥。則病不知。如此將期歲。醫(yī)告術(shù)窮。垂命待盡。或有人教服人參散。病 家亦不敢主。當(dāng)漫與服之。才一服知。二服減。三服膿血皆定。自此不十服。其疾遂愈。
治腸風(fēng)瀉血。
用鱟尾(平微毒)燒為黑炭。研作末。酒下。先服生地黃蜜等煎訖。然后服鱟尾末。無(wú) 不 斷也。鱟生南海。大者如扇。牡牝相隨。牡無(wú)目。得牝方行。牝去牡死。
夫脾胃大小腸膀胱者。倉(cāng)廩之本。營(yíng)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zhuǎn)味而入出者也。蓋 營(yíng)受 水谷 陽(yáng)之 陽(yáng)不 關(guān)格 可滑 關(guān)格。大便不通。謂之內(nèi)關(guān)。小便不通。謂之外格。二便俱不通。為關(guān)格也。由陰陽(yáng)氣 不和 格。 格而大小便不通也。又風(fēng)邪在三焦。三焦約者。則小腸痛內(nèi)閉。大小便 而手足寒者。為三陰俱逆。三日死也。診其脈來(lái)。浮牢且滑直者。不得 大小便難者。由冷熱不調(diào)。大小腸有游氣。游氣在于腸間。搏于糟粕。小便不得通流。 故大 大便
茱萸湯(出千金方)治腹脅脹滿。關(guān)格。大小便不通。
吳茱萸(湯浸洗去涎曝干微炒) 大黃(銼炒) 當(dāng)歸(切焙) 桂(去粗皮) 赤芍藥甘草 (炙 (一兩 炮) 煎七 分 服三
木香散 治下焦熱。大小便不通。氣脹滿悶。
木香 黃芩(去黑心) 木通(銼炒)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三分) 冬葵子(研) 瞿 麥穗 (各 煎 八分
治大小便難。腹肚脹滿短氣。
荊芥 芎 蒲黃 當(dāng)歸(銼炒) 桂心(各一兩) 蟲(三十枚炒) 川大黃(二兩銼炒) 甘 服三 十丸
茯苓丸 治大小便不通。
赤茯苓(去黑皮) 芍藥 當(dāng)歸(切焙) 枳殼(去瓤麩炒) 白術(shù) 人參(各五兩) 火 麻仁 大
大黃湯 治中焦熱實(shí)閉塞。關(guān)格不通。吐逆喘急。
大黃(銼炒) 前胡(去蘆頭) 半夏(湯浸七次炒) 人參 黃芩(去黑心) 赤茯苓(去黑 皮) 溫服。
赤芍藥丸 治大小便難。臍腹妨悶。
赤芍藥 桂心 羌活(各半兩) 川大黃(銼炒) 郁李仁(湯浸去皮炒) 川芒硝 檳榔 (各一 下。
芍藥湯(一名大黃散)治大小便不通。心腹?jié)M悶。不可忍。
赤芍藥 桑根白皮(銼各三兩) 瞿麥穗 大黃(銼炒) 榆白皮(銼) 防風(fēng)(去蘆) 麻子 仁( 二 沸?招臏胤。日晚再服。
牽牛子丸 治下焦結(jié)熱。腸胃燥澀。大小便不通。
黑牽牛(淘洗令凈炒令氣透便取出攤令冷取末三兩) 青橘皮(焙連白用) 桑根白皮 (銼 炒) 為末。 煉蜜杵。
白術(shù)散 治大小便難。腹脅脹滿氣急。
白術(shù) 牽牛子(炒) 木通(銼) 川大黃(銼炒) 檳榔 川樸硝(各一兩) 陳橘皮(半兩 去白
滑石湯 治大小便俱不通。
滑石(一兩半) 茅根 車前子(各三分) 天門冬(去心焙) 冬瓜瓤 莨菪子(浮 去浮者 煮令 日
治大小便氣壅不利。脹滿。關(guān)格不通。
木通(銼) 川樸硝 郁李仁(湯浸去皮炒) 車前子(各一兩) 黃芩 瞿麥穗(各半兩) 上
大黃散 治關(guān)格不通煩悶。大小便秘澀。
大黃(銼二兩) 桂(去粗皮三分) 冬瓜子(炒一兩) 滑石(研三兩) 樸硝(生 鐵銚子炒 干刮 每
黃芩湯 治大小便不通。
黃芩(去黑心二兩) 赤芍藥 白茅根 大黃(生用各三兩) 瞿麥穗(一兩半)
上 咀。 每
甘遂散 治氣痞。心腹脹。喘促。大小便不利。
甘遂(煨) 牽牛子(炒) 續(xù)隨子(去殼) 葶藶子 大戟(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半錢。 濃煎
治大小便不通。
大黃(煨) 牛蒡子(炒) 羌活 獨(dú)活 滑石(各等分)
上為末。用熟水調(diào)下? 心服即 便利
五宣散 治大小便不通。行滯氣。
瞿麥 木通 甘草 虎杖 滑石(各等分)
上 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燈心數(shù)莖。 煎 七分。臨臥溫服。
車前子湯 治大小便俱不通。
車前子(五兩生用) 木通(四兩銼) 黃芩(去黑心)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雙仁各 三兩) 上將 煎二
榆白皮湯 治大小便俱不通。
榆白皮 甘草(炙銼各二兩半) 滑石(三兩) 桂(去粗皮一兩)
上 咀。每服四 錢。水 一
木通湯 治大小便不通。
木通(銼二兩) 大黃(銼生用) 滑石(各三兩) 麻子仁(一合研如膏)
上 咀。 與麻子 仁
治大小便不通。腹脅堅(jiān)脹。蒸下部方。
蓮葉(二兩) 蔥(三七莖并用須去葉切) 皂角(一挺炙銼) 生姜(一兩切) 上 以漿水一 斗二 即傾
大黃散(出肘后方)治風(fēng)冷氣入小腸。忽痛。堅(jiān)急如吹狀。大小便不通。或小腸有氣結(jié)。如 川大黃(銼炒) 苦參(銼) 貝齒(燒灰) 滑石(各一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 葵根湯下。 不
掩臍方(一名蔥豆湯出危氏方)治大小便不通。
連根蔥(二三莖) 生姜(一塊帶土者) 淡豆豉(一十一粒) 鹽(二匙) 上同研 爛。捏作 餅子
治諸大小便不通。
海金沙 芒硝 樸硝 麝香(各等分)
上為末。白湯調(diào)服。大便不通者。加巴豆一枚。
黃連散 治大小便秘澀壅熱。
黃連 川大黃(各二兩好醋炒) 黃芩 甘草(各一兩炙)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后。 溫 水調(diào)
芒硝湯(出千金方)治關(guān)格不通。脬腹妨悶。大小便不通。
芒硝(研二兩半) 冬葵子(炒三合) 滑石(碎三兩)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 半。煎 至
芫花丸 治大小便不利。
芫花(炒) 滑石(碎各半兩) 大黃(銼炒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 二十丸。 蔥
治大小便不通。
滑石(二兩) 葵子 榆白皮(各一兩) 上為散。煮麻子汁一升半。取五合分二服即 通。
治大小便不通。
干姜 鹽 杏仁 上等分。搗導(dǎo)之。
治大小便關(guān)格不通。腹腸喘急。立效。(出圣惠方) 水銀 膩粉 滑石(各一兩)
上為末。研令水銀星盡。每服一錢。蔥白湯調(diào)下。
治大小便秘結(jié)。(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水銀(一塊豆大研細(xì)) 巴豆(二粒去殼膜) 硫黃(三塊如豆大) 上研為膏。作一 劑。涂 于臍
治大小便難。腹中有燥糞。寒熱煩迫短氣。汗出腹脹。(方見濡臟湯)
治大小便難。(出圣惠方) 木香 青黛(各半兩) 麻油(二合) 上水一大盞。同煎令水盡。惟有油。去滓。分 二服。
冬葵根汁方 治大小便不通。
生冬葵根(凈洗二斤搗絞取汁三合) 生姜(四兩搗絞取汁一合) 上攪勻。分作兩服。 空 心一
治大小便關(guān)格不通。(出圣惠方) 胡椒(二十顆搗研) 川樸硝(半兩) 上水一大盞。煎胡椒至六分。去滓入硝。更煎 一兩 沸。
又方(出圣惠方) 膩粉(一錢) 生麻油(一合) 上相和。空心服之。
治大小便關(guān)格不通。肚脹氣逆。心煩悶絕。(出圣惠方) 蜀葵花(一兩搗爛) 麝香(半錢研) 上水一大盞。煎至五分。去滓服之。如無(wú)花即 取根。 擘
推車散(出本事方)治大小便秘。經(jīng)月欲死者。
推車蟲(七個(gè)) 土狗(七個(gè))(如男子病推車蟲用頭 土狗用身如女子病土狗用頭推車蟲用身) 上用新瓦上焙干為末。用虎目樹皮向南者。 濃煎汁調(diào)。只一服愈。治卒關(guān)格。大小便不通。支滿欲死。二三日則殺人。出肘后方 苦酒 硝(等分) 上和涂臍上。干則易之。
又方(出肘后方) 甘遂(二銖) 貝齒(二枚) 上搗下。以三合漿水。盡服之。須臾即通。
紫金沙散 治大小便不通。
用紫金沙不拘多少。蜂房蒂七枚。搗為末。每服一錢。溫酒調(diào)下。
土馬鬃湯 治大小便不通。
上用土馬鬃不拘多少。以水淘凈。用新磚 過(guò)。為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煎至七分。 去
豬脂酒方(出千金方)治大小便不通。
用豬脂如半雞子大。碎切。以酒一升微煮沸。投豬脂更煎一二沸。分為兩度。食前溫服。 未
發(fā)灰散(出肘后方)治大小便不通。及便血。
用亂發(fā)一兩。洗凈燒灰為末。細(xì)研。每服三錢。溫水調(diào)。食前服。日三。以通利為度。
冬葵子湯 治大小便不通。
用冬葵子。微炒一兩搗篩。用水二盞。煎一盞。去滓。入人乳半合。和勻?招姆
治卒大小便不通(出家藏經(jīng)驗(yàn)方) 用鹽以紙裹燒。投水中服之。一方以鹽實(shí)臍內(nèi)即通。又以和苦酒敷臍。又水三升。煮鹽 三合
又方用含硝石吐出水。
治大小便關(guān)格閉塞。(出圣惠方) 用蔓荊子油一合。空心服之即通。通后汗出勿怪。
治大小便關(guān)格不通。肚脹氣筑。心悶絕。(出圣惠方) 用烏柏樹東面白皮。陰干為末。如五七日不通。熱水調(diào)下二錢。如急用;鹕媳焊蔀槊。
鐵腳丸(一名皂莢飲出圣惠方)治大小便關(guān)格不通。經(jīng)三五日者。
用不蛀皂角。燒灰研細(xì)。粥飲調(diào)下三錢立通。一方用皂角。炙去皮子為末。酒糊或煉蜜 丸。
治大小便不通。(出千金方) 用葵子末一升。青竹葉一把。水二升。煮五沸。頓服。
又方(出千金方) 用榆白皮切一升。葵子一升。水五升。煎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出千金方) 用甑帶煮取汁。和蒲黃方寸匕。日三服。
治大人小兒大小便不利。腹大且堅(jiān)。(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用故衣多垢者。切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分三服。
治老人虛。大小便不通。(出經(jīng)驗(yàn)良方一名琥珀散) 用真琥珀研如粉。人參湯調(diào)下。亦治心痛。老人虛大便不通。蔥白三寸。水煎。蔥熟不 用。
治關(guān)格大小便不通。脹滿欲死。二三日則殺人。(出肘后方) 用芒硝二兩。紙裹三四重。炭火燒之。令內(nèi)一升湯中浸服。當(dāng)先飲湯一升已。吐出乃服之。
治卒關(guān)格大小便不通。支滿欲死。及旬日一月不得大便。(出千金方) 用葵子二升。水四升。煮一升服。內(nèi)豬脂如雞子大一丸。彌佳。
貼臍膏
用甘遂為細(xì)末。以生面調(diào)為糊。攤紙上。摻末在上。涂臍中。及涂臍下硬處。別煎甘草 水。
甘遂散(出危氏方)治大小便不通。及腹?jié)M氣急。
用甘遂二兩。赤皮者為末。煉蜜二合。和勻。每一兩重。分作四服。日進(jìn)一服。蜜水下。 第
治大小便不通。
用羊屎燒熏鼻。又治中惡。心腹刺痛。
又方用搗蔥白。以醋和。封小腹上。
又方用茱萸南枝。斷取如手第二指中節(jié)。含之立下。
又方用雄鼠糞兩頭尖者。敷臍中立效。
又方用莧實(shí)末半兩。分二服。新汲水調(diào)下。
又方用白礬細(xì)研末。令患人仰臥。置礬末于臍中滿。用汲水滴之。候覺(jué)冷透。腹內(nèi)即自然通。 若 之
木香丸 治重傷。大小便不利腹痛。
蒼術(shù)(一兩) 巴豆(十粒) 京三棱(半兩炒)
上為末。白面糊丸。綠豆大。每服 五七丸。 食
治男女水道不通。諸藥不能療。
用扁竹生紫花者根。水邊生者為佳。研自然汁一盞。服通即止藥。不可便服補(bǔ)藥。
檳榔散 治大小便不通。亦治腸胃有濕。大便秘澀。
用檳榔至大者半枚。用麥門冬熟水磨一錢。重湯燙熱服之。一方為末。每服二錢。蜜湯 點(diǎn)服
神仙導(dǎo)水丸 治上盛下虛。水火不能升降。大便秘澀。小便不通。赤眼口瘡。便紅瀉血。吐血泄痢不止者。兼治諸積氣塊。小兒脾疾。婦人經(jīng)脈不通。男子打撲傷損等證。
木香 當(dāng)歸 枳殼(炒) 黃芩 黃連 青皮 陳皮 檳榔 香附子(各一兩) 三棱 莪術(shù)(各 丸。 溫飯
秘傳解毒丸 治上盛下虛。水火不能升降。大便秘澀。小便不通。赤眼口瘡。便紅瀉血。吐血泄痢不止者。兼治諸積氣塊。小兒脾病。婦人經(jīng)脈不通。男子打撲傷損等證。
貫眾 山豆根 黃藥子 牙硝 寒水石 龍膽草 干葛 雄大豆 百藥煎 紫河車 甘草節(jié) 為 衣。
大黃散 治大小便不通。
大黃(五www.med126.com錢炮) 甘草(五錢) 滑石(五錢) 綠豆(一合) 上同研為細(xì)末。每服 二錢。新 汲水
治關(guān)格脹滿。大小便不通。
用獨(dú)頭蒜燒熟。去皮綿裹納下部。氣立通。
治大人小兒腹中諸疾。疳濕。大小便不通。
用羊屎煮湯下灌。
輕粉散 治大小便秘。
用大棗十枚。卻用真輕粉一匣。每一個(gè)入輕粉少許。合住。用盞子盛。覆之煮湯。甑上 蒸熟
蓮心散 通陰陽(yáng)。利大小便妙方。
蓮心(四十九粒瓦上焙干為末) 建茶(一小挑) 蜜(一匙) 上作一服。用井花水 半盞。 調(diào)勻
治大小便并不通。
用桃葉取汁。和服半升。冬用桃樹皮。
利大小便。去腹中結(jié)熱。目下黃。
以田中螺煮食之。
調(diào)中下腸胃熱氣。利大小便。
用好井水。及土石間新出泉水。多飲之。令至喉少停即咽下。
治大小腸風(fēng)熱。
取豬腸臟食之。
治大小便關(guān)格不通。(出本草) 取蓖麻汁煮粥食之。
一方(出永類鈐方)治大小便皆秘。加腹脹如鼓。氣促。
大麻子(炒去殼半兩) 八角茴香(七個(gè)) 上作末。生蔥白三七個(gè)。同研。熟湯調(diào)五 苓散。 又
治宿食便秘而喘。(出永類鈐方) 沉香(三錢) 凈青皮 三棱 莪術(shù)(各七錢) 巴豆(二十一粒去殼) 上除沉香外、 巴豆 同三 凈香
治大小便不通。
老鴉眼精草根(味甘溫草生江湖間葉如茄子葉故名天茄子或云漆菇草也漆菇即蜀羊泉已 見
治大小便不通。臍下滿悶。
海金砂(一兩生湖南山谷中今處處有之初生作小株高一二尺七月采得日中曝令干以紙襯 擊取 生姜
四十四難曰。七沖門何在。然。唇為飛門。齒為戶門。會(huì)厭為吸門。胃為賁門。太倉(cāng)下 口為 狐惑之病 下。治在 夫胃大小腸膀胱者。倉(cāng)廩之本。營(yíng)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轉(zhuǎn)味入出者也。入或傷于 風(fēng)寒 陰陽(yáng) 堅(jiān)閉 則滑 熱。 寒 火 耗散血液。至肺氣閉塞。不能浸潤(rùn)。金受火郁。不能發(fā)聲。經(jīng)云肺主聲。肢痛 戾者。風(fēng) 濕相搏。而遂成偏枯語(yǔ)言滯澀。手足不隨也。然則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亦已鮮矣。以有寒濕相郁。營(yíng)衛(wèi)不能開發(fā)貫注亦成偏枯。經(jīng)云:諸澀枯涸。干勁皴揭。屬于燥也。若風(fēng)氣壅 滯。腸胃干燥。是謂風(fēng)秘。胃蘊(yùn)客熱?诿芋w黃。是謂熱秘。下焦虛冷。窘迫后重。是謂冷 秘;蛞虿『笾赝鼋蛞骸;蛞蚶先跹?dú)獠蛔恪J侵^虛秘;蚰I虛小水過(guò)多。大腸枯虛。渴而多秘者。亡津液也;蛭笇(shí)燥結(jié)。時(shí)作寒熱者。中有宿食也。治法雖宜和順陰陽(yáng)。然疏風(fēng)散 滯。去熱除冷。導(dǎo)引補(bǔ)虛之法。不可偏廢。當(dāng)審其證以治之。 腸胃本實(shí)。而又為冷熱之氣所并。結(jié)聚不宣。故令大便難也。又云邪在腎亦令大便難。 所以 利之 手少 上脈陰實(shí)者。脾實(shí)也。病苦腸中○ ○ (一作伏伏)如牢狀。大便難。脈緊而滑直。大 便 亦難。跗陽(yáng) 凡人五味之秀者養(yǎng)臟腑。諸陽(yáng)之濁者歸大腸。大腸者所以司出而不納也。今停蓄蘊(yùn)結(jié)。 獨(dú)不 虛人 聚。 谷道 秘者 熱則通利 黃輩 片 熱 儒門事親云。戴人過(guò)曹南省親。有姨表兄病大便燥澀。無(wú)他證。常不敢食飽。飽則大便 極難 服藥 畏藥 繼服 粗 溺 下 滑養(yǎng)竅。 老人臟腑秘澀。不可用大黃。老人津液少。所以臟腑秘澀。更服大黃以瀉之。津液皆去。 定 澀 即 有人因時(shí)疾瘥后。秘塞不通。遂致夭命。大不可輕之。凡大便不通。皆用滑膩之物。及 冷水 受盛 移于 腸間
痢圣餅子 治年老人大便秘澀。
草果(去皮) 石菖蒲(去皮毛) 白茯苓 麻黃(去根節(jié)) 濃樸(姜汁制) 獨(dú)活 枳殼 (麩炒)術(shù)浸) 良姜 叉) 半夏 ( 空 心。稍溫服。老人小兒量以加減用之。忌生冷油膩之物。
京三棱丸 治 癖氣注刺痛。大便秘澀。
京三棱(煨乘熱椎碎搗為末) 木香 當(dāng)歸(切焙) 桂(去粗皮) 肉蓯蓉(酒浸切 焙) 牛膝( 炒) 白術(shù) ( 郁李仁 外。 利為
茱萸湯 治脹滿閉不下。大黃丸 治百病轉(zhuǎn)失氣。
川大黃(三兩銼炒) 木香 干姜(炮銼) 赤芍藥 白術(shù) 芎 羌活 桂心 檳榔 郁 李
上為末。 丸。
搜風(fēng)潤(rùn)腸丸 治三焦不和。胸膈痞悶。氣不升降。飲食遲化。腸胃燥澀。大便秘硬。
沉香 檳榔 木香 青皮(去瓤) 陳皮(去瓤) 京三棱 蘿卜子(炒) 槐花(炒) 枳殼 (麩 丸。梧桐子 六十丸。食前煎木瓜湯下。常服滋潤(rùn)腸胃。導(dǎo)化風(fēng)氣。一方有大黃無(wú)木通。米飲湯送下。
大黃丸 調(diào)理胸膈。祛逐壅滯。推陳致新。疏風(fēng)順氣。
川大黃(銼炒) 檳榔 火麻仁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各二兩) 牛膝(去苗) 芎 枳殼 末。煉蜜杵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生姜湯下。
大五柔丸 治臟氣不調(diào)。大便不通。和營(yíng)衛(wèi)。利九竅。消谷益血。
大黃 芍藥 枳實(shí) 蓯蓉 葶藶 甘草 黃芩 牛膝(各一兩) 桃仁(一百枚) 杏仁 (四十
導(dǎo)水丸 下劑。
大黃 黃芩(各二兩) 滑石(四兩) 黑牽牛(四兩另取頭末用) 加后項(xiàng)藥。甘遂 (一兩 去濕 退熱 散腫 柳根( 臨臥 溫水
潤(rùn)腸湯(一名當(dāng)歸潤(rùn)燥湯)治理大便閉燥不通。(出衛(wèi)生寶鑒) 升麻 生地黃(各二錢) 當(dāng)歸尾 熟地黃 甘草 大黃(炒) 麻仁(各一錢) 桃 仁(與 麻仁 食 前
麻仁丸(出儒門事親書) 郁李仁(去皮另研) 大麻子仁(另?yè)v二味各六兩) 大黃(二兩半半生半熟) 檳榔(半兩) 干 郁李仁 火 滑石亦妙。
大黃飲子(出圣惠方)治身熱煩躁。大便不通。骨節(jié)急痛。
川大黃(濕紙裹煨) 杏仁(去皮尖略炒) 梔子仁 川升麻 枳殼(浸去瓤炒各半兩) 生 地黃 一粒。 小烏梅一枚。煎服。一方用枳實(shí)。
勻氣丸 治津液燥少。腸胃挾風(fēng)。大便秘澀。氣道不勻。
麻仁(另研二兩) 人參 訶黎勒皮 枳殼(去瓤麩炒) 桂皮(去粗皮各一兩) 木香(一兩半) 勻。 煉蜜丸
枳殼湯 治大腸壅結(jié)不通。腹脅脹滿膨悶。不下食。
枳殼(去瓤麩炒) 甘草(炙各一錢銼) 大腹皮(銼三錢) 牽牛子(炒) 百合 赤茯苓 (去黑 咀
宣氣木香飲 治膈氣痰涎。食不消化。大便不通。腹中雷鳴。
木香 桂(去粗皮) 昆布(洗去咸焙) 檳榔(銼一半生一半炮) 大黃(銼炒) 半夏 (湯洗七 每服 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一片。大棗擘碎。煎八分。去滓。食后溫服。日三。
五柔丸(出千金方)治秘澀及虛損不足。飲食不生肌膚。三焦不調(diào)。和營(yíng)衛(wèi)。利臟腑。補(bǔ)三 大黃(一升蒸斗米下) 前胡(二兩) 半夏 蓯蓉 芍藥 茯苓 當(dāng)歸 葶藶 細(xì)辛 (各一兩) 此丸 加
檳榔丸(出圣惠方)治腸胃冷熱不和。大便難、秘。食飲不消。心腹妨悶。
檳榔 訶黎勒皮 桂心 郁李仁(湯浸去皮炒) 川大黃(銼炒各一兩) 柴胡(去苗 三分) 草 二十丸
涼藥子丸 治五臟伏熱。痰涎壅塞。煩躁。口舌生瘡。大便秘結(jié)。小便赤澀。及小兒驚熱疳 連翹(一兩半) 牙硝 甘草(生各一兩二錢) 大黃(一兩) 石膏(半兩) 薄荷 葉梔子 綠 檳榔丸 治大腸秘澀。冷熱相攻。寒熱如瘧。 檳榔(銼) 羌活(去蘆)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木香(各一兩) 郁李仁(湯浸 去皮另研) 大 煉蜜 丸 牽牛子丸(出圣惠方)治臟腑壅滯。心腹氣悶。宿食不消。腰脅疼痛。大腸秘澀。
牽牛子(一斤一半生用一半炒) 桂心 枳殼(麩炒去瓤) 芎 木香(各一兩) 青 橘皮 ( 十丸。
治脹滿不通。(出千金方) 通草 樸硝(各四兩) 郁李仁 黃芩 瞿麥(各二兩) 車前子(五合一方六兩一方 二升) 上
六合散(出宣明論)治一切燥結(jié)。汗后余熱。宣轉(zhuǎn)不通。一名金鑰匙散。并治小腸氣結(jié)血 大黃(一兩紙裹煨) 白牽牛(生) 黑牽牛(炒) 甘遂(各半兩) 檳榔(三分生) 輕粉(二分)
滋腸五仁丸(出醫(yī)方集成)治津液枯竭。大便秘澀。傳導(dǎo)艱難。
桃仁 杏仁(炒去皮各一兩) 柏子仁(半兩) 松子仁(一錢二分) 郁李仁(一錢 炒) 陳皮( 空 心
潤(rùn)腸丸(出醫(yī)方集成)治大便秘澀不通。
杏仁(炒去皮尖) 枳殼(去瓤炒) 麻仁 陳皮(各半兩) 阿膠(炒) 防風(fēng)(各二錢半)
上為
濃樸散(一名濃樸湯)\x凡腑臟之秘。不可一例治療。有虛秘。有實(shí)秘。有胃實(shí)而秘者。能飲
清利。此湯主之。 濃樸(姜制三兩) 白術(shù)(銼三五兩) 半夏曲(二兩) 枳實(shí)(麩炒一兩) 陳皮(去 白) 甘草( 三枚 七圣丸(出和劑方)治風(fēng)氣壅盛。痰熱結(jié)搏。頭目昏重。涕唾稠粘。心煩面赤。咽干口燥。 秘結(jié)。小便赤澀。及 交稍瀉三焦是。莫謾多方 川芎 木香(生) 肉桂(去粗皮) 羌活(去蘆) 檳榔 郁李仁(去皮另研) 大黃(蒸焙 一分 嵐 其 七宣丸(出和劑方)治風(fēng)氣結(jié)聚。宿食不消。兼沙石皮毛在腹中。及積年腰腳疼痛。冷如冰 風(fēng)毒腫氣。連及頭 急。心神恍惚。眠臥不 柴胡(去蘆) 枳實(shí)(炒) 木香 訶黎勒皮(各三兩) 桃仁(去皮尖研爛六兩) 甘草(炙 四兩) 臥 服。稍 虛實(shí)加 通幽湯(一名薄滯通幽湯)治大便難。幽門不通上沖。吸門不開。噎塞。大便燥閉。氣不得 當(dāng)歸 升麻 桃仁(研爛各一錢) 生地黃(五錢) 熟地黃(五錢) 紅花 甘草(各一錢 炙) 潤(rùn)體丸(出儒門事親) 郁李仁 大黃 黑牽牛 桂心 當(dāng)歸 黃柏(并生用各半兩) 輕粉(少許) 寬快湯 治氣不下降。大腑澀滯。 香附(杵凈二兩) 天臺(tái)烏藥(去心) 枳殼(制各一兩) 縮砂仁(七錢半) 蘇子 (炒半兩) 青 許。 脾積丸(出危氏方)治飲食停滯。腹脹痛悶。嘔惡吞酸。大便秘結(jié)。積氣凝結(jié)。 蓬莪術(shù)(三兩) 京三棱(二兩) 良姜(半兩以上用米醋一升于瓷瓶?jī)?nèi)煮干乘熱切碎 焙) 青皮 佳三匙) 上 至 感應(yīng)丸(出危氏方)治飲食所傷。三焦氣滯。大便秘澀。 百草霜〔用村莊家鍋底上者研細(xì)秤三(二)兩〕 新揀丁香(一兩半) 川干姜(炮制 一兩) 杏 豆 草霜 杏 石 兩 清油一兩半。同前煮熱作汁。和蠟和藥末成劑。分作小錠子。以油單紙裹之。旋丸服餌。 潤(rùn)腸丸(出御藥院方)治津液耗少。大便秘澀。下焦氣滯。常服消食下氣。祛熱潤(rùn)燥。 威靈仙茸(一兩半) 郁李仁(去皮半兩) 木香(二錢) 枳實(shí)(麩炒二錢半) 麻 仁(七錢 半) 十丸。 至五 木香檳榔丸 治胃氣虛弱。飲食無(wú)味。上膈壅塞。冷積。癥瘕氣。食不消化。肺氣積聚。心 木香 檳榔(銼) 羌活(去蘆苗) 芎 桂(去粗皮各一兩) 郁李仁(去皮雙仁 研) 大黃 湯 下 治關(guān)格大便不通。(出千金方) 芒硝 烏梅 桑白皮(各五兩) 芍藥 杏仁(各四兩) 麻仁(三兩) 大黃(八兩) 大戟丸(出圣惠方)治腸胃積滯。大便不通。氣壅上奔。 大戟(銼炒) 羌活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 桑根白皮(銼各一兩) 川大黃(銼炒 二兩) 木香 姜湯 下。 麻仁丸(出圣惠方)治五臟氣壅。三焦不和。大便熱結(jié)秘澀。 火麻仁(二兩) 川大黃(銼炒) 枳殼 赤芍藥 川芒硝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 檳榔 (各一 檳榔散(出圣惠方)治大腸卒不通。腹脅脹滿。氣上沖心膈。
上為末。 滴 水丸
上 咀 水七升。煮三升。分三服。一方無(wú)烏梅。加枳實(shí)、干地黃各二兩。外臺(tái)秘要有榆白皮。 無(wú)桑
檳榔 枳殼(麩炒去瓤) 牽牛子(炒) 桑根白皮(銼) 川大黃(銼炒) 郁李仁 (湯浸去皮尖 服。
檳榔丸(出圣惠方)治臟腑壅滯。心膈煩滿。大小腸不利。
檳榔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 川大黃(銼炒) 木香 木通(銼各半兩) 青橘皮 〔三二) 分 送 下
檳榔丸(出圣惠方)治一切氣臟腑壅滯。
檳榔 桂心 枳殼(麩炒去瓤) 木香 訶黎勒皮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 川大黃 (銼 炒各
麥門冬湯 治虛熱痰實(shí)。三焦痞結(jié)。溫壯煩熱。大便不通。
麥門冬(去心焙三分) 赤茯苓(去黑皮) 甘草(炙銼) 黃芩(去黑心) 大黃(銼 炒各半兩) 煎八
牽牛子丸 治大便不通。消除痞氣。
牽牛子(生搗末一兩半) 甘遂(銼炒半兩) 京三棱(煨銼) 木香 陳橘皮(湯浸 去白焙) 訶 劑。 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一)十丸。夜臥時(shí)。煎粟米飲下。未利加至三十丸。
大黃湯(一名透關(guān)散出圣惠方)治大便不通。下焦傷熱壅塞。
大黃(銼炒) 檳榔 川芒硝 枳殼(麩炒去瓤各一兩) 木香 子芩(各半兩)
上 咀。 每
牽牛子丸(出圣惠方)治大便卒不通。心神煩悶。坐臥不安。
牽牛子(二兩炒) 川樸硝 火麻仁 川大黃(銼炒) 木香(各一兩) 甘遂(煨半兩)
上為末
木香丸(出圣惠方)治大便卒不通。心腹氣滿悶。
木香 檳榔 川大黃(銼炒各一兩) 桂心 川烏頭(炮去皮臍各半兩) 巴豆霜(一 分)
上為
檳榔丸(出圣惠方)治上焦壅熱閉塞。頭目不利。大小腸秘澀。心腹?jié)M悶。
檳榔 羚羊角屑 前胡(去蘆) 火麻仁(各一兩) 牽牛子(三兩炒) 枳殼(一兩 半麩炒去瓤)
芒硝丸(出千金方)治脹滿不通。
芒硝 芍藥(各一兩半) 黃芩(一兩六錢) 杏仁 大黃(各二兩)
上為末。煉蜜 丸。梧桐子
擒虎散(出御藥院方)\x若有前證;蚺K腑稍實(shí)。宜間服擒虎散三兩服。疏導(dǎo)腸胃中澀滯。 沒(méi)藥 當(dāng)歸 黑牽牛(生) 大黃(各一兩) 甘草(生一錢)
上 咀。每服五錢。 用皂角 刺 溫。
潤(rùn)腸丸(出醫(yī)方大成)治大腸風(fēng)結(jié)氣澀。
肥皂角(五斤醋炙焦。去皮及子。五斤生用。去皮子。二味共為末五斤。水一升。揉取 濃汁 瓤) 陳橘皮(一分去白) 檳榔(一分生用)
上為末。和皂角膏搜成劑。若干不能丸?杉訜捗 丸。 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或熟水送下。
治大便不通。即時(shí)通。
大黃 木通 枳殼 甘草 荊芥(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去滓服。
木香逐氣丸(出危氏方)治食積虛滯。通利大便。兼治腳氣小腸氣。諸氣攻刺腹痛。
橘紅 青皮(去白) 檳榔(雞心者各半兩) 南木香〔二(一)錢半〕 川巴豆肉(一錢半 研如 送下
枳殼散(出直指方)治虛勞大便秘澀。
枳殼(五兩) 甘草(炙一兩半) 杏仁(去皮炒) 阿膠(炒酥) 生地黃(各一兩) 上銼如 麻豆
大黃丸(出千金方)治脾胃不和。內(nèi)有蟲滯。大便秘難。
大黃(銼炒) 赤芍藥(各三兩) 濃樸(去粗皮姜汁炙三兩) 枳實(shí)(去瓤麩炒一兩 五錢) 火麻 每服十
麻仁散 治大便不通。腹內(nèi)壅悶。氣喘息促。
火麻仁(研如膏) 大黃(銼炒) 葛根(銼各一兩半) 桑根白皮(銼) 芒硝(生 鐵銚內(nèi)炒 干紙 梧桐
治大便不通。胸腹妨悶。不下飲食。(出圣惠方) 烏巢子(二兩) 木香 芎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 川大黃(三兩銼炒)
上搗細(xì) 為
麻仁丸(出圣濟(jì)總錄)治大便秘澀。 瘕不通。及一切熱壅。
火麻仁(別研膏) 大黃(銼炒各三兩) 枳殼(去瓤麩炒一兩半) 濃樸(去粗皮姜 汁炙二兩) 以利
木香丸(出圣惠方)治一切氣攻刺。腹脅脹滿。大便不利。
木香 枳殼〔麩炒去瓤各三(二)兩〕 川大黃(銼炒) 牽牛子(炒各四兩) 訶黎勒皮(三 兩)
火麻仁丸 治積年心腹氣。肺氣。腳氣。冷熱氣。 癖氣。不能飲食。縱食不消。臟腑不調(diào) 火麻仁(三兩另研如膏) 川大黃(銼炒) 訶黎勒皮(各三兩) 人參(去蘆) 陳橘皮(湯浸去 三十 治大便不通。 大戟(一斤) 大豆(五升) 商陸 牛膝(各三斤) 上為 咀。水五升。煮二升。 以大豆 五 治大便難。 香枳湯 治大便秘結(jié)。調(diào)風(fēng)順氣。 枳殼 防風(fēng) 檳榔 甘草(各一兩) 四磨湯 治氣滯腹急。大便秘結(jié)。及老人虛秘。 大檳榔 沉香 木香 烏藥 上擂盆內(nèi)。各磨半盞。和勻溫服。有熱者加大黃枳殼。名 六磨 潤(rùn)腸湯 治大便秘澀。連日不通。 麻子仁(一錢半細(xì)研用水浸去皮取濃汁) 芝麻(半錢炒研用水浸取濃汁) 桃仁(湯浸去皮麩 如煎 南木香丸 治大便秘結(jié)。 南木香(不見火) 檳榔 麻仁 枳殼(各等分) 寬氣湯 利三焦。順臟腑。治大便多秘。(孫盈仲傳李子濃古司閣中服之有效。) 香附子(六兩須新沙盆內(nèi)洗令潔凈焙干秤) 烏藥(二兩去心取肉秤用天臺(tái)真者) 縮 砂仁(一 枳殼。 穿結(jié)藥 治大實(shí)大滿。心胸高起。氣塞不通者。為結(jié)也。 蟾酥 麝香 輕粉 巴豆(各少許另研) 上再研至細(xì)。孩兒乳汁為丸。黍米大二粒。 姜 湯下 藏用丸 大黃 黃芩(各二兩) 滑石 黑牽牛(各四兩) 小通氣散 治虛人憂心傷肺。肺與大腸為傳送。至令秘澀。服藥過(guò)。大便仍秘。 陳皮(去白) 蘇嫩莖葉 枳殼(去瓤) 木通(去皮節(jié)) 上等分。 咀。每服四錢。 水一盞 承氣瀉胃濃樸湯 治胃實(shí)腹脹。水谷不消。溺黃體熱。鼻塞衄血? 唇緊。關(guān)格不通。 大便苦難。 濃樸(去粗皮生姜汁炙三錢) 大黃(銼炒二兩) 枳殼(去瓤麩炒) 甘草(炙各半兩) 升麻湯 治強(qiáng)壯人熱毒流入腸胃。骨節(jié)疼痛。腹中煩滿。大便秘澀。 升麻 大黃(銼炒各四兩) 前胡(去蘆) 梔子仁(炒各三兩) 平胃煮散 治大病后重亡津液。及老人津液不足。大便秘澀。 濃樸(去粗皮姜汁炙五兩) 蒼術(shù)(去粗皮米泔水浸一宿焙八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 焙五 兩) 枚。 擘 滌中丸(一名承氣丸)治宿食不消。大便難。及腸胃受熱。瘕聚沉 。時(shí)行結(jié)熱。 大黃(銼炒八兩) 葶藶(隔紙炒二兩)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 芒硝(研各四兩) 半夏丸 治大便不通。疏風(fēng)轉(zhuǎn)氣下痰。 半夏(湯浸七次去滑麩炒一兩) 牽牛子(四兩半生半炒) 木通(銼各半兩) 青橘皮(湯浸去 大黃湯(出千金方)治大便不通;大腸熱結(jié)風(fēng)秘。
上為末。用熱湯調(diào)二錢?招姆。
上先將枳殼去瓤。每個(gè)切作四片。 用不 蛀皂 巴 下
上為末。水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六 十丸。 食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招臏胤。取利為度。
上 咀。每服三錢。 水一盞
上為末。 名大
大黃(銼炒) 黃芩(去黑心) 梔子仁 甘草〔炙銼各一(二)兩〕
上 咀。每服 四錢。 水
枳實(shí)丸(出旅舍備要方)治風(fēng)痹痰實(shí)。大便秘澀。頭旋眩運(yùn)。腹?jié)M煩渴。傷寒胃熱有燥屎。 大黃(半兩) 牽牛(炒取末半兩) 枳實(shí)(麩炒去瓤) 人參(一錢)
上為末。水 丸黍粒 大。量
治大便閉不通。(出圣惠方) 皂角末 蒜 上同搗爛貼臍心。一方用皂角二挺。去黑皮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 三十
雞 骨丸 治反胃。大便難。肌膚干瘦。
雞 骨(慢火煨三兩) 大黃(銼炒五兩) 火麻仁(研如膏四兩)
上為末。與麻仁 同研。 煉
牽牛子丸 治腹氣脹滿。大便秘澀。腹脅刺痛。
牽牛子(三兩半生半炒) 檳榔(生銼二兩) 木香(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 大。每服二
空心溫酒下;蛎罪嫓乱嗫。炒桃仁法 治里急后重。大便不快。
桃仁(去皮三兩) 吳茱萸(二兩) 鹽(一兩) 上同炒熟。去鹽并茱萸。只以桃仁。 空心 夜臥
大腹湯 治老人虛秘。
陳大腹皮(十五枚) 木瓜(一枚) 蔥白(五莖)
上 咀。水五盞。煎至二盞半。去滓溫 分
三仁丸 治大腸有熱。津液燥竭。里急后重。大便秘澀。
松子仁 柏子仁 火麻子仁(各一兩) 上研令勻。黃蠟半兩熔汁。丸梧桐子大。每服 十丸。
大黃通格丸
黑牽牛子 大黃 木通(各半兩各另取末)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 溫 水下
治五實(shí)病。大便難。(出圣惠方) 川大黃(銼炒) 郁李仁(湯浸去皮炒各二兩) 吳茱萸(半兩湯浸七次焙干炒) 樸硝(二兩半)
治大便卒不通。氣上奔心膈。(出圣惠方) 皂莢(去黑皮涂酥炙去子) 五靈脂(各一兩) 巴豆霜(一分) 阿魏(半兩麩裹煨)
上為末。
牽牛子丸 治臟腑壅滯。心腹氣悶。宿食不消。腰脅疼痛。大腸秘澀。
牽牛子(十兩搗取末六兩) 木香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檳榔(各半兩)
上為末。 與牽 牛子 湯
治大便難。(出千金方) 醬清(三升) 麻油(二升) 蔥白(三寸) 上合煮令黑。去滓。待冷頓服。一方不 用醬清。
威靈仙丸(出危氏方)治年高氣衰。津液枯燥。大便秘結(jié)。
黃 (蜜炙) 枳實(shí) 威靈仙(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姜 湯熟 水下
摩臍方 治大便不通。腹脹。
杏仁(湯浸去白皮尖雙仁三七枚生用) 蔥白(三莖去須葉切) 鹽(一分) 上研如 膏。每 次取
腸結(jié)方 治病后津液燥少。大便不通。
豬膽(一枚取汁) 沙糖(少許) 糯米〔二(三)合燒灰存性研細(xì)〕 上研如膏。納 少許入 下部
治卒大便不通;驘峤Y(jié);蝻L(fēng)秘。及婦人產(chǎn)后大便不通。
皂角(二梃去皮炙令黃為末) 白梅肉(五枚) 蜜(少許) 上將白梅肉并蜜。拌和 皂角末 如棗
穿腸丸 治大便七八日不通。服諸藥未效者。
豬膽(一枚取汁) 蜜(二兩) 膩粉(一錢) 將膽蜜熬過(guò)。入膩粉捏如中指長(zhǎng)。內(nèi) 下部立 通。
濡臟湯 主治大便不通六七日。腹中有燥屎。寒熱交迫。短氣汗出脹滿。
生葛根 豬膏〔各二錢(升)〕 大黃(一兩)
上 咀。水七升。煮五升。去滓。入 膏煎 三
豬膽導(dǎo)方(出醫(yī)方集成)治大便六七日不通。奔?xì)馍蠜_。
用豬膽一枚。結(jié)口頭納下部。漸解開頭。倒瀉入肛門。須臾即通利。
枳殼丸(出圣惠方)治大腸結(jié)實(shí)。
枳殼(去瓤麩炒) 川大黃(銼炒) 川芒硝(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 食前。 生姜
治大便卒不通澀結(jié)。(出圣惠方) 吳茱萸(五十粒生) 梔子(十四枚) 川樸硝(一兩) 上水一大盞。煎至六分。去滓。下 樸硝
治療上氣。大便秘澀。
杏仁(五兩去雙仁尖皮熬) 印鹽(三兩) 干姜(三兩) 上搗篩。以醬汁和之令得相著。作梃可長(zhǎng)一寸半。如指大兩頭尖。仍以薄綿裹之。于風(fēng) 日中 時(shí)須 多。
治大便不通。
菖蒲 石鹽末(各一兩) 上相和。取半匙。和烏麻脂少許。綿裹內(nèi)下部中。即通。
治大便難。(出千金方) 醬清 烏梅 上將醬清漬烏梅。灌下部中。
又方(出千金方) 桑根白皮 榆根白皮(各一握)
上 咀。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
又方(出千金方) 豬脂(一兩) 葵子(一兩半) 上將葵子為末。豬脂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溫 水服。 一
又方(出千金方) 葵子 牛酥(各一升豬脂亦可) 上水四升。煮葵子取一升。納酥煮一沸。待冷。分作 二 服。
又方(出千金方) 葵子(汁) 乳汁 上等分。和服之立出。一方單用葵根汁。生服。
治大便秘塞不通。(出千金方) 豬膽 羊膽 上用豬羊膽各一個(gè)。以無(wú)灰酒灌三合許。令深入即出矣。出不盡。須臾更 灌。 又無(wú)
紫蘇麻仁粥。(出醫(yī)方集成)\x順氣滑大便。男婦皆可用。體虛之人。風(fēng)秘燥結(jié)。服之皆得力 紫蘇子 麻子仁(各不拘多少) 上研爛。水濾取汁。煮粥食之。風(fēng)科集驗(yàn)方。許學(xué)士 云。 嘗 疾 痛 證
牛黃散 治上焦熱。臟腑秘結(jié)。
大黃(一兩) 白牽牛(頭末五錢)
上為末。有厥冷。用酒調(diào)下三錢。無(wú)厥冷。手足 熱。 蜜湯
小提盆散 治大便燥結(jié)。服轉(zhuǎn)藥久不通。
灶突墨(一錢) 滄鹽(三錢) 上研勻。用竹筒吹一錢入肛門內(nèi)。立透。
治大便不通。
當(dāng)歸 香白芷(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米飲調(diào)下。
蔥白散 治老人及虛人大便不通。(出千金方) 蔥白(三莖) 阿膠(一片) 上以水煎蔥白。候熟不用。卻入阿膠溶開溫服。一方用 蜜二 匙。
黃 湯 治年高老人大便秘澀。
綿黃 陳皮(去白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用大麻仁一合。研爛。取漿水一盞。 濾去 甚者
蜜兌法 治閉結(jié)腸熱。及肛塞脹縮生瘡。
蜜(三合) 豬膽(汁二枚) 上以蜜入豬膽汁在內(nèi)。煎如飴。以井水浸冷候凝。捻如 指大 長(zhǎng)三 代皂
治大便不通。(出肘后方) 豬尿 豬羊膽 上以葦筒著尿及膽?`一頭內(nèi)下部。入二寸。灌之八錢。立下。
治人有腸結(jié)之患。
天麻(十兩) 蒺藜子(一鎰緩火熬焦熟)
上先安置天麻于瓶中。即用火熬過(guò)蒺藜子 蓋其 上。 蒺藜 焙
提盆散 治大便秘澀。服藥轉(zhuǎn)致不通者。
滄鹽(版塊三錢) 屋檐爛草節(jié)(七個(gè))
上為末研勻。每用半錢至一錢。竹筒吹入肛 門內(nèi) 寸深
潤(rùn)腸橘皮丸(一名橘杏丸)\x降氣潤(rùn)腸。調(diào)和五臟。并治三焦氣壅。大便秘澀。老人虛弱。服 橘皮(一用橘紅) 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牽牛散 治大便秘澀。
牽牛子(半生半炒) 檳榔(生銼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三錢。生姜湯調(diào)下。未利。 良久 熱茶
大豆 方 治諸風(fēng)濕痹。筋攣膝痛。胃中積熱。口瘡煩悶。大便秘澀。
大豆黃卷(炒熟搗末一升) 酥(半兩) 上研勻。不拘食前后。溫水調(diào)下一匙。
甘遂散 治大便秘澀不通。
甘遂(一兩炒) 木香(一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溫蜜酒調(diào)下。不拘時(shí)。
荊芥散(一名倒換散)治大便不通。無(wú)問(wèn)久新。癃 不通。小腹急痛。肛門腫疼。(出宣 荊芥穗(一兩) 大黃(二兩半生用)
上為末。每服二錢。溫生姜蜜湯調(diào)下。未通再 服。
商陸煮豆方 治大便不通。
商陸(干者) 大戟(銼炒一分)
上 咀。水四升。棗十枚去核。煎一升半。下黑豆 半合。 煎水盡。揀取黑豆。初吞三粒。稍加之。以通利為度。
滑石散 治大便不通。腹脹氣急煩悶。
滑石〔三(二)兩細(xì)研〕 手足指甲(剪患人自身者燒為灰研極細(xì)各分二貼)上取滑石 末。 一
粉糖丸 治大腸壅結(jié)不通。
膩粉(半錢) 沙糖(如彈丸大一塊) 上研令勻。丸梧桐子大。每服五丸。臨臥。溫 熟水 下。
皂莢散 治大便不通。
豬牙皂莢(去皮酥炙半兩) 蒺藜子(炒去角一兩)
上為末。每服一錢。鹽茶湯調(diào)下。
大黃丸 治大便不通。
大黃(銼炒五兩) 大麻仁(研二兩)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食后 熟水 下。
治肺熱肛門閉塞不通。腫縮生瘡。
蜜 干姜(末) 上和丸如指大。導(dǎo)下部。姚云、欲死者。蜜三升。微火煎如餳。投冷 水 中令 煎五
大黃芒硝丸 治大便暴閉不通。氣悶絕。
大黃(六兩) 芒硝(五兩一方用樸硝)
上先切大黃。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納 芒硝。 頓
治干糞塞腸。癥腸脹痛不通。
毛桃花(一兩濕者) 面(三兩) 上和面作餛飩煮熟?崭故持H瘴绾蟾怪腥缋坐Q。 當(dāng) 下惡
治大便旬日不通。
鼠糞(二枚) 白膠香(半棗大)
上為末。水丸如棗核大。油涂納谷道中。良久便通。
又方膩粉(一分) 黃丹(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粥飲調(diào)下。
治臟腑壅塞。心腹間氣悶。宿食不消。腰脅疼痛。大腸秘澀。
牽牛子(一斤炒搗取末十兩) 青橘皮(三兩去白湯浸焙為末) 上都令勻。杵和蜜丸。 如 梧桐
治大便不通。
用礬石如指大者。導(dǎo)下部佳。
治卒大便閉澀不通。
用削瓜菹如指大。導(dǎo)下部中即效。
又方用蜜和燕屎。納大孔中即通。又方蜜一升。水四升。煮熟。冷灌下部中。
治大便難。
用桃皮三升。水五升。煮取一升。頓服。一方水服桃花方寸匕。無(wú)花白皮亦得。又方桃 葉取
又方用車前子及葉。常服良。
治脹滿不通。
用獨(dú)頭蒜燒熟去皮。用綿裹納下部中。氣立通。及干姜、鹽、杏仁搗丸導(dǎo)之。并佳。
巴豆丸 治寒癖宿食。及食飽不消。大便不通。
用巴豆仁一升。清酒五升。浸三日三夕。研碎合酒。微火煎令可丸。如胡豆大。欲取吐 下者 蜜劑方(一名霹靂煎) 治大便久秘。攻不透。肺熱應(yīng)肛門熱。閉塞生瘡。用蜜不計(jì)多少。慢 火熬令作劑。稀則粘手。硬則脆。稀稠得所。堪作劑。搓如棗核大。粗如箸。長(zhǎng)一寸許。蘸 小油內(nèi)。入于肛門中。坐良久自透;蚣欲}少許。一方可丸六七寸長(zhǎng)。納肛門中。倒身向上 頭下。少時(shí)作癢即通。海藏曰蜜導(dǎo)用鹽。相合亦可。如用草烏頭末相合亦得。鹽則軟堅(jiān)潤(rùn)燥。草烏頭末則化寒消結(jié)?呻S證陰陽(yáng)所宜用之。
治虛人并老弱人虛秘。
用火麻仁淘洗凈。不計(jì)多少。研細(xì)。用水濾取麻汁。以米相和。煮粥;蛑筇}卜食之。 一方
蜜煎藥 治大便不通。
用明黃蠟不拘多少。油少許。鹽少許。捻作錠子。放在肛門。
治大便秘澀不通。
用牽牛子半生半熟為末。每服二錢。煎姜湯調(diào)下。如未通時(shí)。再服。及熱茶投之。量虛 實(shí)。
治大便不通。氣奔欲死。
用烏梅十顆置湯中。須臾去核。為丸如棗大。納下部。少時(shí)即通。
治大腸久冷秘。
用威靈仙蜜丸。梧桐子大。于一更內(nèi)。生姜清米飲下十丸。至二十丸。
治大便秘結(jié)。
用陳皮不去白。酒浸煮至軟。焙干為末。復(fù)以溫酒調(diào)服二錢。為妙。一方以米飲湯調(diào)下。
治大便秘澀不通。
用蜣螂不拘多少。炒去翅足為末。熱酒調(diào)下一錢。
治卒大便不通秘澀。
用綿裹鹽。丸作三丸。如手指大。納下部中。一方。用食鹽和苦酒敷臍中。干即易。
敷藥 治閉結(jié)至極。昏不知人。
用生大螺螄三枚。以鹽一匙和殼內(nèi)。生搗碎。置病者臍下二寸三分。用寬帛緊系之。即 大通
治大便不通。
用烏 木長(zhǎng)一寸許。劈破。以水煎取小半盞。服之立通。兼能利水。去燥糞;蛴蒙。 削
治下部閉不通。
用蒴 根一握。搗汁水和絞去滓。強(qiáng)人服一升數(shù)用之。并治腳氣。
治大便卒澀結(jié)不通。
用羊蹄根一兩。銼水一大盞。煎取六分。去滓。溫頓服。
治天行熱秘腸內(nèi)結(jié)。
用胡麻油熱服一合。取利為度。食油損聲令體重。生油殺蟲摩惡瘡。
治大便秘結(jié)。積熱不通。名獨(dú)棗湯。
用黑腰棗三個(gè)。擘開去核。灌水銀粉于棗肉孔中塞滿。濕紙裹煨。用生蔥茶清嚼下。一方以 五丸
附子散 治大便冷秘。
用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削去外面。留中心如棗大。碾為末。蜜水調(diào)下一錢。
土瓜根用內(nèi)方。治大便不通。
用生土瓜根搗汁少許。水解之竹筒中。傾入下部即通。
玄明粉散 治大便不通。
用玄明粉半兩。每服二錢。將冷茶磨木香。入藥溫服。即通。
郁李仁粥方 治大便不通。
用郁李仁一兩。去皮細(xì)研。分兩服。煮薄粥一碗。臨熟時(shí)。下郁李仁煮三兩沸。傾出。 空心
羊角飲 治健忘多驚。大便難?谥猩。
羊角(鎊) 人參(各一兩) 胡黃連(半兩) 赤茯苓(去黑皮) 羌活(去蘆) 附子(炮 去皮 (炒各一兩) 豉四 十
秦艽湯 治大腸伏瘕秘澀。
秦艽(去苗根土一兩半) 防風(fēng)(去叉一兩一錢) 枳殼(去瓤麩炒一兩) 獨(dú)活(去蘆頭一兩) 半湯成旋 下) 日
檳榔丸(出圣濟(jì)總錄)治腸胃受熱。氣不宣通。瘕聚沉伏。腹脅脹滿。大便秘澀。
檳榔(銼) 大黃(銼炒) 枳殼(去瓤麩炒二兩) 火麻仁(研) 桃仁(去皮尖雙 仁麩炒研) 青 桐子 大
大黃飲(出圣濟(jì)總錄)治小腸移熱于大腸。腹脅脹滿。瘕聚秘澀。
大黃(銼絹裹蒸三度焙干炒) 澤瀉 黃芩(去黑皮) 甘草(炙銼各一兩半) 石膏 (研四 兩) 空心
二黃湯(出圣濟(jì)總錄)治伏瘕大便澀秘。
大黃(銼炒一兩半) 芒硝(研)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 梔子仁(七枚) 甘草(炙銼五錢) 上 服 食后臨臥。
檳榔丸(出圣濟(jì)總錄)治大腸受熱。瘕聚沉伏。秘澀不通。
檳榔(炮銼一兩) 大黃(銼炒二兩) 木香(半兩)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牽 牛子(二兩 酥杵丸
潤(rùn)腸丸(出醫(yī)方集成)治發(fā)汗利小便亡津液。大腸秘。老人虛人皆可服。
肉蓯蓉(酒浸焙二兩) 沉香(銼研一兩)
上為末。用麻子仁汁。打糊為丸。梧桐子 大。 每服
潤(rùn)腸丸(出東垣試效方)治脾胃中伏火。大便秘澀;蚋稍镩]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風(fēng)結(jié)秘 麻子仁 桃仁(去皮尖各一兩) 羌活(半兩) 當(dāng)歸(尾) 大黃(煨半兩) 上除 麻仁、桃 仁別 病患 加 黃 結(jié) 陽(yáng)藥補(bǔ)之。 若大便不通者。亦當(dāng)十服中與一服藥微通其大便。不令閉結(jié)。乃治之大法。若病患雖是 陰證。或是陰寒之證。其病煩燥脈實(shí)堅(jiān)。亦宜與陽(yáng)藥中少加 如陰燥欲坐井中者。其二腎脈必按之虛。或沉細(xì)而遲。此 加藥以去之。
活血潤(rùn)燥丸(出東垣試效方)治大便風(fēng)秘不通。常燥結(jié)。
當(dāng)歸(一錢) 防風(fēng)(三錢) 羌活(一兩) 大黃(一兩濕紙裹煨) 桃仁(二兩湯 炮去皮尖) 麻 結(jié) 自 以
升陽(yáng)瀉濕湯(出東垣試效方)治膈咽不通。逆氣里急。大便不行。
青皮(二分) 甘草(四分) 槐子(二分) 黃 (一錢) 黃柏(三分) 升麻(七 分) 生地黃 作一服。 另研桃仁如泥。一處同煎。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食前服。
麻黃白術(shù)散(出東垣試效方)治大便不通。三日一遍。小便黃赤。渾身腫。面上及腹尤甚。 其色黃。麻木身重如山。沉困無(wú)力。四肢痿軟。不能舉動(dòng)。喘促吐清水。吐噦痰唾。白 沫如 淚。 麻黃(不去節(jié)五錢) 桂枝(三分) 杏仁(四枚) 吳茱萸 草豆蔻(各五分) 濃樸(三分) 炒 錢) 澤瀉 (四 (各三分) 黃 麻黃。 令 其水木火乘于陽(yáng)道為至盛。元?dú)舛躺。喘為?yáng)火。傷于四肢。痿在腎水之間。乃所勝之病。 今正遇冬寒得時(shí)。乘其肝木。又實(shí)其母。肺金凌火克木。是大勝。必大復(fù)。其證善恐欠多嚏。鼻中如有物。不聞香臭。目視 。多悲健忘。小腹急痛。通身黃。腹大脹。面目腫 尤甚。食不下。痰唾涕有血。目 瘍。大便不通。只二服皆已。
驅(qū)風(fēng)丸(出朱氏集驗(yàn)方)治大便不通;蚰旮唢L(fēng)秘。
皂角(七枚泡 水兩碗) 巴豆(四十九粒去殼心膜) 枳殼(一兩) 上以皂角 水。 煮干 為末。去巴豆不用。炒枳殼為末。入木香半兩。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招陌诇。
順氣丸(出如宜方)治大腸每秘澀。即諸風(fēng)病發(fā);蛑T氣發(fā)。
大黃(五兩半生半熟) 車前子 檳榔 麻仁(炒) 牛膝(酒浸) 郁李仁(湯浸去皮) 菟 絲 丸。如 梧桐
各神丸 治丈夫婦人膈上虛熱。肺腑痰壅。調(diào)三焦。開胃口。大小便秘結(jié)不通。及腸風(fēng)等疾 人參(半兩) 訶黎勒(生用) 大黃(蒸各一兩) 麻仁(八錢) 枳殼丸(出濟(jì)生方)治腸胃風(fēng)氣壅盛。大便秘澀。
上為末。除去麻仁研為膏。次入前藥。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茶酒任下。
皂角(一挺去黑皮弦炒) 枳殼(炒) 大黃(炒) 羌活 木香 凈陳皮 白芷 桑 白皮 (蜜炙
三和散 治七情氣結(jié)。五臟不能流通。脾胃不和。大便秘澀。(方見三和湯)
金液丹(出如宜方)治臟寒。大腸挾冷結(jié)滯。
硫黃(凈揀去沙石十兩研細(xì)飛過(guò)用瓷盒子盛以水和赤石脂封固以鹽泥固濟(jì)候干地內(nèi)先埋 一小 為細(xì) 至百
正真丹(出余居士選奇方)治老人氣虛滿悶。大便秘澀。連日不通。不敢服下藥者宜服此。 硫黃(一兩研) 陳皮(半兩去白) 五靈脂(一分)
上先搗陳皮。次搗五靈脂硫黃。 同搗 勻。
和血通經(jīng)湯(出東垣蘭室方) 靈壽縣長(zhǎng)董監(jiān)軍。癸卯冬大雪。時(shí)因公到真定。忽有大風(fēng)暴至感病。托伊芳親張?jiān)欧蚯筢t(yī) 診 此風(fēng) 也。 面赤 寒邪 行手 專 身 升麻(一錢) 葛根 當(dāng)歸身 人參(各一錢) 桂枝(二錢) 芍藥(半錢) 炙甘草根(一錢)
化積滯通大腸方(楊子建護(hù)命方) 芫花 牽牛(各一兩) 鱉甲(醋炙半兩) 野狼毒(制) 獨(dú)活 大黃(薄切醋煮干) 羌活 牡丹 修制。 芫花 野狼毒
大橘皮丸(出十便良方)治大便秘澀。
濃樸(一兩) 橘皮(一兩) 杏仁(一兩三分)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五七
神效丸(出衛(wèi)生家寶方)治大便秘。
黃梔子(隔年者) 大黃(炮) 甘草(各等分) 上碾羅極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
五仁丸(出澹寮方)治大便秘澀。可以常服。
杏仁(酒浸去皮尖麩炒令黃取凈一兩細(xì)研) 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取凈一兩細(xì)研) 柏 子仁 (揀 磚一 片壓 以水
通秘散(出十便良方)治風(fēng)秘大便澀。
香白芷(不以多少焙干)
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蜜少許。食前溫米飲調(diào)下。連進(jìn)二服 即 通。
香術(shù)丸(出余居士選奇方)治腹脹痛。臟腑秘。
蒼術(shù) 濃樸(姜汁炙) 陳皮(各一兩) 生好硫黃(二兩用蘿卜煎沸湯洗三兩次)
上搗羅 為末
麻仁丸(出直指方)\x順三焦。潤(rùn)五臟。治大便秘塞不通。年高老人宜服。
白檳榔(半煨半生) 羌活(去蘆) 木香(各一兩) 肉桂(去粗皮) 山茱萸 菟 絲子(酒浸一 仁(另 搗研) 蜜和 丸。如
通腸丸(出十便良方)治大腸結(jié)不通。
濃樸(制為末) 豬胰(各等分) 上用豬胰研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姜 湯下。
四順飲子(出十便良方)治大便不通。面目身熱?谏嗌。上焦胃悶。時(shí)欲得冷。此三陽(yáng) 大黃 赤芍藥 甘草 當(dāng)歸(各等分)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 溫服。
潤(rùn)腸丸(出衛(wèi)生寶鑒方)治胸膈痞悶。大便澀滯。
麻子仁(二兩半研極細(xì)) 桃仁泥(半兩) 當(dāng)歸尾(半兩) 生甘草〔三(二)錢〕 枳實(shí)(五錢 錢) 檳 榔( 桐子 大
治大便不通。(出本草) 研麻子相和為粥食。
治大便不通。十日至一月(出本草) 用冬葵子三升。水四升。煮取一升。去滓服。不瘥更服。
又方(出危氏方) 用枳實(shí)皂角等分為末。飯飲為丸。米飲下亦妙。
枳實(shí)湯(出濟(jì)生方)治腹脹發(fā)熱。大便秘實(shí)。脈多洪數(shù)。此名熱脹。
枳實(shí)(去瓤麩炒半兩) 濃樸(姜制炒一兩) 大黃(酒蒸) 甘草(炙各三錢) 桂心(不見 火二 不
小黃 丸(出十便良方)治大腸風(fēng)熱。大便秘滯。及五痔結(jié)核。
防風(fēng)(一兩) 黃 (二兩) 川芎(半兩) 麻子仁(一錢) 枳殼(一錢) 上為 細(xì)末。煉蜜 和丸
麻仁丸(出楊氏家藏方)治大便秘結(jié)。
麻仁(一兩另研) 杏仁(去皮尖麩炒二錢) 枳實(shí)(去瓤麩炒半兩) 白芍藥(半兩) 黑牽 牛(
麻子仁丸(出三因方)治趺陽(yáng)。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qiáng)。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堅(jiān) 麻子仁(五兩炒) 芍藥 枳實(shí)(麩炒各八兩) 大黃(蒸一斤) 濃樸(姜汁炒半兩) 杏仁 (去 五十丸。一方麻仁一兩半。杏仁三錢。大黃一兩。枳實(shí)、芍藥、濃樸各半兩。此依局方錄出。 本 仁 一
治大腸氣秘。壅熱結(jié)澀。(出本草) 牽牛子(微炒搗取其中粉一兩) 桃仁(去皮尖麩炒取末半兩) 上以熟蜜和丸。如梧桐子 大。
養(yǎng)生方云:偃臥直。兩手捻左右脅。除大便難。腹痛。腹中寒。口納氣。鼻出氣。溫氣 咽之
夫大腸為傳導(dǎo)之官。掌化糟粕。魄門為之使。若其臟寒氣虛。不能收斂。致糟粕無(wú)所制 約。
陳曲丸 治大便不禁。腹內(nèi) 痛。
陳曲末(炒) 白茯苓(去黑皮) 黃連(去須炒) 黃柏(去粗皮炙) 干姜(炮) 附子(炮 去皮 煉蜜 丸。如
救陽(yáng)丸 治大便不禁。手足厥冷。面色青白。
吳茱萸(湯浸焙干) 干姜(炮) 赤石脂 蜀椒(去目閉口者炒出汗) 硫黃(飛過(guò)) 龍骨 桂 稀糊為丸
龍骨湯 治大便不禁。真氣羸弱。
龍骨 阿膠(炙燥) 干姜(炮) 黃連(去須炒各一兩) 粳米(三合炒熟) 附子 (炮去皮 臍) 咀。每服五
地榆丸 治大便不禁。
地榆(一兩) 白龍骨 赤石脂 沒(méi)石子 熟艾(去梗炒) 橡實(shí)殼(炒各半兩) 黃 柏(去粗皮
附子湯 治下焦虛寒。大便不禁。
附子(炮去皮臍半兩) 黃連(去須炒二兩) 阿膠(炙燥三分) 甘草(炙銼) 干姜(炮各半兩) 滓。 空
石榴皮湯 治虛寒客于下焦。腸滑洞泄。困極欲死。
酸石榴皮(炒) 干姜(炮各一兩) 黃柏(去粗皮炙) 阿膠(炙燥各三分)
上 咀。每服 四
濃樸豆蔻湯 治大便不禁。
白(肉)豆蔻〔去殼炮半(一)兩〕 龍骨 白術(shù)(銼炒三分) 濃樸(去粗皮姜汁炙銼一兩) 上
朝真丸 治虛損泄瀉。大便失禁。
硫黃(一兩研飛) 青鹽(一錢研) 晉礬(熬枯研一兩) 上研勻。水浸炊餅丸。綠 豆大。 每服
福建丸 治大便不禁。并腸鳴。
附子(去皮臍銼一兩) 濃樸(去粗皮二兩同附子用生姜汁浸一宿于磁瓦器內(nèi)炒) 上 為末。用
石硫黃(明者細(xì)研) 紫筍茶(焙干研末各一兩) 上水一盞。下硫黃末半錢匕。筍茶 一錢 匕。
大理中丸(出危氏方)治大便虛滑不禁。
人參 白術(shù) 干姜 甘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一丸。用平胃 散一貼 煎尤妙。
夫肛門者主大行道。肺大腸候也。號(hào)為通事令史。重十二兩。長(zhǎng)一尺二寸。廣二寸二分。 應(yīng) 洞 四十八難曰。病之虛實(shí)。出者為虛。入者為實(shí)。肛門之脫。虛也。蓋實(shí)則溫。溫則內(nèi)氣 充。 之虛 用力 生。 裹湯 溷后 下痢脫肛者。因大腸虛弱。冷氣偃之。至圊不能便。極力于下。肛門脫出。故謂之脫肛。 溫 脹 仍 腸
豬肝散(出千金方)\x大腸寒應(yīng)肛門。寒則洞泄。肛門滯出。
豬肝(一斤熬令燥) 黃連 阿膠 芎 (各二兩) 烏梅肉(五兩) 艾葉(一兩) 上 為末。
金鳳膏 治痔瘡破者脫肛。
鮮魚膽(一個(gè)) 龍腦(一錢) 麝香(五分) 飛礬(五分) 黃連末(少加些炒)
上為末。 用鮮
鱉甲丸(出圣惠方)治脫肛皆因久痢。大腸虛冷所致。肛門為大腸之候。大腸傷于寒。下痢
安。
鱉甲(醋炙一方用鱉頭) 皮(炙) 桂心(各一兩) 磁石(二兩 醋淬) 上為 細(xì)末。蜜 丸綠
治脫肛(出神效方) 曼陀羅花子 蓮殼(一對(duì)) 橡實(shí)(十六個(gè)) 上搗碎。水煎三五沸。入樸硝熱洗。其 肛自 上。
香膽丸 治痔漏脫肛。(方見痔 門諸痔類)
荊芥散(出直指方)治脫肛。
大香附 荊芥穗(各半兩) 縮砂(二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三錢。食前新水煎。數(shù) 沸即 服。
縮砂湯(出直指方)治大腸虛而挾熱。脫肛紅腫。
縮砂 黃連 木賊 上為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
治大腸虛冷。大便后肛門洞出。(出圣惠方) 鱉頭(一枚涂酥炙令焦) 鐵精(一兩研) 莨菪子(一兩水淘去浮者浸去毛芽取出候 干炒) 上
治大便風(fēng)冷脫肛。兼腰痛不可忍。(出十便良方一名三神丹) 鍛石 白礬 黃丹(各一兩) 上研以油和為餅子。新瓦上燒令通赤。放冷細(xì)研。又和 又 燒。
治脫肛不瘥。(出圣惠方) 鱉頭(一枚燒灰) 蒲黃(半兩) 白蘞(一兩)
上為末。敷于肛上。按抑令入。日 三四度。 瘥
治脫肛瀉血不止。(出圣惠方) 石耳(五兩炒) 白礬(一兩燒灰) 密陀僧(一兩)
上為末。水浸蒸餅。丸梧桐子 大。每服二
皮散(一名鱉頭散)治肛門脫出;蛞蛴昧μ^(guò);蛞蚨葱共皇。(出千 金 方) 磁石(四兩) 桂心(一尺) 皮(一枚)
上為末。飲服方寸匕。日一服即縮。慎 舉重。 及急 末。
壁土散(出千金方)治肛門滯出。
故屋東壁土(一升碎) 皂莢(三挺各長(zhǎng)一尺二寸) 上搗土為末。挹粉肛頭出處。次 取皂 莢炙
又方(出千金方)治脫肛出。
鱉頭 故敗麻履底(各一枚) 上將鱉頭燒為末。敷肛門滯出頭。次將履底按入。即不 出 矣。
治脫肛(出醫(yī)方大成一名槐花散) 槐花 槐角 上等分。炒香黃為末。用羊血蘸藥炙熱。食前以酒送下;蛟埔载i膘去皮。 蘸藥炙服。
治大人小兒脫肛不收。(出經(jīng)驗(yàn)良方一名香荊散) 荊芥(一兩五分) 皂角(三枚) 上用末。煎湯洗了。用鐵漿涂即入。亦治痔。及治 婦人 子宮
治大人小兒腸頭出。(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百草霜 五倍子 上為末。醋熬成膏子。以鵝毛敷上即入。
蛇床散(出經(jīng)驗(yàn)良方)治脫肛。
蛇床子 甘草(各一兩)
上為末熱湯調(diào)服一錢。日進(jìn)三服。
又方(出永類鈐方) 白雞冠花 防風(fēng)(各等分)
上為末。糊丸?招拿罪嬒掳偻。
荊芥散 治脫肛。香茸丸(一名麝香丸)治脫肛(方見泄痢門腸滑下腸垢類) (案原方∶麝香半兩。鹿茸炙二兩。上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粥 飲下
治脫肛。(方見枳殼散)
治積痢隨肛。(出千金方) 上枳實(shí)石上磨令滑。鉆安柄。蜜涂。炙令暖。熨之冷更易。取縮入止。
治赤白痢脫肛。
用木瓜一握。百藥煎一塊。陳白梅三個(gè)。以水一碗煎至半碗。無(wú)時(shí)服。
治大腸虛冷脫肛。及痢后脫肛。(出圣惠方) 干蝸牛子(一百枚炒為末) 磁石(二兩搗碎淘去赤汁) 上水一大盞。煎磁石五錢至 五 分。去
治脫肛瀉血不止。(出圣惠方) 附子(一兩燒熟地上用盞蓋出火毒) 桑黃(一兩炙)
上為末。煉蜜丸梧桐子大。每服二 十丸
治脫肛不縮。(出圣惠方) 石榴皮 茜根(各一握)
上 咀。好酒一大盞。煎至七分。去滓。溫二服。
治脫肛不收
赤石脂 白礬(半生半熟)
上為末擦洗敷之。用凈物托進(jìn)肛門。
治腸頭挺出。
用蝦蟆皮一片。燒灰敷出處。一方瓶?jī)?nèi)燒熏。
治肛門滯出。(出千金方) 用炙故麻履底按令入。頻按入永瘥。
治肛門脫出。(出千金方) 用女萎一升。以器中燒。坐上熏之即入。
治脫肛腸出熱痛。(出千金方一名蒲黃膏) 用蒲黃二兩。以豬脂和敷肛上內(nèi)之。二三度即愈。用粉亦良。
治腸脫肛出。轉(zhuǎn)久不可收入。(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用生栝蔞根為粉。以豬脂膏溫涂。隨手抑按。自能縮入。又方生搗汁溫服。以豬肉汁洗 手
治脫肛歷年不愈。(出圣惠方) 用生鐵五斤。水一斗。煮取五升。出鐵以汁洗。日再。無(wú)不瘥。并燒礬石敷之則亦良。
木賊散(出直指方)治脫肛不熱。
用木賊不拘多少。燒灰存性為末。摻肛門上按之。
治脫肛。(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用磨刀水下鐵漿。以毛翎涂少許于肛門上。卻以磁石煎湯?招姆氡K許。一方用磨刀 水洗
又方(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用貼水荷葉焙為細(xì)末。好酒調(diào)下二錢。又將荷葉一片。將藥末二錢放在葉上。令病患在 葉上
又方(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用淡竹葉不拘多少。濃煎湯洗。立效。
治痔漏脫肛。(出肘后方) 用虎脛骨兩節(jié)。酥(蜜)二兩。涂骨上炙令赤。搗末。水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侵 晨 溫酒 服良
治大腸脫肛。
用草果(蓖麻子)去殼捶碎。解頭上髻發(fā)開。留此藥于腦上髻發(fā)中。少縛定。待腸頭收 上 門邊
火炮湯
用苧根不拘多少。搗爛煎湯熏洗。
治脫肛痔病等證。
用蔥鹽湯洗之。卻將薄荷煎細(xì)研蔥白涕汁。去滓。入蜜調(diào)煎。貼患處。用油單紙敷藥貼 之。
鱉頭散(出千金方)治脫肛。大腸久積虛冷。每因大便脫肛。收不能入。用鱉頭慢炙焦黃。
調(diào)下。一方如不愈 底按入。即不出。磁石散(出直指方)治脫肛。
用磁石半兩入煎沸醋中凡七次。為末。每服一錢?招拿罪嬚{(diào)下。酒服亦可。次用鐵片 燒通
鐵粉散(出直指方)治大腸本虛。風(fēng)毒客熱一乘之。脫肛紅腫。
用鐵粉研細(xì)。入白蘞末夾和敷 之。即按入。又方鐵粉以少許摻之。按令即愈。
橡斗膏(出直指方)治脫肛。
用橡斗子燒存性。豬脂和敷 之。
鍛石方(出直指方)治大腸積冷。久年脫肛。及治每因大便脫肛。 不入。
用鍛石炒熱。以帛包裹。肛坐其上。冷又另?yè)Q。仍以海螵蛸末敷之。
文蛤散(出仁存方)治大腸寒。用力過(guò)多。肛門脫出不收。及小兒叫喚久痢后。皆使脫肛。 用五倍子不拘多少為末。水煎汁浸洗。更入白礬、蛇床子尤佳。洗后用赤石脂為末。以 少許 與床 涂肛
治大人小兒脫肛。每天冷及換冷食。即暴痢不止。肛則下脫。久療不瘥者。
用紫堇草。春間收紫堇花二斤。曝干搗為末。加磁石末七兩。相和研細(xì)。涂肛上內(nèi)入。 即使 散一 散
治脫肛。
用防己實(shí)焙干為末。如煎茶法煎服。
又方(出直指方一名桑螺膏) 用緣桑螺燒末。和豬膏敷之。立縮。此螺全似蝸牛黃小。雨后好緣桑葉。一方亦可干作 末敷
治大腸脫肛。久積虛冷。每因大便脫肛。收不得。
用蝸牛。生研敷上即收。一方燒灰豬脂。和敷則縮。
治下部脫肛。
用莨菪子焦炒。研細(xì)末敷之。
紫蕺膏(出醫(yī)方大成)治臟熱。肛門脫出。
用紫蕺一大握。又名魚腥草。擂爛如泥。先用樸硝水洗凈肛門。用芭蕉葉托入。卻用藥 貼于
治腸隨肛出。
用羊脂以鐵精粉敷其上。乃以布裹脂。炙令溫 內(nèi)。仍以酒服磁石末一錢。日三服之。
獨(dú)虎散(出直指方)治脫肛不收。
用五倍子半兩末。井水三碗。入瓷瓶?jī)?nèi)慢火煎半。續(xù)入樸硝荊芥穗各一錢。乘熱熏洗。 仍以
治脫肛。
用龜血;乙嘀沃。一方用甲灰。
治脫肛出糞門三五寸者。(出德生堂方) 用陳茶熬水。溫洗去穢垢。卻用田螺大者二三枚。水中養(yǎng)一日。去盡泥。用黃連末少許。 揭 不
治大腸風(fēng)冷。下血不止。脫肛腫痛。(出圣惠方) 用野貍一頭。以大瓷瓶一個(gè)可容得者。內(nèi)于瓶中。以濃泥固濟(jì)候干。以大火燒之。才及 煙盡
治脫肛不縮。(出圣惠方) 用生韭一斤細(xì)切。以酥拌炒令熟。分為兩處。以軟帛裹。更互熨之。冷即再易。以入為 度。
又方(出圣惠方) 用五花構(gòu)子葉。不拘多少。陰干為末。每服二錢。食前粥飲下。兼涂腸頭亦瘥。
又方(出圣惠方) 用蛇床子一兩。炒為末貼之。
治脫肛腸出。(出經(jīng)驗(yàn)良方) 用黃連研細(xì)末。冷水調(diào)。常涂腸頭。
治卒大便脫肛。(出肘后方) 用豆醬清合酒涂之。
砂丸 治冷熱不和。下部痛。里急后重。虛滑或結(jié)澀。腸頭脫出。
砂(飛一兩) 硫黃(研) 白礬(研各一分) 以上三味同研勻。用萊菔一枚。重 五兩者。 割 一 萊 肉豆蔻(去殼) 葫蘆巴(各半兩) 訶黎勒皮 附子 香子(一分炒) 補(bǔ)骨脂(炒 各一兩) 二十丸
赤石脂散(出圣惠方)治大腸風(fēng)冷。久痢不瘥。脫肛。
赤石脂 龍骨 白石脂(各一兩) 當(dāng)歸(半兩銼炒) 蓬莪術(shù) 肉豆蔻(去殼) 黃連(去須炒)
卷柏散(出圣惠方)治久病痢不瘥。脫肛。
卷柏(一兩) 龍骨 訶黎勒(煨用皮) 黃連(去須炒) 縮砂(去皮) 肉豆蔻(去 殼) 蓽 茇
地榆芍藥湯 治泄痢膿血。乃至脫肛。
蒼術(shù)(八兩) 地榆(三兩) 卷柏(三兩) 芍藥(三兩)
上 咀。每服一兩。水 一大盞半。 煎一盞。溫服。
龍骨丸 治諸痢疾脫肛。久不止。
龍骨 艾葉(炒各一兩) 鱉頭骨(二枚涂酥炙令焦黃研) 上為散。每服二錢。食前 粥飲 調(diào)下
黑圣散 治瀉痢日久。脫肛疼痛。
用大蜘蛛一枚。以瓠子葉兩重裹。以線系定。盒子內(nèi)。燒令黑色。勿太過(guò)。細(xì)研。入黃 丹少許研勻。每先用白礬蔥椒煎湯洗浴。拭干后。將藥摻在軟帛上。將手 托上肛頭。即不 下。 訶子皮散(蘭室秘藏方) 癸卯冬。樞密院判白文舉家老仆。面塵脫色。神氣特弱。長(zhǎng) 跪 曰。 曰。 況天 乃寒滑氣泄不固。故形質(zhì)下脫也。當(dāng)療之以澀去其脫而除其滑。微酸之味固氣上收 之劑。而除寒補(bǔ)陽(yáng)。以補(bǔ)氣之藥升陽(yáng)益氣。 御米殼(去花萼蜜炒半錢) 訶子(煨去核七分) 干姜(炮六分) 橘皮(半錢)
上為末。 分作
治腸頭出。(出本草) 用胡荽子搗。醋煮。熨腸頭出甚妙。
治脫肛。(出本草) 用甑帶煮汁服。
治卒脫肛。(出本草) 燒蜘蛛為灰末。敷肛上。
治脫肛。(出本草) 以年久筆頭燒灰。水服之。
治肛帶出。(出本草) 切胡荽子一升。燒。以煙熏肛即入。
治脫肛。
用益母草炙令香。浸酒服之。(益母草生少澤山谷葉如澤蘭莖赤高二三尺是也。)
夫肛門有蟲者。由胃弱腸虛。而蟯蟲下乘之也。肛門為大腸候。蟯蟲者九蟲之一蟲也。 在胃 輕
蜣螂丸(出圣惠方)治肛門癢;虺瞿撗0邢x生孔竅內(nèi)。
蜣螂(七枚五月五日收去足翅炙為末) 新牛糞(半兩) 好肥羊肉(一兩炒令香) 上 都搗 如膏 度。
又方(出圣惠方) 白蒺藜(半兩炒) 硫黃(一分細(xì)研) 豬牙皂角(一兩燒灰)
上為末。入硫黃同研 勻。用 蔥薤
又方(出圣惠方) 雄黃 胡粉(各半兩) 上研以棗肉。丸如蓮子大。以綿裹一丸。納下部中。日再易之。
夫肛門大腸之候。其氣虛。為風(fēng)熱所乘。熱氣擊搏。故令肛門赤痛也。
檳榔散(出圣惠方)治大腸風(fēng)壅。氣毒攻肛門。赤腫疼痛。
檳榔 川大黃(炙各一兩) 沉香 赤芍藥 防風(fēng)(去蘆) 芎 犀角屑 甘草(炙銼各半 服。
牛蒡子散(出圣惠方)治大腸風(fēng)毒。肛門赤痛。令人煩熱。坐臥不安。
牛蒡子(炒) 川大黃(銼炒各一兩) 黃耆(銼) 白蒺藜(炒去刺) 枳殼(麩炒去瓤三分) 當(dāng) 滓 食前溫服。
大黃散(出圣惠方)治大腸風(fēng)熱所攻。肛門赤腫。
川大黃(銼炒) 黃芩 黃 玄參(各一兩) 丹參(三分) 赤芍藥(半兩) 枳殼(一兩 麩炒
治大腸風(fēng)壅。氣毒攻肛門。赤腫疼痛。(出圣惠方) 枳殼(麩炒去瓤) 芎 沉香(各半兩) 川樸硝(一兩五錢) 川大黃(一兩銼炒) 甘草 (
又方(出圣惠方) 皂莢樹白皮(一兩涂酥炙) 甘草(半兩炙銼) 枳殼(二分麩炒去瓤)
上為末。每服二錢。食
治 谷道。赤腫痛。又癢方。
用杏仁杵作膏敷之。一方熬令黃。搗。以綿涂導(dǎo)之。
又方(出本草) 用雄黃涂在上良。
治肛門腫痛。
用木鱉子去殼取肉。四五枚。研如泥。安新瓷器或木盆內(nèi)。以沸湯沖動(dòng)熏洗了。取少許 涂患
又方(出海上名方) 用枳殼燒熏。煎枳殼洗。服枳殼末為上藥。
地榆散(出御藥院方)治肛門痛癢或腫。
地榆 荊芥穗 蛇床子 蒴 苦參(各等分)
上 咀。每用藥一匙。水一碗。煎二 三 沸
三黃丸(出危氏方)治肛門腫痛;蛳迈r血。
黃連 黃芩 大黃 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十丸。熟水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