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土蛋、滇土瓜、山土瓜、紅土瓜、山紅苕、野紅苕、山蘿卜
|
漢語拼音 |
tu gua
|
英文名 |
Root of Yunnan Morning glory, Mountain Morning glory
|
藥材基原 |
為雙子葉植物藥旋花科植物土瓜的塊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土瓜多年生纏繞草本,長達1m左右。塊根大,球形、卵圓形、橢圓形不等,單個或2-3個成串,表皮紅褐色、暗褐色或肉白色,有乳狀粘液。莖細長,圓柱形,有細棱,大多旋扭,無毛。單葉互生;葉柄長0.8-3.5cm,被短柔毛;葉片橢圓形、卵形或長圓形,長2.5-11.5cm,寬1.5-5cm,先端鈍,微凹,具小短尖頭,基部鈍圓或楔形或微呈心形,邊緣微嚙蝕狀或近全級,兩面無毛,在部鈍圓或楔形或微呈心形,邊緣微嚙蝕狀或近全緣,兩百無毛,僅葉片基部被少數(shù)緣毛;側(cè)脈5-6對,有時帶紫色;▎紊~腋或成簡單的聚傘花序,著生2-3朵或數(shù)朵花,花序梗長2-6cm;苞片2枚,鱗片狀;萼片5,等長或外方2片稍短;花冠淡黃色,漏斗形,長3.5-6cm,瓣中帶先端被淡黃色短柔毛;雄蕊5,稍不等長,花絲基部擴大,被毛;花盤環(huán)狀,子房圓錐狀,2室,無毛,柱頭2球形,蒴果長圓形,4瓣裂。種子1-4顆,密被棕黑色有絲親光澤的絨毛;ㄆ谙、秋季。
|
資源分布 |
分布于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生于海拔1200-3200m的山區(qū)草坡地、灌木叢中或松林下。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秋季采挖塊根,除去泥土,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塊根球形或卵圓形,或切成塊片。表面紅棕色或黃白色,粗糙。塊片近圓形,厚約5mm,切面黃白色,有干縮皺紋,周圍皮部菲薄。質(zhì)較疏松,粉生。氣微味微甜。以色黃白、不碎者為佳。
|
中藥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甘淡;平
|
歸經(jīng) |
肝;脾;肺經(jīng)
|
功效 |
清熱;除濕;止咳;健脾
|
功效分類 |
疏肝藥;止咳藥
|
主治 |
黃疸;慢性肝炎;肺熱咳嗽;下血;乳少;帶下;小兒疳積;水火燙傷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煎湯,12-15g;或生啖。外用:適量,搗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1.《滇南本草》:有紅白兩種。紅者治婦人赤白帶下,通經(jīng)解熱;治咳嗽,肺經(jīng)結(jié)熱成癰)亦治婦人乳結(jié)不通,陰陽不分,子宮虛冷,男子精寒;又健脾胃而生津液,生食止嘔療饑;補脾,解胃熱,寬中,利小便,止大腸下血。白者治肺熱,消渴,利小便;治肺癰咳嗽,通乳汁。2.《中藥形性經(jīng)驗鑒別法》:平肝,清肝熱。
|
各家論述 |
|
考證 |
出自《滇南本草》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Radix Merreniae Hungaiensis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Merremia hungaiensis (Lingelsh.et Borza)R.C.Fang [I pomoda hungaiensis Lingdlsh.et Borza]
|
科屬分類 |
旋花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