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拼音 | Gan lan
|
維藥名 | 再屯
|
別名 | 宰體、賽的《回回藥方三十六卷》,賽買如里 再屯、密外依 再屯、再屯 卡排里《明凈詞典》。
|
考證 | |
中藥材基原 | 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實。
|
動物礦物植物形態(tài) | 橄欖Canarium album(Lour.) Raeusch.[Pimela alba LOur.]
常綠喬木,高10~20m。有膠黏性芳香的樹脂。樹皮淡灰色,平滑;幼枝、葉柄及葉軸均被極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15~30cm;小葉11~15,長圓狀被針形,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都偏斜,全緣,禿凈,網(wǎng)脈兩面均明顯,下面網(wǎng)脈上有小窩點,略粗糙。圓錐花序項生或腋生,與葉等長或略短;萼杯狀,3淺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長約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環(huán)狀花盤外側(cè);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長約3cm,初時黃綠色,后變黃白色,兩端銳尖;ㄆ5~7月,果期8~10月。
生在低海拔的雜木林中,有栽培。我國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國外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等地。
|
栽培與養(yǎng)殖 | |
采收加工 | 秋季采收。摘下成熟果實,曬干或陰干;用鹽水浸漬后或開水燙過后,曬干亦可。
|
藥材鑒別 | 果實紡錘形,兩端鈍尖,長2.5~4cm,直徑1~1.5cm。表面棕黃色或黑褐色,有不規(guī)則深皺紋。果肉厚,灰棕色或棕褐色。果核(內(nèi)果皮)梭形,暗紅棕色,表面具縱棱3條,其間各有2條弧形彎曲的溝;質(zhì)堅硬,破開后其內(nèi)多分3室,各有種子1枚。外種皮黃色,常緊貼于內(nèi)果皮上,內(nèi)種皮紅棕色,膜質(zhì),胚乳極薄,子葉2片。氣微,果肉味澀,久嚼微甜。
以個大、堅實、肉厚、味先澀后甜者為佳。
|
化學(xué)成分 | |
藥理作用 | |
炮制方法 | |
性味 | 平。
1.《藥物之園):“未成熟者干寒,成熟者干熱。”
2.《拜地依藥書》:“未成熟者一級干寒,成熟者或干果黑色者一級干熱;有人認(rèn)為濕熱!
|
功效 | 發(fā)汗退燒,消炎退腫,止瀉止痢,祛風(fēng)止癢。
|
主治 |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4~9g。外用:適量。可入湯劑、糖漿劑、果醬、漱口劑、敷劑、洗劑、灌腸劑等制劑。
|
注意事項 | |
代用藥 | 若本品缺貨,可用黑種草子代。
|
附方 | |
制劑 | 買提布合 再屯湯 橄欖100g,水200ml。將橄欖浸泡在水中,過一晝夜,用溫火煎至剩下一半時,過濾,去渣即可。功能消炎退腫,止瀉止痢。主治腹瀉痢疾等。內(nèi)服,每日3~4次,每次20~30ml;驕珓┘200ml涼開水,調(diào)配成灌腸劑,灌腸。(《藥物之園》)
|
參考文獻(xiàn) | 化學(xué)成分 [1]中國醫(yī)學(xué)科學(xué)院藥物研究所,等.中藥志(第二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9.229 [2]第二軍醫(yī)大學(xué)藥學(xué)系生藥教研室.中國藥用植物圖鑒.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60.543 [3]Kameoka Hiromu,et a1.Yukagaku,1976,25(9):561 藥理 [1]Tamai M,et a1.Planta Med,1989,55(1):44 [2]Ito M,et a1. Chem Pharm Bull,1990,38(8):2201 |
維藥名出處 | 《注醫(yī)典》
|
參考 | 《中華本草》民族藥卷:維吾爾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