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狂, 心與肝胃病也, 而必挾痰挾火。 癲由心氣虛, 有熱; 狂由心家邪熱。 此癲狂之由。 癲屬腑, 痰在包絡(luò), 故時(shí)發(fā)時(shí)止; 狂屬臟, 痰聚心主, 故發(fā)而不止。 此癲狂之屬。 癲之患雖本于心, 大約肝病居多; 狂之患固根于心, 而亦因乎胃與腎。 此癲狂兼致之故。 經(jīng)曰: 癲疾始生, 先不樂, 頭重痛, 視舉犖目赤, 啼呼喘悸, 反僵, 而及骨與筋脈皆滿, 若脈大滑, 久自已, 脈小堅(jiān)急, 死不治。 孟不樂者, 肝乘心也; 頭重痛, 肝氣上顛也; 視舉, 肝之目系急也; 目赤, 肝火上炎于竅也; 啼呼喘悸, 肝滿乘心而惑志失神也; 反僵, 急在筋也; 及骨與筋脈皆滿, 則與癇瘛同, 但無止時(shí)也。 脈大滑、久自已, 陽搏于陰而脈滑, 陰猶盛也; 小堅(jiān)急、死不治, 肝之真臟見也。 惟及骨與筋脈皆滿, 故骨筋脈皆能患癲, 而癥狀各異。 故經(jīng)曰: 骨癲疾者, 頤齒諸腧分肉皆滿而骨居, 汗出煩冤; 筋癲疾者, 身拳攣急; 脈癲疾者, 暴仆, 四肢之脈皆脹縱, 脈滿。 若嘔多, 沃沫, 氣下泄者, 不治, 說骨筋脈之癲, 皆癲病之所統(tǒng)而及。 嘔多、沃沫、氣下泄, 總承諸癲言之, 凡患癲者, 皆以如此而不治也。 嘔多、胃氣逆、沃沫, 脾運(yùn)已弛, 氣下泄, 腎關(guān)不守, 且二者俱無胃氣, 故不治也。 經(jīng)曰: 狂之為病, 先自悲也, 喜忘, 善怒, 善恐, 少臥, 不饑, 已而自高賢也, 自辯智也, 自尊貴也。 善詈罵, 日夜不休, 又好歌樂, 妄行不休, 多食, 善見鬼神, 此言心疾, 或由于有所大恐大喜, 大憂大驚, 以至失神之為患也。 然而邪并于陽明, 亦能發(fā)狂, 上屋, 登高呼, 棄衣走, 罵詈不避視疏。 說邪者, 熱邪也, 陽明之部, 心君所居, 其部熱勢(shì)必及心, 是以亦失神也, 此言熱病也。 若夫心腎不交, 二陰二陽兩傷之, 氣交至則腎水空而龍火逆, 上與陽明之熱交并, 亦能惑志失神, 而癲狂罵詈, 所謂腎精不守, 不能主理, 使心火自焚也, 此言虛病也。 又有所謂怒狂者, 陽氣因暴折而難訣, 少陽膽木, 挾三焦相火、大陽陰火而上升也, 古人治法, 先奪其食, 使下長氣于陽, 飲以生鐵落飲, 使金以制木, 木平則火降也, 此言陽厥病也。 此癲狂之癥候, 王叔和云: 陰附陽則狂, 腰以上至頭熱, 腰以下寒也, 說陰氣不能治于內(nèi), 則附陽而上升, 陽無承而不下降, 故上熱而下寒; 陽附陰則癲, 腰以下至足熱, 腰以上寒也, 說陽氣虛, 不能于外, 則附陰而下陷, 故下熱而上寒, 此癲狂陰陽相附之異。 癲因謀望失志, 抑郁無聊而成, 狂因陽氣遏抑, 不能疏越而得, 要必由心神耗散, 氣虛不能勝敵, 故痰與火得猖狂犯上, 而為是二疾, 此癲狂之原本相同。 癲為久病, 狂為暴病, 癲病多喜, 狂病多怒, 癲有時(shí)人不覺, 是癲之輕者, 狂有時(shí)人不及防, 是狂之驟者, 癲病痰火一時(shí)忽動(dòng), 陽陽相爭(zhēng), 亦若狂之狀, 狂病痰火經(jīng)久煎熬, 神魂迷瞀, 亦兼癲之狀, 此癲狂之形勢(shì)宜辨。 治癲先以吐劑涌去痰涎(宜控涎丹, )次進(jìn)安神之劑(宜琥珀散。 )治狂先奪其食, 次下其痰瀉其火(下痰宜山查丸, 瀉火宜生鐵落飲。 )此治癲狂之大要。 而癲之病, 有因驚得者(宜抱膽丸。 )有因怒得者(宜寧神導(dǎo)痰湯。 )有因心臟虛損氣血不足者(宜清心溫膽湯。 )有因痰迷心竅者(宜金箔鎮(zhèn)心丸。 )有因痰火俱盛者(宜甘遂散吐下之。 )有因思慮過度者(宜歸脾湯。 )有因心經(jīng)畜熱, 或時(shí)煩躁, 眼鼻覺熱者(宜岑連清心丸。 )有因陰虧, 不時(shí)暈倒, 痰壅搐搦者(宜滋陰寧神湯。 )有因心氣不足, 神不守舍者(宜歸神丹。 )有因大病后心虛神散, 無氣羸弱者(宜歸神丹。 )有因痰為驟壅, 發(fā)為怪異狀者(宜清心滾痰丸。 )有因久年癲疾, 氣血俱耗者(宜活虎丹。 )有癲疾愈而復(fù)發(fā), 作止無常者(宜斷癇丹。 )若婦人而患癲, 皆由血分不調(diào)(宜加昧逍遙散, )或心風(fēng)血迷之故(宜甘遂散。 )狂之病, 有因上焦者(宜生鐵落飲。 )有因陽明實(shí)者(宜承氣湯。 )有因熱入血室, 狂不知人者(宜牛黃解熱丸。 )有因火盛而為徉狂奔走者(宜當(dāng)歸承氣湯。 )有因心經(jīng)邪熱狂亂, 而精神不爽者(宜牛黃瀉心湯、黃連瀉心湯。 )有因驚憂得之, 痰涎久留于心竅者(宜郁金丸。 )有因風(fēng)涎暴作, 氣塞倒仆者(宜通泄散。 )有因失魄, 狀若神靈所憑者(宜填心丹。 )有因失心失志, 或思慮過多, 積成痰涎, 留在心包者(宜葉氏雄朱丸。 )有因勞神太過, 致傷心血, 驚悸不寧, 若有人捕, 漸成心疾癲狂者(宜辰砂寧志丸。 )有因悲哀動(dòng)中而傷魂, 魂傷則狂妄不精, 不精則不正, 當(dāng)以喜勝之, 以溫藥補(bǔ)魂之陽者(宜驚氣丸。 )有因喜樂無極而傷魄, 魄傷則狂, 狂者意不存人, 當(dāng)以恐勝之, 以涼藥補(bǔ)魄之陰者(宜郁金丸、苦參丸。 )有癲狂初起者(宜寧志化痰湯。 )有癲狂久不愈者(宜郁金丸。 )此治癲狂之詳法。 或緣痰火郁結(jié)而癲狂(宜清心滾痰丸、牛黃清心丸。 )或緣風(fēng)痰迷心竅而癲狂(宜鐵粉散、郁金丸。 )或緣癲狂而不得睡臥(宜辰砂散。 )其或癲或狂, 均可審其原而以方治之。 此治癲狂之通略。
《內(nèi)經(jīng)》曰: 癲疾脈搏大滑, 久自已; 脈小堅(jiān)急, 死不治。
又曰: 癲疾脈, 虛別可治, 實(shí)則死。
《靈樞》曰: 凡脈急甚, 皆為癲狂厥疾。
《脈訣》曰: 癲癇之脈, 浮洪大長, 滑大堅(jiān)實(shí), 痰畜心狂。
又曰: 大堅(jiān)疾者癲狂。
《得效》曰: 恍惚癲狂, 實(shí)大為順, 沉細(xì)為逆。
內(nèi)經(jīng)》曰: 癲得之于母腹中, 名為胎病, 其母有所大氣, 上而不下, 精氣并居, 故令子發(fā)為癲疾也。 又曰: 厥成為癲疾。 又曰: 邪搏陽為癲疾。
《綱目》曰: 痰邪逆上, 頭中氣亂, 脈道閉塞, 孔竅不通, 故昏眩而倒仆也, 以其病在頭巔, 故曰癲疾。 又曰: 大人曰癲, 小兒曰癇, 其實(shí)一也。
(鏊按: 大人亦有患癇者, 另詳諸癇條中。
《綱目》以大人小兒分癲癇, 而以為實(shí)屬一癥, 恐非是。 )
《綱目》曰: 癲者, 異常也。 若平日能言, 癲則沉默。 平日不言, 癲則呻吟。 甚而僵仆直視, 心常不樂, 言語無倫, 如癡如醉。 癇則卒然暈倒, 咬牙作聲, 吐涎沫, 不省人事, 隨后醒。
《綱目》曰: 癲癇仆時(shí), 口中作聲, 將醒, 吐涎沫, 省后又發(fā), 時(shí)作時(shí)止, 而不休息。 中風(fēng)、中寒、中暑、尸厥之類, 則仆時(shí)無聲, 省時(shí)無沫, 后不時(shí)發(fā)。
《內(nèi)經(jīng)》曰: 怒狂, 生陽也, 陽氣者, 因暴折而難訣, 故善怒也, 病名曰陽厥。 又曰: 陽明病甚, 則登高而歌。 說以四肢為諸陽之本, 陽盛則四肢實(shí), 故能登高也。 棄衣而走, 以熱盛于身, 邪入于陽則狂。 又曰: 陰不勝其陽則狂。
《內(nèi)經(jīng)》曰: 多喜曰癲, 多怒曰狂。
《難經(jīng)》曰: 重陰者癲, 重陽者狂。
《入斗》曰: 癲者, 異常也, 精神癡呆, 言語失倫; 狂者, 兇狂也, 輕則自高自是, 好歌好舞, 重則逾垣上屋, 又甚則不避水火, 且欲殺人, 此痰火壅盛而然也。
《直指》曰: 陽虛明實(shí)則癲, 陰虛陽實(shí)則狂。
《綱目》曰: 癲, 謂僵仆不省也; 狂, 謂妄言妄走也。 經(jīng)有言狂癲疾者, 又言癲病為狂者, 是癲狂為兼病也。
《醫(yī)鑒》曰: 癲者, 顛倒錯(cuò)亂, 于癇于狂, 皆兼病也, 故有癲癇、癲狂之名。
控涎丹 | [總治] | 甘遂去心 大錢去皮 白芥子等分, 糊丸, 姜湯下七丸, 壯者可十余丸。 |
琥珀散 | [又] | 琥珀 人參 茯神 遠(yuǎn)志 菖蒲 乳香 棗仁 朱砂為衣。 |
甘遂散 | [因痰] | 甘遂末一錢 豬心血和勻, 將豬心切開, 入末于內(nèi), 合以線縛, 濕紙包煨熟取藥, 入辰砂末一錢和勻, 分作四丸, 每一丸, 將所煨豬心煎湯化下, 如大便下惡物即止。 如不效, 再下一丸。 |
寧神導(dǎo)痰湯 | [因怒] | 南星 半夏 枳實(shí) 赤苓 橘紅 甘草 遠(yuǎn)志 菖蒲 黃岑 朱砂 |
抱膽丸 | [因驚] | 水銀二兩 朱砂 乳香各一兩 黑鉛一兩半 將鉛入鍋, 令化入水很, 結(jié)成珠子, 次下乳香、朱砂, 乘熱和勻, 丸芡實(shí)大, 空心井花水下一丸。 此丸亦治狂病。 |
金箔鎮(zhèn)心丸 | [痰迷] | 膽星一兩 天竺黃 琥珀 朱砂各五錢 牛黃 雄黃 珍珠各二錢 麝香五分 蜜丸, 金箔為衣, 薄荷湯下。 |
清心溫膽湯 | [心虛] | 陳皮 半夏 茯苓 枳實(shí) 竹茹 白菖蒲 香附 當(dāng)歸 白芍 姜黃連各一錢 麥冬八分 川芎 遠(yuǎn)志 人參各六分 甘草四分 姜三片 |
歸脾湯 | [思慮] | 龍眼 棗仁 黃耆 白人參 茯神 木香 炙草 遠(yuǎn)志 當(dāng)歸 姜 棗 |
岑連清心丸 | [心熱] 黃岑 黃連 花粉 茯神 麥冬 丹參 牛黃 菖蒲 遠(yuǎn)志 士志 | |
承氣湯 | [胃實(shí)] | 大黃 芒硝 枳實(shí) 厚補(bǔ) |
歸神丹 | [病后] | 大塊朱砂二兩入豬心內(nèi)燈草扎好灑蒸二炊久取出另研 棗仁 茯神 人參 當(dāng)歸各二兩 西珀 姜遠(yuǎn)志 龍齒各一兩 金箔各二十片為衣 酒糊 丸, 每九丸至二九丸, 麥冬湯下。 甚者, 乳香、人參湯下。 多夢(mèng)不臥棗仁湯下。 |
清心導(dǎo)痰丸 | [疢火] | 酒大黃 黃岑各四兩 青礞石同焰硝煆如金色 犀角 皂角 朱砂各五錢 沉香二錢半 麝香五分水丸, 朱砂為衣, 水下六七十丸。 |
活虎丹 | [久癲] | 活蝎虎一個(gè), 剪取四足爪, 細(xì)矸, 入朱砂、冰片、麝香各少部研勻。 先用礞石散控下痰涎, 次用薄荷湯調(diào)此藥, 作一服化下, 勿令病人知之, 恐不肯服也。 此藥能補(bǔ)心神, 心全則病差。 |
斷癇丹 | [復(fù)發(fā)] | 黃耆 細(xì)辛 甘草各五錢 蛇退一條燒存性 蟬殼全 者四枚 牛黃一匙 棗肉丸, 梧子大, 小兒服者綠豆大, 每二十丸, 人參湯下。 |
加味逍遙散 | [婦人] | 柴胡 酒當(dāng)歸 酒白芍 白 茯苓各一錢 炙甘草五分 丹皮 山梔各八分 姜 薄荷葉 |
滋陰寧神湯 | [陰虧] | 當(dāng)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人參 茯神 白遠(yuǎn)志 南星各一錢 棗仁 甘草各五分 酒黃連四分 姜三片 |
山楂丸 | [息治] | |
生鐵落飲 | [又] | 先煮鐵落水入石膏三兩 龍齒 茯神 防風(fēng)各一兩半 無參 秦艽各一兩 煎好入竹瀝。 |
承氣湯 | [胃實(shí)] | 大黃 芒硝 枳實(shí) 厚補(bǔ) |
驚氣丸 | [補(bǔ)魂] | 附子 木香 橘紅 姜蠶 麻黃 天麻 葛根 白花蛇各五錢 蘇葉一兩 冰片 麝香各五分 朱砂一錢為衣 蜜丸, 圓眼大, 薄荷湯下一丸。 |
通泄散 | [風(fēng)涎] | 瓜蒂末三錢, 加輕粉一匙、水半合, 調(diào)勻灌之, 良久涎自出。 如末出, 含砂糖一塊, 下咽涎即出。 |
郁金丸 | [補(bǔ)魂] | 朱砂 郁金 白礬 |
苦參丸 | [又] | 苦參一味, 蜜丸, 每十丸, 薄荷湯下。 |
牛黃解熱丸 | [熱入血室] | 牛黃錢半 朱砂 郁金 丹皮各三錢 冰片 甘草 各一錢 蜜丸。 |
當(dāng)歸承氣湯 | [火盛] | 當(dāng)歸 大黃各一兩 芒硝七錢 甘草五錢 共為末, 每一兩加姜五片、棗十枚煎。 |
黃連瀉心湯 | [又] | 黃岑二兩 黃達(dá) 生地 知母各一兩 甘草五錢 共為末, 每五錢, 水煎。 姜汁、蜜水調(diào)下。 一名南極延生湯。 |
清心滾痰丸 | [痰結(jié)] | 此即上清心導(dǎo)痰丸。 |
鐵粉散 | [痰迷] | 真鐵粉 半夏 南星 白附子 羌活各二兩 生川烏一兩半 朱砂 琥珀 白僵蠶各一兩 活礬五錢 全蝎五十個(gè) 金箔三十片 共為末, 每四錢, 姜汁調(diào)下, 或水調(diào)亦可。 《本事方》曰: 鐵粉不但化痰鎮(zhèn)心, 至于摧抑肝邪特異, 若多恚怒, 肝邪本盛, 鐵粉能制伏之也。 |
鎮(zhèn)心丹 | [失心] | 朱砂 活礬 等分, 水丸, 芡子大, 每一丸, 參湯下。 |
葉氏雄朱丸 | [又] | 朱砂 雄黃各一錢半 白附子一錢 豬心血丸, 另用朱砂為衣, 每五丸、七丸、九丸, 人參、菖蒲湯下。 無人參, 黃耆代之。 |
辰砂寧志丸 | [勞神] | 辰砂二兩用酒二升煮酒存二盞留用 姜遠(yuǎn)志 菖蒲 棗仁 乳香 當(dāng)歸 茯苓 茯神各七錢 人參五錢 豬心一個(gè)研如泥, 并酒丸, 臨臥棗湯下。 |
寧志化痰湯 | [又] | 膽星 半夏 陳皮 茯苓 姜黃連 天麻 人參 棗仁 菖蒲各一錢 姜五片 煎服, 再服養(yǎng)血清心湯。 |
棄血清心湯 | [又] | 當(dāng)歸 生地各一錢半 人參 白 姜遠(yuǎn)志 茯神 棗仁 川芎各一錢 甘草五分 |
辰砂散 | [不臥] | 塊朱砂一兩 棗仁 乳香各五錢 服法詳上不寐方中。 |
清心滾痰丸 | [痰火] | 方詳上。 |
牛黃清心丸 | [又] | 方詳上。 |
鐵粉放 | [風(fēng)痰] | 方詳上。 |
郁金丸 | [又] | 方詳上。 |
辰砂散 | [不寐] | 方詳上不寐方中。 |
(睡則汗出, 醒則倏收, 名曰盜汗。 不分寤寐, 不因勞動(dòng), 自然汗出, 名曰自汗。 ) 諸汗, 心虛病也。 汗者, 心之液, 故其為病, 雖有別因, 其原總屬于心。 然腎又主五液; 心陽虛不能外而為固, 則外傷而自汗。 亦腎陰衰不能內(nèi)菅而退藏, 則內(nèi)傷而盜汗。 故汗之病專屬心, 汗之根未有不兼由心與腎。 且腎陰既衰, 心血必不足, 以精即是血, 心虛必本于腎虛, 腎虛必至于心虛也。 而自汗盜汗, 二者又有冷熱之分。 寒氣乘陽虛而發(fā)汗, 必冷。 熱氣乘陰虛而發(fā)汗, 必?zé)帷?又有熱火過極, 反兼勝己之化者, 汗亦冷。 此不可不細(xì)辨也。 夫汗固為心與腎二經(jīng)之虛, 其實(shí)五臟虛衰, 皆能致汗。 其專由心虛而汗者, 法當(dāng)益其血脈(宜當(dāng)歸六黃湯。 )其專由腎虛而汗者, 法當(dāng)助其封藏(宜五味子湯。 )若由肺虛而汗, 則必固其皮毛(宜黃耆六一湯。 )由脾虛而汗, 則必壯其中氣(宜補(bǔ)中益氣湯。 )由肝虛而汗, 則必禁其疏泄(宜白芍湯。 )五臟所致之汗, 各有治法如此, 然此皆五臟之氣先虛, 而后汗出, 非汗之出, 分屬于五臟。 經(jīng)云: 驚而奪精, 汗出于心(宜遠(yuǎn)志、柏子仁。 )持重遠(yuǎn)行, 汗出于腎(宜人參、肉桂。 )疾走恐懼, 汗出于肝(宜棗仁、山藥。 )搖休勞苦, 汗出于脾(宜人參、白。 )飲食過飽, 汗出于胃(宜陳皮、白。 )則又當(dāng)因乎汗之由, 以分治其臟腑。 至若肺主氣, 又主皮毛, 肺虛則表不能, 而汗從肺自出(宜玉屏風(fēng)散。 )思慮太過, 當(dāng)心一片津津, 而汗從心自出(宜天王補(bǔ)心丹, )名曰心汗。 胃家虛, 水谷氣脫散, 而汗從胃自出(宜補(bǔ)氣運(yùn)脾丸。 )邪在內(nèi), 玄府不閉, 而汗從腎自出(宜無比山藥丸。 )邪在表, 腠理不閉, 而汗從腎自出(宜調(diào)榮活絡(luò)飲。 )又皆臟腑兼及之余癥也。 而陰陽氣血之際, 尤不容不察。 說陰虛者陽必湊, 故發(fā)熱自汗(宜當(dāng)歸六黃湯。 )陽虛者陰必乘, 故發(fā)厥自汗(宜黃耆建中湯。 )肌胅澀而尺脈滑, 榮血自涸者, 必多汗(宜當(dāng)歸六黃湯。 )氣虛而陽弱者, 必體倦自汗(宜耆附湯。 )氣不順者必多汗(宜小建中湯加白芍、肉桂、木香、甘草、姜、棗。 )陰陽偏勝者必多汗(宜黃耆湯。 )陰火盛者必多汗(宜正氣湯。 )臟腑之陰, 拒格氣, 浮散于外無所依歸者, 必多汗(宜玉屏風(fēng)散。 )諸虛不足, 羸瘠活瘦, 心忪驚湯者, 必多汗(宜牡蠣散。 )病后氣血俱虛者, 必多汗(宜十全大補(bǔ)湯。 )審乎此, 而陰明陽氣血, 各得其理矣。 他如津脫者汗大泄(宜調(diào)湯。 )痰盛者汗自流(宜理中降痰湯。 )火氣上蒸冒濕者, 必作汗(宜涼膈散。 )表虛者汗出溱溱(宜丹溪治汗湯。 )濕勝者汗?jié)B肌肉(宜調(diào)湯。 )胃熱者, 多于食后汗下如雨(宜二甘湯。 )飲酒中風(fēng)者, 惡風(fēng)少氣, 汗出如浴, 《內(nèi)經(jīng)》謂之漏風(fēng), 其狀或多汗, 常不可單衣, 食則汗出, 甚則身熱喘息, 衣常濡, 口干善渴, 不能勞事者(宜白散。 )以上七癥, 悉自汗之患, 所當(dāng)治者也, 惟汗出如珠如油如膠, 淋漓而揩拭不逮者, 皆不可治。 人有汗出額上偏多者, 以頭為諸陽所會(huì), 故蒸熱而汗, 此就無病者言之也。 又以左頰屬肝, 右頰屬肺, 鼻屬脾, 頦屬腎, 額屬心, 三焦之火, 涸其腎水, 溝渠之水, 迫而上屬于心, 故血虛而偏多汗, 此就有病者言之也(宜額汗方。 )若頭汗出, 齊頸而還, 則為血癥(宜四物湯加減。 )濕邪搏陽, 亦汗出頭額(宜參用勝濕湯、調(diào)湯。 )水結(jié)胸無大熱亦汗出頭額(宜小半夏湯加茯苓。 )陽明胃實(shí), 亦汗出頭額(宜調(diào)胃承氣湯。 而又有手足汗者, 液自胃府旁達(dá)于外, 則手足自汗。 有熱聚胃府, 逼而出之者, 此陽明病也, 必當(dāng)下(宜大柴胡湯。 )有手足汗, 用涼藥補(bǔ)藥俱不效者, 此陰陽不和, 經(jīng)絡(luò)不調(diào)也(宜八物湯加半夏、茯苓為君, 川烏、 白附子為佐使, 即止。 )有兩腋汗, 腳心汗, 久不愈者, 此濕熱流注也(宜牡礬丹。 )而又有陰囊汗者, 則為腎虛陽衰(宜安腎丸、小安腎丸。 )有陰囊汗出, 久而生瘡, 其癢甚苦, 搔之不足, 后必自痛者, 則為濕熱流注(宜牡礬丹。 )而又有血汗者, 汗出污衣, 甚如蘇木水湔染, 即《內(nèi)經(jīng)》之衊癥, 刖由膽經(jīng)受熱, 血遂妄行, 又與手少陰氣并, 故成此癥(宜定命散。 )亦或由大喜傷心者, 則以喜必氣散, 血隨氣行, 故成此癥(宜黃耆建中湯, 兼用小麥、麥門冬, 金銀器煎湯調(diào)下妙香散。 )亦或有產(chǎn)婦血汗者, 則以氣血虧耗也(宜皮散。 )而又有黃汗者, 則以汗出時(shí), 入水澡浴, 濕熱內(nèi)郁之故(宜耆陳湯, )另詳黃疸門。 若乃汗多不止, 其陽亡脫, 名曰亡陽癥, 其身體必冷, 多成痹寒或四肢拘急(宜桂枝附子湯。 )又陽虛亡陽, 汗不得出, 亦名曰亡陽癥, 必致頭眩身栗(宜陶氏再造散。 )以上總指自汗言。 經(jīng)曰: 腎病也者, 寢汗出, 憎風(fēng)。 說腎傷則陽衰, 陽衰則虛, 所虛之衛(wèi)行于陰分, 當(dāng)目瞑之時(shí), 無氣以固其表, 則腠理開而盜汗出, 醒則行陰之氣復(fù)于表, 而盜汗止, 法當(dāng)益氣補(bǔ)陰降火, 則自愈(宜當(dāng)歸六黃湯、四制白散、牡蠣散或盜汗良方, )此其大較也。 或有緣陰火盛者(宜正氣湯, )或有緣肝熱甚者(宜龍膽散, )或有緣氣血兩虛者(宜當(dāng)歸地黃湯, )或有緣諸虛不足者(宜參耆湯, )其病雖同, 而源則異。 以上總揩盜汗言, 然則自汗盜汗, 烏容忽視之也哉。
《內(nèi)經(jīng)釋》曰: 尺膚澀而尺脈滑, 此自汗而血涸津脫也。 《脈訣》曰: 汗浮虛, 或澀或濡, 軟散洪大, 渴飲無余。 又曰: 肝脈浮虛, 或濡或澀, 自汗在寸, 盜汗在尺。 仲景曰: 寸脈微尺脈緊, 其人虛損, 多汗, 知陰常在, 絕不見陽也。 又曰: 傷寒脈浮而遲, 面熱赤而戰(zhàn)惕者, 當(dāng)汗出解也。 脈遲者為無陽, 不能作汗, 其身必癢。 《脈經(jīng)》曰: 男子平人虛微細(xì)者, 喜盜汗出。
《內(nèi)經(jīng)注》曰: 腠理發(fā)泄, 汗出溱溱, 是為津。 津滲于孔竅, 留而不行者, 是為液。 《貿(mào)生》曰: 津脫者, 腠理開, 汗大泄; 液脫者, 骨屬屈伸不利, 色夭, 腦髓消, 經(jīng)瘦, 耳數(shù)鳴。 東垣曰: 大腸主津, 小腸主液, 二腸受胃之榮氣, 乃能行津液于上焦, 灌溉皮毛, 充實(shí)腠理。 若飲食不節(jié), 胃氣不足, 二腸無所稟受, 故津液涸竭也。
【汗因濕熱】
《內(nèi)經(jīng)注》曰: 陽氣上搏, 陰能固之, 則蒸而為汗。
《難經(jīng)》曰: 腎邪入心為汗。
《正傳》曰: 心為君火, 脾胃為濕土, 此濕熱相搏, 而為汗明矣。
《綱目》曰: 氣虛則多汗, 榮血虛則無汗矣。
《丹溪》曰: 風(fēng)病多汗, 風(fēng)散氣故也。 痰癥亦多汗, 頭眩逆也。 火氣上蒸, 胃中之濕亦作汗。
《內(nèi)經(jīng)》曰: 汗出偏沮, 使人偏活。
《正傳》曰: 盜汗者, 陰虛榮血之所主也, 宜補(bǔ)陰降火。
《明理》曰: 頭者, 于諸陽之會(huì), 邪搏諸陽, 津液上湊, 則汗見于頭。
《本事》曰: 頭者, 二陽之會(huì), 說三陰之脈, 至胸而遠(yuǎn), 凡有頭汗出, 自是陽虛, 故曰汗出為陽微, 是陰不得有汗也。
《得效》曰: 凡心腋汗, 大人乃心血溢盛, 而常發(fā)赤者是也, 小兒因驚得之。 有人患心腋盜汗久不止, 用參歸腰子, 以收斂心血, 遂愈。 其方, 人參、當(dāng)歸各五錢, 豬心一個(gè), 破作數(shù)片, 并心內(nèi)血, 以水二碗, 先煮豬心至一碗半, 乃入二藥, 同煎至八分, 取清汁, 即吃豬心, 以汁送下令盡。
《入門》曰: 凡發(fā)汗過多, 則陽虛不固, 汗出多, 則津液亡而小便難。 四肢者, 諸陽之本, 液脫者, 骨屬屈伸不利, 是以四肢拘急也。 仲景曰: 柔汗發(fā)黃為脾絕。 釋云: 柔為陰柔, 柔汗, 即冷汗也。 一云油汗, 即黏汗也。
《醫(yī)鑒》曰: 《內(nèi)經(jīng)》言絕汗, 注謂汗出如珠不流, 復(fù)旋轉(zhuǎn)也。 說以六陽氣俱絕, 絕汗乃出, 朝占夕死, 夕占朝死。 東垣曰: 凡內(nèi)傷, 及一切虛損之癥, 自汗不止者, 總用補(bǔ)中益氣湯, 少加附子、麻黃根、浮小麥, 其效如神。 但升柴必用蜜水制炒, 以殺其升發(fā)勇悍之性, 又欲其引參耆等藥至肌表也。 又曰: 仲景桂枝湯, 治外感風(fēng)邪自汗之圣藥也; 黃耆建中湯, 治外感氣虛自汗之神劑也; 補(bǔ)中益氣湯, 治內(nèi)傷氣虛自汗之妙方也。
《苴指》曰: 份寒熱病, 汗出發(fā)潤, 一不治也; 汗出如油, 二不治; 汗凝如珠, 三不治。
《入門》曰: 傷寒熱病, 頭汗如珠不流者, 陽脫即死。
《活人書》曰: 傷寒陽病自汗有九癥, 皆有治法, 陰病不得有汗, 惟陰毒則額上手背有冷汗, 甚者如水洗, 此是陽虛陰盛, 亡陽而將脫也, 其死必矣。
(鏊按: 汗出兇癥, 一切病皆然, 不特傷寒熱病為忌也。 因前人只于傷寒熱病詳言之, 玆故雖非言傷寒, 亦借錄其語于此, 以為凡病有自汗兇癥者, 亦知所忌也。)
《活人書》曰: 冬月天地閉, 血?dú)獠? 縱有病, 亦不宜多出汗。
(鏊按: 不宜多出汗, 言不宜用藥使之多汗也。 )丹溪曰: 自汗, 大忌生姜, 以其開腠理故也。 又曰: 凡有汗一切辛辣之味, 五辛之屬, 并忌食之。
涕瓷涎唾 五臟所出, 或?yàn)椴? 或不為病也。
《難經(jīng)》曰: 腎主五液, 分化五臟, 入肝為瓷, 入心為汗, 入脾為涎, 入肺為涕, 自入為唾, 然則汗涕瓷涎唾五者, 雖皆由腎灌施, 而既灌施各臟, 則即為各臟之液也。 入心之汗, 已詳言之。 若夫涕者, 由肺所出, 或清或濁, 皆肺之病也。 如肺傷風(fēng), 則流清涕(宜川芎茶調(diào)散。 )肺傷熱, 則流黃濁涕如膿狀, 甚或大如彈丸, 從鼻中出, 不出, 損肺而死(宜黃連清肺散。 )肺傷寒則流厚濁涕(宜參蘇飲。 )肺兼?zhèn)L(fēng)熱, 亦流濁涕(宜荊防瀉白湯。 )肺氣冷亦流清涕(宜半夏溫肺湯。 )然而肺系上通于腦, 故鼻淵一癥, 則為腦病, 其原皆由肺經(jīng)感受風(fēng)寒, 久而凝入腦戶, 太陽濕熱又為蒸郁(宜辛夷消風(fēng)散。 )或好飲熱熾, 風(fēng)邪相乘, 而風(fēng)與熱交結(jié)不散(宜辛夷荊芥散。 )皆能成此癥, 以致濁涕下不止。 經(jīng)又云: 膽移熱于腦, 則辛頞鼻淵, 是病更兼屬乎膽者也(宜奇授藿香散。 )其款另詳于鼻門。 瓷者, 由肝所出, 其因悲哀愁哭, 而瓷出不為病者, 無論已。 至如迎風(fēng)瓷出(宜加味地黃丸, )隱澀瓷出(宜芎歸明目丸, )羞明瓷出(宜羞明立勝散, )皆肝之病也。 說肝發(fā)竅于目, 《靈樞》謂目者肝之所聚, 上液之道, 則使宗脈有所感而成病, 必液道開, 液道開而瓷于是出矣。 其緣乎迎風(fēng)者, 肝陰虧血, 不能榮及乎睛, 故為風(fēng)邪所搏而瓷出也。 其緣乎隱澀者, 肝經(jīng)熱邪上壅于本竅, 而烏珠正屬肝, 其熱邪遂由本竅而攻擊乎所屬, 故本經(jīng)之氣不勝而瓷出也。 其緣乎羞明者, 肝屬木, 木本生火, 肝主風(fēng), 風(fēng)勢(shì)更疾, 今在內(nèi)之風(fēng)木為外來之風(fēng)火所觸, 故反受其制而瓷出也。 肝與膽相表里, 故膽熱者亦瓷出(宜湯泡散。 )老人火盛水虧, 膽汁慳者, 哭則無瓷, 笑反有瓷(宜養(yǎng)肝丸、明目四神丸, )是病亦兼屬乎膽者也, 其款另詳于目門。 涎者, 由脾所出, 從口角流溢而不禁者是也。 涎與痰同為火盛所生, 故曰痰涎。 涎與沫同為水濕所聚, 故曰涎沫。 而痰也、沫也、涎也, 同伏于脾, 脾與胃相表里, 故伏于脾者溢于胃, 口為胃之門戶, 故溢于胃者流于口, 由內(nèi)出外, 自相連屬, 其或時(shí)吐清水, 冷涎自下涌上, 脾熱所致也(宜二陳加白、白芍土炒、 升痳、岑、連、山梔神#、麥芽、干姜, 或煎或丸服。 )其或涎自兩腮流出而不自知, 睡則更甚, 氣弱不能管攝也(宜六君子湯倍茯苓、半夏, 如瓜蔞霜。 )其或涎流不已, 脈洪大, 甚兼喜笑舌喑, 土病而反傷乎母也(宜沈氏止涎湯。 )其或始而口角流涎, 漸至口眼斜, 木不能克土, 致受脾熱反傷, 而肝風(fēng)轉(zhuǎn)助為靈也(宜用通天愈風(fēng)湯送下清心導(dǎo)痰丸五十丸。 )夫脾與胃相表里, 如《靈樞》謂飲食人于胃, 胃中有熱則蟲動(dòng), 蟲動(dòng)則胃緩, 胃緩則廉泉開而涎下(宜烏梅丸去人參、附、桂, 合平胃散服。 )是病更兼乎胃也, 而不得專取脾。 唾者, 由腎所出, 凡人口曰華池, 口中津唾曰玉泉, 舌曰靈根。 《黃庭經(jīng)》謂玉朱清水灌靈根, 審能修之可長存。 修煉家以舌抵上, 則津唾滿口, 咽之足以滅火, 足以養(yǎng)心, 此唾之無病, 且可腳病者也。 若胃中有寒則多唾(宜理中丸加益智仁。 )陽明正府有積冷則多唾(宜理中丸加半夏。 )胃家有濕滯刖多唾(宜勝濕湯。 )胃中有宿食則多唾(宜平胃散加神#、伏苓、半夏、 麥芽。 )大病新愈胃陽未復(fù), 則喜唾不休(宜理中丸加益智仁。 )蟲癥往來痛, 五更心嘈, 牙關(guān)硬, 面色青黃, 則多唾, 或吐清水(宜追蟲取積散。 )其或肚大青筋, 時(shí)痛時(shí)止, 人中鼻唇, 一時(shí)青黑亦多唾(宜萬應(yīng)丸。 )又或往來痛無休, 腹中有塊起, 似手按之不見, 鐘聚痛則咬心, 亦多唾(宜蕪荑散, )另詳蟲門, 玆撮其略。 以上皆病之兼乎胃者, 以唾為腎液, 而腎為胃關(guān), 故腎家之唾為病, 必見于胃也。 若乃腎寒則多唾(宜溫腎丸, )腎虛亦多唾(宜虎潛丸, )則腎本經(jīng)病。 然則此五者, 固即五臟之津液, 而獨(dú)不免于病焉, 謹(jǐn)身之士, 盍亦加之意也夫。
《直格書》曰: 積液生氣, 積氣生液。
《朱于語癸》曰: 或問曰, 天一生水, 有可驗(yàn)乎?曰: 人身可驗(yàn)矣。 貪心動(dòng)則津生, 哀心動(dòng)則瓷生, 楚心動(dòng)則汗生, 欲心動(dòng)則精生, 方人心寂然不動(dòng)時(shí), 則太極也, 此心之動(dòng), 則太極動(dòng)而生陽, 所以心一動(dòng)而水生, 即可以為天一生水之證也。
《貿(mào)生》曰: 水谷入于口, 輸于腸胃, 其液則為五。 天寒衣薄則為尿與氣, 天熱衣厚則為汗, 悲哀氣并則為泣, 中熱胃緩則為唾, 邪氣內(nèi)逆, 則氣為之閉塞而不行, 不行則為水服。
《靈樞》曰: 液者, 所以灌精輸孔竅者也。 故上液之道開則(泣泣, 瓷也, )泣不止, 則液竭, 液竭則精不灌, 精不灌, 別目無所見矣, 命旨奪精。
《內(nèi)經(jīng)》曰: 泣涕曰腦也, 腦者陰也, 腦滲為涕。
《延壽書》曰: 真人口: 當(dāng)習(xí)不唾地, 說口中津液, 是金漿玉醴, 能終日不唾, 嘗吞而咽之, 令人精氣常流, 而目有光。 說人身以津液為本, 在皮為汗, 在肉為血, 在腎為精, 在口為津, 伏脾為痰, 在眼為瓷, 曰汗、曰血、曰瓷、曰精, 已出則皆不可回, 惟津唾則獨(dú)可回也, 回則生生之意又續(xù)矣。 有人喜唾, 液干而體活, 遇至人教以回津之術(shù), 久而休復(fù)潤。
當(dāng)歸六黃湯 | [總治] | 當(dāng)歸 熱地 生地 黃岑 黃柏 黃連各一錢 黃耆二錢 |
五味子 | [腎汗] | 五味 山萸 龍骨 牡蠣 首烏 遠(yuǎn)志 五倍子 地骨皮 |
黃耆六一湯 | [肺汗] | 黃耆六錢 炙草一兩 黃為末, 每五錢, 煎服。 |
補(bǔ)中益氣湯 | [脾汗] | 人參 黃耆 歸身 白術(shù) 升麻 |
白芍湯 | [肝 汗] | 白芍 棗仁 烏梅 |
天王補(bǔ)心丹 | [心汗] | 人參五錢 當(dāng)歸 五味子 天冬 麥冬 棗仁 柏子仁各一兩 茯苓 遠(yuǎn)志肉 丹參 元參 桔梗各五錢 熟地四兩 黃連二兩 蜜丸, 朱砂為衣, 燈心、竹葉湯下三錢。 |
玉屏風(fēng)散 | [氣汗] | 防風(fēng) 黃耆各一兩 白術(shù)二兩 共為末, 每服五錢。 如姜三片煎。 |
補(bǔ)氣運(yùn)脾丸 | [胃汗] | 人參二錢 白術(shù)三錢 茯苓 橘紅各一錢半 黃耆一錢 砂仁八分 炙草四分 半夏二錢無痰不用 姜三 棗二 |
無比山藥丸 | [腎虛] | 赤石脂 茯神 山萸 熟地 巴戟肉 牛膝 澤瀉各二兩 菟絲子 杜仲 山藥各三兩 蓯蓉干一兩 五味子兩半 蜜丸酒下三錢。 |
調(diào)榮活絡(luò)飲 | [經(jīng)絡(luò)汗] | 大黃 當(dāng)歸 牛膝 杏仁泥各二錢 赤芍 紅花 羌活 生地各一錢 川芎錢半 桂枝三分 |
黃耆建中湯 | [陽虛] | 黃耆 肉桂各錢半 白芍三錢 炙甘草一錢 煨姜三片 棗二枚 飴糖一荼匙 若嘔及便溏, 不用飴糖。 |
耆附湯 | [氣虛] | 黃耆 附子各二錢 姜十片 |
十全大補(bǔ)湯 | [病后] | 肉桂 炙草 黃耆 白芍 當(dāng)歸 川芎 人參 白術(shù) 熟地 茯苓 姜 棗 |
調(diào)湯 | [津脫] | 麻黃根 黃耆各一錢 羌活七分 歸尾 生甘草 黃岑 半夏各五分 麥冬 生地各三分 豬苓二分 蘇木 紅花各一分 五味子七粒 |
理中降痰湯 | [痰盛] | 人參 白術(shù) 茯苓 甘草 半夏 干姜 蘇子 |
涼膈散 | [火蒸] | |
白散 | [酒風(fēng)] | 牡蠣三錢 白術(shù)一兩二錢半 防風(fēng)一兩半 |
四物湯 | [頭汗] | 川芎 當(dāng)歸 地黃 白芍 |
額汗方 | [額汗] | 丹參 當(dāng)歸 茯神 地黃 棗仁 黃耆 白芍 圓眼 |
黃耆湯 | [陰陽偏勝] | 蜜黃耆二錢二分 生地 麻黃根 茯苓 天冬各一錢半 當(dāng)歸錢二分 麥冬一錢 五味子 浮麥 甘草各七分 防風(fēng)五分 |
正氣湯 | [陰太] | 炒知母 黃柏各錢半 炙草五分 |
二甘湯 | [胃熱] | 生甘草 炙甘草 五味子 烏梅 等分, 共為末, 每五錢, 加姜二片、棗二枚煎。 |
丹溪治汗湯 | [表虛] | 防風(fēng) 黃耆 白術(shù) 牡蠣粉 麻黃根等分 |
勝濕湯 | [濕邪] | 蒼術(shù) 厚樸 半夏各錢半 藿香 陳皮各七分半 甘草五分 姜七 棗二 |
小半夏湯 | [水結(jié)胸] | |
調(diào)胃承氣湯 | [胃實(shí)] | |
八物湯 | [手足汗] | |
牡礬丹 | [又] | 牡蠣粉 黃丹各二兩 活礬四兩 共為末, 遇夜用手捏藥擦汗赴, 數(shù)次愈。 |
奪命散 | [血汗] | 朱砂 寒水石 麝香 等分為末, 每五分, 新汲水調(diào)下。 又名定命散。 |
妙香散 | [又] | 茯苓 茯神 山藥 黃耆 姜遠(yuǎn)志各一兩 人參 秸梗 甘草 各五錢 朱砂三錢 木香二錢半 麝香一錢 共為細(xì)末, 每二錢, 蓮肉煎湯調(diào)下, 酒亦可。 |
猥皮散 | [又] | 刺猥皮燒灰, 每米砍調(diào)下二三錢, 肉煮食之, 更妙。 |
耆陳湯 | [黃汗] | 石膏二錢 黃耆 赤芍 茵陳草 麥冬 豆豉各一錢 甘草五分 姜五片 |
大柴胡渤 | [手足汗] | 柴胡 黃岑 白芍 大黃 枳實(shí) 半夏 姜 棗 |
安腎丸 | [楝] | 胡蘆巴 補(bǔ)骨揩 川楝肉 茴香 續(xù)斷各一兩半 杏仁 桃仁 山藥 茯苓各一兩 密丸, 鹽湯下。 又有三味安腎丸, 補(bǔ)骨脂、茴香、乳香等分, 蜜丸, 鹽湯下。 |
桂枝附子湯 | [亡陽] | 桂枝 附子 白芍 炙草 姜 棗 |
陶氏再造散 | [又] | 人參 黃耆 桂枝 附子 細(xì)辛 羌活 防風(fēng) 川芎 炙草各一錢 姜三 棗二 煎至半, 入炒芍藥一錢, 再煎二三沸溫服。 |
四制白散 | [盜汗] | 白術(shù)四兩分四包, 以黃耆、石斛、牡蠣、小麥麩各一兩, 各炒白術(shù)為黃色, 只取白溈末, 每三錢, 粟米湯調(diào)下, 盡服為妙。 |
牡蠣散 | [又] | 牡蠣 黃耆 麻黃根 等分, 銼, 每五錢, 浮麥百粒同煎服。 又方, 牡蠣粉、白術(shù)、防風(fēng)等分為末。 酒服三錢, 盜汗即止。 |
參耆湯 | [又] | 人參 黃耆 白術(shù) 茯苓 白扁豆 山藥 陳皮 葛根 半夏 曲 甘草各一錢 |
當(dāng)歸地黃散 | [又] | 當(dāng)歸 熟地 生地 酒白芍 白術(shù) 茯苓 蜜黃耆各一錢 蜜黃柏 蜜知母 陳皮各八分 人參五分 甘草三分 棗一枚 浮小麥一撮 |
龍膽散 | [又] | 龍膽草 防風(fēng) 等分為末, 每一錢, 臨臥米湯調(diào)下。 |
川芎茶調(diào)散 | [風(fēng)涕] | 川芎 薄荷 羌活 荊芥 甘草 白芷 防風(fēng) 細(xì)辛 為末, 茶調(diào)下。 |
黃連清肺散 | [熱涕] | |
參蘇飲 | [寒涕] | 人參 紫蘇 葛根 半夏 前胡 桔梗 枳殼 陳皮 木香 甘草 姜 棗 |
荊防瀉白散 | [風(fēng)熱涕] | 荊芥 防風(fēng) 車翹 桔梗 金銀花 元參 赤芍 甘草 生地 黃岑 桑皮 青黛 葛花 亦名荊防瀉白湯。 |
半夏溫肺湯 | [肺冷] | 半夏 細(xì)辛 旋覆花 陳皮 肉桂心 人參 桔梗 白芍 甘草各一錢 赤苓六分 姜五片 |
辛夷消風(fēng)散 | [風(fēng)濕蒸] | 辛夷 黃岑 薄荷 甘菊 川芎 荊芥 桔梗 防風(fēng) 甘草 生地 赤芍 |
辛夷荊芥散 | [酒涕] | 辛夷一錢 荊芥 黃岑 神# 南星 半夏 白芷 蒼各八分 |
奇授藿香散 | [膽熱涕] | 廣藿香五錢水一碗, 煎七分, 加豬膽汁一個(gè)和服。 若將膽汁熬膏, 入藿香末一兩丸, 湯下二錢亦可。 |
加味地黃丸 | [迎風(fēng)瓷] | |
芎歸明目丸 | [隱澀] |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生地 牛膝 甘草 杞子 天冬 甘菊 外障加木賊草, 內(nèi)障加珍珠。 |
羞明之勝散 | [羞明] | 川連 秦皮 防風(fēng) 黃岑 |
湯泡散 | [膽熱瓷] | 赤芍 當(dāng)歸 黃連各一錢 湯泡, 時(shí)洗。 |
養(yǎng)肝丸 | [老人] | 當(dāng)歸 防風(fēng) 川芎 楮實(shí) 蕤仁 熟地 白芍 車前子 |
明目四神丸 | [又] | |
二陳湯 | [脾熱涎] | 茯苓 甘草 半夏 陳皮 |
六君子湯 | [氣弱] |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炙草 半夏 陳皮 |
沈氏止涎湯 | [心熱涎] | 川連四分 黃柏八分 茯苓 茯神各一錢半 白術(shù) 蒼術(shù) 半夏各一錢 姜炒陳皮五分 加竹瀝、姜汁各三匙。 此余自制方也。 |
通天愈風(fēng)湯 | [肝風(fēng)] | 白術(shù)錢半 人參 南星 貝母各一錢 連翹 防風(fēng) 荊芥 威靈仙 甘草各五分 瓜蔞仁十五粒去殼打如泥 銼作一帖, 加姜三片, 水煎好, 入荊瀝一呷, 生姜自然汁少部, 溫服。 即以此湯送下清心導(dǎo)痰丸亦可。 |
清心導(dǎo)痰丸 | [又] | 姜南星 姜半夏各二兩 花粉 白附子姜制各一兩 炒黃連郁金各七錢半 炒姜蠶 天麻 羌活各五錢 鹽制川烏二錢 姜汁打糊丸。 |
烏梅丸 | [蟲動(dòng)] | 烏梅十五個(gè) 黃連七錢半 當(dāng)歸 川椒 細(xì)辛 附子 人參 肉桂 黃柏各三錢 醋浸烏梅, 取肉搗如泥, 研勻丸, 米飲下二三十丸。 |
平胃散 | [又] | 蒼術(shù) 厚樸 陳皮 甘草 |
理中丸 | [寒唾] | |
勝濕湯 | [濕滯] | |
追蟲取積丸 | [蟲唾] | 蕪荑 雷丸 錫灰 使君子肉 檳榔 牽牛子頭末 大黃 鶴虱 木香等分 蜜丸, 麻子大, 茶清下二三十丸。 |
萬應(yīng)丸 | [又] | 大黃八兩 檳榔五兩 黑牽牛頭末四兩 共為末, 以皂角十錠、苦楝根皮一斤同熬膏, 和丸梧子大, 先用沉香末為衣, 次用雷丸末為衣, 又用木香末為衣, 五更時(shí), 以砂糖水吞下七丸、九丸。 |
蕪荑散 | [又] | 蕪荑 雷丸各五錢干漆炒令煙盡一錢 共為末, 溫水調(diào)下二錢, 小兒五分。 |
溫腎丸 | [腎寒] | 熟地錢半 牛膝 肉蓯蓉 巴戟 五味子 麥冬 炙草各八分 茯神 炒杜仲 干姜各五分 |
虎潛丸 | [腎虛] | 龜板 黃柏各四兩 熟地 知母各三兩 白芍 當(dāng)歸 鎖陽各二兩 陳皮 虎骨各一兩 干姜五錢 酒糊丸。 如加人參、牛膝、山藥、 破故紙、杜仲、五味予、菟絲子、杞子、豬脊髓丸, 名加味虎潛丸,大補(bǔ)心腎虛勞。 |
(手太陽小腸脈, 起于小指之端, 循手外側(cè)上腕出踝中, 直上循臂骨下廉, 出肘內(nèi)側(cè)兩盤之間, 上循孺外后廉, 出肩膊繞肩胛, 交肩上, 入缺盆, 絡(luò)心, 循咽, 抵膈, 至胃, 到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 至目銳, 卻入耳中。 其支者, 別頰上抵鼻, 至目內(nèi), 斜絡(luò)于顴, 次注足太陽膀胱經(jīng)。 每日未時(shí), 氣血至小腸。 手太陽小腸經(jīng), 少氣多血。 ) 經(jīng)曰: 小腸者, 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 其為器亦止為胃役使, 特以與心絡(luò)并行隧道, 又與足太陽膀胱連經(jīng), 故亦以三陽歸之, 非謂其職能與足太陽并列也, 倘一拈太陽, 即以小腸膀胱并舉, 不知要矣。 所以小腸之職任, 與大腸相仿。 大腸之腑無靈, 小腸亦無靈。 大腸之經(jīng), 非當(dāng)陽之用, 小腸亦非有巨陽之用。 經(jīng)故俱以器目之也。 惟小腸與大腸, 皆為胃化物之器, 故其病亦與胃同。 惟本經(jīng)與心絡(luò)并行隧道, 故本經(jīng)病亦延及于心, 然亦止在經(jīng)絡(luò)而已, 無與于心之臟也。 其為病, 實(shí)則嗌痛頷腫, 不可以顧, 肩似折, 臑似折, 節(jié)弛肘廢, 小水不利, 及赤或澀痛, 尿血。 虛則遺尿, 面白苦寒, 耳前熱。 小腸氣生疣, 小者患指痂疥。 虛實(shí)之病, 各有別矣。 至遺溺閉癃, 更有由肝所生病, 及膀胱不約者, 固不盡由小腸也, 各詳本癥。
《靈樞》曰: 唇厚, 人中長, 以候小腸。 又曰: 心應(yīng)脈, 皮厚者脈厚, 小腸亦厚; 皮薄者脈薄, 小腸亦薄; 皮緩者脈緩, 小腸大而長; 皮薄而脈小者, 小腸小而短。諸陽經(jīng)脈皆多紆曲者, 小腸結(jié)。《入門》曰: 凡胃中腐熟水谷, 其滓穢自胃之下口。 , 傳入于小腸上口, 自小腸下口, 分別清濁, 水液入膀胱上口, 滓穢入大腸上口。 《難經(jīng)》以大小二腸之會(huì)為闌門, 言關(guān)闌分隔也。
《靈樞》曰: 中氣不足, 腸為之苦嗚。
又曰: 小腸病者, 小腹痛, 腰脊控睪而痛, 時(shí)窘之后, 當(dāng)耳前熱。
《內(nèi)經(jīng)》曰: 小腸為泄。
《入門》曰: 小腸有氣, 則小腹痛; 小腸有血, 則小便澀; 小腹有熱, 則莖中痛。
又曰: 小腸者, 心之府也, 有病宜通利。 ,
《脈經(jīng)》曰: 小腸絕, 六日死, 何以知之? 發(fā)直如干麻, 不得屈仲, 自汗不止。 小腸氣 小腸經(jīng)病也。 小腹引睪丸連腰脊而痛, 小腸虛, 風(fēng)冷乘間而入, 邪氣既實(shí), 則厥而上沖肝肺, 控引睪丸, 上而不下也(宜楝實(shí)丸、 葫蘆巴散。 )《千金方》以為疝有四種, 其一腸, 即小腸氣吊, 外腎偏墜腫癢, 故《綱目》等書多因其說, 并云得之于地氣卑濕, 亦當(dāng)備參。 而其為癥, 有甚而熱痛, 小便不通者(宜加味通心飲。 )有年久不愈者(宜橘核丸。 )有莖囊抽痛, 不可忍耐者(宜立效散、楊氏麝香元、四味茴香散。 )各宜詳究。
《正傳》曰: 肝脈滑甚, 為疝, 小腸氣痛。
《綱目》曰: 大抵小腸氣屬濕多, 故江淮間多有之, 宜以去濕之劑下之, 以苦堅(jiān)之, 不可溫之、補(bǔ)之。
小腸癰 小腸火熱病也。 或因七情飲食, 或因經(jīng)行產(chǎn)后瘀血留積, 其癥發(fā)熱惡寒, 脈芤而數(shù), 膚皮錯(cuò)縱, 腹急漸腫, 按之內(nèi)痛, 大便重墜, 小便澀滯若淋, 或小腹隱痛堅(jiān)硬, 如掌而熱, 肉色如故, 亦或琚赤微腫, 甚者臍突腹脹, 轉(zhuǎn)側(cè)有水聲(宜大黃湯。 )如瘀血去盡, 則安矣。 若體虛脈散, 不敢輕下, 用輕劑可也(宜活血散瘀湯。 )癰已成, 則腹痛腹?jié)M不食, 便淋刺痛(宜苡仁湯。 )腹濡痛, 小腹急, 必時(shí)時(shí)下膿(宜丹皮散。 )后疼痛淋瀝不已, 必見諸虛癥(宜參耆地黃湯。 )此病亦不可驚, 防腸斷, 坐臥轉(zhuǎn)側(cè)皆宜徐緩, 嘗少進(jìn)稀粥, 靜養(yǎng)調(diào)理為要。 但古方書但載腸癰, 無大小之別, 故其治法, 亦約略相仿, 參考可也。
《脈訣》曰: 關(guān)內(nèi)逢芤腸里癰。
《瘍科選粹》曰: 若小腹硬痛, 脈遲緊者未有膿也, 用大黃湯下之。 不敢下者, 用敗毒散加秦艽、連翹。 脈芤澀者, 四物湯加桃仁、紅花、 延胡索、木香。 小腹軟痛, 脈洪數(shù)者, 已有膿也, 用薏苡仁湯排之, 或三仁湯、 神效瓜蔞湯。 小腹疼痛, 小便不利, 膿壅滯也, 牡丹皮散主之。 若大便或臍間出膿者, 不治。
導(dǎo)赤散 | [小腸熱] | 生地 木通 甘草各一錢 竹葉七片 此治小腸熱而小便不利者。 |
赤茯苓湯 | [又] | 赤苓 木通 生地 檳榔 黃岑 赤芍 麥冬 甘草各一錢 姜五片 |
楝實(shí)丸 | [總治] | 川楝子 茴香 吳萸 陳皮 馬蘭花 芫花 醋糊丸, 每服一錢, 漸加至二錢, 溫酒送下。 如不用酒, 淡姜湯下。 |
胡蘆巴散 | [又] | 胡蘆巴 益智仁 大茴 蓬 牽牛子 山萸肉 酒牛膝 川斷 川芎 防風(fēng) 甘草 共為末, 每二錢酒下。 |
加味通心飲 | [熱痛] | 瞿麥 木通 山梔 黃岑 連翹 枳殼 甘草 川楝子 各一錢 燈心二十莖 車前草五葉 |
橘核丸 | [久痛] | 炒橘核 鹽酒炒 海藻 鹽酒炒昆布 鹽水洗海帶 麩炒桃仁 炒川楝子各一兩 酒炒延胡索 厚樸 枳實(shí) 肉桂 木香 木通各五錢 酒糊丸, 或酒或鹽湯下六七十丸。 如久不消, 加醋煮硼砂二錢。 此方總治。 一切疝, 卵核腫脹, 偏有大小, 或硬如石, 或小腹絞痛, 甚則囊腫潰爛出黃水, 無不效。 如小腸氣新發(fā)者, 不必此方, 只用橘核一錢半, 桃仁十五個(gè), 山梔一錢, 炮川烏、吳茱萸各五分, 各炒為粗末, 水煎。 此名橘核散。 橘核單止痛, 川烏散寒郁, 山梔除濕熱, 又引川烏速下, 不令胃中停留, 用之甚捷。 |
立效散 | [抽痛] | 全蝎七個(gè) 砂仁三七枚 茴香一錢 共為末, 分三服, 熱酒調(diào)下, 空心即效。 |
楊氏麝香元 | [又] | 木香 胡椒各一兩 炒全蝎 巴霜各四錢 麝香一錢 蒸 餅丸。 麻子大, 朱砂為衣, 熱水下五七丸。 此方能尋諸處痛。 凡小腸氣及膊胱氣下痛, 最難治, 此藥主之。 |
四味茴香散 | [又] | 烏藥酒浸一宿焙 高良姜 青皮 茴香各一兩 共為末, 每二錢, 發(fā)時(shí)酒下。 |
天黃湯 | [初起] | 熟大黃 芒硝各一錢 丹皮 白芥子 桃仁各二錢 |
活血散瘀湯 | [又] | 川芎 當(dāng)歸 赤芍 蘇木 丹皮 枳殼 木瓜 桃仁各一錢 檳榔六分 炒大黃二錢 |
苡仁湯 | [已成] | 苡仁 瓜蔞仁各三錢 丹皮 桃仁各二錢 白芍一錢 |
丹皮散 | [下膿] | 人參 丹皮 白芍 茯苓 苡仁 黃耆 桃仁 白芷 當(dāng)歸 川芎各一錢 肉桂 甘草各五分 木香三分 |
參耆地黃湯 | [補(bǔ)益] | 人參 黃耆 茯苓 熟地 山藥 丹皮 山萸 姜 棗 |
敗毒散 | [毒] | |
四物湯 | [下瘀] |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
三仁湯 | [下膿] | 苡仁二錢半 冬瓜仁 桃仁 丹皮各一錢半 |
神效瓜蔞湯 | [又] | 瓜蔞一個(gè) 當(dāng)歸 甘草各五錢 乳香 沒藥各一錢 此是 重劑勿輕用。 |
牡丹皮散 | [又] | 丹皮 人參 天麻 茯苓 薏苡仁 黃耆 桃仁 白芷 酒當(dāng)歸 川芎各一錢 炙甘草七分 |
(足太陽膀胱, 起于目內(nèi), 上額交巔。 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 其直者從巔入絡(luò)腦, 還出別下項(xiàng), 循肩膊內(nèi)挾脊, 抵腰中, 入循膂, 絡(luò)腎, 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挾脊貫臀, 入腘中, 其支者從髆內(nèi)左右別下貫脾挾脊內(nèi), 過髀樞, 循髀外從后廉, 下合腘中, 以下貫踹內(nèi), 出外踝之后, 循京骨至小指外側(cè), 次注足少陰腎經(jīng)。 每日申時(shí), 周身氣血俱注于膀胱。 足太陽膀胱經(jīng), 少氣而多血。 ) 膀胱, 本州都之官, 藏津液。 州都者, 下邑也, 遠(yuǎn)于京師, 且津液必待氣化而后能出, 則其為器, 有不得與諸陽并者, 乃其經(jīng)反納太陽何也? 以太陽起于少陰, 今歸之以陽, 故藉納于此也。 其實(shí)太陽為三陽之主, 膀胱乃必待氣化而后能出, 則太陽豈膀胱能為之耶, 后人不明經(jīng)旨, 謂膀胱為太陽寒水, 以主寒令, 不知六氣之寒水, 惟腎能主之, 人身太陽之經(jīng)既非寒令, 而膀胱之水亦非寒水, 固不可混也, 則膀胱之所以為腑, 有可識(shí)矣。 試進(jìn)詳之, 人身太陽之經(jīng), 起于足, 上于巔腦及額顱內(nèi), 下于膺中包心肺, 皆太陽經(jīng)所貫。 太陽居六經(jīng)之盛, 故為巨陽, 而為諸陽主氣。 然以同衛(wèi)氣起于少陰, 乃以其陽藉納膀胱, 而膀胱雖居卑賤, 所以得稱太陽也。 膺中為心肺所居, 肺主皮毛。 心主血脈, 太陽之經(jīng), 既下膺中則皆與太陽和, 是以寒邪一犯太陽, 遂傷肺及心, 以犯皮毛血脈, 為心肺之所合, 如皮毛懔懔, 鼻塞聲童, 罷寒無汗, 以及心煩, 皆太陽病, 而師與心皆為之變也。 仲景治太陽傷寒, 設(shè)麻黃湯發(fā)汗以疏肺, 設(shè)桂枝湯和表止煩以寧心, 豈非治太陽即以治太陰少陰, 且治太陰少陰正所以治太陽乎, 是太陽一經(jīng), 實(shí)兼攝手二陰矣。 故其為病, 實(shí)則鼻窒, 頭痛, 目似脫, 瓷出, 項(xiàng)似拔, 腰似折, 髀不可以曲, 腘如結(jié), 如裂(是為踝厥, )痔瘧狂, 臍反出, 下腫便膿血, 肌肉痿, 少腹脹痛, 按之欲小便不得; 若虛則鼽衄, 小便不禁, 遺尿, 膀胱氣。 皆其候也。 古人謂太陽病并有時(shí)連及陽明, 經(jīng)曰: 肝膽同歸津府。 所以太陽厥陰, 同為一治。
又曰: 膀胱腎合為津液。 腎所以主二便之難, 此膀胱所以連及諸經(jīng)而為病也, 故膀胱病, 小便秘, 不得任用熱藥。 經(jīng)又曰: 胞移熱于膀胱, 則為遺溺閉癃。
又曰: 小腹膀胱, 按之內(nèi)痛, 若沃以湯, 澀于小便, 上為清涕, 則為胞痹。
注云: 胞內(nèi)居之, 則知胞居膀胱之內(nèi)也。 其胞痹之癥, 由風(fēng)寒濕邪客于胞中, 氣不能化出, 故胞滿而水道不通, 以致小腹膀胱俱痛, 而澀于小便也(宜腎著湯、腎瀝湯、巴戟丸。 )而胞與膀胱, 皆有上口, 無下口。 至胞之為患, 有轉(zhuǎn)胞癥, 另詳于后。 然轉(zhuǎn)胞為胞本病, 而患之所及, 又能令目病。 如能遠(yuǎn)視, 不能近視, 有其火無其水也, 當(dāng)補(bǔ)腎(宜地芝丸、六味地黃丸。 )能近視, 不能遠(yuǎn)視, 有其水, 無其火也, 當(dāng)補(bǔ)心(宜定志丸加茯苓。 )通及心腎, 而近視不能遠(yuǎn)視(宜空心服四物湯加澤瀉、 茯苓、牡蠣, 臨臥服遠(yuǎn)志丸加甘菊、密蒙花。 )皆胞所致病也。 總之, 凡目病, 血?jiǎng)賱t痛, 血?jiǎng)賱t癢, 又能致頭風(fēng)(宜川芎、瓜蒂, )又能致頭汗, 亦皆胞所致病也。
《內(nèi)經(jīng)》曰: 水液自小腸沁, 則汁滲入膀胱之中, 胞氣化之, 而為尿以泄出也。 東垣曰: 膀胱雖為津液之府, 至于受盛津液, 則又有胞居膀胱之中。
《類纂》云: 膀胱者, 胞之室也。
《靈樞》曰: 鼻孔在外, 膀胱泄漏。 又曰: 腎應(yīng)骨, 密理厚皮者, 三焦膀胱厚; 粗理薄皮者, 三焦膀胱薄; 疏腠理者, 三焦膀胱緩; 皮急而無毫毛者, 三焦膀胱急; 毫毛多而粗者, 三焦膀胱直; 稀毫毛者, 三焦膀胱結(jié)。
《內(nèi)經(jīng)》曰: 膀胱不利為癃, 不約為遺尿。
《入門》曰: 膀胱病者, 熱結(jié)下焦, 小腹苦滿, 胞轉(zhuǎn), 小便不利, 令人發(fā)狂, 冷則濕痰上溢, 而為多唾, 小便淋瀝, 故遺尿。 (鰲按: 小便不禁, 由膀胱氣虛, 加減八味丸倍山萸, 加烏藥、益智、補(bǔ)骨指, 是主藥也; 小便不通, 由膀胱邪熱, 五苓散、益元散, 是主藥也。 )
《內(nèi)經(jīng)》曰: 遺尿狂言目反視, 此膀胱絕也。 又曰: 膀胱絕者, 戴眼反瘛瘲, 其色白, 絕汗乃出, 絕汗出, 則死矣。
膀胱經(jīng)病也。 其癥小腹腫痛, 必小便秘(宜五苓散加茴香、蔥白、鹽。 )服藥后, 若下小便如墨汁, 膀胱之邪去矣, 邪去而便通痛止矣(宜隨用硼砂丸。 )《入門》以疝有四種, 其一種水, 外腎腫大如升如斗, 不痛不癢, 為即膀胱氣, 宜備參究。 而其為癥, 有由膀胱腎虛, 結(jié)成腫痛者(宜茱萸內(nèi)消丸。 )有膀胱氣連下痛者(宜楊氏麝香元。 )有由蘊(yùn)熱, 陰囊腫脹, 大小便不通者(宜三白散。 )有膀胱氣痛不可忍者(宜蠲痛元、金鈴散、三疝湯。 )有癥由新得者(宜橘核散。 )有年久不愈者(宜橘核丸。 )
《綱目》曰: 小腹痛者三: 肝病, 小腹引痛; 小腸病, 小腹引睪丸腰脊痛; 膀胱病, 小腹腫痛, 不得小便。 又曰: 神保元治膀胱氣下痛, 最妙通用橘核丸、橘核散。
《保生秘要》曰: 用手緊鼎幽闕, 納氣數(shù)口, 而緊緊頂閉納之, 立效。
《保生秘要》曰: 因欲火積滯, 外腎復(fù)感冷氣, 故作脹痛, 不可勝言, 注意從外腎提氣至內(nèi)腎, 右運(yùn)二七遍, 即從內(nèi)腎想一火, 提至頂門, 略凝, 而后行吹吸之法。
水逆氣迫病也, 亦作轉(zhuǎn)脬癥。
《直指》曰: 此癥由強(qiáng)忍小便, 或尿急疾走, 或飽食走馬, 或忍尿入房, 使水氣上逆, 氣迫于脬, 故屈戾而不得舒張也, 脬落即殂。 又曰: 此癥孕婦多有之, 患在忍縮小便, 或醉飽入房, 使小腸之氣逆而不通, 大腸之氣與之俱滯, 外水不得入膀胱, 內(nèi)水不得出膀胱, 淋瀝急數(shù), 每欲尿時(shí)如不可言, 大便亦里急頻并, 似痢非痢, 必以手按臍下, 庶可立出, 小便甚者, 因此腹脹浮腫。 治法, 用涼藥疏利小腸中熱, 仍與通泄大腸, 迨其腹中攪痛, 大便大下, 則尿脬隨即歸正, 小便自然順流。 丹溪曰: 胎婦轉(zhuǎn)脬之癥, 稟受弱者, 憂悶多者, 性急躁者, 食厚味者, 大率有之, 古方用滑利疏導(dǎo)無效, 因思脬為胎所墮, 展在一邊, 脬系了戾不通爾。 胎若舉起, 懸在中央, 脬系得疏, 水導(dǎo)自行。 一婦患此, 診之兩手似澀, 重取則弦, 此得之憂患, 澀為血少氣多, 弦為有飲, 遂以參術(shù)飲空心煎服, 遂以指探喉中, 吐出藥汁, 俟少項(xiàng), 又與一帖, 次早亦然, 如是與八帖而安。 此法恐偶中, 后歷用數(shù)人皆驗(yàn)。 據(jù)此二說, 一用瀉, 一用吐, 皆所以疏通其氣, 而使之流注也。 至轉(zhuǎn)脬之候, 必臍下急痛, 小便不通, 此所以與尋常溺閉有異。 若老人有脬轉(zhuǎn)困篤欲死者, 又與少年不同治(宜六味丸倍澤瀉, )說少年不須補(bǔ)益, 只與利導(dǎo)足矣(宜蒲黃散、滑石散。 )又有驚憂暴怒, 氣乘膀胱郁閉, 而脬系不正, 遂至小便卒暴不通, 小腹膨脹, 氣上沖心, 悶絕欲死者, 此其治法, 必當(dāng)兼氣分(宜蔥白湯。 )即如孕婦轉(zhuǎn)脬, 治法雖不同, 要必兼補(bǔ)氣血(宜參術(shù)飲、 參術(shù)湯。 )此皆胞之為病, 所當(dāng)從胞而治者也。
東垣曰: 膀胱雖為津液之府, 至于受盛津液, 則又有脬而居膀胱之中焉。 故 《內(nèi)經(jīng)》云: 脬移熱于膀胱。
《靈樞》云: 膀胱之脬薄以濡。
《類纂》云: 膀胱者, 脬之室。 夫脬之居于膀胱也, 有上口而無下口, 津液既盛于脬, 無由自出, 必因乎氣化, 而后能漸漬浸潤于胞外, 積于胞下之空處, 遂為尿以出于前陰。 若使脬正無空處, 則人尿急時(shí), 至廁安能即出乎, 夫惟積滿脬下之空處, 而不可再容, 故急, 急則至廁即出矣。
既濟(jì)丸 | [膀胱虛] | 菟絲子 益智仁 肉蓯蓉 茯苓 韭子 當(dāng)歸 熟地各五錢 牡蠣 鹽黃柏 鹽知母 酒山萸去核各三錢 五味子一錢 面糊丸, 空心鹽湯下百丸, 治小便不禁。 |
葵子丸 | [膀胱實(shí)熱] | 冬葵子 赤苓 豬苓 枳實(shí) 瞿麥 滑石 木通 黃岑 甘草 車前子各一錢 姜五片 治小便不通。 * |
巴戟丸 | [胞痹] | 巴戟兩半 桑螵蛸麩炒 姜遠(yuǎn)志 酒生地 山藥 附子 酒川斷 酒蓯蓉各一兩 杜仲 金石斛 鹿茸 龍骨 菟絲子 五味子 山萸 官桂各三錢蜜丸, 空心酒下五七十丸。 治胞痹小便澀而不通。 |
腎著湯 | [又] | 炒干姜 茯苓 炙甘草 白術(shù)各二兩 共為末, 每服用四錢, 水一鐘, 煎七分, 空心溫服。 此方兼治腎虛傷濕, 腰極重極冷而痛, 不渴, 小便自利, 此名腎著癥。 |
腎瀝湯 | [又] | 麥冬去心 五加皮 犀角鎊各一錢半 姜汁炒杜仲 桔梗 煨赤芍 木通各一錢 桑螵蛸一個(gè) 水二鐘, 入羊腎少部, 煎八分, 食前服。 |
地芝丸 | [補(bǔ)腎] | 熟地 天冬各四兩 枳殼 甘菊各二兩 蜜丸。 |
六味地黃丸 | [又] | 熟地 山藥 山萸 丹皮 茯苓 澤瀉 蜜丸。 |
定志丸 | [補(bǔ)心] | 茯苓 茯神各三兩 石菖蒲 遠(yuǎn)志各二兩 朱砂一兩內(nèi)半為衣 蜜丸。 |
四物湯 | [近視] |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生地 |
遠(yuǎn)志丸 | [又] | 麥冬 菖蒲 甘菊 遠(yuǎn)志各五錢 杞子 熟地各四錢 蜜丸。 |
五苓散 | [溺閉] | 肉桂 白術(shù) 茯苓 豬苓 澤瀉 |
硼砂丸 | [藥后] | 木香 沉香 巴霜 青皮 銅青 硼砂 |
茱萸內(nèi)消丸 | [腎虛] | 山萸 吳萸 川楝子 馬蘭花 茴香 青皮 陳皮 山 藥 肉桂各二兩 木香一兩 酒糊丸。 此方兼治膀胱腎虛, 致成寒疝, 偏墜引痛, 及小腸奔豚、癖等癥。 |
楊氏麝香元 | [痛] | 木香 胡椒各一兩 全蝎 巴霜各四錢 麝香一錢 蒸 餅丸, 麻子大, 朱砂為衣, 湯下五七丸, 能尋諸處痛。 凡膀胱氣、下痛, 最難治, 此方主之。 神保元, 即此方無麝香, 亦是治膀胱氣痛要藥。 |
三白散 | [蘊(yùn)熱] | 白丑頭末一兩 桑白皮 白術(shù) 木通 陳皮各二錢半 共為 末, 每一錢, 姜湯下。 |
蠲痛元 | [痛甚] | 延胡索一中國衛(wèi)生人才網(wǎng)兩 川楝肉 茴香各五錢 白丑頭末 當(dāng)歸 高良 姜 青皮 木香 烏藥各二錢半 全蝎七個(gè) 姜汁浸蒸餅糊丸, 燒綿灰調(diào)酒, 送下三五十丸。 |
金鈴散 | [又] | 金鈴子三十枚,gydjdsj.org.cn 巴豆肉三十枚, 各切片同炒焦色, 去巴豆, 以茴香炒, 與金鈴肉等分, 并入木香一錢半, 共為末, 每二錢, 水酒各半, 煎蔥白湯調(diào)下。 |
橘核丸 | [久病] | 橘核炒 鹽酒炒 海藻 鹽酒炒昆布 鹽水洗海帶 麩炒桃 仁 炒川楝肉各一兩 酒炒延胡索 厚樸 枳實(shí) 肉桂 木香 木通各五錢 酒糊 丸, 溫酒或鹽湯下。 |
六味丸 | [老人] | 熟地 山萸 山藥 丹皮 澤瀉 茯苓 |
蒲黃散 | [總治] | 蒲黃 滑石 等分為末, 每三錢, 雞子清調(diào)下。 |
滑石散 | [又] | 寒水石二兩 滑石 亂發(fā)灰 車前 木通各一兩 冬葵子一合 |
蔥白湯 | [驚憂] | 陳皮三兩 冬葵子一兩 蔥白三莖 水五升, 煎三升, 分三服。 |
參術(shù)飲 | [孕婦] |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 人參 白術(shù) 半夏 陳皮 甘草 姜三 棗二 服后探吐。 |
參術(shù)湯 | [又] | 人參 白術(shù) 當(dāng)歸 白芍 半草 陳皮 甘草 服后探吐。 |
小便閉癃, 肝與三焦及督脈病也。 言三經(jīng)而不及膀胱者, 以膀胱但主藏溺, 而不主出溺也。 經(jīng)云: 肝脈過陰器, 病閉癃。 又云: 女子督脈入系廷孔(廷孔, 正中直孔, 即溺竅也, )男子循莖下至篡(陰莖之端也, )病不得前后。 又云: 三焦下腧并太陽正脈入絡(luò)膀胱, 約下焦, 實(shí)則閉癃, 虛則遺溺。 據(jù)經(jīng)觀之, 閉癃之癥, 舍三經(jīng)何屬哉。 雖然, 其致病之由, 實(shí)各有異, 膀胱藏溺, 氣化則出, 而主氣化者, 肺也, 若燥則不能生水, 氣化不及膀胱, 法當(dāng)清金潤肺(宜紫菀、麥冬、車前、丹皮、 茯苓。 )如脾濕不運(yùn), 水谷不精, 不能上輸于肺, 使肺得行其液以生水, 法當(dāng)燥濕健胃(宜茯苓、半夏、白術(shù)、蒼術(shù)。 )如腎水燥熱, 以致膀胱不利, 法當(dāng)滋腎滌熱(宜知母、黃柏、茯苓、通草、澤瀉。 )又或水液只滲大腸, 小腸因而燥竭, 宜以淡滲之品分利之(宜茯苓、豬苓、通草、澤瀉。 )又或氣滯, 不能通調(diào)水道, 下輸膀胱, 必以順氣為急(宜枳殼、木通、橘紅、蘇子。 )又或心火盛, 以致小腸多熱, 急當(dāng)清心(宜黃連、犀角、天冬、麥冬。 )又或由乎大虛, 須與溫補(bǔ)以行其水(宜金匱腎氣丸。 )又或忿怒氣結(jié), 閉遏不通, 須開郁破氣宜郁金、 檳榔、桔梗、枳實(shí)。 )至若三焦實(shí)熱, 則惟用純陰之品, 以化其陽而已(上焦熱, 宜山梔、黃岑; 中焦熱, 宜黃連、黃岑; 下焦熱, 宜知母、黃連。 )此治閉癃之大法也。 乃丹溪獨(dú)以吐法通小便, 說亦猶滴水之器, 上竅通, 下竅自出之意, 其旨微妙, 有可參用。 其法氣虛者, 先服藥(宜補(bǔ)中益氣湯, )后用吐; 血虛者, 亦先服藥, 后用吐宜芎歸湯; )痰多者, 亦先服藥(宜二陳湯, )后吐; 氣閉者, 用藥為探吐(宜香附、木通; )血瘀小便閉者。 則以牛膝、桃仁為要藥。 嘗采其法, 用之頗效。 雖然, 閉癃之異, 究何如哉, 新病為溺閉, 點(diǎn)滴難通也, 久病為溺癃, 屢出而短少。 《綱目》謂即癃病也。 此二癥之實(shí)也。 若夫溺有余瀝, 全由于腎氣之虛, 須當(dāng)補(bǔ)益為要宜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沙蒺藜、益智仁、蓮須、 山萸、牡蠣、龍骨、芡實(shí)。 )
仲景曰: 腎脈滑實(shí)為癃。
《脈訣》曰: 便血則芤, 數(shù)則赤黃, 實(shí)脈癃閉, 熱在膀胱。
《醫(yī)鑒》曰: 少陰微者, 氣閉膀胱。
《綱目》曰: 癃病脈細(xì), 不治。
仲景曰: 陰虛, 則小便難。 丹溪曰: 小便澀者, 血因火爍, 下焦無血, 氣不得降, 而滲泄之令不行也, 宜補(bǔ)陰降火。
《入門》曰: 小便難者, 出不快也。
經(jīng)曰: 陽入陰分, 則膀胱熱而小便難。
《直指》曰: 腎虛, 小便數(shù)而瀝, 如欲滲之狀, 宜溫補(bǔ)。
《綱目》曰: 小便數(shù)而不利者有三: 若大便泄瀉。 而津液澀少, 一也, 宜利而已; 熱搏下焦。 津液不能行者, 二也。 必滲瀉乃愈; 若脾胃氣澀, 不能通調(diào)水道, 下輸膀胱而化者, 三也, 可咽氣令施化而出, 如茯苓琥珀散, 用澤瀉、滑石、赤苓、 白術(shù)、豬苓、琥珀、肉桂、炙草者是也, 不得混治。
《內(nèi)經(jīng)》曰: 胞移熱于膀胱則癃, 尿血。 元素曰: 熱在下焦, 填塞不通, 其癥小便閉塞而不渴, 時(shí)見躁者是也。
東垣曰: 小便不通, 有氣血之異, 如渴而小便不通者, 熱在上焦氣分, 宜清肺; 如不渴而小便不通者, 熱在下焦血分, 宜滋腎。
又曰: 血澀致氣不通而竅塞, 宜導(dǎo)氣除燥。
《綱目》曰: 小便不通臍下狀如覆碗, 痛閉難忍, 治法有二: 如氣不能化而不通, 則用陳皮茯苓湯調(diào)木香、沉香末二錢空心服, 兼用吐法以提之; 如血瘀于下而不通, 則用桃仁承氣湯之類。
《回春》曰: 嘔噦而小便不通者, 難治; 中滿鼓脹, 病小便不通者, 難治。
《正傳》, 曰: 老人氣虛短, 作小便不通, 為下焦血?dú)飧烧咚?鼻頭色黃者, 小便必難。 )
丹溪曰: 水道不通, 屬氣虛、血虛, 有實(shí)熱, 有痰氣閉塞, 皆宜吐之, 以提其氣, 氣升則水自降, 說氣承載其水也。 又曰: 實(shí)熱癃閉, 用八正散, 說大便動(dòng), 則小便自通矣。
《直指》曰: 水道不行, 其本在腎, 合用牽牛、澤瀉, 其末在肺, 合用葶藶、桑皮, 更以木通、滑石佐之, 又能透達(dá)。 雖然, 大便小便, 脈絡(luò)相貫, 人有多日小便不通, 但使大瀉數(shù)行, 則小便自通。
《內(nèi)經(jīng)》曰: 水液渾濁, 皆屬于熱。
《資生》曰: 小便有五色, 惟赤白色者多, 赤色多因酒得之, 白色乃下元虛冷。
《保生秘要》曰: 搓小紙捻入鼻中, 俟打嚏噴, 小水自通, 此治閉塞。 若遲塞, 多搓掌心及涌泉穴, 退火安靜, 或再行運(yùn)央法, 自效
《保生秘要》曰: 及小腸癥同法, 從歸元法旋運(yùn), 而下旋至病處, 多運(yùn)數(shù)十回, 復(fù)繞而上, 撒而散之, 周而復(fù)始, 如法漸行谷道, 去濁, 提回守靜。
小便黃赤 實(shí)熱病也。 凡臟腑皆能為之, 而下焦更甚。 經(jīng)曰: 肝熱病者, 小便先黃(宜火府丹。 )又曰: 胃氣盛, 則身以前皆熱。 消谷善饑, 溺色黃(宜涼胃湯。 )此二條言肝胃有實(shí)熱, 故黃赤也。 又曰: 肺氣虛, 肩背痛寒, 少氣不足以息, 溺色變(宜加味補(bǔ)中益氣湯。 )又曰: 冬脈不及, 令人清脊痛, 小便變(宜溫腎湯。 )此二條言肺腎虛寒, 故黃赤也。 又曰: 厥陰之勝, 胠氣并, 化而為熱, 小便黃赤(宜青皮、赤芍、防風(fēng)、柴胡。 )此一條言氣運(yùn)之屬風(fēng)而黃赤者也。 又曰: 少陰司天, 熱yin勝, 病溺色變(宜黃柏、山梔。 )
又曰: 少阻之勝, 溺赤, 善驚(宜山梔、黃岑。 )又曰: 陽明司天, 燥氣下臨, 暴熱至, 陽氣郁發(fā), 小便變(宜黃岑、石膏。 )此三條言運(yùn)氣之屬熱而黃赤者也。 又曰: 中氣不足, 溲便為之變(宜加味補(bǔ)中益氣湯。 )此一條言脾家虛, 故黃赤也。 又曰: 小便黃者, 小腹中有熱也。 此則言下焦之熱, 不可不清之利之者(宜四苓散。 )然下焦之熱, 豈但是哉, 或由腎虛有火(宜補(bǔ)陰丸, )或由膀胱蓄熱(宜葵子湯, )亦或由小腸燥結(jié)(宜赤茯苓湯, )固當(dāng)分別治之。
《得效》曰: 上盛下虛, 小便赤澀, 必致成淋。
《內(nèi)經(jīng)》曰: 足陽明之脈病, 氣盛, 則尿色黃。 仲景曰: 疸癥小便如黃柏汁。
《正傳》曰: 下焦無血, 小便澀數(shù)而黃色。
遺溺
腎小腸膀胱三經(jīng)氣虛病也。 而經(jīng)又推及肺肝督脈, 緣肺主氣以下降生水, 輸于膀胱, 肺虛則不能為氣化之主, 故溺不禁也(宜補(bǔ)中益氣湯, 不愈, 當(dāng)以黃柏、 生地、麥冬清其熱。 )肝督二經(jīng)之脈, 并循陰器系廷孔, 病則營衛(wèi)不至, 氣血失常, 莫能約柬水道之竅, 故遺溺不此也(肝病宜川芎、歸身、澤瀉、白芍, 督脈病宜荊芥、 黃連、防風(fēng)。 )若夫腎上應(yīng)于肺為子母, 母虛子亦虛, 其遺數(shù)宜也(宜菟絲子散。 )小腸主傳送, 故其氣虛, 亦患遺溺也(宜茯苓、澤瀉、赤石脂、白芍、生地。 )膀胱者, 水泉所藏, 虛則不能收攝。 而溺自遺也(宜菟絲子散、固脬丸, 如挾寒宜韭子丸, 挾熱白微散, 滑脫牡蠣丸。 )以上皆小便不禁之由于諸經(jīng)者也。 至如小兒睡中遺尿, 多由于實(shí)熱, 而間或因寒(宜沈氏悶泉丸, 挾熱, 去山梔, 加萸肉、巴戟、干姜。 )老人淋漓不禁, 多由于虛寒, 而間亦有熱(宜大菟絲子丸為主, 酌其寒熱以為治, )不可不審也。 妊嫡尿出不知, 或由脬熱(宜加味逍遙散, )或由睥肺氣虛(宜補(bǔ)中益氣湯, )或由肝腎陰虛(宜六味丸, )不可不審也。 產(chǎn)后小便不禁, 或由脬損(宜沈氏固胞湯, 或用八珍湯、補(bǔ)脬飲, )或由膀胱氣虛(宜加味補(bǔ)中益氣湯, )或由膀胱陰虛(宜補(bǔ)肺腎, )不可不審也。 果如是, 遺溺之病, 亦何足慮哉。
《內(nèi)經(jīng)》巴: 膀胱不約為遺尿。 又曰: 水泉不此者, 是膀胱不藏也。
《直指》曰: 腎與膀胱俱虛。 內(nèi)氣不充, 故脬中自滑, 所出多而色白, 是以遇夜而陰虛愈多。 又日: 下焦畜血, 與虛勞內(nèi)損, 則便尿自遺而不知。
又曰: 下焦虛寒, 不能溫制水液, 則尿出不禁。
又曰: 經(jīng)云水之本在腎, 其末在肺, 則知天一之水自上而下, 相為貫通也。
丹溪曰: 小便不禁, 屬熱、屬虛, 熱者五苓散合黃連解毒湯, 虛者五苓散合四物湯加山萸、 五味子。
又曰: 下虛內(nèi)損而不禁, 宜補(bǔ)膀胱陰血, 瀉火邪為主。
《入門》曰: 傷寒熱病, 及風(fēng)溫狂言直視遺尿者, 不治。
丹溪曰: 小便不禁。 赤者有熱, 白者氣虛。 飲后即便 精氣耗散病也。 《內(nèi)經(jīng)》曰: 飲入于胃, 游溢精氣, 上輸于脾, 脾氣散精, 上歸于肺。
《靈橛》曰: 人飲酒, 酒入胃, 谷未熟而小便獨(dú)先下。 說酒者, 熟谷之液, 其氣悍以清, 故后谷而入, 先谷而液出焉, 以是知飲入胃而遽覺至臍下, 即欲小便者, 皆精氣衰耗, 不能輸于脾、歸于肺也。 東垣以為不輸脾歸肺, 心火必上攻, 使口燥而咽干, 旨哉言矣(宜補(bǔ)中益氣湯。 )
東垣曰: 溲尿者, 水也, 水之下流, 其性則然也。 飲入于胃, 其精氣雖上升, 其本體固不能上升, 則豈可謂小便獨(dú)為氣化所成哉。
交腸癥 陰陽失度病也。 此癥惟婦人多有之, 或因病后, 或因嗜酒, 血活氣耗, 陰陽失于傳送, 故大小腸錯(cuò)亂, 往往小便中出大便, 亦大便中出小便, 而成此癥也(宜五苓散, 如下愈, 以舊袱頭燒灰酒服。 )
丹溪曰: 一婦人嗜酒, 常痛飲, 忽糟粕出前竅, 溲尿出后竅, 六脈皆沉澀, 與四物湯加海金沙、 木香、檳榔、桃仁、木通, 服之而愈。 此人酒多, 氣升不降, 陽極虛, 又酒濕積久生熱。 煎熬其血, 陰液大虛, 陰陽俱虛, 而暫時(shí)活著, 以其形實(shí), 而酒中谷氣尚在故也。 三月后必死, 果然。
《回春》曰: 一婦人病愈后小便出屎, 先服五苓散二劑, 又用中益氣湯而愈。
金匱腎氣丸 | [大虛] | 熟地 山萸 丹藥 丹皮 茯苓 澤瀉 附子 肉桂 牛膝 車前子 |
補(bǔ)中益氣湯 | [氣虛] | 人參 黃耆 當(dāng)歸 白 升麻 柴胡 炙草 陳皮 姜 棗 |
芎歸湯 | [血虛] | 川芎 當(dāng)歸 |
二陳湯 | [痰多] | 茯苓 甘草 半夏 陳皮 |
桃仁承氣湯 | [血瘀] | |
八正散 | [實(shí)熱] | 大黃 木通 瞿麥 扁蓄 滑石 山梔 甘草 車前 燈心 各一錢 |
火府丹 | [肝熱] | 黃岑錢半 生地三錢 木通四錢 空心服。 |
涼胃湯 | [胃熱] | 黃連 甘草 陳皮 茯苓 食遠(yuǎn)服。 |
加味補(bǔ)中益氣湯 | [肺寒] | 人參 黃耆 當(dāng)歸 白術(shù) 升麻 柴胡 甘草 陳 皮 茯苓 車前 姜 棗 |
溫腎湯 | [腎寒] | 附子 肉桂 熟地 牛膝 茯苓 生姜 空心服。 |
補(bǔ)陰丸 | [腎火] | 黃柏 知母 龜板 杞子 杜仲 側(cè)柏葉 砂仁 五味子 甘草 豬脊髓、地黃膏為丸。 |
四苓散 | [下熱] |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術(shù) |
葵子湯 | [膀胱熱] | 冬葵子 赤茯苓 豬苓 枳實(shí) 瞿麥 滑石 木通 黃岑 車前子 甘草各一錢 姜五片 |
補(bǔ)中益氣湯 | [肺虛] | 方詳上。 |
加味補(bǔ)中益氣湯 | [膀胱虛] | 方詳上。 |
菟絲子散 | [腎虛] | 菟絲子 五味子 肉蓯蓉 杜仲 牡蠣 雞肫去黃皮微炒 共為末, 每服二錢。 |
固脬丸 | [膀胱虛] | 茴香 附子 戎鹽 桑螵蛸 菟絲子 酒糊丸。 |
家韭子丸 | [挾寒] | 韭子 鹿茸 牛膝 熟地 歸身 肉蓯蓉 菟絲子 金石斛 巴戟 杜仲 肉桂 酒糊丸。 |
白微散 | [挾熱] | 白微 白斂 白芍等分 |
牡蠣丸 | [滑脫] | 牡蠣 赤石脂 酒糊丸。 |
沈氏悶泉丸 | [小兒] | 益智仁 茯苓 白術(shù) 白斂 黑山梔 白芍 此余自制方也, 用之頗效。 |
大菟絲子丸 | [老人] | 菟絲子 澤瀉 鹿茸 石龍芮 肉桂 附子 金石斛 熟地 茯苓 牛膝 山萸 川斷 肉蓯蓉 杜仲 防風(fēng) 補(bǔ)骨脂 蓽澄茄 沉香 巴戟 茴香 川芎 五味子 桑螵蛸 覆盆子 |
加味逍遙散 | [脬熱] | |
六味丸 | [肝腎虛] | |
沈氏固胞湯 | [脬損] | 酒炒桑螵蛸二錢 酒黃耆五錢 沙苑子 萸肉各三錢 酒炒全當(dāng)歸 茯神 茺蔚子各二錢 生白芍錢半 升麻二錢 羊小 豬子一個(gè), 洗凈, 煎湯代水煎藥。 此余自制方也, 屢用神效。 |
八珍湯 | [又] | 人參 茯苓 白術(shù) 甘草 生地黃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
補(bǔ)脬飲 | [又] | 生黃絹一尺剪碎 白牡丹根皮一錢 白芨一錢 將二味為末, 水一碗, 煮至絹爛如飴, 空心頓服。 服時(shí)不得作聲, 如作聲, 即不效。 |
五苓散 | [因熱] | 肉桂 白 茯苓 豬苓 澤瀉 |
黃連解毒湯 | [又] | 黃連 黃柏 黃芩 山梔等分 |
四物湯 | [因虛] | 川芎 當(dāng)歸 白芍 地黃治飲后即便方一 |
補(bǔ)中益氣湯 | [總治] | 方詳上。 |
五苓散 | [] | 方詳上。 |
補(bǔ)中益氣湯 | [又] | 方詳上。 |
四物湯 | [又] | 方詳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