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光華
幼習(xí)岐黃,博覽方書。初涉臨床,辨癥處方,頓覺茫然,胸懷縱有千方藥,對癥欲覓一方難,重憶藥性,默誦方歌,尤難下筆,真有點(diǎn)望藥興嘆之感。為此才靜心分析用藥規(guī)律,悟得百余則兩味藥配伍,治療常見癥狀頗宜,有的已成為基礎(chǔ)方劑,有的反復(fù)出入于一些基礎(chǔ)方劑中,協(xié)助主方解決兼癥,靈活變通,為古今醫(yī)家所習(xí)用。故重溫方書,輯編成賦,取其易讀易記,用之臨床,如暗處一燈。歷經(jīng)二十余年,臨診之際,常憶其詞而用,頗感應(yīng)手。今借貴刊一角,奉諸同道,以期引玉。
諸般藥品,各具其能,單方亦可治驗,配伍其效倍增。
譬如
肉桂黃連治
心腎不交,故名交泰(丸);
吳萸黃連可平肝治酸,是曰左金(丸)。干
姜黃連可除胸中寒熱邪結(jié);
半夏黃連化痰濁濕熱郁凝。歸芎能行氣活血,真如fo手(散)之妙;靈蒲可祛瘀止痛,不愧失笑(散)之名。桂芍調(diào)和營衛(wèi),
桃紅行血通經(jīng)。良附(丸)止胃痛,芎芷療頭疼。查曲消積,龍牡澀精。
豆蔻砂仁能健脾胃;
常山草果止瘧之能。二妙(散)治濕熱成痿;二至(丸)補(bǔ)腎家之陰。
杜仲續(xù)斷治腰膝酸痛;
桑葉芝麻療肝陽頭昏。
山藥扁豆補(bǔ)脾止瀉;
青蒿鱉甲滋陰退蒸。
烏梅甘草生津止渴;
木香檳榔(丸)疏腸止疼。逐濕濁常用術(shù)樸;吐風(fēng)痰稀涎(散)最靈。清肺之熱必用二母(丸);脾腎
泄瀉古用二神(丸)。枳術(shù)(丸)能健脾消痞;六一(散)有滌暑之能。石脂余糧(丸)澀大腸;金櫻
芡實止
遺精。
川烏草烏入骨搜風(fēng);
附子天雄回元返本。
若論
丹皮山梔可清血熱;
桑皮地骨肺火能醫(yī)。旋覆
代赭(湯)平噫氣;
丁香柿蒂止
呃逆。
靈脂玄胡血痛良;
橘核小茴把疝醫(yī)。
遠(yuǎn)志菖蒲安神定志(丸);
荊芥薄荷疏風(fēng)第一。
青皮陳皮最能理氣;
石膏龍骨極好生肌。
枳殼厚樸快氣寬胸;
扁蓄瞿麥膀胱淋閉。枳殼
桔梗開胸利膈;
芫花甘遂水蠱偏宜。
梔子豆豉治胸膈熱郁;
蘆薈使君療小兒
疳積。
南星半夏最伐痰涎;
紫菀冬花咳嗽能醫(yī)。
百合地黃專療百合;
防風(fēng)荊芥祛風(fēng)第一。
嘗聞
葶藶大棗瀉肺
癰之膿;桔梗(湯)甘草療咽痛之方。香連(丸)止赤白;白金(丸)治癲與狂。歸芍有養(yǎng)血之能;芍草乃
止痛靈方。硝黃潤腸攻積;蔥豉(湯)發(fā)汗通陽。清養(yǎng)肺胃,二冬(膏)堪用;虛冷
便秘,半硫(丸)最良。厚樸
黃芩化
脾胃濕熱;
升麻柴胡舉陷升陽。姜棗和乎氣血;杞菊明目之方。
細(xì)辛五味宣肺斂肺;
干姜附子(湯)救逆回陽。
烏貝散胃痛吞酸;
蒼耳散
鼻淵尤良。故脂胡桃碾泥服,治腎虛諸;
朱砂磁石鎮(zhèn)肝腎,療耳目之方。痰核癭瘤需
昆布海藻;痰飲
嘔吐用半夏(湯)
生姜。
人參附子(湯)補(bǔ)先后天之氣,救陰陽暴脫;人參地黃固氣而救津陰,治失血陰亡。
乳香沒藥止痛為先;赤豆
當(dāng)歸(散)近血為良。參芪能補(bǔ)氣固表;歸芪乃補(bǔ)血之湯。肺腎
虛喘常服人參胡桃(湯);干噦嘔者最宜
橘皮(湯)生姜。
大黃黃連瀉心(湯)消痞;黃芩黃連解毒(湯)良方。
再論柴胡
白芍疏肝和肝;
杏仁貝母止咳化痰。知柏清下焦?jié)駸;桂附溫下元虛寒。二陳燥濕祛痰;棱莪化痞消堅。百合(?
烏藥心氣痛;熱逆頭疼
川芎(石膏)散。痰熱面腫用黛蛤(散);咳嗽痰血百花丸。
又聞
白術(shù)澤瀉健脾利濕;
木通豬苓利
水消腫。金鈴(散)玄胡治熱郁
心痛;
地膚白礬洗皮膚之風(fēng)。蒙花
菊花明目散翳;
地榆槐角腸風(fēng)堪用。益智烏藥治陽虛
遺尿,是名縮泉(丸);
茴香牽牛治水飲諸病,美曰禹功(散)。
銀花連翹可清熱解毒;
僵蠶桔梗治
喉痹之風(fēng)。白術(shù)附子溫中除濕,可治厥汗;
山甲皂刺消腫排膿,療瘡有功。
枳實竹茹善能和胃止嘔;枳實
芍藥(散)專治產(chǎn)后
腹痛。柴芩可清肝膽之熱;桑菊能散頭目之風(fēng)。生姜竹茹止嘔逆;葵子
茯苓(散)消胎腫。
綠豆甘草解百毒;檳榔
雷丸殺諸蟲。
古方眾多,豈能錄完;敘其概要,略見一般。常用方劑,詳查細(xì)練;熟能生巧,通權(quán)達(dá)變。
注
1.論文發(fā)表于《實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1998.2,165頁
2.此文發(fā)表后,先后被10余家雜志社征集轉(zhuǎn)載,亦多次應(yīng)邀參加各種學(xué)術(shù)交流會。曾出中英文對照版,出席法國維樂堡醫(yī)學(xué)研討會,轉(zhuǎn)載于該學(xué)會出版的《全球遠(yuǎn)程醫(yī)療與國際東西方醫(yī)學(xué)研究》的巨著中。1999年8月應(yīng)邀參加《中國中醫(yī)基礎(chǔ)學(xué)》雜志社在昆明舉辦的“面向新世紀(jì)中醫(yī)藥學(xué)術(shù)及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2000年6月又被中國新世紀(jì)叢書編委選編入國家級文獻(xiàn)史冊《中國九五成就與探索》的宏篇巨著中。
附:實用藥物配伍賦代表方劑朔源
交泰丸(《四科簡效方》)
生
川連五錢,肉
桂心五分,碾細(xì),
白蜜丸,空心淡鹽湯下。治心腎不交,
怔忡無寐。
左金丸(《丹溪心法》)
黃連六兩,吳萸一兩,碾細(xì),水泛成丸,每次開水送下五分到一錢,治肝火旺盛,左脅作痛,吐酸吞酸,舌紅脈數(shù)。
黃連湯(《
傷寒論》)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炙),干姜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治心下痞滿,滿而不痛,惡心欲吐,腸鳴下利,納呆,微渴,舌色稍淡,苔白膩或微黃,脈弦細(xì)數(shù)。
半夏
瀉心湯(《傷寒論》)
半夏半升(洗)、黃芩、干姜、人參、甘草(炙)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治心下痞滿,滿而不痛,惡心欲吐,腸鳴下利,納呆,微渴,舌色稍淡,苔白膩或微黃,脈弦細(xì)數(shù)。
fo手散(《普濟(jì)本事方》)
當(dāng)歸六兩(洗,去蘆,薄切,焙干,秤),川芎四兩(洗),上粗末,每服二錢,水一小盞,止一沸,去渣,溫服,口噤灌之,令人行五、七里再進(jìn)。不過二、三服便生。治婦人妊娠五、七月,因事筑磕著胎或子死腹中,惡露不下,疼痛不止,口噤欲絕,用此藥探之,若不損則痛止,子母俱安,若胎損立便逐下。
失笑散(《局方》)
生
蒲黃、
五靈脂各等份碾末,每服3克,酒或醋煎服。治產(chǎn)后惡露不行,瘀血停阻,心腹脹悶作痛。
桂枝湯(《傷寒論》)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癥猶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
酪、臭惡等物。
治太陽中風(fēng)、
發(fā)熱、惡風(fēng)寒、汗出、頭項強(qiáng)痛,鼻鳴干嘔;或非外感性營衛(wèi)失和,常
自汗出,或發(fā)熱汗出,時發(fā)時止,無惡寒
頭痛;或陽明兼表,汗出多,微惡風(fēng)寒;或太陽兼表,惡風(fēng)寒,四肢煩痛,納呆欲嘔;或妊娠惡阻,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或產(chǎn)后中風(fēng),頭微痛,時發(fā)熱,胸脘悶,干嘔、汗出。舌質(zhì)淡紅潤,苔薄白或薄白膩,脈浮緩。
桃紅
四物湯(《醫(yī)宗金鑒》)
四物湯加
桃仁、
紅花,治婦人經(jīng)產(chǎn),一切血癥挾瘀者,如經(jīng)血不調(diào),血多有塊,色紫稠粘,乃內(nèi)有瘀血,舌暗黃或紫色瘀斑,脈澀等。
良附丸(《良方集腋》)
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碾),
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碾),分別貯藏。如因寒而得者倍良姜,病因怒而得者倍香附,因寒怒兼有者等量用之,以米飲湯加入姜汁一匙,鹽一撮,為丸服之。治心口一點(diǎn)痛,乃胃脘有滯有血,多因惱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終身不瘥。
芎芷石膏湯(《醫(yī)宗金鑒》)
川芎、
白芷、石膏、
羌活、菊花、
藁本六味組成,治療風(fēng)熱頭痛,以發(fā)熱惡風(fēng)、面紅、目赤、便秘溲黃、脈數(shù)為辨證依據(jù)。
保和丸(《丹溪心法》)
山楂三兩,炒
神曲、茯苓、半夏各一兩,陳皮、炒
萊菔子、連翹各五錢,碾成細(xì)末,用神曲煮糊和成丸藥,如
梧桐子大,每次二三錢,用炒
麥芽湯送下,也可將麥芽碾末和入丸內(nèi)。治
傷食傷酒,胸膈痞悶,噯氣有酸腐味,腹痛大便泄瀉。
金鎖固精丸(《醫(yī)方集解》)
芡實(蒸)、
蓮須、
沙苑蒺
藜(炒)各二兩,龍骨(酥)、
牡蠣(鹽水煮一日一夜,煅粉)各二兩,共碾細(xì)末,用
蓮子粉煮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三錢,用淡鹽湯送下。治療夢遺滑精,
盜汗虛煩,
腰痛耳鳴,四肢無力等癥。
《世醫(yī)得效方》
白豆蔻十四個,
縮砂仁十四個,生
炙甘草各2錢,共為細(xì)末,常摻入兒口中,治小兒吐乳
胃寒者。
截瘧七寶飲(《易簡方》)
常山(酒炒)、草果(煨)、檳榔、厚樸、青皮、陳皮、甘草等分。水酒各半煎,露之,發(fā)日早晨溫服,治陽經(jīng)實瘧。
二妙丸(《丹溪心法》)
黃柏、
蒼術(shù)等分為末,姜汁泛丸,每服三錢。治療濕熱所盛,全身骨酸,股膝無力,足踝痿弱等。
二至丸(《醫(yī)方集解》)
女貞子(冬日采,不拘多少,陰干,蜜酒拌蒸,過一夜,粗布袋擦去皮,曬干為末,瓦瓶收貯),
旱蓮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搗汁熬膏,和前藥為丸,臨臥酒服。補(bǔ)腰膝,壯筋骨,強(qiáng)陰腎,烏髭發(fā)。
獨(dú)活寄生湯(《千金方》)
獨(dú)活二兩,
桑寄生四兩,
秦艽、防風(fēng)各二兩,細(xì)辛、川芎各一兩,當(dāng)歸、
熟地、白芍各三兩,肉桂一兩,茯苓、杜仲、
牛膝各三兩,人參、甘草各一兩,共十五味,水煎分三次服,治由風(fēng)、寒、濕三種邪氣造成痹癥。本方去寄生,加
黃芪、續(xù)斷為
三痹湯,治風(fēng)寒濕痹。
桑麻丸(《醫(yī)級》)
嫩桑葉(去蒂,洗凈,曬干為末)一斤,黑
胡麻子四兩,搗碎熬濃汁加白蜜一斤,熬至滴水成珠,入桑葉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空腹時淡鹽湯,臨臥時溫酒送下。治肝陰不足,眼目昏花,咳久不愈,肌膚甲錯,麻痹不仁。
參苓
白術(shù)散(《局方》)
人參、茯苓、土炒白術(shù)、陳皮、炙甘草、山藥各二斤,炒扁豆一斤半,蓮子肉、砂仁、炒苡仁、桔梗各半斤,共碾細(xì)末,每服二兩,用大棗煎湯送下。治脾胃虛弱,肺氣不足,飲食減少,體倦少力,短氣
心悸,以及嘔吐泄瀉等癥。
青蒿
鱉甲湯(《溫病條辨》)
青蒿、
知母各二兩,鱉甲五兩,細(xì)
生地四兩,丹皮三兩,水煎服,治熱性病后期,邪擾陰分,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至夜又熱的證候。
玉泉丸(《沈氏尊生書》)
烏梅、甘草、人參、
花粉、
葛根、
麥冬、黃芪等,清熱滋陰,生津止渴。
木香檳榔丸(《儒門事親》)
木香、檳榔、青皮、陳皮、炒枳殼、黃連(
吳茱萸湯炒)、
三棱、
莪術(shù)各一兩,酒炒黃柏、酒浸大黃各三兩,香附、
黑丑各四兩,共十二味,碾成細(xì)末,用
芒硝水制成丸,如梧桐子大,根據(jù)病人體質(zhì)和證候輕重用量,一般五十粒為一次,約二錢,開水送下。治積滯在里,胸部痞滿,腹中脹痛,二便不通,或泄瀉
痢疾而有腹痛,肛門重墜,便時不暢,以及
瘧疾而食滯等證候。
平
胃散(《局方》)
蒼術(shù)五斤,厚樸、陳皮各三斤二兩,炙甘草三十兩,共碾細(xì)末,每次用二錢,加生姜二片,大棗二枚同煎服。治因感受山嵐瘴氣以及不服水土而致脾胃不和、不思飲食、胸腹脹滿、泄瀉等癥。
稀涎散(《圣濟(jì)總錄》)
皂角四梃(去皮弦,炙黃)和白礬一兩,共碾細(xì)末,每次五分,開水調(diào)服。服后可使痰涎吐出,病人蘇醒,再用他藥調(diào)治。
二母丸(《局方》)
知母、貝母,治痰熱咳嗽。
二神丸(《本事方》)
肉豆蔻、
補(bǔ)骨脂,治脾腎兩虛之泄瀉。
枳術(shù)湯(《金匱要略》)
枳實七枚,白術(shù)二兩,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服,腹中軟即當(dāng)散也。治水飲氣滯結(jié)于心下,自覺心下痞脹不適,按之堅大如盤,兼有腹脹不適。
六一散(《傷寒直格》)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共碾細(xì)末,每服三錢,和白蜜少許,冷水或燈芯湯調(diào)服。治療暑濕發(fā)熱、口渴煩躁、小便不暢、大便瀉痢等癥。
赤石脂禹余糧湯(《傷寒論》)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糧一斤(碎),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治傷寒病屢用下藥所以下利不止、滑脫不禁。常伴有小便短少或小便不利癥狀。
水陸二仙丹(《證治準(zhǔn)繩》)
金櫻子、芡實共為丸服。治遺精、白濁、小便頻數(shù)、婦女
帶下。
小活絡(luò)丹(《圣濟(jì)總錄》)
川烏(炮)、草烏(炮)、
膽星各六兩,
地龍(洗焙干)、乳香(去油)、沒藥(另碾)各三兩三錢,碾極細(xì)末,酒煮面粉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冷酒送下。治中風(fēng)、手足麻木、日久不愈、經(jīng)絡(luò)中有痰濕死血,腿臂間忽有一、二點(diǎn)痛者。
三建湯(《肘后方》)
烏頭、附子、天雄(并炮裂,去皮臍)等分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二盞,姜十五片,煎八分溫服。治元陽素寒,寒邪外攻,
手足厥冷,大小便滑數(shù),小便白渾,六脈沉微,除痼冷,扶元?dú)饧皞幎尽?br >
加味
逍遙散(《內(nèi)科摘要》)
柴胡、當(dāng)歸、白芍、茯苓、白術(shù)各一兩,甘草五分(加煨姜、薄
荷葉)組成,再加丹皮、梔子。原方治療血虛肝郁引起的脅肋作痛、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及骨蒸勞熱,最為有效。加味兼治婦人因憂郁而致經(jīng)血不調(diào)。
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
桑皮、
地骨皮各三兩,甘草一兩,
粳米三兩煎服。治肺火蒸熱、喘嗽氣急。
旋覆代赭湯(《傷寒論》)
旋覆花三兩,人參二兩,生姜五兩,代赭一兩,甘草三兩(炙),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二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治上腹部痞滿,按之緊硬而不痛,頻頻曖氣。或見納差,餐后上腹部脹滿、呃逆、惡心甚或嘔吐等癥。脈緩或滑,舌苔白膩或厚膩。
丁香柿蒂湯(《病因脈治》)
丁香、柿蒂各二錢,人參八錢,生姜五片,水煎溫服。治久病之后,中氣被戕,胃中虛寒而引起的呃逆。
少腹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小茴香七粒(炒),干姜二分(炒),玄胡一錢,沒藥二錢,當(dāng)歸三錢,川芎二錢,安桂一錢,
赤芍二錢,蒲黃三錢(生),靈脂二錢(炒),水煎服。治沖任虛寒,瘀血內(nèi)阻的
痛經(jīng)、
癥瘕等。
香橘散(《張氏醫(yī)通》)
橘核、小茴、山楂,炒碾為末,溫酒調(diào)下。治睪丸偏墜。
安神定志丸(《醫(yī)學(xué)心悟》)
人參、遠(yuǎn)志、茯苓、
茯神、
石菖蒲、
龍齒,治心悸多夢,時易驚醒,舌色淡,脈象弦細(xì)。
銀翹散(《溫病條辨》)
銀花、連翹各一兩,
竹葉、荊芥各四錢,
牛蒡子、薄荷、桔梗各六錢,
淡豆豉、甘草各五錢,共碾粗末,每服六錢,用鮮
蘆根湯煎服。治風(fēng)溫初起,發(fā)熱口渴而不惡寒的證候。
治中湯(《醫(yī)宗金鑒》)
人參、白術(shù)、干姜、
炙草、青皮、陳皮,溫中理氣,治
太陰虛寒兼氣滯者。
輕乳
生肌散(《醫(yī)宗金鑒》)
石膏(煅)一錢,
血竭五錢,乳香五錢,
輕粉五錢,
冰片一錢,上為末撒之,有水加龍骨、白芷各一錢,不收口加
雞內(nèi)金(炙)一錢。
小承氣湯(《傷寒論》)
大黃四兩(酒洗),厚樸二兩(炙去皮),枳實三枚(大者、炙),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三合,去滓。分溫二服,初服
當(dāng)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治潮熱汗出,腹脹滿或腹痛拒按,大便硬或熱結(jié)旁流,或
神昏譫語,或下利譫語,舌質(zhì)微紅,苔黃燥,脈滑數(shù)。
八正散(《局方》)
木通、
車前子、
萹蓄、大黃(面裹煨)、滑石(水飛)、
甘草梢、瞿麥、梔子各一斤,共碾粗末,每次用二錢加燈草同煎服。治小便淋澀不通,小腹脹急,溺時有血而痛,口渴咽干。
血府逐瘀湯(《醫(yī)林改錯》)
當(dāng)歸三兩,生地三兩,桃仁四兩,紅花三兩,枳實二兩,赤芍二兩,柴胡一兩,甘草二兩,桔梗一兩半,川芎一兩半,牛膝三兩水煎服。治胸中血府血瘀所致之頭痛、
胸痛、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后下、心里熱、瞀悶、急躁、夜睡夢多、呃逆、飲水即嗆、不眠、小兒
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氣病、干嘔、晚發(fā)一陣熱。
十棗湯(《傷寒論》)
芫花(熬)、甘遂、
大戟,上三味等分。分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內(nèi)藥末,強(qiáng)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旦服。若不下,痛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yǎng)。治心下痞硬脹滿,牽引脅下疼痛,伴有干嘔、短氣、汗出、頭痛、不惡寒、下利、舌苔白、脈沉弦。
梔子豉湯(《傷寒論》)
梔子十四個(擘),
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nèi)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jìn)一服得吐者,止后服。治心煩不得眠,或反復(fù)顛倒,心中懊,舌苔黃膩;蛞娦刂兄,心下滿,或心中結(jié)痛,饑不欲食,或身熱。
治小兒脾疳(《儒門事親》)
蘆薈、使君,以上各等分,為細(xì)末,米飲調(diào)下一、二錢。
導(dǎo)痰湯(《濟(jì)生方》)
二陳湯(半夏)加南星、枳實,治痰厥。以卒然昏厥,喉有痰聲,舌苔白膩,脈沉滑。
射干麻黃湯(《金匱要略》)
射干十三枚(一法三兩),麻黃四兩,生姜五兩,細(xì)辛三兩,紫菀三兩,冬花三兩,
五味子半升,大棗七枚,半夏大者洗八枚(一法半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治發(fā)熱惡寒,咳嗽喘息,喉中痰鳴,痰多清稀,常伴胸膈滿悶,甚則不能平臥,舌苔白滑,脈浮弦(滑)。
百合地黃湯(《金匱要略》)
百合七枚(擘),
生地黃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dāng)白沫出,去其水,更以
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內(nèi)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當(dāng)如漆。治
百合病,神志恍惚不定,頭昏目眩,心悸
失眠,坐臥不寧,如寒無寒,如熱無熱,欲食不食,欲眠不眠,若有所思,行動異常,口苦而干,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微數(shù)。
消風(fēng)散(《局方》)
羌活、防風(fēng)、川芎、人參、茯苓、炙甘草、僵蠶、
蟬殼、藿
香葉各二兩,厚樸、荊
芥穗、陳皮各半兩組成,共碾細(xì)末,各次服二錢,用茶調(diào)或酒調(diào)服。治風(fēng)熱上攻的頭痛目昏,項背拘急,鼻塞多嚏,以及皮膚頑麻,或發(fā)瘙癢
癮疹等。
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
葶藶(熬令色黃,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肉、葶藶,煮取一升頓食。治咳喘、吐腥臭膿痰,或吐痰涎。胸脅脹滿,不能平臥,面浮身腫,小便不利。或鼻塞流清涕,嗅覺有減,舌苔薄黃膩,脈滑數(shù)。
桔梗湯(《傷寒論》)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溫分再服。治咽部紅腫熱痛,口干咽燥,煩渴喜飲,小便黃,或肺癰見身熱振寒,甚則咳嗽胸滿,咳膿痰,味腥臭,舌質(zhì)紅,苔黃,脈數(shù)。
香連丸(《和劑局方》)
黃連(同吳萸炒,去吳萸不用)、木香兩味,共為細(xì)末,醋糊為丸。米飲送服。治療濕熱痢疾。胸膈痞悶,下痢膿血,腹痛里急,不思飲食。
白金丸(《本事方》)
郁金七、白礬三,為細(xì)末,皂角煮汁為丸!夺t(yī)方集解》以薄荷煎湯糊丸。治痰壅內(nèi)閉之癲狂,驚癇發(fā)狂,喜怒無常,或精神抑郁,表情淡漠,脈弦滑。亦治喉風(fēng)、
乳蛾。
四物湯(《局方》)
酒蒸熟地、酒炒當(dāng)歸、川芎、白芍各等分,碾為細(xì)末,每服三錢,水煎熱服。治血虛、月經(jīng)不調(diào)、臍腹疼痛,以及血結(jié)成塊,時發(fā)疼痛等。
芍藥甘草湯(《傷寒論》)
芍藥、甘草(炙)各四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治咽中干,腳攣急,舌紅少津,脈細(xì)微數(shù)。
調(diào)胃承氣湯(《傷寒論》)
甘草二兩(炙),芒硝半升,大黃四兩(去皮,酒洗),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nèi)芒硝,更上微火令沸,少少溫服之。治不惡寒但熱,蒸蒸發(fā)熱,汗出,心煩或譫語,或口渴腹脹滿,不大便,舌質(zhì)淡紅或微紅,苔黃,脈滑或平。
蔥鼓湯(《肘后方》)
蔥白、豆豉或桔梗同用,治
感冒、寒熱頭痛。
二冬膏(《張氏醫(yī)通》)
天冬、麥冬治干咳氣逆,由肺燥者。
半硫丸(《局方》)
上好透明
硫黃和半夏(湯洗七次焙干)各等分,碾成細(xì)末,以生姜汁同熬,和干蒸餅?zāi)⿺噭,入石臼中杵百下,做成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至二十丸,溫酒或生姜湯送下。治老人下元虛冷的大便秘結(jié)。
杏仁滑石湯(《溫病條辨》)
黃芩三錢,滑石三錢,杏仁三錢,
橘紅一錢五分,黃連一錢,郁金二錢,厚樸二錢,半夏三錢,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治胸痞悶,身熱嘔惡,煩渴自利,汗出溺短,苔灰白。
補(bǔ)中益氣湯(《脾胃論》)
黃芪(虛熱盛者一錢),炙甘草五分,人參、白術(shù)各三分,當(dāng)歸二分,橘皮、升麻、柴胡各二分或三分,水煎一次稍熱服。治飲食勞倦所傷的氣虛身熱,心煩懶言,不貪飲食,四肢困倦,或動則
氣喘,或口渴多汗,以及中氣不足而致
吐血、
便血、
脫肛、子宮下垂。
八珍湯(《正體類要》)
當(dāng)歸二錢,川芎二錢,白芍三錢,熟地五錢,
黨參五錢,白術(shù)三錢,茯苓三錢,炙甘草一錢半,生姜三片,大棗五個。補(bǔ)益氣血。治氣血兩虧,形體消瘦,面色萎黃,月經(jīng)不調(diào),
崩漏不止,以及瘡瘍潰后久不收口等。
杞菊地黃丸(《醫(yī)級》)
熟地八兩,
山茱萸、山藥各四兩,丹皮、茯苓、澤瀉各三兩,加
枸杞、菊花,治肝
腎陰虛,目畏光,久視昏暗,迎風(fēng)流淚等。
小青龍湯(《傷寒論》)
麻黃三兩(去節(jié)),芍藥三兩,干姜三兩,五味子半升,甘草(炙)三兩,桂枝三兩(去皮),半夏半升(洗),細(xì)辛三兩,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
栝樓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
蕘花,如一
雞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小腹?jié)M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蕘花不治利,麻黃主喘,今此語反者,疑非仲景意。治惡寒發(fā)熱,頭身疼痛,無汗,咳喘,痰涎清稀量多,干嘔。或頭面肢體浮腫,或渴,或下利,或咽喉有噎塞感,或小便不利,小腹脹滿。舌質(zhì)淡紅,苔白滑,脈浮緊或浮滑。
干姜附子湯(《傷寒論》)
干姜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二味以水三升,去滓頓服。治晝?nèi)諢┰瓴坏门P,夜而安靜,身無大熱,脈沉微。同時,病人不嘔,不渴,無表證。舌質(zhì)淡。舌苔薄白,或見面色微赤。
烏貝散(《濟(jì)生方》)
烏賊骨、象貝母共為細(xì)末,治胃痛吞酸。
蒼耳散(《濟(jì)生方》)
蒼耳子二兩半,薄荷葉、
辛夷各半兩,白芷一兩,共碾細(xì)末,每服二錢,用蔥茶調(diào)服,治鼻淵。
《續(xù)傳信方》(《中藥大辭典1545頁》)
胡桃肉二十兩(搗爛),補(bǔ)骨脂十兩(酒蒸),碾末蜜調(diào)如飴服。治濕傷于內(nèi)外,陽氣衰竭,虛寒、喘嗽、腰腳疼痛。
磁朱丸(《千金方》)
磁石、朱砂、神曲三味組成,治心腎不交,心陽偏亢者,以心悸失眠,耳鳴
耳聾,視物昏花,亦治
癲癇。
海藻玉壺湯(《醫(yī)宗金鑒》)
海藻(洗)、陳皮、貝母(去心)、連翹(去心)、昆布、半夏(制)、青皮、獨(dú)活、川芎、當(dāng)歸、甘草各一錢,
海帶五分(洗),水三盅,煎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治癭瘤或軟或硬,胸悶
脅痛,善太息,苔薄膩,脈弦滑。
小半夏湯(《金匱要略》)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治飲停心下而致嘔吐,或干嘔呃逆,谷不得下,口不渴,小便自利,苔白滑者。
人參附子湯(《濟(jì)生方》)
人參五錢,熟附子一兩,分為四貼,每貼以生姜十片,流水二盞,煎一盞,食遠(yuǎn)溫服。治陽虛氣喘,自汗盜汗,氣短頭暈。
瓊玉膏(《丹溪心法》)
生地四斤,人參六兩,茯苓十二兩,白蜜二斤,先將生地?fù)v汁,人參、茯苓碾末與蜜和勻,將磁器中封好,隔水煮成膏,每次用開水沖服二湯匙,治
虛勞干咳,咽燥咯血者。
活絡(luò)效靈丹(《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
當(dāng)歸、
丹參、生乳香、生沒藥,活血祛瘀。治氣血瘀滯,痃癖癥瘕,心腹疼痛,腿疼臂疼,內(nèi)外瘡瘍,臟腑
積聚,經(jīng)絡(luò)瘀阻。
赤小豆當(dāng)歸散(《金匱要略》)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當(dāng)歸,上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治
狐惑病,身無熱,心微煩,默默欲臥,目赤澀痛,目眶與眵發(fā)黑;蜓蹆(nèi)有膿血,腹不痛,無里急后痛者。
保元湯(《博愛心鑒》)
人參二錢,黃芪三錢,甘草一錢,肉桂五分,四味組成,治虛損勞怯,元?dú)獠蛔愕亩化。其中肉桂春三四分,秋冬七八分?br >
當(dāng)歸補(bǔ)血湯(《內(nèi)外傷辨惑論》)
當(dāng)歸二錢,黃芪(炙)一兩,水煎服。治血虛發(fā)熱,肌熱面赤,脈大而虛。
人參胡桃湯(《濟(jì)生方》)
人參、胡桃肉、生姜三味藥組成,治肺腎兩虛之咳喘,以胸滿喘急,不能睡臥,呼多吸少,神疲乏力,腰膝酸軟。
橘皮湯(《金匱要略》)
橘皮四兩,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治胃中寒冷,惡心嘔吐,呃逆噯氣,心下痞滿,不思飲食,或四肢微厥,脈沉有力或弦滑。
大黃黃連瀉心湯(《傷寒論》)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滓,分溫再服。治心下痞滿,按之柔軟而不痛不硬,心煩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不爽或秘結(jié),舌紅苔薄黃,關(guān)脈浮數(shù)。
黃連解毒湯(《千金方》)
黃連三錢,黃柏、黃芩各二錢,梔子二錢,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二次服。治三焦實熱,煩躁昏狂,大熱干嘔,口燥咽干,錯言亂語,不得睡眠,吐血衄血以及陽毒發(fā)斑等癥。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書》)
柴胡、白芍、枳殼、川芎、香附、陳皮、甘草,七味組成。治療
肝氣郁結(jié),以脅肋疼痛,寒熱往來,胸悶不舒,精神抑郁。
貝母散(《圣濟(jì)總錄》)
貝母(去心)一兩半,甘草(炙)三分,杏仁(湯浸去皮尖炒),上三味,搗為末,煉蜜丸如彈子大。含化咽津,治肺熱咳嗽多痰,咽喉中干。
知柏地黃丸(《醫(yī)宗金鑒》)
即
六味地黃丸(方藥見16頁杞菊地黃丸條)加知母、黃柏,治
陰虛火旺,骨痿髓枯,咽痛虛煩,骨蒸盜汗等。
腎氣丸(《金匱要略》)
即六味地黃丸(方藥見16頁杞菊地黃丸條)加肉桂、附子各一兩,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治腰痛不甚腳軟,腰以下往往覺冷,少腹拘急,溲解不利,或小便頻數(shù),或溺有余瀝,或解清長量多,遺精、目眩、脫發(fā)、口渴多飲且喜熱飲,浮腫面色白,嘔吐清涎,舌質(zhì)淡或胖,脈沉細(xì)。
二陳湯(《局方》)
半夏、陳皮各五兩,茯苓三兩,炙甘草一兩,碾粗末,每服四錢,加生
姜七片、烏梅一個同煎。治咳嗽脹滿、嘔吐惡心、頭眩心悸等痰飲癥候。
化積丸(《類證治裁》)
阿魏、
浮海石、莪術(shù)、三棱、香附、
雄黃、檳榔、
蘇木、
瓦楞子、五靈脂十味組成,治癥積腹內(nèi)結(jié)塊,按之覺硬,舌青紫,脈弦滑。
百合湯(《湯頭歌訣白話解》)
百合一錢,烏藥三錢,因氣郁而致的心胃疼痛。
川芎散(《衛(wèi)生寶鑒》)
川芎、石膏、僵蠶、菊花為末,治風(fēng)熱頭痛。
黛蛤散(青蛤丸)(《衛(wèi)生鴻寶》)
青黛、煅
蛤粉二味組成,治
肝火犯肺之咳嗽,以頭昏耳鳴,胸脅作痛,咳痰帶血,咽喉不利,脈弦數(shù)。
百花丸(《濟(jì)生方》)
款冬花、百合,共碾末為丸,治痰嗽帶血。
五苓散(《傷寒論》)
豬苓十八銖(去皮),澤瀉一兩六銖,白術(shù)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半兩(去皮),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治發(fā)熱,煩渴或渴欲飲水者,水入則吐,小便不利,或惡風(fēng)自汗,或目
眩暈,或吐涎沫,或臍下悸動,小腹脹滿,苔白,脈浮或浮數(shù)。
木通散(《證治準(zhǔn)繩》)
木通、桑
白皮、紫蘇、
赤茯苓、豬苓、檳榔六味組成,治氣滯
水腫,一身悉腫,喘促煩悶,小便不利。
金鈴子散(《圣惠方》)
金鈴子、玄胡等分碾細(xì)末,每服三錢,酒調(diào)下,治肝胃氣痛。
《壽域神方》
地膚子、白礬等分煎湯頻洗,治肢體
疣目。
密蒙花散(《局方》)
密蒙花(凈)、石
決明(用鹽同東流水煮一沸時漉出研粉)、
木賊、杜
蒺藜(炒去尖)、羌活(去蘆)、菊花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臘茶清調(diào)下,食后,日二服。治風(fēng)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及久患
偏頭痛,牽引兩眼,漸覺細(xì)小,昏澀隱痛,并暴赤腫痛,并皆療之。
槐角丸(《丹溪心法》)
槐角、枳殼、黃芩、黃連、黃柏、
側(cè)柏葉、生地、地榆、當(dāng)
歸尾、防風(fēng)、荊芥等。十一味組成,治
痔瘡及腸風(fēng)下血。舌紅、苔黃、脈數(shù)而有力。
縮泉丸(《婦人良方》)
烏藥、益智等分碾末,再用酒煮山藥成糊,和成藥丸,如梧子大,每次服七十粒(三錢),用鹽酒或米湯送下。治
膀胱虛寒的小便頻數(shù)。
禹功散(《儒門事親》)
茴香、牽牛,治諸水飲病。
清營湯(《溫病條辨》)
犀角、生地黃、
元參、竹葉心、麥冬、丹參、黃連、銀花、連翹,治邪熱傳營,身熱夜甚,神煩少寐,時有譫言,目常喜開或喜閉,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隱隱,脈數(shù),舌絳而干。
六味湯(《喉科秘旨》)
薄荷、防風(fēng)、荊芥、桔梗、甘草、僵蠶,治療風(fēng)寒外襲之急
喉喑。以卒然聲音不揚(yáng),甚則嘶啞,或兼有咽喉微痛,吞咽不利,喉癢、咳嗽不爽,鼻塞流清涕,惡寒發(fā)熱,頭痛無汗,苔薄白,脈浮緊。
白術(shù)附子湯(《金匱要略》)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白術(shù)四兩,生姜三兩(切),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二升,去滓,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fù)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白術(shù)并走皮肉,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dāng)加桂四兩,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dāng)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chǎn)婦,宜減服之。治身體疼煩,不能自轉(zhuǎn)側(cè),不嘔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舌淡,苔白潤,脈緩無力或脈虛而澀。
透膿散(《外科正宗》)
穿山甲、皂刺、升麻、白芷、甘草、青皮、當(dāng)歸、黃芪、人參、白術(shù)十味組成。治一切癰疽氣血虧損者,以癰疽將潰之時,紫陷無膿,根腳散大者。
溫膽湯(《千金方》)
見前二陳湯,再加枳實、竹茹。治膽虛痰熱,虛煩不得眠,驚悸不安,口苦嘔吐涎沫等。
枳實芍藥散(《金匱要略》)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等分,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癰膿,以麥粥下之。治產(chǎn)后小腹脹滿疼痛,脹甚于痛,可累及脅腹,甚則心煩脹滿不得臥,或見不欲食,大便不暢,舌紅苔少或薄黃、脈弦。
小柴胡湯(《傷寒論》)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洗),甘草(炙),生姜各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者,去半夏、人參,加栝樓實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參合煎成四兩半,栝樓根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治療甚廣,歸納如下:
1.傷寒中風(fēng),邪入少陽,癥見口苦、咽干、目眩、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若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苔薄白,脈弦或弦數(shù)。
2.三陽同病,癥見身熱惡風(fēng),頸項強(qiáng),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苔薄白微黃,脈浮弦而大。
3.少陽陽明并病,癥見脅下硬滿,發(fā)潮熱,不大便而嘔,或大便溏,小便自可,苔薄白,脈弦大。
4.
肝氣乘脾,癥見陽脈澀,陰脈弦,腹中急痛。
5.
熱入血室,癥見寒熱發(fā)作有時,經(jīng)水時斷或晝?nèi)彰髁,夜則譫語如見鬼狀。
6.差后發(fā)熱,即傷寒中風(fēng)等外感病差后又復(fù)發(fā)熱,脈弦者。
7.陽微結(jié),癥見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脅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xì)或沉緊。
8.
肝膽濕熱,癥見腹部脹滿,兩脅及心下疼痛,久按之氣不通,鼻干無汗,
嗜睡,周身及目睛黃染,大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后腫,脈弦浮,舌苔黃膩。
桑菊飲(《溫病條辨》)
杏仁二錢,連翹一錢五分,薄荷八分,桑葉二錢五分,菊花一錢,苦桔梗二錢,生甘草八分,蘆根二錢,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治但咳,身不甚熱,口微渴等。
橘皮竹茹湯(《金匱要略》)
橘皮二升,竹茹二升,大棗三枚,人參一兩,生姜半斤,甘草五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治久病體弱,或吐下后,胃虛挾熱,氣逆所致呃逆或嘔吐,呃聲低頻而不連續(xù),少氣,口干但飲水不多,胃納欠佳,苔多薄黃或少,脈虛數(shù)或細(xì)弦而數(shù)。
葵子茯苓散(《金匱要略》)
葵子一斤,茯苓三兩,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治妊娠水腫,身體沉重,小便不利,惡寒身冷,起則頭昏目眩,或身微腫,或但足跗浮腫,舌苔白滑,脈緩滑。
《上海常用中草藥》
綠豆四兩,生甘草二兩,煎服。解烏頭毒。
追蟲丸(《證治準(zhǔn)繩》)
檳榔、雷丸、南木香、
苦楝皮、皂夾、黑丑、
茵陳。
說明論文來源于以上常用古方,故附古方來源主治、方藥以利學(xué)者查用,其中超出2味藥者甚多,故在每方中作一橫線,以應(yīng)賦中歌括藥物的來由,學(xué)者讀時更能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