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藥學理論 > 中國中藥 > 正文:膚如 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化學成分查詢
    

膚如

  
別名 將軍、黃良、火參、膚如、蜀大黃、錦紋大黃、牛舌大黃、錦紋、生軍、川軍
漢語拼音 da huang
英文名
藥材基原 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唐古特大黃或藥用大黃的根莖。
動植物形態(tài) 1.多年生高大草本。根莖粗壯。莖直立,高2m左右,中空,光滑無毛;~大,有粗壯的肉質(zhì)長柄,約與葉片等長;葉片寬心形或近圓形,徑達40cm以上,3-7掌狀深裂,每裂片常再羽狀分裂,上面流生乳頭狀小突起,下面有柔毛;莖生葉較小,有短柄;托葉鞘筒狀,密生短柔毛;ㄐ虼髨A錐狀,頂生;花梗纖細,中下部有關(guān)節(jié)。花紫紅色或帶紅紫色;花被片6,長約1.5mm,成2輪;雄蕊9;花柱3。瘦果有3棱,沿棱生翅,頂端微凹陷,基部近心形,暗褐色;ㄆ6-7月,果期7-8月。
2.本種與掌葉大黃極相似,主要區(qū)別為:葉片深裂,裂片常呈三角狀披針形或狹線形,裂片窄長;ㄐ蚍种o密,向上直,緊貼干莖。
3.本種與上2種的主要不同點是:基生葉5淺裂,淺裂片呈大齒形或?qū)捜切危煌腥~鞘膜質(zhì),較透明,上有短毛;ㄝ^大,淡黃綠色,花蕾橢圓形,果枝開展,翅果邊緣不透明。
資源分布 1.分布于陜西、甘肅東南部、青海、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及西藏東部。 2.分布于甘肅、青海、四川及西藏東北部。 3.分布于陜西南部、河南西部、湖北西部、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生態(tài)環(huán)境 1.生于山地林緣或草坡,野生或栽培。 2.生于山地林緣較陰濕的地方。 3.生于山地林緣或草坡。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冷涼氣候,耐寒,忌高溫。野生于我國西北及西南海拔2000m左右的高山區(qū);家種多在1400m以上的地區(qū)。冬季最低氣溫為-10℃以下,夏季氣溫不超過30℃,無霜期150~180d,年雨量為500~1000mm左右。對土鑲要求較嚴,一般以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zhì),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質(zhì)壤土最好,粘重酸性土和低洼積水地區(qū)不宜栽種。忌連作,需經(jīng)4~5年后再種。栽培技術(shù) 用種子繁殖,也可用子芽(母株根莖上的芽)繁殖。種子繁殖:大黃品種易雜交變異,應(yīng)選品種較純的三年生植株作種株,7月中、下旬待種子大部變黑褐色時,連莖割回,陰干,脫粒。備用。用育苗移栽、直播法兩種。分春播和秋播,一般以秋播為好。育苗,可條播或撒播。條播者橫向開溝,溝距25~30cm,播幅10cm,深3~5cm,每1hm2用量30~75kg。撒播是將種子均勻撒在畦面,薄覆細土,蓋草。每1hm2用種量75~105kg。發(fā)芽后于陰天或晴天午后將蓋草揭去。苗出齊后,及時除草、澆水。如幼苗太密,可結(jié)合第1次除草間苗。苗期追
施稀薄人畜糞尿2-3次。初冬回苗后用土、草或落葉覆蓋,至次年萌芽時揭去覆蓋物。春播者于第2年3~4月移栽,秋播者于第2年9~10月移栽。選很有中指粗的幼苗,將側(cè)根及主根的細長部分剪去,按行距70cm,株距50cm開穴,穴深30cm左右,每穴栽苗1株。春季移栽的蓋土宜淺,使苗葉露出地面,以利生長;秋季移栽蓋土宜厚,應(yīng)高出芽嘴5~7cm,以免冬季遭受凍害。直播法,按行距60~80cm,株距50~70cm穴播,穴深3cm左右,每穴播種5~6粒,覆土2cm左右。每1hm2用種子22.5~30kg,苗期管理與育苗移栽法相同。間苗1~2次,在苗
高10~15cm時定苗,每穴1株。子芽繁殖:在收獲大黃時,將母株根莖上的萌生健壯而較大子芽摘下,按行株距55cmX55cm挖穴,每穴放1子芽,芽眼向上,覆土6~7cm,踏實。栽種時在切割傷口涂上草木灰,以防腐爛。
田間管理 栽后第2年進行中耕除草3次。第3年在春、
秋季各進行1次。第4年在春季進行1次。www.med126.com追肥在每次中耕除草后進行,春夏季施油餅或人畜糞水,秋季施土雜肥及炕土灰壅蔸防凍,如堆肥中加入磷肥效果更好。大黃根莖肥大,不斷向上生長,所以每次中除、追肥時,都應(yīng)培土,以促進根莖生長,又能防凍。大黃移栽后在第3、4年的5~6月間,抽苔開花,除留種以外,均應(yīng)及時摘除花苔,以免消耗大量養(yǎng)料,以利根莖發(fā)育。
病蟲害防治 病害有極腐病、輪紋病、瘡痂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可采用綜合防治法,實行輪作;保持土壤排水良好;及早拔除病株燒毀,病株處的土壤用石灰消毒;清除枯枝落葉及雜草,消滅過冬病源;發(fā)病前或發(fā)病時用1:1:12O波爾多液噴霧或澆灌。蟲害有金子和蚜蟲,蟲害有金龜子和蚜蟲,可用化學藥劑毒殺。金龜子為害亦可在早晨捕殺或夜晚點燈誘殺成蟲。
采收和儲藏 大黃移栽后,一般于第 3、4年7月種子成熟后采挖,先把地上部分割去,挖開四周泥土,把根從根莖上割下,分別加工。北大黃挖起后不用水洗,將外皮刮去,大的開成對半,小團型的修成蛋形。可自然陰干或用火熏干。南大黃先洗凈根莖泥沙,曬干,刮去粗皮,橫切成7~10cm厚的大塊,然后抗干或曬干,由于根莖中心干后收縮陷成馬蹄形,故稱“馬蹄大黃”。粗根刮皮后,切成10~13cm長的小段,曬或炕子即成。
藥用部位
生藥材鑒定 性狀鑒別 本品呈類圓柱形、圓錐形、紡錘形、卵圓形或一面平坦一面隆起的塊片,長3-17cm,直徑3-9cm。除盡外皮者,表面黃棕色至紅棕色,可見類白色網(wǎng)狀紋理,系由微細的類白色薄壁組織與棕紅色射線交錯而成,有時可見散在的星點(異型維管束),未除盡外皮者表面棕褐色,有橫皺外及縱溝,頂端有莖葉殘基。切面多凹凸不平。質(zhì)堅實,有的中心稍松軟,不易折斷,折斷面淡紅棕色或黃棕色,顆粒性;根莖髓部寬,有星點環(huán)列或散在;根木質(zhì)部發(fā)達,具放射狀紋理,形成層環(huán)不明顯,無星點。氣清香,味苦、微澀。嚼之粘牙,有沙粒感。
均以外表黃棕色、錦紋及星點明顯、體重、質(zhì)堅實、有油性、
氣清香、味苦而微澀、嚼之粘牙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橫切面:木柱層及皮層大多已除去。韌皮部篩管群明顯;薄壁組織發(fā)達。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射線較密,寬2-4列細胞,內(nèi)含棕色物,導(dǎo)管非木化,常1至數(shù)個相聚,稀疏排列。薄壁細胞含大型草酸鈣簇晶.淀粉粒眾多。
根莖橫切面:髓部較寬,常有大型粘液腔,內(nèi)含紅棕色物質(zhì)。異型
維管束排列成環(huán)或散在,木質(zhì)部位于形成層外方,韌皮部位于形成
層內(nèi)方,射線呈星狀射出。
粉末特征:(l)掌葉大黃粉末淡黃棕色。①草酸鈣簇晶多見,直徑21-125μp,棱角大多短鈍,也有較長尖。②淀粉粒單粒呈圓球形、長圓形或類方形,直徑5-32μm,臍點大多星星狀,也有點狀、三叉狀或裂縫狀;復(fù)粒由2-7分粒組成。
③網(wǎng)紋導(dǎo)管較多見,并有具緣紋孔導(dǎo)管及細小螺紋導(dǎo)管,有的具綠紋孔橫向延長成網(wǎng)狀;導(dǎo)管直徑11-140μm,非木化。
(2)唐古特大黃 粉末黃棕色。①簇晶直徑12-138μm,棱解角大多長寬而尖。②淀粉粒單粒圓球形或類圓形,直徑3-24μm,臍點幾全為星狀,也有裂縫狀;復(fù)粒較多,由2-12分粒組成。③網(wǎng)紋導(dǎo)管較多見;導(dǎo)管直徑11-144μm。(3)藥用大黃 粉末深棕色。①簇晶直徑13-170μm,棱角大多短尖。②淀粉粒單粒圓球形,直徑5-44μm,臍點呈裂縫狀、點狀、人字狀或星狀;復(fù)粒較多,由2-8分粒組成,有的分粒大小懸殊。③網(wǎng)紋導(dǎo)管較多,有具緣紋孔導(dǎo)管,具緣紋孔橢圓形、斜方形或橫向延長,排列緊密;導(dǎo)管直徑16-針晶或羽狀結(jié)晶。(檢查蒽醌化合物)取本品粉末少量,進行微量升華,可見菱狀針晶或羽狀結(jié)晶。(檢查蒽醌化合物)
(2)取本品粉末0.1g,加水50ml,置水浴上加熱30min,濾過。濾液加鹽酸2滴.用乙醚提取2次,每次20ml,除去乙濾層,水層加鹽酸5ml,置水浴上加熱30min,冷后,再用乙醚20ml 提取,分取乙醚層,加碳酸氫鈉試液10ml,振搖,水層顯紅色。(檢查蒽醌化合物)
(3)取本品粉末0.2g,加甲醇2ml,溫濕10min,放冷,取上清液10μl,點于濾紙上,以45%乙醇展開,取出,晾干,放置10min,置紫外光燈(365nm)下檢視,不得顯持久的亮紫色熒光。
(4)薄層色譜 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0ml浸漬1h,濾過。取濾液5ml,蒸干,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鹽酸1ml,置水浴上加熱30min,立即冷卻,用乙醚分子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氯仿1ml溶解,作供試品溶液。另取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素、大黃酚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吸取上述溶液各4μl,分別點于問一硅膠H-CMC薄層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燈
(365nm)下檢視,供試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
上,顯相同的橙黃色熒光斑點,置氨氣中熏后,目光下檢視,斑點
變?yōu)榧t色。
商品規(guī)格 現(xiàn)分西大黃、雅黃和南大黃。
1.西大黃(1)蛋、片吉去凈粗皮,縱切成瓣,糠心不超
過15%。一等,每1kg8個以內(nèi);二等,每1kg12個以內(nèi);三等,
每1kg18個以內(nèi)。
(2)蘇吉 去凈粗皮,橫節(jié)成段,糠心不超過15%。一等,每
1kg20個以內(nèi);二等,每1kg30個以內(nèi);三等,每1kg40個以內(nèi)。
(3)水根 統(tǒng)貨。為主根尾部及支根的加工品,長條狀,小
頭直徑不小于1.3cm。(4)原大黃 統(tǒng)貨。去粗皮,縱切或橫切成瓣、段,塊片大小不分,中部直徑2cm以上,糠心不超過15%.
2.雅黃 不規(guī)則塊狀,似馬蹄形,去凈粗皮。一等,體重質(zhì)
堅,每只150-250g;二等,體較輕泡,質(zhì)松,每只100-200g;三
等,未去粗皮,體質(zhì)較泡,大小不分,間有直徑3.5cm以上的根
黃。
3.南大黃 去凈粗皮,橫切成段。一等,長7cm,直徑5cm
以上;二等,大小不分,間有水根,最小直徑不小于1.2cm。
中藥化學成分 1.掌葉大黃 根及根莖含總蒽醌量
2.034%~2.984%,其中游離蒽醌含量為0.037%~1.155%,結(jié)合蒽醌含量為1.829%~豆1.997%。游離蒽醌有:大黃酸(rhein),蘆薈大黃素(aloe-emodin),大黃素(emodin),大黃素甲醚
(physcion),大黃酚(chrysophanol)[1]。結(jié)合蒽醌有:大黃素甲醚-8-葡萄糖甙(physcion-8-O-glucoside),蘆薈大黃素-8-葡萄糖
(aloe-emodin-8-O-glucoside),大黃酚-1-葡萄糖甙(chrysophanol-1-O-glucoside),大黃酚-8-葡萄糖甙(chrysophanol-8-O-glucoside),
大黃素-l-葡萄糖甙(emodin-l-O-glucoside),大黃素-8-葡萄糖甙(emodin-8-O-glucoside)、大黃酸-8-葡萄糖甙(rhein-8-O-glucosi-de)[2-4],大黃酸雙葡萄糖甙(rheinoside)A、B、C、D[5]等。還含雙蒽酮類成分:掌葉大黃二蒽酮(palmidin)A、B、C,番瀉甙元(sen-
nidin)A、B、C,大黃二蒽酮(reidin)A、B、C,番瀉甙(sennoside)A、B、C、D[6-9]等。又含二苯乙烯甙類成分:3,4′,5-三羥基芪-4′-O-β-D-葡萄糖甙(3,4’,5-trihydroxystilbene-4′-O-β-D-glucopyra-noside)[10],食用大黃甙(rhaponticin),4’-O-甲基云杉新甙(4’-O-
methylpiceid)[1]等。還含苯丁酮類成分:4-(4’-羥苯基)-2-丁酮-4′-O-β-D-葡萄糖甙〔4-(4′-h(huán)ydroxyphenyl)-2-butanone-4′-O-β-D-glucopyranoside][10]。又含樹脂以及右旋兒茶精(catechin),左旋表兒茶精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 gallate),葡萄糖沒食子鞣甙
(glucogallin)[12]等。2.唐古特大黃 根及根莖含總蒽醌量6.250%,其中游離蒽醌含量為0.805%,結(jié)合蒽醌含量為5.455%[1]。游離蒽醌
有:大黃素,大黃素甲醚,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1]。結(jié)合蒽醌有:大黃酚-1-葡萄糖甙,大黃素甲醚-8-葡萄糖甙,大黃素-6-葡萄糖甙(emodin-6-O-glucoside),蘆薈大黃素-8-葡萄糖甙,大黃
酸-8-葡萄糖甙[4,13-15]等。還含二苯乙烯甙類成分:3,4′,5-三羥基芪-4′-葡萄糖甙。又含鞣質(zhì)以及沒食子酰葡萄糖,右旋兒茶精,沒食子酸(gallic acid)等[16]。
3.藥用大黃 根及根莖含總蒽醌量4.490%~5.750%,其中游離蒽醌含量為0.267%~1.900%,結(jié)合蒽醌含量為3.850%~4.223%[1]。游離蒽醌有:大黃素,大黃素甲醚,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1]。結(jié)合蒽醌有:大黃酚-1-葡萄糖甙,
大黃素-6-葡萄糖甙,蘆薈大黃素-8-葡萄糖甙,大黃酸-8-葡萄糖甙,大黃素甲醚-8-葡萄糖甙等。還含雙蒽酮成分:番瀉甙A、B。又含食用大黃甙,鞣質(zhì)以及沒食子酸,有旅地茶精,沒食子酰葡萄糖等[1,17-19]。市售大黃包括以上3種大黃及其變種和雜交種。最近對這方面的研究很多,擇其重要的商品分述其化學成分如下:
(1)從“雅黃”中分離得到右旋兒茶精5-O-葡萄糖甙(cat-echln 5-O-β-D-glucopyranoside)[20],3,3′-二-O-沒食子酰原矢車菊素B-2(3,3’-di-O-galloylprocyanidin B-2),3-O-沒食子酰原矢車菊素B-1(3-O-galloylprocyanidin B-1),1,2,6-三-O-沒食子酰葡萄糖(1,2,6-tri-O-galloylglucose),蓮花掌甙(lindleyin),沒食子酸(gallic acid),右旋幾茶精catechin),3-O-沒食子酰-左旋表兒條精〔3-O-galloyl-(-)epicatechin〕,3,4′,5-三羥基芪4′-O-β-D-(6″-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3,4′,5-trihydroxystilbene 4′-O-β-D-(6″-
O-galloyl)glucopyranoside],3,4,5-三羥基芪4′-O-β-D-葡萄糖甙(3,4’,5-trihydroxystilbene 4′-O-β-D-glucopyranoside),4-(4’-羥苯
基)-2-丁酮4′-O-β-D-葡萄糖甙[4-(4′-h(huán)ydroxyphenyl)-2-butanone-4′-O-β-D-glucopyranoside],雅黃鞣質(zhì)(rhatannin)[21],1-O-沒食子酸丙三醇(l-O-galloylglycerol),沒食子酸3-O-β-D-(6’-(沒食子酰)葡萄糖甙[gallic acid3-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j,沒食子酸4-O-β-D-(6’-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gallicacid-4-O-β-D-(6′-O-galloyl)glucopyranoside],1,6′-二-O-沒食子酸-β-D-葡萄糖(1,6-di-O-galloyl-β-D-glucose),6-O-沒食子酰葡萄糖
(6-O-galloylglucose),異蓮花掌甙(isolindleyin)[22]。
(2)從“長吉黃”中分離得到右旋兒茶精,3-O-沒食子酰左旋表兒茶精[23],右旋兒茶精-5-O-葡萄糖甙,右旋兒茶精-7-O-葡萄糖甙(catechin 7-O-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兒茶精3’-O-
葡萄糖甙(catechin 3’-O-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兒茶精4′-O-葡萄糖甙(catechin 4’-O-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兒茶精 7,3’-二-O-葡萄糖甙(catechin 7,3’-di-O-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兒茶精 5,3’-二-O-葡萄糖甙(catechin 5,3′-di-O-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兒茶精5,4’-二-O-葡萄糖甙(catechin 5,4’-di-O-β-D-
glucopyranosoide),右旋兒茶精3’, 4’-二-O葡萄糖甙(catechin 3’,4’-di-O-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兒茶精8-C-葡萄糖甙(catechin8-C-β-D-glucopyranoside),右旋兒茶精6-C-葡萄糖甙(catechin 6-
C-β-D-glucopyranoide)[24],原矢車菊素procyanidin)B-1、B-2、B-3、B-4、B-7[23],原矢車菊素B-3-7-O-葡萄糖甙(procyanidinB-3-7-
O-β-D-glucopyranoside),原矢車菊素B-1-6-C-葡萄糖甙(procyani-din B-1-6-C-β-D-glucopyranoside),原矢車菊素B-1-8-C-葡萄糖甙
(procyanid in B-1-8-C-β-D-glucopyranoside),原矢車菊素B-2-6-C-
葡萄糖甙(procyanidin B-2-6-C-β-D-glcuopyranoside),原矢車菊素B-2-8-c-葡萄糖甙(procyanidin B-2-8-C-β-D-lucopyranoside)[24],
原矢車菊素 B.1-3-O一沒食子 Fg酯( rocyanidin B-l-3-Chgallate),
原矢車菊素B-2-3’-0-沒食子酸酯(procyanidin B-2-3′-O-gallate),原矢車菊素B-4-3’-0-沒食子酸酯(PROCYANIDIN B-4-3′-O-gallate),
原矢車菊素B-7-3-O-沒食子酸酯(procyanidoin B-7-3-O-gallate),原矢車菊素B-2-3,3′-二-O-沒食子酸酯(procyanidin B-2-3,3′-di-
O-gallate),原矢車菊素B-5-3,3’-二-O-沒食子酸酯(procyanidinB-5-3,3′-di-O-gallate),原矢車菊素C-1-3′,3″-二-O-沒食子酸酯
(procyanidin C-1-3′,3″-di-O-gallate),原矢車菊素C-1-3′, 3″-二-O-沒食子酸酯(procyanidin C-1-3,3′,3″-tri-O-gallate),表兒茶精(4β-8)表兒茶精(4β-8)兒茶精[epicatechin(4β-8)epicatechin(4β-
8)catechin],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4β-8)-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4β-8)兒茶精[3-O-galloylepicatechin(4β-8)-3-O-galloylepi-
catechin(4β-8)catechin〕,3-O-沒食子酸表兒茶精(4β-8)-3-O-沒食于酰表兒茶精(4β-6)兒茶精〔3-O-galloylepicatechin(4β-8)-3-O-galloylepicatechin(4β-6)catechin],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4β-6)-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4β-8)兒茶精〔3-O-galloylepicatechin(4β-6)-3-O-galloylepicatechin(4β-8)catechin],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4β-6)-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4β-8)-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
〔3-O-galloylepicatechin(4β-6)-3-O-galloylepicatechin (4β-8)-3-O-
galloylepicatechin〕,3-O-沒食子酸表兒茶精(4β-6)-3-O-沒食干酰表兒茶精(4β-6)-3-O-沒食子酰表兒茶精〔3-O-galloylepicatechin
(4β-6)-3-O-galloylepicatechin(4β-6)-3-O-gallolyepicatechin[23],4-(4’-羥苯基)2-丁酮-4’-O-β-D-(2”,6”-二-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4-(4’-h(huán)ydroxy phenyl)-2-butanone-4′-O-β-D-(2”,6”-di-O-galloyl
glucopyranoside],4-(4-羥苯基)2-丁酮-4’-O-β-D-(2”-O-沒食子酰
-6″-O-桂皮酰)葡萄糖甙〔4-(4-h(huán)ydroxyphenyl)-2-butanone-4′-O-
β-D-(2”-O-galloyl-6″-O-cinnamoyl)glucopgranoside,4-(4-羥苯基)2-丁酮-4′-O-β-D-(2”-O一沒食子酰-6″-O-
〔4-(4’-h(huán)ydroxyphenyl)-2-butanone-4’-O-β-D-(2”-O-P-galloyl-6-O-
P-coumaroyl)glucopyranoside],3,4’,5-三羥基芪-4’-O-β-D-(2”-O-
沒食子酰)葡萄糖甙〔3,4′5-trihydroxystilbene-4′-O-β-D-(2″-O-
galloyl)glucopyranoside],蓮花掌甙,異蓮花掌甙,4-(4′-羥苯基)2-丁酮-4’-O-β- D-葡萄糖甙,沒食子酸-3-O-葡萄糖甙(gallic acid-
3-O-β-D-glucopyranoside),沒食子酸-4-O-葡萄糖甙(gallic acid-4-
O-β-D-glucopyranoside)[23]。
(3)從“馬蹄大黃”中分離得到2-O-桂皮酰-β-葡萄糖(2-O-cinnamoyl-β-glucose),2-O-桂皮酰基-1,6-二-O-沒食子;-β-D-葡萄糖(2-O-cinnamoyl-1,6-di-O-galloyl-β-D-glucose),2-O-對香豆;-1-0-沒食子;-β-D-葡萄糖(2-O-p-coumaroyl-1-O-gal-loyl-β-D-glucose),1-O-沒食子酰果糖(1-O-galloyfructose),2-O-桂皮;-1-O-沒食子;-β-D-葡萄糖(2-O-cinnamoyl-1-O-galloyl-β-D-glucose),左旋表兒茶精-O-沒食子酸酯(epicatechin-3-O-
gallate),1-0-沒食子酰-β-D-葡萄糖(1-O-galloyl-β-D-glucose),1,6-二-O-沒食子酰-β-D-葡萄糖[26],2,5-甲基-7-羥基酮(2,5-
dimethyl-7-h(huán)ydroxychromone),2-甲基-5-丙酮基-7-羥基色酮(2-methyl-5-acetonyl-7-h(huán)ydroxychromone),2-甲基-5-羥甲基-7-羥基
色酮(2-methyl-5-carboxymethyl-7-hydroxychromone),2-(2′-羥丙基)-5-甲基-7-羥基色酮[2-(2’-h(huán)ydroxypropyl)-5-methyl-7-hy-droxychromone〕,2-(2’-羥丙基)-5-甲基-7-羥基色酮-7-O-葡萄糖甙[2-( 2’-h(huán)ydroxypropyl)-5-methyl-7-h(huán)ydroxychromone7-O-β-D-
glucopyranoside],2-甲基-5-羥甲基-7-羥基苯并二氫4-吡喃酮(2-methyl-5-carboxymethyl-7-hydroxychromanone),決明萘察乙酮-8-
O-葡萄糖甙(torachrysone-8-O-β-D-glucopyranoside),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O-鼠李糖甙(kaempferol 3-O-α-L-rhammo-
side)[27]。(4)從“芋大黃”中分離得到1-O-沒食子酰果糖,2,6-二-沒食子酸葡萄糖(2,6-di-O-galloylglucose),3,5-二羥苯基1-O-
β-D-(6-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3,5-dihydroxyphenyl 1-O-β-D-
(6-O-galloyl)glucopyranoside],左旋表兒茶精3-O-沒食子酸酯,1,6-二-O-沒食子酰-β-D-葡萄糖,6-O-沒食子酰葡萄糖(6-O-gal-
loylglucose),l,2,6-O-沒食子酰葡萄糖,原矢車菊素B-1-3-O-沒食子酸酯[26],食用大黃甙元(rhapontigenin),食用大黃甙(rhaponticin),食用大黃甙元-3’-O-葡萄糖甙(rhapontigenin-3’-β-D-glucopyranoside),食用大黃甙2”-O-沒食子酸酯(rhaponticin2″-O-gallate),食用大黃甙6″-O- 沒食子酸酯(rhaponticin 6″-O-
gallate),食用大黃甙2”-O-對香豆酸酯(rhaponticin 2”-O-p-coumarate),云杉鞣酚(piceatanol),云杉鞣酚3-O-葡萄糖甙
(plceatannol3-O-β-D-glucopyranoside),云杉鞣酚)3′-O-葡萄糖甙(plceatannol 3′-O-β-D-glucopyranoside),云杉鞣酚3’-O-木糖甙
(plceatannol 3′-O-β-D-xylopyranoxside),云杉鞣酚-3-O-β-D-(6″-O-沒食子酸)葡萄糖甙[Piceatannol-3-O-β-D-(6”-O-galloyl)glucop-ranoside],去氧食用大黃甙deoxyrhaponticin),去氧食用大黃甙6″-O-沒食子酸酯(deoxyrhaponticin 6″-O-gallate)3,4’,5-三羥基芪4′-O-β-D-(6″-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3,4’,5-trihydroxys-
tilbeene 4′-O-β-D-(6”-O-galloyl)galloyl)glucopyranoside,順式食用大黃甙元(cis-3,3′, 5-trihydroxy-4′-methoxystilbene),順式食用大黃甙
元3-O-葡萄糖甙(cis-3,3’, 5-trihydroxy-4′-methoxystilbene 3-O-β-D-glucopyranoside),順式食用大黃甙元3-O-β-D-(6″-O-沒食子酸)葡萄糖甙[cis-3,3’,5-trihydroxy-4′-methoxystilbene 3-O-β-D-
(6″-O-galloyl)glucopyranoside〕,順式食用大黃甙元-3-O-β-D-(2″-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cis-3,3’,5-trihydroxy-4′-methoxystilbene3-O-β-D-(2”-O-galloyl)ucopyranoside〕,順式3,5-二羥基-4′-甲
氧基芪3-O-葡萄糖(cis-3,5-dihydroxy-4′-methoxvstilbene 3-O-β-D-glucopyranoside)[28],云杉新甙(piceid),3,4′5-三羥基芪3-O-β-D-葡萄糖甙[29]。
(5)從“中吉黃”中分離得到 多種沒食子酰葡萄糖及沒食子酰蔗糖等成分:1-O-沒食子;-6-O-桂皮;-D-葡萄糖(1-O-galloyl-6-O-cinnamoyl-β-D-glucose),1,2-二-O-沒食子;-6-O-
桂皮酰基β-D-葡萄糖(1,2-di-O-galloyl-萬-O-cinnamoyl-β-D-glucose),2-O-桂皮酰基-1,6-二-O-沒食子;-β-D-匍萄糖,2-O-桂皮;-1-O-沒食子;-β-D-葡萄糖,1,2-二-O-沒食子酰葡萄
糖,6-O-沒食子酰葡萄糖,2,6-二-O-沒食子酰葡萄糖,1,2,6-三-O-沒食子酰葡萄糖,1-O-沒食子酰葡萄糖(1-O-galloyl-β-D-glu-cose),6-O-沒食子酰葡萄糖(6-O-galloyl-β-D-glucose)[30],1’-O食子酰蔗糖(1′-O-galloylsucrose),4′-O-沒食子酰蔗糖(4’-O-gal-loylsucrose),6’-O-沒食干酰蔗糖(6’-O-alloylsucrose),6-O-沒食子酰蔗糖(6-O-galloylsucrose)[3l]。(6)從”四川產(chǎn)大黃”中分離得到右旋兒茶精,云杉鞣酚(Piceatannol),云杉鞣酚-4’-O-葡萄糖甙(Piceatannol-4”-O-β-D-glucopyranoside), 云杉鞣酚-4′-O- (6″ -0-沒食子酰)β-D-葡萄糖甙(piceatannol-4′-O-(6″-O-galloyl)-β-D-glucopyranoside],大黃素-8-
葡萄糖甙,大黃酚-1-葡萄糖甙,大黃酚-8-葡萄糖甙,白蘆醇-4’-O-(6″-O-沒食子酰)-β-D-葡萄糖甙[resveratrol-4′-O-(6″-O-gal-
loyl)-β-D-glucopyranoside],白藜蘆醇-4-葡萄糖甙(resveratrol-4′-O-β-D-glucopyranoside),蘆薈大黃素-8-葡萄糖甙,番瀉甙A[32]。(7)從掌葉大黃的變種和朝鮮大黃雜交形成的“日本大黃”中分離得到右旋地茶精,3,4′,5-三羥基芪-4”-O-β-D-葡萄糖甙,3,4’,5-三羥基芪4′-O-β-D-(6”-O-沒食子酰)葡萄糖甙[33],番瀉甙A、B、C、E、F[34],6-羥基酸模素8-O-β-D-葡萄糖甙(6-hy-droxymusizin 8-O-β-D-glucopyranoside),決明萘乙酮-8-O-β-D-葡
萄糖甙(torachrysone 8-O-β-D-glucopyranoside),決明萘乙酮-8-O-
β-D-(6’-O-草酸)葡萄糖甙〔torachrysone 8-O-β-D-(6′-O-oxalyl)-
glucopyranoside][35]。
理化性質(zhì)
中藥化學鑒定 1.取本品粉末少量,進行微量升華,可見菱狀針晶或羽狀結(jié)晶。加堿顯紅色。 2.取本品粉末少量濾紙上,加氫氧鈉溶液,濾紙即成紅色。 3.Borntrager氏試驗:取藥材粉末約0.1-0.5g,加0.1%氫氧化鉀溶液10ml,煮沸后放冷,加水5ml濾過。取紅色濾液鹽酸酸化至微酸性,加乙醚5ml振搖,羥基蒽醌化合物轉(zhuǎn)溶入乙醚中,分出乙醚層,加入等量氨水,則堿液顯櫻紅色,乙醚液仍黃色。尚有同種植物的根,在某些地方稱大黃和土大黃: 4.藏邊大黃:(Rheumefmodiwdll)根莖圓錐形,表面多紅棕色,斷面灰藍色,射線棕紅色;髓部無星點,香氣微弱,在紫外光下呈藍色熒光。主含土大黃甙等。但不含大黃酸,及蘆薈大黃素。動物試驗無瀉下作用。 5.河套大黃(Rheumhotaoensec.Y,chengetC.T.Kao)根及根莖呈圓柱形或圓錐形。商品多切成條狀或塊片狀,表面黃褐色,橫面淡紅黃色,無星點。在紫外光燈下呈蘭紫色熒光。動物試驗瀉下作用很弱,具有導(dǎo)致腹痛的副作用,僅供獸用。 6.華北大黃:(R.franenbdehiiMunt).商品名山大黃、祁黃、臺黃、山谷黃、藥材類圓星點,氣微香、味苦。在紫外光燈下呈藍色熒光。主含土大黃甙等,而不含大黃酸,及蘆薈大黃素。產(chǎn)量較大,主銷國外作染料原料,國內(nèi)多獸用。或制作健胃藥。 7.天山大黃:(R.wittrochiiLudstr),根莖類圓柱形,表面棕黃色,斷面黃色,射線棕色。其同心性環(huán)玟,無星點。氣微、味苦澀,紫外光燈下呈紫色熒光。動物試驗瀉下作用很差。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炮制方法 1.生大黃(又名:生軍):原藥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檔,燜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片或切成小塊,曬干。酒大黃:取大黃片用黃酒均勻噴淋,微燜,置鍋內(nèi)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大黃片100斤用黃酒14斤)。 2.熟大黃(又名:熟軍、制軍):取切成小塊的生大黃,用黃酒拌勻,放蒸籠內(nèi)蒸制,或置罐內(nèi)密封,坐水鍋中,隔水蒸透,取出曬干(大黃塊100斤用黃酒30-50斤)。亦有按上法反復(fù)蒸制2-3次者。 3.大黃炭:取大黃片置鍋內(nèi),用武火炒至外面呈焦褐色:(存性),略噴清水,取出曬干。《雷公炮炙論》:凡使大黃,銼蒸,從未至亥,如此蒸七度,曬干。卻灑薄蜜水,再蒸一伏時,其大黃劈如烏膏樣,于日中曬干用之。
劑型
中藥制藥工藝
藥理作用 1. 解熱鎮(zhèn)痛和抗炎作用機理
1.1解熱鎮(zhèn)痛作用
生大黃冷浸液:生大黃砸成小塊,冷水浸兩次,每次24小時,合并浸液在40℃以下濃縮成80%浸液。大黃煎液10':生大黃小塊,水浸24小時后連塊煎煮10分鐘,倒出煎液,再加水煎10分鐘,合并煎液于水浴上濃縮成80%煎液。大黃煎液30':方法同(2),煎煮兩次,每次30分鐘,水浴上濃縮成80%煎液。熟軍(熟大黃)煎液:生大黃500g,悶軟后切成薄片加黃酒250g,蒸12小時,涼干后,水浸24小時,連同切片煎煮兩次,每次30分鐘,將兩次煎液于水浴上濃縮成80%煎液。仿Max氏等方法,用大鼠每組5只,分別ig上述4種大黃提取液25g/kg,對照用等量蒸餾水。給藥后立即sc15%鮮酵母生理鹽水混懸液2ml/100g,觀察7小時內(nèi)體溫變化,結(jié)果表明不同方法制備的提取液均有明顯的解熱作用,但給藥各組的解熱作用強度無明顯差異。鎮(zhèn)痛作用:采用扭體反應(yīng)法進行實驗。每組小鼠20只,ig上述4種大黃提取液25g/kg,對照射用等量蒸餾水,1小時后ip1%醋酸0·1ml/10g,觀察20分鐘內(nèi)扭體反應(yīng)次數(shù)。結(jié)果表明上述4種大黃提取液均有一定的鎮(zhèn)痛作用,但4種大黃提取液之間的鎮(zhèn)痛效果未見顯著差異。最近報道,大黃的浸液對正常人紅細胞鈉泵活性有抑制作用,抑制了Na+,K+離子的主動轉(zhuǎn)運,且隨大黃濃度增加而加強。大黃抑制鈉泵即Na+、K+-ATP酶活性,從而使ATP分解減少,產(chǎn)能下降,為大黃解熱作用機理之一。
1.2對體溫中樞調(diào)節(jié)介質(zhì)cAMP的影響
大黃飲片(R.Tanguticum)制成30%水煎劑,按5g/kg體重ig。發(fā)熱模型用衛(wèi)生部生物制品檢定所提供的肺炎球菌(Ⅱ型),造成感染性發(fā)熱動物模型。然后用放射免疫方法測定給藥和對照家第三腦室灌流液內(nèi)cAMP的水平。結(jié)果:大黃可使感染性發(fā)熱家兔cAMP水平下降:給7只家兔在24小時內(nèi)進行3次腦室灌流,即體溫正常時(A),發(fā)熱高峰時(B)和給大黃退熱后(C),發(fā)熱高峰時(B)和給大黃退熱后(C),分別檢測A、B、C3次灌流液內(nèi)cAMP含量。其結(jié)果為:A3.37pmol/ml,B6.48pmol/ml,C3.07pmol/ml?梢娊o于大黃后C點cAMP含量顯著低于未給大黃的cAMP含量。將C、B兩點cAMP含量比較有明顯不同(P<0.05)。由此可見,大黃可使發(fā)熱家兔第三腦室灌流液內(nèi)cAMP水平下降。用7只家兔在感染前后進行兩次腦室灌流,同時進行肛溫測量,發(fā)熱前為3.37pmol/ml,發(fā)熱后為5.07pmol/ml,將發(fā)熱前后cAMP水平進行比較,可以認為發(fā)熱后cAMP水平升高(p<0.05)。實驗還表明大黃不能使正常家兔cAMP水平下降;用人工腦脊液對家兔腦室灌流液cAMP的水平無顯著影響(p>0.05)。實臉結(jié)果表明,大黃可影響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內(nèi)cAMP水平使感染性發(fā)熱動物體溫下降。
1.3大黃降溫作用和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PGE的影響
1.3.1對感染性發(fā)熱家兔體溫的影響 用體重為2.2kg-3.5kg健康成年青紫藍家兔,發(fā)熱模型制備方法同上。將發(fā)熱動物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17只),實驗組在發(fā)熱高峰時ig大黃水煎劑(5g生藥/kg),對照組給等量自來水,給藥(水)后,每4小時測肛溫1次,連續(xù)3次,將發(fā)熱高峰與降溫之后的肛溫進行比較。結(jié)果大黃可使感染性發(fā)熱家兔直腸溫度下降:肺炎雙球感染發(fā)熱的家兔給大黃水煎劑(8只)和白水(8只),大黃組動物降低幅度(X±S1.25±0.42)明顯高于給水組(X±S0.35±0.20),p<0.01。測量10只正常家兔肛溫后,立即給大黃,6小時后測量動物直腸溫度,將給藥前后直腸溫度進行比較,給大黃前平均肛溫為39.5±0.18℃,給大黃后平均肛溫為39.7±0.43℃,p>0.01,人黃對正常家兔體溫影響不明顯。
1.3.2對中樞神經(jīng)介質(zhì)PGE的影響 實驗動物及模型制備方法同上。PGE測定方法采用李振甲等建立的放射性免疫測定方法,檢測第3腦室灌流液內(nèi)PGE含量。在24小時內(nèi),給5只家免進行3次腦室灌流,即體溫正常時(A),發(fā)熱高峰時(B)和給大黃退熱后(C),分別檢測A、B、C3次灌流液內(nèi)PGE含量。結(jié)果為:A:2.2±1.5ng/ml,4.9±2.2ng/ml,C:1.5±1.2ng/ml。給大黃后的C灌流液PGE含量顯著低于未給大黃的PGE含量,將C、B兩點PGE含量進行比較有明顯差異,p<0.001。表明大黃可使發(fā)熱家兔第三腦室灌流液PGE水平下降。實驗還表明大黃可使正常家兔PGE水平下降(P<0.01)。與用藥組同法進行實驗,但C不給大黃,8只家免進行A、B、C3點腦室灌流檢測PGE含量結(jié)果,A:2·8±1·6ng/ml,B:9.1±7.9ng/ml,C:14.1±12.0ng/ml。可以看出,C與B比較,C不僅未見降低,還有升高趨勢,P>0.05,表明人工腦脊液對發(fā)熱家兔PGE水平無顯著影響。實驗表明,人工腦脊液對正常家兔PGE水平無影響;但單純灌流人工腦脊液,可使正常家兔肛溫升高,而對發(fā)熱家兔無明顯影響。大量實驗證明,PGE是和體溫調(diào)節(jié)有關(guān)的最主要的介質(zhì),尤其是在感染性發(fā)熱中。發(fā)熱時,動物腦脊液內(nèi)PGE水平增高;應(yīng)用解熱藥物退熱后,其PGE水平下降。將PGE注入不同種屬動物體內(nèi),可導(dǎo)致相同的發(fā)熱反應(yīng)。解熱鎮(zhèn)痛藥物可抑制合成酶系統(tǒng),和體溫調(diào)節(jié)有關(guān)的其它中樞介質(zhì)也和PGE相關(guān)。因此,在發(fā)熱的發(fā)病機理中,PGE占有重要的地位,探討大黃對中樞介質(zhì)pGE的影響實為闡明其降溫機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前列腺素是短距離局部作用的信息傳遞物質(zhì),僅在局部產(chǎn)生和釋放,發(fā)揮其和一物活性。由于家兔第三腦室緊鄰下丘腦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因而實驗選用測定第三腦室灌流液內(nèi)PGE含量,可反映體溫調(diào)節(jié)中樞的變化。從大黃對PGE影響的實驗結(jié)果可以看到:感染性發(fā)熱家兔給于大黃后、第三腦室灌流液內(nèi)PGE含量減低。為確證其結(jié)果,還需考慮PGE含量降低是否由于灌流術(shù)或人工腦脊液的影響。從正常和發(fā)熱的兩組家兔僅接受灌流而不給予大黃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單純灌流并未造成PGE水平降低。同期結(jié)果還表明,體溫正常的動物接受單純灌流后肛溫有所上升,PGE應(yīng)當同時升高,但未見PGE水平上升,而接受肺炎雙球菌感染的動物不僅發(fā)熱更為劇 烈,PGE水平也急居升高,其原因尚不明了。但是體溫正常的動物給予大黃后PGE水平也下降,因而更進一步說明,是大黃影響了PGE水平,而PGE又和感染性發(fā)熱有關(guān)。
1.4大黃對家兔內(nèi)毒素引起的發(fā)熱及血漿cAMP和cGWP含量的影響
近年來研究表明,內(nèi)毒素引起動物發(fā)熱時,其血漿和腦脊液中的,AMP含量明顯增高,但對cGMP含量的影響如何還未見有關(guān)報道。為此采用大耳白家兔分成兩組進實驗:用藥組給予一定時的大黃煎液,然后注射一定量的大腸桿菌內(nèi)毒素至致熱。并于6小時內(nèi)測量肛溫6次。在注射內(nèi)毒素前后1.5-2小時時從耳動脈采血,用競爭性蛋白結(jié)合法與放射免疫法以分別測定血漿中的cAMP和cGMP含量。測定結(jié)果表明,用藥組的平均發(fā)熱高峰值T(40,15±0.21℃)與平均體溫反應(yīng)指數(shù)TRI6(10·97±+1·20cm2)。均明顯低于對照值(40.81±0.23℃占20.96±l.69cm2)。用藥組的血漿。AMP平均含量(43.75±7.01pmol/ml)致熱前后無明顯差異,分別為43.75±7.01pmol/ml)致熱前后無明顯差異,分別為43.75±7.01與47.76±9.14),而對照組的血漿cAMP平均含量致熱后顯著升高(致熱前后分別為43.00±+7.95與63.33±+17.38),致熱后的含量顯著高于用藥組(P<0.05)。然而用藥組的血漿·cGMP平均含量(pmol/ml)致熱前后無明顯差異(分別為31.39±4.65,27.19±6.15),而對照組的血漿cGMP平均含量則致熱后顯著降低(分別為30.71±4.61與23.87±5.55)。由此可計算出致熱前后血漿cAMP/cowtP比值的變化,用藥組無明顯變化(1.43±0.36與1.84+0.57)。而對照組在致熱后有顯著升高(1·44±0·36與2.68+0.62)。上述結(jié)果表明:大黃對家兔的內(nèi)毒素引起的發(fā)熱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大黃對家兔發(fā)時的血漿cAMP量升高與cGMP降低均有抑制作用。
1.5生大黃的抗炎作用機理
1.5.1對蛋清性足跖腫脹的影響a.對正常大鼠蛋清性足跖腫脹的試驗:用體重152-209g的大鼠28只雌雄兼用,分成4組,分別ig生理鹽水5ml/只,大黃煎劑20g/kg和40g/kg,ip水楊酸鈉250mg/kg,l小時后,由足跖部sc新鮮蛋清0.1ml/只,用容積測量法求出藥前及藥后每小時足腫脹百分率,同時記錄每小時尿量及瀉下作用發(fā)生的時間。結(jié)果大黃煎劑20g/kg和40g/kg均有顯著抗蛋清性足跖腫脹的作用(P值分別為<0.05和<0.01),在觀察7小時內(nèi)尿量未見顯著變化,部分動物于藥后3-5小時出現(xiàn)瀉下作用,發(fā)生在抗腫脹之后。b.對去腎上腺大鼠抗蛋清性足跖腫脹作用 大鼠12只,體重181-236g,雌雄兼用,分成二組,去腎上腺后3日,分別ig生理鹽水5ml/只,大黃煎劑20g/kg,同上法致炎后觀察1小時后的足腫率,結(jié)果對照組跳腫率為98.0±6.8,大黃組為79.2±4.7(P<0.05)。表明去腎上腺動物使用大黃后仍具有抗炎作用。
1.5.2對甲醛性足跖腫脹預(yù)防作用
大鼠30只,體重176-240g,雌雄兼用,分3組,用藥組ig大黃煎液20g/kg,1組ip水楊酸鈉250mg/kg,對照用生量鹽水,每日1次,連用3日,用藥3日后向足跖部sc25%甲醛0.1ml/只,比較致炎后6小時的足腫率。結(jié)果對照組為42.4±7.2,大黃組19.5±2.7(P<0.05),水揚酸鈉組26.3±5.3(P=0.05)
1.5.3對棉球引起肉芽腫增牛的影響
常規(guī)方法將大鼠制成模型。各組于術(shù)后分別ig生理鹽水5ml/只和大黃煎劑10g/kg,另一組用醋酸氫化考的松ip30mg/kg,每日用藥1次,第8日處死,取出棉球肉芽腫,烘干后稱重,結(jié)果對照組棉球干重為98.4±4.9mg,大黃組為71.4±4·3mg(P<0.01),氫考組為48.5±1.5mg(P<0.001)。
1.5.4對大鼠腎上腺中抗壞血酸含量的影響
兩組大鼠分別ig生理鹽水5ml/只,大黃煎劑40g/kg,2小時后處死動物取出腎上腺,仿Roe氏法測抗壞血酸含量。結(jié)果對照組每1g腎上腺組織含抗壞血酸11.5±1.5mg,大黃組含11.2±1.0mg(P>0.05)。
1.5.5對切除雙側(cè)腎上腺未成年大鼠存活時間的影響
幼年大鼠21只,體重74-100g,雌雄兼用,分成3組,切除雙側(cè)腎上腺后,第一、二組分別ig生理鹽水2ml/只,大黃煎劑10g/kg,另一組sc醋酸氫化考的松15mg/kg,每日用藥1次,觀察1周存活動物只數(shù),結(jié)果對照組存活1/7,大黃組存活2/7(P>0.05),氫考組存活7/7(P<0.001)。
1.5.6對切除一側(cè)腎上腺小鼠所致對側(cè)腎上腺代償性肥大的影響
小鼠體重24-26g,雌雄兼用,第一組做假手術(shù),其余各組均切除一側(cè)腎上腺。術(shù)后第一、二組ig生理鹽水0.2ml/只,第三、五組分別ig大黃煎劑,第六組ip醋酸氫化考的松25mg/kg,每日給藥1次,1wk后處死,取對側(cè)腎上腺,稱重。結(jié)果表明,在大黃煎劑對3種不同炎癥模型均有顯著對抗作用,對以滲出和肉芽增生為主的炎癥過程均有抑制作用,故臨床應(yīng)用大黃治療多種炎癥性疾患所取得的良好效果可能與大黃對炎癥過程廣泛影響有關(guān)。大黃煎劑抗炎性腫脹的作用先于瀉下作用,在本實驗中未見有利尿作用,其消腫與瀉下利尿作用無直接關(guān)系。大黃的抗炎作用不以腎上的完整存在為條件,抗炎的同時不降低腎上腺中抗環(huán)血酸的含量,故可認為其抗炎作用主要不是通過垂-腎上腺系統(tǒng)。大黃煎劑既不能延長未成年大鼠切除腎上腺后的存活時間,又不能對抗切除一側(cè)腎上腺后致對側(cè)腎上腺代償性肥大。因此表明,大黃煎劑本身不具有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
1.5.7大黃對血管通透性的影響
采用125I標記人血清白蛋白作放射活性測定,標記物125I-白蛋白經(jīng)電泳結(jié)合率試驗,結(jié)合力在98%以上。實驗動物選用體重20-22g的健康小鼠,按體重配對分為大黃灌藥組和生理鹽水對照組。動物灌胃后2小時,從ip125I-白蛋白0.1ml(5uci),30分鐘后處死,洗出腹腔液,用FH-408定標器NaI井型閃爍晶體測得放射活性,最后換算成注入量的百分比。血管通透性降低時,測量得的放射活性高,反之則低。結(jié)果表明,大黃灌藥組的血管通透性低于對照組,即藥物對血管通透性有明顯的抑制效應(yīng),經(jīng)t值測驗p<0.001。用伊文氏藍染料法測定相似的結(jié)果,兩法都證明大黃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效應(yīng)。
1.6大黃素抗炎作用機理
1.6.1大黃素對白三烯B4和PGE2生物合成的影響花生四烯酸的5-脂氧酶產(chǎn)物白三烯B4(LeukotrieneB4,LTB4)是炎癥反應(yīng)的重要介質(zhì)。它主要由多形核白細胞、巨噬細胞、肥大細胞等產(chǎn)生。白三烯B4可激活中性白細胞的多種反應(yīng),其中包括加速炎癥介質(zhì)的產(chǎn)生,并可促進中性白細胞在微血管內(nèi)皮粘著,進而滲出血管,協(xié)同其它趨化因子使炎癥反應(yīng)擴大。它在依賴中性白細胞的炎癥反應(yīng)中起著一種內(nèi)在放大器的作用,因此尋找LTB4生物合成的有效藥物受到重視,為此研究了大黃素對LTB4和PGE2生物合成的影響,以探討其抗炎作用機理,材料:大黃素臨用前以0.01NNaOH溶解,生理鹽水或緩沖液(pH8.1)稀釋至試驗濃度。花生四烯酸(AA)、鈣離子載體A23187、PGB2和LTB4標準品均為Sigma公司產(chǎn)品,PGE2放免藥盒(國產(chǎn)),高效液相色譜儀:Perkim-Elmer-3B系列,分析柱250×0.46mmNueleosil-C18等。結(jié)果:大黃素對人血PNM合成LTB4及PGE2的影響為在無外源性AA的反應(yīng)體系中,大黃素明顯抑制A23187刺激PNM合成LTB4,抑制作用強度隨大黃素濃度增高而增強,其IC50值為6.4×10-6mol/L;對PGE2合成無抑制作用,反而隨濃度增大而合成增高。在有外源性AA(終濃度5x10-5mol/L)的反應(yīng)體系中,大黃素抑制LTB4的作用減弱,但仍呈明顯的濃度效應(yīng)關(guān)系,IC50值為2.5x1O5mol/L,大約是前者的5倍,相反,PGE2的產(chǎn)率也隨大黃素濃度的增加而遞增,其遞增斜率比無AA反應(yīng)體系者為陡。
1.6.2大黃素在體外全血反應(yīng)體系中對LTB4及PGE2生成的影響大黃素濃度高達1x10-4mol/L時,對人全血中LTB4的抑制率僅為62.3±4.8(n=3),PGE2的生成量為對照組的101.2±10.1(n=3)。
1.6.3半體內(nèi)試驗,大黃素經(jīng)體內(nèi)給藥后,可明顯抑制兔全血反應(yīng)體系中LTB4生成,給藥5min后抑制作用即達高峰,但很快下降,30分鐘后作用基本消失,至90分鐘發(fā)現(xiàn)明顯反跳現(xiàn)象。大黃素對PGE2的生成無抑制作用,PGE2的生成在5-15分鐘呈增加趨勢,并于15分鐘有顯著差異,但30分鐘后即與對照組無明顯差別。
1.6.4體內(nèi)試驗,大黃素(10mg/kg)對正常家兔PGE2的生成無抑制作用,時效曲線的形狀與半體內(nèi)試驗相似,血中PGE2的變化規(guī)律一致。以上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素在體內(nèi)外條件下可抑制LTB4生物合成,對PGE2的生成無抑制作用,提示大黃素是一個選擇性的花生四烯酸5-脂氧酶抑制劑。這一結(jié)果為闡明大黃素的抗炎等機理提供了新線索。
1.7炮制對大黃消炎作用的影響
1.7.1對大鼠蛋清性關(guān)節(jié)腫的影響
按常規(guī)方法,大黃生品及炮制品煎劑的劑量均為8g/kg,對照組給同體積水,陽性對照用氫考20mg/kg,均為ig給藥。大黃冷浸液、大黃煎液、熟軍煎液等對在鼠蛋清性足跖腫脹亦有顯著的抗對作用。
1.7.2對巴豆油誘發(fā)小鼠耳部炎癥的影響實驗組給大黃生品及炮制品醚提物8g/kg(相當生藥量),對照組用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用氫化考的松(氫考)20mg/kg,均為ip給藥。給藥30分鐘后,在小鼠耳部正、反兩面各涂巴豆油0.05ml,4小時后處死小鼠,取兩耳同一部位0.8mm組織,稱重,以左、右兩耳重量之差作為腫脹指標。
1.7.3對棉球肉芽腫增生的影響大鼠生品及炮制品醚提物對小鼠和大鼠棉球肉芽腫增生的影響:選用30g左右體重雄性小鼠和150-200g雄性大鼠,按常規(guī)操作方法。
1.7.4對小鼠胸腺及體重的影響用體重12-18g小鼠56只,等分成7組,大黃生品及炮制品醚提物8g/kg(相當于生藥量),對照組給等容積的生理鹽水,陽性對照給氫考10mg/kg,均由ip,每日1次,連續(xù)7日,8日摘出胸腺,在組織天秤上稱重,比較各組間的差異。
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經(jīng)炮制后消炎作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主要是酒燉大黃和大黃炭的消炎作用有所減弱。大黃醚提物8g/kg(相當于生藥量),ip7日后小鼠胸腺明顯萎縮,這一現(xiàn)象提示大黃對炎癥末期的消炎作用是否與免疫抑制有關(guān)。
2.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影響
2.1降壓作用  1938年SupniewskiTV等報道,大黃素對動物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其降壓作用與劑量有相關(guān)性。大連鐵道醫(yī)學院曾報道,急性實驗,大黃浸劑和去醇大黃酊劑iv給藥,能使家兔血壓明顯降低。還有報道,大黃水煮酒沉制劑iv給藥,可使麻醉犬的血壓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提高心肌氧利用率。波葉大黃多糖,十二指腸給藥45mg/kg,可使正常大鼠血壓降低20%,心率減慢12%。
2.2對心臟的作用 波葉大黃多糖0.86mg/ml,可使正常蟾蜍離體心臟收縮力增加29%,使衰竭離體蟾蜍心臟收縮力增加70%,心輸出量增加58%。應(yīng)用電生理技術(shù)研究大黃對蟾蜍心肌收縮力的影響,發(fā)現(xiàn)大黃能使離體蟾蜍心臟的收縮力明顯增強,心率減慢,(P<0.01)。隨藥物劑量的增加,心肌活動由興奮逐漸轉(zhuǎn)為抑制,并出現(xiàn)異位心律,增加細胞外液鉀離子濃度,可恢復(fù)竇性心律,提示大黃對心的強心作用有可能是通過抑制心肌的Na+-K+-ATP酶而實現(xiàn)的。大黃還可對麻醉犬的心肌耗氧量、氧利用率、心輸出量、心搏指數(shù)增加,而使冠脈阻力、左室功能等下降。
2.3對離體血管的作用 實驗采用20只家兔的121條離體血管及22例病人在手術(shù)時離體的55條胃腸道血管,置于含有營養(yǎng)液的浴池中,通過換能裝置記錄血管條的活動及大黃對其影響。藥物用大黃醇提液,每1ml含生藥1g。結(jié)果表明,大黃醇提液具有興奮這兩類離體血管的作用,表現(xiàn)為:提高離體血管條的收縮力,能增強部分血管條的自發(fā)節(jié)律活動。實驗還是顯示酚妥拉明能拮抗大黃醇提液對離體血管條的收縮力。
2.4對微循環(huán)的影響 實驗用英國種LACA系健康小白鼠,體重26-34g,大黃及對照組各10只。大黃混懸液(由上海市盧灣區(qū)中心醫(yī)院提供的臨床制劑,配制成20%混懸液)以0.25ml/10ig。給藥后1、2小時觀察微循變化。結(jié)果:微動脈:大黃組10只動物;給藥l小時后微動脈血流呈線流6只,而出現(xiàn)紅細胞聚集呈線粒流者4只,對照組給水1小時后,10只動物全為線流。但統(tǒng)計處理X2測驗0.05 2.5對血脂代謝的影響 大黃對正常兔血清膽固醇無影響,但對因服膽固醇而血清膽固醇升高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血清膽固醇和總磷脂比值明顯下降。大黃(R.officinale)粗提物ip給大鼠(體重100克左右),8小時后測定血清膽固醇和尿素氮,結(jié)果每只大鼠給于5mg劑量時血清膽固醇十分明顯升高。波葉大黃(R.Otaoense)中提取的多糖有明顯的降血指作用。ig波葉多糖(RHP)100和200mg/kg,可分別使蛋黃誘導(dǎo)的高脂血癥小鼠血清總膽固醇(TC)降低45%和46%,甘油三脂(TG)降低42%和67%;肝臟TC分別降低63%和65%,TG降低14%和55%,過氧化脂質(zhì)(MDA)降低49%和66%。igRHP100和200mg/kg對正常小鼠血清TC無明顯影響。igRHP45和90mg/kg可分別使高脂飼料誘導(dǎo)的高脂血癥大鼠血清TC降低48%和50%,TG降低30%和31%;肝臟TC降低57%和62%,TG降低23%和30%。MDA降低26%和41%。用不同溶劑對大黃進行提取物對大鼠的實驗性高膽固醇血癥進行降脂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的醇提部位有明顯的降低血清總膽固醇作用。石油醚提取部位作用不顯著。
3.對泌尿系統(tǒng)的影響
3.1大黃蒽醌衍生物對家兔的利尿作用和腎髓質(zhì)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3.1.1蒽醌衍生物對家兔排尿、排Na+和K+量的影響 取體重2kg左右雄金基拉兔,自由飲水,禁食18小時后麻醉,麻醉后以劑量為30mg/kgig給藥,藥物用0.1mol/LTris一HCI緩沖液(pH8.5)新鮮配制。對照組給以同體積緩沖液。(pH8.5)新鮮配制。對照組給以同體積緩沖液。同時用50ml/kg生理鹽水ig做水負荷,迅速打開腹腔,抽空膀胱內(nèi)余尿,從膀胱腹面下部插管,每間隔2小時收集尿液1次。結(jié)果:大黃素和大黃酸對家兔排尿、排Na+和排K+有明顯促進作用。一般在給藥后0-2小時排尿量即明顯增加,2-4小時達高峰,分別為對照組的5.9和5.8倍(P<0.005)。8-10小時接近對照組水平,排Na+和K+量的增多與排尿量平行,給藥后2-4小時高峰,Na+分別為對照組的4.4和4.6倍(P<0.01);K+分別為對照組3.2和3.9倍(P<0.005)。而蘆薈大黃素和大黃酚的作用較弱,在給藥后2-4小時排尿量分別為對照組的2.3和2.4倍(P<0.01),排K+為對照組的1.6和2.3倍(P<0.01),排Na+量則無顯著變化。作圖法表明。大黃素和大黃酸的利尿作用與排Na+作用呈良好線性關(guān)系,其相關(guān)系數(shù)分別為0.992和0.993,而排K+作用的線性關(guān)系較差,分別為0.406和0.790。
3.1.2蒽醌衍生物對Na+-K+-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 大黃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對Na+-K+-ATP酶活性都有很強的抑制性作用。由Hill方程求得50%抑制率的藥物濃度分別為9.8±1.4,11.0±1.9和19.3±2.8ug/ml。用Dixon作圖法對大黃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進行動力學分析,表明這3種藥物對Na+-K+-ATP酶活性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ki值分別為1.30±0.76,1.41±0.63和7.41±1.10x10-6mol/L。 以上實驗表明,大黃素和大黃酸對兔腎髓質(zhì)而Na+-K+-ATP酶活性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而是一種調(diào)節(jié)酶,腎小管Na+的重吸收是通過Na+-K+-ATP酶的主動轉(zhuǎn)運過程,而大黃素和大黃酸對此酶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致使Na+的重吸收減少,尿中排Na增多,因而達到其利尿作用。
3.2對動物氮質(zhì)血癥的治療作用機制 Wistar系雄大鼠用含0.75%腺嘌呤飼養(yǎng)喂養(yǎng),制作成慢性腎功能不全模型。大黃為四川雅安出產(chǎn)的雅黃,切碎后,200-300g加水800ml,煎煮后進行過濾,濾液經(jīng)冷凍減壓濃縮后呈黃色粉末,溶于生理鹽水中供ip給藥或溶于自來水中作飲料。實驗方法:在用含0.75%腺嘌呤飼料喂養(yǎng)大白鼠的同時實驗組每日每只大鼠ip5mg大黃生理鹽水溶液,對照組用生理鹽水。給藥后d6、12、18、24、30斷頭處死采血取血清,臟器作生化檢查,結(jié)果:大黃對血中尿素氮、肌酐的影響大黃組與對照比較尿素氮量有顯著降低,尤其是d24降低了35%,血中肌酐量從d6-24與對照相比較降低了12-18%。大黃對門靜脈血中氨基氮的影響于d6、18、24測定大黃組的氨基氮含量較對照分別降低18-21%,d30降低42%并有顯著差異。大黃對肝、腎中尿素合成的影響肝中尿素量大黃組較對照降低了12-37%,腎中降低19-24%,且肝、腎中尿素合成的減少與血清中尿素氮的減少呈平行降低。大黃對尿中尿素和肌酐的影響第12日開始大黃組尿中尿素排泄量有顯著增加,以后并顯示增加傾向,對照無多大變化,肌酐排泄量大黃組僅增加5-10%。大黃對血清中游離氨基酸的影響用藥組大鼠分別po不同劑量的大黃溶液(5、15、35、55mg),給藥第24日血中游離氨基酸的蘇氨酸、絲氨酸、纈氨酸顯著上升,亮氨酸、異亮氨酸、氨酸、鳥氨酸顯示上升傾向。當每日每只服用大黃飲料55mg時,蘇氨酸、絲氨酸、纈氨酸分別上升36%、36%和42%。
上述結(jié)果提示,大黃治療氮質(zhì)血癥的作用原理主要是由于大黃一方面使從腸道吸收的合成尿素原料之一氨基氮的減少;另一方面使血中必需氨基酸濃度升高,利用體內(nèi)氨基酸的分解產(chǎn)物一氨,合成蛋自質(zhì),從而使肝、腎組織合成尿素量減少;再一方面大黃抑制了體蛋白的分解作用,從而使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含量降低。此外,大黃還能促進尿素和肌酐隨尿液排泄出體外。
長澤哲郎等亦曾報道,用大黃(R.Officinale)粗提物,給于100g左右體重的大鼠(ip給藥),8小時后測定血清中尿素氮。結(jié)果,5mg/只劑量時血清尿素氮十分明顯下降,與對照比較P<0.001。有報道用大黃水提物ip給藥于100g左右體重大鼠,4-8小時后測定腎中血清尿素氨的濃度下降46-51%。
3.3對大鼠和人類慢性腎衰的預(yù)防作用 po大黃提取物(RE)對雙腎次全切除大鼠中,血清肌酐(SCR)或SCR倒數(shù)(SCR-1)上升速度及尿蛋白定量均比對照組顯著下降,而尿滲透壓則明顯升高。腎病理檢查發(fā)現(xiàn)RE大鼠殘余腎間質(zhì)淋巴細胞浸潤比對照組明顯減輕。26例慢性腎病人poRE前后的SCR-1和病程的關(guān)系進行了長期觀察(分別為17.8±8.2mo和20.5±10.4mo),發(fā)現(xiàn)RE治療后平均相關(guān)系數(shù)(-0.0036±0.0018)比治療前(-0.0129±0.0029)明顯下降(P<0.05)。結(jié)果表明:RE治療可使大鼠和人類慢性腎衰病程進展得到延緩。RE慢性腎衰進展的預(yù)防作用可能與殘余腎間質(zhì)-小管損害減輕有關(guān)。
3.4大黃對體外腎小球系膜細胞生長的影響 用腎小球系膜細胞培養(yǎng)及(氚標胸腺嘧啶、核苷)(3小時-TdR)、(氚標尿嘧啶核苷)(3小時-UR)和(氚標亮氨酸)(3小時-Leu)摻入技術(shù),研究了大黃對系膜細胞生長及5/6腎切除后血清促腎因子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大黃蒽醌和大黃酸蒽醌葡萄糖甙加入培養(yǎng)液中,直接抑制系膜細胞生長。大鼠連續(xù)一大黃蒽醌0·25g12日后,采集含大黃衍生物的血清也明顯抑制系膜細胞DNA和蛋白質(zhì)合成,但對RNA合成影響不明顯。大黃對促腎因子活性本身無明顯影響,培養(yǎng)液有無血清促腎因子存在,并不影響大黃對細胞的抑制作用發(fā)揮。這種藥理作用在體內(nèi)可能有利于減輕系膜細胞異常增生,減緩殘余腎組織腎小球硬化進程,而改善慢性腎功能不全。
3.5炮制大黃對腎功能不全大鼠的影響 動物為Wister系雄大鼠,體重200g左右,用0.75%腺嘌呤制成病理模型,大黃用雅黃和炮制大黃粉末加水100℃提取30分鐘,濾液凍干。收率各為25%和31.5%,以飲水形式給與喂養(yǎng)腺嘌呤的大鼠,共24日。對照組給與水。測定尿毒癥物質(zhì)血清尿素氮(BUN)、肌酸酐(Cr)、甲基鳥嘌呤(MG)、胍乙酸琥珀酸鹽(GSA)等。結(jié)果表明:雅黃用20mg,40mg/大鼠·日(100,200mg/kg體重.日)給與大鼠24日后,所測得的指標BUN,Cr,MG,無機磷均下降,鈣離子上升,在統(tǒng)計學上均有意義。GSA在20mg給藥組有下降趨勢、40mg給藥組的下降具有統(tǒng)計意義。尿毒癥狀獲得改善。炮制大黃浸膏40mg給藥組所測得的指標BUN,Cr,MG,GSA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下降,無機磷也是有意義的下降,鈣離子具有意義的上升。與雅黃一樣也獲得尿毒癥狀的改善。
上述結(jié)果證實炮制大黃仍保持了改善尿毒癥狀的作用。但炮制大黃中番瀉葉甙從HPLC法中未得檢出,僅側(cè)出蘆薈大黃素0.57%。大黃素0.52%和大黃根酚(Chrysophanol)2.7%。通過炮制降低了瀉下作用,對腎功能不全患者更能起治療尿毒癥的作用。
4.對血液和造血系統(tǒng)的影響
4.1大黃的止血作用 大黃對血管條顯示明顯的收縮作用。又從其中分得d-兒茶素和沒食子酸,在每1.3mg/ml的濃度,使血管條收縮張力提高428.84±58.42mg和500±80.80mg。D-兒茶素和沒食子酸以每150mg/kg小鼠ip,可縮短出血時間4.5±3.9,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兩者對凝血酶有激活作用,可使凝血時間比正常值縮短5-6分鐘。從大黃對免及人體離體血管的作用,亦有助于闡明其止血作用原理。
4.2對血液粘度及微循環(huán)的影響 家兔ig大黃(R.Palmatam)醇提物制成的20%混懸液,劑量0.5g/kg。2.5小時后,血沉無變化,各切速下全血粘度均有增加。中、低切速下增加顯著,但統(tǒng)計處理尚無顯著差別。小白鼠用大黃混懸液ig0.25ml/10g,2小時時均可見到微動脈和微靜脈內(nèi)血液速度減慢有顆粒狀的紅細胞聚集體,尤以微靜脈內(nèi)改變較明顯。但血管徑無明顯變化,亦未有滲出及出血性變化。動物一般狀況亦無明顯變化。大黃的這種具有增加紅細胞聚集性,升高血液粘度及使微循環(huán)血液流速減慢作用,與一般傳統(tǒng)的活血藥作用相反。
有報道大黃水煮液濃縮后用乙醇提取,制成每1ml含生藥1g,內(nèi)含0.8%吐溫,pH7,取0.5ml制成的藥液與5ug腎上腺素的混合液于局部滴注于小鼠腸系膜。觀察對微循環(huán)障礙的影響。結(jié)果對微動脈血流有輕度的使血流停止時間提前的作用。對微動脈血液恢復(fù)時間有輕微促進作用(P>0.05)。有輕度促進微動脈恢復(fù)和減輕微動脈管徑收縮程度的作用以及局部微循環(huán)的恢復(fù)。
4.3對血小板聚集的影響
4.3.1對血小板表面活性、血液粘度等的影響 實驗用家兔,體重2-3kg,以30%尿酯2ml/kg耳緣iv麻醉取血,作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測定。然后將100%大黃醇提物注射液1ml/kg劑量從耳緣iv(對照組用同量生理鹽水),給藥后30分鐘再次取血作血小板表面活性和聚集性測定。結(jié)果:大黃組(14只家兔)給藥前圓樹型血小板數(shù)為94.04±2.44%(X±SD下同)。給藥30分鐘后下降為86.42±2·86%。而擴大型血小板數(shù)則由5·96±2·44%升到13.58±2.86%。差別十分顯著(P<0·01)。血小板聚休數(shù)由12.69±5.29個增加到29.04±4.82個,差別十分顯著(P<0.01)。對照組(10只家兔)給水前圓樹型血小板為88.59±5.15%,給水30分鐘后為87.O±5.80%,無顯著差別(P>0.05)。擴大型血小板分別為11.41±5.15及13.O±5.80(P>0.05)。血小板聚集數(shù)分別為24.45±14.66個及26.64±13.27個,無顯著差別(P>0.05)。
用白色雄家兔24只,在SDI-Ⅱ型體外血栓形成儀的有機玻璃環(huán)上進行體外血栓形成試驗。大黃用100%醇提物1ml/kg從耳iv,30分鐘再次從心臟取血觀察,對照組用同量蒸餾水。結(jié)果:大黃組(14只家兔)血栓長度給藥前為39.0±26.6mm,給藥后增長為45.85±36.34mm,增長率為17.6%,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10只家兔)分別為46.80±22.01mm及43.9±27.99mg(P>0.05)。血栓濕重大黃組給藥前為125.77.80mg,給藥后增為130.54±94.74mg,增長率為3.7%,無顯著差別(P>0.05),對照組分別為123.5±59.72mg及152.6±100.06mg,P>0.05。血栓干重,大黃組給藥前為31.12±16.64mg,給藥后為38.12±30·8mg,增長率為22.5%,無顯著差別(P>0.05),對照組分別為26.70±13.30mg及32.70±21.36mg,P>0.05。結(jié)果表明大黃除有使血液粘度增高,微循環(huán)血液作用減慢外,尚能使血小板表面活性增大,聚集性增高。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差別。這種作用與一般傳統(tǒng)活血化瘀藥的作用亦不相同。
4.3.2生大黃對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計數(shù)的影響 動物用白色健康家兔,雌雄兼用,體重2-2.5kg,大黃(正品大黃)壓碎,過100目篩,制成粉劑。劑量為每天ig3g/kg,連續(xù)3日,于每次給藥后2小時測定循環(huán)血小板聚集率(RCPA),停藥3日后再測1次,對照組用等量自來水。大黃具有明顯促血小板聚集作用。從形態(tài)學變化也表明大黃具有促血小板聚集作用。仿吳氏法計數(shù)血小板,將每1mm血小板數(shù)乘0.001得新制10/L數(shù)。大黃具有升高血小板計數(shù)的作用。有報道,對53只家兔與60位正常人服大黃前后作血小板計數(shù)檢驗均無明顯變化。血小板的超微結(jié)構(gòu)功能也均無明顯變化。
4.3.3酒制大黃對血小板聚集的影響 酒制大黃分3種,即酒蒸、酒燉及熱壓,其中后者又依熱壓處理時間的長短分為3種,生大黃作為炮制品的對照。各種樣品的實驗劑型均為煎劑,并經(jīng)去鞣質(zhì)處理,濃度為1g(生藥)/ml。實驗動物為大耳白家兔,體重2.5-3·0kg為供血動物。給藥方式為體外試管法,然后用光密度法測定ADP誘導(dǎo)的血小板聚集率。結(jié)果表明對血小板聚集確有抑制作用,其強度則隨炮制情況而異,酒燉與酒蒸大黃對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與大黃相似,熱壓酒制大黃的抑制作用較強(p<0.001),熱壓酒制大黃的活血功能優(yōu)于生大黃。
4.3.4對急性腦缺血大鼠血小板聚集性TXA2/PGI2平衡的影響 實驗觀察大黃對急性實驗性腦缺血大鼠的保護作用以及大鼠在不同給藥時間后血小板數(shù)目(BPC),血小板聚集性,血漿脂質(zhì)過氧化物(LPO)和PGI2與TXA2的穩(wěn)定代謝產(chǎn)物6-Keto-PGF1a與TXB2的變化。結(jié)果表明,ip給于大黃水提物4g/kg后,大鼠與對照組(ip同生性理鹽水)相比,2小時死亡率明顯降低(p<0.01);腦組織損傷程度減輕,明顯降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最大聚集速度(p<0.01)。給藥30分鐘后,血漿TXB2水平明顯降低(p<0.01);2小時時接近正常動物血漿水平。血漿6-keto-PGF1a在給藥30分鐘時升高(p<0.05),2小時時仍維持較高水平,TXB2/6-keto-PGF1a比值在給藥30分鐘時由給藥前的3.1降低至1.8;2小時TXB2/6-keto-PGF1a比值減少到0.9。這些結(jié)果表明,大黃對急性腦缺血大鼠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其作用可能與其抑制TXB2合成,降低TXB2/6-keto-PGFla比值有關(guān)。
4.3.5對微循環(huán)、肺血管通透性和血小板聚集的影響 麻醉小鼠皮膚微循環(huán),應(yīng)用顯微電視測定2、3二級微動脈和微靜脈口徑,比較給于大黃前后的變化。給藥后16只小鼠中有10只鼠微動脈收縮,其余6只鼠則是擴張;微靜脈亦有類似的變化。小鼠燙傷后,皮膚的2、3二級微動脈和微靜脈呈明顯收縮,如預(yù)先給于大黃小鼠燙傷后,微動脈和微靜脈未見收縮,而有輕微擴張。Iv腎上腺素復(fù)制小鼠水腫,測定肺內(nèi)T1824含量以判定血管通透性變化。大黃治療組小鼠存活時間比對照組延長,肺血管通透性比對照組明顯降低。燙傷大鼠血小板聚集明顯增加,而應(yīng)用大黃的大鼠燙后血小板聚則減輕。大黃對正常大鼠血小板聚集則無影響。實驗表明,大黃具有調(diào)節(jié)微血管擴張,改善組織微循環(huán)灌注;影響血液流變性。
4.4抗凝血和抗血栓作用 波葉大黃多糖(RHP)體外可使凝血時間比生理鹽對照組延長250%,凝血酶時間延長264%。體內(nèi)抗凝血作用,igRHP100和200mg/kg,30分鐘與對照組相比,小鼠血凝時間分別延長93%和110%;ipRHP100和200mg/kg,10分鐘后與對照組織相比,小鼠血凝時間分別延長101%和116%家兔igRHP56mg/kg后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時間(KPTT)可延長34%。IgRHP56mg/kg,可使家兔特異性血栓形成時間延長78%,纖維蛋白血栓形成時間延長54%,血栓長度縮短26%,血栓濕重減少45%,血栓干重減少54%,血小板數(shù)減小37%,血小板粘附率降你50%,優(yōu)球蛋白溶解時間縮短47%,纖溶酶活力增加86%,全血比粘度降低15%,血漿比粘度降低14%,全血還原比粘度降低17%,紅細胞壓積容量降低20%,血沉率增加94%。寺次捷年等亦曾報道大黃有抗凝血和纖維蛋白溶解的作用。
5.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
5.1大黃的瀉下作用
5.1.1不同商品大黃的瀉下作用 正品大黃有西寧大黃,基源為掌葉大黃或唐古特大黃:雅安大黃,基源為藥用大黃;武威大黃,基源為唐古特大黃;禮縣大黃基源為唐古特大黃。非正品大黃有藏邊大黃(R.Emodi),天山大黃(新疆大黃)(R.Wittrochii)。分別以10倍左右自來水浸泡30,加熱至沸,20分鐘后,趁熱以雙層紗布濾,濃縮至50%,小鼠ig給藥后置代謝籠中連續(xù)觀察4小時(觀察期間禁水禁食),按糞便性狀分為正常、軟便(糞粒成形,但松軟膨大,含水分較多,或在濾紙上呈水漬跡)、溏便(糞便略成形或不成形如稠狀)、稀水便(稀薄或如水樣)四等。分別記錄軟使、溏便和稀便第一次排出時間。用簡比機率法計算4小時內(nèi)溏便ED50及稀便ED50,用直線回歸法計算溏便ED50時的稀便率及溏便ED50T等。天山大黃和藏邊大黃以及4種正品大黃都顯示較明顯的瀉下作用。正品與非正名大黃相比,非正品大黃致瀉率較低,但正品大黃也有相當大的差異。
5.1.2不同大黃制劑的瀉下作用 大黃煎劑有明顯瀉下作用,其作用受加熱溫度和時間的影響,大黃加水回流1小時,其ED50由300增至520mg/kg;亓3小時,作用幾乎消失。其熱水浸出液,在酸、堿條件下或50℃減壓濃縮,瀉下效力均不受影響。沸水浴常壓濃縮,其瀉下效力僅為原浸出液的1/3。瀉下效力隨加熱時間的延長而減弱,以煎沸30-60min最理想。大黃總甙、大黃煎劑與生大黃粉等不同制劑對小鼠瀉下作用的比較表明大黃總甙組的瀉下作用出現(xiàn)時間較早,稀、軟便次數(shù)較多。
5.1.3炮制對大黃瀉下作用的影響 實驗材料采用掌葉大黃或唐古特大黃去掉栓皮的根和根莖。炮制品的制備方法。其中酒燉大2黃加熱延長為30小時。將生大黃及各種炮制品分別研細,過200目篩,60℃烘3小時,取出放干燥器內(nèi)貯存,實驗前用蒸餾水配成所需濃度畝用。實驗方法:采用藤村等改進的瀉下作用生物檢定法。選用18-22g小鼠,按體重隨機分5-7個劑量組,每組10只,將不同濃度的藥液按0.25ml/10g體重ig給藥,觀察6-7小時內(nèi)小鼠瀉下的只數(shù),用機率對數(shù)繪圖法分別求出生品、制品的瀉下ED50值及標準誤,計算相對效力。同時觀察生品及炮制品混懸液瀉下出現(xiàn)時間、瀉下物性狀、次數(shù)與重量的比較,炮對大黃瀉下成分的影響等。大黃生品瀉下ED50值為0.18g/kg,說明小劑量即有明顯的瀉下作用,炮制品瀉下作用有不同程度的減弱。從瀉下成分量的變化看,酒炒、醋炒制品瀉下成分幾乎未受影響。酒燉、清寧片、醋煮制品及大黃炭瀉下成分明顯減量。www.med126.com在同等瀉下效力劑量下(ED50量),換算出大黃各樣品中瀉下成分的量,出現(xiàn)與百分含量相反現(xiàn)象,提示大黃中可能還有其它瀉下活性較強的物質(zhì)或起協(xié)同作用的物質(zhì)存在。因此在測定瀉下效力時,除以測定番瀉甙量的變化外,尚應(yīng)結(jié)合生物測定法為宜。因生物測定法所反映出的瀉下效力與臨床應(yīng)用結(jié)果較為一致。
5.1.4不同的大黃制劑及大黃中所含的有關(guān)成分瀉下效力 生大黃、酒炒大黃、醋炒大黃、酒燉大黃、清寧片、醋煮大黃、大黃炭的ED50。大黃浸膏ig或ip給藥的ED50分別為117和270mg/kg,直接由回腸向大腸內(nèi)注入的ED50為44mg/kg,約為ig的1/3劑量。番瀉甙Aig或sc給藥,ED50分別是15及14mg/kg;ip給藥為27mg/kg,im達40mg/kg仍無效;iv劑量為6.4mg/kg。亦有報道,番瀉甙A、B、C、D、E、F的瀉下活性相似,小鼠ED50為13.3-16.1mg/kg;)葡萄糖-大黃酸蒽酮的ED50為20.0mg/kg;8-葡萄糖-蘆薈大黃素ED50為71.6mg/kg;蘆薈-大黃素的ED50為59.6mg/kg;大黃酸ED50為97.5mg/kg;8-葡萄糖-大黃酸ED50為103.0mg/kg。
5.1.5瀉下作用的機理a.大黃有緩瀉作用,大鼠及豚鼠腸肌實驗表明,游離大黃素有類似乙酰膽鹼樣作用,并可被阿托品所對抗,大黃素可能與所作用器官和肌肉蛋白結(jié)合而表現(xiàn)膽臉能的作用。抑制Na+、K+從腸腔轉(zhuǎn)運至細胞,可能是與抑制ATP酶活性有關(guān),使水分滯留在腸腔而促進排便。所以大黃的瀉下特點是不妨礙小腸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大黃瀉下的有效成分為蒽醌類衍生,以蒽醌(酮)的甙瀉下效力較強,游離蒽酮較弱,游離蒽醌最弱。雙蒽酮比單蒽酮強。后發(fā)現(xiàn)番瀉甙A為大黃瀉下最強的成分,番瀉甙E和F與其它已知番瀉甙類化合物的致瀉作用相仿。在研究番瀉甙類成分瀉下作用機理時發(fā)現(xiàn)大黃浸膏及番瀉甙A都是經(jīng)胃給藥作用強,而番瀉甙元iv給藥作用最強。作用部位在大腸。Ig大黃浸膏可顯著增加大腸運動,并使大腸中水分增加,而對小腸則無影響。如小鼠先用氯霉素處理(使腸內(nèi)細菌受抑制)后再給藥,則使番瀉甙A的瀉下作用明顯減弱,而對番瀉甙元卻無影響。因此認為蒽甙的糖基具有保護蒽酚(酮)運輸?shù)酱竽c而不被氧化的作用,蒽甙到達大腸后被細菌的酶水解為游離甙元,刺激大腸使排空運動增加,導(dǎo)致排便。研究又表明大黃在體內(nèi)真正起到作用的物質(zhì)系大腸內(nèi)細菌代謝的還原產(chǎn)物大黃酸蒽酮-8-葡萄糖甙(8-GRA)及其分解產(chǎn)物失去糖基的大黃酸蒽酮,這兩種成分可能是大黃在體內(nèi)真正起瀉下作用的物質(zhì)。此外,蒽甙也有很大部分是由小腸吸收經(jīng)肝臟轉(zhuǎn)化,再作用于骨盆叢,促使大腸蠕動而致瀉。如結(jié)扎小腸與大腸交界處,再將蒽甙注入小腸,藥物仍可在大腸起作用;大黃服用后一般需經(jīng)6-8小時才起作用,這表明大黃是先在小腸吸收后入血液,再運轉(zhuǎn)到大腸,刺激大腸而顯效果。因此認為蒽酮的致瀉作用是首先刺激粘膜下神經(jīng)叢,隨后使更深部位肌肉的神經(jīng)叢興奮,如果事先用昔羅卡因麻痹了粘膜神經(jīng)叢,則蒽酮就不能引起運動亢進。如果興奮沖動較昔羅卡因先達到肌肉神經(jīng)叢,則昔羅卡因就不能抑制運動亢進。因此有二種解釋,一種認為是經(jīng)過奧厄巴赫氏(Auerbach's)神經(jīng)叢;一種認為是在豚鼠中是刺激骨盆核而產(chǎn)生瀉下。但無論那種說法,通過神經(jīng)叢而使腸運動亢進這一點是一致的。
b.大黃瀉下作用與腸道水份和電解質(zhì)移行的關(guān)系 應(yīng)用Gordon-Chadwick(1979)體內(nèi)環(huán)封法研究了大黃懸液對動物腸道內(nèi)水份和電解質(zhì)的移行速度。實驗動物ig含10%炭末的4%大黃水懸液0.5ml(0.5/kg體重),對照動物ig含炭末的水溶液,全部動物于ig后30分鐘解剖,測量每只動物消化道中炭末所推進的距離。20只小鼠經(jīng)大黃懸液ig后,腸道內(nèi)容物增均推進率為83.2±6.1%,對照動物20只,其平均推進率為67.1±12.2%,兩者有十分明顯區(qū)別(P<0.001)。表明大黃能明顯加強小鼠消化道的推進性運動。對腸道內(nèi)容物排出時間的影響實驗,采用大黃水懸液(0.5g/kg)ig后,22只小鼠腸道內(nèi)容物增均排出時間為139±61min,而對照組5小時還未見排出,兩組有十分顯著差別(P<0.001)。同時觀察到,給藥動物均有水樣糞便,而對照動物的糞便則較干結(jié)。表明大黃能促進胃腸道的推進速度,產(chǎn)生明顯的瀉下效應(yīng)。對腸道水份和電解質(zhì)(Na+、K+)移動速度的影響表明,在腸中灌以2%大黃懸液的大鼠,其水份和Na+的凈分泌增均值分別為-21.7±12.9ul/(分鐘·g)和-7.9±0.8ug當量/(分鐘·g);與對照組的3.6±1.9ul/(min·g)和3.3±0.8ug當量/(分鐘·g)比較。P<0.001。而鉀離子的凈吸收增均值兩組比較無顯著性差異。表明大黃水溶液(2%)對腸道內(nèi)水份和鈉離子的吸收,即促進水份和鈉離子向腸道內(nèi)迅速移進。實驗結(jié)果初步證實,大黃的瀉下作用與大腸內(nèi)水份和鈉離子分泌直接有關(guān);大黃水液(2%)能明顯增強水份和Na+向腸道內(nèi)移行的速度,大黃瀉下作用是由腸道粘膜向腸管內(nèi)分泌水份所致。
5.1.6大黃致瀉作用的近似晝夜節(jié)律 健康或病理模型的小鼠對大黃致瀉作用反應(yīng)都有明顯的近似晝夜節(jié)律。都是晚間給藥致瀉作用強于日間給藥。日間給藥致瀉ED50較之晚間給藥致瀉ED50可高達4.89倍(健康鼠)乃至9.69倍(甲亢鼠)。不同病理模型與健康鼠比較也有不同,一般對給于甲狀腺粉機能處于興奮狀態(tài)的小鼠這一節(jié)律趨于明顯,變動幅度高于健康鼠,對大黃劑量變化的反應(yīng)較不敏感;由于投與他巴體使小鼠處于衰弱萎頓狀態(tài)的小鼠這一節(jié)律則趨于不明顯,變動幅度低于健康鼠,對大黃劑量變化的反應(yīng)則較敏感。
5.2大黃對胃腸道的影響
5.2.1對動物實驗性胃潰瘍的影響 Wistar大鼠,采用傳統(tǒng)的拘束水浸法略加修改造成動物模型。樣品用青海產(chǎn)大黃(R.Palmatum或R.Palmatumvar.Tanguticum)。制成生大黃片、酒燉大黃和大黃炭,并分別粉碎,過60目篩,用蒸餾水配成0.15g/ml懸液。陽性對照用甲氰咪胍。實驗觀察大黃對應(yīng)激性胃潰瘍的影響(分治療性給藥和預(yù)防性給藥2種)和大黃對幽門結(jié)扎法胃潰瘍的影響。實驗表明:生大黃、酒燉大黃及大黃炭,在抗體遭受拘束水浸應(yīng)激性刺激后1-6.5小時給藥,雖不能減少出血灶的發(fā)生,但均明顯地減輕了胃出血程度,顯示這3種試劑對粘膜糜爛性胃出血具有良好的止血作用。改變用藥方式,于應(yīng)激實驗前3日預(yù)防給藥,則3種試劑均兼有止血與減少出血灶發(fā)生的藥效,與甲氰咪胍的影響相仿,提示大黃除止血作用外,若提前應(yīng)用,對胃粘膜在應(yīng)激性刺激下發(fā)生的病損可預(yù)防作用。一些研究指出:應(yīng)激性胃潰瘍的發(fā)病機制甚為復(fù)雜,它可能涉及中樞、特別是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和垂體一腎上腺皮質(zhì)軸的機能。實驗所用的陽性對照藥甲氰咪胍系組胺H2受體拮抗劑,能通過阻斷組胺的促泌作用,有效地抑制胃酸分泌。鑒于提前服用大黃懸液對大鼠應(yīng)激性胃潰瘍的影響與甲氰咪胍相似,是否意味著可能存在相仿的作用機制。從幽門結(jié)扎誘發(fā)胃潰瘍模型的胃液分析證實:生大黃確有對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并可降低胃蛋白酶活性;而酒燉大黃對胃酸分泌與胃酶活性均無影響,但在應(yīng)激實驗中卻與生大黃具有同樣的預(yù)防效應(yīng)。這是否進一步提示:大黃對實驗性胃潰瘍的預(yù)防作用機理還可能涉及到其他不同的發(fā)病環(huán)節(jié),如對中樞、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微循環(huán)等。經(jīng)對中樞方面的影響作了初步觀察,發(fā)現(xiàn)大黃對拘束水浸應(yīng)激8小時的大鼠的低位腦干間腦部位的5-羥色胺與5-羥哚吲乙酸有激活作用。考慮到大黃還具有解熱、鎮(zhèn)痛、降壓等功能,因此對大黃可能具有的中樞效應(yīng)不可忽視。
5.2.2對實驗性胃潰瘍病理形態(tài)變化的影響 用Wistam系雄大鼠,制成胃潰瘍模型,生大黃(R.Palmatum)制成粉劑用蒸餾水配成15%水劑.結(jié)果生大黃粉對應(yīng)激刺激致大鼠胃潰瘍的防治實驗中給藥組與對照組胃粘膜破壞率(%)分別為0.50±0.27和2.90±1.17(P<0.05)。在鏡下觀察到的病灶為黃褐色,病變性質(zhì)屬于出血壞死,給藥組的動物胃病灶病變范圍均局限在胃粘膜淺表層,常常形成蘑菇狀突出于粘膜面外,在粘膜內(nèi)部分很少;對照組的動物胃粘膜出血壞死灶數(shù)最多、長度長,且有的深達粘膜2/3以上,其病灶下面及周圍表現(xiàn)為出血性災(zāi)癥。幽門結(jié)扎所致胃潰瘍。從大體標本所見,潰灶均在前胃,對照組較給藥組的病灶多,大且深。在鏡個可見對照組的胃病灶多數(shù)穿透了胃壁全層。給藥組大鼠胃潰瘍灶未穿粘膜肌層,蘇木精一伊紅染色病灶著色為橙色,Perls氏普魯士蘭染為蘭綠色,進一步證實為出血壞死。病灶周圍為破碎的壞死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上皮下疏松結(jié)締組織層高度水腫,大量炎細胞浸潤,對照組的尤為嚴重。
5.2.3對應(yīng)激性胃潰瘍大鼠血漿內(nèi)cAMP和cGMP的影響 以血漿cAMP和cGMP為指標,通過動物實驗觀察生大黃和酒燉大黃(均為R.Palmaat)對應(yīng)激性胃潰瘍大鼠植物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1、大鼠由應(yīng)激造成胃潰瘍時,血漿cAMP和cGMP均降低,而cGMP下降更為明顯,cAMP/cGMP的比值上升,說明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2、無論生大黃或酒燉大黃對正常大鼠血漿cAMP和cGMP及cAMP、cGMP比值,均無任何影響。3、生大黃對應(yīng)激大鼠血漿cAMP和cGMP及其比值無影響;而酒燉大黃能使應(yīng)激大鼠的cAMP下降,cGMP上升,顯著降低cAMP/cGMP的比值,使之接近正常。提示酒燉大黃對應(yīng)激引起的植物神經(jīng)功能紊亂有一定的調(diào)整作用。
5.2.4對實驗性胃潰瘍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 用生大黃和酒燉大黃(R.Pal-matnm或R.Palmatumvar.Tanguticum)粉碎后過60目篩,分別用蒸餾水配成0.15g/ml懸液。用Wistar遠交系雄大鼠;體重180g左右,采用傳統(tǒng)的拘束水浸應(yīng)激處理以產(chǎn)生胃潰瘍。動物隨機分為4組:正常對照組、應(yīng)激對照組、應(yīng)激生大黃組、應(yīng)激酒燉大黃組。正常對照不經(jīng)水浸應(yīng)激,后3組均經(jīng)水浸應(yīng)激處理,每組動物均為10只。應(yīng)激酒燉大黃組和應(yīng)激生大黃組分別用酒燉大黃粉和生大黃粉的蒸餾水懸液ig,水浸應(yīng)激前先給藥3日,每天2次,劑量為0.15g干粉/100g體重(每)。動物水浸后1、4、6.5小時又分別ig給藥1次,劑量為0.0175g干粉/100g體重(每次)。正常對照組和應(yīng)激對照組ig蒸餾水。腦組織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測定用熒光分光光度計分別以不同波長的激發(fā)光和發(fā)射光測定它們的熒光強度,按相應(yīng)的內(nèi)標準計算含量。實驗結(jié)果:水浸應(yīng)激對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的影響應(yīng)激對照組端腦內(nèi)5-HIAA含量為440±22ng/g,比正常對照組的336±17ng/g有明顯升高(P<0.05);而應(yīng)激對照組低位腦干和間腦內(nèi)的NE含量分別為451±39ng/g和660±56ng/g,比正常對照組的556±45ng/g和919±59ng/g均有顯著下降(P值分別<0.05和<0.001);應(yīng)激對照組端腦內(nèi)DA含量為901±75ng/g,比正常對照組的776±57ng/g明顯升高(P<0.05)。除此之外,應(yīng)激對照組和正常對照組動物比較,其它腦區(qū)內(nèi)的5-HT、5-HIAA、NE和DA水平均未見明顯差異。生大黃對應(yīng)激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的影響應(yīng)激生大黃組動物低位腦干內(nèi)5-HT水平為820±21ng/g,而應(yīng)激對照組動物為737±23ng/g,兩者相差顯著(P<0.05);應(yīng)激生大黃組動物間腦內(nèi)5-HI-AA含量為1046±37ng/g,顯著高于應(yīng)激對照的914±42ng/g(P<0.05)。此外,應(yīng)激生大黃組與應(yīng)激對照組比較,其它腦區(qū)內(nèi)5-HT、5-HIAA、NE和DA含量未發(fā)現(xiàn)有顯變化。酒燉大黃對水浸應(yīng)激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影響應(yīng)激酒燉大黃組動物間腦內(nèi)NE含量為530±51ng/g,明顯低于應(yīng)激對照組動物的660±56ng/g。除此之外,其它所觀察的腦區(qū)內(nèi)5-HT、5-HIAA、NE和DA均有明顯的變化。生大黃和酒燉大黃對正常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含量的影響測定了正常對照組、正常生大黃組和正常酒燉大黃組動物低位腦干、間腦和端腦內(nèi)5-HT、5-HIAA、NE和DA的含量,并將正常生大黃組和正常酒燉大黃組的含量分別與正常對照組進行比較,沒有發(fā)現(xiàn)生大黃和酒燉大黃對正常大鼠腦內(nèi)上述4種物質(zhì)的含量有明顯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單純拘束水浸應(yīng)激大鼠端腦內(nèi)5-HIAA含量顯著升高,低位干和間胃腦內(nèi)NE含量明顯下降,端腦內(nèi)DA含量也明顯升高,說明大鼠拘束水浸應(yīng)激性胃潰瘍的發(fā)生與了內(nèi)NE、DA以及5-HT的代謝可能有密切關(guān)系:ig生大黃的應(yīng)激大鼠低位腦干內(nèi)5-HT和間腦內(nèi)5-HIAA的水平明顯高于單純水浸應(yīng)激大鼠,而ig服酒燉大黃匠應(yīng)激動物間腦內(nèi)NE含量比單純水浸應(yīng)激動物明顯下降。提示低位腦干和間腦內(nèi)5-羥色胺能系統(tǒng)可能參與生大黃抑制大鼠拘束水浸應(yīng)激性胃潰瘍的發(fā)生,而酒燉大黃抑制大鼠,胃潰瘍的發(fā)生可能與間腦內(nèi)去甲腎。上腺素能系統(tǒng)月關(guān)。同時也說明生大黃與酒燉大黃對大鼠水浸應(yīng)激性潰瘍的抑制作用的機理可能有所不同。因此,通過腦內(nèi)5-HT或NE系統(tǒng)的調(diào)節(jié),減少了胃酸的過量分泌,可能是生大黃或酒燉大黃抑制大鼠的水浸應(yīng)激性胃潰瘍發(fā)生的原因之一。生大黃與酒燉大黃對水浸應(yīng)激性胃潰瘍大鼠腦內(nèi)單胺類神經(jīng)遞質(zhì)影響的不同,可能是由于不同的炮制方法對它們的藥物成分影響不同的緣故。江文君也報道,生大黃對幽門結(jié)扎誘發(fā)胃潰瘍能明顯使病損減輕,并使胃液分泌量減少,明顯降低胃液游高酸濃度及胃蛋白酶活性,而相同劑量的酒燉大黃則沒有明顯的影響,也說明生大黃與酒燉大黃藥理作用的差異。
5.3胃內(nèi)吸收 動物禁食后,以30%烏拉坦麻醉,大白鼠皮下點滴輸入生理鹽水,家兔耳緣靜脈點滴生理水。結(jié)扎幽料管經(jīng)近賁門處剪口插入胃內(nèi),由此管向胃內(nèi)注入大黃煎液(鼠:20%,2ml/12000g;兔:5O%,50ml/只)膀胱插管導(dǎo)尿。每隔5min接1次尿,記錄流出尿量及氨水堿化后尿色變紅匠時間。同時另以未結(jié)扎動物,ig給同等量水為空白對照;ig給同等量大黃煎液為藥物對照。結(jié)果:實驗組11只大鼠和13只家兔尿中均檢出蒽醌反應(yīng),藥物對照鼠,尿液在給藥20分鐘時遇堿液變紅,實驗組鼠自給藥至尿中顯蒽醌反應(yīng)最早5、10分鐘,平均62.4±70.32min(標準差,后同);家兔藥物對照組最早20-22min,平均27.5±10.6min,實驗組最早20-25min,平均37,6±24·71min。顯蒽醌應(yīng),兩者比較(t=1.0360,P>0.10)差異不顯著。進一步義觀察了家兔尿液中蒽醌含量和組分,分4種處理,ig給水;ig給50%大黃煎液;結(jié)扎胃上、下口,直接向胃內(nèi)注入50%大黃煎液;結(jié)扎胃上、下口、十二指腸遠端,直接向胃內(nèi)注入50%大黃煎液。給水或給藥后30分鐘至60分鐘間,接取尿液,記錄尿量,經(jīng)處理后以HPLC法測色尿中等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素、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等的含量。結(jié)果給藥30分鐘后的30分鐘-60分鐘內(nèi)上消化道吸收的蒽醌類成分量和組分與化道其它部位吸收的大致相同。
5.4食道內(nèi)吸收 觀察7只大鼠,自給藥計算,至尿液以氨水堿化后變紅的時間。結(jié)果所觀察的7只大鼠,自給藥計算,至尿液顯蒽醌反應(yīng),最早的自導(dǎo)尿管中收集的第一次尿時開始,平均58.6±44·79分鐘,家兔1只,尿液于42.44分鐘起,呈蒽醌反應(yīng)。實驗證明,大黃煎液在上消化道內(nèi)不僅開始吸收,而且數(shù)量很高,po后有可能在較矩時間內(nèi)發(fā)揮藥效。
5.5大黃抑制胃排空的作用 以生大黃或熟大黃(酒燉的)水浸煎劑1.5g大黃/1ml/100g體重及20粒琥珀色樹脂小球同時胃飼大鼠。所采用的飲片系由西寧大黃(RheumpalmatumL.和R.Palmatumvar.TanguticumMaxim.)炮制而成。喂藥后2小時處死動物。統(tǒng)計滯留在胃內(nèi)的球數(shù)。生大黃組(R)為18.33±0.88粒(n=6);熟大黃組(P)為15·00±0.94粒(n=6);對照組(c)為6.33±0.67粒(n=6)。R與C相比PP>C。又在另一同類的實驗以生大黃水浸煎劑0.5g大黃/1ml/100g體重和沒食子酸溶液分別飼動物。至2小時后處死動物。統(tǒng)計胃內(nèi)的球數(shù):C為2.14±1.35粒(n=7);R為14.83±3.4粒(n=6);G(沒食子酸組)為8.83±4.88粒(n=6)。G與C相比P<0.01,R與C相比P<0.001,R與G相比P<0.05,結(jié)果表明:不論生大黃還是熟大黃都有抑制胃排空(胃氣不降)的作用。生大黃比熟大黃的抑制冒排空作用更強。沒食子酸(據(jù)報告大黃原生藥中含沒食子酸結(jié)晶為2.34mg/g,大黃是大黃抑制胃排空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5.6大黃對胃蛋白酶消化作用的影響 體外實驗測定大黃對人工胃液消化蛋白質(zhì)的影響及與劑量的關(guān)系。結(jié)果表明大黃具有抑制胃蛋白酶的作用,表現(xiàn)為用藥組蛋白消化量減少,且其減少的程度與劑量相關(guān),但對胃液的pH影響,這一作用可能有助于防治潰瘍病及其并發(fā)出血之癥。
5.7大黃對腸管活動的影響 生大黃對大鼠離體腸管電活動和收縮活動的影響生藥為西寧產(chǎn)掌葉大黃,加工成20%的大黃溫浸劑(24小時60℃溫浸劑),實驗用0.068g/10g體重劑量觀察20只大鼠,以排出不成形狀大便為瀉下指標。觀察瀉下作用部位,不同劑量的大黃對結(jié)腸電活動的影響等。大黃的瀉下作用部位主要在結(jié)腸;大鼠離體腸電同其他動物一樣,也是由慢波和快波組成,不同的是大鼠離體腸電頻率較在體的低。在大黃對結(jié)腸的興奮作用出現(xiàn)后,用溫熱的臺氏液沖洗結(jié)腸標本后,在臺氏液中加入1×10(-7)的阿托品1ml,然后再加入大黃。結(jié)果阿托品可阻斷大黃的興奮效應(yīng)。
大黃揮發(fā)油對動物離體腸管的作用按水蒸氣餾法提取的揮發(fā)油,加入5倍量阿拉伯膠研磨均勻,以適量蒸餾水配制成1%(100ml含1g大黃揮發(fā)油)的大黃揮發(fā)油乳劑。動物用家兔(2-2.5kg)、豚鼠(250-350)、小鼠(20±2g)。觀察對離體腸管平滑肌的影響和對小鼠小腸蠕動功能的影響。結(jié)果:對離體家兔十二指腸及回腸正常收縮,一般在加入藥液2-4分鐘內(nèi)即達最大抑制率,表明大黃揮發(fā)油對離體腸收縮幅度的影響明顯具依賴性,但對其張力和頻率的影響并不顯著。對乙酰膽堿(Ach)、氯化鋇、磷酸組胺(Hist)引起的離體腸痙攣性收縮均有明顯對抗作用,且與濃度呈正相關(guān)。0.2mg/ml可使BaCl2、Hist性痙攣收縮的抑制率達90%以上。對Ach、BaCl2、磷酸組胺引起的回腸痙攣性收縮,0.2mg/ml大黃揮發(fā)油能完全阻斷BaCl2的致痙作用,但對Ach及Hist的阻斷僅在70%左右(-75)。對小鼠小腸蠕動功能的實驗,結(jié)果給藥組與對照相比,給藥組小腸推進率明降低,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5.8對肝、膽的作用
5.8.1對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大黃對實驗性肝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預(yù)先ig大黃6日的家兔im四氯化碳后,不能阻止SGPT的升高,但肝臟壞死程度比對照組輕且動物無死亡發(fā)生(對照組死亡30%左右)。有用四氯化碳引起小鼠肝損傷,SGPT高達616.0u/100ml,正常對照組僅為289,經(jīng)大黃治療后,SGPT降至325.3u/100ml,肝細胞壞死程度、變性均比純四氯化碳組輕。亦有報道用D-乙硫氨酸引起大鼠肝纖維化,用組織化學和超微結(jié)構(gòu)的變化來觀察大黃的治療作用,發(fā)現(xiàn)大黃能顯著遞轉(zhuǎn)四氯化碳引起的肝組織中出現(xiàn)的脂滴及纖維化,微粒體腫脹,嵴明顯下降,粗面內(nèi)質(zhì)網(wǎng)破壞,核糖體顯著脫落。也可恢復(fù)四氯化碳引起的MAO及琥珀酸脫氫酶的減弱。表明大黃對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損傷確有預(yù)防和治療作用。 有用家兔進行中毒性肝炎實驗,用20%生大黃煎劑1ml/kg藥,結(jié)果生大黃組家兔死亡數(shù)及肝臟顯著壞死死的動物只數(shù)均較對照組少。
5.8.2大黃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作用機理 大黃用乙醇加熱回流提取,用明膠除鞣質(zhì),加0.5%吐溫-80,調(diào)pH至7.0,加蒸餾水使每1ml相當生藥0.5g。觀察藥物對大白鼠(四氯化碳中毒)血清谷丙轉(zhuǎn)酶活力的影響。結(jié)果于實驗結(jié)束后測走谷丙轉(zhuǎn)氨酶活力(X±SD)。正常照組為289.5±139.7;肝臟損傷對照組為616.0±166.4;大黃治療組(iv1ml/100g體重,7日)為325.3±143.4。顯示有降酶作用,與肝臟損傷組比較有極明顯差異(P<0.001),但與對照組比較P<0.05。病理觀察表明大黃治療組與肝臟損傷組比較,肝細胞變性、壞死均有不同程度的減輕。
5.8.3大黃在體外對乙型肝炎抗原的抑制作用 用20%大黃水煎劑,按1:1比例與不同稀釋度的HBAg;抗HBAg抗體;AFP;抗AFP抗體;正常人血清;兔抗和人抗體等6種血清分別作用后。結(jié)果大黃對HBAg具有選擇性的仰制作用。對兔抗和人抗體尚有一定的抑制。大黃去鞣質(zhì)后作用消失。單獨用鞣酸作用1%水溶液,對HBAg亦有抑制作用,其專一性與大黃基本一致。大黃中的游離大黃蒽醌粗提物,大黃素均無抑制作用。20%以上濃度的大黃水煎劑酒沉液,對HBAg有明顯抑制作用。但經(jīng)明膠除鞣質(zhì)后,抑制力大為降低;而用蛋清處理后,抑制作用完全消失。
5.8.4大黃蒽醌衍生物對小鼠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的影響 小鼠連續(xù)7日分別ip大黃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42,47,44mg/kg后,使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含量分別比對照組下降41.7,51.9,66.3%,使戊巴比妥鈉誘導(dǎo)的小鼠睡眠時間分別比對照組延長18·7,81.8,64.3%。大黃素、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結(jié)合于氧化態(tài)細胞色素P-450的差示光譜均為Ⅱ型光譜。這些結(jié)果表明:大黃蒽醌衍生物對細胞色素P-450具還原作用,影響肝臟藥物氧化代謝功能。
5.8.5利膽作用 大黃(R.Officnale)用水提酒沉法制成200%的注射液,觀察對和狗的膽汁流量和膽囊活動以及對離豚鼠膽囊活動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能明顯促進肝膽汁的排出,iv給予大黃注射液后,無論狗或貓均能在5-15分鐘內(nèi)膽汁流量增加,8-10分鐘最明顯,30分鐘后才逐漸恢復(fù)到用藥前水平。這種作用不為阿托品對抗,如將動物預(yù)先結(jié)扎肝膽管,同樣給以大黃注射液,則膽汁流量并無明顯增加,離體和在體膽囊實驗表明,大黃注射液對膽囊活動無明顯影響。表明大黃的利膽作用主要來源于肝膽汁分泌的增加。有報道,大黃促進狗的膽汁分泌,并使膽紅素和膽汁酸含量增加。大黃(R·palmatum;R.Palmatumvar.Tanguticum)制成的50%大黃制劑2種(一種為水醇浸提制劑,另一種水煎劑)和大黃的5種提取物(其中大黃3因方法稍異而又分3a、3b兩種)臨用前均按0·5g/ml生藥的劑量蒸餾水配制。結(jié)果大黃煎劑組(1ml組)在給藥后30分鐘內(nèi)膽汁流量增加,具顯著意義(P<0.05)。3個實驗組在給藥后30或60分鐘內(nèi)膽汁流量增加值均有非常顯著的意義(P<0.001)。大黃的5種提取物其利膽效應(yīng)進行組間差異比較檢驗,僅大黃1在給藥后30分鐘內(nèi)膽汁流量值顯著大于其他組(P<0.05)。
5.8.6對實驗性急性化膿性膽管炎動物的影響 實驗性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模型的制備:取體重250-300g的健康SD大鼠38只,雌雄各半,隨機分為3組:大黃組、生理鹽水組及正常組。用大腸桿菌懸液逆行注入膽管,并分別對3組動物測手術(shù)前及術(shù)后3日肝膽功能與血清內(nèi)毒素含量進行隨機對比,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具有降低實驗動物血漿內(nèi)毒素含量的作用,從而為中藥抗內(nèi)毒素血癥的研究以及臨床大黃治療的藥效分析提供了有價值的信息。同時研究表明動物發(fā)牛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時膽汁流量迅速減少,膽汁中膽固醇、膽汁酸及-HCO3含量全面降低,而血清GPT、AKP與內(nèi)毒素含量顯著升高,提示動物的肝臟的分泌、合成以及解毒屏障等機能均處于抑制狀態(tài)或發(fā)生了障礙;由于大黃組動物的膽流量、膽汁中-HCO3含量在術(shù)后3日己接近或甚至超過正常,從而提示大黃對造型動物肝膽系統(tǒng)非膽汁酸依存性膽汁分泌功能具有促恢復(fù)的作用。
5.8.7對胰臟及各種消化酶的影響a.大黃對急性胰腺炎的作用 生大黃煎劑用大黃飲片加水煮沸1-2分鐘。過濾,備用,以及大黃沖劑、大黃糖漿、精制大黃片。動物模型有D-乙基硫氨酸引起的大鼠胰腺炎模型;用牛膽酸鈉經(jīng)導(dǎo)管注射造成急性胰腺炎模型;糜蛋白酶誘發(fā)的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和用家犬制成出血壞死性胰腺炎模型。4種大黃制劑對輕、中度胰腺炎的有效率相似,但對重度胰腺炎則大黃糖漿的療效最差。從大黃中分離出10個有效單體(糖蛋白Ⅰ、糖蛋白Ⅱ、d-兒茶素、沒食子酸、低聚糖、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大黃酸、大黃酚、大黃素甲醚)對與急性胰腺炎發(fā)病直接有關(guān)的5種胰酶(胰蛋白酶、胰彈性蛋白酶、胰磨蛋白酶、胰激肽釋放酶、胰脂肪酶)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用膽汁酸鹽胰蛋白酶混合液胰腺導(dǎo)管內(nèi)注射復(fù)制出兩種大鼠實驗性急性胰腺炎動物模型。用去鞣大黃提取液和大黃游離總蒽醌液以體內(nèi)給藥方式給予動物進行治療。結(jié)果表明:兩種藥物制劑對急性胰腺炎動物的死亡率無明顯影響,但去鞣大黃提取液能顯著延長動物存活時間;延緩急性胰腺炎大鼠早期血漿淀粉酶和脂肪酶的上升;加速胰脂肪酶在正常大鼠循環(huán)血中活性的清除以及抑制淀粉酶從腹腔至血液的轉(zhuǎn)運。單味大黃對糜蛋白酶誘發(fā)的急性水腫型胰腺炎大鼠和用酒精誘發(fā)的急性出血-壞死型胰腺炎大鼠均有防止發(fā)生和進展的作用,盡管胰腺可出現(xiàn)輕度的水腫。
b.大黃的利胰效應(yīng) 生大黃(R.Palmatum,R.Palmatumvar.Tanguticum)制成50%大黃制劑(水醇浸提制劑),50%大黃煎劑(水煎劑)和大黃的5種提取物,分別編為大黃1-5,其中黃3又以方法稍異而又分為3a、3b兩種。臨用前按0.5%g/ml生藥的劑量用蒸餾水配制。各種制劑均按1ml/100g大鼠體重作十二指腸內(nèi)灌注。大黃制劑對胰液淀粉酶的影響。
c.大黃對消化酶的影響:
蒽醌衍生物對胰腺4種酶的抑制作用大黃素對胰激釋放酶、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均有很強的抑制作用,IC50分別為31.5ug/ml,40.5ug/ml和46.5ug/ml。牛血清白蛋白(BSA)和煙酰胺嘌呤二核苷酸(NAD+)對大黃素抑制胰蛋白有拮抗作用。動力學研究表明,大黃素對胰蛋白酶的酶的抑制是非競爭性的,Ki值為1.45x10-4mol/L。蘆薈黃素對胰激肽釋和胰彈性蛋白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IC50分別為38.5ug/ml和67.0ug/ml。大黃酸對胰激肽釋放酶的抑制作用很強,IC50為26.5ug/ml。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對上述4種的抑制作用均不明顯。生大黃對4種消化酶活性的影響生大黃煎液在試管內(nèi)及模擬胃腸道的條件下,對胰蛋白酶、胰脂肪酶、胰淀粉酶的活性具有明顯抑制作用;對胃蛋白酶活性未見明顯影響。炮制大黃對4種消化酶活性的影響:在試管內(nèi)及近似胃腸道的生理條件下清寧片(Ⅰ)、醋炒大黃(Ⅱ)、酒燉大黃(Ⅲ)、酒炒大黃(Ⅳ)和大黃炭(Ⅴ)對胃蛋白酶的活性沒有明顯影響;Ⅴ對胰蛋白酶(T)、胰淀粉酶(A)的活性沒有明顯影響;Ⅲ對T的活性有較弱抑制能力,對A的活性沒有明顯影響;Ⅲ和V對胰脂肪酶(L)的活性抑制能力最強。Ⅱ?qū)的活性抑制能力最強。Ⅳ和Ⅰ對A的活性抑制能力最強。當存在血清時,Ⅳ對L的活性抑制能力不明顯;Ⅱ有較弱抑制能力。不同炮制品對大黃的牛物活性各具特征,見表89-91。一般來說,其差別不是簡單的平行變化,炮制對于改變大黃的某些藥性是有意義的。臨床應(yīng)用大黃可考慮大黃不同炮制品的藥性特性。大黃不同提取物對胰蛋白酶活性的影響實驗表明大黃所含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成分極易溶于水及稀醇,不溶于或難溶于95%乙醇。大黃水液、稀醇液有明顯的抑制胰蛋白酶活性,去掉鞣質(zhì)后其抑制胰蛋白酶活性不減弱。而大黃提取的總蒽醌甙未顯示明顯的抑制胰蛋白酶活性。
6.對呼吸系統(tǒng)的影響
大黃(R.palmatum)以稀硫酸浸泡水解,氯仿回流提取,并對其酸水液再以氯仿萃取,然后用吐溫80增溶配成混懸液,氫氧化鈉溶液調(diào)至pH8,實驗用19-26g小鼠,進行祛痰實驗和呼吸道排泄實驗,數(shù)據(jù)表明大黃總蒽醌甙元20g/kg(按生藥折算)即可使小鼠酚紅排泌量較對照組明顯增加,且隨劑量加大而增多,表明大黃對小鼠有祛痰作用。阿托品可完全拮抗上述作用,可見大黃增加酚紅排泌量的作用是由于M-膽堿受體被激動后促進了氣管、支氣管腺體分泌引起,并非由血管漏出所致。剪斷頸兩側(cè)迷走神經(jīng)后,大黃雖仍能增加酚紅排泌量,但較完整動物明顯減弱,提示除吸收后分布于呼吸道而發(fā)揮直接作用外,還能提高迷走神經(jīng)的張力,從而促進氣管、支氣管腺體的分泌。大黃蒽醌衍生物可排泄至呼吸道中,排泄高峰為灌胃給藥后2小時。由于滲透壓作用攜帶水分而稀釋痰液,亦是其祛痰作用機理之一。初步認為大黃的祛痰有效成分是蒽醌甙元。
7.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7.1對免疫的抑制作用
7.1.1大鼠每日每只ig大黃6-9g,4-10日后,胸腺、脾、腸系膜、淋巴結(jié)等免疫系統(tǒng)普遍變小、減輕,表現(xiàn)為免疫功能減退。
7.1.2大黃煎劑或混懸劑po給藥8日,可使小鼠、金黃地鼠和大鼠的胸腺顯著萎縮。
7.1.3用生大黃、醋炒小黃、酒炒大黃、酒燉大黃和大黃炭的醚提物,ip給藥,相當每1kg體重8g原生藥,每日1次,連續(xù)7日,小鼠胸腺重量都有不同程度減輕,與生理鹽水組對照,除酒燉大黃和大黃炭P>0.05外,其余均有顯著差異,與可的松給藥相近。
7.1.4大鼠po大黃濃煎液,每日每只相當生藥6g,10日后,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指數(shù)顯著降低;T淋巴細胞于服藥2日、4日即顯著減少;顯微分克克度計定量觀察血中性白細胞減少,認為大黃除抑制T細胞外,對非特異性免疫細胞也有抑制作用。
7.1.5腸系膜淋巴結(jié)3小時-TdR淋 轉(zhuǎn)試驗表明,大鼠長期投服大黃,其植物血凝素(PHA)和刀豆素A(ConA)刺激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為淋巴母細胞的作用,都明顯受到抑制;脾臟3小時-TdR淋轉(zhuǎn)試驗,PHA反應(yīng)略低下,但差異不明顯;ConA反應(yīng)則明顯抑制,表明大黃能引起T細胞功能抑制。
7.1.6小鼠長期投服大黃,其溶血空斑試驗(PFC)與玫瑰花瓣試驗(RFC)都顯示免疫機能抑制.
7.1.7體外實驗去鞣質(zhì)的大黃煎劑對人血清抗原抗體反應(yīng)有一定程度的阻斷作用,對IgMA、IgMG、IgGD的特異抗原體血凝反應(yīng)都有阻斷作用,以酒燉大黃作用最強,其次為生大黃、醋炒大黃、酒炒大黃、大黃炭最弱;以小鼠抗綿羊紅細胞抗體效價為指標,顯示生大黃、酒燉大黃都不影響抗體的形成?梢姶簏S對細胞免疫、體液免疫都有抑制或阻斷作用,但似乎并不抑制抗體形成;較長期用藥可引起胸腺、脾、淋巴結(jié)等免疫器官的萎縮,這顯示大黃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多層次。
7.2大黃蒽醌衍生物對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 大黃蒽醌衍生物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70mg/(kg·7日)對正常小鼠免疫系統(tǒng)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如減輕免疫器宮的重量,減少抗體的產(chǎn)生,抑制碳粒廓清功能和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降低白細胞數(shù),抑制2,4-二硝基氯苯(DNBC)所致的遲發(fā)型超敏感反應(yīng),大黃酸和大黃素濃度為100ug/ml時對體外[3小時]-TdR和[3小時]-Urd參入淋巴結(jié)胞也有明顯抑作用。
7.3大黃多糖對免疫功能的促進作用 從波葉大黃多糖(Rneumhotaoensepolysaccharide,下簡稱RHP),igRHP100和200mg/kg能明顯增加小鼠脾臟和胸重量,與對照組相比,脾指數(shù)分別增加30%和38%,200mg/kg的劑量使胸腺指數(shù)增加25%;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吞噬百分數(shù)分別比對照組增加38%和61%。200mg/kg的劑量可使吞噬指數(shù)增加155%;能促進小鼠碳粒廓清速率,K值分別比對照組增加48%和21.7%;能促進SRBC致敏小鼠血清溶血素形成,HC50分別比對照組增加11%和57%;能促進小鼠抗體形成細胞的生成QHS分別比對照組增加63%和126%。RHP還可明顯促進受ConA誘導(dǎo)的小鼠脾淋巴細胞DNA的合成,最適濃度為20ug/ml,刺激指數(shù)為1.61;對ConA活化的脾淋巴細胞蛋白質(zhì)合成也有明顯促進作用,刺激指數(shù)為1.56;對ConA誘導(dǎo)的淋巴細胞IL-2產(chǎn)生明顯增強作用。RHP對多種外界因素對機體的損害有明顯的保護作用。IgRHP150和300mg/kg,可明顯抑制S180移植性腫瘤的生長,抑瘤率分別為40%和48%;igRHP100和200mg/kg對60Co-r射線輻射損傷有保護作用。與對照組相比,小鼠死亡率分別降低30%和35%,平均壽命增加2日和3日;對環(huán)磷酰胺所致白細胞減少和骨髓微核率增加具有對抗作用。IgRHP100mg和200mg/kg對白細胞下降的對抗率分別為32.6%和51.3,對骨髓微核率增加的對抗率為15.7%和31.6%;ipRHP100和200mg/kg可明顯抑制角叉菜膠引起的小鼠足腫脹。與對照組相比,抑制率均提高80%,表明RHP具有抗炎癥作用;RHP對四氯化碳所致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SGPT分別較對照組降低30.39%和32.03%;RHP可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模型的血糖。給藥后7小時藥物作用最明顯。與對照組相比,血糖分別降低58%和53%,表明RHP具有降血糖作用。
8.對內(nèi)分泌功能的影響
8.1大黃的性激素樣作用
8.1.1大黃可使去勢雌大鼠迅速恢復(fù)性周期,臨床試用,有卵泡激素樣功效。
8.1.2以食用大黃素每1kg體重10-100mg給未成熟小鼠注射,其子宮重量的增加并不明顯,食用大黃、掌葉大黃的水提物均未見雌激素樣作用。
8.1.3雄大鼠每只每日ig6-9g,4-10日,睪丸重量顯著比對照組增大。
8.1.4大鼠每只每1kg體重7.5g大黃,ig給藥,每天1次,14日后,雌鼠性成熟明顯延緩,子宮、卵巢重量明顯小于對照組。
8.1.5小鼠每日每只經(jīng)口給大黃煎劑相當生藥0.5g;金黃地鼠每日每100g體重0.7-1.25g;大鼠每只每次0.45-0·75g,每日2次,共8日,小鼠及金黃地鼠的曲精細管內(nèi)精子發(fā)生層有斷落、不整現(xiàn)象;金黃地鼠及大鼠性器官皆有萎縮;處女大鼠卵巢萎縮,陰道口延期甚至長期不能洞開。
8.2對實驗動物糖尿病的治療作用 用小劑量鏈脲霉素(25-30mg/kg)及高熱量飼料制成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應(yīng)用大黃進行治療,結(jié)果可解除胰島素抗性,使紅細胞胰島素受體最大結(jié)合力升高,血清胰島素水平降低;使血清甘油三酯、總膽固醇、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載脂蛋白B及肝臟過氧化脂質(zhì)等水平顯著下降;并使HDL-Ch/TCH比值升高。肝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表明大黃具有消除Ⅱ型糖尿病胰島素抗性,改善糖、脂代謝的作用,是治療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癥、預(yù)防動脈粥樣硬化較好理想的藥物。
9.對病原微生物的影響
9.1抗菌作用
9.1.1大黃水煎液的抑菌作用 唐古特大黃飲片60g加300ml水浸泡30分鐘,文火煎沸后10分鐘,濾出液體100ml,制成60/100ml大黃水煎劑(甲劑)。取甲劑3000轉(zhuǎn)/分鐘,離心10分鐘,取其上清液制成乙劑。先將300ml水煮沸,再下生大黃飲片60g,文火煎15分鐘,取下,濾出液體100ml,制成60g/100ml濃度(丙劑)。標準菌株有ATCC26923(簡稱A金),ATCC25922大腸桿菌(簡稱A大)及福氏志賀氏桿菌(簡稱福志)。體外抑菌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生長有明顯抑制作用,其中大黃甲劑對A金的MIC為0.015g/ml,其離心上清液(大黃乙劑)對A金的MIC為0.03g/ml,前者較后者抑菌作用為好。大黃甲劑與乙劑對大腸桿菌的制菌作用微弱,幾乎無抑制作用。大黃水煎劑對福氏志賀氏桿菌有一定抑制作用,其MIC為0.06g/ml。大黃甲劑與丙劑對A大的抑菌作用相同:5倍稀釋管(濃度0.12g/ml)均不抑制;對A金的MIC:甲劑為0.015g/ml,丙劑為0.06g/ml。
9.1.2非正品大黃和正品大黃的抑菌作用 比較2種非正品大黃(天山大黃和藏邊大黃)、4種正品大黃(圍場野生大黃、武威大黃、西寧大黃、禮縣大黃)。采用紙片擴散法。將菌種置TSA斜面上37℃培養(yǎng)過夜后,細菌混懸于TSB中,比濁至麥氏比濁管1號的1/2。用無菌棉拭蘸取菌液均勻涂布于經(jīng)檢查無菌的TSA平板上,再用無菌蒸餾水將每種大黃的煎液雙倍稀釋成8個稀釋度(1000-7.81mg/ml),然后用二片原濾紙片(直徑100mm)蘸取藥液并貼于已接種的干板表面,另以蒸餾水的紙片作空白對照。37℃培養(yǎng)26小時,觀察有無抑菌圈存在。測定結(jié)果:I對痢疾桿菌的MIC為2.048-4.096mg/ml,黃連素為1·024-2·048mg/ml。Ⅰ與Ⅱ?qū)δc炎病原菌的MIC為0.512-4.096mg/ml,西藥在各濃度的抑菌株數(shù)基本相同。兩藥的MBC均顯著高于MIC。
9.1.3大黃中蒽醌衍生物的抑菌作用 實驗采用掌葉大黃(R.palmatum)以系統(tǒng)分離法提出各種蒽醌衍生物的結(jié)晶,并經(jīng)鑒定為純品,再制成鈉鹽溶液進行抑菌試驗。數(shù)據(jù)表明對26種細菌而言,大黃中各種蒽醌衍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其中以大黃酸、大黃素及蘆薈大黃素三者的抗菌作用較強,而大黃素甲醚加大黃酚及蒽醌本身的抗菌作用較差,由此可見,大黃恩醌衍生物的抗菌作用與化學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有密切關(guān)系,例如:大黃酸1,9位有兩個羧基,3位有一個羥基;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除1,9位有兩個羥基以外,前者在 7位多一個羥基,后者在3位多一個羥基。這3種蒽醌衍生物的酸性都較強,抗菌效價也較高。大黃酚加大黃素甲醚雖然1,9位有兩個羥基,但前者在3位系甲基,后者在7位系甲氧基,所以酸性較弱,抗菌效價也較低。蒽醌本身因為沒有這些酸性基,幾乎沒有抗菌作用。至于三羥三氫蒽雖與大黃素相似,在1,7,9位有3個羥基,但非蒽醌的結(jié)構(gòu),雖有抗菌作用,但也不強。根據(jù)以上初步結(jié)果,可以看出大黃中蒽醌衍生物抗菌作用必須具備的基本結(jié)構(gòu)是:1,9-二羥蒽醌,并在7位有-羥基(大黃素)或者在3位有一羥基(大黃酸)或羥甲基(蘆薈大黃素)。如果3位是甲基(大黃酚)或7位是甲氧基(大黃素甲醚),或1,9位缺少羥基(如蒽醌),或蒽醌衍生物變?yōu)檩斓难苌?如三羥二氫蒽),則抗菌作用大為消弱。
9.1.4炮制對大黃抑菌作用的影響 大黃經(jīng)炮制成為酒炒大黃、酒燉大黃、醋炒大黃、石灰、炒大黃、大黃炭其體外抑菌(金葡、大腸、綠膿、痢疾、傷寒)實驗表明MIC與生大黃抑菌活性相似。
9.2抗細菌作用的機制
9.2.1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呼吸的影響 通過蒽醌衍生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在一般培養(yǎng)基中呼吸的影響;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氧化氨基酸、糖及糖代謝中間產(chǎn)物的影響;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氨基酸、糖及糖代謝中間產(chǎn)物脫氫過程的影響和煙酸、核黃素和疏基化合物對大黃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氧化氨基酸和糖代謝中間產(chǎn)物的拮抗作用等實驗結(jié)果,初步推論認為,大黃中蒽醌衍生物,尤其是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培養(yǎng)基中的呼吸與氨基酸和糖代謝中間產(chǎn)物的氧化和脫氫都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從實驗結(jié)果來看,顯然大黃素的抗菌作用是和它對細菌呼吸的影響密切聯(lián)系的,它可能首先阻斷細菌呼吸鏈,使細菌生長所需能量來源斷絕。大黃素抑制細菌呼吸可能是作用于吡啶核苷酸和黃素核苷酸的酶系,亦可能作用于必需疏基的酶系。
9.2.2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含氮化合物代謝的影響 大黃蒽醌衍生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呼吸具有強烈的抑制作用,很可能對細菌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代謝有影響,為此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合成,氨氮的同化利用、氨基酸的氧化脫氨和轉(zhuǎn)氨等的影響進行了初步實驗觀察。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酸和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核酸(RNA及DNA)蛋白質(zhì)的合成都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并且有平行的關(guān)系。據(jù)報告,在抗菌素的存在下,細菌的生長受了抑制,但對蛋白質(zhì)和核酸合成的抑制,各種抗菌素所表現(xiàn)的并不一致,有的甚至很不正常。例如氯霉紊、金霉素和地霉素在抑菌濃度對蛋白質(zhì)合成有抑制作用,但對核酸合成的抑制作用很不明顯,有的甚至反而有促進作用。至于新霉素、鏈霉素青霉素和桿菌肽等對核酸和蛋白質(zhì)合成的抑制也極為明顯有作用。由此可知大黃酸和大黃素與一般抗菌素比較,對核酸合成的抑制作用較為突出。一般來說,能抑制細菌蛋白質(zhì)的合成,并不一定能抑制核酸的合成;反之,能抑制核酸的合成,則不避免地要抑制細菌蛋白質(zhì)的合成和細菌的生長,因為在細菌中RNA及一定程度DNA在蛋白質(zhì)合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也即蛋白質(zhì)和核酸的合成存在著直線關(guān)系,實驗的結(jié)果也證明了這一點。根據(jù)大黃酸和大黃素(尤其是后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呼吸具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而核酸和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是與能量的供給成正比,因此也有可能是由于大黃酸和大黃素抑制了細胞的呼吸,能量來源受到障礙,因而影響了核酸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從而抑制了細菌的生長。但是在最低抑菌濃度,對細菌呼吸與蛋白質(zhì)、DNA和RNA合成的抑制百分率,大黃酸分別為42、70、82和90;大黃素分別為83、93、100和100。很顯然大黃本和大黃素(尤其是前者)對細菌呼吸的抑制遠比對蛋白質(zhì)和核酸合成的抑制低得多,因此,似乎很難解釋是由于首先抑制了呼吸而影響了核酸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在拮抗實驗已發(fā)現(xiàn)葉酸及嘌呤嘧啶類化合物對大黃酸和大黃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和呼吸都具有明顯的拮抗作用,也觀察到葉酸對大黃素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核酸的合成具有顯著的拮抗作用,而葉酸在核酸的合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大黃酸和大黃素與葉酸在化學結(jié)構(gòu)上也有點類似,因此也有可能是由于大黃素影響了葉酸的酶系,而抑制了核酸的合成,從而影響了蛋白質(zhì)的合成和細菌的生長。以上僅是初步的線索,肯定的證據(jù)尚待進一步深入探討。其次,上述實驗結(jié)果也表明大黃素對氨氮的同化利用和一些氨基酸的氧化脫氨有很強的抑制作用,而氨的同化是細菌氨基酸的一般合成方式之一,氧化脫氨雖然是氨基酸的分解代謝,但是也與合成氨基酸有關(guān),因為細菌也可以利用氨和碳源及能源合成所需氨基酸、蛋白質(zhì)和核酸。所以大黃素抑制了這些過程也與蛋白質(zhì)和核酸合成的抑制有關(guān)。大黃素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氨氮同化的抑制機制尚不清楚。對氧化脫氨的抑制·大黃素可能是影響脫氨輔酶和黃素蛋白的酶系。
9.2.3對DNA的作用 大黃素和在黃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整體細胞的DNA、RNA和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實驗進一步觀察大黃素和大黃酸對無細胞系統(tǒng)DNA的作用。按照Cantoni和Litman等人的方法。用同位素標記法進行測定。結(jié)果表明,大黃素和大黃酸100ug/ml,對無細胞系統(tǒng)NDA生物合成有明顯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別為50%和39%。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的抑制作用不明顯、大黃素最大吸收峰在430mum。大黃素吸收光譜在DNA存在下位移27mum,說明大黃素和DNA結(jié)合形成復(fù)合物。因此大黃素對無細胞系統(tǒng)DNA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與DNA結(jié)合,干擾了DNA模板的功能。大黃素抑制DNA生物合成,可能是它的抗菌作用機制。
9.3抗厭氧菌的作用 大黃蒽醌衍生物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對臨床常見的100株厭氧菌有很強的抑菌作用。8ug/ml能使76-91%厭氧菌生長被抑制,其中對最常見的脆弱類桿菌,能抑制90-100%菌株的生長。與常用抗厭氧菌藥物比較,大黃蒽醌衍生物對厭氧菌的MIC雖然略高于甲硝唑,但與其他抗厭氧菌藥物比較,如頭孢甲氧噻吩等,其MIC大致相近或優(yōu)于它們。實驗還表明大黃蒽醌衍生物抗厭氧菌主要是抑菌而非殺菌。其作用部位可能是干擾厭氧菌細胞壁的形成和細胞膜的通透性。
9.4抗真菌作用
9.4.1大黃浸出液(l:3)對多種真菌也有抑制作用 比較敏感的真菌有:許蘭氏黃癬菌及其蒙古變種、共心性毛癬菌、堇色毛癬菌、紅色表皮癬菌、鐵銹色小孢子癬菌、大小孢子癬菌、星形雙卡氏菌(以上抑制菌濃度為1%)、足跖毛癬菌(抑菌濃度3%)、絮狀表皮癬菌、石膏樣毛癬菌、趾間毛癬菌、甲克氏孢子絲菌(以上抑菌濃度為5%)。
9.4.2抗植物真菌作用  對7種植物真菌(AlternariatenuisBotrytiselliptica、Fusariumavenaceum、F.solani、F.oxysporium、F.gsaminearum、Peronosporaeorydalis)的孢子或孢子囊在大黃提取物中進行萌發(fā)實驗,結(jié)果表明:對給定的病原體萌發(fā)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最高抑制百分率為100%。分別用6種真菌病原體在大黃與PSA混合介質(zhì)中進行囊芽管生長實驗,結(jié)果表明:對其中5種真菌病原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而另一組中則不敏感,最高抑制百分率為65%。
9.5抗病毒作用
9.5.1對流感病毒的作用 大黃煎劑對流感病毒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有效量為5mg/胚(病毒量ID50/胚為103.74)。大黃藥液(1:320)對京科68-1病毒株有抑制作用,對腺3病毒株有延緩致細胞病變的作用。大黃對乙型肝炎抗原有抑制作用,在65種單味藥中,大黃的作用最強,與pH無關(guān)。大黃水煎對HBsAg、甲種胎兒球蛋白、正常人血清3對抗原一抗體系統(tǒng)分別作用,只選擇性地對抗原HBsAg有強烈抑制作用,對其他抗原、抗體皆無任何作用。說明大黃對HBsAg的抑制并不是由于沉淀蛋白,也不是因為干擾了電泳條件;大黃蒽醌、大黃素對HBsAg都沒有抑制作用;大黃煎液經(jīng)明膠處理后,抑制作用明顯減弱,經(jīng)蛋清處理后,抑制作用消失;單純鞣質(zhì)也是只選擇性地對HBsAg有強烈的抑制作用。認為大黃對HBsAg的抑制作用,主要由其所含鞣質(zhì)產(chǎn)生。
9.5.2大黃蒽醌甙類對腸道病毒的滅活作用 用組織培養(yǎng)法觀察大黃及其蒽醌甙以病毒的滅活作用。腸道病毒毒種有CoxB4、CoxB1、CoxA9、Poliol及Echoll等。結(jié)果大黃水煎劑均含有滅活病毒的成份。游離蒽醌對腸道病毒無滅活作用。各種粗制蒽醌甙對腸道病毒的滅活作用相同。
9.6抗寄生蟲作用 波葉大黃用80%乙醇提取物稀釋成1:5000[(溶于林格氏溶液或林格氏一血清溶液(8:1)]可抑制痢疾阿米巴的生長,如稀釋成1:1000濃度時可殺死阿米巴在1:5000濃度時還可殺死人毛滴蟲。但波葉大黃的乙醇提取物對人腸滴蟲和邁毛唇鞭毛蟲只有極弱的抑制作用。初步實驗,大黃對陰道滴蟲也有抑制作用。大黃素對小鼠感染血吸蟲人有40%抑制率。野大黃1%濃度可使尾蚴在90min內(nèi)死亡。大黃還有殺蟲作用,其水浸液(5%)在41小時 內(nèi)可殺死50%的淡色庫(蚊幼蟲),在24小時內(nèi)可殺死21%。
10.對腫瘤的影響
10.1大黃酸和大黃素對小鼠移植性腫瘤的影響 大黃酸和大黃素均為純品,以0.5NNaOH在熱水浴溶解,冷卻后以0.25NHCl滴定至pH7.4,配成1mg或1.5mg/ml,氯化鈉0.9%,小白鼠用津白1號純系健康小鼠,體重18-21g,年齡2mo。實驗所用小鼠移植性腫瘤有黑色素瘤、乳腺癌、肉瘤180、艾氏癌(腹水型及皮下型)。實驗結(jié)果見表114、115。大黃酸和大黃素均具有抗腫瘤的作用,尤其是對黑色素瘤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對乳腺癌和艾氏腹水癌也有一定有抑制作用,但對肉瘤180和艾氏腹水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對肉瘤180和艾氏癌皮下的抑制作用不顯著。大黃酸對艾氏癌腹水型有抑制,而對皮下型的抑制不顯著,可能是由于前者藥物對癌細胞有直接作用。從體外試驗發(fā)現(xiàn),大黃素和大黃酸對艾氏腹水腹水癌細胞的呼吸有很強的抑制作用,抑制50%所需藥物濃度,大黃素為20ug/ml,大黃酸為40ug/ml。其次,對小鼠乳腺癌進行瘤內(nèi)給藥,對瘤組織有明顯的破壞作用。至于對黑色素瘤抑制率很高,可能是黑色素瘤對藥物有特異性敏感。
10.2蒽醌衍生物對艾氏腹水癌細胞呼吸和醇解的影響 蒽醌衍生物均為純品,癌細胞懸液參照Mckee和Frankenthale方法加以修改,每1ml懸液含癌細胞5x10,干重31-34mg。無細胞勻漿按Lepage和Dietrich等方法制備。呼吸實驗用Warbury氏法測定,脫氫實驗用Thunber氏法測定。酵解實驗中乳酸的測定用Barker法。結(jié)果:蒽醌衍生物對艾氏腹水癌細胞呼吸的影響大黃素即使在低濃度(6.25ug/ml),從實驗開始時即可見對艾氏腹水癌細胞呼吸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和大黃酚也有不同抑制作用,其中以大黃素的抑制作用最強,在同一時間內(nèi),抑制率隨濃度增加而增加。大黃素對艾氏腹水癌細胞在有底物存在下呼吸的抑制氨基酸和糖代謝中間產(chǎn)物有明顯刺激艾氏腹水癌的內(nèi)源呼吸,其中乳酸鹽和丙酮酸鹽的刺激最強,谷氨酸鹽次之,門冬氨酸鹽較弱。大黃素50ug/ml對氨基酸和糖代謝中間產(chǎn)物的氧化部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對乳酸酸鹽和谷氨酸鹽的氧化的抑制最強,抑制率分別為87.3%和73.5%。大黃素和大黃酸對艾氏腹水癌無細胞勻漿及小鼠正常組織勻漿呼吸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素和大黃酸對艾氏腹水癌無細胞勻漿呼吸有較強的抑制作用,50%抑制的濃度均為25ug/ml,而大黃酸25ug/ml和大黃素50ug/ml對正常肝和腎組織勻漿呼吸沒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也就是說大黃酸和大黃素對艾氏腹水癌無細胞勻漿呼吸的抑制比正常肝和腎組織勻漿呼吸的抑制為強,有一定的選擇性。但大黃酸25ug/ml、大黃素50ug/ml對腦組織勻漿呼吸和大黃酸50ug/ml對肝和腎組織勻漿呼吸都有明顯抑制作用,說明大黃酸對正常組織的作用比大黃素強,尤其是大黃酸對腦組織勻漿呼吸的抑制更為明顯,50ug/ml的抑制率為45%。大黃素和大黃酸對艾氏腹水癌脫氫過程的影響,在完整細胞,大黃素50ug/me對艾氏腹水癌細胞乳酸的脫氫過程有很強的抑制作用, 抑制率可達90.6%,至于大黃酸,抑制率僅為40%,與有氧化的結(jié)果基本上一致。大黃酸和大黃素對艾氏腹水癌細胞酵解的影響,大黃酸和大黃素對艾氏腹水癌細胞呼吸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對酵解的影響則不同。無論是在無氧或有氧酵解大黃素都有明顯的刺激作用,而大黃酸對無氧酵解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而大黃酸對無氧酵解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25和50ug/ml抑制率分別為60%和74%,大黃酸對有氧酵解也有中等程度的抑制作用。蒽醌衍生物對小鼠P388白血病的抑制作用 從大黃中提取得到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臨用時用1mol/LNaoH,1mol/LHCI和0.5%吐溫溶液配成含0.9%NaCl的高分散藥物懸液。動物選用近交系DBA/2系純種小鼠,體重20±2g,雌雄兼用;P388白血病荷瘤小鼠。試劑與培養(yǎng)基:十一[3小時]TdR,[3小時]Urd和[3小時]Leu比活性均為7.4xl0Bq/mmol(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RPMI一1640培養(yǎng)基(美國GIBC實驗室)。觀察蒽醌衍生物對P388白血病小鼠存活期、腹水量和腹水癌細胞數(shù)的影響,見表120、121。蒽醌衍生物對P388白血病細胞DNARNA和蛋白質(zhì)生物合成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3種蒽醌衍生物均不同程度地減少腫瘤鼠的腹水量和癌細胞數(shù),其中以大黃酸的作用較明顯,蘆薈大黃素較差,基本上與延長存活期呈平行關(guān)系。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對[3小時]TdR、[3小時]UrD和(3小時)Leu的參入實驗均有明顯抑制作用,抑制率隨藥物濃度的增加而增大。由作圖法求得大黃酸、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對[3小時]TdR參入的50%抑制的藥物濃度(IC50)分別為65,55和79ug/ml;對[3小時]Urd參入的IC50分別為46,50和80ug/ml;對[3小時]Leu參入的IC50分別為58,75和88ug/ml,表明大黃酸和大黃素對DAN、RNA和蛋白質(zhì)的生物合成的抑制作用較強,而蘆薈大黃素的抑制作用較弱。
11.對能量代謝的影響
11.1家兔每只1次ig相當37.5-50g大黃的煎劑后,其體溫、體表冷光強度,均明顯減弱,15日后仍不能恢復(fù)正常,冷光的生理意義解釋為機體生命活動能力愈強,發(fā)光也愈強。
11.2以高靈敏體表溫度測量手段及計算機信息分析處理系統(tǒng),對ig生大黃煎劑(50%,75ml)的體表超弱冷光、體表溫度分布及器官冷光規(guī)律,進行測量分析,服大黃后,家兔體表各部位超弱冷光強度和體表溫度均降低,服大黃后第3日,降至最低值。體表冷光地形圖和體表溫度地形圖也相應(yīng)發(fā)生顯著變化。除生命的高級活動中樞大腦以及視網(wǎng)膜、視神經(jīng)叢冷光未見顯著改變外、小腸、盲腸、肝,均于服大黃后2小時內(nèi)冷光強度顯著降低;胃、脾、胃、睪丸、心、肺、血、膽汁,均于服大黃后d3,只有小腸和胃仍較對照組有顯著差異,顯示體表和組織、器官的變化規(guī)律有所不同。大黃及大黃合劑長期給藥致虛的動物,普遍具有畏寒、耐寒能力降低、體溫偏低、活動減少等特點,有可能引起了能量代謝抑制。
11.3大黃致虛大鼠安靜時氣體代謝率在28℃環(huán)境中,較對照組無差異;18℃、8℃環(huán)境中,氣體代謝率顯著低于對照組。表明在低溫環(huán)境中,能量代謝的調(diào)節(jié)適應(yīng)能力降低;實驗d15-16,測定肝細胞呼吸,顯示實驗組的離體肝組織氧代謝率明顯降低;血紅細胞葡萄糖酵解強度也明顯低于對照組。
12.大黃蒽醌衍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
12.1.對線粒體呼吸鏈的抑制部位的研究 采用大鼠肝亞線粒體顆粒為材料,研究了蒽醌衍生物對線粒體呼吸鏈電子傳遞的作用。結(jié)果表明,大黃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等3種蒽醌衍生物對線粒體呼吸鏈的抑制部位均在復(fù)合體上(NDAH脫氫酶),但它們的抑制作用不同于傳統(tǒng)的呼吸鏈抑制劑Rotenoids,Amytal,PiericidinA及Barbiturate,因為前者能較強地抑制NADH-K3Fe(CN)6還原酶活力,而后者對NADH-K3Fe(CN)6還原酶無明顯的抑制作用。由于NADH脫氫酶在呼吸鏈中的順序是:NADH→黃素蛋白(FMN)→Fe→S蛋白→輔酶Q,推測,這3種蒽醌衍生物可能作用于呼吸鏈復(fù)合體I的底物側(cè)即NADH一FMN之間,干擾了NADH脫氫酶氧化還原活性。而Rotenoids等則是作用于酶復(fù)合體I的氧側(cè)即FMN- CoQ之間。蒽醌衍生物對以NAD為輔酶的幾種脫氫酶也有明顯抑制作用,這些都說明蒽醌衍生物主要抑制復(fù)合體I-NADH脫氫酶的底物一側(cè)的部位。另外,大黃素還作用于復(fù)合體Ⅱ(琥珀酸脫氫酶)。結(jié)果還表明,在實驗所用的藥物濃度范圍內(nèi),以大黃素的抑制作用最強(抑制復(fù)合體Ⅰ和復(fù)合體Ⅱ),大黃酸次之(抑制復(fù)合體Ⅰ),蘆薈大黃素較弱(抑制復(fù)合體Ⅰ較弱)。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對呼吸鏈電子傳遞復(fù)合體和Ⅱ均無明顯的抑制作用。但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在體內(nèi)可分別轉(zhuǎn)化為活性較強的大黃素和蘆薈大黃素、大黃酸而發(fā)揮其藥理作用。大黃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抑制線粒體呼吸鏈電子傳遞(抑制復(fù)合體Ⅰ和Ⅱ),影響組織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能源的供應(yīng),達到抗菌和杭癌的目的,可能是大黃抗菌、抗癌作用機制之一。
12.2對線粒體NADH氧化酶和琥珀酸氧化酶的抑制作用
大黃素對線粒體NADH氧化酶和琥珀酸氧化酶有很強的抑制作用,其作用隨藥物濃度
的增大而增強,并呈雙曲線型,50%的抑制濃度分別為2.5ug/ml和11.5ug/ml,而其它4種蒽醌衍生物如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素甲醚和大黃酚對這兩種氧化酶的抑制作用不明顯,藥物濃度為60ug/ml時,抑制率均低于20%。拮抗實驗表明,核黃素、牛血清蛋白(BSA)能拮抗大黃素對線粒體NADH氧化酶的抑制作用。核黃素(3.3X10-4mol/L)和BSA(1.6mg/ml)對大黃素抑制NADH氧化酶的恢復(fù)率分別為50.3%和44.6%,且恢復(fù)率隨拮抗劑濃度的增加而增加。
12.3對環(huán)核苷酸、磷酸二酯酶、鈣調(diào)素的相互作用 大黃中的蒽醌衍生物可作用于鈣調(diào)素(Calmodulin,CaM)。其中大黃結(jié)合的CaM并抑制CaM依賴的磷酸二酯酶(CaM-PDE);而大黃素、大黃酚和蘆薈大黃素既刺激CaM-PDE的活力,又刺激磷酸二酯酶(PDF)的基礎(chǔ)活力,其作用機制尚待闡明,當有Ca2+或Ca2+條件下測定時,大黃酸對PDE基礎(chǔ)活力均無影響。表明,象其它的CaM拮抗劑一樣,大黃酸能抑制鈣調(diào)素依賴的PDE的活力。
12.4對小鼠肝微粒體體細胞色素P-450的影響 小鼠連續(xù)7日分別ip大黃素、大黃酸和蘆薈大黃素42,47,44mg/kg后,使肝微粒體細胞色素P-450含量分別比對照組下降41.7,51.9,66.3%,使戊巴比妥鈉誘導(dǎo)的小鼠睡眠時間分別比對照組延長18.7,81,8,64.3%。大黃素、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大黃酚和大黃素甲醚結(jié)合于氧化態(tài)的差示光譜均勻Ⅱ型光譜。表明大黃蒽醌衍生物是一類細胞色素P-450抑制劑,可能減緩NADPH對細胞色素P-450的還原作用,影響肝臟藥物氧化代謝功能
12.5對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 大黃素對酪氨酸酶有顯著的競爭性抑制作用,Ki值為1.5×10(-4)mol,50%抑制的藥物濃度為36.6ug/ml;大黃酸的抑制作用減弱,蘆薈大黃素幾乎無抑制作用。氯化銅(3.3×10(-7)mol/L);半胱氨酸(3.3×10(-7)mol/L)和牛血清白蛋白(1.0mg/ml)對大黃素抑制酪氨酸酶有較強的拮抗作用,恢復(fù)率分別為60.O%、45.7%和61.1%。大黃素能與牛血清白蛋白非特異性結(jié)合形成復(fù)臺物,引起吸收光譜紅移55mum。大黃蒽醌衍生物對酪氨酸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大黃抗黑色素瘤的作用機制之一。
12.6對兩種黃素酶的影響 大黃素對嘌呤氧化酶有較強的競爭性抑制作用,50%抑制的藥物濃度為25.0ug/ml,抑制常數(shù)Ki值為1.22×10(-4)mol/L),三氯化鐵(4×10(-4)mol/L)、牛血清白蛋白(1.0mg/ml)和半胱氨酸(4×10(-4))對大黃素抑制黃嘌呤氧化酶均有較強的拮抗作用,恢復(fù)率分別為58.9%、60.7%、67.1%和40.O%。大黃素對D-氨基酸氧化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的藥物濃度為76.2ug/ml,輔基FAD對大黃素抑制D-氨基酸氧化酶有一定的拮抗作用。黃嘌呤氧化酶對次黃嘌呤和黃嘌呤都有催化作用,它在尿酸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大黃素可抑制黃嘌呤氧化酶的活力,也就可影響尿酸的形成,可為臨床治療痛風癥提供理論依據(jù)。
12.7對胰腺4種酶的抑制作用 急性胰腺炎的發(fā)生與胰酶,特別是胰蛋白酶、胰彈性蛋白酶、胰脂肪、胰激肽釋放酶以及血管活性物質(zhì)的活化和釋放有關(guān)。胰蛋白酶對胰腺炎的發(fā)生無直接作用,其損害主要是激活彈性蛋白酶、激肽釋放酶等而產(chǎn)生。彈性蛋白酶在胰腺細胞內(nèi)為一種無活性的前體,被胰蛋白酶激活后,能消化彈力纖維,引起血管壁彈力纖維的溶解,可導(dǎo)致血管壞死、破裂和出血。胰蛋白酶還可將激肽釋放酶原活化為激肽釋放酶,后者可將血液中一種a2-球蛋白分解成具有血管活性作用的多肽,稱為激肽,可引起血管擴張和血壓下降,并增加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和胰液外溢。大黃蒽醌衍生物對胰蛋白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從而抑制了胰蛋白酶對胰彈性蛋白酶、激肽釋放酶等的激活作用,進而抑制了這些酶對胰臟和全身的一系列損害反應(yīng)。大黃蒽醌衍生物對這些酶本身的活性也有直接抑制作用。如大黃素對胰激肽釋放酶、胰蛋白酶和胰脂肪酶均有很強的抑制作用,IC50分別為31.5ug/ml,40.5ug/ml和46.5ug/ml。大黃素對胰蛋白酶的抑制是非競爭性的,Ki值為1.45X10-4mol/L。蘆薈大黃素對胰激肽釋放酶和胰彈性蛋白酶有較強的抑制作用,IC50為26.5ug/ml。因此推測,大黃蒽醌衍生物對上述4種胰酶的抑制作用可能是中藥大黃治療急性胰腺尖的生化作用機制之一。
13.大黃延緩衰老的作用
13.1.抗超氧負離子自由基的活性 近年來,超氧負離子自由基致病學說已得到廣泛證實,它可以使脂質(zhì)過氧化、損傷細胞膜、使DNA斷裂、細胞基因突變,引起細胞結(jié)構(gòu)與功能破壞,產(chǎn)生組織損害和器官退行性變,引起炎癥、致癌、老年病和衰老的發(fā)生。將六和大黃:唐古特大黃、掌葉大黃、藥用大黃、藏邊大黃(R.emodi)、華北大黃(R.frangenbacnii)和河套大黃(R.hotaense)的水提取物以及大黃中的蒽醌類化合物:蘆薈大黃素-8-葡萄糖甙、蘆薈大黃一w-葡萄糖甙、大黃酚-8-葡萄糖甙。苯丁酮甙類化合物:蓮花掌甙、異蓮花掌甙。芪甙類化合物:土大黃甙、去氧土大黃甙、4,3',5'-三羥基芪-4-(6-沒食子酰)-葡萄糖甙、4,3',5'-三羥基芪-4-葡萄糖甙、3,4,3',5'-四羥基芪-3-葡萄糖甙。鞣質(zhì)類化合物:(+)-兒茶精、表兒茶精、沒食子酸。采用KO2+NBT間接方法生成超氧負離子,比較上述樣品加入前后的超氧負離子濃度,以確定其抗氧活性。結(jié)果表明6種大黃抗超氧負離子活性順序為華北大>河套大黃>其它4種大黃。蘆薈大黃-w-葡萄糖甙>蘆薈大黃素-8-葡萄糖甙>大黃酚-8-葡萄糖甙,后者活性很弱。蓮花掌甙>異蓮花掌甙。土大黃甙>3,4,3',5'-四羥基芪-3-葡萄糖甙>4,3',5'-三羥基芪-4-葡萄糖甙>4,3',5'-三羥基芪-4-(6''-沒食子酰)-葡萄糖甙;去氧土大黃甙無抑制超氧負離子自由基的作用。表兒茶精>(-)-表兒茶精>(4)-兒茶精>沒食子酸。上述結(jié)果在一定程度上還揭示了化合物結(jié)構(gòu)與其抗超氧負離子自由基活性有一定的關(guān)系。
13.2大黃對小鼠肝勻漿過氧化脂質(zhì)的影響 將生大黃研細過篩,制成每1ml相當含生藥1g的水提液。此液經(jīng)2000rpm離心15分鐘,取其上清液,用蒸餾水稀釋成:大黃I組0.625mg/ml;Ⅱ組1.25mg/ml;,大黃Ⅲ組2·5mg/ml;大黃Ⅳ組5mg/ml,觀察對小鼠肝勻漿過氧化脂質(zhì)的抑制作用。結(jié)果,藥液濃度為0.625mg/ml,時,抑制率為27.3%,隨著藥液濃度的加大,抑制作用亦逐漸增強。各組與對照組之間的差異顯著。
藥理學 1.急性毒性
用18-22g小鼠10只,大黃生品醚提物40g/kg(相當生藥量)1次ip。170-220大鼠5只,停食16小時后po大黃生品煎劑30g/kg,觀察72小時內(nèi)動物的表現(xiàn),結(jié)果大、小鼠均未見死亡和異常表現(xiàn)。小鼠60只,體重17-21g,雌雄兼用,分成6組,1次po生大黃煎劑(生大黃(R.palmatum,蒸餾水浸半日,連塊煎30分鐘,共2次,在水溶上濃縮備用),觀察72小時內(nèi)死亡率,按寇氏公式求得LD50為153.5±4.58g/kg(未報道給藥劑量)。大黃制劑(l-2%溶液)給小白鼠scl次劑量100-200mg/kg,最大允許量為200,300和200mg/kg,其LD50分別為405,446,750mg/kg;LD100分別為5000,2000,2000mg/kg。家兔注射上述制劑,劑量為250-1250,100,和250-1250mg/kg,共3周,體重和血液參數(shù)未見明顯變化。大黃干燥品水浸物,用GPC系小鼠(4wk齡),1組6只,ip的LD50,錦紋大黃、唐古特大黃、二等唐古特大黃、唐古特大黃的稀乙醇浸高,均為250-500mg/kg。唐古特大黃飲片、等外品大黃其LD50約為250mg/kg。日本大黃、土耳其大黃、圓葉大黃LD50為125-2500mg/kg。波葉大黃多糖(RHP)小鼠ipLD50為885.6±128.1mg/kg。
2.長期毒性
給動物連續(xù)投予大黃而產(chǎn)生的毒性,主要累及腸道、免疫器官和生殖系統(tǒng)。
2.1胃腸道反應(yīng) 大黃的瀉下作用很早就得到藥理實驗所肯定。但其致瀉成分有認為是蒽類衍生物,也有認為是蒽醌類的樹脂狀結(jié)合物,還有認為是大黃酸甙。蒽酚或蒽酮甙致瀉作用較強,游離蒽醌較弱,游離蒽醌更弱,雙蒽酮比單蒽酮強,因此大黃酸二蒽酮(番瀉甙)可能是大黃致瀉作用最強成份。亦有認為致瀉是番瀉甙、大黃酸甙、大黃酸、蘆薈大黃素的協(xié)同作用或存在其他致瀉成分。
2.2免疫抑制作用 有報道大黃ig所致虛證大鼠、胸腺、脾、腸系膜淋巴結(jié)等免疫器官變小、減輕,在小鼠、金黃地鼠亦引起胸腺明顯萎縮。有報道用大黃、醋炒大黃、酒炒大黃、酒燉大黃和大黃碳的醚提物,小鼠ip8g(原生藥)/kg,連續(xù)7日,除酒燉大黃和大黃炭外,其余均可引起胸腺重量減輕,與可的松組相近。大鼠po大黃煎液6g(生藥)/只,10日后,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指數(shù)顯著降低,T淋巴細胞于給藥26后即顯著減少,血中性白細胞酯酶含量也顯著減少。有報道大鼠長期ig大黃,其PHA和CONA刺激淋巴細胞轉(zhuǎn)換實驗均受抑制。小鼠長期投服大黃,其溶血空斑試驗和玫瑰花試驗均受明顯抑制。體外實驗亦發(fā)現(xiàn)去鞣質(zhì)的大黃煎劑對人血清IgMA、IgMB、IgGD的特異抗原抗體血凝反應(yīng)有阻折作用,以酒飩大黃為最強,其次為生大黃、醋炒大黃、酒炒大黃及大黃炭。
2.3對生殖系統(tǒng)的影響 大黃ig大鼠7.5g/kg,14日,可見雌鼠性成熟期明顯減緩、子官、卵巢重量減輕。小鼠po大黃煎劑0.5g(生藥)/kg,金黃地鼠7-12.5g/kg,大鼠0.45-0.75/只,每日2次,共8日,小鼠及金黃地鼠睪丸曲細精子生發(fā)層有斷脫、不整現(xiàn)象,金黃地鼠和大鼠的性器官皆有萎縮未成年大鼠卵巢萎縮,陰戶延期甚至長期不能洞開。還有報道用40%大黃注射劑ip小鼠,每日0.5nl,可以終止妊娠,并有引產(chǎn)作用。
3.大黃的晝夜差異和對不同機體狀態(tài)的差異
選用昆明種小白鼠,共200余只,雌雄各半,日齡30日左右,體重16.7±2.3g。大黃產(chǎn)地不詳。飲片浸泡10h、水煎15分鐘后濾出,低溫濃縮至所需的不同濃度。各組用藥均1次配制而成。實驗分4組。Ip給藥,觀察24小時,LD50的計算方法用寇氏法。午時用藥組以10只為1組,共6組,組間劑量呈等比級數(shù)(即相鄰兩組的用藥劑量之對數(shù)呈等差級數(shù)),于正午12時用藥。子時用藥組每組10只,共6組,組間劑量亦呈等比級數(shù),子夜0時用藥。實證性發(fā)熱組在用藥前4小時(辰時)對實驗動物sc10%啤酒酵母混懸液,劑量為10ml/kg體重,造成強烈的炎癥反應(yīng)使體溫明顯升高(肛溫升高0.84±0.11℃,X±SD)。共用小白鼠50只,分成5組,每組10只。用藥時間、劑量均同午時用藥組。虛損組在注射大黃前4日起限制進食,每天給飼料1.5g(相當于正常量的1/3左右)但飲水不加限制;同時每天上下午各1次,將小鼠置于水深10cm,水溫24℃的水池中5分鐘,任其游泳掙扎;中午前后置小鼠于18-20℃的寒冷壞鏡(冰箱)20分鐘。4日后該組小鼠出現(xiàn)明顯體重減輕,毛發(fā)稀疏、腹壁薄而呈半透明狀和不好動等類似虛證的虛狀態(tài),別除部分垂死狀態(tài)小鼠后,分6小組,每組10只于d4中午ip大黃煎劑,并恢復(fù)正常飲食,停止游泳和寒凍。用藥時間、劑量均同午時組。結(jié)果:午時用藥組與子時用藥組比較:午時組LD50為577mg/kg,95%的可信區(qū)間為527-630mg/kg;子時間LD50為345mg/kg,95%的可信區(qū)間為267-446mg/kg。兩組比較,后者低于前者,統(tǒng)計學處理,有極顯著差異(P<0.01)。實證性發(fā)熱組、虛損組及午時用藥組的比較:實證性發(fā)熱組LD50為696mgm/kg,95%的可信區(qū)間為654-818mg/kg;虛損組LD50為570mg/kg,95%的可信區(qū)間為499-652mg/kg,3組比較,實證組LD50顯著高于虛損組和午時組,有極的差異(P<0.001);而虛損組與午時組的LD50則差異不顯著(P<0.2)。實驗結(jié)果表明,大黃的作用及其毒性有著顯著的晝夜差異,即白晝用藥的動物對大黃毒性的耐受力遠較夜間用藥的為強(若以夜間為1,則白晝可達1.672)。實驗還表明,實證性發(fā)熱狀態(tài)下,動物對大黃毒性的耐受力顯著增強。表明機體自身生理、病理狀態(tài)是決定藥物耐受力小的決定因素之一。
4.致誘變和致癌作用
4.1細胞毒性試驗
大黃干燥品水浸,用孵化11日的雞胚皮膚、附著于clot層方法,結(jié)果錦紋大黃、一等唐古特大黃等優(yōu)質(zhì)大黃以400ug/ml量,可見過度生長。唐古特大黃、等外大黃則可顯著阻止生長。
4.2致誘變作用
大黃水提物(加熱回流3小時)經(jīng)柱層析得A,再經(jīng)甲醇提取后,濾液減壓濃度縮得B。用Ames法檢測結(jié)果TA98株S-Mix(-)、TA100株S-9Mix(±)。用rec一assary法檢測,大黃40℃5小時冷水提取物誘變試驗為陽性,90℃3小時熱水提取物為陰性。蒽醌類與丫啶相似,可引起傷寒沙門氏菌TAI537的突變,大黃素也發(fā)現(xiàn)有致突變性,亦有報告大黃素-1,8-葡萄糖甙可檢出致突作用,番瀉甙類亦可能具有導(dǎo)致退行性變化基因毒性作用。新馬大黃和商品大黃都可檢出1,8-二羥基-9-蒽酮,對小鼠有二級致癌作用。www.med126.com早年曾有報道大鼠po或注射較大劑量的蒽醌生物或大黃浸高3-9mo,可引起甲狀腺瘤性改變和前胃上皮肥大增生。還有報道在大黃致虛大鼠接種小鼠肝癌,2周后瘤重顯增加,腹水增多,生存期縮短,提示大黃致虛可能促進腫瘤生長。
5.臨床毒理學研究
大黃一般被認為毒性較低,臨床應(yīng)用比較安全。但服用過量可引起中毒,尤其是后下大黃毒性較大,可起惡心、嘔吐、頭昏、腹絞痛、黃疸等。曾有報道,30名受試者每日服大黃3次,每次3g,共5日,所有受試者均產(chǎn)生一系列胃腸反應(yīng),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嘔吐、惡心、腸鳴,其中3例因嚴重腹瀉、腹痛、嘔吐而被迫臥床休息,經(jīng)對癥處理后緩解。國外曾報道1例長期服蒽醌類瀉藥,導(dǎo)致結(jié)腸膨脹,手術(shù)切除結(jié)腸標本可見變黑,肌層神經(jīng)元消失,平滑肌萎縮。長期服用蒽醌類瀉藥還可能引起肝硬化和電解質(zhì)紊亂(低血鉀)。大黃的臨床毒副作用除主要引起消化系統(tǒng)癥狀外,還可引起動物實驗結(jié)果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有報道正常人(男12,女11),年齡自24-66歲,分3組每晨服大黃醇提片9片(每片相當于原生藥1g)共服7日,IgA、IgG、IgM均較服藥前降低,白細胞移動抑制試驗降低(P<0.05),C3補體和總補體也降低(P<0.001),但淋巴細胞轉(zhuǎn)化試驗無變化。服5片組在dl4所測定的IgA、IgG、IgM均降低(P<0.02-0.001),C3補體及總補體也降低(P<0.05),而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升高(P<0.001)。服2.5片組在dl4與服藥比較:IgA、IgG、IgM均降低(P<0.05-0.001)、C3補體與補體也降低(P<0.001),而淋巴細胞轉(zhuǎn)化率上升(P<0.05)。然而這些數(shù)值的變化均在正常范圍之內(nèi),因而沒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提示短期服用較大量的大黃不會明顯降低免疫功能。
藥代動力學 1.大黃蒽醌衍生物在體內(nèi)的吸收、排泄和分布
以人體和動物(家兔和小鼠)實驗,1次po和im、iv大黃蒽醌衍生物,觀察在體內(nèi)的吸收、排泄和分布的情況。實驗結(jié)果表明,蒽醌衍生物在體內(nèi)易于吸收。Po時血中濃度在2-3小時內(nèi)即達最高峰,其后慢慢下降,與注射比較,高峰較低,但持續(xù)時間長,im30分鐘內(nèi)即達最高峰,其后迅速下降,在4小時內(nèi)可維持一定水平。Iv5分鐘內(nèi)即達特高高峰,但維持時間極短,1小時內(nèi)僅余痕跡。大黃酸似乎比大黃素更易于吸收。蒽醌衍生物在體內(nèi)易由糞、尿和膽汁中排出。由糞出總量占攝入量的23.4%,其中88%是在dl排出可持續(xù)2-3日。尿及膽中蒽醌衍生物濃度分別以6-8及4-6小時這最高,由尿排出總量占攝入量的22.8%,以2-4小時內(nèi)為最高,在前8小時內(nèi)排出者占61%,由尿排出可持續(xù)2日。由尿及糞排出總和占攝入量的46.2%,說明有一半多可能在體內(nèi)破壞。蒽醌衍生物在各織組和臟器的分布以肝和腎為最多,心、脾、肺和腦等未檢測到。Po時肝和腎均在2小時內(nèi)達最高峰,im則在30分鐘達最高峰,尤其是腎臟。小鼠分別po大黃酸、蘆薈大黃素和大黃酚,24小時尿中總蒽醌衍生物排出量(劑量的百分數(shù))分別為27%、14%和6%。人體po大黃酚,尿中蒽醌衍生物的排出率以4-12小時為最高,不同時間間隔,尿中蒽醌衍生物轉(zhuǎn)化產(chǎn)物所占百分數(shù)未見顯著差異。
2.大黃素在小鼠體內(nèi)代謝產(chǎn)物的分離鑒定和定量分析
用高效液相色譜、離心薄層、紅外、紫外、質(zhì)譜、核磁共振等方法,從ig大黃素的小鼠尿中分離和鑒定了8種蒽醌衍生物,其結(jié)構(gòu)分別鑒定為:1、3-甲基-1,6,8-三羥基蒽醌(未代謝大黃素);2、3-羥甲基-1,6,8-三羥蒽醌;3、)3-醛基-1,6,8-三羥基蒽醌;4、3-羧基-1,6,8-三羥基蒽醌(大黃素酸);5、3-甲基-1,6,8-二羥基蒽醌(大黃酚);6、3-羥甲基-1,8-二羥基蒽醌(蘆薈大黃素);7、3-羥基-1,8-二羥基蒽醌(大黃酸);8、3-甲基-6-甲基-1,8-二羥基蒽酯(大黃素甲醚)。小鼠和苯巴比妥預(yù)誘導(dǎo)大鼠肝勻漿9000xg上清液的大黃素體外代謝實驗,檢出主要代謝產(chǎn)物為1、、2、、3、、4、和5、。小鼠po單劑量大黃素(91mg/kg),在0-48小時內(nèi),總蒽醌衍生物由尿及糞排泄量為劑量的53%,其中在0-24小時內(nèi)由尿及糞排泄量為劑量的53%,其中在0-24小時內(nèi)由尿中排出者為30%,由糞中排出者為21%。在24-48小時內(nèi)由尿中排出大黃素、大黃素葡萄糖醛酸苷及其它蒽醌類代謝產(chǎn)物的劑量百分數(shù)為76、1.8和20,糞中分別為13、0.3和8。在24小時內(nèi)由尿中排出的主要游離型代謝轉(zhuǎn)化產(chǎn)物為3-羥甲基-1,6,8-三羥基蒽醌(劑量量的11.8%),3-羥基-1,6,8-三羥蒽醌(1.8%),大黃酚(1%)和大黃素甲醚(<1%)。
3.大黃素甲醚在大鼠體內(nèi)的吸收、分布和排泄
血藥濃度:健康大鼠60吸,3只一組,雌雄分組實驗,1次po大黃素甲醚18.7mg/kg后,不同時間內(nèi)斷頭取血,樣品經(jīng)處理衙。用HPLC測定大黃素甲醚含量,結(jié)果表明雄性大鼠組Cmax為40.7±8.5ug/ml,tmax為6小時。雌性大鼠組Cmax為0.29±0.12ug/ml,tmax為6小時;0.5,1,2,4,6,8,10h的平均血藥濃度分別為0.028,0.073,0.23,0.29,0.19,0.018和0.008ug/ml,12小時后血藥濃度幾乎為零。組織分布:取正常雄性大鼠15只,1次po大黃素甲醚18.7mg/kg后,于不同時間斷頭處死,摘取心、肝、肺、腎和腦組織,分別制成勻漿,經(jīng)處理后進行HPLC分析。結(jié)果表明po給藥后大黃素甲醚主要分布在肝、腎和腦組織,其次為肺與心,即大黃素甲醚可通過血腦屏障。給藥6小時以后,肝臟中藥物濃度下降較慢,肺、心下降相對較快,在相同劑量及實驗條件下,雌性大鼠各器官藥物濃度均未能測出。排泄:取雄性大鼠5只,雌性4只,1次po大黃素甲醚18.7mg/kg,分別放置于全玻璃代謝籠內(nèi),收集0-24,24-48,48-72小時內(nèi)尿及糞樣,按文獻152方法分離游離及結(jié)合蒽醌衍生物,并用葡萄糖醛酸苷酶水解結(jié)合蒽醚,與標準品同時點樣,薄層掃描分析,結(jié)果表明(表142)大黃素甲醚po后以尿中排泄的劑量百分率很低,僅為0.12%左右,糞中排泄量為劑量的14-22%,主要為游離型。蒽醚類代謝產(chǎn)物主要為大黃素,其排量為劑量的2.7%,主要由糞中排出,表明大鼠體內(nèi)大黃素甲醚的O-脫甲基代謝率較低。從離心薄層分析法從ig大黃素甲醚的大鼠和小鼠尿中分離到6種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質(zhì)譜、HPLC及光譜測定并與部分標準品對照,確定其結(jié)構(gòu)分別為大黃素、大黃酚、3-羥甲基-1,6,8,-三羥蒽醌、3-甲;-1,6,8-三羥基蒽醌、3-羥基-6-甲氧基-1,8-二羥基蒽醌。大鼠和小鼠肝勻漿9000xg上清液的體外代謝實驗也獲得了上述前5種相同的代謝產(chǎn)物。實驗還表明大黃素甲醚甲在C-6位可脫去甲基或甲氧基;在C-3位的甲基可相繼氧化為羥甲基、甲;汪然葮O性更強的化合物。
4.大黃蒽醌衍生物及其代謝物的某些生物活性的比較
大黃有較強的抗菌和抗癌作用,其主要活性成分有大黃素甲醚、大黃酚、大黃素、蘆薈大黃素和大黃酸等5種蒽醌衍生物。這5種蒽醌衍生物在動物體內(nèi)可以互相代謝轉(zhuǎn)化成為其它蒽醌衍生物,如大黃素可以代謝轉(zhuǎn)化為大黃素醇、大黃素酸等。比較了上述7種蒽醌代謝物對大鼠肝亞線粒體顆粒的4種酶和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甲型鏈球菌的影響。
毒理學
藥物配伍 芒硝:清熱瀉毒;配枳實:行氣瀉下;配附子:溫下;配肉桂:瀉火涼血;配庶蟲:瀉火涼血
藥性 苦;性寒
歸經(jīng) 胃;大腸;肝;脾經(jīng)
功效 攻積滯;清濕熱;瀉火;涼血;祛瘀;解毒
功效分類 瀉下藥
主治 實熱便秘;熱結(jié)胸痞;濕熱 瀉;黃疸;淋病;水腫腹?jié)M;小便不利;目赤;咽喉腫痛;口舌生瘡;胃熱嘔吐;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蓄血;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滯腹痛;癥瘕積聚;跌打損傷;熱毒瘍;丹毒;燙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3-12g;瀉下通便,宜后下,不可外煎;或用開水泡漬后取汁飲;研末,0.5-2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或煎水洗、涂。煎液亦可作灌腸用。大黃生用瀉下作用較強,熟用則瀉下作用較緩而長于瀉火解毒,清利濕熱;酒制功擅活血,且善清上焦血分之熟;炒炭常用于涼血止血。
用藥禁忌 凡表證未罷,血虛氣弱,脾胃虛寒,無實熱、積滯、瘀結(jié),以及胎前、產(chǎn)后,均應(yīng)慎服。
不良反應(yīng)及治療 大黃除可引起胃腸道反應(yīng)外,曾有報道2例老年患者因長期服用(2年)大黃蘇打片,每日15-21片,引起嚴重的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下降到5-5.6g,當減少用藥量并補充鐵等維生素C后恢復(fù)正常。通過炭末在腸道內(nèi)轉(zhuǎn)運時間和排泄時間研究以及腸道內(nèi)水分測定等證明,大黃作用部位在大腸,是一種大腸性致瀉劑,而鐵主要在大腸中吸收,認為導(dǎo)缺致鐵的原因可能為,大黃導(dǎo)瀉作用干擾了鐵的吸收;大黃鞣酸可能與Fe結(jié)合成不溶性復(fù)合物,妨礙了吸收;蘇打中和了胃酸;干擾了鐵與維生素C螯合,妨礙了鐵的吸收。還有報道1例哮喘病人服大黃蘇打4片后,出現(xiàn)皮膚癢疹、紅斑,哮喘加重,經(jīng)斑貼試驗證實為大黃致敏。
選方
臨床運用
各家論述 1.《藥對》:大黃,得芍藥、黃芩牡蠣、細辛茯苓療驚恚怒心下悸氣;得硝石、紫石英、仁疔女子月閉。
2.《本草衍義》:大黃損益,前書已具,仲景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用大黃、黃芩、黃連;蛟,心氣既不足矣,而不用補心湯,更用瀉心湯何也?答曰,若心氣獨不足,則不當須吐衄也,此乃邪熱因不足而客之,故吐衄,以若泄其熱,就以苦補其心,蓋兩全之。有是證者,用之無不效,量虛實用藥。
3.《湯液本草》:大黃,陰中之陰藥,泄?jié)M,推陳致新,去陳垢而安五臟,謂如戡定禍亂以致太平無異,所以有將軍之名。入手、足陽明,以酒引之,上至高巔,以舟揖載之,胸中可浮。以苦泄之性峻至于下,以酒將之,可行至高之分,若物在巔,人跡不至,必射以取之也,故太陽陽明、正陽陽明承氣湯中,俱用酒浸,淮少陽陽明為下經(jīng),故小承氣湯中不用酒浸也,雜方有生用者,有面裹蒸熟者,其制不等。
4.《本草切要》:凡蘊熱之癥,藏府堅澀,直腸火燥而大便秘;癰腫初發(fā),毒熱熾盛而大便結(jié);肥甘過度,胃火盛而大便結(jié);縱飲太盛,脾火盛而大便結(jié),必用苦寒,以大黃可也。至若跌撲損傷,血有所瘀,閉而不行,用桃仁、紅花之劑,必加加酒炒大黃。又有陽明胃火,痰涎雍盛,喉閉乳蛾,腮頰腫痛連及口齒,用清痰降火之劑,必加制大黃,若光明科以之治目,在時眼初發(fā)時,以之瀉火可也;瘡腫科以之散熱拔毒,在紅腫時解毒可也。如產(chǎn)后去血過多,血虛閉而便不行,當用養(yǎng)血潤腸之劑,必禁大黃為要。又若老人氣虛血閉,當用麻仁丸,肥人痰閉,當用半硫丸,大黃亦所必戒。治者不可畏而不用,亦不可忽而輕用。若元虛不足者不可用,恐正氣耗而亡陽也。風寒表證未解不可用,恐里氣一虛,表邪內(nèi)陷也。里證當下,脈勞無力不可用,恐熱邪去而正氣脫也。故陽癥當下,誤下早而表邪內(nèi)陷成結(jié)胸:里證當下,誤下早而余邪留結(jié)成痞氣,是用大黃之誤也。《要訣》曰,氣血者,有形無形之分也,如熱在氣分,無形之邪也,熱在血分,有形之邪也,有形之邪當用大黃蕩滌之,若無形之邪而用大黃,是謂誅伐無過,誤之甚矣。然張仲景立大陷胸湯丸,皆用大黃,實瀉胸胃血分之邪,若結(jié)胸在氣分,則用小陷胸湯,痞滿在氣分,則用半夏瀉心湯,如是則氣分、血分之別,若冰炭之不同矣,可忽乎哉?
5.《綱目》:蘇頌說即老羊蹄根也。因其似大黃,故謂之羊蹄大黃,實非一類。又一種酸模,乃山大黃也。狀似羊蹄,而生山上,所謂上大黃或指此,非羊蹄也。......大黃,乃是太陰、手足陽明、手足厥陰五經(jīng)血分之藥,凡病在五經(jīng)血分者,宜用之。若在氣分用之,是謂誅伐無過矣。瀉心湯治心氣不足吐血衄血者,乃真心之氣不足,而手厥陰心包絡(luò)、足厥陰肝、足太陰脾、足陽明胃之邪火有余也,雖曰瀉心,實瀉四經(jīng)血中之伏火也。又仲景治心下痞滿、按之軟者,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此亦瀉脾胃之濕熱,非瀉心也。病發(fā)于陰而反下之,則作痞滿,乃寒傷營血,邪氣乘虛結(jié)于上焦,胃之上脘在于心,故曰瀉心,實瀉脾也!端貑枴吩疲禾幩翞槠M。又云:濁氣在上則生?脹是矣。病發(fā)于陽而反下之,則成結(jié)胸,乃熱邪陷入血分,亦在上脘分野,仲景陷胸湯丸,皆用大黃,亦瀉脾胃血分之邪,而降其濁氣也。若結(jié)胸在氣分,則只用小陷胸湯,痞滿在氣分,則用半夏瀉心湯矣。成無己《注解傷寒論》亦不知分別此義。......主治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瀝,實熱燥結(jié),潮熱譫語,黃疸,諸火瘡。
6.《本草經(jīng)疏》:《經(jīng)》曰,實則瀉之。大黃氣味大苦大寒,性稟直遂,長于下通,故為瀉傷寒溫病、熱病、濕熱、熱結(jié)中下二焦,二便不通,及濕熱膠痰滯于中下二焦之要藥,祛邪止暴,有撥亂反正之殊功。
7.《本草正》:大黃,欲速者生用,泡湯便吞;欲緩者熟用,和藥煎服。氣虛同以人參,名黃龍湯;血虛同以當歸,名玉燭散。佐以甘草桔梗,可緩其行,佐以芒硝、厚樸,益助其銳。用之多寡,酌人實虛,假實誤用,與鴆相類。
8.《本草述》:大黃,《本經(jīng)》首曰下瘀血、血閉,固謂厥功專于血分矣。陽邪伏于陰中,留而不去,是即血分之結(jié)熱,唯茲可以逐之!侗静荨匪^腸間結(jié)熱,心腹脹滿,亦指熱之結(jié)于血中者而言。如仲景治痞滿及結(jié)胸證,胥用大黃,乃時珍能晰其微,謂用之以瀉脾邪,初不干于氣分也,是非其一端可以類推者乎。
9.《藥征》:大黃主通利結(jié)毒也,故能治胸、腹?jié)M、腹痛及便閉,小便不利,旁治發(fā)黃瘀血腫膿。考征:大陷胸湯證曰,從心下至少腹鞭滿而痛(以上一方,大黃六兩);小承氣湯證曰,腹微滿,大便不通;厚樸三物湯證曰,痛而閉者;大黃甘遂湯證曰,少腹?jié)M如敦狀,小便微難;大承氣湯證曰,腹?jié)M痛者;大黃消石湯證曰,黃疸腹?jié)M,小便不利;桃核承氣湯證曰,少腹急結(jié);大黃牡丹湯證曰,少腹腫痞;大黃甘草湯證不具也;調(diào)胃承氣湯證曰,腹脹滿,又曰大便不通。(以上九方)大黃皆四兩)大黃附子湯證曰,脅下偏痛;抵當湯證曰,少腹鞭滿;大黃黃連瀉心湯證曰,心下痞,按之濡;桂枝加大黃湯證曰,大實痛(以上四方,大黃或三兩、或二兩、一兩,而亦四兩之例)。歷觀此諸方,張仲景氏用大黃者,特以利毒而已,故各陪其主藥,而不單用焉。www.med126.com合厚樸、枳實則治胸腹?jié)M;合黃連則治心下痞;合甘遂、阿膠則治水與血;合水蛭、虻蟲、桃仁則治瘀血;合黃檗、梔子則治發(fā)黃;合甘草則治急迫;合芒硝則治堅塊也,學者審諸。仲景方中用大黃者,不止于茲,而以其用之之征,顯然著明于茲,故不復(fù)游贅也。
10.《醫(yī)學衷中參西錄》:大黃,味苦、氣香、性涼,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為其氣香,故兼入氣分,少用之亦能調(diào)氣,治氣郁作疼。其力沉而不浮,以攻決為用,下一切癥瘕積聚,能開心下熱痰以愈瘋狂,降腸胃熱實以通燥結(jié),其香竄透竅之力,又兼利小便。性雖趨下,而又善清在上之熱,故目疼齒疼,用之皆為要藥。又善解瘡瘍熱毒,以治疔毒,尤為特效之藥(疔毒甚劇,他藥不效者,當重用大黃以通其大便自愈)。其性能降胃熱,并能引胃氣下行,故善止吐衄,仲景治吐血衄血有瀉心湯,大黃與黃連、黃芩并用。《本經(jīng)》謂其能'推陳致新',因有黃良之名。仲景治血痹虛勞,有大黃蟄蟲丸,有百勞丸,方中皆用大黃,是真能深悟'推陳致新,之旨者也。凡氣味俱厚之藥,皆忌久煎,而大黃尤甚,且其質(zhì)經(jīng)水泡即軟,煎一兩沸,藥力皆出,與他藥同煎宜后入,若單用之,開水浸服即可,若軋作散服之,一錢之力可抵煎湯者四錢。大黃之力雖猛,然有病則病當之,恒有多用不妨者。是以治癲狂其脈實者,可用至二兩,治疔毒之毒熱甚盛者,亦可以用至兩許,蓋用藥以勝病為準,不如此則不能勝病,不得不放膽多用也。
11.《本草正義》:大黃,迅速善走,直達下焦,深入血分,無堅不破,蕩滌積垢,有犁庭掃穴之功。生用者其力全,迅如走丸,一過不留,除邪而不傷正氣;制過者其力已緩,頗難速效。東垣謂治在上者,非酒不至,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驅(qū)熱而下,未免矯揉造作,用違其長,但久制者,可從小便以導(dǎo)濕熱,惟清寧丸能有此功,而尋常之酒制軍、非其倫比。近人亦有謂生者走后陰,熟者走前陰,殊不確也,《金匱》瀉心湯治吐血衄血,明是陽亢上逆,迫血妄行,故以大黃、芩、連直折其炎上之勢,而乃云心氣不足,必是傳寫有誤,致令古今諸家,為此節(jié)作說解者,皆囁嚅而不可解,不若《醫(yī)宗金鑒》徑改為心氣有余,何等直捷爽快。承氣法得枳實則其行尤速,得芒硝則軟堅,可化燥矢為溏糞。但其味大苦,最傷胃氣,胃弱者得之,無不減食,且不知味,茍非濕熱蘊結(jié),不必輕率采用。
12.《本經(jīng)》:下瘀血,血閉,寒熱,破癥瘕積聚,留飲宿食,蕩滌腸胃,推陳致新,通利水谷('水谷'一作'水谷道'),調(diào)中化食,安和五臟。
13.《別錄》:平胃,下氣,除痰實,腸間結(jié)熱,心腹脹滿,女子寒血閉脹,小腹痛,諸老血留結(jié)。
14.《藥性論》:主寒熱,消食,煉五臟,通女子經(jīng)侯,利水腫,破痰實,冷熱積聚,宿食,利大小腸,貼熱毒腫,主小兒寒熱時疾,煩熱,蝕膿,破留血。
15.《日華子本草》:通宣一切氣,調(diào)血脈,利關(guān)節(jié),瀉壅滯、水氣,四肢冷熱不調(diào),溫瘴熱痰,利大小便,并敷一切瘡癰毒。16.《唐本草》:大黃,幽、并以北漸細,氣力不如蜀中者。今出宕州、涼州、西羌、蜀地皆有。陶稱蜀地者不及隴西,誤矣。
17.《本草抬遺》:大黃,用之當分別其力,若取和厚深沉能攻病者,可用蜀中似牛舌片緊硬者。若取瀉泄駿快,推陳去熱,當取河西錦文者。凡有蒸,有生,有熟,不得一概用之。
18.《本草圖經(jīng)》:大黃,今蜀川、河?xùn)|、陜西州郡皆有之,以蜀川錦紋者佳,其次秦隴來者,謂之土蕃大黃。江淮出者曰土大黃,二月開花結(jié)細實。又鼎州出一種羊蹄大黃,疔疥瘙甚效。初生苗葉如羊蹄,累年長大,即葉似商陸而狹尖,四月內(nèi)于押條上出穗五七莖,相合,花葉同色,結(jié)實如蕎麥而輕小,五月熟,即黃色,亦呼為金蕎麥,三月采苗,五月收實并陰干,九月采根,破之亦有錦文,日干之,亦呼為土大黃。
考證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陶弘景:大黃,今采益州北部汶山及西山者,雖非河西、隴西,好者猶作紫地錦色,味甚苦澀,色至濃黑,西川陰干者勝,北部日干,亦有火干者,皮小焦,不如而(‘而'《綱目》引作'西')耐蛀堪久。此藥至勁利,粗者便不中服,最為俗方所重,將軍之號,當取其駿快也。
藥物應(yīng)用鑒別
藥典收錄
藥材拉丁名 1.Rhizoma et Radix Rhei Palmat 2.Rhizoma et Radix Rhei Tangutici 3.Rhizoma et Radix Rhei Officinalis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Rheum palmatum L. 2.Rheum palmatum L. var. tanguticum Maxim.Ex Rngel.[R.Tanguticum Maxim.Ex Balf.] 3.Rheum officinale Baill. Radix et Rhizoma Rhei
科屬分類 蓼科
出處 《中華本草》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10,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