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dou you |
英文名 | Soya-bean Oil |
藥材基原 | 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L.) Merr.的種子所榨取之脂肪油。 |
動植物形態(tài) | 大豆 一年生直立草本,高60-180cm。莖粗壯,密生褐色長硬毛。葉柄長,密生黃色長硬毛;托葉小,披針形;三出復葉,頂生小葉菱狀卵形,長7-13cm,寬3-6cm,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兩面均有白色長柔毛,側(cè)生小葉較小,斜卵形;葉軸及小葉柄密生黃色長硬毛?偁罨ㄐ蛞干;苞片及小苞片披針形,有毛;花萼釧狀,萼齒5,披針形,下面1齒最長,均密被白色長柔毛;花冠小,白色或淡紫色,稍較萼長;旗瓣先端微凹,翼瓣具1耳,龍骨瓣鐮形;雄蕊10,二體;子房線形,被毛。莢果帶狀長圓形,略彎,下垂,黃綠色,密生黃色長硬毛。種子2-5顆,黃綠色或黑色,卵形至近球形,長約1cm;ㄆ6-7月,果期8-10月。 |
資源分布 | |
生態(tài)環(huán)境 | 全國廣泛栽培。 |
藥用植物栽培 | |
采收和儲藏 | |
藥用部位 | |
生藥材鑒定 | 性狀鑒別 為黃棕色或淡黃色半透明的液體,油滑膩。氣清香,加熱時更明顯。在純乙醇中微溶,與乙醚、氯仿、石油醚能任意混合。相對密度為0.918-0.930。折光率為1.473-1.478。碘價為130-138。皂化價為190-195。酸價不大于3。 |
中藥化學成分 | 豆油的脂肪酸中,飽和的一般在10%左右,余為不飽和脂肪酸。前者主要是硬脂酸(stearic acid)和棕櫚酸(palmitic acid),后者主要是亞油酸(linoleic acid)、油酸(oleic acid)和亞麻酸(linolenic acid)。此外的成分(1.5%-2.5%)中,主要為磷脂。豆油的甾醇含量為0.38-0.53%,其中有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另含β-胡蘿卜素(β-carotene)0.04-0.2mg%、維生素E(即生育酚,tocopherol)90-110mg%,環(huán)木波蘿烯醇(cycloartenol)和角鯊烯(squalene)。 |
理化性質(zhì) | |
中藥化學鑒定 | |
中藥有效成分結(jié)構(gòu)式的測定 | |
炮制方法 | |
劑型 | |
中藥制藥工藝 | |
藥理作用 | |
藥理學 | |
藥代動力學 | |
毒理學 | |
藥物配伍 | |
藥性 | 辛;甘;溫 |
歸經(jīng) | 大腸經(jīng) |
功效 | 潤腸通便;驅(qū)蟲解毒 |
功效分類 | 潤燥藥 |
主治 | 腸蟲梗阻;大便秘結(jié);疥癬 |
用法用量 | 內(nèi)服:燉溫,15-30g。外用:適量,涂搽;或調(diào)他藥敷。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及治療 | |
選方 | |
臨床運用 | |
各家論述 | 1.《本草綱目》:涂瘡疥,解發(fā)ZHI。 2.《隨息居飲食譜》:潤燥,解毒,殺蟲。 |
考證 | 出自《本草綱目》。 |
藥物應用鑒別 | |
藥典收錄 | |
藥材拉丁名 | |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 Glycine max(L.) Merr. [Phaseolus max L.] |
科屬分類 | 豆科 |
出處 | 《中華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