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金匱鉤玄 小兒科 上課筆記
    

金匱鉤玄教程:小兒科

卷之三 小兒科小兒食積、痰熱傷乳為病。大概肝與脾病多。小兒肝病多,及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腎只是不足。吐瀉黃膽三棱 莪術 陳皮 青皮 神曲 麥芽 甘草 白術 茯苓 黃連上為末,水調(diào)服。傷乳吐瀉者加山楂。時氣吐瀉者加滑石。發(fā)熱者加薄荷。吐瀉用益元散。錢氏五補五瀉…

卷之三 小兒科

小兒食積、痰熱傷乳為病。大概肝與脾病多。
小兒肝病多,及大人亦然。肝只是有余;腎只是不足。

吐瀉黃膽

三棱 莪術 陳皮 青皮 神曲 麥芽 甘草 白術 茯苓 黃連
上為末,水調(diào)服。

傷乳吐瀉者加山楂。時氣吐瀉者加滑石。發(fā)熱者加薄荷。
吐瀉用益元散。錢氏五補五瀉之藥俱可用。

慢驚風

發(fā)熱、口瘡、手心伏熱、痰熱、痰喘、痰嗽。
并用通法;重則用瓜蒂散,輕則用苦參赤小豆末。須酸齏汁調(diào)服。吐之后,用通圣散蜜丸服之。
驚有二證∶一者熱痰,主急驚,當直瀉之;一者脾虛,乃為慢驚,所主多死,當養(yǎng)脾。
東垣云∶慢驚者,先實脾土,后散風邪。
急者,只用降火、下痰、養(yǎng)血。
慢者,只用朱砂安神丸,更于血藥中求之。
黑龍丸牛膽南星 礞石(各一兩,焰硝等分 ) 天竺黃 青黛(各半兩) 蘆薈(二兩半) 朱砂(三錢)

僵蠶(五分) 蜈蚣(二錢半,燒存性)
上為細末,煎甘草湯膏,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或二丸。急驚薄荷湯下,慢驚桔梗、白術湯下。
神圣牛黃奪命散檳榔(半兩) 木香(三錢) 大黃gydjdsj.org.cn/wszg/二兩,面裹煨熟為末。) 白牽牛(一兩,一半炒,一半生用)

黑牽牛(粗末,一半生用,一半炒用) 上為一處,研作細末,入輕粉少許。每服二錢,用蜜漿水調(diào)下。不拘時候,微利為度。

疳病

胡黃連

胡黃連(半錢,去果積) 阿魏(一錢半,醋煮,去肉積) 麝香(四粒) 神曲(二錢半,去食積)

黃連(二錢半,炒,去熱積)
上為末,豬膽汁丸,如黍米大。每服二十丸,白術湯下。

小兒疳病腹大∶胡黃連丸二十丸,白術湯下。

痘瘡

(分氣虛、血虛補之。)

氣虛用人參、白術,加解毒藥。
但見紅點,便忌升麻葛根湯,發(fā)得表虛也。
吐瀉、少食、為里虛。不吐瀉、能食、為實。
里實而補,則結腫。

陷伏、倒靨、灰白、為表虛;或用燒人屎。黑陷甚者,燒人屎,紅、活、綻、凸為表實,而復用表藥,則要潰爛不結痂。二者俱見,為表里俱虛。
痘瘡,或初出,或未出時,人有患者,宜預服此藥。多者合少,重者合輕。方用絲瓜近蒂三寸連瓜子皮燒 灰存性,為末,砂糖拌吃。入朱砂末亦可。

解痘瘡毒藥

絲瓜 升麻 酒芍藥 甘草(生用) 糖球 黑豆 犀角 赤小豆

解痘瘡法,已出未出皆可用。朱砂為末,以蜜水調(diào)服。多者可減,少者可無。

腹脹

蘿卜子(蒸) 蘇梗 陳皮 干(各等分) 甘草(減半) 食減者加白術,煎服。

夜啼

人參(一錢半) 黃連(一錢半,姜汁炒) 甘草(半錢) 竹葉(二十片) 作二服。加姜一片,煎服之。

口糜

戴云∶滿口生瘡者便是。江茶粉草敷之。

又方∶苦參、黃丹、五倍子、青黛各等分,敷之。

脫囊腫大

戴云∶脫囊者,陰囊腫大、墜下、不收上之說。
木通 甘草 黃連 當歸 黃芩 煎服。
脫囊,蘇葉為末,水調(diào),敷上。荷葉裹之。

脫肛

戴云∶脫肛者,大腸脫下之說。
東北方陳壁上土,湯泡,先熏后洗。亦可用脫囊藥服之。

木舌

戴云∶木舌者,舌腫硬不和軟也。又言重舌者,亦是此類。二者蓋是熱病。用百草霜、滑石、芒硝、為末,酒調(diào)敷。

癮疹

(黑斑、紅斑、瘡癢。)

用通圣散調(diào)服。

咯紅

戴云∶咯紅者即唾內(nèi)有血,非吐血咳血
黑豆 甘草 陳皮 煎服。

吃泥

胃熱故也。)

石膏 甘草 黃芩 陳皮 茯苓 白術 煎服。

痢疾食積

黃芩 黃連 陳皮 甘草 煎服。
赤痢加紅花仁。白痢加滑石末。
食積痢 炒曲 蒼術 滑石 芍藥 黃芩 白術 甘草 陳皮 茯苓 上 咀煎,下保和丸

解顱

乃是母氣虛與熱多耳。
戴云∶即初生小兒頭上骨未合而開者。上以四君子湯、四物湯。有熱加酒芩、炒黃連、生甘草,煎服。
外以帛束緊,用白蘞末敷之。

蛔蟲

楝樹根為君,佐以二陳湯,煎服。

口噤

郁金 蘆 瓜蒂
為末,搐鼻。

風痰

南星(半兩,切) 白礬(半兩入器中,水高一指浸,曬干研細末) 附子(一兩) 用飛白面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或二丸,姜蜜薄荷湯化下服之。

癩頭

用紅炭 長流水令熱,洗之。又服酒制通圣散。除大黃酒炒外,以胡荽伏龍肝懸龍尾黃連白礬為末,調(diào)敷。

又方∶松樹濃皮(一兩,燒灰。) 白膠香(二兩,熬沸傾石上。) 黃丹(一兩,飛。) 白礬(半兩,火飛。) 軟石膏(一兩) 黃連(半兩) 大黃(五錢) 輕粉(四厘。)

上極細末,熬熟油調(diào)敷瘡上。須先洗了瘡口,敷乃佳。

赤瘤

地黃 木通 荊芥 苦藥帶表之類。用巴蕉油涂患處。

鼻赤

雄黃、黃丹、同敷。
一小兒好吃粽,成腹痛。黃連、白酒藥、為末,調(diào)服乃愈。

附錄

一、火豈君相五志俱有論

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彰,其死甚暴。何者?蓋能燔灼焚焰,飛走狂越,消爍于物,莫能御之。游行乎三焦虛實之兩途∶曰君火也,猶人火也;曰相火也,猶龍火也;鹦圆煌齽,能不違道于常,以稟位聽命營運造化,生存之機矣。夫人在氣交之中,多動少靜,欲不妄動,其可得乎。故凡動者皆屬火。龍 火一妄行,元氣受傷,勢不兩立。偏勝則病移他經(jīng),事非細故,動之極也,病則死矣。經(jīng)所以謂一水不勝二火之火,出于天造。君相之外,又有厥陰、臟腑之火,根于五志之內(nèi),六欲七情激之,其火隨起。大怒則火起于肝,醉飽則火起于胃,房勞則火起于腎,悲哀動中則火起于肺。心為君主,自焚則死矣。丹溪又啟∶火出五臟主病。曰∶諸風掉眩,屬于肝火之動也。諸痛瘡瘍,屬于心火之用也。諸氣憤郁,屬于肺火之升也。諸濕腫滿,屬于脾火之勝也。經(jīng)所謂一水不勝五火之火,出自人為。又考內(nèi)經(jīng)病機一十九條內(nèi)舉屬火者五∶諸熱瞀 ,皆屬于火;諸驚禁 ,如喪神守,皆屬于火;諸氣逆上,皆屬于火;諸躁擾狂越,皆屬于火;諸病跗腫疼酸驚駭,皆屬于火。而河間又廣其說火之致病者甚多,深契內(nèi)經(jīng)之意。曰∶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zhuǎn)筋、小便混濁、腹脹大鼓之有聲、癰疽、瘍疹、瘤氣、結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鼻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zhàn)栗驚惑、悲笑譫妄、衄蔑血污之病,皆少陽君火之火,乃真心小腸之氣所為也。若瞀 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跗腫酸痛、氣逆上沖、禁栗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啞、耳鳴,及聾、嘔涌溢、食不下、目 不明、暴注、、暴病、暴死,此皆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所為也。是皆火之變見于諸病也。謂為脈虛則浮大,實則洪數(shù)。藥之所主,各因其屬。君火者,心火也,可以濕伏,可以水滅,可以直折,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濕折之,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噫!瀉火之法,豈止如此,虛實多端,不可不察。以臟氣司之∶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余之火耳。
若飲食勞倦,內(nèi)傷元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除之,如黃 人參甘草之屬。若陰微陽強,相火熾盛,以乘陰位,日漸煎熬,為火虛之;以甘寒之劑降之,如當歸地黃之屬。若心火亢極,郁熱內(nèi)實,為陽強之病,以咸冷之劑折之,如大黃樸硝之屬。若腎水受傷,其陰失守,無根之火,為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生地黃、玄參之屬。若右腎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熱之劑濟之,如附子干姜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抑遏陽氣于脾土,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劑發(fā)之,如升麻干葛柴胡防風之屬。不明諸此之類,而求火之為病,施治何所依據(jù)。故于諸經(jīng),集略其說,略備處方之用,庶免實實虛虛之禍也。

二、氣屬陽動作火論

捍衛(wèi)沖和不息之謂氣,擾亂妄動變常之謂火,當其和平之時,外護其表,復行于里,周流一身,循環(huán)無端,出入升降,繼而有常,源出中焦,總統(tǒng)于肺氣,曷嘗病于人也。及其七情之交攻,五志之間發(fā),乖戾失常,清者遽變之為濁,行者抑遏而反止,表失衛(wèi)護而不和,內(nèi)失健悍而少降,營運漸遠,肺失主持,妄動不已,五志厥陽之火起焉;上燔于肺氣乃病焉。何者?氣本屬陽,反勝則為火矣。
河間曰∶五志過極,則為火也。何后世不本此議,而一概類聚香辛燥熱之劑。氣作寒治,所據(jù)何理?且言七氣湯制作∶其用青皮、陳皮、三棱、蓬術、益智、官桂、甘草,遂以為平和可常用,通治七情所傷,混同一意,未喻其藥。以治真氣以下諸氣,尤有甚焉者,茲不復敘。況所居之情,各各不同。且夫經(jīng)言九氣之變,未嘗略 而不詳。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其言治法∶高者抑之;下者舉之;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驚者平之;勞者溫之;結者散之;喜者以恐升之;悲者以喜勝之。九氣之治,各有分別,何嘗混作寒治論,而類聚香熱之藥,通言而治諸氣,豈理之謂歟。
若香辛燥熱之劑,但可劫滯氣,沖快于一時;以其氣久抑滯,借此暫行開發(fā)之意。藥中無佐使制服所起之氣,服之,甚則增熾郁火,蒸熏氣液而成積,自積滋長而成痰,一飲下膈,氣乃氤氳,清虛之象,若霧露之著物,雖滯易散,內(nèi)挾痰積,開而復結,服之日久,安有虛實而不動,氣動而不散者乎。此皆人所受誤之由,習俗已久,相沿而化,卒莫能救。升發(fā)太過,香辛散氣,燥熱傷氣,真氣耗散,濁氣上騰,猶曰腎虛不能攝氣歸原,遂與蘇子降氣湯四磨湯下,黑丹、養(yǎng)氣丹、鎮(zhèn)墜上升之氣;且硫黃黑錫佐以香熱,又無補養(yǎng)之性,借此果能生氣而補腎乎。請熟詳之∶夫濕痰盛甚者,亦或當之,初服未顯增變,由其喜墜、而愈進,形質(zhì)弱者,何以收救。不悟肺受火炎,子氣亦弱,降令不行,火無以制,相扇而動,本勢空虛,命絕如縷,積而至深,丹毒濟火,一旦火氣狂散,喘息奔急而死。所以有形丹石瓦藥,重墜無形之氣,其氣將何抵受隨而降之乎。譬以石投水,水固未嘗沉也,豈不死歟。丹溪有曰∶上升之氣,自肝而出,中挾相火,其熱愈甚,自覺無冷,非真冷也;馃崴扑e熱之甚,陽亢陰微,故有此證。認假作真,似是之禍可勝言哉。內(nèi)經(jīng)雖云百病皆生于氣,以正氣受邪之不一也。今七情傷氣,郁結不舒,痞悶壅塞,發(fā)為諸病。當詳所起之因,滯于何經(jīng),有上下部分藏氣之不同。隨經(jīng)用藥,有寒熱溫涼之同異。若枳殼利肺氣,多服損胸中至高之氣;青皮瀉肝氣,多服損真氣。與夫木香之行中下焦氣、香附之快滯氣、陳皮之泄氣、藿香之馨香上行胃氣、紫蘇之散表氣、濃樸之瀉衛(wèi)氣、檳榔之瀉至高之氣、沉香之升降其氣、腦麝之散真氣,若此之類,氣實可宜。其中有行散者,有損泄者,其過劑乎,用之,能卻氣之標,而不能治氣之本。豈可又佐以燥熱之藥,以火濟火,混同謂治諸氣,使之常服多服可乎?氣之與火,一理而已,動靜之變,反化為二。氣作火論,治與病情相得。丹溪發(fā)揮論云∶冷生氣者,出于高陽生之謬言也。自非身受寒氣,口食寒物,而足論寒者,吾恐十之無一二也。

三、血屬陰難成易虧論

《內(nèi)經(jīng)》曰∶榮者水谷之精也。和調(diào)五臟,灑陳于六腑,乃能入于脈也。源源而來,生化于脾,總統(tǒng)于心,藏于脾肝,宣布于肺,施泄于腎,灌溉一身。目得之而能視、耳得之而能聽、手得之而能攝、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氣、是以出入升降濡潤宣通者,由此使然也。注之于脈,少則澀,充則實。常以飲食日滋,故能陽生陰長,液汗變化而赤為血也。生化旺,則諸經(jīng)恃此而長養(yǎng);衰耗竭,則百脈由此而空虛?刹恢旔B(yǎng)哉。故曰∶血者,神氣也。持之則存,失之則亡。是知血盛則形盛,血弱則形衰;神靜則陰生,形役則陽亢;陽盛則陰必衰,又何言陽旺而生陰血也。蓋謂血氣之常,陰從乎陽,隨氣營運于內(nèi),而無陰以羈束,則氣何以樹立?故其致病也易,而調(diào)治也難。以其比陽常虧,而又損之,則陽易亢陰易乏之論,可以見矣。諸經(jīng)有云∶陽道實,陰道虛。陽道常饒,陰道常乏。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以人之生也,年至十四而經(jīng)行,至四十九而經(jīng)斷,可見陰血之難成易虧。知此陰氣一虧傷所變之證∶妄行于上則吐衄;衰涸于外則虛勞;妄返于下,則便紅;稍血熱則膀胱癃閉;溺血滲透腸間則為腸風;陰虛陽搏,則為崩中;濕蒸熱瘀,則為滯下;熱極腐化則為膿血;饦O似水。血色紫黑;熱盛于陰,發(fā)于瘡瘍;濕滯于血,則為痛癢癮疹,皮膚則為冷痹。蓄之在上,則人喜忘;蓄之在下,則為喜狂。墮恐跌仆,則瘀惡內(nèi)凝。若分部位∶身半以上,同天之陽;身半以下,同地之陰;此特舉其所顯之證者。治血必血屬之藥,欲求血藥,其四物之謂乎。河間謂隨證輔佐謂之六合湯者,詳言之矣。余故陳其氣味專司之要,不可不察。夫川芎血中之氣藥也,通肝經(jīng),性味辛散,能行血滯于氣也。地黃血中血藥也,通腎經(jīng),性味甘寒,能生真陰之虛也。當歸分三,治血中主藥。通腎經(jīng),性味辛溫,全用能活血各歸其經(jīng)也。
芍藥陰分藥也,通脾經(jīng),性味酸寒,能和血氣腹痛也。若求陰藥之屬,必于此而取則焉。《脾胃論》有云∶若善治者,隨經(jīng)損益,損其一二味之所宜為主治可也。此特論血病而求血藥之屬者也。若氣虛血弱,又當從長沙。
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生陰血也,若四物者,獨能主血分受傷,為氣不虛也。輔佐之屬∶若桃仁、紅花、蘇子、血竭牡丹皮者,血滯所宜;蒲黃、阿膠、地榆、百草霜、櫚灰者,血崩所宜;乳香沒藥、靈脂、凌霄花者,血痛所宜;蓯蓉、鎖陽、牛膝、枸杞子、益母草、夏枯草、敗板者,血虛所宜;乳血液之物,血燥所宜;干姜桂者,血寒所宜;生地黃、苦參,血熱所宜;此特取其正治之大略耳。以其觸類而長,可謂無窮之應變矣。

四、滯下辯論

滯下之病,嘗見世方以赤白而分寒熱,妄用兜澀燥劑止之;蜓苑e滯,而用巴KT 丸藥攻之;或指濕熱,而與淡滲之劑利之;一偏之誤,可不明辯乎。謹按原病式所論,赤白同于一理,反復陳喻,但不熟察耳。果腸 胃積滯不行,法當辛苦寒涼藥,推陳致新,蕩滌而去,不宜巴KT 毒熱下之。否則郁結轉(zhuǎn)甚,而病變危者有之矣。若瀉痢不分兩證,混言濕熱,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夫泄者,水谷濕之象。滯下者,垢瘀之物同于濕熱而成。治分兩岐,而藥亦異。若淡滲之劑,功能散利水道,濁流得快,使泄自止。此有無之形,豈可與滯下混同論治而用導滯行積可乎。其下痢出于大腸,傳送之道,了不干于腎氣。所下有形之物,或如魚腦、或下如豆汁、或便白膿、或下純血、或赤或白、或赤白相雜、若此者,豈可與瀉混同論治而用淡滲利之可乎。嘗原其本,皆由腸胃日受飲食之積,余不盡行,留滯于內(nèi),濕蒸熱瘀,郁結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不行相火司令,又調(diào)攝失宜,復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火氣下降,蒸發(fā)蓄積,而滯下之證作矣以其積滯之滯行,故名之曰滯下。其濕熱瘀積干于血分則赤;干于氣分則白;赤白兼下,氣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氣血不運,脾積不磨,陳積脫滑下凝,猶若魚腦矣。甚則腸胃空虛,關司失守,濁液并流,色非一類,錯雜混下注出,狀如豆汁矣。若脾氣下陷,虛坐努責,便出色如白膿矣。其熱傷血深,濕毒相瘀,粘結紫色,則紫黑矣。其污濁積而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后重里急,至圊而不能便,總行頻并亦少,乍起乍止而不安,此皆大腸經(jīng)有所壅遏窒礙,氣液不得宣通故也。眾言難處,何法則可求之?長沙論云∶利之可下者,悉用大黃之劑?蓽卣,悉用姜附之類。何嘗以巴KT 熱毒下之,緊澀重藥兜之。又觀河間立言∶后重則宜下、腹痛則宜和、身重則宜溫、脈弦則去風、膿血粘稠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以重藥溫之,風邪內(nèi)束宜汗之,溏為痢當溫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熱者內(nèi)疏之,小便澀者分利之。
用藥輕重之別,又加詳載。行血則便膿自愈,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治實治虛之要論。而丹溪又謂大虛大寒者,其治驗備載《局方發(fā)揮》。觀此治法,豈可膠柱而調(diào)瑟。又有胃弱而閉不食,此名禁口痢,病七方未有詳論者。
以《內(nèi)經(jīng)》大法推之,內(nèi)格嘔逆火起炎上之象。究乎此,則胃虛木火乘之,是土敗木賊也,見此多成危候。

五、三消之疾燥熱勝陰

嘗讀劉河間先生三消之論,始言天地六氣五味,以配養(yǎng)人身六味五臟,而究乎萬物之源;終引《內(nèi)經(jīng)》論渴諸證,以辯乎世方熱藥之誤。此比物立象,反復詳明,非深達陰陽造化之機者,孰能如是邪。請陳其略∶夫經(jīng)中有言心肺氣厥而渴者,有腎熱而渴者,有言胃與大腸結熱而渴者,有言脾痹而渴者,有因小腸痹熱而渴者,有因傷飽肥甘而食渴者,有因醉飽入房而渴者,有因遠行勞倦遇天熱而渴者,有因傷害胃干而渴者,有因腎熱而渴者,有因痛風而渴者。雖五臟之部分不同,而病之所遇各異,其為燥熱之疾一也。三消之熱,本濕寒之陰氣衰,燥熱之陽氣大甚,皆因乎飲食之餌失節(jié),腸胃干涸,而氣液不得宣平;蚝膩y精神,過違其度;或因大病,陰氣損而血液衰虛,陽氣悍而燥熱郁甚;或因久嗜咸物,恣食炙爆,飲食過度;亦有年少服金石丸散,積久實熱結于下焦,虛熱血氣不能制,實熱燥甚于腎,故渴而不飲。若飲水多而小便多者,名曰消渴。若飲食多而不甚渴,小便數(shù)而消瘦者,名曰消中。若渴而飲水不絕,腿消瘦,而小便有脂液者,名曰腎消。此三消者,其燥熱同也。故治疾者,補腎水陰寒之虛,而瀉心火陽熱之實,除腸胃燥熱之甚,濟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結,津液生而不枯,氣血利而不澀,則病日已矣。豈不以滋潤之劑,養(yǎng)陰以制燥,滋水而充液哉。何故?泄漏消渴,多者不知其書,謂因下部腎水虛,不能制其上焦心火,使上實熱而多煩渴,下虛冷而多小便。若更服寒藥,則元氣轉(zhuǎn)虛,而下部腎水轉(zhuǎn)衰,則上焦心火尤難治也。但以暖藥補養(yǎng)元氣,若下部腎水得實,而勝退上焦心火,則自然渴止,小便如常,而病愈也。吁!若此未明陰陽虛實之道也。夫腎水屬陰而本寒,虛則為熱。心火屬陽而本熱,虛則為寒。若腎水陰虛,則心火陽實,是謂陽實陰虛,而上下俱熱矣。以彼人言,但見消渴數(shù)溲,妄言為下部寒爾,豈知腸胃燥熱怫郁使之然也。且夫寒物屬陰,能養(yǎng)水而瀉心;熱物屬陽,能養(yǎng)火而耗水。今腎水既不能勝心火,則上下俱熱,奈何以熱養(yǎng)腎水欲令勝心火,豈不暗哉。彼不謂水氣實者必能制火,虛則不能制火。故陽實陰虛,而熱燥其液,小便淋而常少。陰實陽虛,不能制水,小便利而常多。此又不知消渴小便多者,蓋燥熱太甚,而三焦腸胃之腠理怫郁結滯,致密壅塞,而水液不能滲泄浸潤于外,以養(yǎng)乎百骸。故腸胃之外燥熱太甚,雖多飲水入于腸胃之內(nèi),終不能浸潤于外,故渴不止而小便多。水液既不能滲泄浸潤于外,則陰燥竭而無以自養(yǎng),故久而多變?yōu)槊@瘡瘍痤痱之類而危殆。其為燥熱傷陰也,明矣。

六、醫(yī).學全在線gydjdsj.org.cn泄瀉從濕治有多法

泄瀉者,水瀉所為也。由濕本土,土乃脾胃之氣也。得此證者,或因于內(nèi)傷,或感于外邪,皆能動乎脾濕。
脾病則升舉之氣下陷,濕變注并出大腸之道,以胃與大腸同乎陽明一經(jīng)也。云濕可成泄,垂教治濕大意而言。
后世方論泥云∶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故凡泄瀉之藥,多用淡滲之劑利之。下久不止,不分所得之因,遽以為寒,而用緊澀熱藥兜之。夫泄有五飧。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濕兼風也;溏泄者,所下汁積粘垢,濕兼熱也; 泄者,所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濕兼寒也;濡泄者,體重軟弱,泄下多水,濕自甚也;滑泄者,久下不能禁固,濕勝氣脫也。若此有寒熱虛實之不同,舉治不可執(zhí)一而言。謹書數(shù)法于后∶夫泄有宜汗解者。經(jīng)言春傷于風,夏必飧泄。又云∶久風為飧泄,若保命集云,用蒼術、麻黃、防風之屬是也。有宜下而保安者。
若長沙言,下痢脈滑而數(shù)者,有宿食也,當下之。下利已瘥至其時復發(fā)者,此為下未盡更下之安,悉用大承氣東加減之劑。有宜化而得安者。格致余論,夏月患泄,百方不效,視之,久病而神亦瘁,小便少而赤,脈滑而頗弦,格悶食減。因悟此久積所為,積濕成痰留于肺中,宜大腸之不固也。清其源則流自清。以茱萸等作湯,溫服一碗許,探喉中,一吐痰半升,如利減半,次早晨飲,吐半升而利止。有以補養(yǎng)而愈者,若脾胃論,言脈弦、氣弱、自汗,四肢發(fā)熱,大便泄瀉,從黃耆建中湯。有宜調(diào)和脾濕而得止者,若潔古言曰∶四肢懶倦,小便不利,大便走泄,沉困,飲食減少,以白術、芍藥、茯苓,加減治之。有宜升舉而安者,若試效方言∶胃中濕脾弱,不能營運,食下則為泄,助甲膽風勝以克之。以升陽之藥羌活獨活、升麻、防風、炙甘草之屬。有宜燥濕而后除者,若脾胃論言∶上濕有余,脈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從平胃散。有宜寒涼而愈者,若長沙言∶協(xié)熱自利者,黃芩湯主之。舉其濕熱之相宜者,若長沙言,下利脈遲緊痛未欲止當溫之;下利心痛急當救里;下利清白水液澄澈,可與理中四逆湯輩。究其利小便之相宜者,河間言濕勝則濡泄。小便不利者,可與五苓散、益元散分導之。以其收斂之相宜者,東垣言∶寒滑氣泄不固,制訶子散澀之。以上諸法,各有所主,宜獨利小便而濕動也。豈獨病因寒,必待龍骨、石脂緊重燥毒之屬澀之。治者又當審擇其說,一途取利,約而不博可乎。
點擊查看:<<金匱鉤玄>>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