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清·《醫(yī)林改錯》。內衛(wèi)藥字 (1983)第158號。 |
劑型 | 顆粒劑;丸劑;膠囊;口服液 |
藥物組成 | 桃仁、紅花、當歸、赤芍、生地、川芎、枳殼、桔梗、柴胡、牛膝、甘草。 |
加減 | |
功效 | 活血祛瘀,行氣止痛。 |
主治 | 瘀應停滯胸中而見胸痛、頭痛,痛如針刺而有定處,或見逆干嘔、煩急、心悸失眠、午后潮熱,或唇舌紫暗、舌有瘀點、脈弦澀等癥。用于治療頭痛,眩暈,腦損傷后遺癥,冠心痛心絞痛等辨證為氣滯血瘀的疾病。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蜜丸:每丸重9克,成人每次1丸,日2次口服。顆粒劑(沖劑):每次1袋,日3次口服。膠囊:每次6粒,日2次口服?诜海好看10ml,日3次口服。 |
用藥禁忌 | 孕婦忌服。 |
不良反應 | |
臨床應用 | 1.頭痛:用本方加減:當歸、牛膝、桃仁、紅花、赤芍、丹皮各12g,地龍、白芷、鉤藤、川芎各15g,土元、琥珀粉(沖)各6g,甘草5g。失眠多夢加棗仁15g;便秘加大黃6g。日1劑水煎服。治療瘀血頭痛58例。其中男25例,女33例;年齡7-61歲;病程1個月至4年14例,2年以上44例。結果:痊愈48例,有效10例。又用本方日1劑水煎服。治療瘀血性頭痛55例。其中男24例,女31例;年齡最大45歲,最小15歲;病程最長6年,最短半年。根據療效標準(痊愈:頭痛癥狀消失;好轉: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頭痛減輕;無效:癥狀無明顯好轉。)判定,結果:痊愈38例,好轉15例,無效2例。 又用本方加減:桃仁、紅花、當歸、川芎、生地、桔梗、柴胡、枳殼、牛膝、獨活、藁本、甘草、葛根、白芷。日1劑水煎服。治療瘀血頭痛55例,均系門診患者,年齡最大者45歲,最小者15歲;男性24例,女性31例;病程最長6年,最短半年。根據療效標準(痊愈:頭痛癥狀消失;好轉:臨床癥狀有明顯改善,頭痛減輕;無效:癥狀不好轉。)判定,結果:痊愈38例,占69%;好轉15例,占27%;無效2例,占3%。 又用本方加減:赤芍15-20g,桃仁、當歸、生地、枳殼、牛膝各15-20g,柴胡、紅花、大黃各10-15g,桔梗15g,細辛5-10g,川芎20-30g。日1劑水煎服。10日為1療程。治療血管性頭痛75例,均屬偏頭痛,男31例,女44冽;年齡最小18歲,最大60歲。根據療效標準(顯效:頭痛癥狀基本消失,連續(xù)1-2年無復發(fā)者;好轉:頭痛減輕、發(fā)作間歇延長;無效:服藥后頭痛無明顯好轉。)判定,結果:顯效55例,占74%,好轉16例,占29%,無效4例,占5%,總有效率95%。 又用本方加減:當歸、桔梗、赤芍、牛膝、枳殼各12g.川芎、紅花各9g,桃仁、生地各20g,甘草、柴胡各6g。日1劑水煎服,15日為1療程。治療外傷性頭痛40例,男31例,女9例;年齡15-49歲;病程2個月至5年。結果:頭痛、頭昏消失為治愈、共4例;頭痛、頭昏、悶明顯減輕,可勝任日常工作為顯效,共27例;頭痛、頭昏、悶減輕,偶有發(fā)作,但不影響工作為有效,共4例;諸癥無改善為無效,共5例;總有效率86%。而且甲皺微循環(huán)也有不同程度改善。 又用本方加減:當歸20g,生地15g,桃仁15g,紅花15g,甘草10g,枳殼10g,赤芍20g,柴胡10g,牛膝20g,桔梗15g,川芎20g。水煎服,早飯前、晚飯后各服1次,15日為1療程。治療腦外傷后頭痛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20歲至50歲;病程2個月至10年。結果:痊愈:臨床所見各類癥狀基本消失,工作學習同正常人,共12例;顯效:頭痛、眩暈明顯改善,自覺痛苦明顯緩解者,共15例;好轉:臨床所見癥狀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不能適應正常工作,共3例;無效:癥狀無改變者,無;總有效率達100%。 又用本方加減:當歸、生地、桃仁、紅花、甘草、枳殼、赤芍、柴胡、桔梗、牛膝、日1劑水煎服。治療兒童頭痛100例,男39例,女61例;年齡7-10歲45例,11-12歲40例,13-14歲15例;病程1-6個月21例,7-12個月33例,1-2年19例,3-8年27例;其中經西醫(yī)診斷為神經性頭痛者83例,腦血管痙攣14例,神經衰弱2例,癲癇1例。結果:經服藥4-28日后,76例治愈(頭痛止,且1個月未復發(fā)),20例好轉(頭痛減輕,發(fā)作緩和),4例無效。 2.美尼爾氏綜合征:用本方加全蝎5條,蜈蚣3條,僵蠶l0g,黃芪15g。日1劑水煎服。治療40例.全部病例體征均有中耳病變引起的眼球規(guī)律性水平震顫,前庭功能試驗病側不正常。結果:治愈32例,隨訪2年未復發(fā),有效5例,無效3例。 3.失眠癥:用本方加減:治療腦外傷、腦動脈硬化等病所致嚴重失眠癥46例。結果:治愈22例,顯效13例,好轉11例。頭痛甚者重用川芎;腦外傷初期加乳香、沒藥、血竭;易怒口干苦、舌紅者加菊花、梔子、夏枯草、丹皮;頭昏、血壓偏高者加鉤藤、槐花;有痰瘀互結證者用本方合溫膽湯;腎虛者加菟絲子、淫羊藿;偏腎陰虛者加熟地、枸杞子、何首烏、腦動脈硬化者加海藻、昆布;氣虛血瘀者加本方合補陽還五湯。日1劑水煎服。 4.自發(fā)性氣胸:恢復期用本方加減:當歸10g,生地10g,桃仁10g,紅花10g,枳殼10g,赤芍藥10g,柴胡10g,桔梗6g,川芎10g,牛膝10g,生甘草3g。日1劑水煎服。治療自發(fā)性氣胸恢復期18例。結果:服中藥組(9例)12-21日胸腔積血完全吸收,平均18.8日;對照組(9例)為9-49日,平均31.8日,兩組比較P<0.01。 5.哮喘:用本方加減:治療支氣管哮喘10例。結果:完全控制者(臨床癥狀消失,恢復工作,隨訪1年未見復發(fā))7例,好轉(臨床癥狀已控制,可恢復輕工作,但遇氣候變化即復發(fā),仍需服藥)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0%,有的患者隨訪14年未復發(fā)。痰黃稠,結胸不爽,寒熱夾雜者加瓜蔞15g,半夏、炙麻黃各6g,黃連5g;咳痰清稀、寒邪入肺者加白芥子、萊菔子各10g,炙麻黃6g;脾虛者加黨參15g,白術10g;肺氣虛入腎陽虛者加紅參10g,蛤蚧一對,研粉另吞服。日1劑水煎服。 6.頑固性呃逆:用本方加減:當歸12g,生地15g,炒桃仁15g,紅花10g,甘草10g,枳殼12g,柴胡10g,川芎10g,桔梗10g,川牛膝15g。水煎取汁300ml,飯后分服。治療頑固性呃逆37例,男28例,女9例;年齡39-72歲;病程5-9日。結果:治愈(服藥后呃逆止,食欲、睡眠正常)36例,1例無效。 7.粘連性腸梗阻:用本方加減:當歸、生地、桃仁、紅花、川芎、白芍、牛膝各10g,枳殼、桔梗、柴胡各6g,甘草8g。日1劑水煎服。治療粘連性腸梗阻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齡22-55歲。結果:經服藥5-40劑,腸梗阻全部解除。 8.腎病綜合征:在激素治療的前始階段8周內,同時應用血府逐瘀湯加黃芪,3-5日1劑水煎服。治療腎病綜合征38例。結果:停藥后1年內無浮腫,尿蛋白消失,腎功能正常者為痊愈,隨訪1年未復發(fā),共26例;浮腫無消失,尿蛋白不減,仍在(++)以上,或減藥或停藥后又重新出現(++)以上者為無效,共12例;治愈率68%。 9.高脂血癥:用本方原方劑量制成膏劑,日3次,日劑量含生藥75g,1個月為1療程,使用1-3個療程。治療20例,男14例,女6例;年齡32-76歲.結果:顯效11例,改善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5%。8例血清TC增高者,顯效1例,改善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75%。19例血清TG增高者,顯效13例,改善2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78.95%。 10.外傷性顱內血腫:用本方加減:當歸、赤芍、生地、桃仁、紅花、川芎、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治外傷性顱內血腫55例,其中硬腦膜下血腫共31例(慢性30例,亞急性1例),男30例,女1例;硬腦膜外血腫共17例(亞急性15例,慢性2例),男13例、女4例;腦內血腫共7例(均為亞急性),男6例,女1例。結果:臨床有效率為100%,治愈率為96.3%。 11.顱腦損傷后綜合征:當歸、紅花、生地、牛膝、桃仁、枳殼、赤芍、川芎、柴胡、甘草、頭痛重加白芷、藁本等;惡心嘔吐加姜半夏、竹茹;耳鳴加石菖蒲、葶藶子;視力模糊加蒙花等。日1劑水煎服。1治療顱腦損傷后綜合征538例,男382例,女150例;年齡最小12歲,最大年齡77歲;病程1-25歲。結果:療效屬優(yōu)者461例(87%),屬良者65例(11%),差者12例(2%)。治愈時間15-120日。 又用本方加減:當歸、生地各30g,懷牛膝、桃仁各20g,紅花、枳殼、川芎、桔梗、乳香、沒藥各15g,地鱉蟲10g,柴胡18g。氣虛加黃芪30-60g;氣短乏力加黃芪30g;素體氣虛,面色蒼白,舌淡加黃芪60g;有顱骨骨折或做開顱手術加自然銅30g。日1劑,10劑為1療程。治療腦損傷后遺癥38例中。男25例,女13例;年齡20-40歲30例,41-50歲8例;病程:腦震蕩3-6個月16例,7-12個月10例,1-3年5例;腦挫傷并顱內血腫術后1-3個月7例。結果:經治2個療程頭痛等自覺癥狀完全消失(西醫(yī)檢查無陽性體征所見),精神、智力、行動、視力、五官、四肢活動均恢復如常人為痊愈,共36例;治療3個療程癥狀完全消失,精神、智力、行動、視力等恢復如常人,但勞累過度,仍覺頭痛不適為顯效,共2例;服藥4個療程以上,癥狀體征未見明顯改善為無效,共1例。 12.胸腹壁淺靜脈炎:用本方加浙貝、地龍為基本方。日1劑,連服15日為1療程。氣虛者加黨參、黃芪;瘀血重者加沒藥、丹參;肢涼怕冷者加桂枝、干姜。治療胸腹壁淺靜脈炎12例,男2例,女10例;年齡30-65歲;其中腋下淺靜脈血栓形成5例,腹壁淺靜脈血栓7例。結果:臨床治愈(臨床癥狀消失,索條狀物明顯變細變短)2例(17%),無效1例,總有效率為92%。 13.乳腺增生癥:用本方加三棱、莪術各15g,丹參30g。日1劑水煎服。治療乳腺增生癥104例。結果:痊愈68例,好轉2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1.4%。 14.急性乳腺炎:用本方加野菊花、蒲公英各50g。日1劑水煎服。治療急性乳腺炎治療12例。結果:全部治愈。一般服藥2劑熱退痛止,13劑局部紅腫消退,腫塊消失,繼服3劑痊愈。 15.婦科病:用本方,日1劑水煎,10日為1療程,療程間隔1周;蛑瞥赡z囊,每次4粒,日3次,療程同湯劑。治療婦科雜病309例,結果更年期綜合征152例,總有效率為97.3%;外陰癢29例,有效率為100%;炎癥8例,大便異常13例,腹痛6例,頭痛19例,面部蝶斑和痤瘡18例,有效率均大100%;不孕癥25例,有效率為96%,月經失調、痛經、閉經35例,有效率97.1%)。 16.盆腔炎性腰痛:用本方加減:桃仁10g,赤芍10g,柴胡10g,枳殼10g,紅花6g,川芎6g,甘草6g,當歸15g,牛膝15g,生地20g。氣滯甚者加香附15g,烏藥10g;痛甚加川楝子10g,延胡索10g;氣虛加黃芪10g,白術10g,黨參10g;腎虛加川斷15g,桑寄生15g;熱毒重加土茯苓30g,連翹15g。日1劑水煎服,7日為1療程。治療盆腔炎性腰痛51例,年齡21-50歲,病程3個月至2年。結果: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為痊愈,共42例;臨床癥狀及體征基本消失為顯效,共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4.2%。 17.痛經:用本方加減:桃仁、紅花、川芎、赤芍、當歸、生地、枳殼、柴胡、牛膝、甘草。日1劑水煎服。治療痛經33例,年齡15-41歲;病程1-11年。結果:行經腹痛消失,余癥亦愈為痊愈,共27例;腹痛及其它癥狀減輕為好轉,共5例;無效為癥狀未減輕,1例。 18.蕁麻疹:用本方,水煎日1劑服。治療蕁麻疹92例,男41例,女51例;年齡3-65歲;病程2個月至1年。結果:服藥后疹塊迅速消退,受風遇冷疹塊不再出現為痊愈,共51例,占55.4%;服藥后疹塊逐漸消退,遇風受冷輕微再現,繼續(xù)服藥疹塊很快消退為有效共39例,占42.9%;無效2例,占2.2%;總有效率為97.8%。又用本方加減:風寒型加桂枝、附子、荊芥、防風;風濕型加薄荷,僵蠶;脾虛腹瀉加參苓白術散;風熱型加升麻葛根湯。治療慢性蕁麻疹134例。日1劑水煎服。結果:痊愈43例,顯效32例,進步30例,經10年以上隨訪,總有效率為78.40%。 19.玻璃體積血:用本方加減:當歸10g,生地10g,桃仁12g,紅花10g,枳殼6g,赤芍6g,柴胡6g,川芍6g,丹參20g,黃芪10g,葛根10g,枸杞子10g,茺蔚子10g,日1次水煎服,10日為1療程,使用3個療程以上,療程間隔5日。同時配合注射尿激酶針6000u,日1次,10次為1療程。治療玻璃體積血26例,共27只眼,男14例15只眼,女12例12只眼;年齡最小16歲,最大67歲,平均38.5歲;治療分為甲乙兩組;甲組13例,13只眼,單用尿激酶針注射治療,乙組除注射尿激酶針外,還口服湯劑。療效結果:甲組積血全部吸收為38.5%,部分吸收30.7%,有效率為69.2%;乙組積血全部吸收57.l%,部分吸收35.7%,有效率為92.9%。兩組對比差異有顯著性(P<0.01)。 20.外傷后遲發(fā)性面神經麻痹:用本方加減:當歸10g.生地15g.桃仁2og、紅花15g,赤芍10g,枳殼10g,柴胡5g,甘草10g,川芎7g,桔梗7g,牛膝15g。日l劑水煎服。10劑為1療程,療程間隔5日。治療而神經麻痹18例,男12例,女6例;年齡13-59歲;病程2-13日。結果:用藥后所有患者均恢復,最快者11日,最慢者50日。 21.三叉神經痛:用本方加減:川芎30g,當歸9g,桃仁9g,赤白芍各10g,白芷10g,鉤藤12g,全蝎10g,蜈蚣3條,制乳沒各10g,廣地龍10g。偏風寒者加防風、細辛;偏風熱者加菊花、白蒺藜、石決明;痛止面部口唇發(fā)麻加黃芪。日1劑水煎服。治療三叉神經痛43例,男14例,女29例;年齡34-65歲以上。病程1個月至4年。結果:服藥痛止,隨訪1年以上未復發(fā)者為痊愈,共26例,占60.5%;服藥痛止,隨訪半年以上有復發(fā),但疼痛較前輕,經治療痛止者為顯效,共11例,占25.5%;服藥痛止,停止2-3月復發(fā),再治療痛止者為有效,共5例,占11.6%;服藥后疼痛減輕不明顯或無減輕者為無效,共1例,占2.4%;總有效率97%。 22.精神分裂癥:用本方加減:柴胡15g,紅花10g,赤芍30g,川芎15g,丹參30g,降香15g。日1劑水煎服。同時配合氯丙嗪等西藥治療。治療精神分裂癥血瘀型66例,男性51例,女性15例。隨機分為中西藥組35例,對照組(西藥組)31例。結果表明:以中藥為主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能使精神癥狀消減,同時可使血液流變學的指標趨向正常;而且副作用少,用量小、療效指數高于西藥組。 23.腦動脈硬化性精神障礙:用本方:桃仁12g,紅花9g,當歸9g,生地9g,赤芍6g,川芍5g,牛膝9g,桔梗5g,甘草3g,枳殼6g,柴胡3g。日1劑水煎服,14劑為1療程。痰濁中阻者加陳皮、半夏、云苓、澤行、車前子以化濕祛痰;痰郁化火者加黃芩,黃連以化痰泄熱;精神抑郁、神志癡呆、痰氣郁結者遠志、郁金、菖蒲、半夏、云苓、陳皮以解郁開竅、利氣化痰;痰火上擾者加服蒙石痰丸以瀉火逐痰,火盛傷陰者加服麥冬,玄參,貝母,茯神以滋陰清熱化痰養(yǎng)心,對照組應用煙酸肌醇脂0.2g,γ氨基酸0.5g,安乃靜2-4mm或多慮平25g,每日3次口服。依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治療組男35例,女5冽,年齡大于45歲,病程1個月至7年,平均16.15月,對照組男33例,女7例,年齡大于45歲、病程1個月至9年,平均15.68月。療效標準:痊愈:①情緒穩(wěn)定,近事記憶力及運算能力完全恢復;②肢體功能恢復,局灶性損害的神經系統(tǒng)陽性體征消失;③隨訪半年病情無波動;④血液流變學及甲皺微循環(huán)檢查由輕、中度異;謴驼#囟犬惓^D為輕度異常。好轉:①情緒穩(wěn)定,近事記憶力及運算能力未完全恢復;②肢體功能改善,其它局灶性損害的神經系統(tǒng)陽性體征部分消失;③血液流變學及甲皺微循環(huán)檢查由重、中度異常分別轉為中、輕度異常。無效:病情繼續(xù)進展,無改善。治療組痊愈24例,好轉15例,無效1例;有效率97.5%,對照組痊愈15例,好轉11例,無效14例有效率65%,兩組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有顯著差異P<0.05,兩組療程均為2-8周。 |
藥理作用 | 主要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心功能,抗心律失常,改善血液流變性及微循環(huán),抗缺氧,鎮(zhèn)痛,抗炎,降血脂及增強免疫功能等作用。 1.對心功能及血液循環(huán)的影響:體外灌流發(fā)現,25%的血府逐瘀湯(0.05ml)可使離體蟾蜍心臟收縮頻率明顯降低,振幅下降;給以150%藥液時,大部分心臟停跳,心室呈舒張狀態(tài),對蟾蜍作外周血管灌流時,25%的血府逐瘀湯(0.3ml/100g)使周身血管立刻舒張,血流量加大,每3分鐘的流量與藥前比均有顯著差異;但給150%藥液時,反而出現血管收縮狀態(tài),歷時較長,與給藥前比有非常顯著差異.說明血府逐瘀湯對外周血管有收縮舒張雙重效應.用10%高分子右旋糖酐(0.5ml/100g體重)作靜脈注射,造成大鼠急性微循環(huán)障礙,經小場推注200%血府逐瘀湯水煎劑(0.6ml/100g體重) 20分鐘后,觀察腸系膜微循環(huán)及血壓變化。結果發(fā)現、該方可使細動脈及細靜脈口徑明顯擴張,毛細血管開放數量明顯增多,血流速度加快,紅細胞聚集及白細胞貼壁、滾動及堆積等現象明顯改善,血流停滯現象消失.同時,該方還能防止急性微循環(huán)障礙造成的血壓急劇下降,有利于組織器官血流灌注,促進微循環(huán)障礙的恢復。 2. 抑制血小板聚集:血府逐瘀湯靜脈注射液在試管內對復鈣時間、凝血酶原時間及凝血酶凝固時間無明顯影響,但能抑制ADP誘導的家兔血小板聚集,促進血小板解聚,并能復活肝臟的清除能力。 3. 抗心律失常:小鼠灌服本方(2.5g/100g,50%藥液)后45分鐘,放入含一定量氯仿的密閉瓶中,呼吸停止后,立即開胸觀察心室纖顫發(fā)生率。結果給藥組發(fā)生率為10%,而生理鹽水對照組高達90%,說明血府逐瘀湯有顯著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4. 改善血液流變性:服血府逐瘀湯的患者,全血比粘度、血漿比粘度、血球壓積、血沉、纖維蛋白原含量以及體外血栓形成等各項血液流變學指標均見明顯改善。給高脂血家兔拌飼血府逐瘀湯濃縮煎劑,3周后其全血還原粘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此外,還可改善紅細胞壓積及紅細胞電泳速度。 5.抗炎:大鼠每日口服血府逐瘀湯水煎劑(8g/kg或16g/kg),于給藥的第3日將塑料環(huán)埋于大鼠皮下,繼續(xù)給藥7日。結果表明,兩種給藥劑量均能顯著抑制肉芽腫形成,抑制率分別為36.95%及28.68%。 6.降血脂:正常大鼠灌服血府逐瘀湯16g/kg,每日1次,共10日。結果:該方可顯著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但對甘油三酯無明顯影響。 7.抗缺氧:小鼠腹腔注射血府逐瘀湯水煎劑(2,5g/100g體重),可使其缺氧狀態(tài)下存活時間明顯延長。 8.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吞噬活性:血府逐瘀湯對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有明顯促進作用。 9.鎮(zhèn)痛:給小鼠腹腔注射本方水煎劑(15.2g/Kg),藥后3O分鐘、6O分鐘、90分鐘的痛閾值分別比給藥前提高66.35%、154.98%、92.89%,說明血府逐瘀湯有顯著的鎮(zhèn)痛作用。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 | |
生產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