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沈氏尊生書 春溫病 上課筆記
    

沈氏尊生書教程:春溫病

春溫病源流春溫, 少陰病也。 仲景何以言太陽, 以太陽與少陰相表里, 就其發(fā)熱言之, 故曰太陽, 而邪之所傷者, 實少陰也。 經(jīng)曰: 冬傷于寒, 春必病溫。 又曰: 冬不藏精, 春必病溫。 夫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不藏精矣, 有不虛乎。 少陰主精, 其精不藏, 則虛者非少陰乎。 特以…

春溫病源流

春溫, 少陰病也。

仲景何以言太陽, 以太陽與少陰相表里, 就其發(fā)熱言之, 故曰太陽, 而邪之所傷者, 實少陰也。 經(jīng)曰: 冬傷于寒, 春必病溫。

又曰: 冬不藏精, 春必病溫。 夫邪之所湊, 其氣必虛, 不藏精矣, 有不虛乎。 少陰主精, 其精不藏, 則虛者非少陰乎。 特以冬時寒水主令, 少陰氣旺, 寒雖傷之, 未便發(fā)泄, 至春少陽司令, 木旺水虧, 不足供其滋溉, 所郁之邪, 向之乘虛而入者, 今則乘虛而發(fā), 木燥火炎, 乘太陽之氣, 蒸蒸而熱, 故所傷雖寒, 所病則溫。 是以春溫雖太陽、少陽、少陰三經(jīng)俱有之病, 而其原則專屬少陰也。

仲景復言太少合病, 以發(fā)熱不惡寒, 兼耳聾脅滿也。 復言三陽合病, 以脈大為陽明, 多眠為熱聚少陽也。 其發(fā)熱而不惡寒者, 以寒郁營間, 久則反熱, 熱自內發(fā), 無表癥也。 然此其定理也。 亦有寒邪將發(fā)之時, 復感風邪者, 必先頭痛。 或先惡寒而后熱, 此新邪引舊邪也。 或往來寒熱, 頭痛嘔吐, 稍愈后, 渾身壯熱, 此正氣又虛, 伏邪更重也(無外癥宜黃芩湯為主, 兼外癥必加柴胡, 或本經(jīng)藥以輕解), 切不可汗。 故仲景曰: 發(fā)汗已, 身灼熱者, 名曰風溫。 言誤用辛熱, 既辛散以劫其陰, 復增熱以助其陽, 故熱甚脈浮, 遂成危癥也, 誤下誤火亦危, 總宜以涼解為主。

夫所傷者寒, 所發(fā)者熱, 而曰溫, 何也?說冬之傷寒, 必先天氣溫暖, 開發(fā)腠理, 忽然寒氣襲之, 故受傷。 又以所傷不甚, 故不即病, 乘少陰之虛而優(yōu)于其經(jīng), 至春木旺, 其氣溫和, 夏熱尚遠, 故所發(fā)之病, 不得仍謂之寒, 不得遂謂之熱, 而謂之溫也。 適當春時, 故謂之春溫也。

玆據(jù)仲景《傷寒論》中所及溫病而條疏之。 仲景曰: 太陽病, 發(fā)熱而渴, 不惡寒者為溫病。 說以邪自內發(fā), 表里俱熱, 津液必耗, 故渴。 內方喜寒, 故不惡寒。 三四日后或腹?jié)M, 或不利者, 皆由熱也。 未顯他經(jīng)之癥, 故曰太陽, 以與少陰為表里。 邪之伏, 既在少陰里, 邪之發(fā), 自在太陽表也。

仲景又曰: 若汗發(fā)已身灼熱者, 名曰風溫。 風溫為病, 脈陰陽俱浮, 自汗出, 身重多眠睡, 鼻息必鼾, 語言難出。 若被下者, 小便不利, 直視失溲。 若被火者, 微發(fā)黃, 色劇, 則如驚時瘛瘲。 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 再逆促命期。 說以此仍是太陽癥而誤汗者, 雖與更感風者不同。 然其癥本溫, 復辛散以耗津增熱, 以使脈浮。 風與溫混, 腎水不能獨沉, 故現(xiàn)腎之本病, 若自汗至語言難出等癥也。 古律云: 風溫治在少陰, 不可發(fā)汗, 發(fā)汗者死。 今雖太陽風溫, 亦同少陰之不可汗也, 奈何誤汗之乎?若不汗而誤下, 傷膀胱之氣, 其變直視等癥, 由腑臟兩絕也。 誤火劫, 微則熱傷營氣, 而熱瘀發(fā)黃, 盛則熱甚生風而驚瘛, 是由神明亂筋脈擾也。 一逆再逆, 統(tǒng)指汗下火三者言之。

仲景又曰: 太陽與少陽合病, 自利者, 與黃芩湯; 若嘔者, 黃芩加半夏湯主之。 說以溫病之為太少二陽, 止據(jù)脅滿頭痛口苦引飲, 不惡寒而即熱斷之, 非如傷寒合病皆表癥也。 且不但無表, 兼有下利之里癥。 又以內郁既久, 中氣已虛, 邪不能一時盡泄于外, 至下走即利, 非如傷寒協(xié)熱利必待傳經(jīng)也。 故不用二經(jīng)藥, 而但用黃芩湯。 黃芩湯者, 治溫主方也: 仲景又曰: 三陽合病, 脈浮大, 上關上, 但欲眠睡, 目合則汗。 說以太陽脈浮, 陽明脈大, 關上又太陽部位, 邪雖見于陽, 少陰之源未靖, 故顯欲眠本癥。 然母虛子亦虛, 目合而盜汗出, 因顯少陽本癥, 故曰三陽也(宜小柴胡湯人參、 半夏, 加芍藥)。

仲景又曰: 師曰: 伏氣之病, 以意候之, 今月之內, 欲有伏氣, 假令伏氣, 當須脈之。 若脈微弱, 當喉中痛似傷, 非喉痹也。 病人云: 實咽中痛, 雖爾, 今復欲下利, 說以微弱, 少陰脈也。 腎虛故不及于陽, 而即發(fā)于陰, 少陰脈循喉, 故發(fā)則痛而似傷。 腎司開合, 雖陰熱上升, 而咽痛泄不盡必后陷, 故下利可下。 此一節(jié), 于伏氣之時見伏氣病也。

仲景又曰: 少陰病, 二三日咽痛者, 可與甘草湯。 不差者, 與桔梗湯。 說以甘草湯緩伏氣上升之勢也。 桔梗湯開伏氣怫郁之邪也。 不用黃芩湯, 以二三日為初發(fā)之時, 無胸滿、心煩、下利、 嘔渴等癥, 止咽痛耳。 連舉二方, 倘服之痛止, 邪即衰其大半, 后可隨所見而投藥, 亦不妄投之道也。

仲景又曰: 少陰病, 得之二三日已上, 心中煩而不臥, 黃連阿膠湯主之。 說以此雖未至咽痛, 而心煩不臥, 血液已耗于伏邪未發(fā)時, 故以清熱滋陰為要也。 以上皆仲景要法, 治溫之準則也。

總之, 溫癥之發(fā), 必渴而煩, 脅滿口苦, 惡熱不惡寒, 以自內發(fā), 無表癥也。 雖經(jīng)絡不同, 必先少陽, 以春行風木令也。 若周禹載治春溫諸法, 可遵用之。 其法, 有治少陽、 陽明合病里癥多者(宜大承氣湯)。

有治三陽合病者(宜大柴胡湯、雙解散)。 有治少陽客邪發(fā), 脈弦, 兩額旁痛, 寒熱口苦者(宜小柴胡湯去參、半、姜, 加花粉, 如嘔但去人參)。 有治脈微緊, 兼惡寒頭痛者(宜梔子豉湯或益元散加蔥、豉、薄荷, 熱甚涼膈散去硝黃加蔥豉)。 有治暴感外邪, 頭痛如破者(宜葛根蔥白湯, 邪散后, 用黃芩湯)。 有治熱在上焦, 脈洪大而數(shù), 外熱譫妄者(宜三黃石膏湯)。 有治應下癥, 下后熱不去, 或暫解復熱, 須再下者(宜承氣湯)。 有治下后熱不止, 脈澀, 咽痛, 胸滿多汗, 熱傷血分宜吐者(宜葶藶苦酒湯)。 有治里熱已甚, 陽邪怫郁作戰(zhàn), 而不能汗出, 雖下, 癥未全除者(宜涼膈散)。 有治腹?jié)M煩渴, 脈沉實者(宜選用三承氣湯, 勢極合用黃連解毒湯)。

以上皆春溫癥。 有治病溫, 少陰伏邪發(fā)出, 更感太陽客邪, 名曰寒溫, 必陽脈浮滑, 陰脈濡弱, 發(fā)熱咽痛, 口苦, 但微惡寒者(宜黃芩湯加桂枝、石膏, 或以蔥豉先治其外, 后用本湯, 甚則用葳蕤湯加減)。 有治本太陽病發(fā)熱而渴, 誤發(fā)汗, 身灼熱者, 亦名風溫, 脈陰陽俱浮如前癥(宜麻黃升麻湯去二麻、姜、術)。 夫誤汗風gydjdsj.org.cn/job/溫一癥, 仲景不立方者, 以太陽、少陰同時薦至, 危于兩感, 去生甚遠也。 以上皆風溫癥。 此外又有冬溫病, 冬行春令, 天氣溫暖, 實為非時之暖, 不正之氣, 獨冬不藏精之人, 腎氣外泄, 腠理不固, 溫氣襲入, 感之成病, 此為冬溫。 說當冬而溫, 火勝矣。 不藏精, 水虧矣。 水既虧, 則所勝妄行, 土有余矣。 所生受病, 金不足矣。 所不勝者, 反來侮之, 火太過矣。 火土合德, 濕熱相助, 故成溫病。 是冬氣溫暖, 感之而即病者也, 非如春溫之由于伏寒者也。 故周氏又有治冬溫之法, 并條列而采用之。 有治寸脈潢, 尺脈數(shù), 或實大, 心煩嘔逆, 身熱, 不惡寒, 或頭痛身重, 面腫咳嗽, 咽病下利, 與春溫無異, 特時令不同者(宜陽旦湯加桔梗、茯苓)。 有治寒食停滯者(宜厚樸一味以溫散, 黃芩涼解其外, 即仲景陰旦湯之意)。 有治先感溫氣, 即被嚴寒逼抑, 發(fā)熱而微惡寒, 汗不出而煩擾者(宜陽旦湯加麻黃、 石膏)。

有治本冬溫, 醫(yī)誤認傷寒, 用辛熱發(fā)汗, 致令發(fā)成毒者(宜升麻葛根湯犀角黑參, 或犀角黑參湯)。 有治誤用辛熱發(fā)汗, 徒耗津液, 里熱益甚, 胸復滿, 又誤用下藥, 反發(fā)熱無休, 脈來澀, 為陰血受傷者, 急宜探之(宜葶藶苦酒蕩), 以收陰氣。 泄邪熱, 若服藥后勢轉劇, 神氣昏憒, 譫語錯亂, 必不救也。 冬溫為病, 亦自不一, 當各隨見癥治之。 凡冬溫之毒, 大便泄, 譫語, 脈虛小, 手足冷者, 皆不治也。 以上皆冬溫癥。 而又有溫瘧者, 是春溫病未愈, 適又感寒, 忽作寒熱者也。 《陰陽例》云: 脈陰陽俱盛, 重感于寒, 變?yōu)闇丿憽?其癥寒熱交作, 胸脅滿, 煩渴而嘔, 微惡寒, 即是也(宜小柴胡湯去參、半, 加花粉、 石膏)。

又有治無寒但熱, 其脈平, 骨節(jié)煩疼, 時嘔者(宜黃芩加生姜湯)。 至如《內經(jīng)》所言先熱后寒之溫瘧, 乃得之冬, 中于風寒, 氣藏于骨髓之間, 至春陽大發(fā)時, 邪氣不能自出, 因遇大暑, 腦髓爍, 肌肉消, 腠理發(fā)泄。 或有勞力, 邪氣與汗并出。 此病固藏于腎, 自內達外者也。 惟其陰氣陽邪盛, 故為熱。 熱甚必衰, 衰則氣反而復入。 入則陽虛, 陽虛則又寒。 故先熱后寒, 亦名溫瘧(宜人參白虎湯)。 又或有客邪內蘊, 先微惡寒, 繼大熱, 熱而復大寒者, 此伏邪自發(fā)之溫瘧, 與溫病復感外邪之溫瘧不同(宜人參白虎湯少加桂枝)。 以上皆溫瘧癥。 而又有溫毒發(fā)斑者, 夫發(fā)斑皆失于汗下之故, 熱毒內攻, 不得散, 蘊結陽明, 而發(fā)出肌表。 或汗下不解, 足冷耳聾, 胸煩悶, 咳嗽嘔逆, 躁熱, 起臥不安, 俱是發(fā)斑之候。 春至, 病溫之人更遇時熱, 變?yōu)闇囟尽?

王氏叔和云: 陽脈洪數(shù), 陰脈實大, 更感溫濕, 變?yōu)闇囟? 伏溫與時熱交并, 表里俱熱, 其為病最重也, 其為脈浮沉俱盛也, 其為癥心煩悶, 嘔逆喘咳, 甚則面赤身俱赤, 狂亂躁渴, 咽腫痛, 狂言下利而發(fā)斑也, 最為危候。

周氏亦有治法, 更條列之。 有治斑如錦紋,身熱煩躁而無燥結者(宜黃連解毒湯)。 有治躁悶狂亂而無汗者(宜三黃石膏湯)。 有治自汗煩渴而發(fā)斑, 為胃熱者(宜人參化斑湯)。 有治煩熱錯語不眠者(宜白虎湯合黃連解毒湯)。 有治斑不透者(宜犀角大青湯)。 有治斑已透, 熱不退者(宜犀角大青湯去升麻、黃芩, 加人參、生地、柴胡)。 有治斑色紫而為危候者(宜黃連解毒、犀角地黃二湯合用), 必須與病家言過, 而后用藥, 以此癥雖藥, 十中僅救一二。

若色黑而下陷, 必死, 可勿藥。 凡發(fā)斑雖禁下, 若大便秘, 躁渴色紫者, 可微下之(宜大柴胡湯)。 若發(fā)斑已盡, 外熱已退, 內實不大便, 譫語, 微下之(宜小劑涼膈散, 或大柴胡湯)。 凡發(fā)斑, 鮮紅起發(fā)者吉, 雖大不妨。 稠密成片紫色者, 半死半生。 雜色青紫者, 十不一生。 總之, 紅赤者為胃熱, 紫為胃傷, 黑為胃爛也。 凡斑既赤, 脈須洪數(shù)有力, 身溫足暖者, 易治。 脈小足冷, 元氣虛弱者, 難治。 狂言發(fā)斑, 大便自利, 或短氣, 燥結不通, 而黑斑如果實黶者, 皆不治。 以上皆溫毒發(fā)斑癥, 夏熱發(fā)斑同此驗治。

至于脈象, 或見浮緊, 乃重感不正之暴寒, 寒邪束于外, 熱邪結于內, 故其脈外繃急而內洪盛也。 若誤認弦脈為緊, 必謬。 說脈之盛而有力者多兼弦, 不可誤認為緊而以為寒也。

夫溫病之脈, 多在肌肉之分, 不甚浮, 且右反甚于左者, 怫郁在內故也。 其左手盛或浮得,必重感風寒, 否則非溫病, 是非時暴寒耳。 溫病亦有先見表癥而后見里癥者, 怫郁自內達外, 熱郁腠理之時,若不用辛涼發(fā)散,邪不得外泄,遂還里而成可攻之癥,非如傷寒從表而始也。 或不明斯理, 而于溫病求浮緊之脈, 亦疏矣。 其脈法有如此者。 夏熱病脈,亦同此看法(周氏禹載溫病治法最善,故此篇多采用之)。

[脈 法]

《靈樞》曰: 尺膚熱甚, 脈盛躁者, 病溫也。

《脈訣》曰: 陰陽俱盛, 病熱之極, 浮之而滑, 沉之散澀, 惟溫病脈, 散于諸經(jīng), 各隨所在, 不可指名。 脈法曰: 溫病二三日, 身熱腹?jié)M頭痛, 食飲如故, 脈直而疾, 八日死。 溫病四五日, 頭痛腹?jié)M而吐, 脈來細而強, 十二日死。 溫病八九日, 頭身不痛, 目不赤, 色不變, 而反利, 脈來澀, 按之不足, 舉之卻大, 心下堅, 十七日死。 溫病汗不出, 出不至足者死。

《醫(yī)鑒》曰: 溫病穣穣大熱, 脈細小者死。 溫病下利腹中痛者, 死癥也。

[溫病原由癥治]

丹溪曰:夏至前發(fā)為溫病, 夏至后發(fā)為熱病, 謂之伏氣傷寒, 所謂冬傷于寒, 春必病溫是也。

《正傳》曰: 溫病初癥, 未知端的, 先以荊防敗毒散治之, 看歸在何經(jīng), 隨經(jīng)施治。 又曰: 治法切不可作傷寒正治, 而大汗大下, 但當從手中治, 而用少陽之小柴胡湯, 陽明之升麻葛根湯, 加減治之。

陶節(jié)庵曰: 問曰: 傷寒溫病, 何以為辨? 答曰: 溫病于冬時感寒所得也, 至春變?yōu)闇夭《?傷寒汗下不愈而過經(jīng), 其癥尚在而不除者, 亦溫病也。 經(jīng)云∶溫病之脈, 行在諸經(jīng), 不知何經(jīng)之動, 隨其經(jīng)之所在而取之。 如太陽病頭疼惡寒, 汗下后, 過經(jīng)不愈, 診得尺寸俱浮者, 太陽病溫也。 如目疼惡寒身熱, 汗下后, 過經(jīng)不愈, 診得尺寸俱長者, 陽明病溫也。 如胸脅痛, 汗下后, 過經(jīng)不愈, 診得尺寸俱弦者, 少陽病溫也。 如腹?jié)M嗌干, 過經(jīng)不愈, 診得尺寸俱沉細著, 太陰病溫也。 如口燥舌干而渴, 過經(jīng)不愈, 診得尺寸俱沉者, 少陰病溫也。 如煩滿囊縮, 過經(jīng)不愈, 診得尺寸俱微緩著, 厥陰病溫也。 是故隨其經(jīng)而取之, 隨其癥而治之。 如發(fā)斑乃溫毒也。 又曰: 治溫大抵不宜發(fā)汗, 過時而發(fā), 不在表也。 已經(jīng)汗下, 亦不在表也。

經(jīng)曰: 不惡寒而反渴者, 溫病也。 說其熱自內達外, 無表癥明矣。 又曰: 溫毒者, 冬月感寒毒異氣, 至春始發(fā)也。 表癥未罷, 毒氣未散, 故有發(fā)斑之候。 心下煩悶, 嘔吐咳嗽, 后必下利, 寸脈洪數(shù), 尺脈實大, 為病則重, 以陽氣盛故耳。 通用元參升麻湯以治之。 周禹載曰: 二陽搏, 病溫者, 死不治。 雖未入陰, 不過十日死。 二陽者, 少陽、陽明也。 又曰: 溫病發(fā)于三陰, 脈微足冷者, 難治。 又曰: 溫病大熱, 脈反細小, 手足逆冷者死。 又曰: 溫病初起, 大熱目昏譫語, 脈小足冷, 五六日而脈反躁急, 嘔吐昏沉, 失血痙搐, 舌本焦黑, 脈促結代小者, 皆死。 又曰: 溫病汗后反熱, 脈反盛者死。 又曰: 溫病誤發(fā)汗, 狂言不能食, 脈反躁盛者, 皆不治。

華岫云曰: 冬傷于寒, 春必滿溫者, 重在冬不藏精也。 說煩勞多欲之人, 陰精久耗, 入春則里氣大泄, 木火內燃, 強陽無制, 燔燎之勢, 直從里發(fā), 始見必壯熱煩冤, 口干舌燥之候矣。 故主治以存精液為第一, 黃芩湯堅陰卻邪, 即此義也。 再者, 在內之溫邪欲發(fā), 在外之新邪又加, 蔥豉湯最為捷徑, 表分可以肅清。 又曰: 風溫者, 風為天之陽氣, 溫乃化熱之邪, 兩陽熏灼, 先傷上焦, 種種變幻情狀, 不外手三陰為病藪, 頭脹汗出, 身熱咳嗽, 必然并見, 當與辛涼輕劑清解為先, 大忌辛溫消散, 劫爍清津。 太陰無肅化之權, 救逆則有蔗漿、蘆根、玉竹、門冬之類也。 又忌苦寒沉降, 損傷胃口, 陽明頓失循序之司, 救逆則有復脈、建中之類也。 大凡此癥, 驟變則為痙厥, 緩變則為虛勞, 其主治之方, 總以甘藥為要, 或兼寒, 或兼溫, 在人通變可也。

治春溫病方二十八

黃芩湯 主方 黃芩三兩 炙草 白芍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 擘碎 水一斗, 煮三升, 每服一升, 日二服,夜一服。
黃芩加半夏生萋湯 嘔吐 黃芩三兩 炙草 白芍各二兩 大棗十二枚擘碎 半夏半升 生姜一兩 照前煮法、服法。
此方用黃芩滌熱,故為溫利主藥。 用白芍者, 酸寒入陰分。 一泄一收, 熱去而利自止也。甘草、大棗和中也。 膀胱與膽既病, 胃豈能獨安, 若嘔, 則明有痰飲結聚, 非姜、半不除, 雖其性辛燥, 非伏氣所宜, 而去嘔則有殊央也。
甘草湯 咽痛 甘草二兩 甘能治大熱。
桔梗湯 桔梗一兩 甘草一兩 此方用桔梗開肺, 以少陰之火上攻, 并其母亦病也。
黃連阿膠湯 心煩 黃連 阿膠 黃芩 白芍 雞子
小柴胡湯 三陽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大柴胡湯 柴胡 黃芩 白芍 半夏 枳實 大黃 姜 棗
大承氣湯 里癥 大黃 芒硝 厚樸 枳實
雙解散 三陽 麻黃 防風 川芎 連翹 薄荷 當歸 白芍 大黃 芒硝 各五錢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 炙甘草二兩 白術 荊芥 山梔各二兩 滑石 三兩每取未三錢, 加生姜三片煎。
梔子豉湯 惡寒頭痛 山梔十四枚 香豉四錢綿裹
益元散 滑石 甘草
涼膈散 熱甚 連翹 山梔 白芍 黃芩 大黃 芒硝各二錢 蔥白一莖炙草五分 大棗一枚
葛根蔥白湯 暴感 川芎二錢葛根 白芍 知母各一錢半 蔥白四個 姜十片 未止再服。 本方去知母, 加甘草、大棗, 名增損葛根蔥白湯,能治感冒頭痛。
三黃石膏湯 三焦熱 黃連 黃芩 黃柏各二錢 山梔二十枚 石膏五錢麻 黃六分 豉三錢 姜三 蔥白二 澄清地漿水煎服。 半日部不出汗, 再服。 如脈數(shù)便閉, 上氣喘急, 舌卷囊縮, 去豉、麻黃, 加大黃、芒硝。 節(jié)庵殺車捶法, 加細茶一撮。
葶藶苦酒湯 血熱 葶藶三錢搗研取汁 苦酒三合 生艾汁一合如無干艾浸 搗汁 水煎, 作三服服之, 取汗為度。
小承氣湯 腹?jié)M 大黃 枳實 厚樸
調胃承氣湯 大黃 芒硝 厚樸 甘草
黃連解毒湯 煩渴 黃連 黃芩黃柏 山梔各錢半
葳蕤湯 風溫 葳蕤一錢半 石膏二錢 白薇 麻黃 川芎 葛根 羌活 炙甘草 杏仁木香各一錢, 日三服。
麻黃升麻湯 誤汗 麻黃 升麻 干姜 白術 當歸 知母 黃芩 玉竹 天冬 白芍 茯苓 甘草 桂枝 石膏 此系正方, 如欲借治誤汗風溫, 須去二麻, 姜、術, 用以收汗愈。
陽旦湯 冬溫 桂枝 白芍 甘草 黃芩 萋 棗 此亦正方, 如欲借治冬溫, 有三種加法, 一加桔梗、茯苓, 一加麻黃、石膏, 一加厚樸。
升麻葛根湯 發(fā)斑 升麻 葛根 白芍 炙甘草各一錢半
犀角黑參湯 犀角 黑參 升麻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
黃芩加生姜湯 溫瘧 黃芩 白芍 炙草 大棗 生姜人參
白虎湯
犀角大青湯 斑不透 犀角 大青 元參 升麻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 甘草 如脈虛熱甚, 去升麻、芩、柏, 加人參、生地、柴胡, 名消斑青黛飲。
犀角地黃湯 斑色紫 犀角 生地 白芍 丹皮節(jié)汁、扁柏汁、磨金墨汁和服。
荊防敗毒散 溫病初起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人參 赤苓 桔梗 枳殼 荊芥 川芎 防風各一錢 甘草五分

夏熱病源流

夏熱, 少陰病也。 經(jīng)曰: 冬傷于寒, 夏必病熱。 則知熱病之由于伏寒, 與春溫同。 熱病之伏寒優(yōu)于腎, 亦與春溫同也。 春溫之寒, 傷于冬而發(fā)于春。 夏熱之寒, 傷于冬而發(fā)于夏。 同一伏寒, 而發(fā)有異時者, 人有強弱, 邪有重輕, 感觸有異故也。 同一伏寒, 發(fā)于春而病名溫, 發(fā)于夏而病名熱者, 以春氣溫, 故病當其時亦曰溫。 夏氣熱, 故病當其時亦曰熱也。 春溫之伏寒, 優(yōu)于少陰, 而發(fā)必由于少陽, 以當春而病, 少陽司令, 故少陽即為伏寒所出之途。 夏熱之伏寒, 優(yōu)于少陰, 而發(fā)則由于陽明, 以當夏而病, 陽明司令, 故陽明即為伏寒所出之途也。 至兼見之經(jīng)不一, 溫與熱病同。 溫病主方用黃芩湯, 以熱尚淺, 不必大為滌蕩也。 熱病主方用白虎湯, 以熱更熾, 故必重為清肅也。 春溫之外, 有不必盡由伏寒, 由現(xiàn)感春時之邪而病亦名溫者。 夏熱之外, 亦有不必盡由伏寒, 由現(xiàn)感夏時之邪而病亦名熱者。 春溫本自內達外, 無表癥, 有表者為重感風邪, 治法必先撤外邪, 而后用黃芩湯。 夏熱亦自內達外, 無表癥, 有表者為重感熱邪, 治法亦必先撤外邪, 而后用白虎湯。 此春溫夏熱, 固為異病而同源也。

玆據(jù)仲景《傷寒》書之言熱病者詳為論。 仲景曰: 傷寒脈浮滑, 此表有熱, 里有寒, 白虎湯主之。 說以浮為風脈, 知不獨傷于寒矣。 滑為里熱, 滑且浮, 知不獨熱在里矣。 故表有熱, 不言里而里之熱可知, 里有寒, 乃所以發(fā)熱之由, 雖言里寒, 而表里之皆熱可知, 故非白虎湯不能治也。

仲景又曰: 三陽合病, 腹?jié)M身重, 難以轉側, 口不仁而面垢, @語遺尿, 發(fā)汗則@語, 下之則額上生汗, 手足逆冷, 若自汗出者, 白虎湯主之。 說以腹?jié)M, 熱本病也。 身重, 又濕病也。 口不仁等, 又暍病也。 此因中暑濕引動伏寒, 齊出為病, 故曰三陰也。 如此熱勢自劇, 故不可汗, 而致津液外亡, 不可下, 而致陰竭于下, 陽脫于上, 故必仍自汗, 方可用白虎。 若誤汗下而癥如上, 不得專用白虎也(宜人參白虎湯)。

仲景又曰:傷寒脈滑而厥者, 里有熱也, 白虎湯主之。 說以滑者, 邪實也。 而乃曰厥, 是熱深厥深之謂, 故曰里有熱。 仲景又曰: 傷寒脈浮, 發(fā)熱無汗, 其表不解者, 不可與白虎湯。 渴欲飲水, 無表癥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說以熱病無不發(fā)熱汗出者, 今脈浮無汗, 風邪襲表矣, 故必先辛涼解表, 然后熱可治。 渴欲飲, 邪耗津液也。 無表癥, 邪已解也。 然其時元必虛矣, 故必加人參。 仲景又曰: 傷寒無大熱, 口燥渴, 心煩, 背微惡寒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說以熱病無不燥渴且煩者。 乃曰無大熱, 以背微惡寒也。 背為太陽經(jīng)位, 惡寒必正氣虛矣, 故必加人參。

仲景又曰: 陽明病, 脈浮而緊, 咽燥口苦, 腹?jié)M而喘, 發(fā)熱汗出, 不惡寒, 反惡熱, 身重。 若發(fā)汗, 則燥, 心憒憒, 反@語。 若加燒針, 必怵惕煩躁不得眠。 若下之, 則胃中空虛, 客氣動膈, 心中懊。 舌上苔滑者, 梔子豉湯主之。 若渴欲飲水, 口于舌燥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若脈浮, 發(fā)熱, 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者, 豬苓湯主之。 說以熱病而見傷寒浮緊之脈, 以本由伏寒, 止發(fā)于夏, 故反惡熱不惡寒, 而為熱病也。 腹?jié)M等皆陽明癥, 以本由少陰之伏寒, 故特見咽燥之本癥也。 緊而兼浮, 其重襲風邪可知。 若其時兼用梔子蔥頭解外, 繼用白虎治本, 得其法矣。 倘誤汗以耗液, 誤燒針以燥血, 誤下以亡陰, 自必變生諸癥, 漸至難救。 觀舌上苔滑, 外邪尚在可知。 渴而口干舌燥, 外邪內入可知。 故必用梔豉、白虎二湯也。 其加人參, 以誤治必傷液也。 若脈浮云云, 則浮為虛, 而熱已入膀胱矣。 治以豬苓湯者, 此之小便不利。 由于血分, 故以阿膠補虛, 滑石泄熱, 非如傷寒之便不利, 由于氣分, 必用白術等也。

 仲景又曰: 陽明病, 汗出多而渴者, 不可與豬苓湯, 以汗多胃中燥, 豬苓湯復利其小便也。 說以汗多之故, 而不用豬苓。 因津液之耗, 不可再泄也(宜人參白虎湯)。

仲景又曰: 傷寒病, 若吐若下后, 七八日不解, 熱結在里, 表里俱熱, 時時惡風, 大渴, 舌上干燥而煩, 欲飲水數(shù)升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說以誤為吐下, 而熱邪不但不衰, 反為更甚, 故陽外虛而惡風, 陰內亡而燥煩大渴, 故非本湯不可。

仲景又曰: 服桂枝湯, 大汗出后, 大煩渴不解, 脈洪大者, 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說以誤認為風, 而妄投辛熱之藥, 津液竭矣, 故有如是之癥, 而必當用本湯也。 以上皆仲景妙法, 無可易者。 其言熱病, 而皆冠以傷寒, 何歟? 說以熱病由于冬月傷寒之伏邪, 雖發(fā)出而為熱病, 其原實由于寒, 故冠以傷寒字, 追其始也。 其治法以白虎湯為主者, 又以熱病自下發(fā)上, 自內發(fā)外, 必經(jīng)陽明, 陽明必以石膏之辛涼, 乘勢升散, 知母之苦寒, 清少陰伏邪之原, 甘草、粳米調養(yǎng)中州, 良為妙法。 今人不明此旨, 誤以白虎治傷寒, 既非表藥, 又非下藥, 不大謬乎。 總緣不知熱病之為熱病, 傷寒之為傷寒, 故冒昧若此也。 說所謂熱病者, 其時必夏至后, 炎暑司令, 相火用事之時也。 其癥則止發(fā)熱身痛, 而不惡寒, 但大熱, 而不大渴之癥也。 傷寒之時, 豈其時乎。 傷寒之癥, 豈如是癥乎。 故益知仲景之法之妙也。 然而熱病之為癥, 更有可臚列者。 如熱病脈應洪大, 反見浮緊, 是又感夏時暴寒, 其實內伏已發(fā), 故浮之則緊, 若重按則應仍洪盛也(宜通解散去麻黃、蒼術, 加蔥白、 香豉, 或先以連須蔥白香豉湯去姜以解外, 次用白虎加人參法)。 如熱病, 凡客邪所感, 不論脈浮脈緊, 惡風惡寒, 宜解不宜解者, 有通治之法(宜雙解散去硝、 黃, 或再減白術、白芍、桔梗二三味, 加蔥、豉、知母最妥)。 如熱病兼衄兼喘, 藥必兼治(宜以白虎湯為主, 衄加生地、丹皮, 喘加花粉、厚樸、杏仁)。 如惡熱煩渴腹?jié)M, 舌黃燥或黑干, 五六日不大便, 須用下法(宜涼膈散、三乙承氣湯)。 如熱病又兼暑濕, 必兼清暑濕(宜涼膈散合天水散用)。 并小便不利, 兼利水(宜竹葉石膏湯倍用石膏)。 如熱病兼風痰, 須先用探吐, 再以涼藥熱飲, 被覆取汗, 百無一損之法(宜雙解散, 煎好先以半碗探吐, 再盡劑服之)。 如誤用辛溫藥, 致發(fā)斑, 喘滿, 譫語昏亂, 則解之(宜黃連解毒湯加減用)。 如屢下后, 熱勢獨盛, 不便再下, 或諸濕內盛, 小便黃澀, 大便溏, 小腹痛者, 欲作利也, 則解之(宜黃連解毒湯)。 夫熱病之癥治, 亦既備矣。 若夫神明其間, 勿致妄錯, 是在臨癥時悉心辨之, 庶乎其可。 (此篇亦間采周寓載《熱病論》

[脈 法]

《靈樞》曰: 熱病脈靜, 汗已出, 脈盛, 一逆也, 死不治。

《醫(yī)鑒》曰: 熱病得汗, 脈安靜者生, 躁急者死, 及大熱不去者亦死。 又曰: 熱病七八日當汗, 反不得汗, 脈絕者死。 (宜與春溫脈法參看)。

[夏熱原由癥治]

丹溪曰: 夏至前發(fā)為溫病, 夏至后發(fā)為熱病, 謂之伏氣傷寒。

《正傳》曰: 治熱病, 切不可作傷寒正治。 周禹載曰: 熱病七八日, 脈微小, 溲血, 口干, 一日半而死。 脈代者一日死。 熱病七八日, 脈不躁, 或躁, 不散數(shù), 三日中有汗, 三日不汗, 四日死。 熱病已汗, 脈尚躁喘, 且復熱, 喘甚者必死。 熱病不知痛處, 耳聾, 不能自收, 口干, 陽熱甚, 陰頗有寒者, 熱在髓, 死不治。 熱病汗不出, 大顴發(fā)赤, 噦者死。 熱病泄甚, 而腹愈滿者死。 熱病目不明, 熱不已者死。 熱病汗不出, 嘔血下血者死。 熱病舌本爛, 熱不止者死。 熱病咳而衄, 汗出不至足者死。 熱病熱而痙者死。 腰折瘈瘲, 齒禁齘也。 陶節(jié)庵曰: 冬月感寒不即病, 至春夏時, 其伏寒各隨時氣改變。 為溫為熱者, 因溫暑將發(fā), 又受暴寒, 故春變?yōu)闇夭 ?既變之后, 不得復言其為寒矣。 所以仲景有云: 發(fā)熱不惡寒而渴者, 其理可兼溫病也。 暑病亦然, 比之溫病尤加熱也。 不惡寒, 則病非外來, 渴則明其熱自內達, 其無表癥明矣。 治溫暑大抵不宜發(fā)汗, 以過時而發(fā), 不在表也。 其伏寒至夏, 又感暴寒, 變?yōu)槭畈 ?暑病者, 即熱病也。 取夏火當權而言暑字, 緣其溫熱二癥, 從冬時伏寒所化, 總曰傷寒。 所發(fā)之時既異, 治之不可混也。 若言四時俱是正傷寒者, 非也。 此二者, 皆用辛涼之劑以解之。 若將冬時正傷寒藥通治之, 定殺人矣。 辛涼者, 羌活沖和湯是也。

[溫熱指歸]

柯伯曰: 《內經(jīng)》論傷寒而反發(fā)熱者有三義。 有當時即發(fā)者, 曰人傷于寒, 即為病熱也。 有過時發(fā)熱者, 曰冬傷于寒, 春必病溫也。 有隨時易名者, 曰凡病傷寒而成溫者, 先夏至日為病溫, 后夏至日為病熱也。 夫病溫熱, 當時即病者不必論。 凡病傷寒而成者, 雖由于冬時之傷寒, 而根實種于其人之郁火。 《內經(jīng)》曰: 冬藏于精, 春不病溫。 此是冬傷于寒, 春必病溫之源。 先夏至為病溫, 后夏至為病熱。 中明冬不藏精夏亦病溫之故。 夫人傷于寒, 則為病熱, 其恒耳。 此至冬夏而病者, 以其人腎陽有余, 好行yin欲, 不避寒冷, 爾時雖外傷于寒, 而陽氣足御, 但知身著寒, 而不為寒所病。 然表寒雖不得內侵, 而虛寒亦不得外散, 仍下陷入陰中, 故身不知熱, 而亦不發(fā)熱。 所云陽病者, 上行極而下也。 冬時收藏之令, 陽不遽發(fā), 寒愈久而陽愈匿, 陽日盛而陰愈虛。 若寒日少而畜熱淺, 則陽火應春氣而病溫。 寒日多而郁熱深, 則陽火應夏氣而病熟。 此陰消陽熾, 從內而達于外也。 叔和不知此義, 謂寒毒藏于肌膚, 至春變?yōu)闇夭 ?夫寒傷于表, 得熱則散, 何以能藏。 設無熱以御之, 必深入臟腑, 何以止藏于肌膚。 且能藏者不能變, 何以時換而變其所藏乎。 不知原其人之自傷, 而但咎其時之外傷, 只知傷寒之因, 不究熱傷其本, 妄擬寒毒之能變熱。 不知內陷之陽邪發(fā)見, 其本來面目也。 又謂辛苦之人, 春夏多溫熱病, 皆因冬時觸寒所致, 而非時行之氣。 不知辛苦, 動搖筋骨, 凡動則為陽, 往往觸寒即散。 或因饑寒而病者有之, 或因勞倦而發(fā)熱者有之, 故春夏因虛而感時行之氣者不少矣。 若夫春夏溫熱, 由冬時觸寒所致者, 偏在飽暖yin欲之人, 不知持滿, 竭津耗真, 陽強不能密, 精失守而陰虛, 故遺禍至春夏也。

《內經(jīng)》論之脈癥, 治法甚詳, 學者多不得其要領, 仲景獨挈發(fā)熱而渴, 不惡寒為提綱, 洞悉溫病之底蘊。 今《內經(jīng)》冬不藏精之指熱論, 以口燥舌干而渴屬少陰。 少陰者, 封蟄之本, 精之處也。 少陰之表, 名曰太陽。 太陽根起于至陰, 名曰陰中之陽。 故太陽病當惡寒, 此發(fā)熱而不惡寒, 是陽中無陰矣。 而即見少陰之渴, 太陽之根本悉露矣。 于此見逆冬氣則少陰不藏, 腎氣獨沉, 孤陽無附, 而發(fā)為溫病也。 溫病癥治, 散見六經(jīng), 如傷寒發(fā)熱不渴, 服湯已渴者, 是傷寒溫病之關。 寒去而熱罷, 即傷寒欲解癥。 寒去而熱不解, 是溫病發(fā)見矣。 如服桂枝湯, 大汗出后, 大煩渴不解, 脈洪大者, 即是溫勢猖獗, 用白虎加人參, 預保元氣于清火之時, 是凡病傷寒而成溫者之正法也。 因所傷之寒邪, 隨大汗而解, 所成之溫邪, 隨大汗而發(fā), 焉得不虛。 設不加參, 則熱邪因白虎而歸, 安保寒邪不因白虎而來耶。 是傷寒者當補, 治病必求其本耳。 如服柴胡湯已渴者, 屬陽明也, 以法治之。 夫柴胡湯有參、甘、芩、棗, 皆生津之品, 服已反渴, 是微寒之劑, 不足以解溫邪, 少陽相火直走陽明也, 是當用白虎加人參法。 若柴胡加人參法, 非其治矣。 夫相火寄甲乙之間, 故膽肝為發(fā)溫之原。 腸胃為市, 故陽明為成溫之藪。 若夫溫熱不因傷寒而致者, 只須扶陰抑陽, 不必補中益氣矣。 且溫邪有淺深, 治法有輕重。 如陽明病, 脈浮發(fā)熱, 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者, 豬苓湯主之。 瘀熱在里不得越, 身體發(fā)黃, 刻欲飲水, 小便不利者, 茵陳湯主之。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 咽燥口干者, 大承氣湯急下之。 厥陰病了利欲飲水者, 白頭翁湯主之。 此仲景治溫之大略也。 夫溫與熱, 偶感天氣而病者輕, 因不藏精者其病重, 此為目傷。 若再感風土之異氣, 此三氣相合而成溫疫也。 溫熱利害, 只在一人。 溫疫移害, 禍延鄰里。 今人不分溫熱溫疫, 渾名溫病, 令人惡聞, 以辭害義矣。 吳又可溫疫論, 程郊倩熱病注, 俱有至理, 愚不必復贅。

鰲按: 此篇原本, 溫熱俱作溫暑, 以熱病當暑而發(fā), 故即言暑, 非中暑、 傷暑之暑病, 其實夏熱病也。 今暑字俱改作熱, 欲令鴃者不至混淆耳。

治夏熱病方十一

白虎湯 [主方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人參白虎湯 通治 人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通解散 感寒 麻黃 石膏 滑石 黃芩 蒼術 甘草
連須蔥白香豉湯 連須蔥白 香豉 生姜 水煎取汗, 不汗加蘇葉。
雙解散 宣解 防風 麻黃 川芎 連翹 薄荷 當歸 白芍 大黃 芒硝 各五錢 石膏 黃芩 桔梗各一兩 炙甘草二兩 白術 荊芥 山梔各二兩 滑石 三兩 每取末三錢, 加生姜三片煎。
涼膈散 不大便 連翹 山梔仁 白芍 黃芩 大黃 芒硝各二錢 蔥白一莖 炙草五分 棗一枚
三乙承氣湯 大黃 芒硝 厚樸 枳實 甘草
天水散 暑濕
竹葉石膏湯 利水 竹葉 石膏 半夏 人參 麥冬 甘草 粳米
黃連解毒湯 誤藥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各錢半
羌活沖和湯 總治 羌活 川芎 防風 生地 細辛 白芷 黃芩 蒼術 甘草

濕溫癥源流

濕溫, 暑濕病也。 《活人書》所謂先傷于濕, 又中于暑是也。 說中暑則速, 濕溫則緩, 固知先受濕而后中暑也。 濕因暑邪遏抑陽氣, 故必脛冷腹?jié)M。 暑挾濕邪, 郁蒸為熱, 故必頭痛妄言多汗。 其脈陽濡而弱, 陰小而急, 浮為陽, 沉為陰也。 濕傷血, 故沉, 按之則陰脈小而急。 暑傷氣, 故浮候之則陽脈濡而弱也。 凡濕溫癥,切不可發(fā)汗,汗之名重暍, 必死(宜蒼術白虎湯)。

如有寒熱外邪, 必加辛涼解表之藥一二味。 如濕氣勝, 一身盡痛, 小便不利, 大便反快, 急宜祛濕(宜蒼術白虎湯加香茹、茵陳)。 如有寒物停滯, 及中寒, 則宜溫之, 必小便清白然后可; 如赤澀而少, 斷不可溫(宜十味香茹飲、清暑益氣湯、天水散)。

王宇泰曰: 昔人治濕溫, 通身皆潤, 足冷至膝下, 腹?jié)M, 不省人事, 六脈皆小弱而急, 間所服, 皆陰病藥, 此非病本重, 乃藥令病重耳, 以五苓合白虎十余劑, 少蘇, 更與清燥湯調理而安。 凡陰病厥冷, 兩臂皆冷, 今脛冷臂不冷, 則非下厥上行, 故知非陽微寒厥, 而合用祛熱藥也。

[脈 法]

仲景曰: 太陽病,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中濕, 亦曰濕痹。 其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陶節(jié)庵曰: 濕溫之脈,寸濡而弱,尺小而急。

[濕溫癥治]

《活人書》曰: 濕溫與中暑同, 但身涼不渴耳。

《本事方》曰: 一人季夏得病, 胸項多汗, 兩足逆冷, 譫語。 予診之, 其脈關前濡, 關后數(shù), 是濕溫。 說先傷暑, 后受濕也。 先用人參白虎湯, 次服蒼術白虎湯, 足漸溫, 汗?jié)u止, 三日而愈。

方廣曰: 冒暑遭雨, 暑濕郁發(fā), 四肢不仁, 或半身不遂, 或入浴暈倒, 口眼歪斜, 手足不仁, 皆濕溫類也, 宜苓術湯、茯苓白術湯。

陶節(jié)庵曰: 素傷于濕, 因時中暑, 濕與熱搏, 即為濕溫, 其人胸腹?jié)M, 身痛壯熱, 妄言自汗, 兩脛疼, 倦怠惡寒, 若發(fā)其汗, 使人不能言, 耳聾不知痛處, 其身青, 面色變, 是醫(yī)之殺人也。

《葉氏醫(yī)案》曰: 病起旬日, 猶然頭脹, 漸至耳聾, 正如《內經(jīng)》所云, 因于濕, 首如裹, 此呃忒鼻衄, 皆邪混氣之象, 況舌色帶白, 咽喉欲閉, 邪阻上竅空虛之所, 諒非苦寒直入胃中, 可以治病, 病名濕溫, 不能自解, 即有昏痙之變, 醫(yī)莫泛稱時氣而已, 宜連翹、銀花、牛蒡子、馬勃、射干、金汁。 又曰: 體壯有濕, 近長夏, 陰雨潮濕, 著于經(jīng)絡, 身痛自利發(fā)熱。

仲景言, 濕家大忌發(fā)散, 汗之則變痙厥。 脈來小弱而緩, 濕邪凝遏陽氣, 病名濕溫。 濕中熱氣, 橫沖心包絡, 以致神昏, 四肢不暖, 亦手厥陰見癥, 非與傷寒同法也, 宜犀角、連翹心、元參、 石菖、銀花、野赤豆皮煎送至寶丹。

治濕溫方二十二

蒼術白虎湯 總治 蒼術 石膏 知母 甘草 粳米
十味香茹飲 香茹 扁豆 厚樸 茯苓 甘草 木瓜 人參 黃耆 陳皮 白術
清暑益氣湯 人參 甘草 黃耆 酒當歸 麥冬 五味子 青皮 陳皮 神曲 酒黃柏 葛根 蒼術 白術 升麻 澤瀉 姜 棗
天水散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此即六一散。 加薄荷少部名雞蘇散, 能散肺。 加青黛少部名碧玉散, 能涼肝。 加朱砂少部名益元散, 能清心。
五苓散 肉桂 白術 茯苓 豬苓 澤瀉
白虎湯 石膏 知母 甘草粳米
清燥湯 蒼術 白術 黃耆 人參 黃芩 黃連 黃柏 甘草 陳皮 豬苓 升麻 五味 神曲 生地
玉女煎 石膏 熟地 麥冬 知母 牛膝
苓術湯 赤苓 白術 干姜 澤瀉 內桂各一錢
茯苓白術湯 赤苓 白術 蒼術 干姜 肉桂 甘草各一錢
至寶丹 犀角鎊 朱砂飛雄黃琥珀玳瑁鎊各一兩 西牛黃五錢 麝香 冰片各一錢 水安息香一兩無灰酒熬成膏如無以旱安息香代之 金箔 銀箔 各十五片研極細gydjdsj.org.cn 將安息膏重湯煮, 和入諸藥, 分作百丸, 蠟護@, 人參湯下。
牛黃膏 逐穢 牛黃二錢半 朱砂 郁金 丹皮各三錢 冰片 甘草各一錢 蜜丸, 如柏子大, 每一丸, 新水下。
紫 雪 黃金 石膏 寒水石 滑石 磁石 升麻 元參 甘草 犀角 羊角 沉香 木香 丁香 樸硝 硝石 辰砂 麝香
兩儀膏 扶虛 人參 熟地 熬膏, 白蜜收。
犀角地黃湯 清營 犀角 生地 白芍 丹皮
三才湯 補營 天冬 熟地 人參
復脈湯
蒼術石膏湯 遏熱 蒼術 石膏 知母 甘草
半夏瀉心湯 治中 半夏 黃連 干姜 黃芩 人參 炙草 大棗
桂苓甘露湯 開下 生地 熟地 天冬 麥冬 石斛 茵陳 黃芩 枳殼 甘草 肉桂 茯苓 枇杷
河間桂苓甘露飲, 滑石、石膏、寒水石、甘草、白術、茯苓、澤瀉、豬苓、肉桂, 每服五錢。張子和就河間方去豬苓, 減三石一半, 加人參、葛根、藿香、木香, 亦名桂苓甘露飲。
二陳湯 溫氣 茯苓 半夏 甘草 陳皮
藿香正氣散 藿香 紫蘇 白芷 茯苓 大腹皮 白術 陳皮 半夏 曲厚樸 桔梗 甘草 姜 棗

陽毒陰毒源流

陽毒發(fā)斑, 陽邪亢極病也。 亦或有誤服辛熱而成者。

《金匱》云: 陽毒之為病, 面赤斑斑如錦紋, 咽喉痛, 唾膿血,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 升麻鱉甲湯主之。 此陽毒之病, 所以昭揭于千古也, 說以人傷寒, 皆為熱病, 然邪在陽經(jīng), 久而熾盛則為毒, 故有陽毒之病。 其始陽熱之氣, yin于榮衛(wèi)之間, 因而結聚于胃, 上沖咽喉, 上焦之熱極矣。 而肝脾之陰, 于是不交, 其發(fā)現(xiàn)也。 面為陽明之氣所注, 火熱盛, 故面斑如錦。 咽與喉雖有陰陽之分, 為火熱所沖, 故痛則俱痛。 心本主血, 陽經(jīng)熱盛, 心火并之, 故化為膿唾者, 因其病在上焦也。 夫陽邪成毒, 其為病本非傷寒傳經(jīng)之比, 然經(jīng)脈遞運, 五日經(jīng)氣未偏, 猶為可治。 至于七日, 陰陽經(jīng)氣已周而再行矣, 安可治乎。 仲景用升麻合生甘草以升陽散熱為君, 雄黃解毒為臣, 鱉甲、當歸以理肝陰為佐, 蜀椒以宣導熱邪為使, 其制方之法, 實因熱邪與氣血相搏, 不容直折, 故病雖見于陽, 反以陰法救之, 并非陽毒起于陰經(jīng), 而用鱉甲之陰藥也。

況古人云: 病在陽者, 必兼和其陰。 此仲景于陽毒而用鱉甲之旨乎。 然而病之由來, 其端不一。 又有虛熱熾甚而毒不化者(宜陽毒升麻湯, 便結去射干加酒大黃, 熱甚去人參加青黛)。 又有吐下未當, 邪陷于內, 而壯熱, 頭項強痛, 燥悶不安。 或狂言詈罵, 妄見妄聞, 或亦面生斑紋, 口唾膿血。 或并舌卷焦黑, 鼻如煙煤。 或更下利黃赤, 六脈洪大而數(shù)者(宜犀角黑參湯、黃連解毒湯)。 切不可用下藥。 勢甚者, 以青布浸冷水搭病人胸膛, 必喜, 熱即易之, 須臾得睡。

[陽毒癥治]

《醫(yī)鑒》曰: 三陽病深, 必變?yōu)殛柖? 或有失于汗下, 或本陽癥誤用熱藥, 使熱毒陷深, 發(fā)為狂亂, 面赤眼紅, 身發(fā)斑黃, 宜黑奴丸、 三黃石膏湯、消斑青黛飲。 陶節(jié)庵曰: 傷寒先觀兩目, 或赤或黃赤為陽毒, 脈洪大有力燥渴者, 輕則三黃石膏湯、三黃巨勝湯, 重則大承氣湯下之。

鰲按: 前源流論, 是專言陽邪成病者, 此引《醫(yī)鑒》、節(jié)庵二則, 皆是傷寒中之病, 本各不同, 然方藥亦有可通用者, 故亦附載于此。 陰毒發(fā)斑, 陰邪深極病也。

《金匱》曰: 陰毒之為病, 面目青, 身痛如被杖, 咽喉痛, 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 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此又陰毒之病所以昭揭于千古也。 說陰毒云者, 乃寒邪直中陰經(jīng), 久而不解, 斯成毒也。 雖然, 直中陰經(jīng), 究何經(jīng)歟, 實中于腎也, 中于腎, 遂浸yin及于肝脾也, 故面目為肝脾之精所布, 土受寒侵, 木乃乘之, 是以色青, 寒侵肌肉, 寒至必疼痛。 又與衛(wèi)氣相爭, 故痛如被杖。 少陰脈上至咽, 凡有伏寒者, 咽必痛。 喉雖屬陽, 似不宜痛, 然咽與喉切近, 咽之陰既為寒逼而痛, 喉之陽亦因咽痛甚而氣相應也。 亦曰五日可治, 七日不可治者, 陰陽經(jīng)氣, 總以周而再行, 相傳至深, 則難治也。 藥即用陽毒方, 而反去雄黃、蜀椒之溫熱者, 以邪雖屬陰, 而既結成毒, 則一種陰燥之氣, 自行于至陰之中。 而陰既云燥, 溫之反有不可, 即攻之亦罕有濟, 故與其直折而過剛之患, 不若辛平而得解散之央, 此仲景所以單取鱉甲、當歸走肝和陰以止痛, 升麻、甘草從脾升散以化寒, 而毌庸蜀椒之辛溫, 雄黃之辛銳, 直而折之也。 然而病之由來, 其端不一。 又有陰寒極盛而成陰毒者, 與仲景言陰毒, 自是兩種, 不可混也。 說惟陰寒至極, 反大熱燥渴, 四肢厥逆, 脈沉細而疾, 或尺部短而寸口大, 額上手背冷汗不止, 其原由房后著寒, 或內傷生冷寒物而犯房事, 內既伏陰, 又加外寒相搏, 積寒優(yōu)于下, 衛(wèi)陽消于上, 遂成陰盛格陽, 陽氣上脫之候也。 后五六日, 胸前發(fā)出紅斑, 其色淡, 其點小, 是為陰斑, 雖盛暑, 亦必須熱藥(宜附子理中湯)。 甚至身重睛疼, 額出冷汗, 嘔噦呃忒, 或爪甲青, 或腹絞痛, 或面赤足冷, 厥逆燥渴, 不欲飲, 或身發(fā)青黑色斑, 口鼻灰色, 舌黑而卷, 莖與囊俱縮, 脈沉細而遲, 或伏而不出, 或疾至八九至而不可數(shù), 急用蔥餅子臍上熨之, 內速服藥(宜附子散或人參三白合四逆湯)。 藥之熨之, 手足不和暖者死不治。 總之, 前一癥純陰之極, 畜熱自深于內, 法當如仲景之治。 后一癥則止陰寒凝結, 非用回陽退陰之劑, 內溫正氣, 逼出外邪, 斷不能起死而回生也(宜正陽散、復陽丹、 還陽散、破陰丹、退陰散、回陽救急湯)。 趙以德又曰: 古方書謂陽毒者, 陽氣獨盛, 陰氣暴衰, 內外皆陽, 故成陽毒。 陰毒者, 陰氣獨盛, 陽氣大衰, 內外皆陰, 故成陰毒。 二者或傷寒初得, 便有是癥, 或服藥后變而成。 陽毒治以寒涼, 陰毒治以溫熱, 藥劑如冰炭之異, 仲景以一方治之, 何也?且治陰毒去蜀椒、雄黃, 反去其溫熱者矣, 豈非一皆熱毒傷于陰陽二經(jīng)乎?在陽經(jīng)絡, 則面赤如錦紋, 唾膿血, 在陰經(jīng)絡, 則面青身如被杖, 此皆陰陽水火動靜之本象也。 其曰七日不可治者, 陰陽之津氣血液, 皆消滅也。 傷寒七日經(jīng)氣已盡, 而此加之以毒, 至七日不惟消滅其陰, 且火亦自滅矣。 趙氏此說, 是單就仲景所言之陽毒陰毒論之, 但其曰一皆熱毒傷于陰陽二經(jīng), 雖于理不至大悖, 究不免有語病。 說陰毒之由, 乃是陰燥。 陰燥者, 陰極而反化燥, 是其燥是由陰出, 非熱邪傷及陰經(jīng)之故也。 若傷及陰經(jīng), 則是外乘之熱矣, 而何能成陰毒之病乎。 因益知醫(yī)關生死, 不可以躁心嘗, 不可輕心掉也, 愿為醫(yī)者勖之。

[陰毒癥治]

《入門》曰: 三陰經(jīng)病深, 必變?yōu)殛幎? 其癥四肢厥冷, 吐利不渴, 靜倦而臥, 甚則目痛鄭聲, 加以頭痛頭汗, 眼睛內痛, 不欲見亮, 面唇指甲青黑, 手背冷汗, 心下結硬, 臍腹筑痛, 身如被杖, 外腎冰冷, 其脈附骨, 取之則有, 按之則無, 宜甘草湯、 正陽散。 陽氣乍復, 或生煩躁者, 破陰丹、復陽丹, 不可用涼藥。 又云: 此癥多面青舌黑, 肢冷多睡。

《醫(yī)鑒》曰: 一人傷寒, 四肢逆冷, 臍下筑痛, 身痛如被杖, 說陰毒也, 急服金液丹、來復丹等藥。 其脈沉遲而滑, 雖陰而有陽, 脈可至, 仍灸臍下百壯, 乃手足溫, 陽回得汗而解。

鰲按: 前陰毒源流, 乃陰邪成病者, 此引《入門》、《醫(yī)鑒》二說, 亦是傷寒中之病。 然癥狀方藥, 亦有相通才是, 故又附錄于此。 神而明之, 化而裁之, 是在醫(yī)者。

治陽毒方九

升麻鱉甲湯 總治 升麻 鱉甲 蜀椒 雄黃 當歸 甘草
陽毒升麻湯 升麻 犀角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 手足汗則解, 不解重作。
犀角黑參湯 升麻 犀角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 黑參 此即陽毒升麻湯加黑參一味也。
黃連解毒湯 黃連 黃芩 黃柏 山梔各一錢半
黑奴丸 麻黃 大黃各二兩 黃芩 釜底煤 芒硝 灶突墨 梁上塵 小麥奴各一兩 蜜丸, 彈子大, 新汲水化服, 須臾, 振寒汗出而解, 未汗再服。
此方能治陽毒發(fā)斑, 煩躁大渴, 脈洪數(shù)者。 陽毒及壞傷寒, 醫(yī)所不治, 精魂已竭, 心下尚暖, 斡開其口, 灌藥下咽即活。 若不大渴不可與此藥。
三黃石膏湯 石膏三錢 黃芩 黃連 黃柏 山梔各錢半 麻黃六分香 豉半合 姜三片 細茶一撮
消斑青黛飲 黃連 甘草 石膏 知母 柴胡 元參 生地 山梔 犀角 青黛 人參 姜一 棗二 水煎, 入苦酒一匙服。
大便實者, 去人參, 加大黃。
此陶節(jié)庵方也, 治熱邪傳里, 里實表虛, 血熱不散, 熱氣乘于皮膚, 而為斑也。 輕則如疹子, 重則如錦紋, 重甚則斑爛皮膚。
或本屬陽癥, 誤投熱藥, 或當下不下, 或下后不解, 皆能致此, 不可發(fā)汗, 重令開泄, 更加斑爛也。
然而斑之方萌, 與蚊相類, 發(fā)斑多見于胸腹, 蚊只在于手足。 陽脈洪大, 病人昏憒, 先紅后赤者, 斑也。 脈不洪大, 病人自靜, 先紅后黃者, 蚊也。
其或大便自利, 怫郁氣短, 燥屎不通, 又如果實黶者, 盧扁不能施央矣。 凡汗不解, 足冷, 耳聾, 煩悶, 咳嘔, 便是發(fā)斑之候。
三黃巨勝湯 石膏三錢 黃芩 黃連 黃柏 山梔各錢半 芒硝 大黃各一錢 姜一片 棗二枚 入泥漿清水二匙服。
大承氣湯 大黃 芒硝 枳實 厚樸

治陰毒方十三

升麻鱉甲湯 總治 方詳上。
附子理中湯 附子 干姜 甘草 人參 白術
附子散 附子 干姜 肉桂 當歸 白術 半夏 生姜
人參三白合四逆湯 人參 白芍 白術 白茯苓 生姜 附子 干姜 甘草 大棗
正陽散 附子一兩 炮姜炙草各二錢半 皂角一挺 麝香一錢 每末二錢, 水一盞, 煎五分, 連渣熱服。
一方用白湯調下。 此方兼治傷寒門之陰毒。
復陽丹 蓽澄茄 木香 吳萸 全蝎 附子 硫黃各五錢 干姜一錢酒 糊丸, 每二三十丸, 姜湯下, 復以熱酒送之取汗。
此方治陰毒面青, 肢冷脈沉。
還陽散 硫黃為末, 每二錢, 新汲水調下, 良久, 或寒一起, 熱一起, 再服, 汗出而差。
此方治陰毒面青, 肢冷脈沉, 心躁腹痛。
破陰丹 硫黃五兩 硝石元精石各二兩 干姜 附子 肉桂各五錢 各為末, 用鐵銚先鋪元精, 次鋪硝石各一半, 中鋪硫黃末, 又鋪硝石末, 再鋪元精末, 以小盞說著, 用炭三斤, 燒令得所, 勿令煙出, 急取瓦盆合著地上, 候冷取出, 入余藥同為末, 糊丸, 每二十丸, 艾湯下取汗。
此方治陰毒脈伏,及陽脫無脈, 厥冷不省。
退陰散 川烏 干姜 等分,為粗末, 炒令轉色, 放冷, 再研細末, 每末一錢, 鹽一捻, 水少部, 煎溫服。
回陽救急湯 人參 白術 茯苓 陳皮 半夏 干姜 附子 肉桂 炙草 五味子各一錢 姜七
甘草湯 炙甘草 升麻 當歸桂枝各一錢 雄黃 川椒各錢半 鱉甲二錢 水煎服, 毒從汗出, 未汗再服。
金液丹
來復丹 元精石 硫黃 硝石 靈脂 陳皮 青皮

點擊查看:<<沈氏尊生書>>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