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虛證類
    

醫(yī)學(xué)摘粹:虛證類

虛勞虛勞之證,精神氣血俱被損傷是也。蓋腎藏精,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腎受傷而精病,精病則遺泄而不秘。心受傷而神病,神病則驚怯而不安。肺受傷而氣病,氣病則痞塞而不宣。肝受傷而血病,血病則凝瘀而不流。然四維之病,總由中氣虛敗有以致之也。會仲景建中之義,…

虛勞

虛勞之證,精神氣血俱被損傷是也。蓋腎藏精,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腎受傷而精病,精病則遺泄而不秘。心受傷而神病,神病則驚怯而不安。肺受傷而氣病,氣病則痞塞而不宣。肝受傷而血病,血病則凝瘀而不流。然四維之病,總由中氣虛敗有以致之也。會仲景建中之義,則治勞證得其要領(lǐng)矣。

如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以小建中湯主之,或以當(dāng)歸建中湯主之。如虛勞里急諸不足,以黃 建中湯主之。如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fā)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脈得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以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如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以八味腎氣丸主之。此統(tǒng)治之法也。

如精遺神驚,氣郁血脫,及咳嗽不寐等證,再于各專門,求方治之。

小建中湯

(方見咳嗽)

當(dāng)歸建中湯(方見《金匱》)

黃 建中湯

即小建中湯加黃 ,如氣短胸滿者,加生;腹?jié)M者,去棗加茯苓;如脾虛不足,宜補(bǔ)氣者,加半夏。

桂枝龍骨牡蠣湯

桂枝(三錢) 白芍(三錢酒炒) 生姜(三錢) 甘草(二錢炙) 龍骨(三錢)牡蠣(三錢) 大棗(四枚) 水煎大半杯,溫服。 如下部有寒,干姜、附子均可加。

八味丸

(方見香港腳)

炙甘草(方見傷寒)

精遺

精藏于腎,而交于心,則精溫而不走。若精不交神,乃病遺泄。其原由于肝脾之不升,乙木升而化火,己土升而生木,木火生長,陽氣發(fā)達(dá),陰精和煦,故不陷流;一自脾濕不升,木失生長之性,是以下郁而為疏泄,法宜暖水培土,清風(fēng)木而去其郁,則精自不泄矣。以玉池湯主之。

玉池湯

桂枝(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芍藥(三錢) 龍骨(二錢) 牡蠣(三錢) 附子(三錢) 砂仁(一錢炒研去皮) 水煎大半杯,溫服。如濕旺木郁,而生下熱,倍茯苓、白芍、加澤瀉、丹皮,不可謬用清涼,以敗脾腎之陽。

秘元煎

此方專固心脾。 人參(三錢) 白術(shù)(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山藥(三錢)遠(yuǎn)志(二錢) 棗仁(三錢) 五味子(二錢) 芡實(shí)(三錢) 蓮肉(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神驚

神藏于心,而交于腎,則神清而不搖。若神不交精,乃生驚悸。其原由于膽胃之不降,甲木降而固水,戊土降而收金,金水秘藏,陰氣收斂,陽神靜謐,故不搖蕩。一自胃濕不降,火失封蟄之性,是以上炎而生煩擾。法宜降土清木斂相火而固其根,則神自不搖矣。以金鼎湯主之。

金鼎湯

桂枝(三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甘草(二錢) 芍藥(三錢) 龍骨(三錢)牡蠣(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如上熱者,倍芍藥以清膽火。下寒者,加附子以溫腎水。若病重年深,奔豚凝結(jié),少腹堅硬澌寒,此陰邪已盛,緩用附子,當(dāng)燥土去濕,調(diào)其脾胃,后以溫燥之藥,熬膏貼之。詳載黃氏奔豚證中。

氣證

氣有肝肺之分,肝氣宜升,肺氣宜降,肝氣不升則滯結(jié)于臍腹,肺氣不降則痞塞于心胸,則氣病矣。

然肝不自升,必賴脾以升之,肺不自降,必賴胃以降之。如中土濕盛,脾不升則肝陷,氣積于臍腹左協(xié),宜補(bǔ)肝脾以升之。胃不降則肺逆,氣積于胸膈右脅,宜泄肺胃以降之,此化積調(diào)氣之法也。如積在臍腹左脅者,以達(dá)郁湯主之。如滯在胸膈右脅者,以下氣湯主之。

達(dá)郁湯

桂枝(三錢) 鱉甲(三錢醋炙焦研)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干姜(三錢) 砂仁(一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下氣湯

甘草(二錢)半夏(三錢) 五味(一錢) 茯苓(三錢) 杏仁(三錢炮去皮尖) 貝母(二錢去心) 芍藥(三錢) 橘皮(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血證

肝主藏血,凡臟腑經(jīng)絡(luò)之血,皆肝家之所灌注也。但木性善達(dá),如水寒土濕,生氣不達(dá)則血瘀矣。如木郁風(fēng)動,疏泄不斂,則血脫矣,血瘀則凝滯不行,必至枯槁。其肌膚血脫,則泛濫無歸,必至流溢于上下?傆芍袣忸j敗,有以致之也。如血瘀不行者,以破瘀湯主之。如血脫于上而為衄血者,緣火泄金刑,氣傷血沸,以仙露湯主之。如血脫于上,而大吐瘀血者,緣中下濕寒,凝瘀上涌,以靈雨湯主之。如血脫于上,而零星吐紅鮮者,緣土濕胃逆,肺家不無上熱,以白茅湯主之。如血脫于下,而為便血者,緣水土寒濕,木郁風(fēng)動,以黃土湯主之。如血脫于下,而為溺血者,木郁尤甚,以寧波湯主之。如陰虛有火而吐血者,以六味地黃湯主之。如陽虛有寒而吐血者,以甘草干姜湯主之。如吐血窮極者,以當(dāng)歸補(bǔ)血湯主之。

破瘀湯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丹皮(三錢) 桂枝(三錢) 川芎(三錢) 仁(三錢泡去皮尖)生姜(三錢) 當(dāng)歸(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仙露湯

麥冬(三錢) 五味(一錢) 貝母(三錢) 柏葉(三錢) 甘草(二錢) 芍藥(三錢) 杏仁(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如胃逆須加半夏;如因中下濕寒,當(dāng)加干姜、茯苓;如大衄之后,氣泄陽亡,厥逆寒冷,宜加參 姜附以續(xù)微陽;清潤之藥,切不可用。

靈雨湯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干姜(三錢炮) 柏葉(三錢) 丹皮(三錢) 貝母(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如氣虛加人參。下寒甚者蜀椒、附子,亦當(dāng)大用。其零星咯吐,紅鮮不凝,雖有上熱,亦非實(shí)火,稍加麥冬,略清肺熱,不可過用苦寒也。

又方治吐血有寒者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半夏(三錢) 干姜(二錢炮) 丹皮(三錢)牡蠣(二錢) 桂枝(三錢) 白芍(三錢) 水煎服。

白茅湯

杏仁(三錢) 甘草(二錢) 茯苓(三錢) 半夏(三錢) 貝母(二錢) 茅根(三錢) 芍藥(三錢) 丹皮(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如相火極旺,宜加黃芩而倍芍藥。若上熱不敵下寒之劇,當(dāng)大溫水土。清潤諸法,切不可用也。

黃土湯

甘草(二錢) 白術(shù)(二錢) 干姜(二錢) 阿膠(三錢) 地黃(三錢) 黃芩(二錢) 灶中黃土(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寧破湯

甘草(二錢) 芍藥(三錢) 阿膠(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梔子(二錢) 發(fā)灰(三錢豬脂煎研) 水煎大半杯,溫服。若瘀血紫黑,累塊堅阻,加丹皮、桂枝之類行之。用導(dǎo)赤散尤效。

六味地黃湯

熟地(三錢) 山藥(三錢) 山茱萸(三錢) 茯苓(三錢) 澤瀉(三錢) 丹皮(三錢)

加柏葉(三錢),水煎大半杯,溫服。

甘草干姜湯

干姜(二錢炮黑) 甘草(四錢生) 水煎大半杯,溫服。

當(dāng)歸補(bǔ)血湯

(方見頭痛)

脫證

陽自右降,降于下而化濁陰。陰自左升,升于上而化清陽。陽根于陰。陰根于陽,是陰陽互相為根也。

而要其升降之權(quán),總在于脾胃。一自脾氣不升,則精血馳走而陰脫!督(jīng)》曰∶脫陰者目是也。一自胃氣不降,則神氣飛騰,而陽脫!督(jīng)》曰∶脫陽者見鬼是也。如陰脫者,以烏肝湯主之。如陽脫者,以髓湯主之。如虛病元陽將脫者,以參附湯主之。如少陰氣厥不至者,以地黃飲子主之。

烏肝湯

甘草(二錢) 人參(gydjdsj.org.cn/zhuyuan/三錢) 茯苓(三錢) 桂枝(三錢) 干姜(三錢) 附子(三錢) 首烏(三錢蒸) 芍藥(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兔髓湯

甘草(二錢) 人參(三錢) 五味(一錢) 半夏(三錢) 龍骨(二錢 研) 牡蠣(三錢研) 元參(三錢) 附子(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參附湯

人參(一兩) 附子(五錢制) 水煎大半杯,溫服。

地黃飲子

肉桂 附子 蓯蓉 茯苓 熟地 麥冬 五味子 遠(yuǎn)志 菖蒲 石斛 山萸巴戟肉(各一錢) 薄荷葉(四分) 水煎大半杯,溫服。

盜汗gydjdsj.org.cn/shiti/自汗

陰虛盜汗。盜汗者,時常發(fā)熱,睡時出汗,醒時即收也。陽虛自汗。自汗者,時常畏寒,動靜皆有汗也。然陰陽互根,又有不可泥者。盜汗亦有陽虛,自汗亦有陰虛者。如汗出喘甚,汗出脈脫,汗出身痛,汗出發(fā)潤至巔,汗出如油,汗出如珠,此六者皆不治之證也。如汗出屬陰虛者,以葉氏方主之。

如汗出屬陽虛者,以參附湯主之。如陰陽俱虛者,以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如腎水上泛,汗出不止,名曰亡陽,以真武湯主之。

葉氏方

人參(二錢) 熟地(三錢) 五味(二錢) 甘草(二錢炙) 湖蓮(二錢) 茯神(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參附湯

(方見脫證)

芍藥甘草附子湯

芍藥(三錢) 甘草(二錢) 附子(三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真武湯(方見痰飲)

不寐

不寐之證不一,有勞病虛煩不得眠者,緣土濕胃逆,相火浮動,以擾亂神魂而不得安,以酸棗仁湯主之。又衛(wèi)氣晝行于陽,夜行于陰,以司晝夜之開闔。今有厥逆之氣,客于五臟六腑,抗衛(wèi)氣于外,使之行于陽,不得入于陰,故目不得瞑,以半夏秫米湯主之。又有水氣停滯于胸中,郁成濕痞,近而欺凌宮城,心神煩擾而不得眠者,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酸棗仁湯

酸棗仁(八錢生用不研) 甘草(一錢半) 知母(三錢) 茯苓(三錢) 芎 (一錢半)

水三杯,先煮酸棗仁至二杯,入諸藥,再煎至八分服。

半夏秫米湯

半夏(五錢) 秫米(一茶杯) 以長流水揚(yáng)數(shù)百遍,煎大半杯,溫服。

小半夏加茯苓湯

(方見喘促)

怔忡

怔忡者,心下跳動不安也。即驚悸之類,緣土濕木郁,相火浮動,逼擾宮城,以致心神震蕩不安也。以金鼎湯主之。如因水氣凌心,而成怔忡者,以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重者以桂枝茯苓大棗甘草湯主之。再重者以真武湯主之。如因奔豚而成怔忡者,當(dāng)于奔豚門求方治之。

金鼎湯

(方見神驚)

小半夏加茯苓湯

(方見喘促)

桂枝茯苓大棗甘草湯

茯苓(八錢) 桂枝(四錢) 甘草(二錢) 大棗(二枚) 取水揚(yáng)三百遍,名甘瀾水,三杯,先煮茯苓至二杯,入諸藥煎至七分,溫服。

真武湯

(方見痰飲)

痿證

痿證者,兩足痿弱而不痛也。內(nèi)經(jīng)分為五臟∶肺痿者,皮毛痿也。心痿者,脈痿也。肝痿者,筋痿也。脾痿者,肉痿也。腎痿者,足痿也。而其要宜獨(dú)取陽明,陽明為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jī)關(guān),若陽明虛不能藏受水谷之氣而布化,則五臟無所稟,宗筋無所養(yǎng),則痿 之證作矣。如足痿不能行者,以虎潛丸主之。如痿證專屬腎虛者,以加減四斤丸主之。如氣虛多痰者,以六君子湯加味主之。如血虛多火者,以六味丸加味主之。如氣血俱虛者,以當(dāng)歸補(bǔ)血湯加味主之。

虎潛丸

黃柏 知母 熟地(各三兩) 板(四兩) 白芍 當(dāng)歸 牛膝(各一兩) 虎脛骨(酥炙)

瑣陽 陳皮(各一兩半) 干姜(五錢) 研末,酒煮羯羊肉一斤,切片,微火焙研末,和上諸藥,煉蜜為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湯、鹽湯、酒隨意送下;蛞詙in羊藿剪去刺一兩,天冬五錢,紫菀三錢,蒼術(shù)二錢,黃柏一錢,水煎服。

加減四斤丸

肉蓯蓉 牛膝 木瓜 鹿茸 熟地 五味子 菟絲子各等分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溫酒、米飲送下。

六君子湯

(方見瘧疾)

加黃柏、蒼術(shù)、紫菀。

六味丸

熟地(八兩) 山萸肉(四兩) 丹皮(三兩) 山藥(四兩) 茯苓(三兩) 澤瀉(三兩) 加黃柏、蒼術(shù)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淡鹽湯送下。

當(dāng)歸補(bǔ)血湯

(方見頭痛)

竹瀝、姜汁。

陽痿

陽痿者,宗筋縱弛也。有因腎寒精冷而痿者,以贊育丹主之。有因驚恐傷腎而痿者,以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贊育丹

人參(四兩) 冬術(shù)(四兩) 當(dāng)歸 枸杞 杜仲(酒蒸一日) 巴戟肉(甘草湯炒) 山茱萸yin羊藿(羊脂炒拌) 肉蓯蓉(酒洗去皮) 韭子(炒黃各四兩) 蛇床子(微炒) 附子(制) 肉桂(各二兩) 上煉蜜丸,服。

桂枝龍骨牡蠣湯

(方見虛勞)

赤白濁

赤白濁者,濕熱之病也。濕勝熱則為白,熱勝濕則為赤,而要病源,總在于脾。脾濕不升,而木氣沉郁于下,瘀為濕熱,化生赤白,流溢而為濁也。如純屬濕熱者,以二陳湯加味主之。如因腎元不固而為濁者,以萆 厘清飲主之。如因心氣不固而為濁者,以四君子加遠(yuǎn)志湯主之。如因相火熾盛而為濁者,以封髓丹主之。如因色欲過度而為濁者,以龍牡菟韭丸主之。

二陳湯

(方見眩暈)

加蒼術(shù)、白術(shù)、黃柏、萆 ,赤濁再加丹參。

萆 厘清飲

川萆 (三錢) 石菖蒲(一錢) 烏藥(一錢) 益智仁(一錢) 甘草梢(一錢) 水煎入鹽三分,空心服,日三服。

四君子加遠(yuǎn)志湯

人參(三錢) 白術(shù)(三錢) 茯苓(三錢) 甘草(二錢) 遠(yuǎn)志(二錢) 水煎大半杯,溫服。

封髓丹

黃柏(三兩鹽水炒) 甘草七錢(炙) 砂仁(一兩) 研末,煉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淡鹽湯送下。

龍牡菟韭丸

生龍骨(水飛) 生牡蠣(水飛) 生菟絲粉生韭子粉 各等分,不見火,研細(xì)末,干面冷水調(diào)漿為丸,每服一錢,或至三錢,晚上陳酒送下,清晨服亦可。

遺溺

遺溺者,膀胱不固也。腎司二便之門戶,腎虛有寒,關(guān)門不固,是以遺溺。然亦有肺脾氣虛,不能約束水道而為遺溺者。如因腎元不能溫固而為遺溺者,以附子、人參、山萸肉方主之。如因肺脾不能提攝而為遺溺者,以補(bǔ)中益氣湯主之,如睡中尿出者,緣素稟陽虛,膀胱與腎氣俱冷故也。以雄雞肝桂心方主之。

附子人參山萸肉方

附子(三錢) 人參(三錢) 山萸肉或加益智仁(二錢),水煮入鹽少許,服。

補(bǔ)中益氣湯

(方見五淋)

雄雞肝桂心方

雄雞肝 桂心 二味各等分,搗為丸如小豆大,日三服。

脫肛

脫肛者,脾腎之氣陷也。脾主升,腎主固,脾升可以提攝,腎固可為管鑰,如脾氣陷而無提攝之力,腎氣陷而失管鑰之權(quán),則肛門乃脫落矣。如因脾腎氣陷而為脫肛者,以補(bǔ)中益氣湯主之。

補(bǔ)中益氣湯

(方見五淋)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yàn)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