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雜病論
【原文】余(旁注:集論曰)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嘆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y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病。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yǎng)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捽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哀乎趨世之士。又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栗。降志屈節(jié)。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賚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醫(yī)。而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yōu)楫愇。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云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惷若游魂。忘軀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注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并平脈辨證。經為傷寒卒病論。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追文】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
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y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有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shù)發(fā)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髣髴。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漢長沙守南陽張機著
晉太醫(yī)令王淑和撰次 傷寒例凡(
旁注:陰陽大論云)春氣溫和。夏氣暑熱。秋氣漓冷。冬□冰冽。此則四時正氣之序也。
○注冬時嚴寒。萬類深藏。君子固密。則不傷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于傷四時之氣。皆能為病
(旁注: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中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 V料淖優(yōu)槭畈。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
○注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凡時行者。春時應暖而反大寒。夏時應熱而反大涼。秋時應涼而反大熱。冬時應寒而反大溫
(旁注: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注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多相似者也!醮藙t時行之氣也。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斗歷占之。九月霜降節(jié)后,宜漸,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節(jié)后,宜解也。所以謂之雨水者,以冰解,而為雨水故也。至驚蟄二月節(jié)后,氣漸和暖,向夏大熱,至秋便涼,從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寒冽,凡有觸冒霜露,體中寒即病者,謂之傷寒也。九月十月,寒氣尚微,為病則輕。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嚴,為病則重。正月二月,寒漸將解,為病亦輕。此以冬時不調,適有傷寒之人,即為病也。冬有非節(jié)之暖者,名為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證如后章。從立春節(jié)后,其中無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壯熱為病者,此屬春時陽氣,發(fā)于冬時伏寒,變?yōu)闇夭。從春分以后,至秋分?jié)前,天有暴寒者,皆為時行寒疫也。
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時陽氣尚弱,為寒所折,病熱猶輕。五月六月,陽氣已盛,為寒所折,病熱則重。七月八月,陽氣已衰,為寒所折,病熱亦輕。病與溫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十五日,得一氣,于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然氣候亦有應至而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大過者,皆成病氣也。但天地動靜,陰陽皷擊者,各正一氣耳。是以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之秋之忿,為冬之怒。是故冬至后,一陽爻升,一陰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陽氣下,一陰氣上也。斯則冬夏二至,陰陽合也。春秋二分,陰陽離也。陰陽交易,人變病焉。此君子春秋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順天地之剛柔也。小人觸冒,必嬰暴疹。須知毒烈之氣,留在何經,而發(fā)何病,詳而取之。是以春傷于風,夏必飱泄;夏傷于暑,秋必病□。秋傷濕,冬必
咳嗽。冬傷于寒,春必病溫。此必然之道,可不審明之。
傷寒之病,逐日淺深,以施方治。今世人,傷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對病,或日數(shù)久淹,困乃告醫(yī),醫(yī)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則不中病。皆宜臨時消息制方,無不効也。今搜采仲景舊論,録其證候,診脈,聲色,對病□方,有神驗者,擬防世急也。
凡土地溫涼高下不同,物性剛柔,飡居亦異,是故黃帝興四方之問,岐伯舉四治之能,以訓后賢,開其未悟者,臨病之工,宜須兩審也。
凡傷于寒,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寒,而病者必死。若更感異氣,變?yōu)樗≌,當依后壞病證,而治之。
尺寸俱浮者,大陽受病也,當一二日發(fā),以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背強。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當二三日發(fā),以其脈夾鼻,絡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三四日發(fā),以其脈循脅絡于耳,故胸
脅痛,而
耳聾。此三經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細者,大陰受病也,當四五日發(fā),以其脈布胃中,絡于嗌,故腹?jié)M而嗌干。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五六日發(fā),以其脈貫腎,絡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六七日發(fā),以其脈循陰器,絡于肝,故煩滿而囊縮。此三經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
若兩感于寒者,一日大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
頭痛口干,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即與大陰俱病,則腹?jié)M身熱不欲食,讝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藏六府,皆受病,則榮衛(wèi)不行,藏府不通則死矣。其兩感于寒,更不傳經,不加異氣者,至七日大陽病衰,頭痛少愈也。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歇也。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也。十日,大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過十三日以上不間,寸尺陷者大危。若脈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者,變成溫瘧。陽脈浮滑,陰脈濡弱者,更遇于風,變?yōu)轱L溫。陽脈洪數(shù),陰脈實大者,更遇溫熱,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gydjdsj.org.cn/tcm/2009/20090113023241_77444.shtml" target="_blank">溫毒。溫毒為病,最重也。陽脈濡弱,陰脈弦堅者,更遇溫氣,變?yōu)?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gydjdsj.org.cn/tcm/2009/20090113015515_74341.shtml" target="_blank">溫疫。以此冬傷于寒,發(fā)為溫病脈之變證,方治如說。
凡人有疾不時即治,隱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兒女子,益以滋甚,時氣不和,便當早言,尋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時治之,罕有不愈者;既巳讨,數(shù)日乃說,邪氣入藏,則難可制。此為家有患,備慮之要。
凡作湯藥,不可避晨夜,覺病須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則易愈矣。如或差遲,病即傳變,雖欲除治,必難為力,服藥不如方法,縱意違師,不須治之。
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然未有溫覆而當不消散者,擬欲攻之,
(旁注:不在證治)猶當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內不消,雖非大滿,猶生寒熱,□□□□□,則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內不消,大滿有燥屎(
旁注:大堅實),自可除下之,雖四五日,不能為禍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內虛熱入,協(xié)熱遂利,煩燥諸變,不可勝數(shù)。輕者困篤,重者必死矣。
凡兩感病俱作,治有先后,發(fā)表攻里,本自不同。而執(zhí)迷妄意者,乃云神丹
甘遂,合而飲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實違。夫智者之舉錯也,常審以慎。愚者之動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變,豈可詭哉。世上士,但務彼翕習之榮,而莫見此傾危之敗。惟明者居然,能護其本,近取諸身,夫何遠之有焉。
夫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陽虛陰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矣。夫如是,則神丹安可以誤發(fā),甘遂何可以妄攻。虛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兇之機,應若影響,豈容易哉。況
桂枝下咽,陽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以兇。死生之要,在乎須臾,視身之盡,不暇計日。此陰陽虛實之交錯,其候至微;發(fā)汗吐下之相反,其禍至速。而醫(yī)術淺狹,懵然不知病源,為治乃誤,使病者殞沒,自謂其分,至今寃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曠野,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凡發(fā)汗,溫服湯藥,其方雖言日三服,若病劇不解,當促其間;
(旁注:可半日中盡三服)若與病相阻,即便有所覺。病重者,一日一夜。當晬時觀之,如服一劑,病證猶在,故當復作本湯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劑乃解。
○注若汗不出者死病也。凡得時氣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飲水,飲不能多,不當與也,何者,以腹中熱尚少,不能消之。
○注便更與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飲水者,猶當依證而與之,與之令不足,勿極意也。若飲而腹?jié)M
(旁注:言能飲一斗與一升),小便不利,若喘若噦,不可與之也。若飲水,忽然大汗出,是為自愈也。
凡得病,反能飲水,此為欲愈之病。其不曉病者,但聞病飲水自愈,小渴者,乃強而與飲之,因成其禍。不可復數(shù)也。
凡得病厥,脈動數(shù),服湯藥,更遲,脈浮大減小,初躁后靜,此皆愈證也。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并中髓也。
又脈四損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四損。脈五損,一日死。平人五息,病人脈一至,名曰五損。脈六損,一時死。平人六息,病人脈一至,名曰六損。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
傷暑。脈陰陽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脈陰陽俱虛,熱不止者死。脈至乍數(shù),乍疎者死。脈至如轉索,其日死。讝言妄語,身微熱,脈浮大,手足溫者生。逆冷脈沉細者,不過一日死矣。此以前,是傷寒熱病證候也。
辨大陽。ㄅ宰ⅲ簜)痙濕暍。 ○注此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原文】大陽病,
發(fā)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大陽病,發(fā)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大陽病,發(fā)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大陽病,發(fā)汗太多,致痙。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大陽病,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名中濕。
【準原文】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其利小便。
【原文】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痛。發(fā)熱。身色如
熏黃。
濕家。其人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胎(旁注:丹田有熱,胃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谠锟室病
【追文】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問曰,風濕相摶,一身盡疼痛
(旁注:值天陰雨未止),法當汗出而解。
醫(yī)曰,此可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答曰,發(fā)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
【準原文】若治風濕者。發(fā)其汗。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原文】濕家病。身上疼痛。發(fā)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旁注: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內藥鼻中則愈。病者一身盡痛。發(fā)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注此病傷于汗出當風;蚓脗±渌乱。)
大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大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穑ㄗ⒋艘嘁韵脑聜渌K衅ぶ兴乱。)
大陽中暍者,發(fā)熱惡寒,身重而寒痛,其脈弦細(旁注: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則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fā)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fā)熱甚,下之則淋甚。
辨大陽病 【原文】大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大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大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追文】傷寒一日,大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躁煩,脈數(shù)急者,為傳也。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準原文】大陽病,發(fā)熱而渴,不惡寒者,為溫病。若發(fā)汗已,身灼熱者,名風溫。
風溫為病,脈陰陽俱浮,
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語言難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視失溲。若被火者,微發(fā)黃色,劇則如驚癎,時瘈瘲,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追文】病有發(fā)熱惡寒者,發(fā)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fā)于陰也。發(fā)于陽者,七日愈;發(fā)于陰者,六日愈。以陽數(shù)七,陰數(shù)六故也。
大陽病,頭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盡其經故也。若欲作再經者,針足陽明使經不傳則愈。大陽病,欲解時,從巳至未上。
風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準原文】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
【原文】大陽中風,脈陽浮而陰弱
(旁注: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
桂枝湯主之。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
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服已須臾,歠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半日許,令三服盡。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之二三劑。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
酪臭惡等物。大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大陽病,項背強幾幾,
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
葛根湯主之。葛根四兩 芍藥二兩
生姜(切)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桂枝二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
大陽病下之后,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
(旁注:方用前法)!穑
注若不上沖者,不可與之。)
大陽病三日,已發(fā)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注桂枝不中與之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準原文】桂枝本為解肌,若其人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也,常須識此勿令誤也。
【追文】若酒客病,不可與桂枝湯,得湯則嘔,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準原文】喘家,作桂枝湯,加
厚樸杏子佳;又服桂枝湯吐者,其后必吐膿血也。
【原文】大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湯主之。桂枝(去皮)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炙)三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本云桂枝湯,今加附子。)將息如前法。大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桂枝去
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湯方: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穑
注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將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注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附子。)將息如前法。
大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fā)!穑
注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fā)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癢,宜桂枝
麻黃各半湯。桂枝(去皮)一兩十六銖 芍藥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黃(去節(jié))各一兩 大棗(擘)四枚
杏仁(湯漬去皮尖及兩仁者)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注本云桂枝湯三合,
麻黃湯三合,并為六合。)頓服,將息如上法。大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
旁注: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一日再發(fā)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桂枝(去皮)一兩十六銖 芍藥一兩六銖 麻黃(去節(jié))十六銖 生姜(切)一兩十六銖 杏仁(去皮尖)十六銖 甘草(炙)一兩二銖 大棗(擘)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注本云桂枝湯二分,麻黃湯一分,合為二升,分再服,今合為方,)將息如上法。服桂枝湯,大汗出后,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
人參湯主之。
大陽病,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不可
大發(fā)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fā)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
茯苓白術湯主之。桂枝二越婢一湯:桂枝(去皮) 芍藥 麻黃 甘草(炙)各十八銖 大棗(擘)四枚 生姜(切)一兩二銖
石膏(擘綿裹)二十四銖。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穑ㄗ⒈驹,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之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湯二分,越婢湯一分。)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湯:芍藥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 白術 茯苓各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小便利則愈!穑ㄗ⒈驹乒鹬袢ス鹬榆蜍甙仔g。)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注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躁,吐逆者,作甘草
干姜湯與之(旁注: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
芍藥甘草湯與之。若胃氣不和,讝語者,小與
調胃承氣湯。若重發(fā)汗,復加燒針,得之者,回逆湯主之。
甘草干姜湯方:甘草(炙)四兩 干姜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追文】問曰,證象陽旦,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燥,兩脛拘急,而讝語。師曰,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后如師言,何以知之?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為風,大為虛,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孿,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
亡陽故也。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讝語煩亂,更飲甘草干姜湯,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讝語,故知病可愈。
辨大陽病 【原文】大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
葛根湯主之。
葛根四兩 麻黃(去節(jié))三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生姜(切)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似汗,余如桂枝法。將息及禁忌○(注諸湯藥皆仿之。)
大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大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
半夏湯主之。
葛根四兩 麻黃(去節(jié))三兩 甘草(炙)二兩 芍藥二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生姜(切)二兩 半夏(洗)半升 大棗(擘)十二枚。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白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大陽病,桂枝證,醫(yī)反下之,利遂不止(
旁注:脈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
黃連黃芩湯主之。
葛根半斤 甘草(炙)二兩 黃芩三兩 黃連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分溫再服。
大陽病,頭痛發(fā)熱,身疼
腰痛,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麻黃(去節(jié))三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一兩 杏仁(去皮尖)七十個。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歠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追文】大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大陽病,十日以去,脈浮細而嗜臥者,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
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
【原文】大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燥者,
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
旁注:此為逆也),筋惕肉膶。
大青龍湯方:麻黃(去節(jié))六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二兩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枚 石膏(碎)
雞子大。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穑ㄗ⒑钩龆嗾,溫粉撲之。)□一服汗者,停后服!穑ㄗ⑷魪头苟啵鲫査焯,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大青龍湯主之。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欬,或渴,或利,或噎,小便不利,小腹?jié)M,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
麻黃(去節(jié)) 芍藥
細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兩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渴者,去半夏,加括蔞根三兩。若微利,去麻黃,加
蕘花如一雞子(旁注:熬令赤色)。若嘻者,去麻黃,加附子(旁注:炮)一枚。若小便不利,少腹?jié)M者,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穑ㄗ⑶沂伝ú恢卫,麻黃主喘,今此語反之,疑非仲景意。)
傷寒心下有水氣,欬而微喘,發(fā)熱不渴(旁注: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龍湯主之。
大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大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主之。
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芍藥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厚樸(炙去皮)二兩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大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旁注:下者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追文】大陽病先發(fā)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湯。
【原文】大陽病,脈浮緊無汗,發(fā)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注此當發(fā)其汗,服藥已微除也。其人發(fā)煩,目瞑,劇者必衄(旁注:衄乃愈),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準原文】大陽病,脈浮緊,發(fā)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原文】二陽并病,大陽初得病時,發(fā)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xù)自微汗出,不惡寒,(○注大陽病證不罷者,不可下,之為逆),如此可以小發(fā)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拂郁(○注若發(fā)汗不徹,不足,陽氣拂郁)不得越(○注當汗不汗,其人躁煩,不知痛處,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氣,但坐,更發(fā)汗則愈。(○注何以知汗出不徹,以脈濇故知也。)經若(旁注:厥文)。
【準原文】脈浮數(shù)者。法當汗出而解。若下之。身重
心悸者。不可發(fā)汗。當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脈微。此里虛。須表里實。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脈浮緊者。法當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遲者。不可發(fā)汗。何以知然。以榮氣不足。血少故也。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fā)汗。宜麻黃湯。脈浮而數(shù)。可發(fā)汗。宜麻黃湯。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外不諧,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以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復發(fā)其汗。榮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
病人藏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而不愈者。此衛(wèi)氣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則愈。宜桂枝湯。
傷寒脈浮緊。不發(fā)汗,因
到衄者。麻黃湯主之。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在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當須發(fā)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傷寒發(fā)汗已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shù)者?筛l(fā)汗。宜桂枝湯。
凡病若發(fā)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如此者。陰陽自和則必自愈。發(fā)汗后。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發(fā)汗后。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而喘。無大熱者?膳c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麻黃(去節(jié))四兩 杏仁(去皮)五十個 甘草(炙)二兩 石膏(碎綿裹)半斤。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
發(fā)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桂枝(去皮)四兩 甘草(炙)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茯苓半升 桂枝(去皮)四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五枚。上四味,以甘爛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作甘爛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發(fā)汗后。腹脹滿者。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厚樸(去皮)半斤 生姜(切)半斤 半夏(洗)半升 甘草二兩 人參一兩。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fā)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術甘草湯主之。
發(fā)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燥者。茯苓回逆湯主之。
發(fā)汗后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 調胃承氣湯。
茯苓桂枝甘草湯方:茯苓四兩 桂枝(去皮)三兩 白術 甘草(炙)各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芍藥甘草附子湯:芍藥 甘草(炙)各三兩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
茯苓回逆湯方:茯苓四兩 人參一兩 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甘草(炙)二兩 干姜一兩。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調胃承氣湯方:芒硝半升 甘草(炙)二兩
大黃(去皮清酒洗)四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納芒硝。更煮一兩沸。頓服!穑ㄗ⒓訙p方非疑仲景方。)
大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燥煩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
消渴者。
五苓散主之。
豬苓(去皮)十八銖
澤瀉一兩六銖 白術十八銖 茯苓十八銖 桂枝(去皮)半兩。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小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茯苓二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一兩 生姜(切)三兩。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中風發(fā)熱。六七日不解而煩。
渴欲飲水。水入口吐者。五苓散主之。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欬。而不欬者。此必兩□聾無聞也。所以然者。重以發(fā)汗虛故也。
發(fā)汗后。飲水多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發(fā)汗后。水藥不得入口。若更發(fā)汗。必吐下不止。發(fā)汗吐下后。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
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姜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梔子(擘)十四個
香豉(綿囊)四合。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梔子甘草豉湯方:梔子(擘)十四枚 甘草(炙)二兩 香豉(綿囊)四合。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甘草。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梔子生姜豉湯方:梔子(擘)十四個 生姜五兩 香豉(綿囊)四合。上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生姜。取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發(fā)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下后。心煩腹?jié)M。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樸湯主之。梔子(擘)十四個 厚樸(去皮)四兩
枳實(浸水炙令黃)四枚。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傷寒。醫(y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干姜湯主之。
大下之后。復發(fā)汗。小便不利者。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下之后。復發(fā)汗。必振寒脈微細!穑ㄗ⑺匀徽摺R詢韧饩闾摴室。)
下之后。發(fā)汗。晝日煩燥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干姜附子湯主之。
梔子干姜湯方:梔子(擘)十四個 干姜一兩。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后服。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干姜附子湯方:干姜一兩 附子(生去皮切八片)一枚。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大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心下悸。頭眩。身膶動。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湯主之。
咽喉干燥者。不可發(fā)汗。
淋家。不可發(fā)汗。
發(fā)汗必
便血。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fā)汗。汗出則痙。
衄家不可發(fā)汗。汗出則必額上陷。
脈急緊。直視不能目眴。不得眠。
亡血家。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寒栗而振。
汗家重發(fā)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
禹余糧丸。
病人有寒,復發(fā)汗,胃中冷吐蚘。
本發(fā)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fā)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為逆。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傷寒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可救表。救里宜回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者□□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回逆湯。
大陽病。先下而不愈。因后發(fā)汗。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
里未和。然后復下之。大陽病未解。脈陰陽俱停。下之必先振栗。汗出而解!穑ㄗ⒌柮}微者。汗出而解。但陰脈微者,下之而解。)若欲下之。宜調胃承氣湯。
大陽病。發(fā)熱汗出者。此榮弱衛(wèi)強。故使汗出。欲救邪風者。宜桂枝湯。
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蛐刂袩┒粐I;蚩省;蚋怪型础;蛎{下痞鞭;蛐南录。小便不利;虿豢。身有微熱。或欬者。
小柴胡湯主之。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半夏(洗)半升 甘草(炙) 生姜(切)各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括樓實一枚。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加括樓根四兩。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若脅下痞鞕。去大棗。加
牡蠣四兩。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枝三兩。溫覆微汗愈。若欬者。去人參大棗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兩。
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摶。結于脅下。正邪分爭。往來寒熱。休作有時。嘿嘿不欲飲食。藏府相違。其病必下。邪高病下,故使嘔也。小柴胡湯主之。
服柴胡湯已渴者。屬陽明。以法治之。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y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黃者。與柴胡湯。后必下重。本渴飲水而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
食谷者噦。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傷寒陽脈濇陰脈弦!酢跸扰c小建中湯。不差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大棗(擘)十二枚 芍藥六兩 生姜三兩 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飴。更上微
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湯不罷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郄復發(fā)熱汗出而解。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大陽病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
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柴胡半斤 黃芩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洗)半升 生姜(切)五兩 枳實(炙)四枚 大棗(擘)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穑ㄗ⒁环郊哟簏S二兩。若不加。恐不為大柴胡湯。)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fā)潮熱。已而微利○(注此本柴胡。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柴胡二兩十六銖 黃芩一兩 人參二兩 甘草(炙)一兩 生姜(切)一兩 半夏(洗本云五枚)二十銖 大棗(擘)四枚 芒硝二兩。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煎微沸。分溫再服!穑ㄗ⒉唤飧。)
傷寒十三日。不解。時讝語者。以有熱也。當以湯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當鞕。而反下利。脈調和者。知醫(y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
若自下利者,脈當微厥。今反和者。此為內實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大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小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
桃核承氣湯。
桃仁(去皮尖)五十個 大黃四兩 桂枝(去皮)二兩 甘草(炙)二兩 芒硝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溫服五合。日三服!穑ㄗ斘⒗。)
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
龍骨牡蠣湯主之。○(注本云柴胡湯。今加龍骨等。)又方 柴胡四兩 龍骨 黃芩 生姜(切)
鉛丹 人參 桂枝 茯苓各一兩半 半夏(洗)二合半 大黃二兩 牡蠣一兩半 大棗(擘)六枚。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內大黃切如碁子。更煮一兩沸。去滓。溫服一升。
傷寒。腹?jié)M讝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大陽病二日反躁。反熨背。而大汗出。大熱入胃。胃中水竭。躁煩。必發(fā)讝語!穑ㄗ⑹嗳铡U窭。自下利者。此為欲解。)故發(fā)其汗。從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嘔欲失溲。足下惡風。大便鞕。○(注小便當數(shù)。而反不數(shù)。及不多。)大便已。頭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熱。
大陽病中風。以火劫發(fā)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溢。其身必發(fā)黃。○(注陽盛則欲衄,陰虛則大便鞕。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劑頸而還。腹?jié)M微喘。口干咽爛;虿淮蟊。久則讝語。甚者至噦。手足躁擾。捻衣摸床!穑ㄗ⑿”憷。其人可治。)
傷寒脈浮。醫(yī)以火迫刼之。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
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桂枝(去皮)三兩 甘草(炙)二兩 生姜(切)三兩 大棗(擘)十二枚 牡蠣(熬)五兩 蜀漆(洗去醒)三兩 龍骨四兩。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注本云桂枝湯。今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
形作傷寒。其脈不弦堅而弱。弱者必渴。被火必讝語。弱者發(fā)熱。脈浮者。解之當汗出愈。
大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必清血。名為火邪。
火邪。脈浮熱甚。而反炙之。因火而動。必咽燥
吐血。
微數(shù)之脈。慎不可炙。因火為邪。則為煩逆。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血難復也。
脈浮宜以汗解用火炙之。邪無從出。因火而盛。病從腰以下。必重而痹。欲自解者。必當先煩。乃有汗而解!(注何以知之。脈浮。知汗出解。)
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炙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注更加桂枝二兩也。本云桂枝湯。今加桂五兩。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氣也。)
火逆下之。因燒針煩燥者。桂枝甘
草龍骨牡蠣湯主之。桂枝(去皮)一兩 甘草(炙)二兩 牡蠣(熬)二兩 龍骨二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日三服。大陽傷寒者。加溫針必驚也。
大陽病。當惡寒發(fā)熱。今自汗出。反不惡寒不發(fā)熱。脈細數(shù)者。以醫(y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饑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冷食。朝食夕吐。以醫(yī)吐之所致也。大陽病吐之。但大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病人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fā)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也。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大陽病。十余日。心中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郁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注若不爾者。不可與!鸬麌I。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湯證。以嘔故知極吐也。)
大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
結胸。其人發(fā)狂者。以熱在下焦。小腹當鞕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注所以然者。以大陽隨癥。瘀熱在里故也。)
抵當湯主之。
水蛭(熬) 蝱蟲(去翅足熬)各三十個 桃仁(去皮尖)二十個 大黃(酒洗)二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大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鞕。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抵當湯主之。
傷寒有熱。小腹?jié)M。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當可下之。宜抵當丸。水蛭(熬)二十個 蝱蟲(去翅足熬)二十個 桃仁(去皮尖)二十五個 大黃三兩。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
大陽病小便利者。以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里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