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六一) 高年衛(wèi)陽式微。寒邪外侵。引動飲邪。上逆咳嗽。形寒。仲景云。治飲不治咳。當(dāng)以溫藥通和之。(外寒引動宿飲上逆)
杏仁(三錢) 粗桂枝(一錢) 淡干姜(一錢半) 茯苓(三錢) 苡仁(三錢) 炙草(四分)
周 向有耳聾鳴響。是水虧木火蒙竅。冬陽不潛。亦屬下元之虛。但今咳聾。喉下有痰音。脅痛。
臥著氣沖。乃沖陽升而痰飲泛。脈浮。當(dāng)此驟冷?钟型夂齽觾(nèi)飲。議開太陽以肅上。
云茯苓 粗桂枝 干姜 五味(同姜打) 白芍 炙草當(dāng)午時服。
某(二一) 新涼外束。肺受寒冷。氣餒不降。宿飲上干。而病發(fā)矣。法當(dāng)曖護(hù)背心。宿病可卻。
某(五十) 背寒咳逆。此屬飲象。先當(dāng)辛通飲邪。以降肺氣。(飲上逆肺氣不降)
某(五二) 脈右大弦。氣喘?韧贊崮。不能著枕。喜飲湯水。遇寒病發(fā)。此屬飲邪留于肺衛(wèi)。如見咳。投以清潤。愈投愈劇矣。
徐(氏) 痰飲上吐。喘不得臥。乃溫邪阻蔽肺氣。氣不下降。壅滯不能著右。議用宣通。開氣分方法。
沈(嫗) 冬溫。陽不潛伏。伏飲上泛。仲景云。脈沉屬飲。面色鮮明為飲。飲家咳甚。當(dāng)治其飲。不當(dāng)治咳。緣高年下焦根蒂已虛。因溫暖氣泄。不主收藏。飲邪上擾乘肺。肺氣不降。一身之氣交阻。
熏灼不休。絡(luò)血上沸。
經(jīng)云。不得臥。臥則喘甚痹塞。乃肺氣之逆亂也。若以見病圖病。昧于色診候氣。必致由咳變幻。腹腫脹滿。漸不可挽。明眼醫(yī)者。勿得忽為泛泛可也。茲就管見。略述大意。議開太陽。以使飲濁下趨。仍無礙于冬溫。從仲景小青龍越婢合法。
杏仁 茯苓 苡仁 炒半夏 桂枝木 石膏白芍 炙草
方(氏) 冷暖失和。飲泛氣逆。為浮腫喘咳。腹脹。臥則沖嗆。議用越婢方。
石膏 杏仁 桂枝 炒半夏 茯苓 炙草
施(四七) 勞煩太甚胃陽受傷。外衛(wèi)單薄。怯寒畏冷。食物少運痰飲內(nèi)起。氣阻濁凝胸背皆痛。辛甘理陽已效。當(dāng)此長夏。脾胃主令。崇其生氣。體旺病可全好。(脾胃陽虛) 六君子加益智木香。
黃(三四) 身居沿海。氛瘴霧露客邪。侵入清陽。陽傷畏寒。久嗽病患不知卻病護(hù)身。猶然用力承辦。
里結(jié)飲邪。沉痼不卻病。茯苓桂枝湯。
胡(四六) 脈沉而微。微則陽氣不足。沉乃寒水陰凝。心痛怔忡。漸及兩脅下墜。由陽衰不主營運。痰飲聚氣欲阻。致痛之來。其心震之謂。亦如波撼岳陽之義。議用外臺茯苓飲合桂苓方。
白(二六) 脈沉小弦。為陰濁飲邪。 質(zhì)陽不充旺。胸中清氣不得舒展曠達(dá)。偶觸入寒冷。或誤進(jìn)寒物飲邪暴冷。凝結(jié)胸痞。當(dāng)平日食物。忌用酒肉腥濁。便清陽流行。常服仲景苓桂術(shù)甘湯百劑。若病來因冷。即服大順散。
戴 病去。神已爽慧。但本脈帶弦。平素有飲。為陽氣不足之體。年紀(jì)漸多。防有風(fēng)痹。此酒肉宜少用。勞怒當(dāng)深戒矣。議外臺茯苓飲方。
朱(四九) 煩勞太過。陽傷。痰飲日聚。陽蹺脈空。寤不成寐衛(wèi)陽失護(hù)。毛發(fā)自墜。乃日就其衰奪矣。
初進(jìn)通飲濁以蘇陽。接服外臺茯苓飲。
吳(氏) 脈弦。背中冷。左偏微痛。食少欲嘔。四肢牽強。此飲邪內(nèi)結(jié)。議通陽氣。
桂枝 茯苓 半夏 姜汁 炙草 大棗
某 眩暈惡心胸脘不爽。脈右弦左弱。面色紅亮。此乃痰飲上泛。有厥中之事。
尤 口中味淡。是胃陽虛。夫濁飲下降痛緩。向有飲濕為患。若不急進(jìn)溫通理陽。濁飲必致復(fù)聚。議大半夏湯法。
人參 半夏 茯苓 枳實 姜汁
張(二七) 酒客谷少中虛。常進(jìn)疏散表藥。外衛(wèi)之陽亦傷。其痰飲發(fā)時。胸中痞塞。自述或饑遇冷病來。其為陽氣受病何疑。不必見痰搜逐。但護(hù)中焦脾胃。使陽氣健運不息。陰濁痰涎。焉有竊踞之理。(脾陽不運)
生于術(shù) 川桂枝 茯苓 淡姜渣 苡仁 澤瀉 姜棗湯法丸。
王(三二) 脈沉為痰飲。是陽氣不足。濁陰欲蔽。當(dāng)以理脾為先。俾中陽默運。即仲景外飲治脾之意。
苓桂術(shù)甘加半夏陳皮水法丸。
某(三四) 舌白?饶娌豢。非飲象而何。宜宣溫藥和之。
杏仁 苡仁 半夏 干姜 粗桂枝 茯苓 濃樸 炙草
某 食后脘中痞阻。按之漉漉有聲。手麻脅痛。心煩。耳目昏眩。是氣不流行。痰飲內(nèi)聚中焦。用桂苓丸。竹瀝姜汁法丸。
又 桂枝 人參 茯苓 半夏 廣皮 炙草
黃 味過甘膩。中氣緩。不主運。延綿百天。聚氣結(jié)飲。東垣云。病久發(fā)不焦。毛不落。不食不饑。乃痰飲為患。飲屬陰類。故不渴飲。仲景五飲互異。其要言不繁。當(dāng)以溫藥和之。通陽方法。固無容疑惑。大意外飲宜治脾。內(nèi)飲治腎。是規(guī)矩準(zhǔn)繩矣。議用苓桂術(shù)甘湯。
某 形體似乎壯實。陽氣外泄。畏風(fēng)怯冷。脾陽消乏。不司健運。水谷悍氣。蒸變痰飲。隧道日壅。
上實下虛。仲景謂飲邪當(dāng)以溫藥和之。苓桂術(shù)甘得效。從外飲立方。
人參 淡附子 生于術(shù) 枳實 茯苓 澤瀉荊瀝姜汁法丸。
某 老人久嗽妨食。議以外飲治脾。苓桂術(shù)甘湯。
王(三四) 脈沉。背寒。心悸如墜。形盛氣衰。漸有痰飲內(nèi)聚。當(dāng)溫通補陽方復(fù)辟。斯飲濁自解。(脾腎陽虛)
人參 淡附子 干姜 茯苓 生于術(shù) 生白芍
馮 陽虛則形寒汗出。痰飲痞聚。都是陰濁成形。乘陽氣衰微。致上干竊踞。古人法則。必通其陽以掃陰氛。但宿病無急攻方。況平素憂郁。氣滯血澀。久耗之體。不敢純剛。防劫液耳。
人參 熟附子 淡干姜 炒川椒 川桂枝 烏梅肉 生白芍 另真武丸(三兩)
程(四八) 左脈沉靜。右脈微弦。四旬清陽日薄。脾臟鼓運漸遲。加以煩心縈思。水谷悍氣。蘊蒸痰飲。
仲景謂外飲當(dāng)治脾陽。況中年常有遺泄之患。按脈非龍相之動搏。議固下益腎。轉(zhuǎn)旋運脾二方。分早晚服。早服從還少聚精七寶。參用丸方。
熟地 蓯蓉 枸杞 五味 萸肉 茯神山藥 菟絲 覆盆 魚膠 菖蒲 遠(yuǎn)志 龍骨 青鹽熟蜜同棗肉搗丸。早服五七錢。
茅術(shù) 于術(shù) 半夏 茯苓 廣皮 生益智 白蒺 鉤藤姜棗湯泛丸。晚服三錢。開水下。
徐 清陽未展。濁陰欲踞。久延必結(jié)痰飲。議用真武丸二錢五分。人參一錢煎湯送。胃陽得震。
濁當(dāng)退避矣。十服。
某 脈沉弦。飲泛嗆咳。乃下虛無以制上。議早服腎氣丸。攝納下焦散失。以治水泛之飲。午服外臺茯苓飲。轉(zhuǎn)旋中焦。使食不致釀痰。茯苓飲去術(shù)。
某(七一) 高年久嗽。脈象弦大。寤不成寐。乃陽氣微漓。濁飲上泛。仲景云。進(jìn)溫藥和之。(脾胃陽虛飲逆咳嘔)
杏仁(三錢) 茯苓(三錢) 川桂枝(一錢) 生姜(一錢) 苡仁(三錢) 炙草(四分) 大
棗(二枚)
顧(二四) 咳嗽數(shù)月。嘔出涎沫。建中不應(yīng)。已非營衛(wèi)損傷。視其面色鮮明。飲食仍進(jìn)。仿飲邪主治。
小半夏湯加桂枝杏仁姜汁。
李(三八) 勞傷陽氣。內(nèi)起痰飲。臥著氣鈍飲阻。其咳為多。痰出稍通勢緩。且體常汗泄。非風(fēng)寒表邪不解。并不熱渴。亦非火炎爍金。仲景云。飲家而咳。當(dāng)治飲。不當(dāng)治咳。
茯苓 桂枝木 苡仁 炙草 姜汁
陳 脈澀小。舌白不渴。身動嘔痰。身如在舟車中。此寒熱攻胃致傷。逆氣痰飲互結(jié)。通補陽明為正。白術(shù)甘草守中。未能去濕。宜緩商。
人參汁 半夏 枳實汁 茯苓 竹瀝 姜汁
馬(三四) 肌肉豐溢。脈來沉緩。始發(fā)右季脅痛。湯飲下咽。汨汨有聲。吐痰涎頭痛。此皆脾胃陽微。寒濕滯聚。年方壯盛。不必介懷。溫中佐其條達(dá)。運通為宜。
茅術(shù) 濃樸 半夏 茯苓 陳皮 淡姜渣 胡蘆巴 炙草 姜汁泛丸
馬(四十) 甘緩頗安。辛泄不受。此陽分氣衰。將來飲邪日聚。然臥著咳多。清氣失旋。先用苓桂術(shù)甘湯。繼進(jìn)外臺茯苓飲。
曹(四七) 中年陽氣日薄。痰飲皆屬陰濁。上乾清道。為沖逆咳嗽。仲景治法。外飲治脾。內(nèi)飲治腎。分晰甚明。昔年曾用桂苓澤術(shù)得效。是治支飲治法。數(shù)年真氣更衰。古人謂飲邪當(dāng)以溫藥和之。須忌治嗽肺藥。
先用小青龍去麻辛 接服外臺茯苓飲。
程(五七) 昔肥今瘦為飲。仲景云。脈沉而弦。是為飲家。男子向老。下元先虧。氣不收攝。則痰飲上泛。
飲與氣涌。斯為咳矣。今醫(yī)見嗽。輒以清肺降氣消痰。久而不效。更與滋陰。不明痰飲皆屬濁陰之化。滋則堆砌助濁滯氣。試述著枕咳嗆一端。知身體臥著。上氣不下。必下沖上逆。其痰飲伏于至陰之界。腎臟絡(luò)病無疑。形寒畏風(fēng)。陽氣微弱。而藩籬疏撤。仲景有要言不煩曰。
飲邪必用溫藥和之。更分外飲治脾。內(nèi)飲治腎。不讀圣經(jīng)。焉知此理。(脾腎陽虛飲逆咳嘔)
桂苓甘味湯 熟附都?xì)饧雍?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gydjdsj.org.cn/pharm/2009/20090113055715_95162.shtml" target="_blank">桃。
陳 痛久氣亂。陽微。水谷不運。蘊釀聚濕。胃中之陽日薄。痰飲水濕。必傾囊上涌。而新進(jìn)水谷之氣。與宿邪再聚復(fù)出。致永無痊期。仲景云。飲邪當(dāng)以溫藥和之。又云不渴者。此為飲邪未去故也。則知理陽通陽。誠有合于圣訓(xùn)。斷斷然矣。真武湯。
張(四一) 痰飲喘咳。肌肉麻痹。痞脹不堪納谷。冬寒日甚。春暖日減。全是陽氣已衰。陰濁逆干犯上。肺藥治嗽。無非辛泄滋潤。蓋辛散則耗陽。滋清助陰濁。濁阻在陽分。氣不肅。為夜不得臥。小青龍意。主乎由上以泄水寒。直從太陽之里以通膀胱。表中里藥也。仲景謂飲邪當(dāng)以溫藥和之。驅(qū)陰邪以復(fù)陽。一定成法。
早腎氣去萸換白芍。炒楂炭水法丸。晚外臺茯苓飲。姜棗湯法丸。
程(六十) 腎虛不納氣。五液變痰上泛。冬藏失職。此病為甚。不可以肺咳消痰。常用八味丸。收納陰中之陽。臨時撤飲。用仲景桂苓味甘湯。
孫 未交冬至。一陽來復(fù)。老人下虛。不主固納。飲從下泛。氣阻升降。而為喘嗽。發(fā)散寒涼苦瀉諸藥。焉得中病。仲景云飲家而咳。當(dāng)治飲。不當(dāng)治咳。后賢每每以老人喘嗽。從脾腎溫養(yǎng)定論。是恪遵圣訓(xùn)也。
桂枝 茯苓 五味子 甘草湯代水。加淡姜棗。
李 腸紅久病。不必攻治。今者氣沖喘嗽。脘脅痞阻。是飲濁上僭。最宜究悉。
川桂枝(七分) 茯苓(三錢) 干姜(一錢) 五味子(同姜合搗一錢) 杏仁(一錢半) 白芍(一錢)炙草(五分) 生左牡蠣(三錢)
吳(二七) 壯年下元久虛。收納氣泄。每交秋冬受冷。冷氣深入。伏飲夾氣上沖。為咳喘嘔吐。疏肺降氣不效者。病在腎絡(luò)中也。蓋精血少壯不旺。難以搜逐。病根不去謂此。絕欲一年。小暑艾灸。
靜養(yǎng)一百二十天可愈。附都?xì)饧?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gydjdsj.org.cn/pharm/2010/20100418201046_323498.shtml" target="_blank">車前。(腎陽虛飲逆喘咳嘔)
潘(二九) 勞力喘甚。肩背惡寒。飲泛上逆。皆系下元虛損。莫以喘用瀉肺等藥。薛氏八味丸。
王 秋深天氣收肅。背寒喘咳。飲濁上泛。緣體中陽氣少振。不耐風(fēng)露所致。最宜暖護(hù)背部。進(jìn)通陽以治飲。
茯苓 桂枝 半夏 姜汁 苡仁 炙草
又 早腎氣丸 夜真武丸
陳 脈虛微。春陽地升濁陰上干。喘不得臥。治在少陰。
人參 淡熟附子 豬膽汁
又 照前方加淡干姜一錢半。
又 脈弦。暮夜?jié)彡帥_逆。通陽得效。議真武法。以撤其飲。
人參 淡附子 生白芍 茯苓 姜汁
又 真武泄?jié)。脘通思食。能寐昨宵已有渴欲飲水之狀?冀饏T云。渴者飲邪欲去也。當(dāng)健補中陽。以資納谷。
人參 生于術(shù) 淡附子 茯苓 澤瀉
又 早服腎氣丸四五錢。晚用大半夏湯。
人參 半夏 茯苓 姜汁
董 脈弦右濡。陽微惡寒。飲濁上干?韧孪涯。且食減胃衰。寒疝竊踞。陰濁見癥。豈止一端。喻嘉言謂濁陰上加于天。非離照當(dāng)空。氛霧焉得退避。反以地黃五味陰藥附和其陰。陰霾沖逆肆虐。飲邪滔天莫制。議以仲景熟附配生姜法。掃群陰以驅(qū)飲邪。維陽氣以立基本。況尊年尤宜急護(hù)真陽為主。
人參 茯苓 熟附子 生姜汁 南棗
戴 十二月間。診得陽微。濁飲上干為咳。不能臥。曾用小青龍湯。減去麻黃細(xì)辛。服后已得著枕而臥。想更醫(yī)接用不明治飲方法。交驚蟄陽氣發(fā)泄。病勢再熾。頃診脈來濡弱無神。痰飲咳逆未已。諒非前法可效。宗仲景真武湯法。以熟附配生姜。通陽逐飲立法。真武湯去白術(shù)加人參。
計 不臥嗆喘。泛起白沫。都是腎病。議通太陽膀胱。(腎陽虛膀胱氣化不通降)
茯苓 川桂枝 淡干姜 五味子 白芍 炙草
顧 飲邪泛溢。喘嗽。督損頭垂。身動喘甚。食則脘中痞悶。臥則喘咳不得息。肺主出氣。腎主納氣。二臟失司。出納失職。議用早進(jìn)腎氣丸三錢。以納少陰。晚用小青龍法。滌飲。以通太陽經(jīng)腑。此皆圣人內(nèi)飲治法。與亂投膩補有間矣。小青龍去麻辛甘芍。加茯苓杏仁大棗。
某 形盛面亮。脈沉弦。此屬痰飲內(nèi)聚。暮夜屬陰。喘不得臥。仲景謂飲家而咳。當(dāng)治其飲。不當(dāng)治咳。今胸滿腹脹。小水不利。當(dāng)開太陽以導(dǎo)飲逆。小青龍去麻辛合越婢。
桂枝 半夏 干姜 五味 杏仁 石膏 茯苓 白芍
某 服三拗湯。音出喘緩?梢娍嗪两抵嚒K囟鄧I逆下血。中焦必虛。而痰飲留伏顯然。議治其飲。
桂枝湯去甘草加杏仁茯苓苡仁糖炒石膏。
某 太陽經(jīng)氣不開。小水不利。下肢腫浮漸上。著枕氣塞欲坐。濁飲上干。竟有坐臥不安之象。
醫(yī)者但以肺病刻治。于理未合。急用小青龍法。使膀胱之氣無阻礙。濁飲痰氣自無逆沖之患矣。
桂枝 杏仁 干姜 五味 半夏 茯苓
章 伏飲陰濁上干。因春地氣主升而發(fā)。嘔吐不饑。自然脾胃受傷。六君子宣補方法。未嘗不妙。今診得吸氣甚微。小溲晨通暮癃。足跗浮腫。其腑中之氣開闔失司。最慮中滿。夫太陽司開。陽明司闔。濁陰彌漫。通腑即是通陽。仿仲景開太陽一法。
牡蠣 澤瀉 防己 茯苓 五味 干姜
張(二七) 嗆喘哮。坐不得臥。神迷如呆。氣降則清。水寒飲邪。上沖膻中。用逐飲開濁法。(寒飲濁邪上沖膻中)
某(三四) 咳緩。痰少。脘中不爽。肌腠瘙癢。皆濕邪未盡。痰飲竊踞之象。當(dāng)用六安法。(肺胃濕痰)
杏仁 白芥子 炒半夏 茯苓 淡干姜 橘紅
王 當(dāng)年陽虛。濁飲上泛喘急。用真武湯丸而效。因平素嗜酒少谷。中虛濕聚。熱蘊蒸痰。目黃齦血。未可為實熱論治。議方用外臺茯苓飲。減甘草佐以微苦。清滲理其濕熱。以酒客忌甜故也。(中虛濕熱)
茯苓(四兩) 人參(二兩) 苡仁(四兩) 枳實(一兩) 半夏(二兩) 廣皮(二兩)
金石斛八兩。煮汁為丸。
汪 面色鮮明。脘中漾漾欲嘔。因郁勃熱氣。蒸為痰飲。宜暫緩參術(shù)。務(wù)清中焦熱痰。(中焦痰熱)
杏仁 枳實汁 橘紅 栝蔞皮gydjdsj.org.cn/pharm/ 郁金 半夏曲 桔梗 黑梔皮
張(氏) 痰飲挾燥?取:碇邪W。(痰飲挾燥)
陳(嫗) 痰飲挾氣火上踞。脘痞脹不爽。宜理氣熱。(氣火不降)
半夏 茯苓 栝蔞皮 黑梔皮 橘紅 郁金
某 脈弦右澀。面亮舌白?诟刹幌诧。頭重岑岑然。胸脘痹塞而痛。得噯氣稍舒。酒客谷少中虛。痰飲聚蓄。當(dāng)此夏令。地氣上升。飲邪挾氣上阻清空。遂令前癥之來。金匱云。脈弦為飲。色鮮明者為留飲。口干不欲飲水者。此為飲邪未去故也。況 汗出。豈是風(fēng)寒。春夏溫邪。辛溫發(fā)散為大禁。自云身體空飄。年已六旬又四。辛散再泄其陽。不亦左乎。
潘(三八) 遠(yuǎn)客路途。風(fēng)寒外受。熱氣內(nèi)蒸。痰飲日聚于臟之外。絡(luò)脈之中。凡遇風(fēng)冷;蚱亓胰;騽诼敌误w。心事不寧。擾動絡(luò)中宿飲。飲泛氣逆?人浴馊淼仔仉。不思食物。著枕嗆吐稠痰。
氣降自愈。病名哮喘伏飲。治之得宜。除根不速。到老年歲。仍受其累耳。(哮喘伏飲)小青龍湯去細(xì)辛。
童(五六) 背寒。短氣。背痛映心。貫脅入腰。食粥噫氣脘痞。瀉出黃沫。飲邪伏濕。乃陽傷竊發(fā)。此溫經(jīng)通絡(luò)為要。緩用人參。(飲伏經(jīng)絡(luò))
葉(四十) 脈右弦。舌黃不渴。當(dāng)心似阻。昔形壯。今漸瘦?染貌灰。臥著則咳。痰出稍安。此清陽少旋。
支脈結(jié)飲。議通上焦之陽。(胸次清陽少旋支脈結(jié)飲)
鮮薤白 栝蔞皮 半夏 茯苓 川桂枝 姜汁
楊 頭中冷痛。食入不消。筋脈中常似掣痛。此皆陽微不主流行。痰飲日多。氣隧日結(jié)。致四末時冷。先以微通胸中之陽。
干薤白 桂枝 半夏 茯苓 栝蔞皮 姜汁
又 微通其陽已效。痰飲阻氣。用茯苓飲去廣皮加姜汁。
程(三三) 支脈聚飲。寒月喘甚。初因寒濕而得。故食辛稍安。(支脈結(jié)飲)
杏仁 半夏 濃樸 苡仁 茯苓 姜汁法丸。
趙 支飲。脅痛咳逆。小青龍去麻辛。
汪(氏) 支脈結(jié)飲。阻氣喘脹。入脅則痛。厥逆為眩。
茯苓 桂枝 半夏 杏仁 郁金 糖炒石膏
黃 支脈結(jié)飲。發(fā)必喘急。病發(fā)用。
桂枝 茯苓 五味 炙草
馮 懸飲流入胃中。令人酸痛。涌噫酸水。當(dāng)辛通其陽以驅(qū)飲。(懸飲)
桂枝木 半夏 茯苓 炒黑川椒 姜汁
又 照前方加淡附子。
施 診脈右虛。左小弦。面色黃。少華采。左脅肋痛。五六年未愈。凡久恙必入絡(luò)。絡(luò)主血。藥不宜剛。病屬內(nèi)傷。勿事膩補。錄仲景旋復(fù)花湯。加柏子仁歸須桃仁。
又 初服旋復(fù)花湯。未應(yīng)。另更醫(yī)謂是營虛。用參歸熟地桂芍炙草。服后大痛。醫(yī)又轉(zhuǎn)方。用金鈴半夏桃仁延胡茯苓。服之大吐大痛。復(fù)延余治。余再議方。謂肝絡(luò)久病。懸飲流入胃絡(luò)。致痛不已。議太陽陽明開闔方法。
人參 茯苓 炙草 桂枝 煨姜 南棗服苦藥痛嘔?芍柑。以參苓闔陽明。用草桂開太陽。并辛香入絡(luò)。用姜棗通營衛(wèi)。生姜恐伐肝。故取煨以護(hù)元氣。而微開飲氣也。
又 前方服之痛止議丸方。
人參 半夏 川椒 茯苓 桂枝 煨姜南棗湯丸。
某 夏季陽氣大升。痰多嗆咳。甚至夜不得臥。谷味皆變。大便或溏或秘。診脈右大而弦。議以懸飲流入胃絡(luò)。用開闔導(dǎo)飲法。
人參 茯苓 桂枝 炙草 煨姜 南棗
又 早診脈。兩手皆弦。右偏大。凡痰氣上涌?饶嬗。日來小溲少。下焦微腫。議通太陽以撤飲邪。
人參 茯苓 桂枝 炙草 五味 干姜
又 脈弦略數(shù)。不渴不思飲。此飲濁未去。清陽不主營運。前方甘溫。主乎開闔。能令胃喜。次法開太陽以撤飲邪。亦主陽通。據(jù)自述心下胃口。若物阻呆滯。其濁錮陽微大著。其治咳滋陰。適為陰濁橫幟矣。議用大半夏湯法。大半夏湯加炒黑川椒。內(nèi)經(jīng)止有積飲之說。本無痰飲之名。兩漢以前謂之淡飲。仲景始分痰飲。因有痰飲懸飲溢飲支飲之義。而立大小青龍半夏苓桂術(shù)甘腎氣等湯。以及內(nèi)飲外飲諸法?芍^闡發(fā)前賢。獨超千古。與后人所立風(fēng)痰濕痰熱痰gydjdsj.org.cn/jianyan/酒痰食痰之法迥異?傊碉嬛。必由元氣虧乏。及陰盛陽衰而起。以致津液凝滯。不能輸布。留于胸中。水之清者悉變?yōu)闈。水積陰則為飲。飲凝陽則為痰。若果真元充足。胃強脾健。則飲食不失其度。營運不停其機。何痰飲之有。故仲景云。病痰飲者。當(dāng)以溫藥和之。乃后人不知痰飲之義。妄用滾痰丸。茯苓丸。消痰破氣;蜃烫钅佈a等法。大傷脾胃。堆砌助濁。其于仲景痰飲之法。豈不大相乖謬乎。然痰與飲。雖為同類。而實有陰陽之別。陽盛陰虛。則水氣凝而為痰。陰盛陽虛。則水氣溢而為飲。故王晉三先生取仲景之小半夏茯苓。及外臺飲三湯。從脾胃二經(jīng)分痰飲立治法。而先生又取仲景之苓桂術(shù)甘。外臺茯苓飲。腎氣丸。真武湯。分內(nèi)飲外飲治法。而于痰飲之癥。無遺蘊矣。愚歷考先生治痰飲之法。則又有不止于此者。然而病變有不同。治法亦有異。如脾腎陽虛。膀胱氣化不通者。取仲景之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飲。腎氣真武等法。以理陽通陽。及固下益腎。轉(zhuǎn)旋運脾為主。如外寒引動宿飲上逆。及膀胱氣化不通。飲逆肺氣不降者。以小青龍合越婢等法。開太陽膀胱為主。如飲邪伏于經(jīng)絡(luò)。及中虛濕熱成痰者。則有川烏蜀漆之溫經(jīng)通絡(luò)。外臺茯苓飲去甘草。少佐苦辛清滲理濕之法。其飲邪上沖膻中。及懸飲流入胃中而為病者。又有姜附南星菖蒲旋復(fù)川椒等。驅(qū)飲開濁。辛通陽氣等法。絲絲入扣。一以貫之。病情治法。胸有成竹矣。非深于得道者。其孰能之。(鄒滋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