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侶山堂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虛損
    

醫(yī)學(xué)正傳:虛損

論《內(nèi)經(jīng)》曰∶飲食飽甚,汗出于胃。驚而奪精,汗出于心。持重遠行,汗出于腎。疾走恐懼,汗出于肝。搖體勞苦,汗出于脾。又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若夫七情五志之火飛越,男女聲色之欲過淫,是皆虛損之所由也。《機要》曰∶虛損之疾,…

《內(nèi)經(jīng)》曰∶飲食飽甚,汗出于胃。驚而奪精,汗出于心。持重遠行,汗出于腎。疾走恐懼,汗出于肝。搖體勞苦,汗出于脾。又曰∶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若夫七情五志之火飛越,男女聲色之欲過yin,是皆虛損之所由也!稒C要》曰∶虛損之疾,寒熱因虛而感也。感寒則損陽,陽虛則陰盛,損自上而下,一損損于肺,皮聚而毛落,二損損于心,血脈虛少,不能榮于臟腑,婦人則月水不通,三損損于胃,飲食不為肌膚,治宜以辛甘淡,過于胃則不可治矣。感熱則損陰,陰虛則陽盛,損自下而上,一損損于腎,骨痿不能起于床,二損損于肝,筋緩不能自收持,三損損于脾,飲食不能消克,治宜以苦酸咸,過于脾則不可治矣。又曰∶心肺損而色弊,腎肝損而形痿。《難經(jīng)》曰∶治損之法,損其肺者益其氣,損其心者補其榮血,損其脾者調(diào)其飲食,適其寒溫,損其肝者緩其中,損其腎者益其精。是皆虛損病因治法之大要也,學(xué)人詳之。

脈法

《脈經(jīng)》曰∶脈來軟者為虛。緩者為虛。微者為虛。弱者為虛。弦者為中虛。

脈來細而微者,血氣俱虛。脈小者,血氣俱少。

《要略》曰∶脈芤者,為血虛。脈沉小遲者,脫氣。又曰∶血虛,脈大如蔥管。又曰∶脈大而芤者,脫血。

方法

丹溪曰∶天為陽而運于地之外,地為陰而居乎天之中,天之大氣舉之。日,實也,屬陽而運于月之外;月,缺也,屬陰,稟日之光以為明。人受天地之氣以生,天之陽氣為氣,地之陰氣為血,故陽常有余而陰常不足,氣常有余而血常不足也。又曰∶經(jīng)曰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味陰也,補精以陰,求其本也。然味乃如谷菽果菜,出于天賦自然沖和之味,故有食人補陰之功,非醯烹飪調(diào)和偏濃之味,出于人為者也。經(jīng)曰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非天賦之味乎。曰陰之五宮,傷在五味,非人為之味乎。善攝生者,不可謂味以補精,而遂恣于口腹,以自速其禍也。又曰∶形不足者,溫之以氣。

溫,養(yǎng)也,溫存以養(yǎng),使氣自充,氣gydjdsj.org.cn/ksbd/充則形完矣,曰補曰溫,各有其旨。局方悉以溫?zé)崴幾糨o,名曰溫補,豈理也哉。

又曰∶人年老或虛損,精血俱耗,陰不足以配陽,孤陽幾于飛越,天生胃氣尚爾留連,又借水谷之陰,故羈縻而定耳。

局方用溫劑劫虛,蓋脾胃得溫而食進,故亦暫可。夫質(zhì)有濃薄,病有淺深,設(shè)或失手,何以收救。吾寧稍遲,計出萬全,溫劑補虛,決不敢用。

(以上丹溪方法凡一條)

丹溪治老人虛損,但覺小水短少,即是病進,宜以人參白術(shù)為君,牛膝芍藥為臣,陳皮茯苓為佐,春加川芎,夏加黃芩、麥門冬,秋冬加當(dāng)歸身,倍生,一日或一帖或二帖,小水之長若舊乃止,此老人養(yǎng)生之捷法也。(此丹溪養(yǎng)母之方也。)

四君子湯(局方) 治氣虛。

人參(一錢五分) 白術(shù) 茯苓(各二錢) 甘草(一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如自汗或小水利者,去茯苓,加黃 二錢。無汗、小水不利者,只根據(jù)本方。

四物湯(局方) 治血虛。

川歸(二錢) 川芎 芍藥(各一錢五分) 熟地黃(二錢)

上細切,作一服,水煎服。春倍川芎,夏倍芍藥,秋倍地黃,冬倍當(dāng)歸。

八物湯 治氣血兩虛。

四君子合四物湯共為一劑,如上法加減煎服。

六君子湯 治氣虛挾痰。(方見HT 逆門。)

十全大補湯(局方) 治氣血俱虛而挾寒者。

人參 黃 甘草 白茯苓 當(dāng)歸 白術(shù) 白芍肉桂 熟地黃 芎 (各等分)

上細切,每服一兩重,加生姜三片,大棗一枚,水二大盞,煎至─盞,溫服。(加減法宜詳前論。)

大補陰丸 降陰火,補腎水。

黃柏(鹽酒拌,新瓦上炒褐色) 知母(去毛酒拌濕炒,各四兩) 熟地黃(須用懷慶者佳。酒洗焙干用) 板(酥炙黃,各六兩)

上為細末,豬脊骨髓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gydjdsj.org.cn/shouyi/空心姜鹽湯下。

補陰丸(一名虎潛丸)(丹溪)

黃柏(半斤,如前制) 知母(去毛,酒制炒) 熟地黃(各三兩) 龜板(酥炙,四兩) 白芍藥(煨) 陳皮 牛膝(各二兩) 虎脛骨(一兩) 瑣陽(酥炙) 當(dāng)歸(各一兩五錢)

上為細末,酒煮羯羊肉為丸,鹽湯下。冬,加干姜五錢。

加味虎潛丸(丹溪)

人參 黃 芍藥(煨) 黃柏(鹽酒炒) 當(dāng)歸(酒洗) 山藥(各一兩) 瑣陽(酥炙) 枸杞子 虎脛骨(酥炙) 菟絲子(鹽酒浸三宿,細研焙干,入諸藥再研) 龜板(酥炙) 破故紙(炒) 杜仲(姜汁拌炒絲斷) 五味子(各七錢五分) 牛膝(去蘆,酒洗,二兩) 熟地黃(四兩)

上為細末,煉蜜和豬脊骨髓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溫酒或姜鹽湯下。

滋陰大補丸(丹溪)

川牛膝(去蘆) 山藥(各一兩五錢) 杜仲(姜汁拌炒絲斷) 巴戟(去心) 山茱萸(去核) 蓯蓉(酒浸洗新瓦上焙干) 五味子 白茯苓(去皮) 茴香(炒) 遠志(去心,甘草同煮,各一兩) 石菖蒲 枸杞子(各五錢) 熟地黃(二兩)

上為細末,紅棗肉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淡鹽湯或溫酒空心下。與上虎潛丸相間服之,佳。所謂補陰和陽,生血益精,潤肌膚,強筋骨,性味清而不寒,溫而不熱,非達造化之精微者,未足以議于斯也。

補腎丸(丹溪)

黃柏 龜板(各二兩) 杜仲(各根據(jù)前制) 牛膝 陳皮(各二兩) 干姜(五錢,冬加) 五味子(二錢,冬用一兩)

上為細末,姜汁糊或酒糊為丸服,溫酒或白湯空心下。

補天丸

紫河車(一具,即產(chǎn)孩胞衣也。古方不分男女。世傳男用女胎、女用男胎者,俱以初胎者為勝,似為有理。若不可得,但求肥盛無病婦人者,俱可用。初取得,長流水洗凈,去筋膜,以篾籠盛之,外以紙糊,使不泄氣,焙干,要用時,以米醋浸一宿,焙干用)

上以前補腎丸藥為末,同河車再研極細,酒糊為丸;蛐氯∽虾榆囌羰欤八幠⿹v爛為丸亦可。

虛勞者,當(dāng)以骨蒸藥佐之。一云∶氣虛加補氣藥,血虛加補血藥。

一方 用側(cè)柏葉、烏藥葉,俱以酒浸,九蒸九曝,亦同紫河車為丸,名補腎丸。

六味地黃丸(局方) 治腎經(jīng)虛損,久新憔悴,盜汗發(fā)熱,五臟齊損,瘦弱虛煩,骨蒸痿弱,下血咯血等證。

干山藥 山茱萸(去核,各四兩) 澤瀉(去毛) 牡丹皮 白茯苓(各三兩) 熟地黃(八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白湯下。

人參固本丸(局方)

天門冬(去心)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各二兩) 人參(去蘆,一兩) 熟地黃(二兩)

上各焙干,同磨為末,勿犯鐵器,煉蜜為丸;蛑灰蕴扉T冬、熟地黃二味,量酒浸搗膏,同三味末,杵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姜鹽湯下。忌蘿卜

人參膏(丹溪)

人參一味,不拘多少,去蘆細切,量水于銀石器內(nèi),慢火煎如稠餳,瓷器盛貯,每服一、二匙,白湯點服。

補中益氣湯(東垣) 治飲食失節(jié),勞役所傷,暴傷元氣,惡寒發(fā)熱,證似傷寒者。(方見內(nèi)傷門。)

益胃升陽湯(東垣) 血脫益氣,古圣人之法也,先補胃氣,以助生發(fā)之氣,故曰陽生陰長,諸甘藥為之先務(wù),舉世皆以為補,殊不知甘能生血,從陽而引陰也,故先理胃氣,蓋人之身谷為寶也。

柴胡 升麻(各二分五厘) 當(dāng)歸身(酒洗) 炙甘草 陳皮(各五分) 人參(久嗽不用) 炒神曲(各七分五厘) 黃 (一錢,蜜炙) 白術(shù)(一錢五分) 生黃芩(二分)

上細切,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如腹中痛,每服加白芍藥五分,中桂二分。如渴或口燥,加葛根三分。

附湯(嚴(yán)氏) 治陰虛氣弱,虛汗大出不止,肢體倦怠。

附子(炮) 黃 (蜜炙,各二錢)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大棗二枚,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溫服。

參附湯(嚴(yán)氏) 治真陽虛乏,上氣喘息,自汗盜汗,短氣,頭旋眼花。

人參(五錢) 川附子(炮去皮臍,一兩)

上細切,分作三服,加姜水煎,溫服。

茯神(濟生) 治六脈虛軟,咳則心痛,喉仲介介,或腫或痛。

茯神 人參 遠志 通草 麥冬(去心) 黃 (蜜炙) 桔梗(各六分) 甘草 五味子(各三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姜一片,水煎服。

補氣湯(瑞竹堂方) 治氣虛,脈浮而軟,怔忡無時。

黃 (二分,一本作二錢) 人參 甘草(各一錢) 麥門冬(去心) 桔梗(去蘆,各七分)

上細切,作一服,加生姜三片,水二盞,煎至一盞,溫服。

延壽丹(千金) 治諸虛百損,怯弱欲成癆瘵,及大病后虛損不復(fù)。凡人于中年后常服,可以卻疾延年。

五味子 菟絲子(煮爛,另研) 川牛膝 杜仲(姜汁拌炒絲斷) 川歸(酒浸) 山藥 天門冬 麥門冬(去心)

生地黃 熟地黃(各一兩) 肉蓯蓉(二兩) 人參 白茯苓 大茴香 澤瀉 地骨皮 鹿茸 菖蒲(九節(jié)者) 花椒 巴戟(去心) 遠志(去心) 覆盆子(炒去汁) 枸杞子 柏子仁(各五錢)

上共磨為細末,勿犯鐵器蒸搗,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溫酒或姜鹽湯下。如大便溏、小便不利,加車前子二兩。如精滑或夢遺,加赤石脂、山茱萸肉各五錢。忌蘿卜菜。

斑龍丸(青囊集方) 治真陰虛損,老人虛人常服,延年益壽。

鹿角膠(炒成珠子) 鹿角霜 菟絲子(酒浸研細) 柏子仁(取仁洗凈) 熟地黃(各半斤) 白茯苓 補骨脂(各四兩)

上磨為細末,酒煮米糊為丸,或以鹿角膠入好酒烊化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姜鹽湯下,昔蜀中有一老人貨此藥于市,自云壽三百八十歲矣,每歌曰∶尾閭不禁滄海竭,九轉(zhuǎn)金丹都謾說,惟有斑龍頂上珠,能補玉堂關(guān)下闕。當(dāng)時有學(xué)其道者,傳得此方。

桂枝龍骨牡蠣(仲景) 治六脈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人夢交,及盜汗自汗等證。

桂枝 白芍藥(各三錢) 甘草(炙,二錢) 龍骨 牡蠣(各三錢)

上細切,加姜棗,水煎(愚恐此證不可用姜)。

(祖?zhèn)鞣?

治心虛手振。

川歸身(一兩五錢) 川芎(一兩) 粉甘草(一兩五錢) 生地黃(一兩五錢) 遠志(去心,二兩五錢) 棗仁 柏子仁(各三兩) 人參(一兩) 辰砂(五錢另研) 金箔(二十斤) 麝香(一錢) 琥珀(三錢) 茯神(七錢) 膽南星(五錢) 半夏(五錢) 石菖蒲(六錢)

上為極細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辰砂為衣,每服七、八十丸,津唾咽下,或姜湯送下。

(醫(yī)案)

本邑在城金儒元,國子生也,年五十余,身略瘦,十年前得內(nèi)傷挾外感證,一醫(yī)用發(fā)表疏利之劑,十?dāng)?shù)日后,熱雖退而虛未復(fù),胸中痞滿,氣促眩運,召予治。以補中益氣湯,間與東垣消痞丸、陳皮枳術(shù)丸等藥調(diào)理而安,但病根未盡除而住藥,故眩運或時而舉,不甚重來。延至此年,因往杭城跋涉辛苦,而兼色欲之過,還家眩運大作。歷數(shù)醫(yī),皆與防風(fēng)、羌活荊芥、南星、半夏、蒼術(shù)等去風(fēng)散濕消痰之劑,病愈重,一日十?dāng)?shù)次厥去,片時夏蘇,凡動或轉(zhuǎn)側(cè),即厥不知人事。舉家徨徨叫哭,召予治,診其六脈皆浮洪而濡。予曉之曰∶此氣血大虛證,幸脈不數(shù)而身無大熱,不死。但恐病愈后,而有數(shù)年不能下榻行動。病者曰∶只要有命,臥亦甘心。與大補氣血之藥,倍人參、黃 ,或加附子引經(jīng),合大劑一日三帖,又煎人參膏及作紫河車丸、補陰丸之類間服,如此調(diào)理二月余,服煎藥二百余帖,丸藥三、五料,用人參五六斤,其證漸不厥,飲食如故,但未能行動耳。次年聞王布政汝言往京師,道經(jīng)蘭溪,以舟載去彼,俟候求診。

王公曰∶此證陰虛,風(fēng)痰上壅,因誤服參、 多,故病久不愈。立方以天麻、菊花、荊芥、川芎等清上之藥,亦未見效,住藥。后越五、六年,方得起而步履如初。儒元不思昔日病劇而借參、 等藥之功,遂以王公之語,歸咎于予用藥之誤。

噫!彼時若非峻補,何以得一儒元見王公耶。嗚呼!此誠得魚忘筌、得忘蹄也,可勝嘆哉。

東陽邑庠鄒掌教先生一證,發(fā)大汗戰(zhàn),鼓栗振掉,片時許,發(fā)燥熱,身如火燒,又片時許,出大汗如雨,身體若冰冷而就發(fā)寒戰(zhàn)如前,寒后有熱,熱后有汗,三病繼作而晝夜不息。庠生盧明夫與作瘧癥治,不效。召予,診其右手陽脈數(shù)而浮洪無力,陰脈略沉小而亦虛,左三部比右差小而亦浮軟。予曰∶此陽虛證也。用補中益氣湯,倍參、 ,減升、柴一半,加尿浸生附子一錢半,炒黃柏三分,干姜、薄桂各五分,大棗一枚,同煎服。一服而病去三分,二服而減半,四服寒熱止而身尚有微汗,減去桂、附、干姜一半,服二帖全愈。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quán)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xué)論壇 - 醫(yī)學(xué)博客 - 網(wǎng)絡(luò)課程 - 幫助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