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嘔吐
    

女科證治準繩:嘔吐

〔大〕夫婦人嘔吐者,由脾胃有邪冷,谷氣不理所為也,胃為水谷之海,其氣不調而有風冷乘之,冷搏于胃,胃氣逆則令嘔吐也。夫嘔吐之疾,非特脾胃虛冷而嘔吐也,亦有胃熱而嘔者,亦有胃中冷,胃口熱而吐者,亦有痰盛而嘔者,亦gydjdsj.org.cn有血弱而嘔者。經(jīng)云∶無陰則嘔…

〔大〕夫婦人嘔吐者,由脾胃有邪冷,谷氣不理所為也,胃為水谷之海,其氣不調而有風冷乘之,冷搏于胃,胃氣逆則令嘔吐也。夫嘔吐之疾,非特脾胃虛冷而嘔吐也,亦有胃熱而嘔者,亦有胃中冷,胃口熱而吐者,亦有痰盛而嘔者,亦www.med126.com有血弱而嘔者。經(jīng)云∶無陰則嘔是也。不可以一概用藥。如胃冷而嘔吐,宜用《局方》人參丁香散、理中丸,及許仁則半夏丸、人參七味丸。如胃熱而嘔吐者,宜用小柴胡湯、蘆根湯、竹茹湯、槐花散。如胃中冷,胃口熱而嘔吐者,宜用《局方》藿香正氣散,生、棗子煎,沉冷服即止。如痰盛嘔吐者,宜《局方》半夏湯、茯苓湯、二陳湯。如惡阻兼用茯苓丸,自有專門。如血不歸源而嘔吐者,用十全大補(雜病虛勞。)加陳皮、半夏、藿香、姜、棗煎服;蛴邢愀勰_而嘔者,自有專門,不濫及。

〔薛〕東垣先生云∶前證內有故寒與新谷俱入于胃,新故真邪相攻,氣并相逆,復出于胃,故為噦,補手太陰,瀉足少陰。又云∶胃因氣逆為噦。夫嘔、吐噦者,俱屬于胃,以其氣血多少為異耳。如嘔者,陽明也,陽明多血多氣,故有聲有物,血氣俱病也。仲景云∶嘔多雖有陽明證,慎不可下。孫真人云∶嘔家多服生姜,為嘔家之圣藥也。氣逆者必散之,故以生姜為主。吐者,太陽也,太陽多血少氣,故有物無聲,為血病也。有食入則吐,以橘皮去白主之。噦者,少陽也,多氣少血,故有聲無物,乃氣病也,以姜制半夏為主。若脾胃虛弱,寒邪所客,飲食所傷者,用六君、丁香、藿香、生姜之類。若胃中有熱,膈上有痰,用二陳、山梔、黃連、生姜。若久病胃虛,嘔而不納谷者,用生姜、參、術、黃 、香附之類。亦有痰膈中焦,食不得下者,有氣逆而嘔者,有氣郁于胃口者,有食滯于心肺之分而復出者,有胃口有火與痰而嘔者。若注船大吐,渴飲水者即死,童便飲之最妙。前論云∶血不歸源而嘔,用十全大補湯,誠發(fā)前人之未發(fā),愚常用屢效。(此論與王安道《溯gydjdsj.org.cn/hushi/洄集》所論少異,宜參看之。)先太宜人飲食后,聞外言忤意,嘔吐酸水,內熱作渴,惟飲冷水,氣口脈大而無倫,面色青赤,此肝脾郁火,投之以藥,入口即吐。第三日吐宿食,第七日吐酸黃水,十一日吐苦水,脈亦洪大,仍喜飲冷。以黃連煎湯冷凍飲料少許,至二十日,加白術、茯苓,二十五日,加陳皮,三十七日加當歸炙草,至六十日始進米飲半盞,漸進薄粥,調理得痊。府庠沈姬文母,患脾虛中滿,痰嗽發(fā)熱,又食濕面冷茶,吞酸嘔吐絕食,誤服芩、連、青皮等藥,益加寒熱口干,流涎不收,聞食則嘔,數(shù)日矣。迎治,余曰∶脾主涎,此脾虛不能約制也。欲用人參安胃散,惑于眾論,以為胃經(jīng)實火宿食治之,病日增劇。忽思冬瓜,食如指甲一塊,頓發(fā)嘔吐酸水不止,仍服前藥愈劇。復邀視之,則神脫脈絕瀕死矣。惟目睛尚動,余曰∶寒yin于內,治以辛熱,然藥不能下矣。急用鹽、艾、附子炒熱,熨臍腹以散寒回陽,又以口氣補接母口之氣,又以附子作餅,熱貼臍間。時許,神氣少蘇,以參、術、附子為末,仍以是藥加陳皮煎膏為丸,如粟米大,入五七粒于口,隨津液咽下,即不嘔。二日后加至十粒,諸病少退,其涎不止,五日后漸服前劑一二匙,胃氣少復,乃思粥飲。后投以參、術等藥,溫補脾胃,五十余劑而愈。

〔孫〕一婦人三十五歲無子,恐夫娶外家致郁,經(jīng)不行者三月矣。病腹痛惡心,諸醫(yī)皆云有孕,其夫亦粗知醫(yī),舉家欣喜,治以安胎行氣止痛之藥,服三五十帖不效,痛苦益甚。凡未申時發(fā)寒熱,腹中有塊,如彈子大者二三十枚,翻騰作痛,行動則水聲漉漉,痛極則吐酸水五六碗,吐盡則塊息而寒熱除,痛亦不作,明日亦然。又作瘧治,轉劇。召予診,左手弦,尺澀,右手濡弱,重取則滑,尺同左。時經(jīng)已五月不行矣。予曰∶此郁病也,豈有澀脈成孕之理,若然,則前藥當效矣。其夫亦悟。乃為制方,以二陳加香附、山梔、撫芎、玄胡、當歸、紅花之類,藥進而痛止,連與四帖皆效,但藥止則痛發(fā)如故,調治一月不能除根。予因持脈案見先師黃古潭先生,先生乃諭予曰∶此郁火病也。其病起于肝膽,蓋肝主謀慮,膽主決斷,謀不決則郁生,郁生則木盛,木盛則凌脾,脾傷則不能運化精微而生氣血,以故月水不來也。肺金失于母養(yǎng),則降殺之令不行,木寡于畏而侮所不勝,是以直沖犯清道以作吐也,吐后諸證皆減者,木升而火息也。為裁一方∶以黃五錢,柴胡三錢,白芍藥二錢,甘草一錢,陳皮、貝母、枳實各五分,姜三片,一劑而寒熱除,再劑而痛減吐止,水聲亦絕,七日不發(fā)。其夫喜曰∶是何神速也。乃拉予復請命于先生,先生曰∶夫寒熱者,少陽膽也。吐酸者,厥陰肝也。痛而腹塊翻騰者,火盛激動其水,如鍋中湯滾泡浪沸騰是也。吐多則肺金愈傷。故用黃 補肺金為君,使得以制肝木,以柴胡瀉肝為臣,以升發(fā)其膽火。經(jīng)曰∶木郁則達之,達是通達之義。夫木性上升者也,既郁則不升,故用柴胡升發(fā)膽肝之清氣,使沖開其郁結以復其常。又曰∶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瀉之,補肺制肝,正謂此也。又曰∶泄其肝者,緩其中,以甘草緩中為佐。又曰∶木位之主,其瀉以酸,以白芍藥于脾中瀉木為臣,病久生郁,郁久則生涎,以貝母、陳皮、枳實開郁逐涎為裨使,然后金得其正,木得其平,土得其安,由是病去而愈速。前方用山梔、黃連之類,皆降下之藥,火勢正熾,豈區(qū)區(qū)寒涼所能抑哉。故經(jīng)曰∶輕者正治,重則從其性而升之。但凡治病,要當識得此意。

益智子散 治婦人脾胃久虛氣弱,多欲嘔吐,全不下食,四肢無力。

益智(一兩) 附子(炮) 縮砂仁 丁香 濃樸 黃 白術 白茯苓 陳皮 川芎 良姜 藿香葉 當歸(各七錢半) 人參 桂心(各半兩)

上 咀,每服三錢,姜三片,棗一枚,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無時溫服。

丁香散 治婦人臟腑虛冷,脾胃氣弱,食則嘔吐,水谷不消。

丁香 白術 縮砂草果仁 橘皮(各七錢半) 當歸 白豆蔻 藿香葉 神曲 訶子皮 甘草(各半兩) 人參(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二三錢,煎姜棗湯調下。

竹茹湯 治胃熱嘔吐。

干葛(三兩) 半夏(湯洗七次,姜汁半盞,漿水一升,煮耗一半,取七錢半)甘草(七錢半)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姜三片,竹茹雞蛋大,棗子一枚,煎至一盞,去滓溫服。

許學士云∶胃熱者手足心熱。政和中,一宗人病傷寒,得汗身涼,數(shù)日后忽嘔吐,藥與飲食俱不下。醫(yī)者皆用丁香、藿香、滑石等藥,下咽即吐。予曰∶此正汗后飲熱留胃脘,孫兆竹茹湯正相當爾。亟治藥與之,實時愈。

良方槐花散

皂莢 白礬 槐花(炒,令黃黑色)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白湯調下二錢。

許仁則半夏丸 療積冷在胃,嘔逆不下食方。

半夏(一升,真熊州者,洗去滑) 小麥曲(一升)

上搗半夏為散,以水搜面,丸如彈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則是藥成。初吞四五丸,日二服,稍加至十四五丸,旋煮旋服,比覺病減,欲更合服亦佳。忌羊肉、餳。

又根據(jù)前半夏丸,雖覺漸損,然病根不除,欲多合前丸,又慮藥毒不可久服,欲不服又恐病滋蔓,宜合人參七味丸服之。

人參七味丸

人參 白術(各五兩) 濃樸(炙) 細辛(各四兩) 生姜(八兩,末) 橘皮(三兩)桂心(二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飲下十丸,漸加至二十丸,與半夏丸間服亦可。忌、李、肉、生蔥、生菜。

《補遺》治男子婦人一切嘔吐。五苓散內除桂,加半夏末如桂分兩,每服一錢,以生姜自然汁調搜和如面,候半時久,再以白沸湯一小盞,調開溫服。(五苓散方,見傷寒準繩渴門。)

青金丹 治一切嘔吐不已。

硫黃(二錢) 水銀(一錢)

入銚內慢火熬化,以木篦子撥炒成砂,再入乳缽研黑不見星,以姜汁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三十丸,米飲下。

人參安胃散 治脾胃虛熱,嘔吐泄瀉,或飲食不入。

人參(一錢) 黃 (炒,二錢)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白芍藥(七分) 白茯苓(四分)陳皮(三分) 黃連(炒,二分)

上水煎服。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