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太乙神丹 |
處方來源 | 丹溪心法附余1536年 |
劑型 | 散劑 |
藥物組成 | 雄黃3g,文蛤(一名五倍子,捶碎,洗凈,焙)90g,山慈菇(去皮,洗凈,焙)60g,紅芽大戟(去皮,洗凈,焙,干燥)45g,千金子(一名續(xù)隨子,去殼,研去油,取霜)30g,朱砂15g,麝香9g。 |
加減 | |
功效 | 解毒辟穢,化痰開竅。 |
主治 | 感受穢惡痰濁之邪,既腹脹悶疼痛,嘔吐泄瀉,小兒痰厥,及疔瘡癤腫。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上除雄黃、朱砂、千金子、麝香另研外,其余三味為細末。卻入前四味,再研勻,以糯米糊和劑,杵千余下,作餅子40個,如錢大,陰干。生姜、薄荷汁入井花水磨服。大人中風、諸癇用酒磨服;小兒急慢驚風、五疳、八痢,1餅作五服,太薄荷1葉,同井花水磨服;牙關(guān)緊者,涂之即開;癰疽、發(fā)背、疔瘡,用井花水磨服,及涂患處,未潰者覺癢立消;頭痛,用酒入薄荷同研爛,以紙花貼太陽穴上。體實者,1餅作二服;體虛者,1餅作三服。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1.流行性腦膜炎:應(yīng)用本方治療本病21例(見腦脊液混濁或膿性,其中16例檢出腦膜炎球菌),按病情及年齡每次服0.3-0.6g,日服3-4次,癥狀減輕后,減量服用至腦脊液或血象恢復正常為止,平均服用日數(shù)為6-10日,結(jié)果全部治愈。上海市傳染病院用同法治療本病20例,除療程過短的2例及加用磺胺嘧啶的1例外,其余連續(xù)單獨服用本方3日以上的17例中,1例完全有效,15例部分有效,1例無效。 2.兒童癲癇:用本方和紫參片(本方中加入苦參一味,制成片劑稱紫參片)治療兒童癲癇患者155例(年齡在2個月至14歲),本方劑量1歲以內(nèi)每日0.15g,1-5歲0.3g,6-10歲0.6g,11-14歲0.9g,分早晚2次溫開水送服;紫參片劑量較本方增加三分之一。均于半年不發(fā)病后減半。患者接受本方或紫參片治療后,若原來服用西藥者,仍照常服用,待加服以本方或紫參片2個月以上不發(fā)病,或于原來發(fā)作間歇3倍以上無發(fā)作時,逐步停服西藥。結(jié)果用本方組115例,治愈37例(32.2%),有效42(36.5%),無效36例(31.3%),總有效率58.2%;紫參片組40例,治愈17例(42.5%),有效13例(32.5%),無效10例(25.0%),總有效率為75%。在治愈病例中,有不少是西藥治療無效的患兒,且大多數(shù)服藥期間均未發(fā)現(xiàn)任何副作用,對肝、腎、血細胞亦均無損害。本方和紫參片對癲癇大發(fā)作、精神運動性發(fā)作的效果較好,對癲癇小發(fā)作的療效較差。紫參片治療癲癇大小混合發(fā)作型效果亦佳。 3.小兒痄腮:應(yīng)用玉樞丹口服:每次1-3歲0.3-0.5g,4-7歲0.7-0.9g,8-9歲1.0-1.2g,11-14歲1.3-1.5g,每日3次,溫開水送下。同時配合外敷(用5-6g藥研末醋調(diào)成糊狀,涂于患處,每日3-4次,與口服藥同時用),保留灌腸(每次1-3歲1-2g,4-7歲2-3g,8-10歲3-4g,11-14歲4-5g,分另加入0.9%生理鹽水20ml、30ml、50ml,食醋5-15ml,清潔保留灌腸,每日1次)。治療小兒痄腮85例中,男50例,女35例;年齡1-14歲;病程0.5-5日。結(jié)果:治療5-7日,腮部硬腫疼痛及全身癥狀消失,化驗室檢查正常,無其它并發(fā)癥者為治愈,共65例,占76.47%;用藥8-14日,腮部硬腫疼痛基本消失或減輕,化驗室檢查正常,無其它并發(fā)癥者為好轉(zhuǎn),共15例,占17.64%;用藥8-14日,癥狀、體征、化驗室檢查無改善,并出現(xiàn)其它并發(fā)癥者為無效,共5例,占5.89%;總有效率為94.11%。又治療小兒痄腮應(yīng)用本品醋調(diào),涂于患處。重癥配以口服湯劑藍根青葉湯:板藍根20g,大青葉20g,牛蒡子15g,甘草10g。水煎服,日1劑,分4次服。視患兒身體素質(zhì)和年齡不同,合并癥輕重不同,臨癥隨癥加減。喉痛加寸冬、豆根,嘔吐加半夏、麥片,睪丸紅腫加橘核、荔枝、延胡索。本組50例,顯效32例,有效18例,總有效率為100%。 4.小兒菌痢:用本品內(nèi)服治小兒菌痢,每日量:1-3歲0.3g,3-7歲0.6g,7-10歲0.9g,10-14歲1.2g,均分3次溫開水送服。本組43例中,21例曾用痢特靈、吡哌酸、慶大霉素等治療,但效果不佳。用本品治療后,服藥最短1日半,半數(shù)以上為3-5日癥狀消失,大便化驗正常,痊愈39例,好轉(zhuǎn)2例,無效2例(服藥7日內(nèi)無變化),總有效率為95.58%。 5.酸性粒細胞增多癥:用本品與干蟾粉和強的松聯(lián)合應(yīng)用治療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癥,本品成人每次服2片,小兒0.5-1片,日3次;干蟾粉成人每次1g,小兒0.5g;強的松按常用量;7-14日或1個月為1療程。結(jié)果13例中,臨床治愈7例,有效6例。從而推測本品和干蟾粉可能屬免疫調(diào)節(jié)劑。 6.慢性咽炎:取本品30g,參三七15g,共為極細末。1劑分3次用醋調(diào)敷于頸前喉結(jié)上方凹陷處,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隔日更換,經(jīng)常用醋保持濕潤。以本法治療慢性咽炎7例,用藥2-6次后,5例痊愈,2例顯效。 7.帶狀皰疹:用本品一粒,在適量食醋中(或涼開水)磨化,然后沾藥汁外搽患部,每日3-4次,另用燈草沾麻油搽患部,在帶狀皰疹首尾各點3-5壯,一般治療3-5日即結(jié)痂而愈。另采用梅花針點刺,配合負壓罐及外敷本品治療39例帶狀瘡疹,結(jié)果顯效10例,有效29例。 8.外科感染性疾患:用本品內(nèi)服并配合外敷,口服每次3片,日3次;外用本品搗碎,以醋或涼開水調(diào)成糊狀敷患處。治療癰、疔、癤腫、丹毒等一般瘡瘍外科感染性疾患42例,全部于5-12日內(nèi)治愈。另用本品治療186例皮膚及軟組織化膿性感染,其中有急性淋巴結(jié)炎58例、癤腫54例、蜂窩織炎38例、急性乳腺炎24例、癰腫6例、急性淋巴管炎4例、丹毒2例,局部均有紅腫熱痛等急性炎癥癥狀。治以本品糊劑外敷,每日1-2次或多次;癥狀嚴重者并用本品內(nèi)服,每日1-2次,每次1-2片,必要時3-6小時服1-2片;少數(shù)感染嚴重者.尤其小兒配合應(yīng)用抗生素或磺胺藥。結(jié)果治愈162例,24例最后形成膿腫作了切開引流,本組總有效率87.1%,24例最后形成膿腫作了切開引流,本組總有效率87.1%。其中尤以丹毒及急性淋巴管炎療效最好(治愈率100%),癤腫及急性淋巴結(jié)炎療效也很好,癰及乳腺炎療效最差。治愈時間最短者僅2日,以3-7日為多。 |
藥理作用 | 1.抗腦膜炎球菌:將玉樞丹的各種原料藥物分別加水煮沸20分鐘,各配成重量與容量之比為50%的煎劑。觀察其對三株腦膜炎球菌的抗菌作用,結(jié)果表明,玉樞丹中的某些成分對腦膜炎球菌的抗菌作用很強,有些作用甚弱,有些全無抗菌作用。 2.抗急性白血病:作用本品灌胃給藥,每只小鼠每次給藥10mg,連用6日,對實驗白血病小鼠(L7212)的白血病細胞有明顯的抑制和殺傷作用(主要作用于細胞增殖周期的S期),能緩解、減輕白血病細胞對肝脾尤其是對肝臟的浸潤作用;對實驗白血病小鼠(L1210)的白血病細胞亦有明顯的抑制和殺傷作用,具有明顯的抗腹腔炎癥,緩解、減輕白血病細胞對脾臟浸潤的作用,從而具有延長白血病小鼠存活時間的作用。 |
毒性試驗 | |
化學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