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學
第九章 中藥
一、選擇題
(一)A型選擇題
1、性能類似的兩藥合用,可增強原有療效的配伍關系是。
A.相使 B.相須 C.相畏 D.相殺 E.相惡
2、一種藥物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種藥物消除的配伍關系是一。
A.相殺 B.相使 C.相反 D.相畏 E.相惡
3、一種藥物能減輕另一種藥物的毒烈之性,這種配伍關系叫。
A.相反B.相畏C.相使D.相殺E.相惡
4、能發(fā)表散邪的藥大多味_。
A.苦 B.辛C.咸 D.甘 E.澀
5、能補虛的藥大多味_。
A.甘 B.淡 C.酸 D.咸 E.芳香
6、能燥濕的藥大多味。
A.辛 B.淡 C.苦 D.澀 E.咸
7、能澀腸止瀉的藥大多味_。
A.酸 B.苦 C.辛 D.甘 E.咸
8、辛味的作用是
A.活血、行氣 B.補虛、和中 C.收斂、固澀 D.燥濕、降逆 E.軟堅、瀉下
9、甘味的作用是
A.收斂、固澀B.發(fā)表、活血C.燥濕、通泄 D.補虛、緩急 E.軟堅、瀉下
10、酸味的作用是
A.行氣、活血B.補虛、和中 C.固澀、收斂D.瀉下、軟堅 E.燥濕、清泄
11、苦味的作用是。
A.軟堅、瀉下 B.燥濕、降泄 C.補虛、解毒 D.發(fā)表、行氣
E.生津、安蛔
12、咸味的作用是
A.堅陰、燥濕 B.軟堅、瀉下 C.補虛、潤燥 D.開竅、燥濕
E.滲濕、利水
13、淡味的作用是
A.發(fā)散表邪 B.緩急止痛 C.燥濕散寒 D.生津止渴 E.滲濕利水
14、澀味的作用是。
A.收斂固澀 B.補虛和中 C.清熱生津 D.滲濕利水 E.化濕辟穢
15、下列哪項不是甘味的作用?
A.和中 B.緩急 C.解毒 D.利濕 E.調(diào)和藥性
16、能發(fā)散風寒的藥大多_。
A.辛涼B.辛溫C.辛寒 D.辛平 E.以上皆非
17、能發(fā)散風熱的藥大多_。
A.辛溫B.辛涼 C.辛熱 D.辛平 E.以上皆非
18、能治寒濕證的藥大多。
A.淡溫B.甘溫C.苦溫D.咸溫 E.酸溫
19、升浮性表示藥物作用趨向是
A.上行向外 B.上行向內(nèi) C.下行向外 D.下行向內(nèi) E.以上皆非
20、沉降性表示藥物的作用趨向是
A.上行向外 B.下行向內(nèi) C.下行向外 D.上行向內(nèi) E.以上皆非
30、下列哪項不屬升浮性范疇?
A.發(fā)表B.散風C.涌吐 D.止嘔 E.開竅
31、下列哪項不屬沉降性范疇?
A.清熱 B.止咳 C.降逆D.開竅 E.消積
32、歸經(jīng)是為藥物的作用 。
A.定性 B.定向 C.定位 D.定能 E.定有毒無毒
33、風寒感冒,肺氣壅遏的咳喘實證宜選用:
34、風寒表證兼有水腫者宜選用:
35、麻黃所不具有的功效是:
A發(fā)汗解表 B發(fā)汗解肌 C 散寒通滯 D發(fā)汗平喘 E 發(fā)汗利尿
36、風寒表實無汗者,風寒表虛有汗者均可選用的藥物是:
A溫通經(jīng)絡 B溫通經(jīng)脈 C溫陽化氣 D溫通胸陽 E溫通血脈
38、表虛有汗者桂枝最善配伍的藥物是:
衛(wèi)生資格考試網(wǎng) A白芍 B麻黃 C葛根 D荊芥 E防風
39、桂枝不具有的功效是:
A發(fā)汗解肌 B溫通經(jīng)脈 C溫陽化氣 D散寒止痛 E溫胃止嘔
40、既可發(fā)汗散風,又可勝濕止痛的藥物是:
41、既可治療感冒頭痛,又可治療風濕痹痛的藥物是:
A荊芥 B防風 C辛夷 D胡荽 E香薷
42、防風不具有的功效是:
A化濕和中 B勝濕止痛 C發(fā)表散風 D炒用止瀉 E祛風止痙
44、薄荷不具有的功效是:
A疏散風熱 B清利頭目 C利咽透疹 D解毒散腫 E疏肝解郁
45、既可疏散風熱,又可疏肝解郁的藥物是:
46、既可疏散風熱,又可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的藥物是:
47、既治療風熱感冒頭痛發(fā)熱,又治療肝郁氣滯胸悶脅痛的藥物是:
A菊花 B葛根 C升麻 D薄荷 E牛蒡子
48、既治療風熱上攻目赤腫痛,又治療肝腎不足視物昏花的藥是:
A桑葉 B菊花 C蟬蛻 D木賊E薄荷
49、既可清熱解毒,又可平肝明目的藥物是:
A菊花 B桑葉 C薄荷 D升麻 E牛蒡子
50、既可治療感冒發(fā)熱,又可治療寒熱往來的藥物是:
A菊花 B葛根 C升麻 D柴胡 E薄荷
51、柴胡不具有的功效是:
A疏散退熱 B疏肝解郁 C平肝明目 D退熱截瘧 E升陽舉陷
52、既可治療感冒發(fā)熱,又可治療氣虛下陷的藥物是:
A葛根 B柴胡C升麻 D牛蒡子 E木賊
53、獨活的功效特點是:
A.善祛在上之風寒濕邪 B.善祛在下之風寒濕邪
C.善祛在表之風寒濕區(qū)邪 D.善祛在里之寒濕邪氣
E.以上均不是。
54、秦艽的功效是:
A.祛風濕,治骨鯁 B.祛風濕,補肝腎 C.祛風濕,利水
D.祛風濕,安胎 E.祛風濕,退虛熱
55、芳香化濕藥性味多為
A苦溫 B辛苦溫 C辛溫 D辛苦寒 E辛寒
56、既化濕,解暑,又能止嘔的藥物是
57、既化暑濕,又散風寒,和中止嘔的藥物是
A佩蘭 B藿香 C香薷 D蒼術 E紫蘇
58、暑月外感風寒,內(nèi)傷性冷者,宜選用
A蒼術 B厚樸 C藿香 D 紫蘇 E砂仁
59、利水滲濕藥的性味多甘平
A.甘平 B.甘辛 C.甘寒 D.甘淡 E.甘苦
60、既利水又健脾的藥是
61、既利水又安神的藥是
A.茯苓 B.豬苓 C.澤瀉 D.冬瓜皮 E.葫蘆
62、脾虛水腫的首選藥物是
A.茯苓 B.豬苓 C.澤瀉 D.冬瓜皮 E.葫蘆
63、下列哪項不是車前子的功效
A、利尿通淋 B、清肺化痰 C、清熱解毒 D、滲濕止瀉
E、清肝明目
64、車前子入湯劑須
A.后下 B.先煎 C、包煎 D.另煎 E.打碎
65、治濕熱黃疸之要藥是
66、金錢草長于治療
A.熱淋,血淋 B.熱淋,石淋 C.熱淋,膏淋 D.石淋,血淋
E.石淋,膏淋
67、石膏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瀉火 B除煩止嘔 C除煩止渴 D收斂生肌 E清熱收斂
68、善清瀉肺胃二經(jīng)氣分實熱的要藥是:
69、具有滋陰潤燥的清熱瀉火藥是:
70、知母所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瀉火 B滋陰潤躁 C滋陰退虛熱 D 生津止渴 E清熱消癰
71、黃芩所不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燥濕 B瀉火解毒C涼血止血 D退熱除蒸 E除熱安胎
72、黃連所不具有的作用是:
A清肺火 B清心火 C清胃火 D清大腸濕熱E解熱毒療瘡
73、既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又可退熱除蒸的藥是:
A黃連 B黃柏 C黃芩 D梔子 E龍膽草
A癰腫疔瘡 B腸癰、肺癰 C外感風熱 D瘰疬痰核 E熱毒血痢
75、被前人稱為“瘡家圣藥”的藥物是:
76、金銀花的性味是;
A辛、苦,寒 B甘,寒 C甘、苦,寒D苦,寒 E苦,微寒
77、既可清熱涼血止血,又可養(yǎng)陰生津止渴的藥物是:
78、下列藥物中,用于肉食積滯最好的藥物是
A蜜制大黃 B醋制大黃 C生大黃 D大黃炭 E酒制大黃
80、大黃用于治療大便秘結,胃腸積滯,宜用:
A生大黃 B 醋制大黃 C蜜制大黃D大黃炭 E酒制大黃
81、具有瀉下、軟堅、清熱作用的藥物是:
82、不宜與甘遂同用的藥物是:
83、半夏尤善治
A熱痰證 B寒痰證 C濕痰證 D燥痰證 E風痰證
A川貝母偏于甘潤,浙貝母偏于苦泄
B川貝母能潤肺化痰,浙貝母能解郁散結
C川貝母質(zhì)優(yōu)效佳,浙貝母質(zhì)次效遜
D川貝母養(yǎng)陰潤肺,浙貝母化痰散結
E川貝母清熱化痰,浙貝母潤燥化痰
85、川貝的功效是
A清熱化痰,潤肺止咳 B清熱化痰,開郁散結 C宣肺化痰,利咽
D清熱化痰,除煩止渴 E清熱化痰,潤腸通便
86、既能清熱化痰,又能寬胸散結的藥物是
87、既能降氣化痰,又能潤腸通便的止咳平喘藥是
88、橘皮的功效是
A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B疏肝理氣,消積化滯 C破氣除痞,化痰消積
D疏肝解郁,理氣化痰 E疏肝理氣,化痰止咳
89、醋制香附可增強
A止痛之功 B活血之功 C、疏肝作用 D收斂作用 E引藥入肝
90、川楝子的功效是
A行氣止痛,殺蟲療癬 B行氣止痛,煨用止瀉 C行氣止痛,調(diào)經(jīng)
D行氣止痛,活血 E行氣止痛,溫中
91、治胸痹的要藥是
92、既能溫中散寒,又能回陽通脈的藥物是
93、治亡陽證宜首選
94、既能回陽教逆,又能散寒止痛的藥物:
A.肉桂B(yǎng).附子C.烏頭D.桂枝 E.干姜
95、附子先煎的目的:
A.緩和藥物的性能 B.降低藥物的毒性 C.擴大用藥范圍 D.易溶出有效成份E.減小刺激味
96、附子回陽救逆常配:
A.肉桂 B.細辛 C.干姜 D.吳茱萸 E.高良姜
97、治療氣虛暴脫、脈微欲絕的首選藥物是
98、治療中氣下陷、久瀉脫肛的首選藥物是
99、具有補氣升陽,益衛(wèi)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腫功效的藥物是
A.黃芪 B. 甘草C. 黨參 D. 白術 E. 柴胡
100、鉤藤入煎劑宜
A久煎 B先煎 C另煎 D后下 E包煎
101、鉤藤與天麻相同的功效是
A息風止痙 B清肝明目 C祛風通絡 D解毒散結 E化痰開竅
102、既能開竅醒神,又能活血通經(jīng)的藥物是
二、判斷題
1、藥味只有辛甘酸苦咸五種。()
2、藥味既是藥效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藥物真實滋味的具體表示。()
3、辛味的作用特點是能行散。()
4、凡能補虛的藥大多味甘。()
5、苦泄含義有二,即降泄、清泄。()
6、淡味能滲利傷陰。()
7、歸經(jīng)所指藥物作用的部位與現(xiàn)代解剖學所指部位相同。()
8、相惡表示減效,用藥時應加以注意。()
9、相反表示增毒,原則上應絕對禁止。()
10、“十九畏”屬相畏范疇。()
11、中藥的不良反應惟指毒性反應。()
12、解表藥多為辛散之品,入湯劑不宜久煎。()
13、麻黃、桂枝對表實無汗,表虛有汗皆可應用。()
14、薄荷功善疏散上焦風熱,對肝郁氣滯者不可應用。()
15、菊花可治肝火上攻所致的目赤腫痛,肝腎不足所致的目疾不宜應用。()
16、藿香,佩蘭皆可治療暑月外感風寒,內(nèi)傷生冷者。()
17、茯苓藥性平和,無寒熱之偏,故可治寒熱虛實各種水腫。()
18、茯苓具有健脾利濕之功,故人宜脾虛水腫。()
19、茵陳蒿與金錢草都能利濕退黃,利尿通淋。()
20、凡可清解里熱,治療里熱證為主要功效的藥物,稱為清熱藥。()
21、清熱藥只可用來治療實熱證,對陰虛發(fā)熱者禁用。( )
22、煅石膏內(nèi)服、外用均可。()
23、知母既可治療氣分實熱證,又可治療陰虛火熱證。()
24、黃芩善清下焦?jié)駸幔稽S連善清上焦?jié)駸幔稽S柏善清中焦?jié)駸。?
25、黃芩生用清熱瀉火,炒用可安胎,炒炭可止血。()
26、黃連善治濕疹、濕瘡,黃柏善治瘡腫疔毒。()
27、金銀花既可清熱解毒又可疏散風熱。()
29、生地黃可清熱涼血,養(yǎng)陰,故可治療溫熱病后期,陰液已傷夜熱早涼及陰虛內(nèi)熱者。()
30、青蒿既可解暑,又可截瘧。()
31、大黃功效是:瀉下逐水,清熱利尿,止血,解毒,活血化瘀。()
32、附子和肉桂均大辛大熱,皆可可引火歸原。()
33、附子有毒性,入煎劑宜先煎。()
34、川楝子性味辛溫,能行氣止痛,解毒殺蟲。()
35、止血藥能制止體內(nèi)外各種出血,若出血過多,氣隨血脫者,則急須用收斂止血藥。()
36、三七的功效是收斂止血,活血定痛。()
37、半夏為燥濕化痰,溫化寒痰之藥,尤善治療濕痰與寒痰。()
38、前胡既能降氣化痰,又能宣散風寒。()
39、痰熱喘咳、胸痹、結胸宜選用川貝母。()
40、天麻甘潤不烈,作用平和,故可用治各種病因之肝風內(nèi)動,驚癇抽搐,不論寒熱虛實,皆可配伍應用。
41、黃芪解毒生肌,多用于氣血不足,瘡瘍內(nèi)陷的膿成不潰或潰久不斂。()
42、補血藥中,既能補血,又能潤腸通便的藥物有當歸與熟地。()
43、五味子與烏梅均止咳、止瀉、止痛。()
44、白術,欲其健脾止瀉宜生用,燥濕利水宜炒用。()
45、鹿茸宜入湯劑煎服,并從大劑量開始。()
46、人參的功效是:大補元氣,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47、開竅藥功能開竅醒神,可用于各種神志昏亂。
三、名詞解釋
四氣 五味 升降沉浮 歸經(jīng) 毒性 炮制 七情 相使 相畏 相反
四、簡答題
1、試舉例說明炮制的目的。
2、簡述解表藥使用注意事項。
3、簡述麻黃的功效及主治證。
4、簡述桂枝的功效及主治證。
5、簡述柴胡的功效及主治證。
6、獨活可治外感風寒挾濕表證,述其原因。
7、化濕藥為什么要后下?
8、藿香治何種嘔吐,為什么?
9、茯苓為什么可治寒熱虛實各種水腫。
10、石膏有生用、煅用之分;其功效各有何不同?
11、簡述大黃主要治療哪些病證。
12、試述瀉下藥的概念和作用,以及應用注意事項。
13、試述黃芪的性味、功效和適應證。
14、為何說附子為回陽救逆的要藥?
五、論述題:
1、試述麻黃與桂枝功效及應用方面異同點。
2、茯苓可治療哪些病證,結合性味特點加以說明。
3、試述石膏與知母功效及應用的異同點。
4、試述黃芩、黃連、黃柏功用異同點。
5、試述金銀花與連翹在功用方面有何異同。
6、大黃可治療哪些病證,并結合性能特點加以說明。
7、試述附子的功能與主要臨床應用。
8、試述川貝與浙貝功效及應用的異同。
9、試述熟地黃、生地黃在性味、功效、主治方面的主要區(qū)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