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大學2006–2007學年度第一學期
病理學課程試卷(A卷、船山2005級護理專業(yè))
考試日期:2007年1月17日 考試類別:考試 考試時間:120分鐘
一、單選題:(每題 1 分,共20分)
1.慢性萎縮性胃炎時粘膜上皮可化生為
A、鱗狀上皮 B、軟骨 C、骨 D、腸上皮 E、移行上皮
2.風濕性肉芽腫中的壞死為
A、固縮性壞死 B、干酪樣壞死 C、纖維素樣壞死
D、壞疽 E、液化性壞死
3.彌漫性血管內凝血時血栓為
A、延續(xù)性血栓 B、混合血栓C、紅色血栓
D、白色血栓 E、透明血栓
4.有關乙腦的主要病理變化錯誤的是
A、篩狀軟化灶形成 B、膠質結節(jié)C、 病變以小腦、延髓和橋腦最嚴重
D、淋巴細胞袖套狀浸潤 E、神經細胞的變性、壞死
5.在肺組織內,見到含有膽汁的癌巢,應診斷為:
D、副腫瘤綜合癥E、肝轉移性肺癌
6.診斷惡性腫瘤的組織學依據是
A、細胞核增多 B、粘液分泌增多 C、細胞異形性顯著
D、細胞漿豐富 E、核仁明顯
7.栓塞大腦中動脈的血栓可能來源于
A、髂動脈B、腸系膜靜脈 C、髂靜脈
D、右心房E、左心房
8.在惡性腫瘤患者外周血中查見惡性腫瘤細胞,說明該患者
A、已是惡性腫瘤晚期 B、已發(fā)生廣泛轉移 C、已發(fā)生血道轉移
D、并發(fā)白血病 E、有可能發(fā)生轉移
9.下述哪項不是慢性腎盂腎炎的特點
A、皮髓質界限模糊,腎乳頭萎縮
B、腎盂粘膜粗糙,腎盂、腎盞疤痕收縮變形
C、腎包膜增厚粘連不易剝離
D、質地變硬,表面凹凸不平
E、雙側腎臟對稱性縮小
10.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最常見部位
A、交通支B、左前降支C、左冠狀動脈開口處
D、右冠狀動脈 E、左旋支
11.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中增生的細胞是
A、腎小球間質細胞 B、腎小球球囊臟層上皮 C、腎小球系膜細胞及內皮細胞
D、腎小球球囊壁層上皮 E、腎小球周圍纖維母細胞
12. 有關肺源性心臟病的描述,錯誤的是
A、持續(xù)性動脈高壓是發(fā)病環(huán)節(jié) B、大循環(huán)淤血 C、左心肥大
D、肺廣泛纖維化可引起 E、多由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引起
A、充血水腫期 B、紅色肝樣變期 C、恢復期
D、灰色肝樣變期E、溶解消散期
14. 良惡性葡萄胎的相同點在于
A、侵犯肌層 B、可有遠隔臟器轉移 C、發(fā)生陰道結節(jié)
D、可見胎盤絨毛組織 E、明顯的出血壞死
A、門脈性肝硬化 B、淤血性肝硬化C、膽汁性肝硬化
D、干線性肝硬化 E、壞死后性肝硬化
16. 印戒細胞見于:
A、髓樣癌 B、類癌 C、粘液腺癌 D、硬癌 E、管狀腺癌
17. 下列為出血性梗死的是
A、脾梗死 B、腎梗死C、心肌梗死
18. 下列哪項描述是正確的?
A、貧血性腦梗死屬于凝固性壞死
B、血管壁玻變多見于惡性高血壓病
C、癌與肉瘤的區(qū)別困難時可用網狀纖維染色
D、粘液樣變性可見于粘液腺來源腫瘤
E、腸系膜動脈粥樣硬化伴栓塞可發(fā)生貧血性梗死
19. 慢性炎癥組織內浸潤的細胞主要是
A、中性白細胞 B、嗜堿性粒細胞C、淋巴細胞
D、嗜酸性粒細胞E、肥大細胞
20. 乳腺癌好發(fā)于乳腺的
A、乳暈部B、內上象限C、外下象限
D、內下象限 E、外上象限
二、多選題(每題1分,共10分)
1.下列能并發(fā)腸粘膜炎性息肉的疾病有
 住院醫(yī)師; A、細菌性痢疾 B、腸腺瘤 C、腸結核
D、腸血吸蟲病 E、阿米巴痢疾
2.二尖瓣狹窄可引起
A、右心室肥大擴張 B、左心房肥大擴張 C、肺動脈高壓
D、左心室肥大擴張 E、右心房肥大擴張
3.原發(fā)性肺結核與繼發(fā)性肺結核的區(qū)別,在于后者
A、常以增生為主B、多在肺內沿支氣管播散 C、病變波浪起伏,可互相轉化
D、肺門淋巴結一般有明顯病變 E、病變從肺尖開始
4.腎病綜合癥的表現(xiàn)有:
A、大量蛋白尿 B、高血壓C、高脂血癥
D、低蛋白血癥 E、高度水腫
5.對皮膚基底細胞癌描寫不正確的是:
A、對放射治療敏感 B、預后差 C、好發(fā)于頭面部
D、易發(fā)生轉移E、常形成潰瘍
6.動脈粥樣硬化的復合病變是
A、血栓形成B、斑塊內出血 C、斑塊內鈣化
D、斑塊破裂E、動脈瘤形成
7.炎癥的基本病變有
A、疼痛 B、變質 C、發(fā)熱 D、滲出 E、增生
8.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病變是
A、軟骨變性,萎縮,鈣化或骨化 B、粘液腺肥大、增生
C、管壁平滑肌束斷裂、萎縮、纖維化 D、粘膜上皮纖毛倒狀
E、充血、水腫、中性白細胞浸潤
9.下列哪些不是肉芽組織的組成部分
A、纖維母細胞 B、角化珠 C、多核巨細胞 D、新生毛細血管 E、神經纖維
10.對子宮頸原位癌描述正確的是
A、一般在上皮下,不超過3mm B、基底膜完整 C、可累及宮頸腺體
D、多為內生浸潤型 E、五年存活率較低
三、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大紅腎”“蚤咬腎”見于急性彌漫性增生性腎小球腎炎( )
2.繼發(fā)性肺結核,根據其病變特點和臨床經過可分為6種主要類型,其中最多見的是局灶型肺結核。( )
3.交界瘤是指有惡變傾向的良性腫瘤。( )
4.類固醇能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謝,故能減輕炎癥反應。( )
5.腸結核病形成的潰瘍與腸的長軸垂直( )
6.壞死后性肝硬化癌變率高。( )
7.大葉性肺炎均由肺炎雙球菌感染所致。( )
8.宮頸息肉屬于癌前病變。( )
9.風濕性心膜炎贅生物由血小板.、纖維素、細菌菌落、炎癥細胞和少量壞死組織構成。( )
10. 骨肉瘤組織中可見大量腫瘤性軟骨。( )
四、名詞解釋(每個4分,共20分)
1、病理性鈣化、病理性骨折
2、向心性肥大、離心性肥大
3、假小葉、假結核結節(jié)
4、變質、變性
5、活檢、尸檢
五、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寫出兩種纖維素性炎癥疾病 、
2、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發(fā)生、發(fā)展經過 、、
、 四個階段。
3、腫瘤的生長方式有、、 。
4、骨折愈合的過程分 、 、
和 四期。
5、肝硬化的病變特點是 、 。
6、壞死的標志是,炎癥的重要標志是 。
7、肺癌最常見的組織學類型為 ,鼻咽癌為 ,宮頸癌為。
六、問答題(共20分)
1、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變?根據病變推測其臨床表現(xiàn)?(10分)
2、試述血栓形成的條件和預防措施。 (10分)
參考答案:
一、單選題
1( D ) 2( C ) 3(E ) 4( C ) 5( C ) 6( C ) 7( E )
8( E ) 9( E ) 10( B ) 11( C ) 12( C ) 13( B ) 14(D )
15( D ) 16( C ) 17( E ) 18( C ) 19( C ) 20( E )
二、多選題
1( ACDE) 2( ABCE) 3( ABCE) 4( ACDE ) 5( ACE ) 6(ABCDE)
7( BDE ) 8( ABCD) 9( BCE ) 10( BC)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詞解釋
1、病理性鈣化、
病理性鈣化:骨和牙齒之外的病變組織(壞死、變性、血栓等)(1分),出現(xiàn)鈣鹽沉積(1分)。
病理性骨折:原骨組織有病變(骨質疏松、腫瘤等)(1分),外力很輕或無外力時發(fā)生骨折(1分)。
2、向心性肥大、離心性肥大
向心性肥大:代償性肥大(1分),心腔不擴張(1分)。
離心性肥大:失代償性肥大(1分),心腔擴張(1分)。
3、假小葉、假結核結節(jié)
假小葉:肝硬化(1分)時,廣泛增生的纖維結締組織分割正常肝小葉,包裹成大小不等的肝細胞團塊(1分)。
假結核結節(jié):血吸蟲病時的慢性蟲卵結節(jié)(1分),死亡鈣化的蟲卵周圍有類上皮細胞、少量異物巨細胞圍繞,并有淋巴細胞浸潤和肉芽組織增生,形似結核結節(jié)(1分)。
4、變質、變性
變質:炎癥時(1分)局部組織發(fā)生的變性和壞死(1分)。
變性:細胞內或間質中(1分)出現(xiàn)異常物質或正常物質異常蓄積的現(xiàn)象(1分)。
5、活檢、尸檢
活檢:用各種手段從活體內獲取病變組織(1分)進行組織學檢查(1分)。
尸檢:對死者的遺體通過病理解剖學、組織學方法(1分)對疾病作出病理診斷(1分)。
五、填空題
1. 白喉 、 大葉性肺炎(菌痢)等 。
2. 脂紋 、 纖維斑塊 、 粥樣斑塊 、 復合病變(繼發(fā)改變) 。
3. 膨脹性生長 、 外生性生長 、 浸潤性生長 。
4. 血腫形成 、 纖維性骨痂 、 骨性骨痂 、 骨痂改建(或再塑) 。 5. 假小葉形成 、 纖維結締組織增生 。
6. 細胞核的變化 、 炎癥細胞的浸潤 。
7. 鱗狀細胞癌 、 低分化鱗癌 、 中分化鱗癌 。
六、問答題
1、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變?根據病變推測其臨床表現(xiàn)?(10分)
答:(1)基本病變(8分):
1)變質:①變性:肝細胞水腫(1分),嗜酸性變(0.5分)。
②高級職稱考試網壞死:嗜酸性壞死,點狀壞死,橋接壞死,碎片壞死,大片壞死。(各0.5分)
2)滲出:炎細胞浸潤(1分)。
3)增生:①纖維結締組織及原始間葉細胞增生(1分)。
②肝細胞再生(1分)。
③Kupffer細胞增生(1分)。
(2)臨床表現(xiàn)(2分)
肝腫大,黃疸,肝功能障礙,肝腎綜合癥,肝區(qū)疼痛等(任一點0.5分,總分2分)。
2、試述血栓形成的條件和預防措施。 (10分)
答:(1)血栓形成的條件(每條2分,條件名稱1分,簡要解釋1分):
1)血管內皮細胞的損傷(1分):內皮細胞有抗凝和促凝的兩種特性,在生理情況下,以抗凝為主(1分)。
2)血流狀態(tài)的改變(1分):血流減慢,血流產生漩渦時易促使凝血因子和凝血酶的聚集等,促使血栓形成(1分)。
3)血液凝固性增加(1分):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活性降低,可促使血栓形成(1分)。
(2)預防措施:控制血脂;降低血壓;積極治療原發(fā);適當活動,加速血流速度。(每點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