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經方醫(yī)學 > 正文:萎縮性胃炎,高血壓求教!
    

皮外五官與經方:萎縮性胃炎,高血壓求教!

性別

年齡
57
以前得過的疾病或癥狀(高血壓\心臟病等)
飲食無節(jié),消化不良
紫殿
高血壓,不吃藥時(180-160/100-90)
現在最主要的癥狀及發(fā)病的詳細狀況
消化不良,沒有饑餓感,到吃飯時強迫吃?诟捎,但稍不能喝多,喝多胃不舒服。胃有脹痛感,但不是太強烈,痛時后背左側有脹痛感,同時頸部也有落枕樣感覺,(胃脹痛加重時,后背脹痛也加重)胃脹(感覺胃中氣多)時打飽嗝或排氣后稍舒服,但過后仍脹(胃脹白天較慢,晚上加重,尤其是后半夜)。心口有略有灼燒感。當病情加重時脹痛加重,與此同時心口灼燒、刺痛感覺明顯。冰涼食物一點不能吃,吃后胃會痛脹,但不泛酸,不嘔吐。胃痛時有時會延及到下腹部;颊邜凵鷲灇狻;疾∪甓唷Uf話時氣短。血壓高,頭眩暈,眼睛眼淚、眼屎較多,感覺像有小動西在眼睛里邊。愛感冒, 平時好像多時間有感冒癥狀。
持續(xù)多長時間
三年多
加重或緩解病情的因素
勞動較重時病情加重(因是農民)
伴隨哪些癥狀
頭眩暈;小便較少;后背左側發(fā)脹;說話氣短,感覺費力
面部氣色
無光澤,臉色黃白
舌質、舌苔、舌體大小
舌前部分舌苔淡薄,后半部分較厚且白,感覺略大
舌的圖片
脈象(快慢,有力無力,每分鐘次數)
稍慢,每分鐘(60--70次);脈跳動微弱、無力,細
渴飲
渴欲熱飲
饑食
不知饑食 食不知味 食后腹脹  
小便(色、質、量、次數、氣味,是否通暢,是否夾雜質,伴隨癥狀)
量少,其它正常(泌尿系統(tǒng)易感染),量少時上肢發(fā)脹,正常時不發(fā)脹,但膚色略有點青色。
大便(色、質、量、次數、氣味, 伴隨癥狀)
有時干硬(像便秘),有時成稀湯(像拉肚子)
其他異常(精神、情緒、睡眠、頭、五官、脖頸、胸部、胃脘、腹部、下陰、四肢、皮膚)
形體瘦弱;精神萎靡不振;情緒易怒;睡眠差(愛做惡夢);頭眩暈;眼睛眼淚、眼屎較多,有時感覺像有小動西在眼睛里邊;口氣有時有嗅味;頸發(fā)脹有落枕感延伸至腰部(主要在左側);胃脘像脹痛感(較輕);腹有時有點疼;左后背發(fā)脹,胃脹痛加重時,后背脹痛也加重;腿有時冰涼;尿量少時,皮膚有時發(fā)脹,尿量正常時皮膚不發(fā)脹,正常色中略帶些青色。
月經(周期、經期、經量、色、質伴隨癥狀,末次月經時間)
帶下(色、質、量、氣味)
經醫(yī)院檢查結果,治療經過和方法
內鏡所見: 食管賁門胃底胃體胃角粘膜未見異常,胃竇粘膜粗糙不平,顆粒狀增生,血管網透見粘膜以白為主,十二指腸球部粘膜未見異常。
內鏡診斷: 慢性萎縮性胃炎
C14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為陰性。
胃病用藥:摩羅丹、麗珠得樂、嗎叮啉;舒肝和胃丸
高血壓用藥:壽比山、倍他樂克
某女57歲,主訴:慢性萎縮性胃炎,高血壓
往病史:
飲食無節(jié),消化不良,紫殿;高血壓,不吃藥時(180-160/100-90)
胃鏡檢查:慢性萎縮性胃炎,C14幽門螺旋桿菌檢測為陰性。消化不良,沒有饑餓感,到吃飯時強迫吃?诟捎,但稍不能喝多,喝多胃不舒服。胃有脹痛感,但不是太強烈,痛時后背左側有脹痛感,同時頸部也有落枕樣感覺,(胃脹痛加重時,后背脹痛也加重)胃脹(感覺胃中氣多)時打飽嗝或排氣后稍舒服,但過后仍脹(胃脹白天較慢,晚上加重,尤其是后半夜)。心口有略有灼燒感。當病情加重時脹痛加重,與此同時心口灼燒、刺痛感覺明顯。冰涼食物一點不能吃,吃后胃會痛脹,但不泛酸,不嘔吐。胃痛時有時會延及到下腹部;颊邜凵鷲灇;疾∪甓唷8哐獕焊,頭眩暈,眼睛眼淚、眼屎較多,感覺像有小動西在眼睛里邊。愛感冒, 平時好像多時間有感冒癥狀。
用藥:摩羅丹、麗珠得樂、嗎叮啉后病情較有減輕,大便基本正常(一天或兩天一次,不太干燥);后改服附子理中丸(一盒半)胃脹略有加重,胃上其它癥狀沒變,但血壓有下降且用藥次數減少。700)this.width=700;" >

圖片:055517gmoovtwi6cgwt2ba.jpg

再補述:一診:肝熱脾寒
用藥:柴胡10克,半夏10克,干10克,黃芩6克,天花粉15克,牡蠣15克,厚樸10克,黨參15克,旋覆花10克,代赭石10克,炙甘草6克,蒼術10克,吳茱萸6克,生姜10克,大棗4枚。三付
三付藥吃完后,胃脹痛基本和吃三付藥前一樣,沒有明顯的變化。胃脹痛(心口像刺扎,好像有點灼燒)仍舊是白天較輕,晚上較重些,同時小腹部也有脹痛感。脅肋部也有脹感。晚上睡覺時,胳膊伸過頭部時感覺胃部較舒服些。早晨起來按壓小腹部,胃脹痛略有減輕,按胃部無效果。吃藥后后背(左側為主)脹痛略有減輕。吃藥后肚子有(似水中冒氣泡)的聲音,好像一股(像水或像氣)的東西,向下流動,這時就想大便。
大便:或軟或稀溏不成形;顏色正常;一天一次。
小便:量正常;顏色略黃(正常)
嘴皮:正常略干(喝水量較少,喝水稍一多胃脹痛加重),胃病加重時口就越干,白天和晚上感覺一樣。
喝水情況:口干想喝,但不敢多喝;愛喝熱水。當熱水剛喝下去時,胃感覺稍舒服些,但過一會變會更加難受。
吃飯情況:一頓一小碗,一天兩頓。吃飯前胃脹痛,略有下墜感,吃 適量后癥狀略減輕,但過一段時間脹痛感加重。
肢體感覺:頭昏、暈、痛(血壓高則明顯)。眼睛有時黏糊糊的,眼屎多,有時感覺像有小動西在眼睛里邊,有時眼前像有黑圈(血壓高則明顯)。頭部、頸部到腰部,像抽筋般痛,且脹(主要為左側),睡覺很不舒服。兩腿困軟無力,膝蓋以下尤甚。胳膊不太明顯。平時怕冷,穿衣服比別人多。
其他:沒有饑餓感。有時有點食欲,喜食酸味;渾身疲乏;睡不著,睡著也感覺睡不實,愛做惡夢。呼氣時心口略有痛疼。
二診用藥:(2011.04.15)
用藥:柴胡10克,黃芩10克,太子參15克,花粉15克,桂枝6克,白芍10克,干姜10克,寄生15克,枳殼10克,生白術10克,牡蠣15克,菊花10克,炙甘草6克,內金10克,大棗4枚(切開)5付
用藥后情況:
1.血壓用藥次數減少(每天一次),血壓沒有反彈。
2.脈跳動軟弱無力,每分鐘55次。
3.平時怕冷,畏寒。
4.胃脹痛加重時感覺有一股氣頂地咽喉,同時口干,延伸到咽喉,吞咽些唾沫后感覺舒服些。
5.胃脹痛基本沒變。
6.兩腿困軟無力,膝蓋以下尤甚。有所減輕。
7.大便仍舊稀溏不成形。
8.小腹部脹痛。(可能是藥中有藥性寒涼的藥)治療實況如下:綜合來看,類似于暑熱傷氣,脾胃虛弱,濕熱不化。方中黃芪人參,麥冬,當歸五味子益氣養(yǎng)陰;蒼術白術豬苓澤瀉黃柏運中利濕,由下驅邪。葛根升麻是升輕而走上。青陳皮神曲,行氣消導于中。與病情絲絲相合,焉能不效。

黃芪15克, 蒼術6克, 升麻6克,人參10克, 陳曲10克,橘皮10克 ,白術6,麥門冬 10克, 當歸10克 ,炙甘草6, 青皮10克, 黃柏10克 ,葛根15克,北五味子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5付


四診:用藥后情況:

效果明顯比前兩次用藥好。胃脹痛減輕。渾身疲乏稍減輕,畏寒略減輕(感覺時冷時熱),血壓比以前明顯穩(wěn)定。

胃感覺略脹,偶爾有刺扎感。喝水量稍增加,胃感覺不太脹。但消化還是不好。愛嘆氣,大聲說話時較費勁。

脈:較以前稍有力,每分鐘57次。

口:當吃飯稍多時,口干,有時苦,一直延伸到咽部。嘴皮不干燥。

耳:有時出現鳴響。

眼:最近兩天感覺黏乎乎的。(這時血壓略高)

頭:昏,眼前好像有黑斑。

胳膊:有時發(fā)脹,有時有些干枯。

腿:困乏。膝蓋以下( 骨頭部分)感覺有些痛。

尿:略少,顏色正常。

大便:稀溏不成形;疽蝗找淮。


中醫(yī)辨證:投益氣養(yǎng)陰,清熱利濕之清暑益氣湯奏效。諸證雖有減輕,尚不足高興太早,病情仍然頑固。遵循效則守之的原則,守前方加力:

黃芪20克, 蒼術10克, 升麻6克,人參10克, 陳曲10克,橘皮10克 ,生白術10,麥門冬 10克, 當歸10克 ,炙甘草6, 青皮10克, 黃柏6克 ,葛根15克,北五味子10克,豬苓12克,澤瀉12克。5付


-------------------
柴胡桂枝干姜湯原方就可以了,不要搞得太繁瑣吧。量可以再大一點。

-------------------
太陰、少陰、闕陰病---------------三陰合病
附子、四逆、理中輩,溫補扶陽驅寒才行啊

-------------------
陽虛水飲為患,白術12,干姜15,桂枝尖6,炙甘草6,茯苓6,白芍6,橘紅5,厚樸5

-------------------
癥狀雜而且亂,應該用太和湯慢慢調理

-------------------
胃氣不運,脾中濕寒。太陰。理中丸、理中湯。
怕冷 少陰。力逆湯。

附子理中丸
脾胃虛弱,要當心使用大劑量藥物出現脾胃承受不了的情況,仲景、后世名家都是用丸、散等小劑量方劑來進行長期調理。

-------------------
柴胡龍牡湯
看看大塚敬節(jié)先生的書,實在汗顏

方子要單純,不要太復雜

還要心理開導
太多的神經癥

-------------------
 心肺陽虛,致脾濕不升,胃郁不降,飲食不能運化精微,變?yōu)轱嬓,停于胃口為滿悶,溢于膈上為短氣,漬滿肺竅為喘促,滯膩咽喉為咳吐粘涎,甚或陰霾布滿上焦,心肺之陽不能暢舒,轉郁而作熱。或陰氣逼陽外出為身熱,迫陽氣上浮為耳聾。   診其脈,確乎弦遲細弱者,方能投以此湯。 于術4錢,干姜5錢,桂枝尖2錢,炙甘草2錢,茯苓片2錢,生杭芍2錢,橘紅1錢半,川厚樸1錢半。   服數劑后,飲雖開通,而氣分若不足者,酌加生黃耆數錢。 方中用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陽而宣通之;白術、茯苓、甘草以理脾胃之濕而淡滲之;用厚樸者,葉天士謂“厚樸多用則破氣,少用則通陽”,欲借溫通之性,使胃中陽通氣降,運水谷速于下行也;用橘紅者,助白術、茯苓、甘草以利痰飲也。至白芍,若取其苦平之性,可防熱藥之上僣,若取其酸斂之性,可制虛火之浮游,且藥之熱者,宜于脾胃,恐不宜于肝膽,又取其涼潤之性,善滋肝膽之陰,即預防肝膽之熱也!∫粙D人,年三十許,身形素豐,胸中痰涎郁結,若礙飲食,上焦時覺煩熱,偶服礞石滾痰丸有效,遂日日服之,初則飲食加多,繼則飲食漸減,后則一日不服,即不能進飲食,又久服之,竟分毫無效,日僅一餐,進食少許,猶不能消化,且時覺熱氣上騰,耳鳴欲聾,始疑藥不對證,求愚診治,其脈浮大,按之甚軟。愚曰:此證心肺陽虛,脾胃氣弱,為服苦寒攻瀉之藥太過,故病證脈象如斯也。擬治以理飲湯。病家謂,從前醫(yī)者,少用桂、附即不能容受,恐難再用熱藥。愚曰,桂、附原非正治心肺脾胃之藥,況又些些用之,病重藥輕,宜其不受。若拙擬理飲湯,與此證針芥相投,服之必無他變。若畏此藥,不敢輕服,單用干姜五錢試服亦可。病家依愚言,煎服干姜后,耳鳴即止,須臾覺胸次開通,繼投以理飲湯,服數劑,心中亦覺涼甚,將干姜改用一兩,又服二十余劑,病遂除根。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
引用第2樓yiguiran于2011-06-02 09:01發(fā)表的  :
太陰、少陰、闕陰病---------------三陰合病
附子、四逆、理中輩,溫補扶陽驅寒才行啊 700)this.width=700;" >

三陰無合、并病

-------------------
柴胡龍牡湯合五苓散

-------------------
回8樓的臺兄,您說“三陰無合、并病 ”??
--------------愿聞其祥

-------------------
首選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原方,切忌加減。

-------------------
柴撲湯加半夏瀉心

-------------------
大家每人一方聽誰的?能探討一下病機?

-------------------
附子理中湯+真武湯+龍牡

-------------------
四逆散合當歸芍藥

-------------------
脾胃不運,濕積化熱傷陰

-------------------
好,撥云見日,頓時晴朗!

-------------------
這情況可能是由肝傳來的。
方中考慮加當歸,白芍,川楝子

-------------------
就用半下瀉心湯就行了

-------------------
此為釜底無薪,火衰不能生土,脾失健運,聚水成飲,治以扶陽消陰。黑附子60先煎3小時   生白術30  云苓20  干姜20  生曬參15  山萸肉20 生甘草15 淮山30 陳皮10

-------------------
綜合來看,類似于暑熱傷氣,脾胃虛弱,濕熱不化。方中黃芪,人參,麥冬,當歸,五味子益氣養(yǎng)陰;蒼術白術豬苓澤瀉黃柏運中利濕,由下驅邪。葛根升麻是升輕而走上。青陳皮神曲,行氣消導于中。與病情絲絲相合,焉能不效。

黃芪15克, 蒼術6克, 升麻6克,人參10克, 陳曲10克,橘皮10克 ,白術6,麥門冬 10克, 當歸10克 ,炙甘草6, 青皮10克, 黃柏10克 ,葛根15克,北五味子10克,豬苓10克,澤瀉10克。5付

四診:用藥后情況:
效果明顯比前兩次用藥好。胃脹痛減輕。渾身疲乏稍減輕,畏寒略減輕(感覺時冷時熱),血壓比以前明顯穩(wěn)定。
胃感覺略脹,偶爾有刺扎感。喝水量稍增加,胃感覺不太脹。但消化還是不好。愛嘆氣,大聲說話時較費勁。
脈:較以前稍有力,每分鐘57次。
口:當吃飯稍多時,口干,有時苦,一直延伸到咽部。嘴皮不干燥。
耳:有時出現鳴響。
眼:最近兩天感覺黏乎乎的。(這時血壓略高)
頭:昏,眼前好像有黑斑。
胳膊:有時發(fā)脹,有時有些干枯。
腿:困乏。膝蓋以下( 骨頭部分)感覺有些痛。
尿:略少,顏色正常。
大便:稀溏不成形。基本一日一次。
中醫(yī)辨證:投益氣養(yǎng)陰,清熱利濕之清暑益氣湯奏效。諸證雖有減輕,尚不足高興太早,病情仍然頑固。遵循效則守之的原則,守前方加力:
黃芪20克, 蒼術10克, 升麻6克,人參10克, 陳曲10克,橘皮10克 ,生白術10,麥門冬 10克, 當歸10克 ,炙甘草6, 青皮10克, 黃柏6克 ,葛根15克,北五味子10克,豬苓12克,澤瀉12克。5付

-------------------
黃老師沒有出來指導一下哦!

-------------------
我覺得用張錫純的理飲湯溫陽利水,健脾益肺就可以
于術12克干姜15克桂枝尖6克炙甘草6克茯苓片6克生杭芍6克橘紅4.5克川厚樸4.5克

-------------------
延年半夏湯合小柴胡?

-------------------
我同意19樓

-------------------
可以用五積散+黃芪建中湯以試。證多癥繁

-------------------
大便:稀溏不成形。   呼氣時心口略有痛疼。
----------------------------太陰病。

脈象(快慢,有力無力,每分鐘次數)
稍慢,每分鐘(60--70次);脈跳動微弱、無力,細。睡不著,睡著也感覺睡不實。 平時怕冷,穿衣服比別人多。  渴欲熱飲。--------------------------少陰病。

胃脹(感覺胃中氣多)時打飽嗝或排氣后稍舒服,但過后仍脹(胃脹白天較慢,晚上加重,尤其是后半夜)。
--------------------------心下痞。

血壓高,頭眩暈。 頭:昏,眼前好像有黑斑。
-------------------------水飲上逆。

口干欲飲,但稍不能喝多,喝多胃不舒服。
------------------------氣不化水。



行了,主癥基本找齊了,諸位老兄合一個方吧!


另:
樓主搞了不少溫病學的名詞,是否緣木求魚了?

“中醫(yī)辨證:投益氣養(yǎng)陰,清熱利濕之清暑益氣湯奏效!标柮鳠o死癥,三陰病極易死人。病人陰寒不輕,養(yǎng)陰是否多余了?

-------------------
溫病不治雜癥了?

-------------------
6月12日再診用藥后效果:
服用上方5劑效果明顯。胃脹減輕。渾身疲乏稍減輕,血壓較穩(wěn)定。胃有時感覺略脹,偶爾有火燒刺扎感。喝水基本正常。愛嘆氣,大聲說話時較費勁略有減輕。到午、晚飯時感覺略有饑餓。人比較精神。
脈:較以前稍有力,每分鐘60次。
口:當吃飯稍多時,口干,有時苦,一直延伸到咽部。嘴皮不干燥。
耳:有時出現鳴響。
眼:最近兩天感覺黏乎乎的。(這時血壓略高)
頭:較昏,眼前好像有黑斑(有減輕)。
腿:困軟。膝蓋以下( 骨頭部分)感覺有些痛。
尿:略少,顏色正常。
大便:稀溏不成形;疽蝗找淮。
  身上(上身略慢)有時起來一些青紅色斑點(直徑大約是3厘米),過大約十幾天后顏色變?yōu)辄S色,逐漸消失。按壓時有些痛。有斑點時小肚子脹痛。(回憶時過度勞動的原因)


  中醫(yī)辨證:清暑益氣湯連用10劑,效果大顯,可見對癥,F在氣虛改善不少,脾胃振奮,陰分略有不足(偶爾有火燒刺扎感);少量斑點,可知氣虛血瘀;頭昏耳鳴,清氣不升;便溏不成形,脾虛仍然未能建運。舌頭后面,白顏色的苔略有些厚,上面好像還有很淡的黃顏色;下焦?jié)駸崛匀晃辞濉?br >
再以清暑益氣加減:

生黃芪25克, 蒼術10克, 升麻6克,黨參15克, 陳曲10克,橘皮10克 ,生白術10,麥門冬 10克, 當歸10克 ,炙甘草6, 青皮10克, 黃柏10克 ,粉葛根20克,北五味子10克,豬苓9克,澤瀉9克。5付

-------------------
你就如此治?

-------------------
不可以嗎?

-------------------
治病原則就是效不更方,不知道嗎?

-------------------
方用甘草瀉心湯!

-------------------
烏梅丸加白術莪術

-------------------
柴胡桂枝干姜湯合茯苓飲。

-------------------
王曉軍:首選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原方,切忌加減。?(2011-06-02 20:11)?700)this.width=700;" >

曉軍前輩,我認為是烏梅丸

-------------------
比較典型的烏梅丸證。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下疼熱,饑不欲食,下利。烏梅丸主之

此患者是典型的烏梅丸證,厥陰病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