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載一章日本醫(yī)生大冢敬節(jié)著述,看看是否對此題有所幫助:
胃內(nèi)停滯上水毒之謂也。此有名為心下痰飲者。亦有名為心下有水氣者。更有名為心下有留飲者。意味皆同也。其治療方針。裾金匱要略云。病痰飲者。當 以溫藥和之。是溫散之藥即為此病之藥無疑。溫藥何藥。術、生姜、細辛之類是也。
苓桂術甘湯 (心下有痰飲。胸肋阻滿。目眩。)
澤瀉湯 (心下阻飲。其人苦目眩。)
茯苓飲 (心胸中有停痰宿水。)
枳術湯 (心下有如盤之堅物。飲水則作。)
以上四方有術。
小青龍湯 (心下有水氣。干嘔。
發(fā)熱而咳。)
桂枝去芍加
麻黃附子細辛湯 (氣分。心下有如盤之堅物。飲水則作。)
以上二方有細辛。
生姜瀉心湯 (肋下有水氣)
以上一方有生姜。
治胃內(nèi)停水。其方劑不止以上七方。為說明上便宜計。將上列方計分為三組。即有術者。有細辛者。有生姜者。有術之方劑使用于痰飲、留飲、停飲、宿飲、水飲等證。有細辛之方劑。用于水氣或云氣分。今從脈證方面觀之。有術之方劑中。言脈證者大半為脈沉。而用越婢加術湯、附子湯、苓甘術桂湯。脈浮者。有
五苓散一方。有細辛之方劑中。用麻黃
附子瀉心湯。脈細而欲絕者用
當歸四逆湯。脈浮者用厚撲麻黃湯。脈緊弦者用
大黃附子湯,而不言及小青龍湯之脈證。以表不解者。當然脈浮也。本草中言術逐痰水。細辛行水氣之語。可以深思矣。易詞以言之。細辛多治表水為主。術多治里水為主。余曾對于脈浮數(shù)之患者以苓桂術甘湯。服后非特胃內(nèi)停水不去。反招上半身浮腫。(人參亦起浮腫)於此可知術雖為利尿劑而力不大也。
生姜治水與治水氣者也。其收水富于動搖性。(術與細辛比較的非動搖性。)在配劑中與術辛均為必要之方。生姜與半夏同用可以止
嘔吐。干姜與附子同用?芍雇旯认吕。此即富動搖性而能收水之故。
心下痞
痞者噎之意。俗稱胸噎。無食愁。傷寒論金貴要略中言及治痞之方有七。
五苓散 (未嚼碎之全粒咽下后成心下痞。與以瀉心湯而痞不解者。其人渴而口燥煩。)
小半夏加茯苓湯(卒然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
大黃黃連瀉心湯(心下痞。按之痛。)
瀉心湯 (婦人吐涎沫。服藥后。心下即痞者。)
附子瀉心湯 (心下痞。復惡寒。汗出者。)
半夏瀉心湯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
甘草瀉心湯 (醫(yī)見心下痞之病未盡。再與以藥。其痞益甚者。)
以上七方中前二方有茯苓。后五方有黃連。可知茯苓可治心下痞。黃連亦可以治心下痞。又從五苓散條下觀之。凡全粒咽下成痞。瀉心湯不能解者。五苓散可解之。查近世有以黃連茯苓組合成方者遍覽傷寒金匱方中。一方無以茯苓與黃連為伍者。要知二者之間。藥能不同。茯苓之味淡。黃連之味苦。此為其最大之相反點。物編云。古人謂苦者能瀉。能燥。能堅。淡者能利竅。能滲瀉。此定則我們可以無條件承認者也。瀉心湯一類。必配以如黃連之多量苦味劑。利水之流。去血之滯。開精神之郁積者。必配以茯苓之劑。其間效用之途。正不可以道里計之,
心下痞之外。又有治心中痞者三方。
桂枝生姜
枳實湯(心中痞。諸逆心懸痛。)
枳實薤
白桂枝湯(心中痞。留氣結(jié)于胸。胸滿。從肋下逆槍至心。)
人參湯 (同上。)
從上方觀之?芍闹衅φ。氣上逆郁塞于胸而成為痞也。與心下痞之狀異。枳實薤百
桂枝湯證與人參湯證就文字觀止。為用相同。但從人參與枳實。術與薤百。干姜與桂枝之藥效比較考之。則就想象上可知凡屬緩而病情深者。宜用人參湯也。
心下痞者以手按之軟而不覺其硬者也。又有所謂心下痞鞭者。按之其硬如鞭然。其處方亦有六,
桂枝人參湯 (利不止。心下痞鞭。)
甘草瀉心湯 (心下痞鞭而滿。)
大
柴胡湯(心下痞鞭。嘔吐下利。)
旋覆花代赭石湯(心下痞鞭。)
木
防已湯 (心下痞堅。)
小柴胡湯(肋下痞鞭。)
此外尚有
瓜蒂散治胸中痞鞭。而病勢沉重。從胸下至胸中者。通覽上列六方除
大柴胡湯外。其他五方均有人參。但大柴胡湯中之枳實亦如其他方劑中人參之役務。東洞翁云。人參治心下痞鞭。但逆之心下痞鞭。未云以人參主治也。
統(tǒng)觀以上心下痞。心中痞。心下痞鞭言及處治這方劑。屢用人參、枳實、黃連、黃芩、茯苓、半夏之類云。
備考
[蘭軒醫(yī)談] 治痰飲者。始用溫散。其次疏通。其次燥痰。先燥者則不適。溫散用
敗毒散。小青龍湯。疏通用柴梗半夏湯(或加大黃少許。)。燥痰用苓桂術甘湯之類。金匱云。病痰飲者。當溫藥和之。信確言也。但痰飲如有蛔蟲之見癥者。宜先用滋潤溫劑以擾亂之。然后以下劑以除之。以去其沉痼之疾。是為至要。比譬諸去煙管之煙膏者。必先用捻紙稍稍通之。而后用火與熱湯通之。其理正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