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七方十劑繩墨訂一
    

儒門事親:七方十劑繩墨訂一

方有七,劑有十,舊矣。雖有說者,辨其名而已,敢申昔人已創(chuàng)之意而為之訂。夫方者,猶方術之謂也!兑住吩弧梅揭灶惥邸J撬幹疄榉,類聚之義也;蛟弧梅街^五方也。其用藥也,各據其方。如東方瀕海鹵斥,而為癰瘍;西方陵居華食,而多贅癭;南方瘴霧卑濕,而多痹疝;北…

方有七,劑有十,舊矣。雖有說者,辨其名而已,敢申昔人已創(chuàng)之意而為之訂。

夫方者,猶方術之謂也!兑住吩弧梅揭灶惥邸J撬幹疄榉,類聚之義也;蛟弧梅街^五方也。其用藥也,各據其方。如東方瀕海鹵斥,而為瘍;西方陵居華食,而多贅癭;南方瘴霧卑濕,而多痹疝;北方乳食,而多藏寒滿。恢兄菔畴s,而多九疸食癆中滿、留飲、吐酸、腹脹之病。蓋中州之地,土之象也,故脾胃之病最多。其食味、居處、情性、壽夭、兼四方而有之。其用藥也,亦雜諸方而療之。如東方之藻帶,南方之丁木,西方之附,北方之參苓,中州之麻黃、遠志,莫不輻輳而參尚。故方不七,不足以盡方之變;劑不十,不足以盡劑之用。劑者,和也。方者,合也。故方如瓦之合,劑猶羹之和也。方不對病,則非方;劑不蠲疾,則非劑也。七方者,大、小、緩、急、奇、偶、復也;十劑者,宣、通、補、瀉、輕、重、滑、澀、燥、濕也。

夫大方之說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兩大而頓服之大方。蓋治肝及在下而遠者,宜頓服而數少之大方;病有兼證而邪不專,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王太仆以人之身三折之,上為近,下為遠。近為心肺,遠為腎肝,中為脾胃。胞膽亦有遠近。以予觀之,身半以上,其氣三,天之分也;身半以下其氣三,地之分也。中脘,人之分也。又手之三陰陽,亦天也,其氣高;足之三陰陽,亦地也,其氣下;戊己之陰陽,亦人也,其氣猶中州。故肝之三服,可并心之七服;腎之二服,可并肺小方之說亦有二,有君一臣二之小方,有分兩微而頻服之小方。蓋治心肺及在上而近者,宜分兩微而少服而頻之小方,徐徐而呷之是也。病無兼證,邪氣專,可一、二味而治者,宜君一臣二之小方。故腎之二服,可分為肺之九服及肝之三服也。

緩方之說有五。有“甘以緩之”之緩方,糖、蜜、棗、葵、甘草之屬是也。蓋病在胸膈,取甘能戀也。有丸以緩之之緩方。蓋丸之比湯散,其氣力宣行遲故也。有品件群眾之緩方。蓋藥味眾,則各不得騁其性也。如萬病丸,七、八十味遞相拘制也。有無毒治病之緩方。蓋性無毒則功自緩矣。有氣味薄藥之緩方。蓋藥氣味薄,則長于補上治上,比至其下,藥力已衰。故補上治上,制之以緩。緩則氣味薄也。故王太仆云∶治上補上,方若迅急,則上不任而迫走于下。制緩方而氣味濃,則勢與急同。

急方之說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心腹暴痛,兩陰溲便閉塞不通,借備急丹以攻之。此藥用不宜恒,蓋病不容俟也。又如中風牙關緊急,漿粥不入,用急風散之屬亦是也。有湯散蕩滌之急方,蓋湯散之比丸,下咽易散而施用速也。有藥性有毒之急方。蓋有毒之藥,能上涌下泄,可以奪病之大勢也。有氣味濃藥之急方。藥之氣味濃者,直趣于下而氣力不衰也。故王太仆云∶治下補下,方之緩慢,則滋道路而力又微,制急方而氣味薄,則力與緩等。

奇方之說有二。有古之單方之奇方,獨用一物是也。病在上而近者,宜奇方也。有數合陽數之奇方,謂一、三、五、七、九,皆陽之數也。以藥味之數皆單也。君一臣三,君三臣五,亦合陽之數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說有三。有二味相配之偶方,有古之復方之偶方。蓋方之相合者是也。病在下而遠者,宜偶方也。有數合陰陽之偶方,謂二、四、六、八、十也,皆陰之數也。君二臣四,君四臣六,亦合陰之數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復方之說有二。方有二方三方相合之復方,如桂枝二越婢一湯。如調胃承氣湯方,芒硝、甘草、大黃,外參以連翹、薄荷、黃芩、梔子以為涼膈散。是本方之外,別加余味者,皆是也。有分兩均劑之復方。如胃風湯各等分是也。以《內經》考之,其奇偶四則,反以味數奇者為奇方,味數偶者為偶方。下復云∶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及觀仲景之制方,桂枝湯,汗藥也,反以三味為奇;大承氣湯,下藥也,反以四味為偶。何也?豈臨事制宜,復有增損者乎!考其大旨,王太仆所謂汗藥如不以偶,則氣不足以外發(fā)。下藥如不以奇,則藥毒攻而致過,必如此言。

是奇則單行、偶則并行之謂也。急者下,本易行,故宜單;汗或難出,故宜并。蓋單行則力孤而微,并行則力齊而大,此王太仆之意也。然太仆又以奇方為古之單方,偶為復方,今此七方之中,已有偶又有復者,何也?豈有偶方者,二方相合之謂也;復方者,二方四方相合之方歟!不然,何以偶方之外,又有復方者歟?此“復”字,非“重復”之“復”,乃“反復”之“復”。何以言之?蓋《內經》既言奇偶之方,不言又有重復之方,惟云“奇之不去則偶之,是為重方”。重方者,即復方也。下又云∶“偶之不去,則反佐以取之。所謂寒熱溫涼,反從其病也。由是言之,復之為方,反復,亦不遠《內經》之意也。

所謂宣劑者,俚人皆以宣為瀉劑,抑不知十劑之中,已有瀉劑。又有言宣為通者,抑不知十劑之中,已有通劑。舉世皆曰∶春宜宣,以為下奪之藥,抑不知仲景曰,大法春宜吐,以春則人病在頭故也。況十劑之中,獨不見涌劑,豈非宣劑,即所謂涌劑者乎!《內經》曰∶“高者因而越之”,“木郁則達之”。宣者,升而上也,以君召臣曰宣,義或同此。傷寒邪氣在上,宜瓜蒂散。頭痛,蔥根豆豉湯。傷寒懊 ,宜梔子豆豉湯。精神昏憒,宜梔子濃樸湯。自瓜蒂以下,皆涌劑也,乃仲景不傳之妙。今人皆作平劑用之,未有發(fā)其秘者。予因發(fā)之,然則為涌明矣。故風癇中風,胸中諸實痰飲,寒結胸中,熱蔚化上,上而不下,久則嗽喘滿脹,水腫之病生焉,非宣劑莫能愈也。

所謂通劑者,流通之謂也。前后不得溲便,宜木通、海金沙、大黃、琥珀、八正散之屬;里急后重,數至圊而不便,宜通因通用。雖通與瀉相類,大率通為輕,而瀉為重也。凡痹麻蔚滯,經隧不湍,非通劑莫能愈也。

所謂補劑者,補其不足也。俚人皆知山藥丸、鹿茸丸之補劑也。然此乃衰老下脫之人,方宜用之。今往往于少年之人用之,其舛甚矣。古之甘平、甘溫、苦溫、辛溫,皆作補劑,豈獨硫黃天雄然后為補哉!況五臟各有補瀉,肝實瀉心,肺虛補腎。《經》曰∶

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大率虛有六∶表虛、里虛、上虛、下虛、陰虛、陽gydjdsj.org.cn/pharm/虛。設陽虛則以干姜、附子,陰虛則補以大黃、硝石。世傳以熱為補,以寒為瀉,訛非一日。豈知酸苦甘辛咸,各補其臟!秲冉洝吩弧镁蛔阏,補之以味。善用藥者,使病者而進五谷者,真得補之道也。若大邪未去,方滿方悶,心火方實,腎水方耗,而驟言鹿茸、附子,庸詎知所謂補劑所謂瀉劑者,泄瀉之謂也。諸痛為實,痛隨利減。《經》曰∶實則瀉之。實則散而瀉之。中滿者,瀉之于內。大黃、牽牛、甘遂巴豆之屬,皆瀉劑也。惟巴豆不可不慎焉。蓋巴豆其性燥熱,毒不去,變生他疾。縱不得已而用之,必以他藥制其毒。蓋百千證中,或可一、二用之。非有暴急之疾,大黃、牽牛、甘遂、芒硝足矣。今人往往以巴豆熱而不畏,以大黃寒而反畏,庸詎知所謂瀉劑者哉!

所謂輕劑者,風寒之邪,始客皮膚,頭痛身熱,宜輕劑消風散,升麻、葛根之屬也。故《內經》曰∶因其輕而揚之。發(fā)揚所謂解表也。疥癬痤痱,宜解表,汗以泄之,毒以熏之,皆輕劑也。

故桂枝、麻黃、防風之流亦然。設傷寒冒風,頭痛身熱,三日內用雙解散及嚏藥解表出汗,皆輕劑之云爾。

所謂重劑者,鎮(zhèn)縋之謂也。其藥則朱砂水銀、沉香、水石、黃丹之倫,以其體重故也。久病咳嗽,涎潮于上,咽喉不利,形羸不可峻攻,以此縋之。故《內經》曰∶重者,因而減之。貴其漸也。

所謂滑劑者,《周禮》曰∶滑以養(yǎng)竅。大便燥結,小便淋澀,皆宜滑劑。燥結者,其麻仁、郁李之類乎!淋澀者,其葵子、滑石之類乎!前后不通者,前后兩陰俱閉也,此名曰三焦約也。約,猶束也。先以滑劑潤養(yǎng)其燥,然后攻之,則無失矣。

所謂澀劑者,寢汗不禁,澀以麻黃根防己;滑泄不已,澀以豆蔻、枯白礬木賊、烏魚骨、罌粟殼。凡酸味亦同乎澀者,收斂之意也。喘嗽上奔,以 汁、烏梅煎寧肺者,皆酸澀劑也。然此數種,當先論其本,以攻去其邪,不可執(zhí)一以澀,便為萬全也。

所謂燥劑者,積寒久冷,食已不饑,吐利腥穢,屈伸不便,上下所出水液,澄沏清冷,此為大寒之故,宜用干姜、良姜、附子、胡椒輩以燥之。非積寒之病,不可用也。若久服,則變血溢、血泄、大枯大涸、溲便癃閉、聾瞽痿弱之疾。設有久服而此疾不作者,慎勿執(zhí)以為是。蓋疾不作者或一、二,誤死者百千也。若病濕者,則白術、陳皮、木香、防己、蒼術等。皆能除濕,亦gydjdsj.org.cn/shiti/燥之平劑也。若黃連、黃柏、梔子、大黃,其味皆苦?鄬倩,皆能燥濕,此《內經》之本旨也。而世相違久矣。嗚呼!豈獨姜附之儔,方為燥劑乎?

所謂濕劑者,潤濕之謂也。雖與滑相類,其間少有不同。《內經》曰∶辛以潤之。蓋辛能走氣、能化液故也。若夫硝性雖咸,本屬真陰之水,誠濡枯之上藥也。人有枯涸皴揭之病,非獨金化為然。蓋有火以乘之,非濕劑莫能愈也。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