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風濕性腦動脈內(nèi)膜炎(右半身麻痹及肌肉
癱瘓)
薛xx,男,46歲。
11月25日,6年前曾患過慢性
痢疾、
瘧疾、風濕痛]面神經(jīng)麻痹。尤其是麻痹,經(jīng)中西醫(yī)治療無效,有日漸發(fā)展得趨勢。近一、二年易疲勞、腰酸、尿有余瀝,顏面麻痹加重,右手輕度麻痹、握力差,顏面右側(cè)半部完全麻痹,右側(cè)顏面表情部全,右側(cè)牙齒咀嚼無力(部能嚼爛黃豆芽),右頸部及右肩部肌肉完全癱瘓,不能動轉(zhuǎn),肩、肘、膝關節(jié)時疼痛,腹時鳴,患者生活規(guī)律,無其它嗜好,體質(zhì)較虛弱,性情沉著,體溫及血壓正常,舌潤淡存津,脈虛濡無力,曾患瘧疾(偏寒偏熱),痢又伐中,不時汗出當風,體虛客忤,罹為風濕,溜滯肌腠,經(jīng)絡失養(yǎng)癱瘓,久傷腎陰,腰酸尿余瀝。先議:助陽解肌,開其痹寒,以醒肌原。宗經(jīng)旨: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加味。
麻黃3克
葳蕤秧60克肥
玉竹21克
鉤藤(后入)12克
天南星10克遼
細辛(后入)30克
僵蠶6克
天竺黃6克杏仁6克
薏苡仁30克甘草10克鮮
姜10片蔥根須少許。
2、中心性視
網(wǎng)膜炎張xx,男,31歲。
2月5日,眼科轉(zhuǎn)診。
視力,右1.0,左0.4。眼底檢查:黃斑反射輪擴大,有許多黃褐色小點,無玻璃體渾濁?雌鍒D上部格線歪曲,眼前中心有塊黑影,視物不清,時有夜汗,少眠,頭暈,腰酸,二便正常,舌質(zhì)凈無苔,脈取濡無力。幽深之源郁遏,陽氣不得發(fā)此靈明,水失濟濟。擬滋腎添精,宣通神明。
細辛(后入)60克
熟地24克
女貞子24克yin羊藿24克
枸杞24克
知母15克
巴戟天12克
蕤仁15克白蒺
藜12克
仙茅12克
青葙子10克
桂心6克鹽柏6克水煎服,每劑兩煎,每煎剩藥液300-400豪升,日晚服用。
服16劑后(細辛量遞增至120克),左右視力均1.0,暗影幾乎消失,棋盤圖曲線微見。后覺腰酸、頭汗、頭暈,更益氣復元。
黨參15克炙麻黃15克
葛根15克
白芍21克
蔓荊子21克鹽柏6克
杜仲炭15克生
牡蠣(先煎)24克細辛(后入)90克與前方遞換服用。
3月14日,相繼服18劑后,暗影完全消失,棋盤圖試驗無曲線,眼底正常,痊愈停藥,至1988年永未復作。
3、動脈栓塞脈管炎
李xx,女,48歲。
3月12日住院:右足拇指壞死,已露骨,部分皮肉黑暗,疼痛難忍,盡夜不得休息。查:冷厥,足背脈及踝骨脈未摸到,幾次要求截肢。李院長邀診。此癥陽微血弱,足厥冷,血不達其絡,久而榮涸肌腐壞死
脫疽。零落癥。治宜重回陽通腎復脈,
當歸四逆加味。
當歸60克
桂枝20克
赤芍21克細辛(后入)90-120克
通草10克
天仙藤21克潞潞通5個
紅花21克嫩
桑枝60克
茜草15克
卷柏21克萆蘚21克
附子15克甘草10克
大棗20枚
4月30日連服40劑(有時6小時一次,每次須藥液量400毫升),服40劑。逐而壞死愈合,痛早已止,溫度及色澤恢復,脈取可見但微弱。出院繼服50劑(原方時加蔓荊21克、可
浮萍30克),1978年復查,健康無恙,至今偶在街上遇見,仍未復作。
4、
癲癇王xx,男,48歲。
1964年6月2日,主訴:抽風13年,每月10~20次。經(jīng)常
頭痛,發(fā)作時握緊雙拳,口緊咬牙,兩目上吊,痰壅口沫,大
便秘,著怒發(fā)作又多又重。無寒熱及汗出。形氣盛,肢冷,口角瞤動,左目調(diào)眩
震顫,伴有內(nèi)障,舌質(zhì)微絳,被淡白苔,脈眩象。陽亢沖顛,痰擾清竅,陽氣所遏,痰從內(nèi)閉,
神昏抽搐,怒則加重。開竅滌痰是為守治療,溫通陽氣不離辛竄。
溫膽湯加味。
半夏21g
陳皮12g
茯苓30g
沉香(為末沖服)3g竺黃12g焦
梔子21g
水蛭15g細辛(后入)30g鉤藤(后入)21g
膽星6g
枳實12g金菓欖21g水煎服
1964年7月20日,共診3次,服完28劑。每月僅發(fā)作1~2次,癥狀短暫而過。守方繼服,愈而為止。
5、血管神經(jīng)性頭痛
霍xx,男,40歲。
1964年9月18日,頭脹頭暈頭痛,約4個月之久。痛時不能忍,眼不能睜視,頭震動感覺,時流清涕,時畏冷,無虛汗,二便正常,不欲食飲。形氣虛,舌紅淡,脈弦,肝大劍突下2.5cm,膽區(qū)畏捫(膽道蛔蟲手術史),頸椎片正常;顱骨側(cè)位片正常;顱神經(jīng)正常。眼科查:雙眼
結(jié)膜乳頭肥厚,球結(jié)膜無充血。角膜有血管翳,瞳孔正常;眼壓無異常發(fā)現(xiàn),風虛挾痰,中陽滯脾,太陰痰厥,太陰頭痛。治宜調(diào)氣升陽,化滯助脾,滲濕導水,以利生機。
半夏21g
天麻12g貢
白術10g
明黨參15g蜜芪30g
菊花21g鹽柏6g
干姜6g細辛(后入)30g茯苓21g
澤瀉15g葛根15g
1964年11月26日來診膽系感染,云前方守服38劑后停藥,至今未發(fā)。
6、巴金森氏綜合癥
周xx,女,45歲。
1975年3月5日,全身哆嗦,頭搖,手顫約兩年多。言語或遇人緊張尤重,甚則不能端碗。形氣虛,舌紅潤無苔,脈虛數(shù),手不時多搜哦,頭顫時重時輕。追問,說產(chǎn)后失血過多,久而血虛,奪肝之榮,損怯肌絡,肝屬風而術筋,風掣肌絡,震顫為肝邪。治宜榮肝解邪,風靜火熄,解熱息風,辛開調(diào)氣。
王肯堂交加散加味。
葛根30g
白薇21g桂枝10g白芍21g鉤藤(后入)15g蓁艽15g
全蝎10g細辛(后入)45g二地各15g當歸21g
川芎6g
防風6g
荊芥12g
威靈仙6g水煎服
1975年5月24日,五次來診,服藥56劑。細辛量用至90g,隨方加濡、靜之
蓯蓉、
何首烏、赤芍、
伸筋草、
紫貝齒、生牡蠣等。哆嗦、震顫逐而靜止,遇不協(xié)調(diào)之事亦未發(fā)作。如法配丸藥鞏固之。
7、腹主動脈栓塞(動脈硬化形成血栓)
劉xx,男,54歲。
4月20日中午,患者突然腹脹如釜,
腹痛掣及滿腹,痛汗全身,
嘔吐,少腹如墜如墮,尿意感,肢末寒徹。右下肢癱瘓,左下肢稍有動作。下肢膀腫。右腹股動脈摸不清,寸口重取短急,舌質(zhì)絳,急勞傷損,陰陽二氣絕微,氣礙轉(zhuǎn)遠,客血交凝,阻遏循流,上下不得交循,病發(fā)急變,痛、絕并脫。急以大溶大通為務,行中通,通中活,重者重用,血者重用。
黑
元參45g附子10g
皂刺24g浮萍30g
忍冬藤30g潞潞通5個通草24g當歸24g
干漆(炒煙盡)4.5g
丹參30g水蛭15g赤芍24g細辛(后入)120g水煎服 6小時服一次,每次飲量350~400毫升。
兩劑藥后,始有轉(zhuǎn)機,疼痛緩解,腹脹見效,漸消,矢氣出,五劑藥后能坐起,下肢有運動,繼服3劑能下床步履。
5月2日,護送吉林醫(yī)大,帶方囑繼服15劑。
5月24日去北京阜外醫(yī)院復查,過唐時下車檢查,各動脈搏動正常,步履健壯,色澤溫度及功能無異常。更法滲泄,咸溫辛通。
夏枯草30g黑元參60g
金銀花30g當歸18g
大黃3g細辛(后入)45g附子15g蘇
赤木15g丹參24g水蛭12g
連翹21g
血竭花10g(為極細面溫開水均兩次沖服)萆蘚24g
7月11日返回故里工作,按方繼服20劑。
8、靜脈炎(兩小腿潰瘍)
福利,男,18歲,病歷59801號。
1978年6月23日自述由地震后兩小腿腫痛,逐漸變壞。
形氣衰薄,體齡不符。舌體薄,質(zhì)淡紅,皮涼,脈濡澀。兩小腿大面積潰瘍(左內(nèi)踝上4×13cm,外3×8cm,部分毗連;右踝上內(nèi)外12cm全部潰變),色澤沉積棕黑色,并成條索硬結(jié),觸之痛楚。非潰處兩腿靜脈部落努張,溫度低,夜靜痛楚尤甚,步履窘迫,兩腿腓腸肌時有痙攣,趺陽脈尚可,踝動脈因潰瘍不便觸之。經(jīng)外科會診,為靜脈栓塞潰瘍。久不愈合,經(jīng)多方治療效果不明顯。
良由體弱,勞贏,氣血衰虧,氣血搏運循絡不常,體涼有失運化,宿瘀留戀小絡一結(jié)節(jié),榮衛(wèi)閉塞不通,攣厥迭發(fā),內(nèi)陷少陰,宿瘀內(nèi)阻,則發(fā)腫、統(tǒng),厥脫之變,蟻穴潰堤,逐面之大。俾溫從外達。咸運血絡,始是病之去路。
當歸60g浮萍30g潞潞通3g細辛(后入)90g元參30g生
艾葉21 g大黃3g水煎服
7月17日上方連服21劑,色澤已改變,溫度正常,步履不甚痛楚,痙攣消失,索壯結(jié)節(jié)變軟部分消失,潰瘍面大部愈合,惟左內(nèi)踝愈合困難,更法護其衛(wèi)氣。
9、深部大靜脈炎
陳xx,男,32歲。
5月29日,兩下肢
水腫厲害,外觀紅腫發(fā)亮(指陷如泥),又兼左腳趾外傷,疼痛不得下床。步履不便,已兩個月之久。近日惡風惡寒,六月著衣重裹,汗?jié)癞旓L,晝夜緘窗重緯。因汗出形虛,舌淡灰,脈虛大。雖勞努力。氣血交亂,積滯在大絡,動絡血逆,陽風陰戀,胳中交循失守,外泄絡隙,三陽(衛(wèi)陽、腎陽、脾陽)不得職獲。先宗大虛,獲陽守中。
黨參15g附子(先煎)20g貢白術15g
五加皮10g防風6g
薏米30g紅花12g丹參30g
生地炭20g生牡蠣(先煎)30g
桃仁6g大棗20枚煎服
7月9日,服完20劑,表、衛(wèi)、標癥全除,唯雙下肢腫脹不遜減,近日又
吐血。舌本強,舌質(zhì)絳淤,氣鈍血滯,絡淤阻經(jīng),日漸瘀痹,咸溫達絡,藉以升陽涵明。
生艾葉15g
海螵蛸(先煎)30g大黃3g土元10g水蛭20g僵蠶6g
桃仁15g浮萍20g細辛(后入)120g血竭花6g(為極細面溫開水分兩次沖服)桑枝30g干姜3g煎服
8月5日,繼服22劑后,下肢腫脹消失,運動及步履自如,能一氣行三至五華里,垂朝試驗平象,雙腿溫度正常,色澤無異,惟雙下腿圍尚不等。右膝下15cm處42cm,左膝下15cm處41cm,深部血循,營收不徹。以咸溫易咸寒,通深而療。
大黃6g土元10g桃仁15g
地龍20g潞潞通1個生艾葉15g水蛭20g僵蠶15g不留行30g桑枝30g血竭花6g(為極細面分兩次溫開水沖服)元參120g煎服
9月6日,又繼服20劑,下肢腫脹完全消失,溫度、色澤正常,步履方便,惟兩小腿畏寒,腳趾麻。囑應適當活動,痊愈停藥。
以上文章轉(zhuǎn)自jefferson 先生在
傷寒論壇發(fā)的帖子。
-----------細辛之劑量,古今皆有爭論。然其不爭的事實上若用量過大或煎煮不當,皆可引起中毒。輕則頭痛頭脹,惡心嘔吐,汗出口渴,面色紅赤,煩燥不安:重則頸項強直,瞳孔散大,呼吸急促,體溫升高,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甚則牙關緊閉,角弓反張,小便不通,神志
昏迷,
呼吸衰竭。
據(jù)考細辛之毒性成分主要在其揮發(fā)油中。因此大劑量應用細辛時應久煎以去其毒。而樓主所舉皆為后下,且劑量之大,令人不寒而栗!
-----------我曾試服
小青龍湯一劑,細辛用量45克,煎三次混勻,分三次服完,沒有出現(xiàn)任何不良反應,對了,出現(xiàn)四次
腹瀉,但瀉后腹部感輕松.
-----------我自已用過18克細辛治
咳嗽,有點口麻感外,未見不良反應。
-----------陳版主,還能買出45克細辛,不錯啊。有一次我弟弟咳嗽了很長時間,我看書看到
小青龍湯,細辛也是45克。到藥店沒買成,人家不賣,說細辛不過錢,唉。
我家附近一家藥店,前幾天去買藥,中有10克附子,店員竟說最多只賣4克!
-----------曾遇過一80歲老婦嚴重肺慢性阻塞 大小便點滴不通 以小青龍為主細辛用到6錢(21克) 加上張錫純宣陽湯既濟湯兩劑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