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傅文錄
近代名醫(yī)張錫純著《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影響深遠。重溫該書,體會張氏對脈診亦多有發(fā)微創(chuàng)新,感悟頗深。
辨外感與內(nèi)傷
脈象浮,為外感 張氏在寒解湯驗案中載:一少年,孟夏長途勞役,得溫病醫(yī)治半月不效。張氏診視,見其兩目清白,竟無所見;兩手循衣摸床,亂動不休,譫語不省人事,其大便仍每日一兩次。診其脈“浮數(shù),右手之浮尤甚,兩尺按之即無。”張氏分析:雖然病勢垂危之極,但脈浮表明病仍在太陽,且“右寸浮尤甚”,為將汗之勢;其之所以將汗而不汗者,乃人身之有汗,如天地之有雨,應(yīng)天地陰陽和而后才能有雨,人身亦陰陽和而后才汗。此證因為“尺脈甚弱”,陽升而陰不能應(yīng),故而無汗則表證不解。對此,張氏運用大潤之劑,峻補真陰(熟
地黃、
玄參、
阿膠、
枸杞之類,約重六七兩,煎湯一大碗,徐徐溫飲下,一日連進兩劑),濟陰以應(yīng)陽,即日大汗而愈。此案表明:病人右脈寸浮,雖表證仍在,但內(nèi)傷正虛已現(xiàn),故“右寸之浮大甚”,但兩尺按之即無,表明兩手尺脈均弱甚。未提左脈,表明左寸無浮象。雖有外感太陽表邪未除,但正氣虛象畢露。表證汗解,觀“非必發(fā)汗之藥始發(fā)汗也”,張氏大補真陰,以陰陽和達表從汗解之妙。
左脈大于右脈,從外感論治 張氏記錄一驗案:周寶和,二十余歲,得溫病,醫(yī)者用藥清解之,旬日其熱不退。張氏診其脈“左大于右一倍,”且“按之有力”。張氏分析認為:如果寒溫之邪傳入陽明,其“脈皆右大于左”,因為右脈陽明屬脾胃也,因而認為“陽明之脈在右也”;因此,張氏認為“此證獨左大于右,乃溫病之變證”也;故從外感論治,方用小劑
白虎湯(生
石膏用五錢),重加生杭芍兩半,煎湯兩茶杯頓飲之,須臾小便一次甚多,病若失。
右脈大于左脈,從內(nèi)傷論治 張氏驗案:陳某,年四十余,自正月中旬,覺心中
發(fā)熱懶食,延至暮春,其熱益甚,常腹疼,時或
泄瀉,舌苔微黃,其“脈右部弦硬異常,按之甚實”。張氏認為:其“脈象不為洪實而弦硬之象者”,因胃土受侮。亦從肝木之化也;此乃外感伏邪,因春萌動,傳入胃腑,久而化熱,而肝木復(fù)乘時令之旺以侮克胃土所致也。因此,治用滋陰泄熱之法,藥用生杭芍、
山藥、
滑石、玄參各一兩,
甘草、
連翹各三錢,煎服一劑,熱與
腹痛皆愈強半,且“脈象已近和平”,又將
芍藥、滑石、玄參各減半,又服一劑而痊愈。
辨肝之虛實
脈弦而有力,主肝膽火盛 張氏有一驗案為:一人年過四旬,脅下掀疼,大便七八日未行,醫(yī)者投以
大承氣湯,大便未通而脅下之疼轉(zhuǎn)甚(張氏注,通而未下者,此乃為實熱也),張氏診其脈“弦而有力”,知其為肝氣膽火恣盛也,投以金鈴泄肝湯(
川楝子、
乳香、
沒藥,三枝、
莪術(shù)、甘草)加
柴胡、
龍膽草,服后須臾大便下,脅疼頓愈。
左關(guān)主肝 張氏驗案:一婦人,年二十余,因與其夫反目,怒吞
鴉片,已經(jīng)救愈,忽發(fā)喘逆,迫促異常,須臾又呼吸停頓,氣息全無,約十余呼吸之頃,手足亂動,似有畜積之勢,而喘復(fù)如故,若是循環(huán)不已,勢近垂危,延醫(yī)數(shù)人此不知為何病。后張氏為其診脈,其脈“左關(guān)弦硬”,“右寸無力”。靜思良久,恍然悟到:“此必怒激肝膽之火,扶下焦沖氣上沖胃氣”,欲治此證,非一藥而兼能升陷降逆不為功,隨用
桂枝尖四錢,煎湯飲下,須臾氣息調(diào)和如常;騿枺汗鹬π辽赝ㄖ,為何有降逆之功?張氏謂:桂枝其花開于中秋,是桂之性原得金氣而旺,且味辛屬金,故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橫恣,而桂枝之枝形如
鹿角,直上無曲,故又善理肝木之郁使之條達也;且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氣之陷者升,胃氣之逆者下降。一疏肝之郁,二平喘之逆,三調(diào)氣之升降。
左關(guān)微弱為肝虛 張氏驗案:周某,年三十許。當大怒之后,漸覺腿疼,日甚一日,兩月之后,臥床不能轉(zhuǎn)側(cè)。醫(yī)者因其得之惱怒之余,皆有舒肝理氣之藥,病轉(zhuǎn)加劇。張氏診其脈,發(fā)現(xiàn)“左部微弱異常”(左關(guān)脈),且病人自言凡疼痛之處皆熱。張氏恍悟出:怒則傷肝,傷肝者,乃傷肝經(jīng)之氣血;氣血傷則脈弱隨之,故其左部脈象如是也。其腿疼者,肝主疏泄,中藏相火,肝虛不能疏泄,相火即不能逍遙流行于周身,以致郁于經(jīng)絡(luò)之間,與氣血凝滯而作熱作疼,所以熱劇之處疼亦劇也。對此張氏重用
山萸肉一兩,加
知母、
當歸、
丹參、乳香、沒藥,連服10劑,熱消疼止,步履如常。其門生萬澤東,治一壯年子,因?qū)医?jīng)惱怒之余,腹中常作疼。他醫(yī)用通氣、活血、消食、祛寒之藥,皆不效。萬澤東診其“脈左關(guān)微弱”,知其系怒久傷肝,肝虛不能疏泄也。隨用山
萸肉二兩,佐以當歸、丹參、
柏子仁,連服數(shù)劑,腹痛遂愈。張氏辨治一少年,其肝臟素有傷損,“左關(guān)脈獨微弱”,一日忽脅下作疼,張氏單用柏子仁一兩,煎湯服之立愈。張氏認為“柏子仁稟金水之氣,水能滋木,如統(tǒng)師旅者之厚其餉也;金能鎮(zhèn)木,如統(tǒng)師旅者之嚴其律也,滋之鎮(zhèn)之,則肝木得其養(yǎng)兼得其平,
將軍之官安其職矣。張氏還曾治一女郎,因怒氣傷肝經(jīng),醫(yī)者多用理肝之品,至其虛弱,坐時左半身常覺下墜,臥時不能左側(cè),診其脈,“左關(guān)微弱異!,知其肝虛,遂重用生
黃芪八錢以升補肝氣,又佐以當歸、山萸肉各數(shù)錢,一劑知,數(shù)劑痊愈。
張氏所創(chuàng)鎮(zhèn)肝
熄風湯治中風證,首辨為“脈弦長有力”,或“上盛下虛”;若“尺脈重按虛者”,加入
熟地黃、山萸肉。
鎮(zhèn)肝熄風湯因其名可知治肝之理,而“脈弦長有力”主肝火上盛,“尺脈重按虛者”為下焦有虛。張氏治劉鐵珊將軍,其腦中常覺發(fā)熱,時或
眩暈,心中煩躁不寧,“脈象弦長有力,左右皆然”,診為腦充
血證,投以鎮(zhèn)肝熄風湯,加地黃一兩,連服數(shù)劑,腦中不覺熱,后減地黃用量,服藥旬日,脈象和平。又治一新婦,過門旬余,忽然
頭痛。他醫(yī)不效,張氏診其“脈弦硬而長,左部尤甚”,知其肝膽之火上沖過甚也。遂用鎮(zhèn)肝熄風湯。加龍
膽草,服兩劑頭不痛,而“脈象依然有力”,又去龍膽草加地黃,服藥數(shù)劑,“脈象如!薄逆(zhèn)肝熄風湯可看出,張氏認為肝脈為弦在左為主,而尺脈弱者則為肝陰之不足,故方中有平肝、鎮(zhèn)肝的赭石、龍牡,又有滋陰補肝的
龜板、芍藥、玄參、
天冬,還有疏肝之
麥芽、
茵陳,可謂是順從肝之特性,充分體現(xiàn)張氏對肝脈認識與研究至深之理。
白虎湯證脈象辨
白虎湯證脈當洪滑 白虎湯方三見于《
傷寒論》。一在太陽篇,其脈浮滑;二在陽明篇,治三陽合病
自汗出者;三在厥陰,其脈滑而厥。張氏認為,白虎湯證之脈象當如洪滑無疑,如果其脈為洪滑者,知其為陽明腑實證,投以大劑白虎湯原方,其病必立愈。在石膏解及寒解湯驗案中,張氏變通應(yīng)用白虎湯,其效如神。視其脈象均為洪、滑、數(shù)而有力之脈證,張氏辨析白虎湯證在《傷寒論》太陽篇,其“脈浮滑”,知病在表,于是加
薄荷,或加連翹、
蟬衣(即為寒解湯),服后須臾即可由汗解而愈。
白虎湯證脈證不一時,方用白虎加
人參湯 張氏認為,病人若有白虎湯證,但其脈象非“浮滑”而數(shù)或弦硬,或洪滑而重按無力者,或雖有力而數(shù)逾六至,或年過五旬,或在勞心勞力之余,或其人身形素羸,即便非在汗吐下后,渴而心煩者,當用白虎湯時皆宜加人參。張氏臨證多年,治寒溫實熱用
白虎加人參湯,恒多于用白虎湯;凡遇“脈過六至者”,恒用生淮山藥一兩代方中梗米;若遇陽明實熱,又兼下痢者,方中用
白芍一兩代知母;若婦人產(chǎn)后患寒溫實熱者,亦以山藥代梗米,玄參代知母。臨床效驗病案不計其數(shù)。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08/2/22 18:15 編輯 gydjdsj.org.cn/zhicheng/]
-----------朋友.這樣的說病有些經(jīng)不起分析.脈象浮.如果是右手浮.右手脈受熱.是洪散脈.寸脈洪散受風熱.病癥又是下焦溫熱病癥.下焦溫熱病脈在左手關(guān)尺之間.陽盛陰虛這點沒錯.下面左脈大于右脈.是三關(guān)都大呢.左手脈易受寒.大就說不過了.最少要夾細脈.那就是風寒.他又說是溫病..溫病脈在左手寸關(guān)之間為上焦.寸尺之間為下焦.如果是溫病那三關(guān)脈摸不到.如果是風寒.首先傳胃或傳膽.或不傳胃和膽.直傳膀胱.它不可能浮脈傳三關(guān).它是有時間的.寸在表.關(guān)在半表半里.腎在沉.它是要時間.直中和相生傳也不對.下面的不想看了.他不知傳導(dǎo).肝脈弦而有力.這是肝火傳胃腸引起結(jié)腸炎.這樣的脈癥會害人的.起碼的一關(guān)脈一脈象就錯了.最少也有二種三種以上.朋友不是說你呀.我也是在學(xué)習也.研究研究.
-----------不是因為他是版主才支持的. 是因為他引述得很有道理。
-----------樓主對張氏之書用功非淺
-----------樓主對張氏之書用功非淺,請再續(xù)。
-----------關(guān)于張錫純老脈診方面的學(xué)習探討,大家還可以讀一讀劉越老的《中醫(yī)脈法解》一書。
[
本帖最后由 梁知行 于 2008/2/22 18:06 編輯 www.med126.com]
-----------支持2樓
-----------一 代大師、近代名醫(yī),鹽山張錫純,是一位善于繼承,又勇于開拓進取的醫(yī)家。他注重實踐,臨證辨治,精于脈法,且多深邃之見。張氏有云:“醫(yī)家四診,以辨證為 最要。醫(yī)者終身臨證,而于診脈之際,總覺游移而無確據(jù)。此固因脈法之難學(xué),實亦脈學(xué)之出,不能簡要詳明,令人一目了然也!庇嘁匝辛晱埩贾畬W(xué),就《衷中參 西錄》中脈法,試為下述。
(一)三部總看
張氏診脈常用寸關(guān)尺“三部總看”法,認為“脈雖分部位,而其大致實不分部位”,“一身之中,無論何處氣虛,脈之三部皆現(xiàn)弱象”。他雖宗寸關(guān)尺三部各配臟腑之說,但三部分診以候臟腑診法,卻很少用。
著中記述脈象近三十種,其中以“強浮數(shù)微細沉遲洪滑”九種論述為多,以各脈象主證為:
1.弦脈
主肝血少,
肝陰虛,肝火浮動,或疼痛。常見:
(1)左脈弦細、無力。見于產(chǎn)后下血,血陷氣陷,肺勞痰喘氣虛。兼硬為
肝血虛、津液不足。高年之脈多弦細,因氣虛,故無甚起伏;又血虛,是以細而不濡。亦見于肝疏泄減弱,而致小便小利,陰虛
水腫。
(2) 左脈弦硬、有力、長。見于下元虛損,肝腎陰虧,陰虛不能潛陽,肝膽急火炎起,或肝火與肝氣相并,沖激胃腑,致胃氣不得下行,或沖氣因虛上沖,并迫胃氣上 逆,
吐血,咳逆。脈似有力,而非真有力,李土材脈訣謂“直上直下,沖脈昭昭”者即此。并見于肝膽火上沖過甚之中風證。兼數(shù)者,見于熱久竭涸陰血、液虧損 甚。弦硬而沉者,兼
肝氣郁結(jié)。
(3)左脈弦細、硬,而右脈濡兼沉者,濕痰留飲,中焦氣化不足。
(4)右脈弦細、無力。土為木傷,脾胃失于健運,
脅痛,
胃脘痛。
(5)右脈弦硬、有力、長,大于左脈。沖氣上沖,胃氣不降,
胃陰虛。牙痛或外感熱人陽明之府。
虛勞咳嗽,中風,吐血。若重按不實者,皆有氣血虧損。
(6)左右脈弦細、無力。氣血兩虧,痢,腸炎。陰陽兩虛而陰虛為甚;蚱⑽笣窈,不能運化飲食下行,致成留飲。或
氣血虛衰,又勞心過度而痰飲盛。兼遲,則為寒飲
結(jié)胸,阻塞氣化。弦細甚,則心肺脾胃陽分虛憊,不能運化精微,以生氣血。
(7)左右脈弦硬、有力、長。亦陰分有虧,肝木之盛。沖氣上沖過甚,迫其胃氣不降,膈食證,或久痢陰虛、肝膽蘊有實熱。
(8)左脈平和、微無力;右脈弦似有力。
腎陰虛致沖氣挾痰上沖。
綜之,弦脈主
肝腎陰虛、肝血不足。左脈弦,已陰虛不能潛陽,肝火浮動;右脈弦,已肝火與肝氣并沖、胃上逆。兼數(shù)者熱甚,兼沉者肝氣郁。細而無力者氣虛,硬而有力者虛火盛。其治,以滋陰、平肝、清熱、降胃、安沖諸法。
2.浮脈
主氣血虧虛。常見:
(1)左脈浮弦、有力、按之不實。肝血虛損、肝火上升,陰虛不能潛陽,心虛不寐,皆陰虧火盛。
(2)右脈浮芤。氣血虧極,陽氣上浮,虛勞。兼數(shù),為陽氣外越而熱。
(3)左右脈浮而無力。失血過多而陰虧、下焦氣化不固攝,或心
肺陽虛,脾胃氣弱。兼數(shù)者,陰陽兩虛,陽虛則元氣不能自攝,陰虛則肝腎不能納氣,見于喘息、膈食。
3.數(shù)脈
主陰虛,或氣虛。常見:
(1)左右脈數(shù)。陰虛、氣虛有不能支持之象,咳痰,吐血。
(2)左右脈數(shù)而沉濡。陰虛不能納氣,虛勞發(fā)熱而喘,喘證脈多數(shù)。
(3)脈數(shù)八至,按之即無,已屬危證。久病見此,誠難挽回;新病見此,當急挽圖。
4.微脈
主氣虛、氣陷。
(1)左脈微細、模糊、按之即無。肝膽虛熱,或肝虛脅痛。
(2)右脈微弱,氣陷。
(3)左右脈微弱、細,或見于兩寸。大氣下陷,中風,久痢虛寒,下焦虛憊,氣虛滑脫,或氣虛燥結(jié)。兼遲者,素有寒飲,風寒陡襲,寒飲凝結(jié)。兼沉者,腎氣不能上潮于心而
心腎不交。
5.細脈
主氣血虧虛,或大氣下陷,常見:
(1)左脈細弱。氣血虛,吐血,咳嗽。
(2)右脈細。胸中大氣下陷。
(3)左右脈細微無力。氣血兩虧,
噎膈。兼沉者,上焦氣陷于下焦。
6.沉脈
主心肺陽虛,常見:
(1)左脈沉弦。肝氣郁滯不能條達,或氣不通暢,肝郁嘔逆,腰疼。
(2)右脈沉遲微弱、沉濡。大氣下陷。
(3)左右脈沉細。心肺陽虛,不能宣通脾胃,痰飲。兼遲,或大氣下陷又心肺陽分虛損。沉牢者,膈上瘀血,肺病,吐血。
(4)左右脈沉弦遲。腸中冷積。
(5)傷寒脈沉細,多為陰證;溫病脈沉細,多為陽證。
(6)左右脈沉、有力。實熱郁于下焦,
癃閉。
7.遲脈
主寒飲,大氣下陷。常見:
(1)左右脈遲。寒飲,咳吐痰涎。兼濡者,脾胃虛寒,不能運化飲食。
(2)左右脈遲而無力。大氣下陷,氣郁。
8.洪脈
主熱。常見:
(1)右脈洪長有力。胃氣因熱不降,血隨逆上升,吐衄。
(2)左右脈洪滑、重按甚實。熱迫胃氣不降,吐衄;蜿柮鞲畬,心肝內(nèi)熱挾陽明之熱上攻。或?qū)崯崃。兼?shù)者,純是熱象。
9.滑脈
主痰熱及氣血虛。常見:
(1)右脈滑實。外感稽留肺胃,咳嗽,痰飲。
(2)左右脈滑而有力。濕熱壅滯,或心中氣血虛損,心下停有痰飲,驚悸不眠。兩寸滑甚者,痰涎壅滯于上焦。兼數(shù)者有熱、滑數(shù)而搖搖無力者失血。
(3)左右脈滑而無力。上盛下虛。
另亦述及長脈見于肝火挾胃氣上沖,芤脈見于失血,大脈見于胃氣上沖、失血,弱脈見于風寒或頑痰阻塞經(jīng)絡(luò),及虛脈、實脈、如水上浮麻、
雀啄、緩急等脈象。
概括張氏脈法,脈象可分為三類:
(1)弦、硬、長、實、浮、“有力”等。見于肝腎陰虛,肝血虛,陰不潛陽,肝火浮動,肝火盛,沖氣、胃氣上沖,及內(nèi)風煽動所致諸證。此類在著中記述最多,其病機為肝腎陰虛,乃張氏病機論“陰常不足”醫(yī)學(xué)思想的一個主要方面。
(2) 微、細、弱、沉、遲、虛、數(shù)、結(jié)、代、無力等。見于大氣下陷,氣血虧虛,陽氣虛,陰血虛諸證。此類在著中也記述較多。大氣下陷亦緣由脾胃陰血不足,無以氣 化,故其病機為脾胃陰虛。這是張氏病機論“陰常不足”醫(yī)學(xué)思想的另一個方面,即肝腎陰虛和脾胃陰虛,構(gòu)成了張氏“陰常不足”論的中心,也是張氏“陰血學(xué) 說”的主要內(nèi)容。
由肝腎陰虛而陽浮火盛,脈顯太過;由脾胃陰虛,陽無以化,而氣虛、氣陷,脈顯不及,然皆本虛之征象。
(3)洪、滑、數(shù)、有力等,見于陽熱、痰熱、濕熱諸證,皆屬邪盛。陽熱實證。此即張氏病機論“陽常有余”之謂。
可知,張氏脈學(xué),是和他的“陰常不足,陽常有余”的病機之論是一體的。
(二)三部二候
1.肝腎之陰為根
張氏以三部總看診脈法,配合診尺部以候腎,以診脈之“根”。
(1)尺脈無根,左右脈浮而動,浮濡,見于肝腎虛極,陰陽不相維系,而有危在頃刻之勢,當急防虛脫。尺脈無根,寸部搖搖,即有將脫之勢。左右脈浮數(shù)、兩寸浮甚、兩尺按之即無,乃腎陰將竭,肝風已動。
(2)尺脈重按無根、左脈弦、右脈濡,為肝腎陰虛,下焦氣化虛損,不能固攝。尺脈重按虛者,腎真陰虛損,不能與真陽維系,真陽脫而上奔。
(3)尺脈甚弱。陽升而陰不能應(yīng)。
(4)左右脈微弱,尺脈尤甚者,見于下焦虛寒,久痢下。
(5)左右脈平和,尺脈重按有力者,見于腎經(jīng)實熱。
張氏脈法認為,脈之根,一在尺部,一在沉取。如左脈沉取,即可候“氣之根”,病雖兇險,其脈有根者,亦可救治。
2.脾胃之氣為神
張氏棄“三部九候”浮、中、沉診法,而常用“三部總看,二候”浮、沉取法,以有力、無力,候脈之神。
(1)脈有力、按之甚實,其洪大無倫者,見于陽明府熱至極。又浮數(shù)者,經(jīng)虛熱。沉者,實熱郁于下焦;蛎}有力而弦長,皆為濕熱有力,即有神之脈。
(2) 脈之“有力”,當辨真假。真有力者,當于敦厚和緩中見之,此脾胃之氣化壯旺,能包括諸臟。脈真有力,皆當有洪滑之象,洪者如波濤疊涌,勢作起伏,滑者指下 滑潤,累累如貫珠。若脈象弦直,既無起伏之勢,又無貫珠之形,雖大而有力,實非真有力之象,乃脾胃真氣外泄,沖脈逆氣上千之證,慎勿作實證治。
張氏認為,脈之神,一在有力、無力,一在和緩。五行之中,土包括四行,六脈中皆和緩為貴,”以其饒有脾土之氣。即有神也。
可見,張氏脈法,根、神之候,一在腎,候陰血之存亡;一在脾胃,候氣之盛衰及陰血之盛衰。
(三)結(jié)語
脈 法,在張氏著中無專章論述,乃散見于書中治例、醫(yī)案之記述中,故非泛泛之談。他“三部總看”配尺部,和“三部二候”浮、沉取的診法,是在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 的。余對張氏脈法,證之多年、臨證實踐,深感其論述獨到,又深合脈學(xué)之精義;臨證易行,而無繁復(fù)之累;切合病機,而標本攸分,實能開“胸中了了,指下難 明”之疑塞。他的脈法,源于中醫(yī)經(jīng)典古義,又承李東垣、
朱丹溪,并及喻嘉言、李中梓諸家,但不囿于李、朱之見。他匠心獨運,斟酌化裁,出新意于法度之中, 融脾胃、陰血之說,獨辟溪徑,而有所創(chuàng)見和發(fā)展,形成了以“陰常不足,陽常有余”為病機,以肝腎、脾胃為核心的脈學(xué)體系,而獨具特色。
-----------謝謝樓主!
-----------正想系統(tǒng)了解張師脈學(xué),竟看到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