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名族首頁  |   藏族醫(yī)學  |   蒙古族醫(yī)學  |   維吾爾族醫(yī)學  |   苗族醫(yī)學  |   傣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學  |   考試寶典  |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名族醫(yī)藥 >> 瑤族醫(yī)學 >> 瑤族醫(yī)藥 >> 正文:巴拉艾 -瑤藥艾葉、家艾藥物說明書
    

巴拉艾

  
一級分類
常用植物藥
二級分類
分類
巴拉艾
年份
ba hlax ngoie
別名
艾葉、家艾
來源
菊科植物艾蒿 Artemisia argyi Levl.et Vant.的葉。
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50~120厘米;莖直立,被灰白色軟毛。單葉互生,中部葉卵狀橢圓形,長6~9厘米,寬4~8厘米,有柄,羽狀深裂或淺裂,側裂片約2對,中裂片常3裂,裂片邊緣有粗齒,上面有蛛絲狀毛和白色腺點,下面密被灰白色絨毛;上部葉漸小,3裂或全緣,無柄。花紅色;頭狀花序,排成復總狀花序,生于莖頂部;總苞卵形。瘦果長圓形,無毛。花期7~10月。
生態(tài)分布
生于荒地、路旁、草地等處。產(chǎn)于廣西龍勝、興安、臨桂、秀、南寧等縣市;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廣東、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貴州、云南、陜西、甘肅等省份。
采集加工
夏季花未開,葉茂時采,曬干或陰干備用。
性味
味苦、辛,性溫。
功效
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安胎。
傳統(tǒng)應用
治胸腹冷痛、腸炎腹瀉、痢疾、衄血、吐血、血崩、帶下、月經(jīng)不調(diào)、胎動不安、小兒疳積、瘰疬瘡。
用法用量
9~15克,水煎服;外用適量,配生、黃糖搗敷。
方例
1.白帶 巴拉艾(艾蒿)15克,水煎去渣取汁,煮雞蛋連藥汁吃。
化學成分
艾葉含揮發(fā)油0.45%~1.00%,從中鑒定出:2-甲基丁醇,2-己烯醛,順式-3-己烯-1-醇,三環(huán)烯,α-側柏烯,α-蒎烯,樟烯,香檜烯,β-蒎烯,1-辛烯-3-醇,2,4(8)-對-(艸孟)二烯[2,4(8)-p-menthadiene],對-聚傘花素,1,8-桉葉素,γ-油烯,蒿屬醇,α-松油烯,二甲基蘇合香烯,樟腦,龍腦,異龍腦,4-松油烯酸,對-聚傘花-α-酸,α-松油醇,順式辣薄荷醇,鞭草烯酮,金娘醇,反式-辣薄荷醇,反式香葦醇,順式-香葦醇,乙酸-順式-3-己烯酸酯,對-異丙基苯甲醛,葛縷酮,香葦烯酮,紫蘇醛,乙酸龍腦酯,紫蘇醇,香荊芥酚,丁香油酚,(王古)(王巴)烯β-波旁烯,β-欖香烯,甲基丁香油酚,反式-丁香烯,β-蓽澄茄油烯,)順式-β-金合歡烯,葎草烯β-橄欖烯,反式-β-金合歡烯,β-芹子烯,γ-衣蘭油烯,γ-欖香烯,α-衣蘭油烯,丙酸橙花酸酯,δ-蓽澄茄烯,丁香烯化物,喇叭醇,十五烷醛,六氫金合歡烯基丙酮,鄰-苯二甲酸二丁酯,棕櫚酸等60種成分[1]。另據(jù)報道,從山東嶗山產(chǎn)野生艾蒿葉的揮發(fā)油中,鑒定出34種成分,其中含量較高的:檸檬烯,香檜烯,α-及β-蒎烯,乙酸龍腦酯,順式-β-金合歡烯,α-側柏酮,α-水芹烯,1,8-桉葉素,α-松油烯,異戊基環(huán)己烯,龍腦,4-松油烯醇,順式-辣薄荷醇,香茅醇,α-金合歡烯等[2]。又從全株的揮發(fā)油中分得:乙酸乙酯,7-辛烯-4-醇,甲基異丙基苯,1,8-桉葉素,水合樟烯,1,4-桉葉素,樟腦,龍腦,4-松油烯醇,α-松油醇,反式-香葦醇,葛縷酮,紫蘇醛,乙酸龍腦酯,丁香油酚,α-金合歡烯,喇叭醇,2-N-丙基-1,3-二氧戊環(huán),α-水芹烯,芳樟醇,2-四氫吡喃甲醇,優(yōu)葛縷酮,順式-辣薄荷醇,蒿屬酮,辣薄荷酮,異辣薄荷酮,馬鞭草烯酮,2,6,6-三甲基-2,4-環(huán)庚二烯酮,α-姜黃烯,二氫獼猴桃內(nèi)酯,羽毛柏烯,2,2-二甲基-3-苯基丙酸乙烯酯等32個成分[3]。葉還含黃酮類成分:5,7-二羥基-6,3'4'-三甲氧基黃酮,5-羥基-6,7,3',4'-四甲氧基黃酮[4],槲皮素,皮素[5];桉葉烷類成分:柳杉二醇[5,6],魁蒿內(nèi)酯[5,7],1-氧代-4β-乙酸氧基桉葉-2,11(13)-二烯-12,8β-內(nèi)酯[1-oxo-4β-acetoxyeudema-2,11(13)-dien-12,8β-olide,1-氧代-4α-乙酰氧基桉葉-2,11(13)-二烯-12,8β-內(nèi)酯[1-oxo-4α-acetoxyeudesma-2,11(13)-dien-12,8β-olide][5];三萜類成分:α-及β-香樹脂醇,無羈萜[5]。α-及β-香樹脂醇的乙酸酯,羽扇烯酮,粘霉烯酮,羊齒烯酮,24-亞甲基環(huán)木菠蘿烷酮,西米杜鵑醇,3β-甲氧基-9β,19-環(huán)羊毛甾-23(E)烯-25,26-二醇[3β-methoxy-9β,19-cyclolanost-23(E)-en-25,26-diol];其他成分:β-谷甾酸,豆甾醇[5],棕櫚酸乙酯,油酸乙酯,亞油酸乙酯,反式的苯亞甲基丁二酸[8]以及鎳、鈷、鋁、鉻、硒、銅、、、錳、鈣、鎂等元素[9]。
藥理
1.抗菌作用  艾葉油4×10-3g/ml濃度時對炎鏈球菌、金黃色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鏈球菌、奈瑟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變形桿菌和福氏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4-松油烯酸2×10-3g/ml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包括敏感及耐青霉素菌株)均有抑制作用[1]。五月艾葉水煎液對致病性真菌有微弱的抑菌作用,艾葉水煎液15%濃度對堇色毛癬菌呈抑制作用,30%濃度時對許蘭毛癬菌、許蘭毛癬菌蒙古變種、犬小芽胞菌、共心性毛癬菌、紅色毛癬菌、鐵銹色毛癬菌、堇色毛癬菌有抑制作用[2]。
2.興奮子宮作用  艾葉煎劑對未孕家離體子宮呈興奮作用,使收縮加強,可引起強直性收縮,維持1h以上[3]。
3.毒性  小LD50:艾葉煎劑腹腔注射23g/kg;艾葉油灌為2.47ml/kg和1.82g/kg,腹腔注射為1.12ml/kg,4-松油烯醇灌胃為1.237g/kg和1.242g/kg;丁香烯口服為3.355g/kg[1]。家兔腹腔注射艾葉油2ml/kg10min后,由鎮(zhèn)靜轉入翻正反射消失,呼吸減慢,但角膜反射始終存在,體溫、瞳孔大小均無明顯影響,最后呼吸抑制致死[1]。
化學成分參考文獻
[1]潘炯光等:《中國中藥雜志》,1992,17(12):741。
[2]劉國聲:《中草藥》,1990,21(9):392。
[3]朱亮峰等:《云南植物研究》,1985,7(4):443。
[4]吳崇明等:《中藥通報),1985,10(1):31。
[5]Tan Renxiang,et al.Planta Med,1992,58(4):370.
[6]Irnm M A,et al.Phytochemistry.1973,12:849.
[7]Geissman T A.J Org Chem,1966,31:2523.
[8]Lao A N,et al.Chem Pharm Bull,1984,32(2):723.
[9]梅金喜等;《中國中藥雜志》,1991,16(12):718。
藥理參考文獻
[1]防治慢性氣管炎艾葉油研究協(xié)作組:《醫(yī)藥工業(yè)》,1977,(11):5。 [2]孫迅:《中華皮膚科雜志》,1958,(3):210。 [3]孫智明:《云南醫(yī)學雜志》,1961,3(2):64。
附注
出處
中國瑤藥學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評論加載中...
    網(wǎng) 名: (必填項)
    評論內(nèi)容:
    沒有相關文章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1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