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妙峰
附子性味辛熱,為溫陽要藥,其上振奮心陽,中運溫脾陽,下補益腎陽,臨床若劑量得當,配伍得法,對心臟疾患確有起沉疴、除頑疾之功。茲將五則驗案整理于下。
1附子配重鎮(zhèn)潛降之劑治風心咯血
有一風心房顫心衰病人,因咯血三天來診,當時患者咯血鮮紅盈杯,
咳嗽喘息,不能平臥,兩下肢浮腫,兩顴紅赤,舌質(zhì)紫暗,脈來叁伍不調(diào),此乃
腎陽虛衰,命火式微,陰寒下盛,水氣內(nèi)停,陽畏其陰,不敢依附,龍雷之火,升騰于上,沖激肺張,絡(luò)損血溢而致。當即投以熟附子10g,
桂心3g,生
龍骨30g,生
牡蠣30g等治療,取其鎮(zhèn)攝浮陽,引火歸源之意,連服1周,咯血止,喘咳平,肢腫消,病情進入坦途。
2附子配大補元氣劑治肺心心衰
有一肺心心衰患者,心衰反復發(fā)作,心慌氣促,臥不著枕,大汗淋漓,狀若油脂,渾身濕透,面色青灰,四肢厥逆,脈來虛數(shù)無根,乃厥脫重癥,逐疏以熟附子10g,紅參10g(另蒸兌入),煅龍牡各30g。頻頻進服,蓋補后天之氣無如
人參,補先天之氣無如附子,二藥相須,則能瞬息化氣于烏有之鄉(xiāng),頃刻生陽于命門之內(nèi),屢次使患者化險為夷。
3附子配瀉肺利水之劑治風心心衰
有一風心房顫心衰女性患者,
心悸怔忡,胸悶氣急,不能平臥,面肢浮腫,口唇紫紺,兩顴紅赤,脈來細澀。證屬
心腎陽虛,攝納無權(quán),脾土失煦,水濕泛濫,壅塞于肺,氣道受阻,大有厥脫之虞。于是疏以熟附子30g,
葶藶子30g等,以溫運脾腎,瀉肺利水。方藥中的,數(shù)劑后心慌氣促頓減,夜能平臥,面肢浮腫消退,紫紺亦除,心衰得到控制。
4附子配益氣化瘀之劑治冠心Ⅱ0
房室傳導阻滯有一男性高齡患者,近一年來頭暈,胸悶,心前區(qū)疼痛反復發(fā)作,二天來諸癥又作,心悸胸悶,頭目
眩暈,振振欲僻地,舌質(zhì)淡白,脈遲(43次/分)。心電圖示Ⅱ0房室傳導阻滯。西醫(yī)診斷為冠心病,
心律失常;證屬心陽衰弱,陰寒凝結(jié),鼓動無力。遂以熟附子10g,
黨參15g,
黃芪20g,
丹參15g等治療,服藥四天諸恙悉減,脈來和緩(70次/分),復查心電圖Ⅱ0房室傳導阻滯消失。
5附子配通脈養(yǎng)心之劑治冠心早搏
有一冠心病心律失;颊撸壭募滦貝灧磸桶l(fā)作三月,加重二周入院。癥見心悸怔忡,胸際憋悶,勞累后發(fā)作更甚,苔薄膩,舌淡而紫暗,脈來弦結(jié)。心電圖檢查為頻發(fā)室性早搏。證為
心陽虛衰,心脈瘀阻,心神失養(yǎng)。遂投以熟附子12g,
桂枝10g,丹參30g,
苦參20g等。經(jīng)治一周,心悸胸悶已除,早搏消失,復查心電圖正常出院。
來源: 中醫(yī)文獻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