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石氏傷科對引經藥的臨床應用
    

本草求真:石氏傷科對引經藥的臨床應用

作者:邱德華 石仰山

      歸經理論濫觴于《內經》,漢代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分經用藥,為歸經理論的形成奠定了基礎,至金元時期,張元素發(fā)明了藥物“引經報使”之說,基本形成了歸經理論,后經李東垣、王好古及歷代醫(yī)家的發(fā)揮和運用,歸經之說日趨完善。所謂引經藥即引導其它藥物直達病所,起到引經報使作用的藥物。石氏傷科在治療骨傷疾患中亦重視引經藥的應用,往往以傷患的部位為主,結合臟腑經絡辨證,選用適當的引經藥物增強療效。茲分述如下。

  頭部——腦震蕩:頭部為清陽之舍,一旦頭部受損,輕者震激腦海,重者傷及顱腦,導致顱內血脈損傷或瘀血內蓄,引起腦震蕩,出現頭暈、頭痛、嗜臥、泛惡、昏迷、肢厥等癥狀。其病在足厥陰肝經,兼及督脈。腦為“靈明”之府,若腦部受震,必傷及“靈明”,而瘀阻清竅,出現清陽濁陰升降失調之病機。故在論治上,分初、中、末三期調治。初期以柴胡細辛湯為主,升清降濁,化瘀寧神,藥有柴胡、細辛、薄荷、當歸尾、土鱉蟲、川芎等;中期用天麻鉤藤湯參川芎茶調散加減,平肝息風,活血養(yǎng)血,藥有天麻、鉤藤、丹參、棗仁、柴胡、川芎等;末期則視其體質強弱,予調中保元湯補中益氣湯加減,健脾益氣,調養(yǎng)補腎,藥有黃芪黨參、白術、補骨脂、生地黃、升麻、柴胡、川芎等?梢娖湟浿幘鶠椴窈、川芎。以柴胡、川芎作為頭部引經之藥,既能夠起到行氣化散血滯的作用,更能促使全方藥力隨經氣循行而通達病所。

  頸部——頸椎病:頸背為諸脈會通之處,若頸部外傷、姿勢不正、長期低頭伏案、勞損等原因,使頸部氣血通道閉折,出現頭痛、頭暈、項背強直、活動牽掣、手指麻木、耳鳴、惡心等癥,即形成頸椎病。石氏以六經理論為依據,認為太陽膀胱經與少陰腎經互為表里,如果少陰精血虧虛,腎氣化生之源匱乏,則無力起啟督脈氣血,以致不能濡潤太陽之表,難以推動周身脈氣;同時少陰腎氣乏力,使太陽膀胱氣化不利,氣不化津,水津不布,水液不能滋養(yǎng)經脈,從而導致陽氣不利、經血不暢、氣血瘀滯之病機。故論治上,石氏一方面補其腎、助氣化,另一方面行氣道、化瘀滯,因果并論,標本兼治。方擬椎脈回春湯加減治之,藥有羌活、葛根、牛蒡子僵蠶、桂枝、天麻、黃芪、狗脊等,其中引經藥為羌活。羌活能助膀胱氣化,行太陽之表,能經脈氣血,暢督脈經氣,故以其作為頸部傷疾的引經要藥。

  胸部——胸脅內傷:胸為清曠之在,脅為肝之分野,胸脅是厥少陰分布之所,若因跌仆磕撞閃挫,而致氣血、經絡和臟腑等損傷,引起氣機不暢、疏泄失常,出現胸脅骨膜之間疼痛拒按、呼吸轉側活動牽掣,或有腫脹、咳嗆加劇等癥,即所謂胸脅內傷之疾。石氏認為:“內傷之疾,不論其舊傷宿損,或虛實之證,總與肝經相系!惫适┲螘r往往選用肝經引經之藥,強調肝經的氣血條達,以石氏胸脅合劑加減治之,藥有柴胡、香附延胡索、郁金、當歸、蒲黃三七等,其中引經藥為柴胡、香附藥對。以此為引經藥,運用于臨床,在臟主血,在經主氣,以之治臟,是血中之氣藥,以之治經,是氣分之藥。只要配伍得當,自能開郁散滯而通達上下,使肝經氣血暢行。

  腰部——腰痛:腰部是足太陽膀胱和督脈循行的通道。若腰部用力過猛、或失當,或腰部屈伸動作不相協調,或咳嗽噴嚏,卒然迸閃,或長期姿勢不正,勞損等因,均易使腰絡受損,經脈阻塞,氣血運行失暢,而產生腰痛。論治上,石氏著重辨證分型,一般將其分為4型。氣滯血瘀型以理氣固腰湯加減治之,藥有香附、川楝子、延胡索、當歸、仁、桑寄生、狗脊等;風寒閉塞型以溫經強腰湯加減調治,藥有麻黃、桂枝、細辛、制川烏威靈仙、地龍、狗脊等;痰濕互阻型以豁痰寧腰湯加減療之,藥有牛蒡子、僵蠶、半夏、陳皮茯苓、獨活、桑寄生、杜仲、狗脊等;腎督虧虛型以益腎健腰湯理之,藥有生熟地黃、杜仲、菟絲子、yin羊藿、補骨脂、山茱萸、桑寄生、狗脊等,其引經藥均為狗脊。正如《本草正義》所言:狗脊“能溫養(yǎng)肝腎,通調百脈,強腰膝,堅脊骨,又能固攝沖帶,堅強督任,引經向導,”故石氏腰痛方中每每使用狗脊。

  四肢——四肢損傷:四肢為手足之經的主要循行通路。一旦其肢節(jié)受損,輕者扭捩挫蹉,重者傷筋折骨,均能內動經絡,使血行之道不得宣通,瘀血內停,氣血凝滯,從而瘀積為腫為痛。石氏以三期辨證為原則,早期活血化瘀消腫為主,藥有生地黃、當歸、赤芍桃仁、澤蘭、王不留行、桂枝或牛膝等;中期接骨續(xù)筋和絡為主,藥有當歸、丹參、獨活、續(xù)斷、狗脊、川芎、澤蘭、紅花、桂枝或牛膝等;后期健筋壯骨溫經為主,藥有黃芪、炒黨參、焦白術、當歸、續(xù)斷、狗脊、白芍、伸筋草、紅花、桂枝或牛膝等;若骨折者加煅自然銅、骨碎補等,痛甚者投乳香沒藥等,青腫甚者添紫荊皮黃金子等,其引經藥上肢選用桂枝、下肢運用牛膝。石氏認為“桂枝味辛微甘,芬芳馥郁,其枝柔嫩,其氣輕揚,善走上肢,具有宣通經絡之功。”牛膝正如《醫(yī)學衷中參西錄》所言:“牛膝,原為補益之品,而善引氣血下注,是以用藥欲其下行者,恒以之為引經。故善治腎虛腰疼腿疼,或膝疼不能屈伸,或腿痿不能任地”之疾。所以,石氏在治療四肢筋骨損傷時,常選用桂枝或牛膝引藥循經,增強療效。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