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暑溫、伏暑
    

溫病條辨:暑溫、伏暑

三十六、暑邪深入少陰消渴者,連梅湯主之,入厥陰麻痹者,連梅湯主之;心熱煩躁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腎主五液而惡燥,暑先入心,助心火獨亢于上,腎液不供,故消渴也。再心與腎均為少陰,主火,暑為火邪,以火從火,二火相搏,水難為濟,不消渴得乎!以黃…

三十六、暑邪深入少陰消渴者,連梅湯主之,入厥陰麻痹者,連梅湯主之;心熱煩躁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

腎主五液而惡燥,暑先入心,助心火獨亢于上,腎液不供,故消渴也。再心與腎均為少陰,主火,暑為火邪,以火從火,二火相搏,水難為濟,不消渴得乎!以黃連瀉壯火,使不爍津,以烏梅之酸以生津,合黃連酸苦為陰;以色黑沉降之阿膠救腎水,麥冬生地合烏梅酸甘化陰,庶消渴可止也。

肝主筋而受液于腎,熱邪傷陰,筋經無所秉受,故麻痹也。再包絡與肝均為厥陰,主風木。暑先入心,包絡代受,風火相搏,不麻痹得乎!以黃連瀉克水之火,以烏梅得木氣之先,補肝之正,阿膠增液而熄肝風,冬、地補水以柔木,庶麻痹可止也。心熱煩躁神迷甚,先與紫雪丹者,開暑邪之出路,俾梅、連有入路也。

連梅湯方(酸甘化陰酸苦泄熱法)

云連(二錢) 烏梅(去核,三錢) 麥冬(連心,三錢) 生地(三錢) 阿膠(二錢)

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脈虛大而芤者,加人參

三十七、暑邪深入厥陰,舌灰,消渴,心下板實,嘔惡吐蛔,寒熱,下利血水,甚至聲音不出,上下格拒者,椒梅湯主之。

此土敗木乘,正虛邪熾,最危之候,故以酸苦泄熱,輔正驅邪立法,據理制方,冀其轉關耳。

椒梅湯方(酸苦復辛甘法,即仲景烏梅丸法也,方義已見中焦篇)

黃連(二錢) 黃芩(二錢) 干(二錢) 白芍(生,三錢) 川椒(炒黑,三錢) 烏梅(去核,三錢) 人參(二錢) 枳實(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三十八、暑邪誤治,胃口傷殘,延及中下,氣塞填胸,燥亂口渴,邪結內踞,清濁交混者,來復丹主之。

此正氣誤傷于藥,邪氣得以竊據于中,固結而不可解,攻補難施之危證,勉立旋轉清濁一法耳。

來復丹方(酸溫法)

太陰元精石(一兩) 舶上硫黃(一兩) 硝石(一兩,同硫黃為末,微火炒結砂子大) 桔紅(二錢)

青皮(去白,二錢) 靈脂(二錢,澄去砂,炒令煙盡)

〔方論〕晉三王氏云∶《易》言一陽來復于下,在人則為少陽生氣所出之臟。病上盛下虛,則陽氣去,生氣竭,此丹能復陽于下,故曰來復。元精石乃鹽鹵至陰之精,硫黃乃純陽石火之精,寒熱相配,陰陽互濟,有扶危拯逆之功,硝石化硫為水,亦可佐元、硫以降逆;靈脂引經入肝最速,能引石性內走厥陰,外達少陽,以交陰陽之樞紐;使以桔紅、青皮者,納氣必先利氣,用以為肝膽之向導也。

三十九、暑邪久熱,寢不安,食不甘,神識不清,陰液元氣兩傷者,三才湯主之。

凡熱病久入下焦,消爍真陰,必以復陰為主。其或元氣亦傷,又必兼護其陽。三才湯兩復陰陽,而偏于復陰為多者也。溫熱、溫疫未傳,邪退八、九之際,亦有用處。暑溫未傳,亦有用復脈、三甲、黃連阿膠等湯之處。彼此互參,勿得偏執(zhí)。蓋暑溫不列于諸溫之內,而另立一門者,以后夏至為病暑,濕氣大動,不兼濕不得名暑溫,仍歸溫熱門矣。www.gydjdsj.org.cn/zhicheng/既兼濕,則受病之初,自不得與諸溫同法,若病至未傳,濕邪已化,惟余熱傷之際,其大略多與諸溫同法;其不同者,前后數條,已另立法矣。

三才湯方(甘涼法)

人參(三錢) 天冬(二錢) 干地黃(五錢)

水五杯,濃煎兩杯,分二次溫服。欲復陰者,加麥冬、五味子。欲復陽者,加茯苓、炙甘草

四十、蓄血,熱入血室,與溫熱同法。

四十一、伏暑、濕溫脅痛,或咳,或不咳,無寒,但潮熱,或竟寒熱如瘧狀,不可誤認柴胡證,香附旋復花湯主之;久不解者,間用控涎丹

按伏暑、濕溫,積留支飲,懸于脅下,而成脅痛之證甚多,即《金匱》水在肝而用十棗之證。彼因里水久積,非峻敗不可;此因時令之邪,與里水新搏,其根不固,不必用十棗之太峻,只以香附、旋復,善通肝絡而逐脅下之飲,蘇子,杏仁,降肺氣而化飲,所謂建金以平木;廣皮、半夏消痰飲之正,茯苓、薏仁,開太陽而闔陽明,所謂治水者必實土,中流漲者開支河之法也。用之得當,不過三、五日自愈。其或前醫(yī)不識病因,不合治法,致使水無出路,久居脅下,恐成懸飲內痛之證,為患非輕,雖不必用十棗之峻,然不能出其范圍,故改用陳無擇之控涎丹,緩攻其飲。

香附旋復花湯方(苦辛淡合芳香開絡法)

生香附(三錢) 旋復花(絹包,三錢) 蘇子霜(三錢) 廣皮(二錢) 半夏(五錢) 茯苓塊(三錢) 薏仁(五錢)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溫服。腹?jié)M者,加濃樸。痛甚者,加降香末。

控涎丹方(苦寒從治法)

痰飲,陰病也。以苦寒治陰病,所謂求其屬以衰之是也。按腎經以臟而言,屬水,其味咸,其氣寒;以經而言,屬少陰,主火,其味苦,其氣化燥熱。腎主水,故苦寒為水之屬,不獨咸寒為水之屬也,蓋真陽藏之于腎,故腎與心并稱少陰,而并主火也,知此理則知用苦寒咸寒之法矣。瀉火之有余用苦寒,寒能制火,苦從火化,正治之中,亦有從治;瀉水之太過,亦用苦寒,寒從水氣,苦從火味,從治之中,亦有正治,所謂水火各造其偏之極,皆相似也?嘞毯位鹬杏,水之不足為正治,亦有治水之有余、火之不足者,如介屬芒硝并能行水,水行則火復,乃從治也。

甘遂(去心制) 大戟(去皮制) 白芥子上等分為細www.gydjdsj.org.cn/shouyi/末,神曲糊為丸,梧子大,每服九丸,姜湯下,壯者加之,羸者減之,以知為度。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