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據庫中醫(yī)疾病數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據藥學下載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書籍 > 正文:傷寒證治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傷寒證治

足太陽膀胱經傷寒,頭項強,腰脊痛,無汗惡寒。其經絡流注去處,與傷風同,但脈浮洪緊數為異耳。惟足太陽寒水,為諸陽主氣,故寒先傷之。麻黃湯治太陽傷寒,脈浮緊而數,頭痛身疼,發(fā)熱惡寒,無汗,胸滿而喘者。麻黃(去節(jié)) 桂心(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杏仁(二十五…

足太陽膀胱經傷寒,頭項強,腰脊痛,無汗惡寒。其經絡流注去處,與傷風同,但脈浮洪緊數為異耳。惟足太陽寒水,為諸陽主氣,故寒先傷之。

麻黃

治太陽傷寒,脈浮緊而數,頭痛身疼,發(fā)熱惡寒,無汗,胸滿而喘者。

麻黃(去節(jié)) 桂心(各一兩) 甘草(炙,半兩) 杏仁(二十五粒)

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服,覆取微汗。夏則加知母半兩、石膏一兩、黃芩一分;或汗出后,無大熱而喘者,去桂,加石膏四兩。

小青龍湯

治傷寒,表未解,心下有水氣,干嘔,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jié)M而喘者。

麻黃(去節(jié)) 細辛(去苗) 干(炮) 甘草(炙) 桂心 芍藥(各三兩) 半夏(湯去滑)五味子(各二兩半)

上 咀。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去滓,食前溫服。噎者,去麻黃,加熟附子一錢;若小便不利,小腹?jié)M者,加茯苓一錢;喘者,加杏仁七枚,去皮尖。

溫粉

凡發(fā)汗不欲多,多則亡陽,宜用此粉撲之即愈,效如神。

白術川芎 白芷上為末。每末一兩,入米粉三兩,和勻撲之。

大青龍湯

治太陽中風傷寒,脈緊發(fā)熱,惡寒身疼,不汗出而煩渴;或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或傷寒見風脈,傷風見寒脈。

麻黃(去節(jié),三兩) 桂心 甘草(炙,各一兩) 杏仁(去皮尖,一兩) 石膏(一兩)

上為銼散。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個,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足陽明胃經傷寒,身熱目痛而鼻干,不得臥,不惡寒,腹?jié)M,咽干口燥而渴。其脈流注與傷風同,以陽明主肉,故次傳之。

大承氣湯

治陽明傷寒,脈長身熱,不惡寒,目疼鼻干,不得臥,腹?jié)M,咽干渴,大便硬,譫語;或汗后脈沉實;或下利,心下堅;或已經下,其脈按之浮沉尚有力者。

大黃(酒洗,半兩) 芒硝(一分,別研入) 濃樸(姜制,一兩) 枳實(一分,銼炒去瓤)

上為粗末。每服五錢,水二盞,煎八分,去滓,入硝再煎服。若脈遲而滑,汗出身重,時發(fā)潮熱;并得病二三日無太陽證,煩躁,心下硬,下利后譫語者,去芒硝,名小承氣;虬l(fā)汗不解,蒸蒸發(fā)熱,溫溫欲吐,胸中痛,大便反溏;及吐利后,腹脹,厥煩,譫語,去濃樸、枳實,入甘草半兩、芒硝一分煎,名調胃承氣;蚪Y熱膀胱,如狂狀,下血,小腹急結者,去濃樸、枳實,加仁十二個、桂、甘草各半兩、硝一分,名桃核承氣。

柴胡

治證狀大略與大承氣湯同。輕則柴胡,重則承氣。

柴胡(四兩) 黃芩 赤芍藥(各一兩半) 半夏(湯去滑,一兩一分) 枳實(麩炒,一分)

上為粗末。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姜五片,棗一枚,煎八分,去滓,食后溫服。若內熱里實,身體疼痛,是表證未解,不可服。

足少陽膽經傷寒,胸脅痛,耳聾,口苦咽干,往來寒熱,目眩干嘔。其脈流注與傷風同,以少陽主膽,屬半表半里,故三傳之。

gydjdsj.org.cn/shouyi/www.med126.com柴胡湯

治少陽傷寒,脈弦或沉緊,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食,心煩喜嘔;或渴,腹痛;或脅下痞硬;或心悸,小便不利;或咳,有微熱,亦有不渴不嘔者。又治婦人傷風傷寒,經水適斷,發(fā)熱惡寒,晝日明了,暮則譫語,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得七分熱除,脈遲身涼,胸滿譫語,如結胸狀,前刺期門,隨其實而取之,投此湯即愈。又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并陽明傷寒,脈反弦浮,身目悉黃,小便黃,潮熱時噦。

柴胡(二兩) 半夏(湯去滑,六錢一字) 黃芩 人參 甘草(炙,各三分)

上為銼散。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生姜五片,棗一枚,煎七分,去滓,食前服。若腹痛,去黃芩,加芍藥三分;心下悸,小便不利,加茯苓一兩;若不渴,則有微熱,去人參,加桂三分;若咳嗽,去棗,加五味子三分、干姜半兩;胸中煩,不嘔者,去半夏,加栝蔞實一枚四分之一;若渴,去半夏,加栝蔞根一兩;胸中痞硬,去棗,加牡蠣一兩;若過經不解,日晡發(fā)熱,已而微利,加芒硝一兩。

足太陰脾經傷寒,手足溫,自利不渴,腹?jié)M時痛,咽干。其脈流注與傷風同,治之各有正方。

治中湯

治太陰傷寒,手足溫,自利不渴,腹?jié)M時痛,咽干,其脈尺寸俱沉細。

人參 干姜(炮) 白術 甘草(炙) 陳皮 青皮(各等分)

上銼散。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

五積散

治太陰傷寒,脾胃不和;及有積聚腹痛。

蒼術(泔浸一宿,二十兩) 桔梗(十兩) 陳皮(六兩) 白芷 甘草(炙,各三兩) 當歸(二兩) 川芎(一兩半) 芍藥 白茯苓 半夏(湯去滑,各一兩) 麻黃(去節(jié),春夏,二兩,秋冬,三兩) 干姜(春夏,兩半,秋冬,二兩) 枳殼(湯浸去瓤,銼炒,四兩) 濃樸(姜制炒,二兩) 桂心(春夏,三兩,秋冬,四兩)

上先將前十二味 咀,微炒令香,取出,當風涼之,入后枳殼、桂、樸三味,同為細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三片,棗二枚,煎七分,食前溫服。傷寒手足逆冷,自汗不止,脈沉細,面青,嘔逆,加順元散一錢同煎熱服;產婦陣疏難產,經三兩日不生,胎死腹中,或產母氣乏委頓,產道干澀,加順元散水七分、酒三分煎,相繼兩服,氣血內和即產;胎死者,不過三服當下。其順元散多少,量產母虛實加減。傷寒發(fā)熱,俠內寒者,加蔥白二寸、豉七粒同煎,相繼服,當以汗解。

順元散

烏頭(炮去皮尖,二兩) 附子(炮去皮臍) 南星(炮,各一兩) 木香(半兩)

上為末,同前法煎此藥。治內外感寒,脈沉伏遲細,手足冷,毛發(fā)恂栗,傷寒陰證,大啜一二杯,氣和汗出即愈。

足少陰腎經傷寒,口燥舌干而渴,背惡寒,反發(fā)熱倦怠。其脈流注,與傷風同。

附子細辛湯

治少陰傷寒,口中和,而背惡寒,反發(fā)熱倦怠,自汗而渴,其脈尺寸俱沉而緊者。

麻黃(去節(jié)) 細辛 附子(炮去皮臍,各半兩)

上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食前服。手足厥冷者,去麻黃、細辛,加干姜半兩、甘草一分;蚩谠锷喔啥剩思毕轮。

足厥陰肝經傷寒,煩滿,發(fā)熱惡寒,往來如瘧,或囊縮,小腹急痛。其脈流注,與傷風同。(本論用小建中湯,方見九痛門,去遠志即是)

麻黃桂枝各半湯

治厥陰傷寒,煩滿,發(fā)熱惡寒,往來如瘧;或囊縮,其脈尺寸俱微緩者主之。若脈沉短,其囊必縮,急以大承氣下之,可保五死一生。承氣湯乃利陽明藥耳,若病到厥陰,其勢已甚,蓋陽明養(yǎng)宗筋,為熱毒所攻,乃以承氣瀉其能養(yǎng),故利陽以救陰,此猶假虞伐虢、圍魏救趙之意也。

桂心(四錢一字) 芍藥 麻黃(去節(jié)) 杏仁(十二個,去皮尖) 甘草(炙,各半兩)

上粗末。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八分,去滓,食前服;入姜棗煎亦得。

大承氣湯 (方見足陽明經)

小建中湯 (方見九痛門)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