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好嫖者,戀壇酣戰(zhàn),自覺馬口間如針戳之痛,此毒瓦斯已起也。未幾而生魚口矣,未幾而生疳瘡矣,又未幾而遍身生瘡矣,黃膿泛濫,臭腐不堪。世人皆以為毒盛,多用敗毒之藥,孰知日敗毒而毒愈盛,瘡愈多而不易愈。往往有腐爛者,日用敗毒之劑,其瘡不能收口。須知此癥于泄精之時,泄精則元氣虧損,故毒乘虛而入。
若元氣大旺,毒難深入,即有傳染,不過輕微之毒,可一泄而愈。今遍身無非毒瘡,明是大虛而毒深中也,不補虛以瀉毒,烏能奏功乎。倘止服敗毒之藥,無異于以石投水矣。方用二生湯∶
生黃 (三兩) 土茯苓(三兩) 生甘草(三錢)水煎服。連服四劑而瘡漸紅活,再服四劑而盡干燥,又服四劑全愈。
此方之妙,全不去解毒,止用黃 以補氣,氣旺而邪自難留,得生甘草之化毒,得土茯苓之引毒,毒去而正自無虧,氣生而血又能養(yǎng),此治法之巧,而無如世人之未識也,可勝嘆息云。
人有龜頭忽生疳瘡,服敗毒之藥,毒盡從大小便出。倘大腸燥結,則敗毒之藥不能徑走大腸,勢必盡趨小便,而小便口細,毒難罄泄,于是毒不留于腸中而反單結于外勢。毒盛必發(fā),安能不腐爛哉,往往龜頭爛落,連龜身亦爛盡矣。世人多以外藥敷之,雖外藥亦不可少,然不先消其火毒,而遽用外藥以止遏,不啻如石之壓卵也,故必先用湯治之。方名散毒神丹∶
黃柏(三錢) 茯苓(一兩) 生甘草(三錢) 炒梔子(三錢) 肉桂(一錢) 水煎服。
連服四劑,則火毒自從小便而出,疼痛少止。然后用生勢gydjdsj.org.cn/shouyi/丹敷之。
炒黃柏(三兩) 兒茶(一兩) 冰片(三分) 生甘草(一兩) 大黃(三錢) 乳香(一錢)
沒藥(一錢) 麝香(三錢) 丹砂(一錢,不 ) 各為絕細末,和勻滲之,滲上即止痛,逢濕即滲末,不數(shù)日膿盡血干,肉筋再長,一月全愈,但不能再長龜頭也。愈后須補氣血,用十全大補湯,連服一月或兩月,則外勢仍能伸縮,尚可種子。否則多服敗毒之藥,又用泄火之劑,無論命門寒冷,而外勢亦且冰冷,安得陽和之驟復哉。此先后治法之各異,實有次序也。
人有疳瘡初發(fā),魚口將生,茍不急治,必遍身生瘡,遷延歲月,腐爛身體,多不可救,故必須早治為妙。然早治之法,世人多以五虎散敗毒,雖毒亦能往下泄,而損傷元氣正不少也,未為得法。設或敗毒之藥少減,又恐有留毒之患,亦未為治法之妙。蓋毒瓦斯之入,因元氣之虛也。因虛而感毒,又敗毒而重虛,毋論毒盡不泄,已犯虛虛之戒,況只敗毒gydjdsj.org.cn/yishi/,毒更難散也。治之法宜于補中攻泄,則毒既盡出而正又無虧。方用早奪湯∶
人參(一兩) 生黃 (一兩) 茯苓(一兩) 當歸(一兩) 遠志(三錢) 生甘草(三錢)
金銀花(一兩) 大黃(一兩) 石膏(一兩) 柴胡(二錢) 白術(一兩) 天花粉(三錢)水煎服。一劑而大瀉惡物,臭穢不堪,急掘土埋之。再服二劑,而臭物惡穢無留于腸胃矣。后可減去大黃、石膏,加土茯苓二兩,同前藥再煎服四劑,則一身上下與頭面之間,必有隱隱瘡影現(xiàn)于皮膚之內(nèi)。再服二劑,瘡影亦漸消矣。再二劑,永不生矣。
此方用大黃以泄毒,用石膏以清毒,用甘草、金銀花以化毒,用柴胡、天花粉以散毒,非多助之以大補氣血之藥,妙在用參、 、歸、術之類自獲全勝。此等之方,余實親視而親驗者也。倘病患陰虛陽燥,方中可加熟地數(shù)兩,或加玄參一兩亦可,余品不可亂加也。
人有遍身生楊梅之瘡,因誤服輕粉,一時收斂,以圖目前遮飾,豈知藏毒于內(nèi),必至外潰,未幾而毒發(fā)于鼻,自覺一股臭氣沖鼻而出,第二日鼻色變黑,不聞香臭矣。此等癥見,斷須急治,否則鼻柱自傾,一至腐爛,便不可救。雖急治而用些小之劑,亦正無益,毒瓦斯已盛,非杯水可濟也。況楊梅結毒,不結于他處,而結于鼻中,其毒更勝,此毒不在他臟而在肺經(jīng)也。肺氣,清氣也。毒瓦斯非清氣可比,毒瓦斯在肺則清氣盡為毒瓦斯矣。肺氣出于鼻而藏于腎,腎感毒瓦斯移之于肺,以散于皮膚,則毒瓦斯可以外出。今用輕粉收斂,則毒發(fā)皮膚者盡還肺中,肺又歸還于腎,而腎不受,乃上沖于鼻,而鼻孔細小,安得遽泄,自然毒瓦斯盡結于鼻,而鼻乃獨受其禍矣。
治法必須多藥以解其毒,以肺經(jīng)不能直治,必隔一隔二以治之也。方用護鼻散∶
玄參(三兩) 麥冬(二兩) 生甘草(一兩) 生丹砂末(三錢) 桔梗(五錢) 金銀花(三兩)
天花粉(三錢) 水煎,調丹砂末服。一劑而鼻知香臭矣。連服四劑,鼻黑之色去,不必憂鼻梁之爛落矣。更用全鼻散∶
玄參(一兩) 生甘草(三錢) 金銀花(一兩) 當歸(一兩) 麥冬(五錢) 人參(三錢)
生丹砂末(一錢) 水煎服。十劑而一身之毒盡出,可保無虞。
前方過于勇猛,所以救其急。后方近于和平,所以補其虛,而丹砂前后皆用者,以輕粉之毒,非丹砂不能去。輕粉乃水銀所燒,而丹砂乃水銀之母,子見母自然相逢不肯相離,丹砂出而輕粉亦出,此世人之所未知耳。倘鼻柱已傾,肉腐不堪,將前護鼻散救之,雖鼻不重長,而性命可援,亦不致死亡也。
人有生楊梅瘡,遍體皆爛,疼痛非常,人以為毒瓦斯之在皮膚也,誰知是血虛而毒結于皮膚耳。夫楊梅之瘡,發(fā)于骨髓之中,毒在骨難于醫(yī)療,毒在皮膚,似易于施治矣。然毒未出于皮膚,其毒蘊藏,瀉骨中之毒,可從下而外泄。毒已出于皮膚,其毒開張,斂肌中之毒,不可由表而入。攻得其法則易泄散,未得其法則轉橫也。
故治之法補其血,瀉其毒,引之而盡從小便而出,始得其治法耳。方用二苓化毒湯∶
白茯苓(一兩) 土茯苓(二兩) 金銀花(二兩) 當歸(一兩) 紫草(三錢) 生甘草(二錢)
水酒各半煎服。十劑全愈,并無回毒也。
此方視之平淡無奇,而實有異功者,補以瀉之也。楊梅本生于腎之虛,腎虛則血虛矣。不補虛以治瘡,反瀉毒以耗血,此世人治梅瘡所以多不效。
附∶梅昆璧治楊梅瘡水藥方金銀花 防風 歸尾 紫花地丁 川萆 川牛膝 甘草稍 金蟬蛻 羌活威靈仙 連翹 赤芍 白鮮皮 何首烏(以上各一錢) 土茯苓(一兩)
瘡在頭上,加荊芥、白芷各八分。瘡在下部,加木瓜、木通各五分。瘡在頭上下部,荊芥、白芷、木瓜、木通并用。
上水煎服十劑,日服一劑。先將鮮豬肉淡煮湯,服藥后即以淡肉湯一碗壓之,令瀉下惡物,每出大便,即在空地上挖一土坑,瀉入坑內(nèi),即將泥土掩蓋好,恐其毒瓦斯傳人,為害非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