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48〔嗽〕----類證治裁--〔卷之二欬嗽〕
名詞解釋
傷風(fēng)嗽. 惡風(fēng)
自汗脈浮. (加味
桂枝湯)
傷寒嗽.惡寒無汗. 脈緊. (加味
麻黃湯)
風(fēng)寒嗽. 痰多氣逆. (六安煎)
寒包熱. 熱郁肺俞. 遇秋冬寒涼輒發(fā)咳. 寸脈堅. 聲音窒. 但解其寒而熱自散. (
麻杏石甘湯. 或金 沸草散)
熱包寒. 先傷風(fēng)寒.痰嗽未止. 更傷炎熱. 嗆咳聲嘶. 宜兩解其邪. (藏蕤湯加減)
風(fēng)熱嗽. 風(fēng)郁化熱. 宜辛涼散解. (
薄荷、桔 梗、
杏仁、
蘇梗、
桑皮之屬)
風(fēng)溫嗽. 風(fēng)溫上侵. 頭脹咽痛. 嗆咳失音. 宜清輕涼解.(
桑葉、象貝、
連翹、薄荷、杏仁、
沙參、桔、甘 之屬)
溫邪嗽.春冬溫邪犯肺. 嗆咳氣窒喉痛. (治同風(fēng)溫)如熱郁者. (加
山梔、豆豉、郁 金、
甘蔗、蔞霜、川
貝母)
暑嗽. 暑熱蒸嗽. 及
暑風(fēng)襲入肺衛(wèi). 寸脈大. 喉癢口渴. 俱宜微辛微涼.(
竹葉、蔞皮、杏仁、
石膏、薄荷、
香薷)
暑兼濕. 欬而痰稠. 氣阻溺濇. 宜苦降 淡滲. (
厚樸、
黃芩、
蘇子、苡仁、
滑石、通 草、
花粉、
西瓜翠衣. 或
益元散)
燥嗽.秋燥 嗽渴. 氣促. 宜甘潤.(
玉竹、沙參、
麥冬、 梨、蜜、杏仁、蔗汁之屬. 或復(fù)脈湯去
姜、桂)
火嗽.火逆上氣. 咽喉不利. (金匱
麥門冬湯 去
半夏. 加沙參、栝蔞、
桔梗)
火熱乘肺. 欬唾有血. (千金
麥門冬湯去麻黃、姜)
編號49〔喘嗽〕〔卷之二欬嗽〕
名詞解釋
咳而上氣. (蘇子膏)
喘咳
發(fā)熱 自汗. (安肺湯)
咳逆上氣. 喉中如水雞響. (
射干麻黃湯)
肺脹喘咳. 鼻扇肩抬.(越婢 加半夏湯)
咳而喘急. 咽燥如有物塞. 唾血者. (杏仁膏)
肺虛久嗽作喘. (補肺
阿膠散)
喘促. 脈沉數(shù). (
五味子湯)
編號50〔勞嗽〕〔卷之二欬嗽〕
名詞解釋
虛勞干咳. (
瓊玉膏、或金水六 君煎)
脾肺傷損. 勞嗽.憎寒壯熱. (團參飲子)
心腎虛. 發(fā)熱
盜汗. 勞嗽無痰. (劫勞散)
咳而無痰者. (
人參同蜜煎胡
桃肉細嚼. 或二味煎服. 名觀音應(yīng)夢散)
脾肺虛寒. 怯冷痰嗽. (加味理中湯)
腎陰虛.脈細數(shù). 下午寒熱. 干 咳頰紅. (晨服
異功散. 夜服
六味丸)
腎陽虛. 脈微弱. 水泛為痰. (七味
地黃丸)
肺勞久嗽. 饑則胸中大痛. 視上唇有白點如粞者. 此蟲嚙其肺. (
百部膏加
烏梅、
檳榔)下其蟲自愈.
經(jīng)年嗽. 藥不瘥. 余無他癥者. 與勞嗽異.(一 味百部膏)
有暴嗽. 諸藥不效. (服生料
鹿茸丸即愈)乃腎虛也. 不可以暴嗽而疑遽補之非.
編號51〔啞嗽〕--〔卷之二欬嗽〕
名詞解釋
氣促滿悶失音. (通聲煎)
肺實 痰壅. (宜杏、桔、蔞、橘、貝、枳、竹葉之 屬)
肺虛喉燥. (宜
生脈散加玉竹、
款冬花、 蜜)
外感寒包熱者. (
細辛、半夏、蜜、姜辛 散之)
內(nèi)傷火刑金者. (六味湯合生脈散)
頓咳至聲不出者. 痰郁火邪.(桔梗湯加貝母、
枇杷葉)
久嗽失音. (杏仁膏)
編號52〔肺脹〕
名詞解釋
上
氣喘脹. 脈浮大. (越婢加半夏湯)
肺脹咳喘. 脈浮.心下有水氣. (
小青 龍加石膏湯)
肺脹咳. 左右一偏不得臥.動則喘急息重. 此痰挾血瘀. (宜
當歸、
丹皮、赤 芍、
桃仁、
枳殼、桔梗、半夏、
甘草、
竹瀝、姜汁)如外邪去后. (宜半夏、
海石、
香附、 栝
蔞仁、甘草為末. 姜汁蜜調(diào)噙之)
編號53〔嗽吐〕出處類證治裁--〔卷之二欬嗽〕
名詞解釋
咳嘔并作. 為肺胃俱病. 先安胃氣. (二陳湯加
蘆根、姜汁、
枇杷葉. 虛者六 君子湯加桔梗)
咳吐. 痰食俱出.(二陳湯加 枳、朮、杏仁、細辛)
食積痰嗽. (二陳湯加 栝蔞、山查、
萊菔子、
枳實、曲蘗)
[
本帖最后由 無動于中 于 2008/3/26 17:15 編輯 gydjdsj.org.cn/job/]
-----------多有孩子
感冒后
咳嗽不愈,綿綿不絕者。
今日從“音應(yīng)夢散”搜得類證治裁,摘其要者,重新排版之后,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