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漢語拼音 |
lu tai jiao nang
|
英文名 |
Lu tai capsules
|
標(biāo)準(zhǔn)號 |
WS3-B-1645-93
|
藥物組成 |
紅參100g,當(dāng)歸150g,益母草200g,熟地黃150g,香附(醋制)50g,龜甲(醋制)25g,地骨皮25g,延胡索(醋制)15g,萊菔子(炒)25g,白術(shù)(麩炒)30g,阿膠30g,肉桂15g,木香15g,丹參100g,赤芍40g,甘草25g,小茴香(鹽制)20g,續(xù)斷50g,蒲黃25g,川芎25g,牛膝25g,鹿茸15g,茯苓300g,鹿胎(或失水鹿胎)270g。
|
處方來源 |
藥品標(biāo)準(zhǔn)-中藥成方制劑標(biāo)準(zhǔn)1993年
|
劑型 |
|
性狀 |
本品為膠囊劑,內(nèi)容物為棕色粉末。
|
功效 |
補氣養(yǎng)血,通經(jīng)散寒。
|
主治 |
氣血不足,虛弱羸瘦,月經(jīng)不調(diào),行經(jīng)腹痛,寒濕帶下。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5粒,日3次。
|
用藥禁忌 |
|
制備方法 |
以上二十四味,取鹿胎,將胎衣切開,收集胎水另置;剝離鹿胎的外皮另置。將鹿胎剖腹,去凈胎糞,切塊,胎衣亦切塊,共置鍋中,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各1小時,至肉化、骨酥,分次趁熱濾過,合并濾液。鹿胎的外衣切塊,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2小時,第二、三次分別為1小時,分次趁熱濾過,濾液與上述濾液合并,濃縮至粘稠狀,加入胎水,攪勻,繼續(xù)濃縮成膏狀。另取紅參、當(dāng)歸、白術(shù)、肉桂、木香、小茴香、茯苓、鹿茸粉碎成細(xì)粉。其余益母草等十五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為3小時,第二、三次各2小時,合并煎液,濾過,加入鹿胎膏,攪勻,濃縮成膏,于80℃以下干燥,粉碎成細(xì)粉,再與上述粉末混合,過篩,混勻,裝入膠囊,制成1800粒,即得。
|
檢查 |
應(yīng)符合膠囊劑項下有關(guān)的各項規(guī)定(附錄16頁)。
|
鑒別 |
(1)取本品,置顯微鏡下觀察:草酸鈣簇晶直徑20-68μm,棱角尖銳。薄壁細(xì)胞紡錘形,壁略厚,有極微細(xì)的斜向交錯紋理。菊糖碎塊,形狀不規(guī)則,有時可見微細(xì)放射狀紋理。石細(xì)胞成群或散在,呈類方形或類長方形,直徑32-88μm,三邊厚,一邊甚簿,孔溝及紋孔明顯。不規(guī)則分枝狀團塊無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絲無色或淡棕色,直徑1-6μm。骨碎片呈不規(guī)則塊狀,表面有較多的骨陷窩,呈類長圓形或類梭形,中間有小點。
(2)取本品內(nèi)容物3g,加甲醇30ml,回流提取4小時,濾過,濾液蒸干,殘渣溶于15ml水中,用30ml乙醚脫脂3次,水層用水飽和的正丁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提取液,用10ml0.5%碳酸氫鈉水溶液洗2次,再用正丁醇飽和的水洗至中性,置蒸發(fā)皿中蒸干,殘渣用甲醇溶解并轉(zhuǎn)移至5ml量瓶中,稀釋至刻度,搖勻,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人參皂甙Re、Rg1、Rbl對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1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57頁)試驗,吸取對照品溶液1-2μl,供試品溶液10-15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10℃以下放置的下層溶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烘約數(shù)分鐘,置日光及紫外光燈(365nm)下觀察。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yīng)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
含量測定 |
|
浸出物 |
|
規(guī)格 |
0.3g/粒
|
貯藏 |
密封。
|
備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