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
為滿足學生對實用知識的需求,我教研室根據講解的內容及面對的中西醫(yī)結合專業(yè)的特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開展了病案導入式教學、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模擬病例討論教學;為滿足學生學習內容多元化的需求,注重綜合能力的訓練,開展了實驗教學、臨床思維訓練等輔助教學活動;為滿足學生趣味學習的需求,注重講課技巧,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教學互動、模擬情景教學等。同時,探討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所產生的教學效果,測試學生對這些教學方法的親和力,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
1.臨床案例導入式教學,進行臨床思維訓練
在臨床理論課的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案例把學生帶入臨床,使臨床表現形象直觀,把“病人”帶入課堂,使學生有親臨病人的感覺。這在時間和空間上大大縮短了學生和病人的距離。并且,無論是在記憶還是理解上均比枯燥的、分割的講病因及臨床表現效果好的多。同時這種活生生的情景展現給了學生以形象直感思維,引導學生較早接觸臨床實際問題,增強感性認識,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精神。也符合我們授學生以“漁”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掌握舊知識與新知識之間的學理和邏輯聯系,在學習中建立扎實牢固的知識體系并達到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分析、總結、解決的能力,把臨床工作的思維方式貫穿在婦產科的基礎知識教學中,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有正確的方法去再學習,在遇到問題時有正確的思維方法去查找、分析、解決臨床問題。
其方法是以婦產科學教學大綱范圍內較典型有代表性的病例為學習點,以教學大綱的要求為核心,提出問題,這些問題根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與學生學過的醫(yī)學知識水平相適應,使學生通過解決問題的過程,既能掌握相關的婦產科醫(yī)學專業(yè)知識,完成教學大綱規(guī)定的教學目標,又能培養(yǎng)臨床思維能力。
如病人的主訴是什么、如何進行問診、輔助檢查的選擇、需要進行的鑒別診斷等,來模擬臨床診治的全過程,從而應用臨床思維模式引導學生逐漸進入理論學習學習,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而不是枯燥的講解概念、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和治療等內容。如一名女性患者主訴下腹痛我們應該注意首先問什么,如學生不能正確回答要引導問月經,問月經的周期、經期、經量等,判斷是否是妊娠病、是先兆流產還是異位妊娠,如何逐步明確診斷等。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將原本孤立的章節(jié)橫向聯系,進行學習。比如,設置妊娠后出血的病案討論,通過病案討論,系統(tǒng)掌握流產、異位妊娠、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章節(jié),掌握他們的共同點和不同點,通過這種方法靈活地掌握這些知識。最后教師總結時,重點圍繞學生爭論的焦點、分歧最大的疑難問題進行解答,指導學生掌握學習要點和正確的方法,指出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和下一步的要求。初次接觸病例分析的學生,缺乏臨床實踐,考慮問題不夠具體,缺乏整體觀念,教師在進行歸納總結時,還將學生凌亂的思維條理化,使學生對該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病理變化診治和轉歸等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同時培養(yǎng)了學生臨床思維能力。
在講解生殖生理、妊娠生理、分娩理論等基礎理論的學習中,重視老師的引導作用,同時以自由式問題討論的方法,實施啟發(fā)式、討論式、研究式的教學,達到師生互動,改變被動的“要我學”為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式的“我要學”。如:在講述分娩機轉時,為什么胎頭要進行俯屈、內旋轉、仰伸及外旋轉呢?老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這一系列機轉醫(yī)學檢驗網的目的是使胎頭以最小經線適應骨盆最大經線。在老師的引導下,使學生理解和認識問題更加深刻,學生感到有很大收獲、有成就感,就有了學習探索的動力。
2.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
傳統(tǒng)教學僅僅停留在“教”,導致學生缺乏思考和分析,只會一味的死記知識點,不會靈活應用。而醫(yī)學知識具有更新快、內容多、綜合性強、臨床表現復雜等特點,學生學習后并不能適用于臨床工作。問題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通過研究可以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探究更好、更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婦產科學教學質量,培養(yǎng)跨世紀的醫(yī)學人才。
在臨床理論課的教學中,開展了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讓學生學會如何認識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養(yǎng)成積極思考、主動學習的良好習慣。學生由此提出了“這些表現反映的是什么?有哪些情況可以引起?怎樣處理?能否根治?目前國際研究動態(tài)是gydjdsj.org.cn/Article/什么?”等一系列疑問,并做了相關探討。以問題為中心的討論式教學,改變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習慣,改變了學生的思維方式,拓展了思維空間,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喚起了學生的學習激情和求知渴望,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精神。
3.現場或床邊教學
在臨床見習和實習課的教學中,指導他們參與包括咨詢、衛(wèi)生宣教、導醫(yī)、接診、目擊診療過程、陪送病人做有關檢查及其它醫(yī)療服務,追蹤病情的變化,書寫病歷。帶教醫(yī)師給予輔導并進行床邊教學。使其在與病人的接觸和交流中得到親身感受,感受病人的痛苦、感受病人的需求。在為病人服務中增強愛傷觀念和服務意識,增強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責任感。同時在疾病診治過程中得到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敬業(yè)的精神、科學的態(tài)度、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高尚的情操。在授課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醫(yī)德醫(yī)風,如尊重患者隱私、避免不必要的輔助檢查以降低檢查治療費用患者節(jié)約時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