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nèi)外學者對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與上胃腸疾病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大量研究,確定了Hp是非自身免疫性(B型)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然而,對Hp相關性胃炎的臨床和病理特征尚缺乏系統(tǒng)性研究。本研究旨在通過對Hp陽性和陰性兩組慢性胃炎病人的多方面對比研究,以闡明Hp相關性慢性胃炎的臨床和病理特點。
1 對象和方法
1.1 對象
全部病例均經(jīng)胃鏡及胃粘膜活組織檢查證實為慢性胃炎。診斷標準符合1982年重慶會議制定的“慢性胃炎的胃鏡診斷標準試行方案”。慢性淺表及萎縮性胃炎共173例,均系1990—04~1991—04間因消化不良癥狀持續(xù)4周以上而進行內(nèi)鏡檢查的病人。其中有Hp定居(Hp陽性)者99例,男57例,女42例,平均年齡46歲;無Hp定居(Hp陰性)者74例,男51例,女23例,平均年齡45歲。
1.2 方法
、俳M織炎癥的判斷:活檢標本用10%甲醛溶液固定。切片用蘇木精的伊紅染色。胃炎的組織學分級系根據(jù)單個核細胞(慢性胃炎)和多形核白細胞(活動性胃炎)的存在情況判斷,分別分為0級、1級、2級和3級。②微生物學:組織切片檢查Hp采用Warhtin-Starry銀染色。分級細菌培養(yǎng)將胃粘膜活組織研碎,2h內(nèi)接種在加有萬古霉素、二性霉素和甲氧芐氨嘧啶的血瓊脂培養(yǎng)基上,在37°C和微需氧條件下培養(yǎng)4d~7d。如7d后培養(yǎng)基上仍無細菌生長,則認為陰性。胃粘膜活組織尿素酶試驗陰性認為無Hp定居。上述三項檢查至少兩項陽性,才認為有Hp定居。上述三項檢查均為陰性,方判斷為無Hp定居。③血清胃泌素測定:采用放射免疫雙抗體法。藥盒由中國科學院原子能研究所提供,合成人胃泌素以[125]I標記。反應物在4°C靜置24h后離心20min(3000r/min)棄上清液沉淀物,以ng/L表示。④胃內(nèi)酸度測定:應用五肽胃泌素法。分別測定基礎胃酸排出量(BAO),最大胃酸排出量(MAO)和高峰胃酸排出量(PAO)。均以mmol/h表示。⑤十二指腸胃反流的診斷:采用牛奶Q9MYC—EHIDA試驗。根據(jù)胃區(qū)有無放射性出現(xiàn),確定為有或無十二指腸胃反流;并根據(jù)胃區(qū)影像,將十二指腸胃反流分為Ⅰ°、Ⅱ°和Ⅲ°。
統(tǒng)計學分析 兩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多個樣本均數(shù)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樣本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P<0.05被認為差異有顯著性。
2 結果
表1 Hp+組與Hp-組的臨床癥狀比較
癥狀 | Hp+組 | (n=99) | Hp-組 | (n=74) |
n | % | n | % | |
上腹痛 | 64 | 64.6 | 48 | 64.9 |
上腹脹滿 | 25 | 25.3 | 18 | 24.3 |
噯氣 | 16 | 16.2 | 12 | 16.2 |
反酸 | 23 | 23.2 | 17 | 23.0 |
燒心 | 17 | 17.2 | 14 | 18.9 |
食欲差 | 14 | 14.1 | 12 | 16.2 |
惡心 | 12 | 12.1 | 11 | 14.9 |
上腹不適 | 8 | 8.1 | 7 | 9.5 |
各種消化不良癥狀的發(fā)生率在Hp陽性與Hp陰性兩組病人之間差異均無顯著性(表1)。血清基礎胃泌素及胃內(nèi)酸度測定檢查結果見表2
表2 血清基礎胃泌素及胃內(nèi)酸度(x±s)
項目 | Hp+組(n=37) | Hp-組(n=34) |
胃泌素(ng/L) | 141.9±124.8 | 172.2±135.0 |
BAO(mmol/h) | 4.0±4.0 | 4.4±4.2 |
MAO(mmol/g | 15.8±9.4 | 16.4±10.6 |
PAO(mmol/h) | 23.2±14.0 | 24.0±13.7 |
Hp陽性組的膽汁反流率為39.1%(18/46),Hp陰性組為48.5%(16/33),兩組差異無顯著性(P<0.05);Hp陽性組的Ⅱ°、Ⅲ°反流率為19.6%(9/46), Hp陰性組中度以上反流率傾向低于Hp陰性組,但其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9,0.1>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