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教程 > 正文:幼幼新書 卷2 方書敘例 上課筆記
    

幼幼新書教程:卷2 方書敘例

卷第二(方書敘例)凡十三門敘初有小兒方第一《千金》論曰∶夫生民之道,莫不以養(yǎng)小為大,若無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稱∶積小以成大!对姟酚小秘食跎瘛!秱鳌吩啤寐曌由[公。此之一義,即是從微至著,自少及長,人情共見,不待經(jīng)史。故今斯方,先婦人小兒,而后…

卷第二

(方書敘例)凡十三門

敘初有小兒方第一

《千金》論曰∶夫生民之道,莫不以養(yǎng)小為大,若無于小,卒不成大。故《易》稱∶積小以成大!对姟酚小秘食跎!秱鳌吩啤寐曌由[公。此之一義,即是從微至著,自少及長,人情共見,不待經(jīng)史。故今斯方,先婦人小兒,而后丈夫耆老者,則是崇本之義也。然小兒氣勢微弱,醫(yī)士欲留心救療,立功差難。今之學人,多不存意。良由嬰兒在于襁褓之內,乳氣腥臊,醫(yī)者操行英雄,詎肯瞻視。靜而言之,可為太息者矣!抖虅》健吩啤谩妒セ荨吩啤茫ā抖虅 吩稽S帝言。)凡人年六歲以上為小,十六以上為少,(《巢源》、《外臺》作十八以上為少。)三十以上為壯,(《巢源》、《外臺》作二十以上為壯。)五十以上為老,其六歲以下經(jīng)所不載。所以乳下嬰兒有病難治者,皆為無所承據(jù)也。中古有巫妨《巢源》作巫方者,立小兒《顱囟經(jīng)》以占夭壽,判疾病死生,世相傳授,始有小兒方焉。逮于晉、宋,江左推諸蘇家,傳習有驗,流于人間。齊有徐王者,亦有《小兒方》三卷。故今之學人,頗得傳授。然徐氏位望隆重,何暇留心于少小,詳其方意,不甚深細,少有可采,未為至秘。令博撰諸家及自經(jīng)用有效者,以為此篇。凡百居家,皆宜達茲養(yǎng)小之術,則無橫夭之禍也。

敘小兒有病與大人不殊第二

《千金》∶小兒之病與大人不殊,唯用藥有多少為異。其驚癇、客忤、解顱、不行等八、九篇,合為一卷。自余下痢等方,并散在諸篇中,可披而得也。

敘小兒方可酌量藥品分兩第三

葛稚川《肘后方》載鹿鳴山續(xù)古序云∶觀夫古方藥品分兩,灸穴分寸不類者,蓋古今人體大小或異,臟腑血脈亦有差焉,請以意酌量。藥品分兩,古序已明,取所服多少配之;蛞环譃閮,或一銖為兩,以盞當升可也。如中卷末紫丸方,代赭、赤石脂各一兩,巴豆四十粒,杏仁五十枚。小兒服一麻子,百日者一小豆且多矣。
若兩用二銖四 ,巴豆四粒,杏仁五枚,可療十數(shù)小兒,此其類也。灸之分寸,取其人左、右中指中節(jié)可也。其使有毒野狼虎性藥,乃急救性命者也;蛴霭l(fā)毒,急掘地作小坑,以水令滿、熟攪稍澄,飲水自解,名為地漿。特加是說于品題之后爾。

敘小兒有病宜早治第四

《外臺秘要》∶凡人有少病,若似不如平常,則須早道。若隱忍不療,小兒、女子益以滋甚。

敘調理小兒第五

《嬰童寶鑒》云∶夫人稟陰陽二氣,生疾病于三焦,然冠壯易明,童幼難治。黃帝云∶吾不能察其幼小者,為別是一家調理耳。此不在《黃帝圖經(jīng)》之論也。(黃帝與岐伯撰《素問》,只說大人十二經(jīng)脈,即不說小兒。

黃帝云∶吾不察其少小,賴國有巫方,雖以不經(jīng)可知天壽之要。)又云∶小兒如水中之泡,草頭之露者,以表用藥,無令造次焉。為小兒臟腑嬌嫩,血氣懦弱,肌體不密,精神未備,故稱不易醫(yī)也。或云∶初生者曰嬰兒,三歲者曰小兒,十歲者曰童子。大小各異,且不可概而用藥也。必明消息形候,審定生死,察病患之淺深,知藥性之寒溫,乃一世之良工矣。

敘修合藥第六

《嬰童寶鑒》云∶凡修合藥餌,切要分別州土,深曉好惡,明辨真?zhèn)。然后精細潔凈,炮?炙、爆,一一都了。乃依方分兩,仔細秤定,始可合和。又合和之際,當須用不津器盛藥,勿令嘗嗅。(《太平圣惠方》云∶不可眾鼻嗅之,眾口嘗之,恐損藥精氣,用之無靈效耳。)又不可全用古方,恐分兩差誤。今之與古,風俗尚乃不同,豈得更用古方之分兩也。今時醫(yī)人,修合小兒藥物,惟少是妙,故別立圭則,以表今時。凡古用一刀圭者,即今用一錢匕。(一錢匕者,以錢滿抄一錢末也。)或云∶一錢重者,是等秤之一錢也。明此二說,更無疑焉。夫秤二錢半為一分,四分為一兩,但依此修合,必無差誤。(為小兒臟腑與大人不同,故立此一篇耳。)

敘用藥第七

《萬全方》論小兒用藥法∶經(jīng)言∶六歲以下為小兒。然小兒與大人異療者,以有撮口,急、慢驚忤,疳、癇等候,當須別為方論。余病與大人不殊。諸方散在卷中,亦可兼取,詳而用之。(如吐瀉、傷風、傷寒之類,受病一同大人,并取同用之。)然小兒純陽,病則熱多冷少,其藥宜少冷于大人為得。其有用溫藥處,當以意減損之;(如水瀉、白痢、胃冷之類,亦用溫藥也。)若丸散用之,亦在醫(yī)者裁酌。一月以內可與百日同,周歲可與二歲同,三歲可與四歲同,五歲可與六歲同。同者謂同其多少為一服,雖然大約如此,更詳其疾之輕重而增減之。孫思邈言龍膽、調中二湯云∶兒生一日至七日,取一合分三服。生八日至十五日,取一合半分三服。生十六日至二十日,取二合分三服。生二十日至三十日,取三合分三服。生三十日至四十日,以五合分三服。恐五合未得,自斟酌。上此二方,準一日以上,四十日以來兒方法具此,后欲處方者,宜一準此為率,乃至五、六歲,皆節(jié)次加減之,不煩重述。

敘小兒氣弱不可容易吐瀉第八

《秘要指迷》論貴賤云∶天地之性人為貴。氣清者賢,氣濁者愚。乃受父母胎氣,既能成人。初生曰嬰兒,周歲曰孩兒,三歲曰小兒。況嬰兒之病難曉,用藥與大人不同,故嬰孩受氣血弱,不可吐瀉。所謂病輕藥重,反受其殃,人命既絕,不可再生。

敘十五歲以下皆可以小方脈治之第九

《惠眼觀證》云∶凡生下一七至襁褓內及一歲皆謂之牙兒。二歲曰嬰兒,三歲曰奶童,四歲曰奶腥,五歲曰孩兒,六歲曰小兒。自一歲至十五歲,皆以小方脈治。

論初受氣第十

《圣濟經(jīng)》原化篇。孕元立本章曰∶有泰初,有泰始。渾淪一判,既見氣矣,故曰泰初;既立形矣,故曰泰始。氣初形始,天地相因,生生化化,品物彰矣。故曰大哉干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有生之初,雖陽予之正,育而充之必陰為之主。因形移易,日改月化,無非坤道之代終也。謂之妊,陽既受始,陰壬之也。謂之胞,已為正陽,陰包之也。謂之胚,未成為器,猶之坯也。謂之胎,既食于母,為口以也。若娠則以時動也,若懷則以身依也。天之德,地之氣,陰陽之至和,相與流薄于一體。惟能順時數(shù),謹人事,勿動而傷,則生育之道得矣。觀四序之運,生、長、收、藏,貸出萬有,儀則咸備。而天地之氣未始或虧者,蓋陰陽相養(yǎng)以相濟也。昧者曾不知此,乃欲拂自然之理,謬為求息之術。方且推生克于五行,蘄補養(yǎng)于藥石,以偽勝真,以人助天,雖或有子,孕而不育,育而不壽者眾矣。昔人論年老有子者,男不過盡八八,女不盡七七,則知氣血在人固自有量,夫豈能逃陰陽之至數(shù)哉。

《圣濟經(jīng)》原化篇。藏真賦序章曰∶水、木、火、土、金為序者,以其相生有母子之道也。水、火、金、木、土為序者,以其相克有夫婦之義也。相生所以相繼,相克所以相治。維人稟生,命門肇乎。始胎之后,未有不相克以成者。原自乾坤交遇于亥,一陽始壬于西北。壬為陽水,合丁之陰火而生丙。丙為陽火,合辛之陰金而生庚。庚為陽金,合乙之陰木而生甲。甲為陽木,合己之陰土而生戊。戊為陽土,合癸之陰水而生壬。茲夫婦之義,化毓妙理由是出焉。方其壬之兆懷命門,初具有命門,然后生心,心主血,法丁之生丙也。有心,然后生肺,肺生皮毛,法辛之生庚也。有肺,然后生肝,肝生筋,法乙之生甲也。有肝,然后生脾,脾生肉,法己之生戊也。有脾,然后生腎,腎生骨髓,法癸之生壬也。有腎,則與命門合,而二數(shù)備矣。壬者,其一水一石之謂歟,此腎于五臟所以獨耦。茍徒知在器有權與準,在物有與蛇,在色有赤與黑。而六口一水一石之道,是未達生化之妙。夫太一真精兆于水、立于石,故火之悍、金之堅、木之橈、土之和得以賅存諸中。其相克相治者,乃所以相成耶。犯人之形者,詎可一于相生相繼,而欲以收成物之功哉。析而推之,一月血凝,二月胚兆,三月陽神為魂,四月陰靈為魄,五月五行分五臟,六月六律定六腑;以之七精開竅,八景神具,宮室羅布,氣足象成,靡不有自然之序。觀妙之士,兩之以九竅之變,參之以九臟之動,了然胸次,無或逆施者,蓋得其始生之序如此。

《顱囟經(jīng)》∶夫顱囟者,謂天地陰陽化感顱囟,故受名也。嘗覽黃帝內傳,王母金文,始演四敘二儀陰陽之術,三才一元之道。采御靈機,黃帝得之升天,秘藏金匱,密固《內經(jīng)》,百姓莫可見之。后穆王賢士、師巫于崆峒洞,得而釋敘天地大德,陰陽化功,父母交和,中成胎質。爰自精凝血室,兒感陽典;血入精宮,女隨陰住。故以清氣降而陽谷生,濁氣升而陰井盛。此二者,二儀互換,五氣相參。自睹元機,非賢莫趨。

謂真陰錯雜,使精血敘而成殃。陽發(fā)異端,感榮衛(wèi),合而有疾,遂使嬰兒才養(yǎng),驚候多生。庸愚不測始末,亂施攻療,便致枉損嬰兒。吁哉!吁哉!遂究古言,尋察端由,敘成疾目,曰《顱囟經(jīng)》焉。真憑辯證,乃定生死,后學之流,審依濟矣。天和大清,降乘赤海,則謂真一。元氣乘之,則母情光 ,蕩漾熾然,是陽盛發(fā)陰,當妊其男也,六脈諸經(jīng)皆舉其陽證,所謂妊衰不勝臟氣,則觸忤而便傷。好勝而氣劣,則母疾三、五月而發(fā),皆隨五臟。心臟干,而以口苦舌干;肺臟 而多涕發(fā)寒;肝臟邪,而服酸多睡;脾臟發(fā),而嘔逆惡食;腎臟困,而軟弱無力。臟妊氣平,則和而無苦,胎若劣而強得臟養(yǎng),至生亦乃多疾。二儀純陰之證,升雜真一者,謂陰盛陽,則父情博,妊當成女也,六脈諸經(jīng)皆發(fā)陰證。若血盛氣衰,則肥而劣氣。若氣盛血衰,則瘦而壯氣。余臟妊之氣皆同男說。孩兒子處母腹之內,時受化和之正氣,分陰陽之紀綱。天地降靈,日月而化萬物以生成。隨其時變,大理情純至一,化成祥瑞之基。全真道一,故生成焉。一月為脈,精血凝也。二月為胎,形兆分也。三月陽神為三魂,動以生也。四月陰靈為七魄,凈鎮(zhèn)形也。五月五行分,臟安神也。六月六律定,臍姿靈也。七月精開竅,通光明也。八月元神具,降真靈也。九月宮室羅布,以生人也。十月氣足,萬象成也。太一元真在頭曰泥垣,總眾神也。得諸百靈,以御邪氣。淘異萬類,以靜為源,是知慎終靜遠,即以守恬和可以保長生耳。故小兒之瘦 ,蓋他人之過也。

《千金》∶凡兒在胎,一月胚,二月胎,三月有血脈,四月形體成,五月能動,六月諸骨具;七月毛發(fā)生,八月臟腑具,九月谷入胃,十月百神備則生矣。生后六十日瞳子成,能咳笑應和人。百日任脈成,(《千金翼》云∶五十日任脈成。)能自反覆。百八十日體骨成,能獨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扶伏。三百日臏骨成,能獨立。三百六十日膝骨成,能行也。(《千金翼》云膝臏成。)若不能依期者,必有不平之處。(《千金翼》與此皆同,異者箋注于下。)

張渙論小兒初受氣。經(jīng)曰∶陰搏陽別,謂之有子。父母氣血和調,陽施陰化而成妊娠。全在其母忌慎調養(yǎng),則令兒生下少疾易養(yǎng)。若初不忌慎,則兒無由得安。且嬰兒在腹亦可辨男女,診其母脈,左手沉實為男,右手浮大為女。又母若面南行還復呼之,左回首是男,右回首是女。且妊娠一月、兩月血脈行澀,其母勿食腥辛之物,居必靜處。三、四月內形象漸成,無食等物。五、六月內,勿食諸辛物等。七、八月內,勿食瓜果酸物之類。九、十月內忌食生冷一切動風痰物等。常須端心清虛,坐無斜席,立無偏倚,行無邪徑,目無邪視,耳無邪聽,口無邪言,心無邪念,無妄喜怒思慮,每見傴僂丑惡形容之人則避之,及不得往田野之間睹一切禽獸之類。蓋母有所動,胎必感之。動、靜、聽、聞莫不隨母。若不依此法,則男女無由智慧聰明,自多疾病難養(yǎng),徒施湯藥。又妊娠常須調適寒溫,一切忌慎。才有小不調,便須服藥去其疾病,益其氣血,扶養(yǎng)胎氣,則生兒強盛。切宜慎之。

相壽命第十一

《千金》相小兒壽命長短法∶

兒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而死。尻骨不成者,能倨而死。(《千金翼》以尻骨為膝骨。)掌骨不成者,能扶伏而死。踵骨不成者,能行而死。髕骨不成者,能立而死。生身不收者,死。魚口者,死。股間無生肉者,死。頤下破者,死。陰不起者,死。囊下白者,死。赤者,死。

相法甚博,略述十數(shù)條而已。

兒初生額上有旋毛者,早貴妨父母。兒初生陰大而與身色同者,成人。兒初生叫聲連延相屬者,壽;聲絕而復揚急者,不壽。兒初生汗血者,多危不壽。兒初生目視不正數(shù)動者,大非佳人。兒初生自開目者,不成人。

兒初生通身軟弱如無骨者,不成人。兒初生發(fā)稀少者,強不聽人。(《圣惠》云不聽。)兒初生臍小者,不壽。兒初生早坐、早行、早語、早齒,生皆惡性,非佳人。兒初生頭四破者,不成人。兒初生頭毛不周匝者,不成人。啼聲散,不成人。啼聲深,不成人。汗不流,不成人。小便凝如脂膏,不成人。常搖手足者,不成人。無此狀候者,皆成人也。

兒初生臍中無血者,好。卯下縫通達而黑者,壽;鮮白長大者,壽。

論曰∶兒三歲以上,十歲以下,觀其性氣高下,即可知其夭壽。大略兒小時識悟通敏過人者多夭,則項托、顏面之流是也。小兒骨法成就威儀,回轉遲舒,稍費人精神雕琢者,壽。其預知人意,回旋敏速者亦夭,則楊修、孔融之流是也。由此觀之,夭壽大略可知也。亦猶梅花早發(fā),不睹歲寒;甘菊晚榮,終于年事。是知晚成者,壽之兆也。(《千金翼》相小兒壽命并同。)

《聯(lián)珠論》云∶凡小兒未滿歲以前,五不成醫(yī)。

掌骨不成而不能匍匐,必死。枕骨不成而不能言語,必死。膝骨不成而不能移步,必死。胯骨不成而不能動坐,必死。尻骨不成而不能行立,必死。
上以上不足之疾,并是父母已過之疾也。

三關錦紋第十二

《仙人水鑒》小兒脈經(jīng)要訣云∶夫小兒托質胎,胎成形,血氣誕生之后,三歲之間,十旬之內,榮衛(wèi)未調,筋骨輕軟,腸胃微細,凡于動靜,易獲驚傷,致于夭亡,得不傷哉。余著書之暇,留心醫(yī)術,措意諸方,編成小兒疾候之源,成一家徑捷之說。三關之脈,取類而歌;五臟之疾,窮太而脈。目曰《小兒脈經(jīng)要訣》。貽于后代,深可指迷耳。

《脈形論》∶夫小兒手之第二指,指有三節(jié),脈之形出其上也。近虎口之位,號曰風關,其次曰氣關,在其指端曰命關。凡有疾,當視其三關上之脈形。察其病焉,可以三關斷之。指,左手指也。

脈形圖(與翰林待詔楊大鄴法同,少異者各注于下。)

脈形圖一 p03-b12a1.bmp (缺)

風關脈是驚,傳心臟。

氣關脈是疳,傳肺臟。

命關脈或通度三關,是肺風,慢驚不療。

風關慢驚,可醫(yī)。(楊大鄴云∶急驚亦治。)

氣關心疳,可醫(yī)。

命關難醫(yī)。

歌曰∶形如魚刺物多驚,(《莊氏家傳》及《朱氏家傳》皆作形如魚刺是初驚。遍體如湯面色青,或瀉或狂宜此斷,消癥調氣便惺惺。)

脈形圖二 p03-b12a2.bmp (缺)

風關水驚,亦醫(yī)。

氣關疳入肺,亦醫(yī)。(楊大鄴云∶方不治。)

命關及三關通度是慢驚形候也。下兩關不斷者難療,單關者亦醫(yī)。(楊大鄴云∶懸針命關疳,過三關不治。)

歌曰∶形似懸針瀉痢多,水驚急療便安和,(《莊氏家傳》云∶水驚紫黑候安和。)受疾只因心臟起,三關通度是沉 。

脈形圖三 p03-b12a3.bmp (缺)

風關是肺臟驚。

氣關慢驚有虛積,亦醫(yī)。

命關疳氣風,不療。

歌曰∶形如水字肺家驚,虛積相傳面色青,膈上有食宜便取,(楊大鄴云∶膈上有涎。)消癥洗肺得安寧。

脈形圖四 p03-b12a4.bmp (缺)

風關肺風,亦醫(yī)。

氣關慢驚風入肺,難療。

命關若有,不療。

歌曰∶形如乙字病傳肝,眼慢驚啼淚不干,此病肺風傳受得,(《莊氏家傳》云∶此是肝脾傳受得。)三關觀候細詳看。

脈形圖五 p03-b12a5.bmp (缺)

風關病傷肺,堪治。

氣關大腸有積。命關難治。

歌曰∶形如曲蟲疳積深,肺家有病腎乘心,患子若能醫(yī)得好,(楊大鄴云∶患兒急與消沉積。)良工須是獲千金。

脈形圖六 p03-b12a6.bmp (缺)

風關肝疳,亦醫(yī)。(楊大鄴于此云∶風關腎有積,可治。)

氣關肺疳,亦醫(yī)。(楊大鄴云∶氣關肺積,堪治。)

命關不治。(楊大鄴同。)

歌曰∶形似環(huán)來腎受疳,好泥喜土作常餐,消癥未遇良工藥,取動方知體漸安。

脈形圖七 p03-b12a7.bmp (缺)

風關(楊大鄴云∶風關若有腎有疳。)

氣關(楊大鄴云∶氣關疳蛔。)

命關三關若有亂紋皆蟲也。(楊大鄴云∶命關不治,三關都有紋曲是蟲。

歌曰∶紋亂涎橫蟲在心,悲啼曉夜痛難禁,求神拜鬼渾無效,吃藥安和莫吝金。

脈形圖八 p03-b12a8.bmp (缺)

風關。氣關。

命關(三關都過有積,命關獨有不治。面上及身上有者便是流米,死候不療。)

歌曰∶流珠死候不須醫(yī),更看三關在所推,風氣得之猶可治,命紋有此死何疑。

《仙人水鑒》八脈主病歌∶

形如魚刺物驚瘥,形似懸針瀉痢多,水字肺驚癥見甚,乙知肝積要調和。

又歌∶形似曲蟲疳患久,如環(huán)腎積細詳看,逢紋亂后知蟲犯,流米通身莫望安。

《仙人水鑒》虎口脈色相應歌∶

虎口脈青同面上,心頭有熱水驚來,飛禽四足將禽斷,(禽為火,其色赤;⒖谝幻}若赤,應面上有赤,是飛禽四足驚也。脈亂須逢打撲災。)

茅先生論小兒如小可患,要看虎口及三關脈時,如丹紅色是傷寒及食猛發(fā)壯熱;如紅色夾青色是驚;如紫青色是腹肚不和;如紫黑色是腹中冷,或瀉、或痢,此是氣關也。如小兒風關受色與前面同,欲丹紫色,若其患甚,即其色如黑必死也。如命關受色被虎口內一帶,色去丹紅猶通治,若紫色及黑色死也。(看茅先生似以第一關為氣關,第二關卻為風關,與其他名字不同。然斷病則一,雖不同何害。)大凡小兒三關脈,赤來上風關時甚也,上命關時死也。第一且要看太沖脈,動時即吉,不動即千萬死。更看陰陽二部脈,如來沉慢時死,如來猛猶尚通治。

《嬰童寶鑒》辨三關錦紋云∶手魚際白肉上有脈可候∶黑脈起者癇,赤者熱,青大者寒,青小者平。手第二指間脈可候∶青脈為四足驚,黑脈為水驚,(或云沐浴著。)赤脈為人驚。(或云火驚。)微見者為風盛,紋曲者為食傷。脈小而短者為平,脈大而長者為重,出節(jié)者不治。

翰林待詔楊大鄴看小兒脈法云∶夫小兒脈見紅赤色在節(jié)內,如細魚腸大者,即風熱盛也。若見脈微紅者,即風熱也。若見微紅半青者,是驚積風熱也。若見脈青色在指節(jié)內如魚腸大者,即驚候也。若見脈青色在指節(jié)內如練據(jù),兩頭大中心細者,即急驚癇風候。若見脈如前,青色過節(jié)三、二分以來,如曲鱔伸縮來去者,即慢驚風候。若見脈前青中當兩伴半青紅者,即急驚候也。若見脈白色在節(jié),似細魚腸大者,此傷脾瀉也。若見前白色在節(jié)內,半白半紅、半赤色者,即傷寒候也。若見陰陽候脈息過節(jié)二、三分以來,如曲鱔縮來縮去者,即是傷寒,被人將藥取動,此無辜疾,必死候也。見脈色白色過節(jié)二、三分以來,即脾泄瀉也。若見傷寒候脈息當節(jié)中心者,即無辜之疾,此日久也。七、九、十一日以上,如見本傷寒者,只一、三、五月醫(yī)得。若見前白色、青紅色在節(jié)內,似細魚腸大者,脾胃不順。脈白色在節(jié)內,即驚 風也。大凡見小兒脈黃色必死,如脈過節(jié)者,為死候也。

楊大鄴又定小兒生死三關訣∶手上青紋現(xiàn),情知四足驚,黑因遭水撲,赤是大人驚,內隱連風急,紋彎食上尋,但看叉手處,方始驗真形。

又內八片錦∶青色小大曲,水火飛禽撲,黑花小大曲,人鬼并四足,赤色小大曲,米面并魚肉,若是紅絲見,慢脾驚作毒。

又訣∶虎口見紋青,多應四足驚,赤色水兼撲,黑是外人驚,脈沉癥宿乳,紋彎食上尋,渾身雖壯熱,耳冷痘還生。

又外八片錦∶孩兒生下月余間,左男右女辨根源,若有紫紋胎驚氣,青色原胎氣不全,赤色有驚因水得,一二三歲兩邊看。

又訣∶若過一關長一米,二米便是驚撲起,傳到第一中節(jié)時,便是驚撲皆一齊,似出不出紋隱隱,驚傳臟內紫微顯,青色驚病方入脾,此是慢脾無可疑。

《飛仙論》小兒指節(jié)候云∶凡看小兒指節(jié),從虎口第一節(jié)、第二節(jié)、第三節(jié)。脈見或青或紫,或紅或淡、或黑有紋如錦一直者,是奶傷脾及熱驚發(fā)。左右手指皆有者是驚與積齊發(fā),有三條∶或散是肺生風痰,或 鳴者。青是傷寒主嗽。如紅大主瀉,有黑相兼主有痢,紅多赤痢,黑多白痢,有紫相兼加渴是虛也。

歌曰∶左手三關現(xiàn)錦紋,定傷脾胃熱和驚,右同左樣雙紋起,食積驚傷是本形,紋頭又著三叉樣,肺熱風涎夜作聲,有青卻是傷寒候,若只紋紅瀉欲生。

《寶童方》看小兒虎口云∶自虎口一節(jié)至二節(jié)脈,或青、或黃、或黑,有紋如錦一直者,是奶食傷脾及發(fā)驚,左右手是一樣。驚與積齊發(fā)有三條∶成線,是肺生風痰,或似 鳴。有青是傷風咳嗽。如紅主瀉,紅黑相兼主有痢,黑多主赤痢;有紫相兼主瀉,此候虛也。

歌曰∶紋生左手錦紋形,定是傷脾及熱驚。右有雙紋如左樣,痢傷驚瀉一齊生。紋頭有似三叉樣,肺熱風生哭不停,有青卻是傷寒候,只有通紅是瀉生。

小兒非時將手摸脛,七日遇心王必死,心王子午時。

虎口紋形∶

紋如魚刺骨者 \r圖 p03-b12a9.bmp (缺) 是因驚著。

歌曰∶紋如魚刺是初驚,紅色須知病在心,若遇黑時連腎脈,更宜詳審究元因。

紋如水字 \r圖 p03-b12a10.bmp (缺) 是夾驚傷寒。

歌曰∶紋黑驚傳入腎囊,青黃脾臟受災殃,夾驚傷寒紅赤色,鎮(zhèn)心解表要相當。

紋如一字 \r圖 p03-b12a11.bmp (缺) 是吃食并驚有積候。

歌曰∶紋彎食上有乖時,傳受風邪入在脾,若黑之時休整療,遙知大命已傾危。

紋如環(huán)子 \r圖 p03-b12a12.bmp (缺) 是有驚涎入肺。

歌曰∶驚風入肺少人知,八錦紋中仔細推,環(huán)子作紋如面白,涎聲潮響急須醫(yī)。

紋如曲蟲 \r圖 p03-b12a13.bmp (缺) 是驚入肝。

歌曰∶曲蟲紋是病傳肝,外證分明仔細看,符藥一時交并服,何憂此患不能安。

紋如魚鉤 \r圖 p03-b12a14.bmp (缺) 是驚風在膈上。

歌曰∶膈上驚風入肺中,病患遭熱又生風,涼肌解膈兼開胃,次鎮(zhèn)心田病乃通。

紋如懸針 \r圖 p03-b12a15.bmp (缺) 有驚在心。

歌曰∶驚傳心臟積因多,壯熱通身氣不和,此患卻稱天 病,緩若醫(yī)持不奈何?

紋如亂字 \r圖 p03-b12a16.bmp (缺) 是脾生疳蟲。

歌曰∶蟲亂縱橫總在脾,瀉痢頻生更惡啼,亦有筋皮干卷縮,用心調理莫延遲。

紋如流珠...是死候,苦風氣,不可下藥。

歌曰∶流珠忽睹在三關,孩子相辭命已難,醫(yī)者返魂求妙藥,雖逢扁也應閑。

《寶童方》論三關錦紋歌∶

孩子生下才過月,有病如何為人說。男左女右虎口中,若有紫紋是驚熱,青色成胎氣未全,亦本驚生搐有涎。赤色必然經(jīng)數(shù)日,或驚水火病相連。孩兒一 至兩 ,虎口更交開掌握。若生米粒過初關,并是有驚防眼闔。若過一節(jié)至兩節(jié),便與積驚同一說。似出不出隱隱紋,此號應傳脾臟結。若紫之時實難療,青紫有驚入脾竅。此時呼作慢脾風,好手醫(yī)人急醫(yī)療。若逢紅色但寬心,下藥之時卻神妙。脈出三關連指面,孩兒死候還須見。不拘顏色赤白紅,萬死一生休憤怨。

《保生論》三關錦紋∶小兒三歲以前,若有患須看虎口脈,次指表節(jié)為命關,次氣關,次風關。古人所謂初得風關病,猶可傳入氣,命定難陳是也。

脈一直者驚,(與治驚。)曲里者是傷寒,(與解汗。)曲外者傷食有積。(與下積。)

小兒生未滿五百七十六日須看錦紋∶

命關(三脈過者死。)
氣關(二脈見病漸深。)
風關(一脈見初得病。)
一、風關易治。
二、氣關病深。
三、命關死候。

圖 p03-b12a17.bmp (缺)

當于第二指三節(jié)上辨之。

歌曰∶指上青紋起,情知四足驚,(青色主豬、犬、羊、馬驚。)黑還因水撲,(風雨師巫噴水洗浴驚。)赤色是人驚。(并撮摸著。)內曲傷寒甚,彎前食上蒸,紫紋多瀉痢,(并有熱。)黃色主雷驚(鼓聲一同)。但看叉手處,方顯病真形。

《莊氏家傳》小兒看候外八片錦中云∶氣急風還急,紋彎食已停。

又小兒三關候∶三關青是四足驚,三關赤是水驚,三關黑是人驚。有此通度三關脈候是極驚之候,必死。余外并可醫(yī)治。

脈曲向里者 圖 p03-b12a18.bmp (缺) 是氣疳。

脈曲向外者 圖 p03-b12a19.bmp (缺) 是風疳。

脈斜向右者 圖 p03-b12a20.bmp (缺) 是傷寒身熱不食。

脈斜向左者 圖 p03-b12a21.bmp (缺) 是傷寒身熱不食。

雙勾脈者 圖 p03-b12a22.bmp (缺) 是傷寒。

脈三曲如長蟲 圖 p03-b12a23.bmp (缺) 是傷硬物。

脈兩曲如鉤 圖 p03-b12a24.bmp (缺) 是傷冷。

脈一頭如 (又有腳者) 圖 p03-b12a25.bmp (缺) 是傷冷。

面上有此點子 圖 p03-b12a26.bmp (缺) 并是再發(fā)之候。

頭面肚上(有大脈并青筋 圖 p03-b12a27.bmp (缺) )并是食毒(驚積難療。)脈如亂蟲 圖 p03-b12a28.bmp (缺) 是常疳,亦有蟲疳。

蛔、食、積之疳,治之必瘥。凡脈不足、細者,并是風氣,但消疳,然后取蟲,肥孩兒為效。

又三關錦紋云∶風關上有黑紋主癇疾,赤紋主熱,青紋緊小微受冷邪,青紋大者主寒邪。氣關紋現(xiàn)是疳候,傳肺赤青色,紫主疳積。命關脈現(xiàn)者主急慢驚風,難治。三關脈通者死。

圖 p03-b12a29.bmp (缺) 風關青如魚刺易治,是初驚候,黑色難治。氣關青如魚刺主疳勞,身熱,易治。命關青如魚刺主虛,風邪傳脾,難治。

圖 p03-b12a30.bmp (缺) 風關青黑色如懸針,青主水驚。氣關赤如懸針主疳兼肺臟積熱。命關有此凡五色皆是死候。三關通度如懸針者主慢驚風,難治。

圖 p03-b12a31.bmp (缺) 風關如水字,主驚風入肺,咳嗽面赤。氣關如水字,主膈上有涎并虛積停滯。

命關如水字,主驚風疳極夾驚候。不拘五色,三關通度者不治。

圖 p03-b12a32.bmp (缺) 風關如乙字,主肝臟驚風,易治。氣關如乙字,主驚風。命關如乙字,青黑色主慢脾,難治。

圖 p03-b12a33.bmp (缺) 風關如曲蟲者,疳病,積聚胸前如橫排算子,肚皮似吹起豬 。氣關如曲蟲,主大腸穢積。命關如曲蟲,主心臟傳肝,難治。

圖 p03-b12a34.bmp (缺) 風關如環(huán),主脾臟疳有積聚。氣關如環(huán)。主疳入胃,吐逆不治。命關如環(huán),難治。

圖 p03-b12a35.bmp (缺) 此紋若在風、氣二關易治。若在命關通度,難治。

圖 p03-b12a36.bmp (缺) 此紋在手上,或在面上,或在左右臉邊,皆是死候。

又要括∶魚刺初驚候,懸針瀉痢多,水紋驚肺積,乙字是肝訛,蟲曲疳將甚,如環(huán)腎有蹉,亂紋蟲已極,珠現(xiàn)作沉 。

又別本外八錦紋∶

第一 圖 p03-b12a37.bmp (缺) 指間魚刺動,隱隱類蟲行,此病從心得,先因四足驚。

第二 圖 p03-b12a38.bmp (缺) 白輪青黑現(xiàn),手指若懸針,內外皆相應,兒驚病已侵。

第三 圖 p03-b12a39.bmp (缺) 虎口團成曲,因驚或感風,熱生由病乳,神亂臉仍紅。

第四 圖 p03-b12a40.bmp (缺) 上吐多頻并,翻腸瀉若傾,指紋端似乙,有濕在中停。

第五 圖 p03-b12a41.bmp (缺) 搖頭時拱手,熱極意昏沉,赤黑紋如現(xiàn),因人自外驚。

第六 圖 p03-b12a42.bmp (缺) 內隱風還盛,沉 目不開,都緣因喜怒,到此有 災。

第七 圖 p03-b12a43.bmp (缺) 赤脈過三節(jié),仍加囟似,縱多神妙藥,此病也難攻。

第八 圖 p03-b12a44.bmp (缺) 頻因驚撲著,啼叫沒時休,亂紋三節(jié)現(xiàn),無病也堪憂。

又內八錦紋∶

圖 p03-b12a45.bmp (缺) 魚刺脈,初驚候。風關驚風,痰積,可治。氣關積滯,可治。命關不治。

圖 p03-b12a46.bmp (缺) 懸針脈,主瀉痢。風關水驚,可治。氣關疳在肺,不治。命關肺疳。三關通度,驚風不治。

圖 p03-b12a47.bmp (缺) 水字脈,肺家有驚積。風關肺臟驚積,氣關驚,命關慢驚,疳風,不治。

圖 p03-b12a48.bmp (缺) 乙字脈,肝氣有傷。風關肺風不治。氣關驚風入肺不治。命關不治。

圖 p03-b12a49.bmp (缺) 曲蟲脈,疳盛有積。風關肝疳傷脾。氣關大腸受積,脈粗不可治。命關不直者,可治。

圖 p03-b12a50.bmp (缺) 如環(huán)脈,腎家有積。風關疳病有積。氣關大腸受積。命關不治。

圖 p03-b12a51.bmp (缺) 亂紋脈,蟲在心,其脈亂三關,蟲咬心肺。初因熱,赤腳連連,赤紫定為驚。

更加赤色,食軟硬,睡里驚。亂紋三關可治,小兒腎有積也。

圖 p03-b12a52.bmp (缺) 流珠脈,死或沉 ,指上有黑點子,伏積在命關死。若是赤點,或在風關,可與下涎取積。

又歌曰∶曲內驚風緊,曲外是食癥,因此多般吐,乳食不相應。

長沙醫(yī)者毛彬傳驚八片錦∶

虎口開時赤星現(xiàn),雙睛翻后卒難辨,定是人驚風入心,手足抽牽無定限。
虎口開時見黑星,囟門腫起及成坑,定知四足曾驚著,面上時捫手不停。
虎口開時帶白色,小兒病是水驚得,口眼同開鼻作聲,身上汗珠益流出。
虎口開時青色交,唇青相應又胸高,只緣飛鳥來驚著,小腹膨 氣轉牢。
虎口開時赤色長,看天仰面牙齒當,小兒高處曾經(jīng)撲,面黑還兼手帶黃。
虎口開時帶黃色,孩兒兩處曾驚嚇,作聲開口汗常干,項黑須防被災厄。
虎口中心色帶紅,兒驚因水遂生風,鼻中出氣多開口,目直身強勁似弓。
虎口紋生出外停,若逢此候號胎驚,不論紅赤并青黑,逢此之時命必傾。

脈法第十三

《顱囟經(jīng)》∶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元氣未散,若有脈候即須于一寸取之,不得同大人分寸。其脈候未來,呼之脈來三至;吸之脈亦三至;呼吸定息六至,此為無患矣。所言定息,呼氣也出,吸氣未入,定息之中又至,此是平和也。得以大人脈五至取之即瘥矣。如此七至以上即為有氣,或脈浮如弓之張弦,此為有風,并可依后方合藥治之;蚱咧烈韵,此為冷候,亦宜依后方合藥療之。或診候取平和,或而不見,深浮不定,伏益根平者,此為神鬼之病,且合求祟,續(xù)宜使藥,或柳枝湯法煎飲子。為使一兩顆桃心。

《顱囟經(jīng)》又云∶孩子脈呼吸十五至以上,三至以下皆死矣。

《千金翼》∶凡婦人脈,常欲濡弱于丈夫也。小兒四、五歲者,脈自疾 ,呼吸八至也。尺寸俱浮直下,此為督脈腰背強痛不得俯仰,大人癲病,小兒風癇。小兒脈沉者,乳不消也。小兒脈弦急者,客忤氣也。

王叔和小兒生死候歌∶

小兒乳后輒嘔逆,更兼脈亂無憂慮。(《病源》小兒啼未定,氣息未調,乳母忽遽以乳飲之,其氣逆上,乳不得下,停滯胸膈,則胸滿氣急令兒嘔逆。又乳母將息取冷,冷氣入乳,乳變壞,不捻除之,仍以飲之,冷乳入腹與胃相逆,則腹脹滿痛,氣息喘急,亦令嘔逆。又解脫換易衣裳及洗浴露兒身體,不避風冷,風冷客于皮膚腠理,傳于血氣,入于胃則腹脹而吐逆也。凡如此變壞之乳,非有冷吐逆,腸虛入胃則為痢矣。)弦急之時被氣纏,脈緩即是不消乳。(小兒脈弦主風邪氣,脈緩即氣不消。)緊數(shù)細快亦少苦,虛濡邪氣驚風助。(小兒脈緊與形相稱也,虛濡亦生虛邪驚風也。)痢下宣腸急痛時,浮大之脈歸泉路。(下痢脈浮大者,死形與脈相反也。)

《圣惠》辨小兒脈法∶夫小兒脈,三歲以上五歲以下可看候,然與大人有異,呼吸八至是其常也,九至者病,十至者困。小兒脈緊者必風癇也。脈沉者乳不消,脈弦急者為客忤。脈沉數(shù)者骨間有冷。脈浮而數(shù)乳癇風熱。脈緊而弦腹痛,脈弦而數(shù)乳熱五臟壅。脈牢而實大腸秘澀。脈乍短、乍長、乍大、乍小不等者有祟。小兒變蒸之時,身熱而脈亂,汗出,不欲食乳,食乳即吐逆,不可用藥,必自瘥矣。小兒病困,汗出如珠,著身不流者,不可治。小兒久下病痢,脈浮而腹痛者,不可治。小兒有病,胸陷,口唇干,目直,口中氣冷,頭低,臥不舉身,手足垂軟,身體強直,掌中冷,皆不可治。

茅先生辨小兒五臟本脈∶肝弦,心洪,脾緩,肺浮,腎沉。

又辨小兒四季受脈∶小兒脈數(shù),熱病脈洪,瀉痢沉細,風疾弦緊,氣疾脈洪。頭痛,寸急數(shù);水藏急數(shù),小便頻滴冷痛;脾浮洪,胃中有氣塊,不思飲食。
上前件脈法,各有聲出看,各受本候淺深。其小兒合陰陽二部脈,將競骨為中關,前為陽關,后為陰關。陽得陰脈死,陰得陽脈亦如之。六歲以前,第一看太沖脈及看形色,并看虎口及三關脈。六歲以后方可看陰陽二部脈,即依前法。小兒無脈至數(shù),如看前來遲及不動即死候;⒖诩叭P脈若迭起來黑色,死候不治。太沖脈不動,亦死。

漢東王先生《家寶》小兒一見生死訣∶

幼童脈氣辯何形,(《水鑒》先生曰∶小兒雖受陰陽二氣成其形狀,氣尚未周,何言有脈。直至變蒸候盡,陰陽氣足方可看脈。其髫 之年,方生陰陽二氣。圣人云∶男七歲曰髫,生其元陽之氣。女八歲曰 ,其陰陽方成。故未滿髫 之年呼為淳陽,若髫滿后呼為童兒,始可看脈。如身體俱盛,脈至一息六至為常人之脈,一息八至為熱,九至風、五至虛、四至損、三至脫、二至死、十至必是疳癆、虛損,形容瘦劣。

若或身肥,血色青白,一息十一、二至者,謂之虛,是風病死,是為脈亂。若一息十至六者,為脈不來,其人當令必死。遲若一息十一、二至者必死速,不滿二日。何名為一息?一呼、一吸名為一息。呼吸者,即是出一氣,入一氣,謂之一息。其脈若指下未硬,隱指急大者是有積。若來微細即是冷,若虛輕緊即是熱,時復一大即是驚,若大小不勻即是死候也。先生所論浮數(shù)為熱,伏結為寒,沉細為冷,大小不勻為惡候。數(shù)者緊也,浮者輕也,伏者貼也,重手方見。結者亂也,沉者重沒謂之沉。

細者微也,大小不勻則是;虼蠡蛐《粍蚴菫闅獠簧,其人必死也。)二十五種甚分明。(有二十五候,定其生死。)抱著遍身不溫暖,(是血絕不 也。)四肢垂 哭鴉聲,(四肢垂 者為胃絕也,胃主四肢,即絕不能管也,鴉聲已解在形候門中。)啼哭無淚瀉涎清,(是肝絕也。) 眉摘眼爪甲黑,(即是筋絕、筋癢,故摘其眉眼也。)泥壇腫起或為炕,(其囟門或腫或陷也。)將口咬人魚口急,(即是兩口角垂如鲗魚吸水之狀。)腳直肚大有青筋,(是筋絕不能收,腳肚脹即是氣絕也。)上視以覷于高物,(目直故上視也。)長噓出氣黑文行,(氣欲絕出而不回,黑文即血不 脈。)吃乳不收舌退場門,(吃乳不收則胃絕,舌退場門即是心絕。)唇不蓋齒眼坑傾;(則是脾絕,脾主肌肉,外應于唇,脾絕則唇縮眼坑,傾亦屬脾。)瀉痢多變異 血,(則是心絕,心主血,心若絕則下血黑色臭。)偏搐似笑沒心情。(一邊搐也,虛笑不止,顏沒其心情,此惡候也。)不論貴賤及男女,救療十人無一生。(諸候并是難醫(yī)者。)

錢乙論小兒脈法∶脈亂(不治),氣不和(弦急),傷食(沉緩),虛驚(促急),風(浮),冷(沉細)。

《嬰童寶鑒》論脈候(指脈內候附∶)夫小兒三歲以上,七歲以下,其脈駛。一息七八至為平,八至以上至于十至者曰大過(其病為陽盛也,)下不及五至六至曰不足。(其病為陰盛也。)

浮為風。(浮者陽,按之不足,輕手乃得,如蔥管者,曰浮也。)沉為冷。(沉者陰,重手乃得,舉指即無,行于骨下,曰沉也。)洪為熱。(洪者,按之散大滿部,狀如浮者,曰洪。)微為寒。(微脈指下往來細如亂絲,重手即無,輕手乃得也。)緊為實。(亦曰痛。緊者如絲而急,按之有力曰緊也。)沉細為乳結。(亦為冷。言其脈細小而沉也。)弦數(shù)為瘧。(脈弦如箏,通度帶快。)弦急為客忤。(弦急,如新上之弦。)大小不勻為中惡。(言其脈或大或小,不依其部也。)脈虛病亦虛。(虛脈輕手得之,重手即無也。曰虛,只因頻下,臟醫(yī)學全.在線gydjdsj.org.cn腑即虛,亦因久瀉也。)變蒸之脈寸口亂。(亂為大小不勻。)伏為氣。(伏行筋中曰伏也。)

左手寸無脈,心下痛,胸中熱,時時嘔,口中生瘡,猶乳母食冷所兼,咳嗽,頭有汗,寒熱作,喉中哽塞作聲。

右手寸無脈者,短氣、氣逆,喉中咳噫,猶乳母出沖風露所為也。

心脈滿大,肝脈小急,并為癇、螈 之疾。凡寸脈但浮,直上直下,督脈連腰脊強不得俯仰。三部脈緊急,其癇可治。吐 ,浮者可治。弦急者氣痛,中惡微者可治。弦緊牢強為癥癖病,脈隨其左右上見。三部脈沉為食乳不消化,緩亦同上。少陰脈數(shù)為疳淋,虛濡者,驚風邪氣。脈如啄,若緊者風癇。傷寒脈洪者易理,微者難理。脈來浮大者,宜發(fā)汗。一投一止病,假令六投一止,六曰病也。春脈弦,夏脈洪,秋脈浮,冬脈沉。四季脈緩,各推其王相表里。若浮而見病,在表,屬皮膚,在腑而為順;陽脈沉,見病在里,屬臟、骨髓,逆行陰之理也。脈在上,病在上,死生見焉。

又論死脈∶傷寒身大熱,體黃,脈沉細者死。中惡、脈緊細者死。黃膽、脈沉細,腹?jié)M者死。

《惠眼觀證》診候訣∶凡疾患既重,次看脈息如何,當以一指在魚際或太沖看。若是傷寒、急驚、疹痘之候,此為腑病,得浮洪即易安,沉細即難安。且與回陽兩日至第三日再診之,如得陽脈方許調理。然陽脈取之在輕手如捻蔥管乃有,滿部重按即無是也。若中慢驚、吐瀉、瘧痢之候,此為臟病,得沉細即易安,浮洪即難安。蓋陰病脈行于內,不可行于外。凡一切病覺脈來三點大又三點細,此亦難治。大都小兒脈只看陽脈大,陰脈細,余不可驗也。學人宜審詳之。

《保生論》∶小兒三歲以后或五百七十六日外,皆可診兩手脈,一指定三關。

歌曰∶小兒有病須憑脈,一指三關定其息,浮洪風盛數(shù)因驚,虛冷沉遲實有積。

浮為風。(秋得浮曰平和。)浮者,輕手來大,重手來細弱如按蔥葉之狀故曰浮。主小兒中風,傷風咳嗽,嚏噴,煩躁壯熱,鼻流清涕,一身頭面虛浮,下泄多,小便如粉,可與解表,甚者與出汗即愈。

洪為熱。(夏得洪曰平和。)洪者,輕手脈來大,重手脈來亦大,故曰洪。主小兒癇,發(fā)熱,身生癰及瘰癧,喉閉囟腫,風熱面赤,氣喘,心臟有熱,小便淋瀝,頻患赤痢。數(shù)因驚。(春得數(shù)曰平和。)數(shù)者,脈來小急,過數(shù)速疾故曰數(shù)。主小兒夢中咬齒驚擲,見人恐怖,夜多盜汗,白日多困,氣粗不語,忽瀉青糞。若得數(shù)脈乃生驚候,此乃驚氣傳膀胱,主小兒有疝偏墜。沉遲為虛冷。沉遲者,輕手按全不見,重手按至骨,脈來沉弱細小,故曰沉遲。主小兒脾胃虛冷,泄瀉無時,嘔逆不食。實有積。(冬得實曰平和。)實者,輕手脈不見,重手脈來大,故曰實。主小兒臟腑有積腹脹,面黃發(fā)立,小便如油,面仆地臥,頻頻吐食,腹內鳴響。又積不治,即成疳癆、丁奚、哺露候。若孩兒肥實者,宜與稍涼藥取積,后補。若孩兒羸瘦,臟腑虛薄,可與性溫藥取積后補。

凡小兒脈春數(shù)、夏洪、秋浮、冬實、脈來八至止者,皆平和之脈也。若脈來急如弓弦,脈來兩動而止不見者,皆必死之脈也。

《孔氏家傳》王叔和經(jīng)∶小兒脈呼吸八至者平,九至者傷,十至者困。診小兒脈多雀斗,要以三部脈為主。

若緊為風癇,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沉而數(shù)者骨間有熱。

《寶童方》中指脈法∶(孩兒五、七歲方診中指脈。)孩兒五、七歲,五臟脈方現(xiàn),中指兩畔內,于中仔細看。

左男右女專心記,左主脾肝心腎肺,右主熱生驚氣疳,女子背看各從類,欲察病源誰得知,脈洪大急來歸內,此是傷寒病因熱,洪大卻慢傷脾氣,遲細脾虛因取極,脈小急來腎虛致,疾在小腸憑藥力,到此醫(yī)人須用意。診脈若來三兩通,此為死候命須終,吸人指面如弓急,慢脾死候命將畢。

翰林待詔楊大鄴中指脈看死候法∶中指中間為動脈,醫(yī)家莫便懷疑惻,此時風滿四肢頭,萬卷千書醫(yī)不得。

別一本五指歌曰∶五指指節(jié)冷,驚來不可安。忽然中指熱,決定是傷寒。中指獨自冷,疹痘有多般。女右男逢左,八片錦中看。

《莊氏集》脈法歌∶小兒脈數(shù)多風熱,沉伏原因乳食結,弦長必動肝腸風,弦數(shù)驚蛔四肢掣,洪浮胸中,似火燒,若兼腸痛好添愁,高級職稱考試網(wǎng)息數(shù)和平八九至,此個分明不必憂。


點擊查看:<<幼幼新書>>目錄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wǎng)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wǎng)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