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岳村叟醫(yī)案》 > 十三、
黃疸門(凡十案)
十三、黃疸門(凡十案)
【黃疸總論】
黃疸之病,種類不一,有陽黃,有陰黃,有黃汗,有女癆疸之黃,有蟲黃,有膽汁滿溢波及血分之黃。病源雖殊,其黃則一。倘不識病源,惟知專用退黃之藥,以為黃退則病愈,舍本而治標。天下有無源之水,無根之木乎?不知追本求源,雜藥亂投,愈治愈危,有不誤人者鮮矣。譬如陽黃者,濕熱發(fā)黃也,除黃利水即是對證之藥。陰黃者,是久病
氣血虛弱之證,健脾補腎,當無大謬。黃汗者,乃濕熱浮越于肌表也,或開鬼門,潔凈府,亦正治也。女癆疸黃者,因色欲過度,損傷先后兩天,當因其損而調(diào)之復之。蟲黃者,新病殺其蟲,健其脾,久病者,先補元氣,后殺其蟲,此治蟲之次第也。膽汁滿溢黃者,此證治愈,固屬不易,不可因難而棄之,輕忽人命,或安之、鎮(zhèn)之、慰之、補之。此論不過大略而已,臨證通變,又在乎智者。余治斯證,多遵
王肯堂先生《證治準繩》。此書論證精詳,方藥簡當。陳修園云:“詳而備,王肯堂。”至哉言乎。
【醫(yī)案】
【案一】
邑東郭莊孟生,年十六、七,患陰黃年余,治之未愈,邀余診療。見患者骨瘦似柴,面如煙薰,聲音低微,診得脾脈極虛,細問所服藥,皆系
茵陳、
梔子、
黃柏、
黑礬,大概除濕退黃利水之類。而病毫不見效,日有加增,何也?余曰:“子之病陰黃也。所服藥物,均治陽黃之品,于病相左,不重而何哉?治宜大健脾腎二經(jīng),先使元氣充足,自能生血,血足自能華肉,勿須治黃而黃自化于烏有矣!彼煊面I脾補腎湯。服三帖黃雖未退,飲食日多。又服五帖,黃退三四。更進八帖,面色變?yōu)榧t活,神氣復掃,病痊廖矣。
健脾補腎湯
熟地12克,
茯苓12克,
白術12克,炙
甘草10克,
山藥12克,
薏苡仁12克,
扁豆12克,
芡實10克,炮
姜6克,
附子10克,油
肉桂10克,廣
陳皮10克,
升麻6克,
柴胡12克,水煎服。
按:陰黃多因寒濕阻遏,脾陽不振所致!蹲C治指南》云:“陰黃之作,濕從寒水,脾陽不能化濕,膽液為濕所阻,漬于脾,浸yin肌肉,滋于肌膚,色如
熏黃!钡允现未税笍南群筇熘,健脾利濕,溫補腎陽,使?jié)裥俺,元氣充足,氣血化生之源得以恢復,不治黃而黃自退。所擬之健脾補腎湯,甚合病情,故投藥而中病。
【案二】
余友彭續(xù)亭,二十余歲,患陽黃之證。月余外身目黃如金,體重難移,小便之色如黃柏水,飲食大減,短氣懶言,診得脾經(jīng)脈沉數(shù)兼滑。此因濕結(jié)于脾土之中,濕化為熱,故土色外現(xiàn)也。短氣者,濕滯氣遏也。飲食減少者,脾土喜燥而惡濕,脾失轉(zhuǎn)運之職,故食減也。治宜利濕退黃之品,指日可愈。用茵陳柏皮湯加減,服三帖而愈。
茵陳柏皮湯
茵陳15克,
滑石12克,梔子12克,
檳榔10克,黃柏10克,
木通10克,
澤瀉10克,
蒼術6克,
神曲10克,水煎服。
按:五色,惟赤色受潮濕則發(fā)黃。五行惟火生土,五色惟赤會黃,母被子化,性處自然,未有子不侵食其母之氣者,侵食不已母乃化為子矣。血分受濕,因濕而作熱。熱則血分病矣,病則必生變化。變化生則透出子色,故發(fā)黃也。又濕能化為熱,不能化為火。火與熱不同,熱在血分,火在氣分,熱有質(zhì)無形,火性炎上。譬如燃柴,火焰隨氣而升。是知火在氣分也。又如
酪酒釀醬,谷質(zhì)受濕氣之腐化,必自作熱,則熱融合含于汁質(zhì)之中。是知熱在血分也。黃疸病,熱作血分,蒸溢氣分,所以有黃汗、小便黃等癥!秉S,土色也,濕氣合于土,故作熱則發(fā)黃。
翟氏所治是案,為陽黃屬實,治以清熱除濕,應手應效。審其方藥,不離乎法,亦不拘于法,別具會心。
【案三】
邑北尹店馬之才,年三十二,家赤貧。因出外作小販,偶遇陰雨,連綿逾月不晴,困于店內(nèi),食不充饑,衣不避寒。后天晴歸家,染病在床。但覺胸腹?jié)M悶,身重難移,飲食日減。小便色黃,身目如金,遠看黃中似有灰黑之色。診得脾胃脈,沉細無力,此乃饑飽勞役以傷脾土,乃陰黃之證。治宜溫中健脾,兼利小水,似易可愈。遂開一方,名曰溫中除黃湯。服三帖后,病去四五,更進四帖。諸癥痊瘳。此證若作陽黃治之,愈否尚在兩可。余認為陰者,因遠看面有灰黑之色,脈色相合故也。
溫中除黃湯
白術15克,
炙甘草10克,肉桂6克,
炮姜10克,茯苓10克,山藥10克,蒼術6克,陳皮6克,茵陳10克,
砂仁6克,
車前子6克,水煎服。
按:從遠看,面有灰黑之色,辨出陰黃,又與脈相參,精細,精細!于疑似之間,辨其真?zhèn),堪稱高手。
【案四】
邊興云之姑丈,年近五旬,患陰黃病,三年內(nèi)百治不廖。氣色灰黃發(fā)暗,略有動作,短氣不易接續(xù)。邀余治之,診得脾肺脈虛細無力,腎脈濡弱。此證等于勞苦過度。古云:“勞則傷腎。”又云:“勞則傷牌”。此是先后兩天并傷。若不從根本治起,專務除黃,惟恐愈治愈危。宜急固先天根本,再補后天之源,徐圖漸愈可也。用先后兩補湯,服五帖少效,又十帖全廖。
先后兩補湯
熟地18克,山藥15克,茯苓12克,
山萸肉10克,
丹皮10克,澤瀉6克,附子10克,
油桂6克,炮姜10克,白術10克,炙
黃芪12克,炙甘草10克,芡實12克,
五味子6克,扁豆10克,陳皮6克,
茯神10克,水煎服。
按:翟氏創(chuàng)先后兩補湯,實乃以金匱腎氣湯加味組成。金匱腎氣湯意在助陽弱以化水,滋陰虛以生氣,振奮腎氣,以復后天之本,佐以健補后天之品,俾脾之運化正常,先后天功能恢復,雖不治黃而黃可緩除。
【案五】
邑南街有商人劉春明者,年二十余;键S病年余,服除黃健脾利濕之藥,不下百劑,毫不效驗。病勢危急,后事已備,合家不忍待亡。迎余往治,診得腎脈微細無力。此證得于房勞太過,傷腎之故。古有“房勞疸”之名,即此證是也。當大補腎水,收復先天元氣,以生脾上。土自能生金,腎水有源,不必治黃而黃自退矣。六味
地黃湯加減,原方服三十帖而愈。
六味地黃湯加減
熟地24克,山藥18克,山
萸肉12克,丹皮12克,茯苓10克,澤瀉10克,
巴戟天12克,杞果12克,芡實15克,油桂6克,附子6克,
遼五味子6克,
牛膝10克,水煎服。
按:女勞疸是色欲過度,傷腎所引起,其特征《金匱要略》云“額上黑”。此案君治以大補腎水,兼用桂、附而愈。蓋桂、附能溫化開瘀,故不治黃而黃自退,方義蘊奧。
【案六】
邑西南門內(nèi)趙鳳桐,年三十二,患黃疸證,半載不廖,邀余治之。診得脾脈洪滑有力,面色黃明,聲音壯厲,小便赤黃微疼。此系濕熱壅遏中焦,結(jié)而不通,所以發(fā)黃也。治宜攻其濕熱之邪,利其脾胃之濕,未有不愈者。
川
大黃15克,茵陳12克,梔子10克,黃柏10克,
黃芩10克,
黃連6克,檳榔10克,
枳實12克,滑石15克,甘草10克
水煎服。一帖病去二三,后去大黃,又服三帖痊愈。此是黃疸病之實證也。
按:
茵陳蒿湯為治陽黃之正治方,加芩、柏、連、滑石等清熱利濕,甚合病情,故投藥則濕熱之邪速去而病瘳。
【案七】
南馬莊王青山妻,年三十余,妊娠五月,患黃病。諸醫(yī)作濕熱治之,所用之藥,茵陳、梔子、木通,黃柏、黃芩、檳榔、枳實、滑石之類,服五、六劑后,患者飲食漸減,胎氣時動不安。迎余治之,診得六脈虛細無力,似有散意。告伊曰:“此是濕熱發(fā)黃誠然也。所服之藥,內(nèi)無安胎之品,寒利太過,已傷胎元。顧此失彼,故胎動不安也。今治宜安胎為主,除黃為標,或可望愈。若再專務治黃,不惟黃不能愈,胎亦不保矣!彼於ㄒ环剑话蔡コS湯。二帖有效,又三帖大效,共服八帖,胎安而黃除矣。
安胎除黃湯
茵陳6克,梔子6克,
薏苡仁10克,陳皮10克,
香附15克,
當歸身10克,
川芎12克,
白芍12克,
川斷10克,
杜仲10克,茯苓10克,山藥12克,水煎服。
按:翟氏創(chuàng)安胎除黃湯,系景岳胎元飲加減化裁而來。張氏胎元飲有益氣安胎之功。因妊振黃疸誤治傷及胎元,致胎動不安,故用胎元飲主安胎以治本,加茵陳、梔子、薏苡仁、
云苓、山藥清濕熱除黃以治標。如是標本兼治,胎安病去,是謂得法。
【案八】
余友常伯石令正,患濕熱發(fā)黃病。某醫(yī)誤認經(jīng)病發(fā)黃,服調(diào)經(jīng)調(diào)氣之熱藥,數(shù)劑不驗。迎余診斷,診得脾脈滑數(shù),肺脈亦然。此是母令子實之證。經(jīng)曰:“治病必求其本。”余用:
茵陳15克,梔子12克,黃柏10克,黃芩10克,檳榔6克,枳實6克,
厚樸6克,木通6克,滑石12克,澤瀉10克,神曲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二帖見效,五帖痊愈。此是濕熱發(fā)黃之實證也。
按:黃疸病診得“脾脈滑數(shù),肺脈亦然”,乃脾胃實熱證無疑,實熱上逆,故肺脈亦見滑數(shù)。翟氏用清熱利濕和瀉實熱并重之藥投治而獲效,可謂認證真切,遣方精當矣。
【案九】
北關江姓婦,年七十余,染黃病,臥床半載,數(shù)治乏效。邀余往治,見病者面黃如土,又診其脈,脾脈已見屋漏,知后天將絕,不易救治。后越三日而歿。古人云:“五臟之真色見于外者死。,噫!信矣。
按:年逾古稀,染黃日久,后天衰敗,真臟脈見,命在垂危,病情危篤。臨證診治,慎之,慎之!
【案十】
蘭陽縣城內(nèi)崔子明,年八齡,患黃病,身腫時作,腹疼,治黃之藥服過無數(shù),終不驗。赴杞請余調(diào)治,診得小兒之脈,均有細緊之象。又問腹疼時別有狀況否?伊父云:“大半饑時疼者為多,飽時輕減!庇謫柼蹠r有塊凸起否?伊云:“無塊,淮長條如指許者有之!庇嘣敶瞬,似乎有蟲。一轉(zhuǎn)念各書又無蟲黃之名,偶憶景岳云:“醫(yī)之一道,運用存乎一心。遂開:
白術15克,炙甘草10克,
雷丸12克,
使君子10克,
鶴虱10克,
榧子10克,
蕪荑6克,楝根6克,檳榔6克,
白薇6克,黃芩6克。
早起煎成,令服半碗。至午時而腹疼加重,輾轉(zhuǎn)不安。伊父恐懼,意欲解藥,余曰:“不可,此時正是兵與賊戰(zhàn)也,再待片時,必有蟲下!敝辽陼r,小兒解下蛔蟲約五十余條,長者六、七寸。惟恐不凈,三日后原方復投一帖,又下蟲三、四十條。小兒漸有虛餒之色,急服十全大補湯三帖,飲食日增,月余而復原狀。蟲黃之癥,至今始知。
十全大補湯方見前。
按:認證真切,有膽有識,遣藥精當,立見功效。
-----------好醫(yī)案!多謝分享!
-----------拜讀。。謝謝!
-----------
本帖最后由 文歆 于 2013/5/21 16:15 編輯 gydjdsj.org.cn/wsj/非常好的醫(yī)案,從其中看出脈診用于辯證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