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姜
    

本草求真:姜

本帖最后由 jg21 于 2012/11/20 17:19 編輯 gydjdsj.org.cn/yaoshi/


喜生沙燥之地-----故其性燥、熱。
南方于1-4月,北方于5月栽培,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莖葉枯萎時挖取根莖------夏熱蘊于莖葉,秋金收于根也。故秋熱而無。



生姜是姜母所生之子孫姜------故其性發(fā)散而辛。
干姜則姜母也-----故其性收斂而熱。


姜以中夏發(fā)生,是感火氣以動矣,故其性溫。乃旋交濕令,而姜枝葉長茂,根株橫溢,是感土氣以昌盛矣,故其色黃。于是金經(jīng)一氣以培以充,迨交燥令,而氣乃全,用乃具,故其味辛。統(tǒng)而計之,則火者其稟,土者其體,金者其用,貫而屬之,則具火性于土中,宣土用于金內(nèi),姜之能事盡矣。


炮姜-----干姜炒至表面微黑、內(nèi)呈棕黃色而成。
微炒則其發(fā)散之性亡,收斂溫?zé)嶂源。故長于溫中止血,弱于解表散寒,偏于溫中




姜炭----泡姜炒炭法炒至表面黑色、內(nèi)部棕褐色
重炒則發(fā)散溫?zé)嶂越酝,唯收斂之性獨存。故溫中止血,無解表散寒之功。偏于止血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注冊
收藏1分享0
回復(fù)引用

舉報返回頂部

yzs666
  • 發(fā)短消息
  • 加為好友
yzs666當(dāng)前離線
閱讀權(quán)限
10 
積分
23 
注冊時間
2010/2/11 
最后登錄
2013/9/26 
在線時間
1610小時 
精華
日志
主題
帖子
22 

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 積分 23, 距離下一級還需 27 積分
2#
發(fā)表于 2012/11/20 18:12|只看該作者

    1. 我一直認(rèn)爲(wèi)旰薑爲(wèi)溫上焦的藥。
      -----------至理
      -----------不知道胃寒,吃姜好嗎?
      平常有人養(yǎng)生吃姜,怎么炮制啊
      -----------干姜靜而溫中
      生姜動而行經(jīng)
      -----------干姜守而不走
      生姜走而不守
      -----------天天吃姜,卻不知姜還有子子孫孫。
      -----------冬吃蘿卜,夏吃姜。冬天吃姜是不是不好?
      -----------樓主使用圖片文字相結(jié)合的方法說明“姜”的生態(tài)及功用,極好!!
      -----------生〓  〓  姜(《名醫(yī)別錄》)


      生姜為姜科植物姜的新鮮根莖。均系栽培。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產(chǎn),以四川、貴州、廣西、山東、陜西等地為多。原植物喜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嚴(yán)寒、怕潮濕、怕強光直射,以土層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最宜生長。味辛、性溫。歸肺、脾、胃經(jīng)。功效解表散寒、溫中健胃止嘔、化痰止咳,還可解魚半夏、南星之毒。臨床用名有生姜、生姜汁、生姜皮、煨姜。


      【本草匯言】


      《名醫(yī)別錄》:味辛,微溫。主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又,生姜,微溫,辛,歸五藏。去淡,下氣,止嘔吐,除風(fēng)邪寒熱。久服小志少智,傷心氣。

      《本草拾遺》:本功外,汁解毒藥,自余破血,調(diào)中,去冷,除痰,開胃。須熱即去皮,要冷即留皮。

      《藥性論》:使。主痰水氣滿,下氣。生與干并治嗽,療時疾,止嘔逆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熱不能食,搗汁合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結(jié)氣,實心胸?fù)砀衾錈釟,神效?br >
      《開寶本草》:味辛,微溫。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

      《本草圖經(jīng)》:以生姜切細(xì),和好茶一、兩碗,任意呷之,治痢大妙!熱痢留姜皮,冷痢去皮。

      《本草衍義》:治暴逆氣。嚼三兩皂子大,下咽定,屢服屢定。初得寒熱,痰嗽,燒一塊,含咬之終日間,嗽自愈。暴赤眼無瘡者,以古銅錢刮凈姜上取汁,于錢唇點目,熱淚出,今日點,來日愈。但小兒甚懼,不須疑,已試良驗。

      《藥性賦》:味辛,性溫,無毒。升也,陽也。其用有四: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厚腸之說。溫經(jīng)散表邪之風(fēng),益氣止胃翻之噦。

      《湯液本草》:氣溫,味辛。辛而甘,微溫,氣味俱輕,陽也,無毒。

      《象》云: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治痰嗽。生與干同治。與半夏等分,治心下急痛,剪細(xì)用。

      《心》云:能制半夏、厚樸之毒,發(fā)散風(fēng)寒,益元氣,大棗同用。辛溫,與芍藥同用,溫經(jīng)散寒,嘔家之圣藥也。辛以散之,嘔為氣不散也。此藥能行陽而散氣。

      《珍》云:益脾胃,散風(fēng)寒,久服去臭氣,通神明。

      孫真人云:為嘔家之圣藥。

      或問東垣曰:生姜辛溫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為胃口者,非也。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胃之系,便為胃口。與肺同處,故入肺而開胃口也。又問曰:人云夜間勿食生姜,食則令人閉氣,何也?曰:生姜辛溫,主開發(fā),夜則氣本收斂,反食之開發(fā)其氣,則違天道,是以不宜食。此以平人論之可也。若有病則不然。姜屑比之干姜不熱,比之生姜不潤,以干生姜代干姜者,以其不僭故也。

      《本草》云:秦椒為之使。殺半夏、莨菪毒。惡黃芩黃連。

      《本草衍義補遺》:辛溫,俱輕,陽也。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止嘔吐之圣藥。治咳嗽痰涎多用者,此藥能行陽而散氣故也。又東垣曰:生姜辛溫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曰:俗皆以心下為胃口者,非也。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系謂之系,便為胃口,與肺同處,故入肺而開胃口也。又問曰:人云夜間勿食生姜,食則令人閉氣,何也?曰:生姜辛溫主開發(fā),夜則氣本收斂,反食之開發(fā)其氣,則違天道,是以不宜。若有病則不然,若破血、調(diào)中、去冷、除痰、開胃。須熱即去皮,若要冷即留皮用。

      《本草發(fā)揮》:成聊攝云:姜、棗味辛、甘。固能發(fā)散,而又不特專于發(fā)散之用。以脾主為胃行其津液,姜、棗之用,專行脾之津液,而和榮衛(wèi)者也。

      潔古云:生姜,性溫,味辛、甘,氣味俱厚,浮而升,陽也。其用有四:制厚樸、半夏毒一,發(fā)散風(fēng)邪二,溫中去濕三,益脾胃藥之佐四。東垣云:生姜為嘔家之圣藥。辛以散之,嘔為氣不散也,此物能行陽而散氣。又云:生姜消痰下氣,益脾胃,散風(fēng)寒。主傷寒頭痛,鼻塞,通四肢關(guān)節(jié),開五臟六腑。又云:生姜與大棗同用,調(diào)和脾胃;辛溫與芍藥同用,溫經(jīng)散寒。

      《本草綱目》:生用發(fā)散,熟用和中。

      早行山行,宜含一塊,不犯霧露清濕之氣及山嵐瘴氣。食久,積熱患目。人,瘡皆不宜多食。

      皮消浮腫腹脹痞滿,去翳。

      《本草經(jīng)疏》:生姜所稟與干姜性氣無殊。第消痰止嘔,出汗散風(fēng),祛寒止泄,疏肝導(dǎo)滯,則功優(yōu)于干者。

      《本草蒙筌》:味辛,氣微溫。氣味俱輕,升也,陽也。無毒。入藥憑證,去皮熱,留皮涼。佐大棗益氣厚腸,兼竹溺豁痰利竅。殺半夏毒,不麻戟咽喉。潤地黃炒,免滯泥胸膈。同陳茯葉多年者佳煎汁,疫痢禁口者可蘇;拌生鹽炒泡湯,宿食里痰者即吐。益脾開胃口,或問:生姜辛溫入肺,如何是入胃口?東垣曰:俗皆以心下為胃口,非也。咽門之下受有形物者,謂之胃口,與肺同處,故入肺而開胃口也。止胃翻作嘔仙丹;溫經(jīng)散寒邪,解頭疼發(fā)熱圣藥。霍亂轉(zhuǎn)筋欲死,醇酒攙汁飲佳。赤腫痛眼無瘡,銅錢刮汁點效。行津液調(diào)合榮衛(wèi),去臭通暢神明。宜啖春初,辟癘且助生發(fā);勿食秋后,泄氣猶損壽元。夜氣斂收,尤全禁忌。去皮日曝,又名干姜。干則味辛,炮則味苦。氣溫大熱,氣味厚多。半浮半沉,陽中陰也。使惡并制,并與前同。干辛專竄而不收,堪治表,解散風(fēng)寒濕痹,鼻塞頭疼,發(fā)熱狂邪;炮苦能止而不移,可溫中,調(diào)理痼冷沉寒,霍亂腹痛,吐瀉之疾。表證肺寒咳嗽,仗五味子相助建功;里證脈絕無陽,資黑附子為引取效。若療血虛寒熱,加入補陰藥煎;能引血藥上升,入于氣分生血。故產(chǎn)血去多,熱發(fā)驟盛者,倍用治之,而弗疑也。炒黑止唾血痢血良,煨研塞水瀉溏瀉妙。遇陰陽易證,用取汗立瘥。一云:瀉脾非瀉正氣。蓋脾中寒濕,須干姜辛熱以燥之,故曰瀉耳。

      《藥性解》:生姜,味辛,性溫,無毒,入肺,心、脾、胃四經(jīng)。主通神明,去穢惡,散風(fēng)寒,止嘔吐,除泄瀉,散郁結(jié),暢脾胃,療痰嗽,制半夏,和百藥。要熱去皮,要冷留皮。惡黃芩。

      按:生姜辛入肺,肺得所勝,則氣通宣暢。主宰能靈,故能通神明,神明通則一身之氣皆為我使,而亦勝矣。一身之氣勝,則中焦之元氣定,而脾胃出納之令行,邪氣不能容矣,故能去穢惡。經(jīng)云秋不食姜者,羔以燥金主令,天道斂收,姜則味辛,善散肺氣,人肖天地以生,未有干天地之和而猶受其益者。諺所謂夜不食姜,亦以夜氣斂而姜性散耳。如療病則不可泥也。宜常用而不宜多用。

      《藥鑒》:味辛性溫,無毒,氣味俱厚,升也,陽也。制半夏,有解毒之功。佐大棗,有厚腸之益。溫經(jīng)散表邪之風(fēng),益氣止翻胃之疾。古云通神明去穢惡者,何哉?蓋以本屬肺心之系也,心惟得其所勝,則氣通而宣暢,故能通神明。神明通,是心氣勝,而一身之氣皆為吾所使,而亦勝矣。一身之氣勝,則邪氣不能容,故能去穢惡。抑且辛甘發(fā)散,則能散在表在上之邪也,故生姜能治咳嗽痰涎,止嘔吐,開胃口,主傷寒傷風(fēng)、頭疼發(fā)熱、鼻塞咳逆等癥。又曰:欲熱即去皮,去皮則守中而熱存也。要冷即留皮,留皮則行表而熱散,非皮之性本冷也。

      《本草備要》:宣,散寒發(fā)表,止嘔開痰。

      辛溫。行陽分而祛寒發(fā)表,宣肺氣而解郁調(diào)中,暢胃口而開痰下食。治傷寒頭痛,傷風(fēng)鼻塞,辛能入肺,通氣散寒?饶鎳I噦,有聲有物為嘔,有聲無物為噦,有物無聲為吐,其證或因寒、因熱、因食、因痰,氣逆上沖而然。生姜能散逆氣,嘔家圣藥。東垣曰:辛散生姜之類治嘔吐,但治上焦氣壅表實這病。若胃虛谷氣不行,胸閉塞而嘔者,惟宜益胃推揚谷氣而已,勿作表實用辛藥瀉之。丹溪曰:陰分咳嗽者,多屬陰虛,宜用貝母,勿用生姜,以其辛散也。昂按:人特知陳皮、生姜能止嘔,不知亦有發(fā)嘔之時,以其性上升,如胃熱者非所宜也。藿香亦然。胸壅痰膈,寒痛濕瀉。消水氣,行血痹,產(chǎn)后血上沖心,及污穢不盡,煎服亦良。通神明,去穢惡,救暴卒,凡中風(fēng)、中氣、中暑、中惡、暴卒等證,姜汁和童便飲效。姜汁開痰,童便降火也。療狐臭,姜汁頻涂。搽凍耳。熬膏涂。殺半夏、南星、菌蕈、野禽毒,野禽多食半夏,故有毒,生姜能解之。辟霧露山嵐瘴氣。早行含之。搗汁和黃明膠熬,貼風(fēng)濕痹痛。久食兼酒,則患目發(fā)痔。積熱使然。瘡癰人忌食。

      《本經(jīng)逢原》:生姜辛溫而散,肺脾藥也。散風(fēng)寒,止嘔吐,化痰涎,消脹滿,治傷寒頭痛,鼻塞咳逆,上氣嘔吐等病,辛以散之,即《本經(jīng)》去臭氣通神明,不使邪穢之氣,傷犯正氣也。同大棗,行脾之津液而和營衛(wèi)。凡藥中用之,使津液不致沸騰,不獨專于發(fā)散也。煨熟則降而不升,止腹痛泄利,扶脾氣,散郁結(jié),故逍遙散用之。同蜂蜜熬熟,治風(fēng)熱咳逆痰結(jié),取蜜之潤,以和辛散之性也。生姜搗汁,則大走經(jīng)絡(luò)。與竹瀝則去熱痰,同半夏則治寒痰。凡中風(fēng)中暑,及犯山嵐霧露毒惡卒病,姜汁和童便灌之,立解。姜能開痰下氣,童便降火也。甄權(quán)云:搗汁和蜜食,治中熱嘔逆,不能下食,取姜以治嘔,蜜以和胃也。姜為嘔家圣藥,蓋辛以散之,嘔乃氣逆不散,以其能行陽散氣也。

      干生姜溫中主嗽,治脹滿霍亂,嘔吐不止,腹痛者宜之。較生姜稍守,較干姜稍緩。為屑酒服,治偏風(fēng)頭痛。

      姜皮辛涼,能消四肢浮腫,腹脹痞滿,五皮散用之。古云秋不食姜,令人瀉氣,而新姜尤當(dāng)忌之,目疾痔瘡勿食;及b疽人食之,則一惡肉。妊婦嗜食,令子余指。

      《本草求真》:[批]發(fā)表、除寒、止嘔。

      生姜專入肺。氣味辛竄,走而不守。據(jù)書開載主治甚多,然總發(fā)表除寒,開郁散氣,辟惡除邪數(shù)端而已。姜性意義,一索盡貫。其曰傷寒頭痛,傷風(fēng)鼻塞可用者,以其主有宣散通肺之力也;辛主散?饶鎳I噦而必用者,以其具有開提散郁之義也;孫真人云:姜為嘔家圣藥。蓋辛以散之,嘔乃氣逆不散,此藥行陽而散氣也;騿柹翜厝敕,何以云入胃口,曰:俗以心下為胃口者非矣。咽門之下,受有形之物及胃之系,便是胃口,與肺系同行,故能入肺而開胃口也。水氣、濕瀉、血痹而必用者,以其具有逐陰行陽、除濕開導(dǎo)之力也。血痹沖心不下,生姜五兩,水八升,煮服。他如凍耳可擦,辛以散寒。狐臭可療,姜汁頻擦,力能祛寒辟穢。諸毒可解,凡半夏、南星、菌蕈、野禽諸毒可解。亦何莫不由宣發(fā)之力以為辟除。時珍曰:姜辛而不葷,去邪辟惡,生啖熟食,醋糟鹽,蜜煎調(diào)和,無不宜之,可蔬可和,可果可藥,其利博矣。夫辛入肺,肺旺則一身之氣皆為吾用,中焦之元氣充而足,脾胃出納之令壯而行,邪氣不能容矣。凡中風(fēng)、中暑、中氣、中毒、中酒,食厥、痰厥、盦厥、冷厥,霍亂、昏暈,一切暴病,得之必救。暴病方宜,方廣心云:凡一切卒暴之癥,用姜汁和童便服,立可解救,以姜能開痰下氣,童便降火也。早能含姜,不犯霧露之氣,姜能除濕,及山嵐不正之邪,皆能以正神明而辟穢惡,真藥中之神圣也。但積熱患目,及因熱成痔者切忌。時珍曰:食姜久,積熱患目,及病痔人多食兼酒,其發(fā)甚速,癰瘡人多食則生惡肉,此皆昔人所未言者也。至?xí)醒砸怪鏖w而姜不宜食,秋主收而姜不宜食,與孕婦食姜而令兒指象形,此雖就其時令及以物類相感立說,然亦未可盡拘。

      姜皮辛涼,和脾利水消腫,取其皮以行皮之義。

      《得配本草》:秦椒為之使。惡黃芩、黃連、殺半夏、南星。

      辛,溫。入手太陰、足陽明經(jīng)氣分。祛寒發(fā)表,解郁調(diào)中。開寒痰,止嘔噦,姜為嘔家圣藥。去穢惡,通神明。

      得梓皮,泄肌表濕熱。配大棗,和營衛(wèi)。佐杏仁,下胸膈冷氣;佐半夏,治心痞嘔噦;和梨汁、竹瀝,能橫行散結(jié);和雨茶,治下痢;入二陳、四君,止嘔吐水瀉;合蔥白,發(fā)表邪。搗汁和童便,治五中卒暴,干霍亂。五中者:中風(fēng)、中氣、中暑、中毒、中惡。

      生姜、蔥頭、萊菔子,共研炒熱,絹包罨胸脹處,分兩包,冷則輪換罨,治虛人結(jié)胸,汗出而愈。

      生用,發(fā)散;熟用,和中。搗汁,通竅、開隔、豁痰。救卒暴,治水腫,用皮;止嘔瀉,煨用;血癥炒炭。

      多食令人寒熱。

      怪癥:毛竅出血不止,皮脹如鼓,須臾目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急飲生姜汁、井水,各二杯,自愈。不愈再服。

      又產(chǎn)時用力太過,育膜受傷,出有肉線一條,長數(shù)尺,痛苦欲絕。先服失笑散,用生姜三斤,搗碎,拌麻油二斤,炒至油盡,用熟絹五尺,折作數(shù)層,將線輕輕盛起,屈曲一團,納入水道,再用絹袋兜姜,縛在肉線下熏之。姜冷,熨斗熨熱,使受姜氣。如姜氣已過,再用前法,再熨治之。四五日內(nèi)線必然收入。若肉線一斷,無可救藥矣。

      ...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