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描述:
|
黃疸是指以白睛、皮膚粘膜、小便發(fā)黃為特征的一組癥狀。多因外感濕熱、疫毒,內(nèi)傷酒食 |
,或脾虛濕困,血瘀氣滯等所致。一般按病之新久緩急與黃色的明暗等分為陽黃與陰黃。黃 | |
疸為肝膽病變的常見癥狀,胰的病變,大量血液損害,稻瘟病等亦可出現(xiàn)黃疸。凡以黃疸為 | |
主要表現(xiàn)的疾病,可歸納為黃疸病類。 | |
臨床若對導致黃疸的具體病種尚未能確定時,可以黃疸待查作為初步診斷,并進行辯證論治 | |
。 | |
發(fā)病原因:
|
黃疸的發(fā)生,多責之于肝膽,與脾胃相關(guān)。外感時邪疫毒,蘊結(jié)于中焦,脾胃動化失常,濕 |
熱交蒸于肝膽;疫毒、熱毒、藥毒、蛇毒等侵襲血脈,傷血敗血,使血液損壞;飲食不節(jié), | |
饑飽失;蚴染七^度,損傷脾胃,濕濁內(nèi)生,郁而化熱,熏蒸肝膽;素體脾胃虛弱,運化失 | |
司,氣血虧損,久之肝失所養(yǎng),疏泄失職而膽汁外溢?傊,由于肝膽疏泄不利,膽汁不循 | |
常道,或溢于肌膚,或上蒸清竅,或下注膀胱,則發(fā)為黃疸。陽黃多因濕熱蘊蒸,或疫毒傷 | |
血,發(fā)黃迅速而色鮮明;陰黃多因寒濕阻遏,脾陽不振,發(fā)黃持久而色晦暗。 | |
診斷要點:
|
黃疸應以白睛發(fā)黃為主要特征,且發(fā)黃多以白睛為先。僅膚色萎黃則可能是黃胖病(鉤蟲病 |
)、血勞或食物、藥物中含黃色素過多所致者,其血清膽紅素不高。 | |
疾病辨析:
|
詳細詢問是否有肝熱病、蠱蟲病、稻瘟病等流行、接觸史,或近期輸血、服用特殊藥物,或 |
膽道手術(shù)、膽石、蛔蟲病等病史。檢查有無肝、脾、膽囊腫大,上腹部腫塊,以及其性狀等 | |
,皆有助于病種的論斷與鑒別。 | |
據(jù)發(fā)病年齡、疼痛特點等進行診斷思考,如: | |
★ 新生兒黃疸稱胎黃,屬血疸范疇。 | |
★ 青年人患黃疸,以肝熱病、肝瘟為常見。 | |
★ 中年人患黃疸,無發(fā)熱等癥者,女性以膽石為多,男性應考慮肝積、肝癌。 | |
★ 中年以上患黃疸,常見于癌病、男性多胰癌,女性多膽癌。 | |
★ 新起黃疸,伴有嘔惡、腹脹、發(fā)熱者,多屬肝熱病,肝瘟、膽癉、膽石、胰癉等。 | |
★ 伴右脅隱痛或脹痛、刺痛,多屬肝病。 | |
★ 伴右上腹陣發(fā)縊痛,常見于膽石、蛔厥。 | |
根據(jù)皮膚、二便的黃色等區(qū)分黃疸的病位病性,如: | |
★ 肝臟疾病所致黃疸,其皮膚多呈淺黃色,可有輕度瘙癢,尿色加深,大便色淺黃。 | |
★ 膽?zhàn)阌忻黠@的皮膚瘙癢,尿如濃茶,糞色淺灰或陶土,久之膚色黃綠、深綠或為褐色。 | |
★ 血疸皮膚如檸檬色,無瘙癢,病重者常見皮膚蒼白,尿如醬油,糞色亦加深。 | |
膽紅素代謝試驗,包括血清膽紅素(結(jié)合性、非結(jié)合性)定性與定量測定、尿膽紅素和尿膽 | |
原試驗、糞膽素測定,對于鑒別肝疸、膽?zhàn)、血疸具有重要意義。 | |
據(jù)病情需要,作其他肝功能、轉(zhuǎn)氨酶、甲胎蛋白測定,胰、膽囊、膽管造影,血液學檢查, | |
超聲波、同位素掃描,X線、CT等檢查,以資鑒別病種。 | |
治療方法:
|
濕熱兼表證 |
證候:黃疸初起,惡寒發(fā)熱,皮膚瘙癢、生瘡,肢體困重,咽喉紅腫疼痛,脘痞惡心,舌質(zhì) | |
淡紅,苔薄膩,脈濡數(shù)。 | |
治法:清熱化濕解表。 | |
主方:基露消毒丹 | |
用法: | |
加減:表證明顯者,去川貝母、射干,加麻黃、生姜;皮膚生瘡,加蒲公英、土茯苓;發(fā)熱 | |
明顯,加梔子、銀花。 | |
濕重于熱證 | |
證候:身目俱黃,黃色較鮮明,無發(fā)熱或身熱不揚,頭重身困,胸脘痞滿,食欲減退,惡心 | |
嘔吐,厭食油膩,腹脹,或大便溏垢,小便短黃,舌苔厚膩微黃,脈弦滑或濡緩。 | |
治法:利溫化濁。 | |
主方:茵陳四苓散 | |
用法: | |
加減:胸脘痞滿,加木香、枳實、厚樸;惡心嘔吐,加生姜、制半夏、砂仁;發(fā)熱、口渴, | |
加黃芩、葛根、連翹;口甜、便溏,加蒼術(shù)、厚樸;納呆不欲食,加炒麥芽、雞內(nèi)金。 | |
熱重于濕證 | |
證候:身目俱黃,黃色鮮明,發(fā)熱口渴,或見心中懊[nao],腹部脹滿,口干,口苦, | |
惡心欲吐,腹部脹滿,脅脹痛而拒按,小便短少黃赤,大便秘結(jié),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 | |
數(shù)。 | |
治法:清熱得濕。 | |
主方:龍膽瀉肝湯 | |
用法: | |
加減:身目俱黃,加茵陳、田基黃;壯熱、口渴,加大青葉、黃連、黃柏;腹脹、便秘,加 | |
大黃、枳實、厚樸。 | |
膽經(jīng)郁熱證 | |
證候:身目黃染,右脅疼痛,牽引肩背,發(fā)熱或寒熱往來,口苦口渴,嘔吐惡心,大便秘結(jié) | |
,小便黃赤短少,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 | |
治法:清泄膽熱。 | |
主方:清膽湯 | |
用法: | |
加減:一般可加柴胡、黃芩;脅痛甚,加郁金、枳殼、木香;黃疸明顯,加茵陳、金錢草、 | |
田基黃;嘔吐、呃逆,加炒萊菔子、制半夏;大便秘結(jié),加大黃、芒硝。 | |
熱毒熾盛證 | |
證候:發(fā)病急驟,黃疸迅速加深,其色金黃鮮明,高熱煩渴,嘔吐頻作,脅痛腹?jié)M,神昏譫 | |
語,或見衄血、便血,或肌膚出現(xiàn)瘀斑,尿少便結(jié),舌質(zhì)紅絳,苔黃而燥,脈弦滑數(shù)或細數(shù) | |
。 | |
治法:清熱解毒。 | |
主方:茵陳蒿湯合清瘟敗毒飲 | |
用法: | |
加減:尚可加銀花、土茯苓、大青葉等;神昏,配服紫雪丹或安宮牛黃丸;衄血、便血,加 | |
側(cè)柏葉、白茅根、紫草。 | |
寒濕困脾證 | |
證候:身目俱黃,黃色晦暗,或如煙熏,頭重身困,惡心納少,脘痞腹脹,大便浪垢,神疲 | |
畏寒,口淡不渴,舌質(zhì)淡,苔膩,脈濡緩或沉遲。 | |
治法:溫中散寒、健脾滲濕。 | |
主方:茵陳術(shù)附湯 | |
用法: | |
加減:脅痛,加澤蘭、郁金、赤芍;便溏,加前仁、茯苓、澤瀉;惡心、納少、脘痞腹脹, | |
加枳實、厚樸、制半夏、橘皮。 | |
閼滯肝絡證 | |
證候:黃疸日久,脅下腫塊脹痛或刺痛,痛處固定不移,膚色暗黃,舌質(zhì)暗紅或有斑點,脈 | |
弦細而澀。 | |
治法:化瘀疏肝。 | |
主方:膈下逐瘀湯 | |
用法: | |
加減:脅脹作痛,加郁金、川楝子、柴胡;黃疸明顯,加茵陳、田基黃、金錢草。 | |
脾虛營虧證 | |
證候:面色萎黃,身體虛弱,肌膚不榮,面容憔悴,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納食日少,大便 | |
溏薄,舌淡瘦小或灰暗,脈虛。 | |
治法:健脾益氣。 | |
主方:歸脾湯 | |
用法: | |
加減:畏冷、肢涼,加桂枝或肉桂、巴戟天、仙靈脾。 | |
其他療法:
|
針炙療法: |
★ 陽黃取膽俞、陽陵泉、內(nèi)庭、太沖穴,用瀉法。 | |
★ 陰黃取至陰、脾俞、膽俞、中脘、足三里、三陰交穴,用平補平瀉加炙法。 | |
常用退黃中藥:茵陳、田基黃、雞骨草、金錢草等,可在辯病、辯證的基礎(chǔ)上選用。 |
經(jīng)論書籍: | 《經(jīng)絡全書》 | 《四圣心源》 | 《內(nèi)經(jīng)評文》 | 《靈樞懸解》 | 《素問懸解》 | 更多>> |
傷寒金匱: | 《傷寒說意》 | 《傷寒心法要訣》 | 《傷寒懸解》 | 《傷寒尋源》 | 《傷寒醫(yī)訣串解》 | 更多>> |
診治書籍: | 《脈訣刊誤》 | 《脈訣乳海》 | 《脈理求真》 | 《脈確》 | 《脈象統(tǒng)類》 | 更多>> |
本草書籍: | 《本草崇原》 | 《本草從新》 | 《本草撮要》 | 《本草分經(jīng)》 | 《本草綱目》 | 更多>> |
方言書籍: | 《洪氏集驗方》 | 《華佗神方》 | 《回生集》 | 《本草分經(jīng)》 | 《急救便方》 | 更多>> |
內(nèi)科書籍: | 《中國醫(yī)籍考》 | 《中風論》 | 《重訂靈蘭要覽》 | 《重訂廣溫熱論》 | 《止園醫(yī)話》 | 更多>> |
婦科書籍: | 《產(chǎn)寶》 | 《產(chǎn)鑒》 | 《婦科秘方》 | 《婦科秘書》 | 《婦科問答》 | 更多>> |
兒科書籍: | 《保嬰撮要》 | 《保幼新編》 | 《慈幼便覽》 | 《慈幼新書》 | 《達生編》 | 更多>> |
外科書籍: | 《金瘡秘傳禁方》 | 《救傷秘旨》 | 《立齋外科發(fā)揮》 | 《傷科補要》 | 《傷科大成》 | 更多>> |
五官書籍: | 《白喉全生集》 | 《白喉條辨》 | 《包氏喉證家寶》 | 《喉科秘訣》 | 《喉科指掌》 | 更多>> |
針灸書籍: | 《針經(jīng)指南》 | 《針灸大全》 | 《針灸甲乙經(jīng)》 | 《針灸聚英》 | 《針灸神書》 | 更多>> |
醫(yī)論書籍: | 《思考中醫(yī)》 | 《四圣懸樞》 | 《塘醫(yī)話》 | 《推求師意》 | 《外經(jīng)微言》 | 更多>> |
醫(yī)案書籍: | 《馬培之醫(yī)案》 | 《奇癥匯》 | 《三家醫(yī)案合刻》 | 《邵蘭蓀醫(yī)案》 | 《孫文垣醫(yī)案》 | 更多>> |
綜合書籍: | 《急救廣生集》 | 《景岳全書》 | 《明醫(yī)雜著》 | 《明醫(yī)指掌》 | 《儒門事親》 | 更多>> |
養(yǎng)生書籍: | 《食療方》 | 《壽世傳真》 | 《壽世青編》 | 《心醫(yī)集》 | 《服食導餌》 | 更多>> |
其它書籍: | 《本草問答》 | 《瘋門全書》 | 《厘正按摩要術(shù)》 | 《醫(yī)暇卮言》 | 《圓運動的古中醫(yī)學》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