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X線檢查方法
1.頭顱平片方法簡單,經濟,無痛若,是首選方法。一般用后前位及側位。
頭顱平片有幾種診斷的可能:提示病變存在,但不能確診,例如只發(fā)現(xiàn)有顱內壓增高;明顯病變的位置與性質;臨床表現(xiàn)明但無異常發(fā)現(xiàn),這是平片診斷的限度。
2.脊椎平片 通過脊椎正、側位片的觀察有可能發(fā)現(xiàn)椎管內病變,如椎管內腫瘤。
3.體層攝影 可對顱骨某部或脊椎某段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骨改變或鈣化。
4.腦血管造影 腦血管造影(cerebral angiography)是將有機碘造影劑引入腦血管中,使腦血管顯影的方法。頸動脈造影(carotid arteriography),可顯示大腦的大部分血管。需攝動脈期、靜脈期和靜脈竇期照片。腦血管造影主要用于診斷動脈瘤、血管發(fā)育異常和血管閉塞等癥并了解腦瘤的供血動脈。常用DSA技術。對幕下病變可用椎動脈造影。嚴重動脈硬化、冠狀動脈疾病、心腎功能不良及對造影劑過敏時為腦血管造影的禁忌證。
5.脊髓造影 脊髓造影(myelography)是將造影劑引入于脊蛛網膜下腔中,通過改變患者體位,在透視下觀察其在椎管內流動情況和形態(tài),以診斷椎管內病變的一種檢查方法。造影劑多用非離子型水溶性有機碘劑。診斷效果較好。脊髓造影可確定椎管有無梗阻和梗阻部位,對椎管內腫瘤和脊蛛網膜粘連有診斷價值。
二、正常X線表現(xiàn)
。ㄒ)頭顱平片 正常頭顱因個體、年齡和性別而有明顯差別。側位及后位所見見圖5-1-1。
1.顱壁 兒童較薄,成人較厚,還因部位不同而有差異。成人顱壁分內、外板及障三層。內、外板為致密骨,呈高密度線狀影,板障居其間為松質骨,密度較低。
2.顱縫 冠狀縫、矢狀縫及人字縫為顱蓋骨縫,呈鋸齒狀線狀透明影。兒童期比較清楚。后鹵和人字縫間有時可見多余之骨塊,為縫間骨,數(shù)目不定?p間骨多無病理意義。但不可誤認為骨折。
3.顱壁壓跡 ①腦回壓跡是大腦腦回壓迫內板而形成的局限變薄區(qū),X線表現(xiàn)為圓形或卵圓形的較透明影,見于顱蓋骨。其多少與顯著程度正常差別較大。2歲以前和成人較不明顯,鹵門閉合后,腦發(fā)育較快,壓跡較顯蓍。②腦膜中動脈壓跡是腦膜中動脈對內板壓迫所致,側位上呈條狀透明影,分前后兩支,前支較清楚,居冠狀縫稍后,后支細小,較不易顯示。③板障靜脈壓跡粗細不均呈網狀或樹狀排列,多見于頂骨。粗細、多少及分布正常差別較大。④蛛網膜粒壓跡表現(xiàn)為邊緣清楚而不規(guī)則的低密度區(qū),位于額頂骨中線兩旁。多在內板,有時形成薄的外突骨殼,甚至造成骨缺損。壓跡本身無病理意義,但應同骨破壞鑒別。
圖5-1-1 正常顱骨
4.蝶鞍側位上可觀察蝶胺大小、形狀及結構。正常蝶鞍差較大。正常蝶鞍前后徑為7~16mm,平均為11.5mm,深徑為7~14mm,平均為9.5mm。形分橢圓形、扁平形和圓形。蝶鞍各部厚度與密度不同,年老可因骨質疏松而密度減低。正位上可觀察鞍底,呈一平臺。正常寬度為8~20mm,平均為15mm。還可計算蝶鞍體積。
5.巖骨及內耳道后前位片可從眶內觀察。內耳道兩側基本對稱,大小相差一般不超過0.5mm。內耳道寬徑最為10mm,平均為5.5mm。內耳道口居內端,呈弧狀。
6.顱內非病理性鈣斑 ①松果體鈣斑側位上居巖骨上后方,后前位上居中線。大小、形狀及密度不同。成人顯影率高達40%。其位置較恒定,可根據(jù)其移位方向,判斷腫瘤或血腫的大致位置。②大腦鐮鈣斑后前位上呈三角或帶狀致密影,居中線。顯影率近顯影率近10%。③床突間韌帶骨化側位上呈帶狀致密影居蝶鞍前后床突之間,使蝶鞍呈“橋形”。顯影率為4%。④側腦室脈絡叢球鈣斑少見,顯影率不及0.5%。
(二)頸動脈造影頸動脈造影動脈期的造影如圖5-1-2。
圖5-1-2 正常頸動脈造影
頸內動脈進顱后先分出眼動脈,前行入眶,繼分出脈絡膜前動脈及后交通支向后走行,后者分為大腦前、中二動脈。大腦前動脈分為胼周動脈及胼緣動脈,大腦中動脈分出額頂升支、頂后支、角回支和顳后支,于側位上易分辨。前后位上大腦前動脈居中線,而大腦中動脈則居外方,其分支重迭。
正常腦動脈有一定的迂曲,走行自然,由近向遠逐漸變細,管徑光滑,分布勻稱,而各支的位置較為恒定并與腦葉有一定的對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