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您現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理論教學 > 臨床? > 急診醫(yī)學 > 正文:第一百零四章 多形性紅斑
    

多形性紅斑

  為一種自限性、急性炎癥性皮膚與粘膜的疾病,以出現靶形(target)損害為特點,有輕重之分,急診中常見者為重型。

  一、病因學

  未全明。與單純皰疹病毒及支原體感染有直接關聯(lián);與組織胞漿菌、腺病毒、EB病毒等感染偶有關聯(lián)。在藥物因素中以磺胺,特點是長效磺胺為最重要,常為重癥型的致病因素。其他如青霉素、巴比妥類、苯妥英鈉亦可引發(fā)。此外,多形性紅斑亦可與腫瘤、結締組織病等相伴發(fā)。

  二、發(fā)病機理

  未全明。研究示為一種或多種因素引起的第Ⅲ型超敏反應所致。如發(fā)現真皮淺層血管周圍有IgG、C3及纖維蛋白的沉積,總補體降低,不少患者并有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的出現。有的在大皰液中亦測到免疫復合物。因之認為至少部分患者是由于免疫復合物沉積在皮膚、粘膜,或其他組織的小血管內皮細胞下方,結合補體,引起血管炎癥反應,從而引起血漿滲出,細胞成分集聚以及脫粒作用,引起真皮水腫,表皮壞死,導致臨床上表現為紅斑、丘疹、風團,或大皰性多形態(tài)損害。

  三、臨床表現

  一般發(fā)病急,約1/3患者在皮損前1周出現發(fā)熱、不適、咽痛、流涕、咳嗽等前驅癥狀。

 。ㄒ)輕型 皮損以丘疹型為主,開始時為暗紅色斑丘疹,逐漸增大至0.5~1cm直徑,邊緣部出現兩圈以上的同心圓性紅斑,中心為紺色或出血性水腫斑塊,稱為靶形或虹膜狀(iris)損害,為本病診斷的依據,典型者對稱頒布于手背、手掌、腕部、前臂、足、肘、膝部,少數可在面部與后背出現,一般以手背為最好發(fā)部位。皮損在發(fā)病后5~10天內成批出現,2~3周后可自行消退。偶見有水皰及大皰性損害,但數目較少。偶爾侵及口腔粘膜,出現大皰或糜爛面,數目不多。本型多形性紅斑愈后常易復發(fā)。

 。ǘ)重型 亦稱Stevens Johnson綜合征。起病急驟,伴高熱、頭痛、全身不適、咽及扁體紅腫疼痛、關節(jié)痛等癥狀。皮損炎癥反應重,以水腫性紅斑、水皰、大皰性損害為主,損害甚易糜爛結痂,可廣泛分布于全身,并以腔口周圍為著。粘膜常廣泛性嚴重受累,包括唇、口腔、鼻、咽、眼、尿道、肛門、呼吸道等處粘膜,出現大皰、糜爛出血或潰瘍。全身癥狀嚴重,短期內可進入衰竭狀態(tài)。并發(fā)癥最常見者為眼損害,包括嚴重性卡他性或膿性結合膜炎、角膜穿孔、前色素層炎或全眼球炎,10%可失明。若內臟受累嚴重時可導致死亡,病死率5%~15%,主要死于肺部炎癥與腎功能衰竭。重癥型病程約3~6周,愈后復發(fā)者少。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多形性紅斑以皮損對稱性分布,傾向于形成虹膜樣損害及大皰,多個腔口周圍出現糜爛結痂的特點則不難診斷。重癥多形性紅斑須與大皰性類天皰瘡、中毒性表皮壞死性松解癥、川崎病等相鑒別。

  五、治療

  (一)病在學治療 盡可能找出病因以進行治療,對重癥型多形性紅斑,特別要詳細詢問服藥史,發(fā)現可疑致敏藥物時要立即停藥,囑病人今后勿再用此類藥品,并記在病案之中。

 。ǘ)對癥處理 重型者宜住院治療。無床時須留院觀察直至全身癥狀減輕、皮膚大皰消退、繼發(fā)感染完全控制時為止。①加強護理,保持水電解質制裁平衡;②全身性糖皮質類固醇應及早、大量應用,以強的松為例,劑量為60~80mg/d?诜щy者,靜脈滴注琥珀酸氫化可的松200~300mg或氟美松5~10mg于5%~10%葡萄糖500~1000ml。至少維持上述劑理5~7天后再酌情逐漸減量。醫(yī)學全在.線提供

 。ㄈ)局部治療

  1.皮膚損害 水皰大時應將皰液抽出,對滲出性損害可用生理鹽水或1:40次醋酸鋁(Burow液)濕敷,滲出水腫消退后外用氧化油,硼鋅糊包扎。

  2.口腔粘膜損害 可用1%~2%雙氧水清洗局部或含漱,每天3~5次。局部可應用如0.1%去炎松牙用糊劑等,有減輕癥狀效果?诖矫訝潰瘍時可用0.1%利凡諾(Rivanol)液濕敷,然后外用0.05%膚輕松凝膠(Fluocinide gel);蛞蚩谇粨p害疼痛影響進食時,飯前應用粘膜麻醉劑外涂或噴霧,如0.5%普魯卡因,2%利多卡因1:4稀釋液,苯海拉明等。若出現白色念珠菌感染時可外用1%龍膽紫液或制霉菌素甘油液(含制霉菌素5萬~10萬u/ml)。

  3.眼部損害 治療需極小心,要有眼科醫(yī)師參加治療,包括濕敷,沖洗,解離粘連,局部應用皮質類固醇等治療。

  參考文獻

  [1] Rook A et al: Textbook of Dermatology 4 th ed. Vol II P.1085,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1986

  [2] Kazmierowski J & Wnepper KD:Erythema Multiforme: immune-complex vasculitis of the superficial cutancous microvasenlature. J Invest Dermatol. 1978;71:366

  [3] Bushkell LL et al: Erythema Multiforme: Direct immunofluorescance studies and detection of cirenlating immune complexes.J Invest Dermatol 1980;74:372

  [4] Leigh IM et al: Recurrent and Continuous Erythema Multiforme—A clinical and immunological study Clin Exp Dermatol 1985;10:58

  [5] Haff JC et al: Erythema Multiforme:A critical review of characteristics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causes.J Am Acad Dermatol.1983;8:763

  [6] Rakel BE: The erythemas Conn’s Current Therapy.p675.W.B.Saunders Company.1986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我們 -版權申明 -誠聘英才 - 網站地圖 - 醫(yī)學論壇 - 醫(yī)學博客 - 網絡課程 - 幫助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2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12017320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