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狀腺外的異常
。ㄒ)眼征 Graves'病的眼征包括眼瞼浮腫,結膜刺激,眼球突出,上眼瞼攣縮。上述征象可以單獨發(fā)生,也可數(shù)種征象同時出現(xiàn)。其中突眼征可與甲亢同時發(fā)生,也可在甲亢已被控制,甲狀腺機能正常甚至甲狀腺機能減退時發(fā)生,也可在甲亢前出現(xiàn),少數(shù)患者行發(fā)生突眼,數(shù)年后才出現(xiàn)甲亢癥。
眼球突出可分為二類,即非浸潤性眼與浸潤性突眼。非浸潤性突眼又稱良性突眼,患者往往無癥狀,僅有眼癥:①眼裂增寬,眼球前突,用眼汗測定,突眼度一般<18mm(正常<16mm),目光有神,少瞬眼;②上眼瞼攣縮,向下看時上眼瞼不能隨眼球的下轉而下移;③眼球內側聚合能力減弱;④向上看時,前額不起皺紋。上述眼征主要由于交感興奮眼外肌群和上瞼。∕uller肌)所致,球后壓力改變不一定很大。此類突眼預后良好,治療效果好。
浸潤性突眼又稱惡性突眼,患者常有顯著的眼部癥狀,如怕光,復視、視力減退、異物感,眼球活動度受限,甚至固定。眼球突出較明顯,一般突眼度均>18mm,而且兩側可以不對稱,讀數(shù)差可≥2mm,但很少超過5mm。由于高度突眼,眼瞼不能閉合,結膜與角膜經(jīng)常暴露,尤以睡眠時為著,從而引起充血、水腫,進而感染,導致結膜炎、角膜炎、甚至全眼球炎,以致失明。浸潤性突眼是由于眼眶內容物體積增大,壓力增高所致,主要是由于脂肪增加,肌肉增粗,淋巴細胞浸潤,水分和粘多糖含量增加所致。本組突眼對治療反應差,少數(shù)病人的突眼為進行性加重,若不給予有效的治療可致失明。
。ǘ)局部的粘液性水腫 約5%的Graves'病患者有局部的粘液性水腫。本征多見于脛骨前,但身體其它部位亦可受累,如面部、足背和腳趾。粘液性水腫區(qū)域的皮膚色澤變深、粗糙,毛孔增粗,呈桔皮狀,汗毛粗糙,皮膚增厚而硬,有時呈大小不等斑塊樣結節(jié),園形或橢園形,棕紅色,高起周圍皮膚。一般無明顯癥狀,有時有輕度發(fā)癢和燒灼感。病理活檢可見淺層皮膚有粘多糖透明質酸沉積,膠元增多,結締組織纖維化,肥大與吞噬細胞增多。發(fā)病機理與自身免疫有關。
。ㄈ)甲狀腺性杵狀指(thyroid acropathy) 男女均可發(fā)生,指端皮膚粗厚,指(趾)。增大,軟組織腫脹,末端指(趾)肥大呈杵狀。X光照片可見指(趾)骨骨膜下新骨形成,此征少見。
實驗室及其他檢查
任何可疑的甲亢患者均需進一步作至少二項以上的實驗室檢查。檢查的選擇取決于醫(yī)院的設備與醫(yī)生的經(jīng)驗。
一、基礎代謝 約85%的患者高于正常范圍(-10~+15%),其程度與病情相一致。臨床上一般將+15~+30%歸為輕型,+30~60%為中型,>+60%為重型。判斷基礎代謝時,應注意下述影響基礎代謝升高的因素、如妊娠、發(fā)燒、心肺功能不全、白血病、惡性腫瘤、情緒、藥物(腎上腺素、麻黃素、咖啡因及氨茶堿等)及代謝紊亂的疾病。臨床上也可用下列公式估計,方法是禁食12小時,睡眠8小時后,清晨空腹,靜臥時測脈率、血壓,然后用下列公式計算,可供參考。
基礎代謝率(%)=(脈率+脈壓差)-111
基礎代謝率(%)=0.75[脈率+(0.74×脈壓差)]-72
二、循環(huán)甲狀激素水平的測定 目前測定的方法主要有放射免疫分析法(RIA)與競爭性蛋白結合分析法(competitive protein binding analysis CPBA).
。ㄒ)血清總甲狀腺激素(TT4)與總三碘甲腺原氨酸(TT3) 正常人血中T4濃度較T3高30倍,T3、T4絕大部分與血清中蛋白質相結合,游離的極少(游離T4占總T4的0.03~0.05%,游離T3占總3的0.05)。結合的與游離的T3、T4處于動態(tài)平衡。TT4與TT3可以較準確地反映甲狀腺功能,甲亢時TT4與TT3均可升高,其中TT3對診斷甲亢意義較大,若TT4正常,只有TT3升高,可診斷為“T3型甲亢“。正常TT4約為580~1608nmol/L(45~125ng/ml),TT3約為12.3~14pmol/L(0.7~2.1ng/ml)。TT4與TT3的測定受甲腺結合球蛋白(TBG)的影響,如妊娠、雌激素、奮乃靜、遺傳性TBG增多癥及病毒性肝炎均可因TBG的增加,而使TT4與TT3亦增高;反之,在腎病綜合癥,嚴重肝衰竭、活動性肢端肥大癥、遺傳性TBG減少、服用強的松或雄激素時可因TBG減少,使TT4、TT3下低,分析時必須注意。
(二)血清游離甲狀腺激素(FT4)與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FT4與FT3是甲狀腺激素的生物活性部分,能直接反映甲狀腺功能;不受TBG的影響。正常值,F(xiàn)T4為9.11~25.47pmol/L(7.08~19.79pg/ml),F(xiàn)T3為3.19~9.15pmol/L(2.08~5.96pg/ml)。
(三)血清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 rT3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的一種無活性的甲腺激素,即3,3’,5’一三碘甲腺原氨酸。其濃度很低,僅為T3的1/5~1/4,正常值為0.559~0.882nmol/L(0.364~0.574ng/ml)。甲亢時,rT3也升高,rT3/T3比值不變。醫(yī)學 全在.線提供www.med126.com
三、血中甲狀腺激素濃度的間接測定
。ㄒ)甲狀腺激素結合試驗(THBT)或125I-三碘甲腺原氨酸吸收試驗(125I-T3U)血中甲狀腺激素,(T4)絕大部分都與TBG結合結合。T3與TBG結合不及T4牢固,易被后者所取代。T3和TBG結合的量取決于TBG被T4飽和的程度或未結合TBG的剩余結合容量。加入一定量的125I-T3于病人血清中,125I-T3即與血清中TBG剩余結合容量結合,未被結合的呈游離狀態(tài)的125I-T3則可被紅細胞、樹脂或活性炭等吸附劑所吸附,測定吸附的游離125I-T3(吸收試驗)或測定血漿TBG結合125I-T3(結合試驗),就能了解TBG剩余結合容量,從而間接反映血循環(huán)中T4的濃度。如作吸收試驗,125I-T3吸收率在甲亢時升高;如測TBG結合125I-T3的結合率,甲亢時則減低。國內125I-T3紅細胞吸收率,各單位不一,一般正常值為13±4.6%,>17%可診斷甲亢。也可用125I-T3結合率與正常者的比值,正常值為0.99±0.10,<0.83為甲亢,本試驗的缺點是準確度不夠,與臨床診斷符合率不夠高,并可受TBG濃度的影響。
。ǘ)游離T4指數(shù)(FT4I)血清TBG剩余結合容量由血TT4與TBG濃度這二個變量決定。當TBG濃度正常時,125I-T3吸收率(或攝取比值)和血清TT4濃度相平行,但當TBG濃度不正常時,二者結果向相反方向變動,如妊娠時,由于血中TBG濃度增高,而使TT4增高,125I-T3吸收率(或攝取比值)相應降低,但其游離甲狀腺素(FT4)則不受TBG改變的影響,若將125I-T3攝取比值(或結合比值的倒數(shù))乘以血清TT4,將所得的數(shù)值稱為“游離甲狀腺素指數(shù)“(FT4I),此指數(shù)與血清FT4水平成正比,可代表FT4的相對值,從而消除了TBG不正常的影響。FT4I的計算如下。
FT4I=125I-T3攝取值×TT4(或PBI)或FT4I=TT4(或PBI)/125I-T3血漿結合比值
FT4I的正常值約為2.23~8.08,甲亢時升高。
(三)尿中甲狀腺素測定 FT4與FT3可由腎小球濾出,因而尿中T3、T4的排出量可間接反映血中FT4、F3的濃度,且不受TBG濃度的影響。與蛋白質結合的甲狀腺素不能由腎小球濾出。正常值,尿T4為4.3~12.7 μg/24h 尿,T3為2.0~4.5μg/24h尿,甲亢時則高于上述值。
四、甲狀腺攝131碘率測定 空腹口服2μciNa 131I后。3及24用同位素計數(shù)器測定其甲狀腺的放射性脈沖數(shù),與標準源比較,求出相對百分比。其正常值為3小時5~25%,24小時為20~55%,高峰在24小時出現(xiàn)。甲亢患者3小時>25%,24小時>45%,且高峰可前移至3小時。本測定診斷甲亢的符合率可達90%,但沒有觀察療效的意義。缺碘性甲狀腺腫的吸131I率也可增高,須采用T3抑制試驗鑒別。含碘食物、含磺藥物、抗甲狀腺藥物、溴劑、利血平、保泰松、對氨柳及甲磺苯丁脲等均可使攝131I率下降;女性避孕藥可使之升高,測定前應停用此類藥物1~2月以上。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止作本測定。
五、甲狀腺腺素抑制試驗(T3抑制試驗) 正常人一定劑量的甲狀腺激素可抑制TSH的釋放,使甲狀腺對碘的攝取降低。甲亢患者功能呈自主性,故甲狀腺吸碘率不受甲狀腺激素的抑制。
方法:先作甲狀腺攝131碘率測定,隨即每日口服甲腺片180mg,(成三碘甲腺原氨酸鈉鹽20μg/8小時),連服7日,第8日重復甲狀腺攝131I率測定。
抑制率(%)=第一次 131I率-第二次攝 131I率/第一次攝131I率×100
結果:正常抑制率>50%;甲亢患者則<50%。
六、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TRH)興奮試驗 TRH能促進TSH的合成與釋放。甲亢患者T3、T4增高,反饋抑制TSH的分泌,故TSH的分泌不受TSH興奮。方法是先測定血清中TSH水平,然后靜脈注射TRH400μg(溶于生理鹽水中),注射后15,30,60和120分鐘分別取血清TSH濃度。
正常人注射TRH后30分鐘血清TSH出現(xiàn)峰值,可達10~30μIU/ml。女性反應較男性為高。甲亢患者則呈無反應狀態(tài)、若有反應就可排除甲亢。本試驗安全、迅速、方便,在臨床上有取代T3抑制試驗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