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群業(yè)
制藥之法,古方甚少。最詳見于宋代雷?,即現(xiàn)在《雷公炮制論》。后世制藥的方法,逐漸趨于完備。凡藥物氣厚力大者,無有不偏,偏則有利必有害,欲取其利而去其害,必用恰當(dāng)之法以制之,則藥性之偏者醇矣。然而其制藥的含義,又各不相同,有以相反為制,或以相喜為制。而具體制法又復(fù)不相同,有制其形,制其性,制其味,制其質(zhì),皆巧于用藥之法。在張仲景《
傷寒雜病論》中就記載著很多中藥炮制加工方法。如?咀(
桂枝湯方碎成小塊),去皮(
厚樸、桂枝),去心(
麥門冬、
牡丹皮),炙(
甘草、厚樸、
枳實),酒洗(
大黃),水漬(枳實),擘(
大棗、
梔子)等。除了大量采用湯劑劑型外,還有“杵為散”,“
姜汁糊丸如梧子大”,“蜜丸如桐子大”,“蜜導(dǎo)煎”等。由此可見,張仲景不僅被譽為“方書之祖”,也開辟了中藥炮制法的先河。下面試對《傷寒雜病論》中有代表性的幾種不同炮制方法的藥材,作炮制原意剖析,意在為整理、提高、運用中藥炮制法提供參考資料。敬請同行指正。
1 大黃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葉大黃的根及根莖。
現(xiàn)代臨床上大黃的炮制方法很多,有
生大黃、酒大黃、熟大黃、大黃炭等。其中酒大黃的炮制方法是:取大黃片或塊,用黃酒噴淋均勻,稍悶,用文微炒,至色澤加深時,取出放涼。大黃生用氣味重濁,走而不守,直達下焦,瀉下作用峻烈,易傷胃氣。酒炙后,其力稍緩,并借酒升提之性,引藥上行,可清瀉中上焦實熱。據(jù)藥理研究,大黃的主要成分是蒽醌類衍生物,(包括游離和結(jié)合性的大黃粉、大黃酸等)和二蒽酮衍生物(包括番瀉甙A、B等)。酒炙后,結(jié)合性蒽醌有所減少,瀉下作用弱于生大黃,但增強了活血祛瘀的功效,減輕
腹痛等副作用,并免傷脾胃陽氣。
《傷寒雜病論》中,用大黃的方劑近30,分生用及酒洗兩種。生大黃主要用其苦寒之性及攻下化瘀之功:如大黃
黃連瀉心湯、
大黃牡丹湯,
桃核承氣湯、
茵陳蒿湯、大
柴胡湯、己椒藶黃丸,
麻子仁丸等。所入各方,由于配伍不同,劑型不同,雖均用生大黃,但其功效有緩有急,所治之證,病位有上、下焦之不同。而用酒洗大黃的方有:
大承氣湯、
調(diào)胃承氣湯、抵當(dāng)湯等,分別治療里實熱證及蓄
血證。用酒洗大黃之意,在于利用“酒主行藥勢”之功,強大黃之藥力,加強其瀉熱攻積,導(dǎo)瘀通絡(luò),推陳致新的功能,并能顧護胃氣,實乃仲景用藥之妙。
2 枳實為
蕓香科常綠小喬木植物
酸橙的幼果。
《傷寒雜病論》中,枳實有“炙”,“破,水漬,炙干”,“水浸,炙令黃”或“燒,令黑,勿太過”之別。炙品用于
大柴胡湯,枳實梔子湯,
小承氣湯等。其功效是破氣、消痞、寬中、多與大黃、梔子配伍。水浸(漬)后,炙制用于
行氣散結(jié),寬中消滿,多與柴胡、厚樸配伍,能調(diào)暢氣機之升降,較單純炙制藥性為緩,方有
四逆散,梔子厚樸湯。枳實“燒,令黑,勿太過”,在枳實
芍藥散一方中用之,主治產(chǎn)后氣血郁滯腹痛證。枳實炒黑,入血分,能行血中之氣,與芍藥相伍,行氣和血,使氣血得以宣通,則腹痛煩滿等癥自除。另外,水浸(漬)后炙制,可使加熱時間延長,表面不易焦化,容易掌握火候。可謂是液體輔料炙制藥物之首創(chuàng)。
3
附子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烏頭的子根的加工品。
附子的主要成分是烏頭堿。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其能使下肢血管顯著擴張,尚能擴張冠狀血管。如
四逆湯試驗證明能使血壓升高,并有較強的強心作用。有人認為熟附片的強心作用,與其中所含的鈣有密切關(guān)系,在炮制或較長時間的加熱煎煮后,總堿含量減少,毒性亦愈低,鈣含量相應(yīng)增加,其強心作用愈顯著。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中用附子的方劑有30多個,分生用和炮用兩種。其中用生附子的共7方,如四逆湯、
茯苓四逆湯、白通湯、
干姜附子湯等。均用于陰盛陽衰之重證,目的是溫經(jīng)、回陽、救逆。用炮附子方劑多,如桂枝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甘草附子湯、桂枝芍藥
知母湯、真武湯等。其功效均為溫經(jīng)、散寒、宣痹、止痛。與生附子的7方相比,二者劑量、劑型皆同,但其用量卻增至生附子的2~3倍,充分說明炮用毒性小,且止痛效果明顯。另外,張仲景在丸、散劑中所用附子,均為炮附子,如
烏梅丸、九痛丸、
薏苡附子散。是因為丸散劑無煎煮過程,必須用炮附子。
再看
附子瀉心湯方,張仲景是如何運用附子的?v觀本方用法:附子,炮、去皮、破、別煮取汁,大黃、黃連、
黃芩三味,以麻沸湯(即滾開的沸水)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內(nèi)附子汁,分溫再服。本方所治為陽虛
熱痞證。方用大黃、黃連、黃芩之苦寒,以麻沸湯浸漬,少頃,絞去渣,取其味薄氣輕,以清瀉上部之邪熱,達到消痞的目的,附子久煎別煮取汁,使辛熱之藥發(fā)揮溫經(jīng)扶陽固表的作用。尤在涇對本方的治療作用及煎服法做了科學(xué)的分析:“按此證,邪熱有余而正陽不足,設(shè)治邪而遺正,則惡寒益甚,若補陽而遺熱,則痞滿愈增。此方寒熱補瀉并投互治,誠不得已之苦心……方以麻沸湯漬寒藥,別煮附子取汁,合和與服,則寒熱異其,生熟異其性,藥雖同行,而功則各奏,乃先圣之妙用也。
4
吳茱萸為蕓香科植物吳茱萸的干燥未成熟果實。
味辛苦熱,有散寒止痛溫中止嘔,助陽止瀉的作用。傷寒論中,吳茱萸炮制有“洗”、“生用”、“湯洗七遍”之別。其中“
當(dāng)歸四逆加吳茱萸
生姜湯”在厥陰篇中治“內(nèi)有久寒”。方中吳茱萸生用?梢妳擒镙窃
嘔吐同時寒象偏重時,少洗或不洗,而對寒象較輕,嘔吐兼厥陰
頭痛者,則用湯重洗。因此,湯洗之意在于緩其燥熱之性。
5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根及根莖。
味甘性平,能調(diào)和諸藥性,益氣補中,清熱瀉火解毒,緩急止痛的作用,甘草在《傷寒論》中入方83方,其中用炙品占81方,僅二方用生品,
炙甘草補中益氣,如
炙甘草湯、
甘麥大棗湯安神寧志,如
芍藥甘草湯緩急治痛等均取炙品溫養(yǎng)補益之功。唯治“少陰二、三日咽痛”的甘草湯和
桔梗湯重用生甘草,意在清熱解毒,甘緩利咽。通過對甘草的生用、炙用,使生瀉炙補作 用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