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李騭教授針刺治療諸氣為病的選穴與手法
    

針灸拔罐:李騭教授針刺治療諸氣為病的選穴與手法

摘自:臨床醫(yī)學資料網(wǎng) www。linchuangyixue。com。cn


名醫(yī)經(jīng)驗
吾師李騭教授從事醫(yī)療、教學近40年,其醫(yī)術精湛,治學嚴謹,在研究古今傳統(tǒng)手法的基礎上,逐
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臨床取穴特點及手法上有一定的獨到之處。筆者在從師學習過程中,領
悟到導師在堅持辨證施治原則基礎上治療各種疑難病癥,尤其對諸氣為病的治療,其選穴與手法
尤具特點,常有立竿見影之效,現(xiàn)僅就治療諸氣為病的經(jīng)驗與體會介紹如下。1 酌選上、中、下
“氣海”,擅治諸氣之為病《內(nèi)經(jīng)·舉痛論》云:“百病皆生于氣!崩罾蠋熣J為,宇宙之本質(zhì)
即是“氣”,一分為二即是陰陽,合二而一即一氣也。人的生命過程即氣化過程,而針刺中的行
針得氣、行氣、調(diào)氣、導氣無非是調(diào)節(jié)人體氣機的平衡,以祛病延年。氣之所歸、所聚、所會
及其根源者,似包容萬物廣闊無垠的大海,所以在治療“氣”病時便可取“氣!,而所謂“氣
!闭,李老師認為,涵義極廣,并非單指臍下之氣海一穴而言,就其功能作用及生理意義而言可
分為上氣海、中氣海與下氣海。上氣海:即膻中!鹅`樞·海論第三十三》曰:“膻中者為氣之
!,此膻中,系指胸中而言,“氣海有余者,氣滿胸中,?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
。而《靈樞·邪客第七十一》曰:“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所以導
師認為膻中稱“氣!闭,是指宗氣之海。又膻中為心主之宮城也,是指心包部位而言,因本穴
部位正應心包外圍,故名膻中。《素問·靈蘭秘典論》謂:“膻中為臣使之官,猶如宦豎之類”
。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臟外衛(wèi)充盈之氣———宗氣,亦稱中氣。倘中氣有所減損,則人體各
部之氣均來填補,猶如諸侯之勤王會師者。因“諸氣有時來會”,所以膻中穴為“氣會”
故本穴能治一切氣分之病。因其位在上焦,又稱“上氣海”,《針灸大成》列此穴為禁針,李老
師認為實證可淺刺,虛證可灸。在臨床治療中常由鳩尾刺向膻中。中氣海:即中脘。脘者管也,
胃之內(nèi)腔。本穴應對胃中,即脘中之意,因胃與之對應,故是胃之募穴。《靈樞·海論》曰:“胃
者,水谷之海,水谷之海有余,則腹?jié)M;水谷之海不足,則饑不受谷食”。又六氣皆成于五谷精微
之氣,而胃納五谷,故胃為六氣之大海也!鹅`樞·營衛(wèi)生會篇十八》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
焦之下,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故獨
得行于經(jīng)隧,命曰營氣……營衛(wèi)者精氣也”。所以胃募中脘者,實為“精氣之海也”。又六腑皆
傳化物而不藏者,滿而不能實,所以后天之本的胃,是最關鍵的,腑氣由胃使然。中脘又為腑會,
可治一切胃病,亦可并調(diào)六腑之氣,因其位于中焦,導師稱之“中氣!。下氣海:即氣海。本穴
與肺氣息息相關,為腹部納氣之本,氣海處不吸引,則中氣不能下達于臍下,腹式呼吸全賴氣海鼓
盈,乃有吐納,為大氣所歸,百川匯海,故名氣海。李老師認為本穴能助全身百脈流通,氣為血之
帥,凡人身之氣息升降失調(diào),皆可取之。因其位于下焦,亦稱“下氣海”。在臨床上治療“氣”
病時,李老師通常酌選上、中、下“氣!,而尤重于氣海一穴,因氣海又名丹田或丹灶,為氣之
海,生發(fā)元氣,蒸動氣化,以助運化之機,能通任脈,溫補下元,又可益氣固本。能宣通澀滯,使升
降復其常度,消除郁結與氣逆上沖所致之各種癥狀;佐以中脘可調(diào)中州之氣,補可升提,瀉可降逆
;佐以膻中,寬胸解
郁,開發(fā)上焦。同時李老師認為也可酌情選配血海、三陰交、關元、太沖等穴,以提高理氣活血
、調(diào)經(jīng)、通滯止痛之效。2 強調(diào)氣至而有效,注重針刺之手法李老師認為治療之關鍵,是氣至而
有效,而施針之關鍵是用手法控制感傳,使“氣趨病所”乃至“氣至病所”,所以導師講:在針刺
時,可不考慮經(jīng)脈走向之順逆。如陷下之病,當使氣升舉,則令針感上行;逆氣上沖之病,當使氣
順降,則令針感下行;若氣滯不通之疾,則令針感上下貫通,以取疏通之意;若氣虛不收之證,則取
局部穴針之,使針感駐于針下,產(chǎn)生沉緊澀滯之收縮感,以取固攝之意。在控制感傳方向上,李老
師通常有四法:探刺,即古人“蒼探穴”之法。針入皮下后,使針尖向前后左右諸方向探刺,試
求得氣,倘得氣后感傳之方向恰趨病所時,則繼用捻轉、振顫等催氣手法加強感傳,以達到“氣
至病所”之目的。閉后,即欲令之上,先閉其下;欲令其下,先閉其上,充分發(fā)揮押手的作用。具
體做法是把針尖提至皮下,用押手將不欲傳的方向切住,刺手再重新下針,針感則易向無阻礙的
方向傳導。反搓,即反搓針之法。倘拇前捻轉,針感向某方向傳時,立即將拇指向后搓,則針感即
向反方向傳導。如此控制感傳方向,反復操作,必然成功。封固,即用押手之拇食兩指叉開3寸許
,先同時壓住穴位上下之徑路,然后刺手進針,得氣后呈沉脹緊澀感駐于穴位局部,不向遠處傳導
,此處可反復進行提插、捻轉以加強局部的針感。李老師認為針治諸氣為病,手法至關重要,除
掌握常用補瀉手法外,其關鍵是控制循經(jīng)感傳。如氣海之感傳,上可達胃脘,下可至會陰,根據(jù)需
要,宜升宜降,全憑手法控制,為求氣至病所。《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云:“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
于不足,神氣乃得復”,即是對氣至病所的要求。而只有取穴與手技熟練結合,針感才能按所要
求方向循行,如果不注意手法操作,療效往往不會理想。
3 典型病例3.1 不寐王××,女,50歲。1997年4月4日初診。主訴:失眠6年。因思慮操勞過度,
經(jīng)常入睡不安,多夢少眠。平時遇事易驚恐,心悸氣短,頭暈,腹脹泄瀉便溏,舌淡苔白,脈沉緩,
診為不寐(心脾兩虛)。治以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處方:膻中、中脘、氣海。操作方法:用3寸
針從鳩尾穴刺入,然后徐徐透向膻中,得氣后進行捻轉,使膻中穴周及胸部產(chǎn)生沉脹感由局部擴
散;再執(zhí)3寸針捻轉刺入中脘及氣海,其中中脘得氣后呈沉脹緊澀感,此時患者感到似有重物壓在
胃口,氣海得氣后針感向下感傳至前陰。每日針1次,每次留針30分鐘。治療5次后,能入睡,且睡
眠時間漸延長,10診后,失眠及伴隨癥狀消失,治愈,隨訪半年未復發(fā)。按:此病系思慮勞倦,內(nèi)傷
心脾,心傷則陰血暗耗,神不守舍;脾傷則化源不足,營血虧虛不能上奉于心,神無所養(yǎng),心神不寧
而致不寐。故取鳩尾透氣會膻中,以寬胸解郁,寧心安神。中脘補后天,氣海益先天,二穴相配可
疏理脾胃,調(diào)暢氣機。三穴合用,共奏補益心脾,寧心安神之功效。3.2 頑固性呃逆李××,男,
52歲,干部,1997年6月16日初診。主訴:連續(xù)打嗝4晝夜不止。因突發(fā)打嗝,已連續(xù)4晝夜不止,曾
用各種鎮(zhèn)靜藥物皆無效,終日不眠不食,稍睡亦因呃逆致醒。癥見抬肩引頸,呃聲頻作,其音沉長
高亢,約4次/分以上,語句常因呃逆中斷,面色萎黃,神態(tài)疲憊,舌赤無苔,胸透及B超未見異常,脈
弦數(shù)無力。診為頑固性呃逆(胃氣上逆)。治以理氣止呃,順氣降逆。取穴:中脘、氣海。操作:
押手按定中脘穴,刺手執(zhí)3寸針捻轉刺入1寸后,將針徐徐按入2.5寸深,令患者覺得胸腹部有沉重
下壓感,似覺呼吸困難,并有氣感下行向小腹部;再執(zhí)3寸針刺入氣海穴2.5寸,針感下傳至小腹及
中極,呃逆即止。3小時后復發(fā)呃逆如初,翌日以同法再針,又即止,再復發(fā)間隔時間延長,呃聲減
弱,連續(xù)針治4次,呃逆終止。隨訪3個月未見復
發(fā)。按:呃逆即經(jīng)曰之噦證,因脾胃陽虛或肝腎陰虛,寒熱二氣相搏,使中焦或下焦氣逆上沖,出
口作聲而成。中脘穴是胃之募,腑之會,關乎后天之本的胃氣,且位居中焦,故能理氣止噦;氣海
穴者,位居下焦,與肺氣相關,又通腎氣,為腹部納氣之根本,可調(diào)理氣機之升降。呃逆之源,在于
中、下焦氣逆上沖出口作聲使然,故取中脘、氣海二穴,用手法控制感傳,疏之通之,使之氣順而
止呃。3.3 胃下垂徐×,男,25歲,干部,1997年9月2日初診。主訴:食后腹脹、吞酸半年;颊
胃脘脹痛,并有吞酸,空腹尤甚,X線透視:空腹服鋇餐250ml后,見胃角切跡低于髂嵴連線下7cm。
癥見神志清醒,形瘦,體修長,苔白薄,脈緩無力。診斷為胃下垂(中氣下陷型),治以升陽益氣。
取穴:中脘、氣海。操作:取3寸針刺入中脘穴,得氣后,使之有沉脹緊縮感在局部停住不傳;再用
3寸針刺氣海穴,得氣后,令有自下而上的頂脹感到達中脘部,患者自述有欲嘔的惡心感。每日


針1次,10次為一療程,經(jīng)治療2個療程后,復查,鋇餐透視:見胃角切跡平髂嵴連線,胃呈無力型,
患者自覺癥狀明顯減輕。按:祖國醫(yī)學認為胃下垂一癥皆因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因脾為
生化之源而主升清,脾氣健則氣血化生充足而臟器升舉。如因各種原因導致脾胃虛弱,中氣下陷
,日久可致脾氣不升,臟器不舉而致下垂。中脘為胃之募穴,又為腑之會;氣海為足三陰與任脈交
會穴,二穴搭配,具有補中益氣、升提舉陷之功。4 小結人體之經(jīng)脈,內(nèi)連臟腑、外絡肢節(jié)。氣
機環(huán)轉暢通,則陰陽平和,生機盎然。若寒炅發(fā)于外,或七情動于內(nèi),氣有所逆,皆為生病之由。
如寒凝氣壅而發(fā)諸痛;厥逆之氣反上則痛且嘔;怒則氣上;思則氣結;中氣虛則陷下等。李騭老師
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針調(diào)三焦氣穴,控制感傳之法,治療諸氣為病,總結出獨特的選穴與手法。臨
床上辨證施針,既可單穴使用,又可配伍成方,宜繼承應用,推而廣之。


-----------
原帖由 中醫(yī)頑童 于 2007/3/10 20:46 發(fā)表
李騭教授針刺治療諸氣為病的選穴與手法

摘自:臨床醫(yī)學資料網(wǎng) www。linchuangyixue。com。cn


名醫(yī)經(jīng)驗
吾師李騭教授從事醫(yī)療、教學近40年,其醫(yī)術精湛,治學嚴謹,在研究古今傳統(tǒng)手法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在臨床取穴特點及手法上有一定的獨到之處。筆者在從師學習過程中,領悟到導師在堅持辨證施治原則基礎上治療各種疑難病癥,尤其對諸氣為病的治療,其選穴與手法尤具特點,常有立竿見影之效,現(xiàn)僅就治療諸氣為病的經(jīng)驗與體會介紹如下。1 酌選上、中、下“氣!,擅治諸氣之為病《內(nèi)經(jīng)·舉痛論》云:“百病皆生于氣!崩罾蠋熣J為,宇宙之本質(zhì)即是“氣”,一分為二即是陰陽,合二而一即一氣也。人的生命過程即氣化過程,而針刺中的行針得氣、行氣、調(diào)氣、導氣無非是調(diào)節(jié)人體氣機的平衡,以祛病延年。氣之所歸、所聚、所會及其根源者,似包容萬物廣闊無垠的大海,所以在治療“氣”病時便可取“氣海”,而所謂“氣!闭,李老師認為,涵義極廣,并非單指臍下之氣海一穴而言,就其功能作用及生理意義而言可分為上氣海、中氣海與下氣海。上氣海:即膻中!鹅`樞·海論第三十三》曰:“膻中者為氣之!,此膻中,系指胸中而言,“氣海有余者,氣滿胸中,?息面赤;氣海不足,則氣少不足以言”。而《靈樞·邪客第七十一》曰:“宗氣積于胸中,出于喉嚨,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焉”。所以導師認為膻中稱“氣!闭,是指宗氣之海。又膻中為心主之宮城也,是指心包部位而言,因本穴部位正應心包外圍,故名膻中。《素問·靈蘭秘典論》謂:“膻中為臣使之官,猶如宦豎之類”。

在人身而喻臣使者,即心臟外衛(wèi)充盈之氣———宗氣,亦稱中氣。倘中氣有所減損,則人體各部之氣均來填補,猶如諸侯之勤王會師者。因“諸氣有時來會”,所以膻中穴為“氣會”故本穴能治一切氣分之病。因其位在上焦,又稱“上氣!,《針灸大成》列此穴為禁針,李老師認為實證可淺刺,虛證可灸。在臨床治療中常由鳩尾刺向膻中。中氣海:即中脘。脘者管也,胃之內(nèi)腔。本穴應對胃中,即脘中之意,因胃與之對應,故是胃之募穴。《靈樞·海論》曰:“胃者,水谷之海,水谷之海有余,則腹?jié)M;水谷之海不足,則饑不受谷食”。又六氣皆成于五谷精微之氣,而胃納五谷,故胃為六氣之大海也。《靈樞·營衛(wèi)生會篇十八》云:“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下,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于此,故獨得行于經(jīng)隧,命曰營氣……營衛(wèi)者精氣也”。所以胃募中脘者,實為“精氣之海也”。又六腑皆傳化物而不藏者,滿而不能實,所以后天之本的胃,是最關鍵的,腑氣由胃使然。中脘又為腑會,可治一切胃病,亦可并調(diào)六腑之氣,因其位于中焦,導師稱之“中氣!薄O職夂:即氣海。本穴與肺氣息息相關,為腹部納氣之本,氣海處不吸引,則中氣不能下達于臍下,腹式呼吸全賴氣海鼓盈,乃有吐納,為大氣所歸,百川匯海,故名氣海。李老師認為本穴能助全身百脈流通,氣為血之帥,凡人身之氣息升降失調(diào),皆可取之。因其位于下焦,亦稱“下氣!。在臨床上治療“氣”病時,李老師通常酌選上、中、下“氣!,而尤重于氣海一穴,因氣海又名丹田或丹灶,為氣之海,生發(fā)元氣,蒸動氣化,以助運化之機,能通任脈,溫補下元,又可益氣固本。能宣通澀滯,使升降復其常度,消除郁結與氣逆上沖所致之各種癥狀;佐以中脘可調(diào)中州之氣,補可升提,瀉可降逆
;佐以膻中,寬胸解郁,開發(fā)上焦。同時李老師認為也可酌情選配血海、三陰交、關元、太沖等穴,以提高理氣活血、調(diào)經(jīng)、通滯止痛之效。

2 強調(diào)氣至而有效,注重針刺之手法李老師認為治療之關鍵,是氣至而有效,而施針之關鍵是用手法控制感傳,使“氣趨病所”乃至“氣至病所”,所以導師講:在針刺時,可不考慮經(jīng)脈走向之順逆。如陷下之病,當使氣升舉,則令針感上行;逆氣上沖之病,當使氣
降,則令針感下行;若氣滯不通之疾,則令針感上下貫通,以取疏通之意;若氣虛不收之證,則取部穴針之,使針感駐于針下,產(chǎn)生沉緊澀滯之收縮感,以取固攝之意。在控制感傳方向上,李老師通常有四法:探刺,即古人“蒼龜探穴”之法。針入皮下后,使針尖向前后左右諸方向探刺,試得氣,倘得氣后感傳之方向恰趨病所時,則繼用捻轉、振顫等催氣手法加強感傳,以達到“氣至病所”之目的。閉后,即欲令之上,先閉其下;欲令其下,先閉其上,充分發(fā)揮押手的作用。具體做法是把針尖提至皮下,用押手將不欲傳的方向切住,刺手再重新下針,針感則易向無阻礙的方向傳導。反搓,即反搓針之法。倘拇前捻轉,針感向某方向傳時,立即將拇指向后搓,則針感即向反方向傳導。如此控制感傳方向,反復操作,必然成功。封固,即用押手之拇食兩指叉開3寸許,先同時壓住穴位上下之徑路,然后刺手進針,得氣后呈沉脹緊澀感駐于穴位局部,不向遠處傳導,此處可反復進行提插、捻轉以加強局部的針感。李老師認為針治諸氣為病,手法至關重要,除掌握常用補瀉手法外,其關鍵是控制循經(jīng)感傳。如氣海之感傳,上可達胃脘,下可至會陰,根據(jù)需要,宜升宜降,全憑手法控制,為求氣至病所。《素問·調(diào)經(jīng)論》云:“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于不足,神氣乃得復”,即是對氣至病所的要求。而只有取穴與手技熟練結合,針感才能按所要求方向循行,如果不注意手法操作,療效往往不會理想。

3 典型病例3.1 不寐王××,女,50歲。1997年4月4日初診。主訴:失眠6年。因思慮操勞過度,經(jīng)常入睡不安,多夢少眠。平時遇事易驚恐,心悸氣短,頭暈,腹脹泄瀉便溏,舌淡苔白,脈沉緩,診為不寐(心脾兩虛)。治以補益心脾、養(yǎng)血安神。處方:膻中、中脘、氣海。操作方法:用3寸針從鳩尾穴刺入,然后徐徐透向膻中,得氣后進行捻轉,使膻中穴周及胸部產(chǎn)生沉脹感由局部擴散;再執(zhí)3寸針捻轉刺入中脘及氣海,其中中脘得氣后呈沉脹緊澀感,此時患者感到似有重物壓在胃口,氣海得氣后針感向下感傳至前陰。每日針1次,每次留針30分鐘。治療5次后,能入睡,且睡眠時間漸延長,10診后,失眠及伴隨癥狀消失,治愈,隨訪半年未復發(fā)。按:此病系思慮勞倦,內(nèi)傷心脾,心傷則陰血暗耗,神不守舍;脾傷則化源不足,營血虧虛不能上奉于心,神無所養(yǎng),心神不寧而致不寐。故取鳩尾透氣會膻中,以寬胸解郁,寧心安神。中脘補后天,氣海益先天,二穴相配可疏理脾胃,調(diào)暢氣機。三穴合用,共奏補益心脾,寧心安神之功效。3.2 頑固性呃逆李××,男,52歲,干部,1997年6月16日初診。主訴:連續(xù)打嗝4晝夜不止。因突發(fā)打嗝,已連續(xù)4晝夜不止,曾用各種鎮(zhèn)靜藥物皆無效,終日不眠不食,稍睡亦因呃逆致醒。癥見抬肩引頸,呃聲頻作,其音沉長高亢,約4次/分以上,語句常因呃逆中斷,面色萎黃,神態(tài)疲憊,舌赤無苔,胸透及B超未見異常,脈弦數(shù)無力。診為頑固性呃逆(胃氣上逆)。治以理氣止呃,順氣降逆。取穴:中脘、氣海。操作:押手按定中脘穴,刺手執(zhí)3寸針捻轉刺入1寸后,將針徐徐按入2.5寸深,令患者覺得胸腹部有沉重下壓感,似覺呼吸困難,并有氣感下行向小腹部;再執(zhí)3寸針刺入氣海穴2.5寸,針感下傳至小腹及中極,呃逆即止。3小時后復發(fā)呃逆如初,翌日以同法再針,又即止,再復發(fā)間隔時間延長,呃聲減弱,連續(xù)針治4次,呃逆終止。隨訪3個月未見復發(fā)。按:呃逆即經(jīng)曰之噦證,因脾胃陽虛或肝腎陰虛,寒熱二氣相搏,使中焦或下焦氣逆上沖,出口作聲而成。中脘穴是胃之募,腑之會,關乎后天之本的胃氣,且位居中焦,故能理氣止噦;氣海穴者,位居下焦,與肺氣相關,又通腎氣,為腹部納氣之根本,可調(diào)理氣機之升降。呃逆之源,在于中、下焦氣逆上沖出口作聲使然,故取中脘、氣海二穴,用手法控制感傳,疏之通之,使之氣順而止呃。3.3 胃下垂徐×,男,25歲,干部,1997年9月2日初診。主訴:食后腹脹、吞酸半年;颊呶鸽涿浲,并有吞酸,空腹尤甚,X線透視:空腹服鋇餐250ml后,見胃角切跡低于髂嵴連線下7cm。癥見神志清醒,形瘦,體修長,苔白薄,脈緩無力。診斷為胃下垂(中氣下陷型),治以升陽益氣。

取穴:中脘、氣海。操作:取3寸針刺入中脘穴,得氣后,使之有沉脹緊縮感在局部停住不傳;再用3寸針刺氣海穴,得氣后,令有自下而上的頂脹感到達中脘部,患者自述有欲嘔的惡心感。每日針1次,10次為一療程,經(jīng)治療2個療程后,復查,鋇餐透視:見胃角切跡平髂嵴連線,胃呈無力型,患者自覺癥狀明顯減輕。按:祖國醫(yī)學認為胃下垂一癥皆因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因脾為化之源而主升清,脾氣健則氣血化生充足而臟器升舉。如因各種原因導致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日久可致脾氣不升,臟器不舉而致下垂。中脘為胃之募穴,又為腑之會;氣海為足三陰與任脈交會穴,二穴搭配,具有補中益氣、升提舉陷之功。4 小結人體之經(jīng)脈,內(nèi)連臟腑、外絡肢節(jié)。氣機環(huán)轉暢通,則陰陽平和,生機盎然。若寒炅發(fā)于外,或七情動于內(nèi),氣有所逆,皆為生病之由。

如寒凝氣壅而發(fā)諸痛;厥逆之氣反上則痛且嘔;怒則氣上;思則氣結;中氣虛則陷下等。李騭老師在長期臨床實踐中,針調(diào)三焦氣穴,控制感傳之法,治療諸氣為病,總結出獨特的選穴與手法。臨床上辨證施針,既可單穴使用,又可配伍成方,宜繼承應用,推而廣之。

謝謝轉貼,請編輯一下。

辛苦了。
-----------收下慢慢看,學著自己治。
-----------多謝樓主提供。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