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氣喘而躁者,為肺脹,欲作風水,發(fā)汗則愈。
咳嗽上氣,喘而躁煩者,此為肺脹而氣阻也。氣為水母,此欲作風水。以風中皮毛,遏閉肺氣,不能調(diào)水道而輸膀胱也!端貑枴の迮K生成論》:咳嗽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手陽明升則化氣,手太陰降則化水,咳嗽上氣,辛金不降,無以行水,欲作風水之兆也。發(fā)汗以瀉其皮毛而消肺脹,則愈矣。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咳嗽上氣,壅于頭面,是以浮腫。喘息肩搖,是謂肩息。其脈浮大者,陽根下絕,此為不治。又加下利,中氣敗泄,尤為甚也。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咳而上氣、此為肺氣脹滿,其人喘阻,肺氣上沖,目如脫狀。脈浮大者,是表邪外束而里氣上逆也。越婢加半夏湯,姜、甘、大棗,培土而和中,石膏、麻黃,清金而發(fā)表,半夏降逆gydjdsj.org.cn/job/而下沖也。
越婢加半夏湯
麻黃六兩 石膏半斤 甘草二兩 大棗gydjdsj.org.cn十五枚 生姜三兩 半夏半升
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此心下有水,阻格金火降路,氣阻而發(fā)喘咳,肺熱而生煩躁也。小青龍加石膏湯,甘草、麻、桂,補中氣而瀉營衛(wèi),芍藥、半夏,清膽火而降胃逆,姜、辛、五味,下沖氣而止咳喘,石膏涼肺蒸而除煩躁也。積水化汗而外泄,諸證自愈矣。
小青龍加石膏湯
麻黃三兩 桂枝三兩 甘草三兩 芍藥三兩 半夏半升 細辛三兩 干姜三兩 五味半升 石膏二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咳而脈浮者,其病在上,是表邪外束,里氣上逆,肺金郁格而不降也。厚樸麻黃湯,麻黃發(fā)表而散寒,石膏、小麥,清金而潤燥,樸、杏、姜、辛、半夏、五味,破壅而降逆也。咳而脈沉者,其病在下,是水邪上泛,相火壅阻,肺金傷克而不歸也。澤漆湯,人參、甘草,補中而培土,生姜、半夏,降逆而驅(qū)濁,紫參、白前,清金而破壅,桂枝、黃芩,疏木而瀉火,澤漆決瘀而瀉水也。脈法:浮為在表,表有寒邪,故用麻黃。
厚樸麻黃湯
厚樸五兩 杏仁半升 半夏半升 干姜二兩 細辛二兩 五味半升 石膏如雞子大 小麥一升 麻黃四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滓,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澤漆湯
澤漆一升,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人參三兩 甘草三兩 生姜五兩 半夏半升 白前五兩 紫參五兩 桂枝三兩 黃芩三兩
上九味,(口父)咀,內(nèi)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風寒外閉,肺氣郁阻,逆沖咽喉,瀉之不及,以致呼吸堵塞,聲如水雞。此緣陽衰土濕,中氣不運,一感外邪,里氣愈郁。胃土上逆,肺無降路,而皮毛既闔,不得外泄,是以逆行上竅,沖塞如此。射干麻黃湯,射干、紫菀、款冬、五味、細辛、生姜、半夏,下沖逆而破壅塞,大棗補土而養(yǎng)脾精,麻黃發(fā)汗而瀉表寒也。此即傷風齁喘之證。
射干麻黃湯
射干十二枚 紫菀三兩 款冬三兩 五味半升 細辛三兩 生姜四兩 半夏半升 大棗七枚 麻黃四兩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nèi)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土虛胃逆,相火莫降,刑克辛金,肺氣逆沖,上竅壅塞,故火逆上氣,咽喉不利。麥門冬湯,甘、棗、參、粳,補中而化氣,麥冬、半夏,清金而降逆也。
麥門冬湯
麥門冬七升 半夏一升 人參二兩 甘草二兩 粳米三合 大棗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能坐而不得眠,此肺氣之壅閉也。皂莢丸,利氣而破壅,故能主之。
皂莢丸
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
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藥,服三丸,日三夜一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