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 | |
處方來源 | 河北中醫(yī)2002,24(2):118 |
劑型 | |
藥物組成 | 生麻黃5g,杏仁10g,白僵蠶10g,葛根10g,三葉青10g,生石膏(先煎)30g,生甘草6g,蟬蛻6g。 |
加減 | 鼻塞流清涕加荊芥10g,蘇葉10g;氣急明顯加蘇子10g,葶藶子10g;咳嗽明顯加枇杷葉10g,黃芩6g;納差加神曲10g,炒谷芽15g;咽喉紅腫加射干10g,牛蒡子10g;痰多加陳皮6g,制半夏10g。 |
功效 | 疏風(fēng)宣肺,清熱解毒。 |
主治 | 呼吸道感染 |
制備方法 | |
用法用量 | 以上為>5歲兒童的劑量,臨床治療時劑量據(jù)患兒年齡、病情增減。 |
用藥禁忌 | |
不良反應(yīng) | |
臨床應(yīng)用 | 寧海縣中醫(yī)院陳蓓華,觀察了清肺飲治療小兒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療效。隨機分為兩組各345例。本組用自擬清肺飲,其中52例, 體溫>39℃,氣急明顯者,酌情配合西藥治療。對照組用抗生素(青霉素類、頭孢霉素尖及克林霉素、磷霉素等)、退熱劑(安乃近、柴胡注射液及百服寧、美林等口服液)、化痰止咳藥。若體溫>39℃,氣急明顯,兩肺聞及干濕性羅音或X線胸片提示有兩肺紋理增粗,夾有斑點狀陰影,酌情加解痙平喘劑及激素。結(jié)果:本組退熱較快,氣急消失、咳嗽糾正、羅音消失、X線提示炎癥吸收均較對照組縮短,兩組有顯著性或非常顯著性差異(P<0.05或P<0.01)。本方對發(fā)熱、咳嗽、氣急為主癥的呼吸道感染能明顯縮短病程,防止用激素后復(fù)發(fā),提高療效。 |
藥理作用 | |
毒性試驗 | |
化學(xué)成分 | |
理化性質(zhì) | |
生產(chǎn)廠家 | |
各家論述 | |
備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