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定義〕苯丙素類是一類含有一個或幾個C6-C3單位的天然成份,在苯核上有酚羥基或烷氧基取代。
〔類型〕這類成份包括:苯丙烯、苯丙醇、苯丙酸及其縮酯、香豆素、木脂素、黃酮和木質(zhì)素等。
〔生物來源〕苯丙素類來源于醋酸或苯丙氨酸和酪氨酸,后者脫氨生成桂皮酸的衍生物,多數(shù)天然芳香屬化合物由此生物合成途徑而來。
植物中廣泛分布酚酸類成分,其基本結構是酚羥基取代的芳香羧酸,其中不少屬于具有C6-C3結構的苯丙酸類。
常見的苯丙酸類如:
存在形式:苯丙酸常與不同的醇、氨基酸、糖、有機酸等結合成酯,多有較強的生理活性。如: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咖啡酸與奎寧酸(quinic acid)的酯——具有抗菌、利膽作用。存在于很多中藥中——茵陳、苧麻、金銀花等。
一般性質(zhì): 苯丙酸類大多具有一定的水溶性。
常與一些酚酸、鞣質(zhì)、黃酮苷等混在一起,分離有一定困難。
一般采用——纖維素、硅膠、大孔樹脂或聚酰胺等反復層析。
鑒別反應(利用Ar-OH的性質(zhì)):
①1~2%FeCl3甲醇溶液或鐵氰化鉀-三氯化鐵試劑。
②Pauly試劑:重氮化的磺胺酸
③Gepfner試劑:1%亞硝酸鈉溶液與相同體積gydjdsj.org.cn/wszg/10%的醋酸混合,噴霧后,在空氣中干燥,再用0.5mol/L的荷性堿甲醇溶液處理。
④Millon試劑:在紫外線下,這些化合物為無色或具有藍色熒光,用氨水處理后呈藍色或綠色熒光(酚羥基解離)。
紫外光譜的測定有利于苯丙酸類的鑒定。
中性溶液中,游離的苯丙酸的UV與其酯或苷相似,堿性溶劑中,酚酸的譜帶與它的酯光譜有明顯差別。
結構鑒定:
三氯化鐵呈黃綠色,紅外顯示羧基(1732,2750-2550)和羥基(3450-3150)的存在。1HNMR數(shù)據(jù)如下:
第二節(jié) 香豆素(coumarin)
香豆素類化合物是一類鄰羥桂皮酸的內(nèi)酯,具有芳甜香氣。
分布:在高等植物中,蕓香科和傘形科中含的多,還有豆科、蘭科、木樨科、茄科、菊科等,少數(shù)發(fā)現(xiàn)于動物和微生物中。
香豆素母核為苯駢α-吡喃酮。環(huán)上常有取代基(-OH、OR、-Ph、異戊烯基等)。
| |||
通常將香豆素分為四類:
指只有苯環(huán)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
取代基:羥基、烷氧基、苯基、異戊烯基等。
由于絕大多數(shù)香豆素在C7位都有含氧官能團存在,因此,7-羥香豆素可以認為是香豆素類成份的母體。
如:
香豆素核上的異戊烯基常與鄰位酚羥基(7-羥基)環(huán)合成呋喃或吡喃環(huán),前者稱為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類成份生物合成途徑:
香豆素C-6或C-8異戊烯基與鄰酚羥基環(huán)合而成2,2-二甲基-α-吡喃環(huán)結構,形成吡喃香豆素。這一類天然產(chǎn)物并不多見。
吡喃香豆素類成份的生物合成途徑:
其他吡喃香豆素型:少數(shù)為5,6-吡喃駢香豆素,如:
指α-吡喃酮環(huán)上有取代基的香豆素類。還包括二聚體和三聚體。C3、C4上常有取代基:苯基、羥基、異戊烯基等。
如:
游離狀態(tài)—結晶形固體,有一定熔點,大多具有香氣。分子量小的有揮發(fā)性,可隨水蒸汽蒸出,能升華。紫外下顯藍色熒光。
成苷后——大多香味、無揮發(fā)性、不能升華。
游離狀態(tài)—能溶于沸H2O,不溶或難溶冷H2O;可溶MeOH、EtOH、CHCl3和乙醚等溶劑。因含Ar-OH故可溶于堿水中。
成苷—能溶于H2O、OH-/H2O、MeOH、EtOH等;難溶極性小的有機溶劑。
香豆素的α-吡喃酮環(huán)具有α,β—不飽和內(nèi)酯性質(zhì),在稀堿液中漸漸水解成黃色溶液,生成順鄰羥桂皮酸的鹽,順鄰羥桂皮酸不易游離存在,其鹽的水溶液一經(jīng)酸化即閉環(huán)恢復為內(nèi)酯。
長時間堿液中放置或UV光照射,順鄰羥桂皮酸可轉變?yōu)榘捕ǖ姆脆徚u桂皮酸,酸化后不再內(nèi)酯化而可以獲得反鄰羥桂皮酸。
欲獲得順鄰羥桂皮酸的途徑:(順鄰羥桂皮酸的衍生物)
1.特殊結構的香豆素:
如C8位取代基的適當位置上有>C=O、>C=C<、環(huán)氧等結構者,可與水解新生成的酚羥基起締合、加成等作用,可阻礙內(nèi)酯的恢復。
如:
*先進行堿水解,再進行酸化(避免長時間在堿性下形成反鄰羥桂皮酸)。
2.醚化:
堿水解的同時加入碘甲烷(MeI)或硫酸二甲酯(Me2SO4)等甲基化試劑使水解生成的酚羥基醚化,阻礙內(nèi)酯恢復,生成鄰甲氧基桂皮酸衍生物。
*堿水解反應的易→難:
原因:7-OCH3的供電子共軛效應使羰基C難以接受OH-的親核反應。7-OH在堿液中成鹽。
其他酯基的堿水解反應
芳環(huán)芐基碳上的酯基極不穩(wěn)定,堿水解后易生成異構化的醇。
1.環(huán)合反應:指異戊烯基雙鍵開裂并與鄰酚羥基環(huán)合。
如:apigravin在甲酸處理下,中間體可生成仲和叔陽碳離子,由于穩(wěn)定性因素,而生成叔陽碳離子,產(chǎn)物為二氫吡喃香豆素。
形成環(huán)的大小決定于中間體陽碳離子的穩(wěn)定性:
穩(wěn)定→ 叔陽碳離子 > 仲陽碳離子 >伯陽碳離子 ←不穩(wěn)定
再如obliquetin在HBr的處理下,中間體可生成仲和伯陽碳離子,由于穩(wěn)定性仲大小伯,因而,生成產(chǎn)物為二氫呋喃香豆素。反應如下:
應用:環(huán)合試驗可以決定酚羥基和異戊烯基間的相互位置。
注意:不宜使用濃酸,否則會發(fā)生重排反應。
2.醚鍵開裂:
如:東茛菪內(nèi)酯的烯醇醚
3.雙鍵加水反應:
酸接觸下可使雙鍵加水。如:黃曲霉素
1.異羥肟酸鐵反應(識別內(nèi)酯的反應)
酯與羥胺作用可生成異羥肟酸,再與三氯化鐵作用即生成紅色的異羥肟酸鐵。
2.Gibb反應和Emerson反應:
試劑:Gibb——2,6-二氯(溴)苯醌氯亞胺
Emerson——氨基安替匹林和鐵氰化鉀
反應條件——有游離酚羥基,且其對位無取代者——呈陽性
Gibb反應:
Emerson 反應:
香豆素的C6位有無取代基,可借水解內(nèi)酯開環(huán)后,生成一個新的酚羥基,再利用Gibb或Emerson反應來加以區(qū)別。
香豆素在乙醚中溶解度較好,但同時溶出脂溶性雜質(zhì)亦較多。
提取后可直接利用化合物的溶解性質(zhì)進行分離
如:香豆素在石油醚中溶解度不大,濃縮時即可析出結晶。
1.酸堿分離法
依據(jù)——內(nèi)酯遇堿能皂化,加酸能恢復的性質(zhì)。
2.層析方法
吸附劑——硅膠、中性氧化鋁
洗脫劑——已烷和乙醚、已烷和乙酸乙酯等
顯色——可觀察熒光
UV下顯藍色熒光。
C7位導入-OH——熒光增強
-OH醚化后——熒光減弱
母核上無含氧官能團取代時:
274 nm——苯環(huán)
311 nm——a-吡喃酮環(huán)
有含氧取代時:最大吸收向紅位移。
3025~ 3175 cm-1——C-H 伸縮振動
1700 ~ 1750 cm-1——>C=O伸縮振動
1500 ~ 1600 cm-1——芳環(huán)吸收
1600 ~ 1650 cm-1——出現(xiàn)1~3個較強峰
環(huán)上質(zhì)子由于受內(nèi)酯羰基吸電子共軛效應,因此使:
當C3、C4位未取代時:
當C3或C4位取代時:
當C7-OR氧代時:
由于7-OR氧代后向苯環(huán)供電而引起C3-H受屏蔽,導致向高場位移約0.17ppm。
當C5、C7二氧代時:
當C7-OR氧代,C8或C6烷基取代時:
④吡喃香豆素
香豆素母核上九個碳原子的化學位移值:
當-OR取代時:
連接的碳—— +30 ppm
鄰位碳—— -13 ppm
對位碳—— -8 ppm
|
香豆素類化合物質(zhì)譜有如下特點:
1.有強的分子離子峰;
2.基峰是失去CO的苯駢呋喃離子;
3.主要裂解途徑是:首先失去CO。
7-OCH3香豆素裂解
1.從某植物中得一無色棱狀結晶,呈綠色熒光,遇堿呈黃色且熒光增強,mp159-158.5o,分子式C10H8O4,Gibbs反應陽性,可溶于有機溶劑及堿水液,遇酸又可以從水中析出結晶。
UVλmax nm:241,257,323
IRνKBrmax cm-1: 3315(OH ),1685(C=O ),1597,1500,835
MS m/z: 192(M+),177(M-CH3 ),164( M-CO ),149(M-CO-CH3), 121, 93,65, 51, 39
1H-NMR (CDCl3)δppm: 3.9(3H,s OCH3),6.2(1H,d,J=9.0HzH3)7.8(1H,d,J=9.0Hz,
H4),6.95(1H,d,J=8.0Hz)(H6),7.35(1H,d,J=8.0Hz)(H5),8.95(1H,s,D2O交換,消失)(OH )
13C-NMR (CDCl3)δppm: 161.4( C2 ),111.7,145.4( C9 ),155.4(C7 ),143.2( C8 ),113.4,112.4,149.1(C4),111.4,55.7(OMe )
結構式為
1.低濃度可刺激植物發(fā)芽和生長作用;高濃度則抑制
2.光敏作用——可引起皮膚色素沉著;補骨脂內(nèi)酯可治白斑病
3.抗菌、抗病毒作用——蛇床子、毛當歸根中的奧斯腦(Osthole):抑制乙肝表面抗原;
4.平滑肌松弛作用——茵陳蒿中的濱蒿內(nèi)酯,具有松弛平滑肌等作用;
5.抗凝血作用
6.肝毒性——有些香豆素對肝有一定的毒性。
定義:一類由苯丙素氧化聚合而成的天然產(chǎn)物。
通常指其二聚物,少數(shù)為三聚物和四聚物。
早期木脂素的定義:
兩分子苯丙素以側鏈中b碳原子(8-8’)連結而成的化合物——木脂素。
非b碳原子相連(如3-3’、8-3’)——新木脂素。
木脂素的一些新類型:
苯丙素低聚體——三聚體、四聚體等;
三聚體稱為倍半木脂素(sesquilignan)
四聚體稱為二木脂素(dilignan)
雜木脂素——由一分子苯丙素與黃酮、香豆素等結合而成;
根據(jù)結合分子的不同而命名,如黃酮木脂素(flavonolignan)
去甲木脂素(norlignan)——這類木脂素的基本母核只有16~17個碳原子。比一般的木脂素少1~2個碳。
組成木脂素的單位有四種:
1.桂皮酸(cinnamic acid)
偶為桂皮醛(cinnamaldehyde)
2.桂皮醇(cinnamyl alcohol)
3.丙烯苯(propenyl benzene)
4.烯丙苯(allyl benzene)
常見類型如下:
這是木脂素側鏈形成內(nèi)酯結構的基本類型,還包括單去氫和雙去氫化合物。它們是生物體內(nèi)芳基萘內(nèi)酯類木脂素的合成前體。
有芳基萘、芳基二氫萘和芳基四氫萘(aryltetralins)三種結構。
因氧原子連接位置的不同,可形成7-O-7’、7-O-9’和9-O-9’三種四氫呋喃結構。
由二個取代四氫呋喃單元形成四氫呋喃駢四氫呋喃結構。
(六)聯(lián)苯環(huán)辛烯類(dibenzocyclooctenes)
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等
包括苯駢呋喃及其二氫、四氫和六氫衍生物。
兩分子苯丙素通過氧橋連接,形成二氧六環(huán)結構。
分別由3分子和4分子苯丙素聚合而成。
形態(tài):多呈無色晶形,新木脂素不易結晶
溶解性:游離——親脂性,難溶水,溶苯、氯仿等
成苷——水溶性增大
揮發(fā)性:多數(shù)不揮發(fā),少數(shù)有升華性質(zhì)如去甲二氫愈創(chuàng)木酸
旋光性:大多有光學活性,遇酸易異構化。
如:芝麻脂素為雙四氫呋喃類木脂素,2個四氫呋喃環(huán)順式駢環(huán),有2個手性碳,故有4個異構體。
d-芝麻脂素(d-sesamin)——系從麻油的非皂化物中獲得,右旋體;
d-表芝麻脂素(d-episesamin)——上者在鹽酸乙醇液中加熱轉化而來,即細辛脂素。
l-表芝麻脂素——從細辛根中得到,左旋體;
l-芝麻脂素——由上者在鹽酸乙醇液中加熱部分轉化獲得。
這是由于呋喃環(huán)上的氧原子與芐基相連,易于開環(huán),重復閉環(huán)時發(fā)生構型變化。
礦酸不僅能使木脂素構型發(fā)生變化,改變旋光性質(zhì),影響其生物活性,而且還能引起某些木脂素發(fā)生碳架重排。
光照也能使木脂素起氧化環(huán)合等反應而發(fā)生碳架變化。
所以,從化學結構類型來看,木脂素并非一類成分,因此,它們沒有共同的特征反應,但有一些非特征性的試劑可用于薄層層析顯色,如:
5%磷鉬酸乙醇液、30%硫酸乙醇液等!ㄓ蔑@色劑
提。憾嘤靡掖蓟虮忍崛『,再用極性較小的溶劑如:乙醚、氯仿等進行萃取。
分離:色譜法、溶劑萃取法、分級沉淀法、重結晶法
可根據(jù)化合物的結構特征,選擇有反應特征的化學反應進行結構鑒定。
1.水解反應:
適用于成酯和成苷的木脂素?刂扑鈼l件,可進行選擇性水解。如:
2.氧化反應
控制氧化反應條件,可以得到對鑒定結構有價值的化合物。主要反應如下:
高錳酸鉀氧化
可將聯(lián)苯環(huán)辛烯類木脂素的母核氧化生成聯(lián)苯二酸。如:五味子醇甲
|
|
3.脫亞甲基反應
具有亞甲二氧基結構的木脂素類,當與間苯三酚、硫酸和醋酸共同加熱時,可脫去亞甲基而生成2個羥基。如:
(1)紫外光譜
芳環(huán)為發(fā)色團,兩個取代芳環(huán)是兩個孤立的發(fā)色團,兩者紫外吸收位置相近,吸收強度是兩者之和,立體構型對紫外光譜沒有影響。
α-失水苦鬼臼脂素 β-失水苦鬼臼脂素
λmax nm 311 λmax nm 290
γ-失水苦鬼臼脂素 去氫鬼臼毒素
λmax nm 245.5,350 λmax nm 266,263,323,356
目前多用1H-NMR和13醫(yī).學全在線C-NMR譜。
根據(jù)化合物的:基本骨架——結構類型、碳數(shù)、對稱性
取代基——含氧取代基、烷基
進行結構測定。
1. 氫譜(1H-NMR)氫譜四闡明米脂素結構的主要技術手段。
規(guī)律:
芳基萘類米脂素――區(qū)別內(nèi)酯環(huán)向上還是向下
|
|
例:自中國遠志中分離得到的中國遠志脂酚
IRcm-1:3520,(-OH),1745(-內(nèi)酯),942(亞甲二氧基),800(1,2,4-取代芳環(huán))
1H-NMR(CD)3COδppm:
3.78(3H,s) OCH3,3.89(3H,s) OCH3 ,3.89-3.78=0.11<0.2,故兩個OCH3一定不在A環(huán)上,而是處于C環(huán)。
5.34(2H,s) –O-CH2-說明內(nèi)酯環(huán)向下
6.05(2H,s) 亞甲二氧基上的氫(-O-CH2-O-),
6.80(1H,s) H-8由于授苯環(huán)各向異性屏蔽效應,比H5 在較高磁場,
6.90(3H,m)為C環(huán)上的3個芳氫,
7.42(1H,s)為H-5
1.抗腫瘤作用
2.肝保護和抗氧化作用
3.對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如:鎮(zhèn)靜、興奮作用
4.血小板活化因子拮抗活性
5.抗病毒作用
6.平滑骨解痙作用
7.毒魚作用
8.殺蟲作用
小結
4)香豆素質(zhì)譜的特征
UV(母核上無含氧基團取代時 274 、 311 nm,有含氧取代時
最大吸收向紅位移 )
IR(1700 ~ 1750 cm-1 >C=O ,1500 ~ 1600 cm-1 芳環(huán)吸收)
MS (1.有強的分子離子峰;2.基峰是失去CO的苯駢呋喃離子;3.主要裂解途徑是:首先失去CO。)
NMR (C3、C6、C8高場;C4、C5、C7低場,C3-H 6.1-6.4,d,J=9.5Hz,C4-H 7.5-8.3 d, J=9.5Hz)
香豆素的結構解析
木脂素
1) 定義及其主要結構類型
2) 理化性質(zhì)--物理、氧化、異構化
3) 結構鑒定
UV 紫外光譜可用于區(qū)別芳基四氫萘、芳基二氫萘和芳基萘型木脂素,還可確定芳基二氫萘B環(huán)上的雙鍵位置 ,
NMR:區(qū)別內(nèi)酯環(huán)向上還是向下
判定甲氧基與亞甲二氧基的位置
比較兩個OCH3的δ,如△δ<0.2說明亞甲二氧基在A環(huán),而OCH3在C環(huán),△δ>0.2 說明亞甲二氧基在C環(huán),而OCH3在A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