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南懷瑾老師講生理特點與修道(三):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
    

勸病良言:南懷瑾老師講生理特點與修道(三):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

作者:迦陵仙音禮敬南懷瑾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閉塞其兌”,兌卦所代表的東西很多,在人體上兌代表口,“閉塞其兌”就是要閉嘴。不過以道家來講,人身上的口很多,凡是開竅有洞的都是口,最大的是吃飯的這個口。人身有九竅,頭部七個洞,身體下部兩個洞,都是口。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為什么閉嘴巴重要?修道人都知道的一句話:“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 一個人愛說話,經(jīng)常用嘴巴,一定會短命。所以我上課太多,有時候一連七八個鐘頭都在講話,這就是在求早死。事實上并不是因為開了,而是精氣神漏了,因為講話時精神、意志、腦力、血液都在放射,都在消耗。一句話講出來,生命全體的機能都要動,所以消耗得很厲害,也就是開口神氣散的道理。所以修道第一要“閉塞其兌”,所有開口的地方都要封鎖,不向外漏。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意動火工寒”是講意志凝定的境界。佛家要做到無念專一,意一動叫做散亂,意散亂就不會結丹。我常說佛家所講的“定”,就是道家所講的“凝神”。定是講法則,凝是講境象;道家這個凝結的“凝”,比佛家講的“定”還確實一點。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正統(tǒng)的說法,意念就是火。道家有兩句話我們必須知道,“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修道家的人,如果天天上課,吹牛招搖撞騙,那是不行的!因為犯了道家的天條“開口神氣散”。修道人話都不講的,多講話傷元氣,就怕開口神氣散了!耙狻本褪请s念,“意動”就是思想雜亂,火工就寒就沒有了,這個時候要無念,要意念專一就是文火。這是道家的道理。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我說參同契》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我們妄念多了,檢查自已就是觀想。我經(jīng)常告訴大家學佛之道,就是經(jīng)常檢查自己、反省自己。唉呀!我脾氣那么壞,嗔念重。嗔念是什么?是無明。無明怎么來?無所從來也無所去,那怎么會發(fā)脾氣?那是一念無明而起,無明則不明白,既然是無明那算了,干脆丟了它。丟了它,果然不錯了。這不是觀嗎?我這是粗略描寫心理的觀察歷程。這就是轉妄想為觀想的問題,假如妄想可以轉成觀想,那么我們把痛苦拼命想成快樂不是蠻好嗎?是蠻好的,這要看你做不做得到!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因為怕昏沉不明,因此要提起來觀理,但理搞多的人一天到晚用思想,等于太陽光太熱了,所以說“如日蕉芽”,剛剛萌芽那點清凈的打坐功夫,在里頭道理一轉,等于是燈泡太亮了,就像鈷六十一樣,照得那個定的根芽都蕉了。此時就要趕快不要再用思想,也就是禪宗講的放下。這個時候就要修定不要再起觀,這樣是“潤以定水”。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道家認為妄想就是火,因此修道的人說“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意就是妄念,做工夫妄念動了就好像煮飯一樣下面的火亂吹,飯就煮不熟了。所以想的道理多了,火太大了把一點靜的根芽都燒了,光是修慧而沒有工夫不能得定就無法成道。因此,此時要趕快走修定的路子。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宗鏡錄略講》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我們的生命就一直由六根在漏,不要以為只有漏丹叫漏。除了前五根,你的思想煩惱不能停的話,意根也在漏,當然不能成道。得阿羅漢就是得無漏之果,是真正入定,六根不動了,內外皆絕。達摩祖師在嵩山面壁有四句話,是小乘法門的極頂,也是無漏法門的境界:“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墻壁,可以入道!币磺型饩壎挤畔铝,內在連呼吸都不動了,內外皆絕,就心如墻壁,才可以證入無漏的境界。這境界就是小乘無漏果的極果,能做得到前面三句話,至少祛病延年不成問題,而且可以由小乘入于大乘道。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大乘菩薩是入世的,其實入世的菩薩隨時都在漏,無時無刻不在消耗。譬如有同學出去教書,回來后對我說,老師,我現(xiàn)在才知道你的痛苦,教笨學生之痛苦,真不如自殺算了!我對他說,這就像人家說,養(yǎng)子方知父母恩。他接著說,第二個痛苦是身體吃不消。他還不到三十歲,身體都快垮了,漏得非常厲害。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道家說法是,“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你再好的工夫,開口講幾十分鐘之后,工夫就垮了。燒飯的火候要夠,如果一下生火,一下滅火,自然無法成事。修道也是一樣,教書不能不動思想,動了意,火工就消了,道也修不成了。大乘菩薩入世是利人,不是為了利己,全盤犧牲了自己,一直都在有漏的境界。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所以行菩薩道是有漏的,要達到無漏之果,只有行小乘禪觀的路線。但是小乘羅漢的果位并非究竟,即使入定,終究要出定。出定就會明白,小乘的這個有余依涅槃非究竟,必須由小向大,轉向大乘。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老子在這里告訴我們一個修道的方法——“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皟丁笔恰兑捉(jīng)》上的卦名,“兌上缺”,下面兩橫,上面一橫的中間斷缺為二,這是兌卦!皟稙闈伞笔撬,代表海洋,在人體是嘴巴,是有漏洞有缺口的地方。老子說打坐修道的時候,嘴巴閉起來,不要講話。人身上不止一個缺口,共有九個缺口、漏洞,所以全身都要把它嚴密關閉起來,就是不要漏氣的意思。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道家有兩句話,“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一個道家的修行人,常沉默寡言,因為他要保守元氣!“塞其兌”,實際上“兌”也并不完全指身上開口處,也指心理上的滲漏。不管是生理或心理滲漏,都要把它圓滿起來,眼睛耳朵都要全部封閉起來。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終身不勤”,并不是勤快的“勤”,而是形容一輩子不會忙忙碌碌,始終是從容不迫的;也就是《大學》、《中庸》所講的中庸之道,為人處世從容中道的“終身不勤”。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開其兌”,一個人活著時,拼命消耗自己的生命,九竅漏洞統(tǒng)統(tǒng)地打開;“濟其事”,整天忙忙碌碌,一輩子為人世間事務忙。這樣一來這個人就“終身不救”,救不了啦!消耗到完了為止。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治人事天,莫若嗇”,這里老子告訴我們,做人做事要節(jié)省,說話也要節(jié)省,廢話少說,乃至不說。不做浪費的事,集中意志做正當?shù)氖,這是對精神的節(jié)省,對生命的節(jié)省。一個人修道,欲求長生不老,方法很簡單,就是不浪費生命,少說廢話,少做不必做的事,辦事干凈利落,簡單明了。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事天”則包括宗教的活動,信宗教的人,宗教活動也要節(jié)省,不要浪費。古代宗教活動的花樣也多得很,信宗教的人參加布方、拜斗等等,各種方法,忙得不得了。這都不對,應該節(jié)省自己的生命、精神,所以道家老子的秘訣就是“嗇”。老子之所以謂老子,據(jù)說他活了幾千年不死,就是靠這個“嗇”字來的。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道家與佛家的差別在哪里?我個人的看法是:佛家一上手就是“空”,就布施;道家入手就是“嗇”,就是節(jié)吝,以養(yǎng)精喜氣為主。如果勉強做一個比較宗教的研究,道家所走的這個“嗇”字的修持路線,相當于佛家小乘道的路線,羅漢道就是相當于這個路線;大乘的菩薩則是走空與布施的路線。但老子自己不是以“嗇”為最高層次的修持,而他所說“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主張,等于佛法的大乘道,那是布施。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但是后世的道家專門注重老子所說的這個“嗇”字,所以說話也不敢講,而認為“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所以學道的人不說話,連點頭打招呼都認為是浪費。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尤其是后世修煉神仙丹道學派的道家們,認為說話是最傷元氣的行為,而且是促使短命,造成不好運氣的最大原因。所謂“數(shù)窮”便是氣數(shù)欠佳、運氣坎坷的表示。因此修道之士,便有“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的嚴厲訓誡了。這種說法,是否絕對合理,姑且引用古體文的“其然乎,其不然乎”兩句話來做結論,由大家自去思考取決了。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老子他說》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以道家的人來講,有兩句話,講修行做工夫,“開口神氣散,意動火工寒”。這是道家的話,也蠻對的。一開口啊,神氣都散掉了;意動,心念一動,火工就寒,象做飯一樣,下面的火不行了,這個飯就做不熟了,這個火候就不到家了。

[p=21, null, left]

[p=21, null, left]我給你們講話犧牲太大了,像某人的爸爸講的,“叫老師不要拼命啊”!我是拼命給你們講。以道家的人來講,“開口神氣散”,壽命減少了。我們佛家的觀念又不同了,我連生命都布施出來給你們了。


...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沒有了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