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考研
醫(yī)學論文
醫(yī)學會議
考試寶典
網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語標準中國方劑數(shù)據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藥學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本草求真 ※  龍膽草全收錄
    

本草求真:本草求真 ※ 龍膽草全收錄

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龍膽、三花龍膽或堅龍膽的干燥根及根莖。前三種習慣稱“龍膽”,后一種習稱“堅龍膽”,均系野生。主產于黑龍江、遼寧、吉林、江蘇、浙江等地。原植物生于山坡草地、路邊或灌叢中。喜涼爽濕潤氣候,耐寒,忌強烈日曬。以富含腐殖質的壤土最宜生長。味苦,性寒。歸肝、膽經。功效清熱燥濕、瀉肝膽實火。臨床用名有龍膽(草)、酒炙龍膽。
《神農本草經》:味苦,寒。主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xù)絕傷,定五臟,殺蠱毒。久服益智,不忘。
《名醫(yī)別錄》:大寒,無毒。主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蠱,益肝膽氣,止驚惕。
《藥性論》:君。能主小兒驚癇入心,壯熱骨熱腫,治時疾熱黃口瘡。
《日華子本草》:小豆為使。治客忤,疳氣,熱病狂語,及瘡疥,明目,止煩,益智,治健忘
《開寶本草》:味苦,大寒,無毒。除胃中伏熱,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益肝膽氣,止驚惕。
《藥類法象》:治赤目腫痛,睛脹,瘀肉高起,疼痛不可忍。此柴胡為主,治眼中疾必用之藥也。
《藥性賦》:味苦,性寒,無毒。沉也,陰也。其用有二:退肝經之邪熱,除下焦之濕腫。
《湯液本草》:氣寒,味大苦,氣味俱厚,陰也。無毒。
《珍》云:純陰,酒浸上行。
《心》云:除下焦之濕,及翳膜之濕。
《象》云:治兩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疼痛不可忍。以柴胡為主,治眼中疾必用之
藥也。去蘆。
《本草衍義補遺》:苦寒。治赤目腫痛,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以柴胡為主,治眼疾必用之藥也。酒浸上行。
《本草發(fā)揮》:潔古云:治兩目赤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以柴胡為主,龍膽為使,治眼中之病必用藥也!吨髦蚊卦E》云:性寒,味苦、辛。氣味俱厚,沉而降陰也。其用有四,除下部風濕一也,除濕熱二也,臍以下至足腫痛三也,寒濕腳氣四也。其用與防己同。酒浸,上行及外行。
《本草綱目》: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龍膽之益肝膽之氣,正以其能瀉肝膽之邪熱也。但大苦大寒,過服恐傷胃中生發(fā)之氣,反助火邪,亦久服黃連反從火化之義。
療咽喉痛,風熱盜汗。
《本草經疏》:草龍膽稟天地純陰之氣以生,故其味大苦澀,其性大寒而無毒,足厥陰、足少陰、足陽明三經藥。入足少陰除本經之熱,腎主骨,故主骨間寒熱。熱極生風則發(fā)驚搐,重則變?yōu)榘B病,濕熱邪氣之在中下二焦者,非此不去,熱去則諸證自解。五臟有熱則不安,熱除則五臟自定?酀,故殺蠱毒,大苦大寒,故能滌除胃中所伏實熱,及時氣溫熱,熱泄下痢,去腸中小蟲。熱清則肝膽之氣亦清,故益肝膽氣而止驚惕也。
簡誤:草龍膽味既大苦,性復大寒,純陰之藥也。雖能除實熱,胃虛血小之人不可輕試。凡病脾胃兩虛因而作泄者忌之。凡病虛而有熱者勿用。亦勿空腹服。餌之令人溺不禁,以其太苦則下泄太甚故也。
《本草蒙筌》:味苦、澀,氣大寒。氣味俱輕,陰也。無毒。仗貫眾為使,惡防葵地黃。上泄痢去腸中小蟲,卻驚癇益肝膽二氣。胃中伏熱及時行溫熱能除,下焦?jié)衲[并酒疸黃腫堪退。療客忤疳氣,治癰腫口瘡。敵驚癇,殺蠱毒。酒浸為柴胡輔佐,上行治眼目赤疼。胬肉必加,翳障通用?崭刮鸱,令人溺遺。
《本草乘雅》:細詳名義,合甲膽之體用。宜入肝之府,少陽之樞藥也。其氣寒,逆治熱為本,陽為標,相火為化者也。其味苦,苦曰炎上,苦性走下,苦能入骨,故主骨間寒熱,及驚則氣上,癇則氣下,不循樞象者也。續(xù)絕傷者,膽主解孚拆甲故也。定五藏者,五藏取決于膽,決而后能定也。蠱者死陰之屬,膽者生陽之屬,生陽之側,豈容死陰久據乎哉。
合龍膽生成,的是少陽樞藥,為少陰之對待法。少陽化氣屬相火,龍膽氣味俱苦寒故也。
《藥性解》:龍膽草,味苦澀,性寒,無毒,入肝、膽、腎、膀胱四經。退肝經之邪熱,除下焦之濕腫,明目定驚,治疸止痢,能殺疳蟲。小豆、貫眾為使,惡防葵、地黃。
按:《圖經》龍膽秋令開花,冬間結實,屬金與水,金能制木,水入腎家,膽與膀胱乃肝腎同步之腑也,故均入焉。夫目得肝血而能視,肝得腎水而后生,今益腎清肝,目之受明所自來矣。驚、疳、疸、痢,皆肝膽癥也,何弗治耶。
《藥鑒》:氣寒,味苦,無毒,氣味俱厚,沉也,陰也。其用有四:除下部風濕,一也。除下焦?jié)駸,二也。除臍以下至足腫痛,三也。除寒濕腳氣,四也。又曰:益肝膽氣,凡跟腫睛脹,瘀肉高起,痛不可忍者,以柴胡為君,膽草為使,此又眼病必用之藥也。小兒驚病,亦多用之。
《景岳全書》:味大苦,大寒,陰也,沉也,乃足厥陰、少陽之正藥。大能瀉火,但引以佐使,則諸火皆治。故能退骨蒸疳熱,除心火驚癇狂躁、胃火煩熱、黃疸、咽喉腫痛、肝腎膀胱伏火、小水淋閉、血熱瀉痢、下焦?jié)駸岚b腫、瘡毒疼痛、婦人血熱崩淋、小兒熱疳客忤,去目黃睛赤腫痛,殺蠱毒腸胃諸蟲及風熱盜汗。凡肝腎有余之火,皆其所宜。
《本草備要》:瀉肝膽火,下焦?jié)駸帷?br >大苦大寒,沉陰下行。益肝膽而瀉火。相火寄于肝膽,有瀉無補,瀉其邪熱,即所以補之也。兼入膀胱、腎經,除下焦之濕熱,與防己同功。酒浸亦能外行、上行。治骨間寒熱,腎生骨。驚癇邪氣,肝經風火。時氣溫熱,熱痢疸黃,寒濕腳氣,足傷濕熱,則成腳氣。腫而痛者,為濕腳氣,宜清熱利濕搜風。又有攣縮枯細,痛而不腫者,名干腳氣,宜養(yǎng)血潤燥。咽喉風熱,赤睛努肉,瀉肝膽火,能明目。元素曰:柴胡為主,龍膽為使,目疾要藥。昂按:若目疾初起,宜發(fā)散,忌用寒涼。癰疽瘡疥。過服損胃。小豆、貫眾為使,忌地黃。
《本經逢原》:苦澀大寒,小毒。凡用勿空腹服,令人小便不禁。
草龍膽苦寒沉降,主肝經邪熱,下焦?jié)駸,酒疸黃腫,目病赤腫瘀肉,小兒疳氣,去腸中小蟲。蓋肝膽濕熱,取苦寒以瀉之。時珍曰: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瀉肝膽之熱,正益肝膽之氣。但大苦大寒,過傷胃中生發(fā)之氣,反助火邪,亦如久服黃連,反從火化之義!侗窘洝分鞴情g寒熱,是指熱傷腎水而言。熱極生風,則發(fā)驚搐,重則變?yōu)榘B病。濕熱邪氣之在中、下二焦者,非此不除,以其專伐肝膽之邪也。肝膽之邪去,而五臟安和,經脈之絕傷續(xù)矣。殺蠱毒者,去濕熱之患也。凡胃氣虛人服之必嘔,脾虛人服之必瀉。雖有濕熱,慎勿輕用。
《本草崇原》:龍膽草根味極苦,氣兼澀,性大寒。莖如竹枝,花開碧,稟東方木氣,故有龍膽之名。龍乃東方之神,膽主少陽甲木,苦走骨,故主治骨間寒熱。澀類酸,故除驚癇邪氣。膽主骨,肝主筋,故續(xù)絕傷。五臟六腑皆取決于膽,故定五臟。山下有風曰蠱,風氣升而蠱毒自殺矣。
《本草求真》:[批]大瀉肝膽實火,兼治腎經濕熱。
龍膽草專入肝、膽,兼入膀胱、腎。大苦大寒,性稟純陰,大瀉肝膽火邪,時珍曰:相火寄在肝膽,有瀉無補,故龍膽之益肝膽之氣,正以其能瀉肝膽之邪熱也。兼入膀胱、腎經,除下焦?jié)駸帷Ec防己功用相同,故書載治骨間寒熱,驚癇蠱膈,天行瘟疫,熱利疸黃,寒濕腳氣,腳氣因足傷于寒濕而成。但腫而痛者為濕腳氣,宜清熱利濕搜風;拘攣枯細,痛而不腫者名干腳氣,宜養(yǎng)血潤燥。咽喉風痹,并酒炒,同柴胡則治赤睛胬肉。汪昂曰:目疾初起,宜發(fā)散,忌用涼藥。但此苦寒至極,馮兆張云其等于嚴冬,黯淡慘肅,萬草凋殘,苦寒伐標,宜暫而不宜久。如圣世不廢刑罰,所以佐德意之無窮,茍非氣壯實熱者,率爾輕投,其敗也必矣。
《得配本草》:貫眾、赤小豆為之使。惡地黃、防葵。
大苦,大寒。入足少陽、厥陰經氣分。瀉二經之邪熱,治下焦之濕腫。殺蛔蟲,療黃疸,通淋閉,愈驚疳,止瀉痢,消瘡癰,去喉痛除目赤。
蒼耳子,治耳;濕熱除也。得柴胡,治目疾。配防風,治小兒盜汗。佐大麥芽,治谷疸。和雞子清,治傷寒發(fā)狂;拌豬膽汁,治病后盜汗。
生用,下行,酒炒,上行;蜜炒,中行。豬膽汁抖炒,降火愈速。
空心禁服。令人尿不禁,太苦則下泄也。大損胃氣,無實火者禁用。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味苦澀。主骨間寒熱,治肝邪犯腎之寒熱。驚癇邪氣,肝火犯心之邪。續(xù)絕傷,斂筋骨之氣。定五臟,斂臟中之氣。殺蠱毒。除熱結之氣。久服益智不忘,收斂心中之神氣。輕身耐老。熱邪去而正氣歸,故有此效。
藥之味澀者絕少,龍膽之功皆在于澀,此以味為主也。澀者,酸辛之變味,兼金木之性者也,故能清斂肝家之邪火。人身惟肝火最橫,能下挾腎中之游火,上引包絡之相火,相持為害。肝火清,則諸火漸息,而百體清寧矣。
《本經疏證》:龍膽至苦極寒,論其性體定能逢熱則清,遇火則折,宜乎降泄無馀,堪與大黃爭捷矣。乃其功效,不曰蕩滌,不曰推逐,而曰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氣續(xù)絕傷定五臟,一若自內達外者何?夫無平不陂,無往不復,惟其苦寒屆至極,斯不泄不降已寓其間,蓋苦本主發(fā),龍膽苦之至而兼澀,澀者至苦之中有至酸也,酸稟春之發(fā)育,苦稟夏之暢達,乃相聯(lián)屬焉,則其寒非極泄而為極入矣。味陰而氣陽,陽唱則陰隨,故味之暢發(fā),不能違氣之深入,然進銳者退必速,氣寒既引味苦以深入,而寒力先退,苦力方優(yōu),能不謂其功為暢發(fā)極內之火邪耶?極內者何?在軀體為骨,在五志為神,則龍膽之用,在軀體為除骨間寒熱,在五臟為除驚癇邪氣,又何疑焉。極內所藏自極精微,其行止動作,皆暗相輸灌,默相交會,而有邪氣干于其間,則有形者為斷絕,無形者為不安,曰續(xù)絕傷,安五臟者,即骨間寒熱除驚癇邪氣散之效驗也。雖然,深中有淺,淺中亦有深,皮毛血脈固不得為深矣,在軀體之內,豈無舍五臟間神志外亦有深焉者乎?別錄緣其如此,故又補出驅六腑間邪熱一層,六腑中氣之極深者,第一則膽中清凈之氣,其次則腸胃三焦中水谷運行之氣,熱邪干膽中清凈之氣,則為熱泄下利,干腸胃三焦中水谷運行之氣,則為胃中伏熱腸中小蟲。熱泄下利之上,又冠以時氣溫熱者,明下利非由時氣溫熱,其故則在水谷不得為熱泄也。龍膽之功,由淺及深,在淺則去著物之熱,陰陽應象大論曰,陽化氣,陰成形,此天地之規(guī)模,以生人生物者也,惟此能于陽分和化氣之樞,于陰分去成形之累,猶不可謂鐘生氣于病中,化病氣為生氣耶?本經列之上品,治非無由,而后人視為苦寒峻失厥旨,故其續(xù)增主治如黃疸狂煩疥瘡癰腫喉痛等證,盡是有形間病,然能于水中求火之所在,則亦不能不服其苦思深得也。
《本草新編》:龍膽草,味苦澀,氣大寒,陰也,無毒。其功專于利水消濕,除黃疸,其余治目、止痢、退熱、卻腫,皆推廣之言也。但此種過于分利,未免耗氣敗血,水去血又去,濕消氣又消。初起之水濕黃疸用之,不得不亟;久病之水濕黃疸用之,又不可不緩。正未可全恃之為利水神丹、消濕除痹之靈藥也。
或謂龍膽草治濕熱尤利,癉病正濕熱之病也,然用龍膽草以治黃疸,多有不效者,何也?黃疸實不止?jié)駸嶂环N也,有不熱又成黃病者。龍膽草所能治也,龍膽草瀉濕熱,不能瀉不熱之濕也。
或疑龍膽草苦寒,雖為利濕熱之要藥,治黃之癥,不能舍之他求,然多服損胃,黃疸之病未必全消,元氣已失用矣。曰:治濕熱與治虛火大異。濕熱乃熱結膀胱,虛火乃火炎于腎臟。熱結于膀胱,不用龍膽之苦寒,乃膀胱之熱不能下瀉。濕且流于肢體,火炎于腎臟,一用知、柏之苦寒,乃腎臟之火不能下歸,寒且留于脾胃。予辟用黃柏、知母之失,遇大寒之藥,不論其治病之有益無益,盡戒人之不用也,不幾因噎廢食乎。龍膽草治黃疸,余所以教人亟用,而不可緩用也。
或問龍膽草治黃疸,何以有效、有不效?先生謂龍膽草,正治濕熱之黃疸,非濕熱者不能治,然實是濕熱,仍不效,余不得其解也?夫濕熱之不同也,久矣。濕熱入肝者,其熱易散;濕熱入于膽者,其濕難祛。蓋濕熱之邪,無不從膀胱瀉出也。膽主滲入,而不主滲出,膀胱止可瀉膽中已出之濕,不能瀉膽中已入濕熱。故在肝者易見功,在膽者難收效耳。
或問龍膽草不能瀉膽中之濕熱,又用何藥以收功。子曰:瀉濕熱不用龍膽草,余未見其可也。然專用龍膽草,又苦不能去病。惟有如柴胡舒其膽中之氣,便濕熱之邪仍從外滲出,庶幾難于收功者,變?yōu)橐子谑展,龍膽草正不必多用也?br >或疑龍膽草利濕,利熱中之濕也,不識又能利寒中之濕乎?曰:今人利濕,不問寒熱,一見水癥,盡用龍膽草以利濕。不知龍膽能瀉濕熱,又能瀉濕寒,但消濕熱其功速,消濕寒其功緩。速則去濕而元氣不傷,緩乃未免有傷元氣矣。蓋速乃龍膽草不必多用,而緩乃龍膽草勢不得不久用矣。故利濕熱宜用龍膽草,濕寒不宜用龍膽草。
《本草分經》:大苦,大寒,沉陰下行。入肝膽而瀉火,兼入膀胱、腎經,除下焦?jié)駸。酒浸亦能外行、上行?br >《本草思辨錄》:黃芩主少陽之經熱,竹茹主少陽之腑熱,龍膽則主由少陽入厥陰之熱。其味苦中有澀,苦主發(fā),澀主收,即發(fā)即收,其用在少陽者少,在厥陰者多,故用龍膽者皆取其瀉肝。凡肝之熱,有本臟挾膽而熱者,有為膽所侵侮而熱者。龍膽治膽侮肝之熱,能內極于骨間,謂之治肝無愧。以其未全離少陽,故瀉肝之氣熱,不瀉肝之血熱,龍膽之名,所由來也。
《醫(yī)學衷中參西錄》:龍膽草:味苦微酸,性寒,色黃屬土,為胃家正藥。其苦也能降胃氣、堅胃質,其酸也能補益胃中酸汁、消化飲食,凡胃熱氣逆、胃汁短少、不能食者,服之可以開胃進食,西人渾以健胃藥稱之,似欠精細。為其微酸屬木,故又能入膽肝、滋肝血、益膽汁、降肝膽之熱使不上炎,舉凡目疾、吐血、衄血、二便下血、驚癇、眩暈、因肝膽有熱而致病者,皆能翕之。其瀉肝膽實熱之力,數(shù)倍于芍藥,而以斂戢肝膽虛熱,固不如芍藥也。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龍膽草有抗菌、抗寄生蟲作用。龍膽草浸劑(1:4)在試管里對石膏樣毛癬菌星型婦卡氏菌等皮膚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對鉤端螺旋體、綠膿桿菌、變形桿菌、傷寒桿菌也有抑制作用。1:1龍膽草水煎劑在24小時內可使豬蛔蟲麻痹和死亡。
2.  龍膽草有保肝利膽作用。動物實驗證明,龍膽注射液可顯著增加膽汁流量,龍膽苦甙能對抗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小鼠急性肝損傷。
3.  龍膽草有抗炎作用。
4.  龍膽草有健胃作用。試驗表明,食前少量服用龍膽草能刺激胃液分泌,龍膽苦甙也可促進胃瘺犬胃液及游離酸的分泌。
5.  龍膽草有利尿、降壓作用。
6.  龍膽草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7.  龍膽草小劑量時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呈興奮作用,但較大劑量則呈抑制作用。
8.  龍膽草還有升血糖、抑制酶活性作用。
...
醫(yī)學全在線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備06007007號
百度大聯(lián)盟認證綠色會員可信網站 中網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