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狀胬肉是一種因球結膜增生變性所致的慢性眼病,臨床以眥部有一三角形肉膜橫侵角膜為特征,中醫(yī)稱之為“胬肉攀睛”。
本病多見于鼻側,也有在顳側或兩側發(fā)生者,不僅影響外觀,而且沙澀不舒,甚至胬肉可遮蓋瞳孔,影響視力。本病以中老年人較為多見。
[發(fā)病措施]
本病的發(fā)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
1.外界刺激。本病多見于戶外工作者,如農民、漁民、船員、地質工作人員等,可能與長期日光照射,風塵刺激有關。
2.生活習慣。不少胬肉病人有嗜好辛辣食品,抽煙飲酒的習慣,故生活習慣,飲食嗜好也是發(fā)病的一個重要因素。
3.遺傳因素。有文獻報道,部分胬肉病人有家族史,三代數(shù)人均患此病。
中醫(yī)認為本病因心肺兩經(jīng)風熱壅盛;或恣嗜五辛酒漿,脾胃蘊積濕熱,上蒸于目;或心腎陰虛,虛火上炎,均可導致脈絡瘀滯,血壅于眼,變生胬肉。
[臨床表現(xiàn)]
本病初起多無明顯癥狀,或僅微癢微澀。檢查眼部:內眥部或外眥部球結膜增殖變厚,形成一三角形肉膜,侵襲角膜,并向角膜中央發(fā)展。其尖部稱為頭,角膜緣處為頸,球結膜上為體。胬肉上有水平走行的血管。
臨床上本病分為進行性胬肉與靜止性胬肉,前者頭尖體厚,充血明顯,發(fā)展迅速,可侵入角膜中央,遮蔽瞳孔,影響視力;后者胬肉頭鈍圓,色白而菲薄如蠅翅,生長極慢,可持續(xù)十多年無進展,一般停留在角膜緣,不影響視力。
翼狀胬肉須與假性胬肉和瞼裂斑鑒別。
1.假性胬肉:球結膜與角膜間因炎癥或損傷而形成的粘連,分不出頭頸體部,可以發(fā)生在角膜任何部位,呈膜狀或條索狀粘連,不紅不腫,無進展趨勢。
2.瞼裂斑:因瞼裂部球結膜長期暴露,經(jīng)受外界一些理化刺激,而使局部增厚變性,形成近似三角形的黃色隆起,但基底朝向角膜,并不侵犯角膜。
[預防措施]
1.減少理化刺激。長期在戶外工作者應配帶防護用具,如太陽帽,有色眼鏡或變色鏡,避免強光照射,減少風沙煙塵的刺激。
2.糾正不良生活習慣。中老年人飲食以清淡為宜,不要過食辛辣煎燥食品,不要飲烈性酒。抽煙者要戒煙,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節(jié)制房事。中醫(yī)認為房事過度,可耗損腎精,致虛火上炎,而生胬肉,故中老年人要注意節(jié)制房事,保養(yǎng)腎精。
4.凡胬肉初起,即應引起重視,早期用藥治療,控制其發(fā)展。如屬進行性胬肉,則宜手術治之,以免其遮蓋瞳孔,gydjdsj.org.cn/kuaiji/影響視力。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①眼部點用0.5%醋酸可的松眼藥水,或熊膽眼藥水、三黃眼藥水,涂入四環(huán)素可的松眼膏,以消除或減輕結膜炎癥,抑制胬肉的生長,或術后控制復發(fā)。甚者,也可用氫化潑尼松0.5毫升直接注射于胬肉體部。②中藥可用加味導赤散(生地15克、木通10克、淡竹葉6克、黃芩10克、黃連6克、連翹10克、銀花15克、蟬蛻6克、白蒺藜10克、赤芍10克、甘草3克)以清心瀉熱,散瘀通絡。若胬肉充血嚴重者,也可用中成藥黃連上清丸,每次6~9克,1日2次。
2.手術治療。凡進行性胬肉,頭部侵入角膜內2mm以上,或胬肉嚴重影響外觀者,均需手術治療。目前常見的手術方式有如下五種:①胬肉單純切除術。適用于靜止性胬肉和年齡較大患者,復發(fā)趨向較低者。②胬肉切除合并結膜瓣移植術。適宜于進行性胬肉和術后復發(fā)者。③胬肉頭部轉向術。適宜于胬肉寬大且進行性者。④角膜部分板層移植術。適宜于多次手術后復發(fā)和角膜受累嚴重者。⑤胬肉割烙術。適宜于各類胬肉。此手術切除范圍較大,暴露區(qū)鞏膜表面血管被燒灼,術后復發(fā)率較其它術式明顯降低,但手術者的熟練程gydjdsj.org.cn/Article/度和技能要求較高。
3.冷凍療法。對于反復發(fā)作的胬肉,藥物不能控制,手術不能根除者,可用冷凍療法,使其萎縮變薄,由進行性胬肉轉變?yōu)殪o止性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