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醫(yī)師
藥師
護(hù)士
衛(wèi)生資格
高級(jí)職稱
住院醫(yī)師
畜牧獸醫(yī)
醫(yī)學(xué)考研
醫(yī)學(xué)論文
醫(yī)學(xué)會(huì)議
考試寶典
網(wǎng)校
論壇
招聘
最新更新
網(wǎng)站地圖
中醫(yī)理論中醫(yī)臨床診治中醫(yī)藥術(shù)語標(biāo)準(zhǔn)中國方劑數(shù)據(jù)庫中醫(yī)疾病數(shù)據(jù)庫OCT說明書不良反應(yīng)中草藥圖譜藥物數(shù)據(jù)藥學(xué)下載
您現(xiàn)在的位置: 醫(yī)學(xué)全在線 > 中醫(yī)理論 > 民間中醫(yī) > 正文:陜西標(biāo)準(zhǔn)3
    

本草求真:陜西標(biāo)準(zhǔn)3

序言
-----------目錄
-----------前言
-----------人參
renshen
【處方常用名】高麗參、白糖參、人參須、白人參、紅人參。
【炮制方法】各種人參均須去蘆。
紅人參:蒸軟,趁熱切斜薄片;
白人參:須軟切斜薄片,晾干;
白糖參:剪成小塊;
人參須:切段;
【性味】甘、微苦、溫。
【功能】大補(bǔ)元?dú),固脫生津,寧神益智?br >【主治】元?dú)馓撊,少食倦怠?a class="channel_keylink" href="http://www.gydjdsj.org.cn/tcm/2010/20100519233253_331133.shtml" target="_blank">自汗暴脫,津液不足,虛咳喘促,驚悸健忘。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高麗參、白糖參,人參須按要求付給,余付人參。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畏靈脂。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密閉,防蛀。


九節(jié)菖蒲
jiujiechangpu
【處方常用名】菖蒲。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
【性味】辛、溫。
【功能】開竅祛痰,化濕和中。
【主治】痰迷神昏,驚簡癲狂,耳聾健忘,胃呆食少,噤痢,白帶。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干燥處,防霉、蛀。


貝母
chuanbeimu

【處方常用名】太貝、尖貝、川貝、新貝。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去心,用時(shí)搗碎。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散結(jié)潤肺,止嗽化痰。
【主治】心胸郁結(jié),虛勞咳嗽,肺肺痿。
【炮制目的】去心,免煩。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克。
【處方應(yīng)付】注明尖貝、太貝按要求付給,余付川貝母
【注意事項(xiàng)】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川芎
chuanxiong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6-7成,撈出,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行氣,活血,散風(fēng)、止痛。
【主治】頭痛,胸脅腹痛,寒痹筋攣,肝氣郁結(jié),痛經(jīng),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癰疽瘡瘍。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川烏
chuanwu
【處方常用名】生川烏、生烏頭、川烏片、制川烏。
【炮制方法】生川烏: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制川烏:取凈生川烏與甘草,用清水泡漂(一般夏5天,春秋6天冬7天),每天換水2次,
不換配料,至透,撈出,與配料共置國內(nèi)加水煮至內(nèi)無白心,嚼之微麻舌,取出曬至5成干,
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每生川烏100斤,泡時(shí)用甘草5斤,煮時(shí)用甘草、生各5斤。
【性味】辛、溫、有大毒。
【功能】除寒濕、去風(fēng)邪、通經(jīng)絡(luò),止冷痛。
【主治】風(fēng)寒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大寒腹痛。
【炮制目的】甘草、生將制:減低毒性。
【用法與用量】制川烏1-2錢或3-6g;生川烏按毒性中藥管理。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生者,付制川烏。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忌服,反貝母、半夏、栝樓白芨、白蘞,畏犀牛角。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牛膝
chuanniuxi
【處方常用名】牛膝、蒸牛膝。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去蘆,清水淘凈,微晾,用黃酒拌勻至吸盡,
置容器內(nèi)蒸約1小時(shí),取出,切薄片,曬干,亦有生用。每川牛膝100斤,用黃酒20斤。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祛風(fēng),利濕,通經(jīng),活血。
【主治】腰膝疼痛,閉經(jīng),癥瘕,血淋。
【炮制目的】酒制:增強(qiáng)活血。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生者,付蒸川牛膝。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忌服。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山藥
shanyao
【處方常用名】生山藥、懷山藥、炒山藥。
【炮制方法】生山藥: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6-7成,撈出,潤透,曬至五成干,
                   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厚片,曬干。
        炒山藥:將鍋加熱至微紅,撒入麩皮,到如山藥片,武火炒至色變微黃,
                   及時(shí)取出,篩去麩皮。每山藥100斤,用麩皮10斤。
【性味】干、平。
【功能】益肺健脾,滋腎濇精。
【主治】食少倦怠,滯瀉久痢,虛勞咳嗽,遺精帶下,小便頻數(shù)。
【炮制目的】生用:益陰;麩炒:健脾胃。
【用法與用量】3-5錢或9-15克。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炒者,付生山藥。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山豆根
shandougen
【處方常用名】豆根、豆根片。
【炮制方法】 揀凈雜質(zhì),去蘆,清水泡7-8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性味】 苦、寒。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咽喉腫痛,牙痛,諸瘡熱毒。
【用法與用量】 1-3錢或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山奈
shannai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性味】 辛、溫。
【功能】 溫中辟穢,散寒除濕。
【主治】 心腹冷痛,寒濕霍亂,風(fēng)蟲牙痛。
【用法與用量】 1-2錢或3-6克。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慈姑
shancigu
【處方常用名】茅茨菇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性味】甘、微辛、寒。
【功能】清熱解毒,瘰疬、消腫。
【主治】癰腫,疔毒,外治蛇蟲咬傷。
【用法與用量】0.8-1.5錢或2.4-4.5g。外用適量,以醋磨汁敷患處。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大戟
daji
【處方常用名】紅芽大戟、杭大戟、醋大戟。
【炮制方法】 生大戟: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潤透,切段,曬干。
            醋大戟:取凈大戟,加醋拌勻至吸凈,置鍋內(nèi)文火炒至微干,
            取出,晾干。或以凈大戟與醋共煮至醋盡,取出、曬干。
            每大戟100斤,用醋20-25斤。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 瀉水逐飲。
【主治】 水腫脹滿,痰飲積聚。
【炮制目的】 醋制:減低毒性。
【用法與用量】 0.5-1錢或1.5-3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生者,付醋大戟。
【注意事項(xiàng)】體弱及孕婦忌服,反甘草。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大黃
dahuang
【處方常用名】生軍、西大黃、川軍、熟大黃、酒大黃、焦大黃。
【炮制方法】 生大黃: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略泡,撈出,浸潤至透,切薄片或小塊,曬干。
            熟大黃:取大黃小塊,黃酒拌勻至吸盡,反復(fù)蒸曬至斷面成黑褐色,曬干。每大黃100斤,用黃酒25斤。
            酒大黃:取大黃片,黃酒拌勻,稍潤,置鍋內(nèi)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大黃100斤,用黃酒12斤。
            焦大黃:取大黃片,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焦褐色,噴水少許,取出,晾干。
【性味】 苦、寒。
【功能】 瀉實(shí)熱,破積滯,行瘀血。
【主治】 實(shí)熱便秘,譫語發(fā)狂,食積痞滿,痢疾初起,腹痛后重,濕熱發(fā)黃,經(jīng)閉,癥瘕,外治癰腫疔毒,燙火灼傷。
【炮制目的】 熟用:緩和其寒性,瀉下力較緩;酒炒:引藥上行,清頭目風(fēng)熱;炒焦:止血。
【用法與用量】 1.5-5錢或4.5-15g。外用適量,研末醋調(diào)敷患處。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內(nèi)服宜慎。
【處方應(yīng)付】注明熟、酒、焦者按要求付給,余付大黃片。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三七
sanqi
【處方常用名】廣三七、漢三七、三七粉。
【炮制方法】 原藥碾為細(xì)粉。
【性味】 甘、微苦、溫。
【功能】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主治】 吐血、衄血、咳血、便血、血崩,跌打損傷,金瘡出血,產(chǎn)后血暈,淤血腹痛。
【用法與用量】沖服0.5-1.5錢或1.5-4.5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三棱
sanleng                                                                                                                [][]【處方常用名】荊三棱、生三棱、醋三棱。                                                                               
【炮制方法】生三棱: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7-8成,撈出,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
        醋三棱:取三棱片,加醋拌勻,微晾,置鍋內(nèi)炒至微黃色,取出,晾干,每三棱片100斤,用醋10-15斤。
【性味】苦、平。
【功能】破血行氣,消積,通經(jīng)止痛。
【主治】 癥痂積聚,氣血凝滯,胸腹脹痛,經(jīng)閉腹痛,產(chǎn)后淤血。
【炮制目的】醋制:緩和破血烈性,并增強(qiáng)止痛消淤。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忌服,畏牙硝。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生者,付醋三棱。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茯苓
tufuling
【處方常用名】土苓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出去須根,,輕水浸泡(按季節(jié)不同每一至三天換一次水,防水發(fā)臭)至透,撈出,切薄片,曬干。產(chǎn)地已切好片者,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
【性味】甘淡平。
【功能】利濕、解毒。
【主治】楊梅毒瘡、筋骨攣痛,解汞毒。  
【用法與用量】0.5-1兩或15-30g。
【注意事項(xiàng)】服藥時(shí)忌飲茶。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土貝母
tubeimu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性味】苦、微寒。
【功能】消腫解毒,破結(jié)斂瘡。
【主治】癰疽惡瘡,痰咳,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干姜
ganjiang
【處方常用名】炮姜姜炭。
【炮制方法】干姜: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4-5成,撈出,潤透, 切薄片或小塊,曬干。
        炮姜:取沙子置鍋內(nèi)加熱,到如干姜片或塊,炒至鼓裂,取出篩凈沙子。
        姜炭:取干姜塊,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外呈焦黑色,內(nèi)呈焦褐色,須存性,噴水少許,取出,晾涼。
【性味】辛、熱。
【功能】溫中逐寒,回陽通脈。
【主治】心腹冷痛,寒濕吐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fēng)寒濕痹。
【炮制目的】生用:發(fā)散;炮:守中;姜炭:止血。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g。
【處方應(yīng)付】 注明炮炭者,按要求付給,余付干姜。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內(nèi)服宜慎,炒炭防復(fù)燃。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千年健
qiannianjian【處方常用名】年健、廣年健。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6-7成,撈出潤透,切斜薄片,曬干。
【性味】辛苦溫
【功能】散風(fēng)寒,強(qiáng)筋骨,止痛。
【主治】風(fēng)寒濕痹,肢節(jié)酸痛,麻木拘攣,筋骨疼痛,半身不遂。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麻
tianma
【處方常用名】明天麻、川天麻。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溫水泡至7成,撈出潤透,切斜薄片,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祛諸風(fēng),定驚癇。
【主治】頭昏眩暈,言語塞濇,半身不遂,四肢拘攣,驚風(fēng)癲癇。  
【用法與用量】 1-3錢或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南星
tiannanxing
【處方常用名】生南星,制南星,南星片,南星。
【炮制方法】生天南星: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曬干,用時(shí)搗碎。
        制南星:取凈天南星,大小分開,與配料用清水泡漂,(一般夏5天,春秋6天,冬7天,)每天換水2-3次,不換配料,至水清不起白沫時(shí),撈出與配料共置鍋內(nèi)加水煮至內(nèi)無白心,嚼之微麻舌,取出,曬至5成干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
        每天南星100斤,泡時(shí)加皂角、甘草各5斤,煮時(shí)加白礬、生姜各5斤。
【性味】辛苦溫有毒。
【功能】祛風(fēng),解痙,化痰,燥濕,消腫。
【主治】中風(fēng)痰壅,口眼歪斜,傷風(fēng),小兒風(fēng)痰驚癇,外治散結(jié)消腫,瘡腫痛。
【炮制目的】生用:消腫止痛,制:減低毒性,增強(qiáng)去痰作用。
【用法與用量】制天南星:0.8-1.5錢或2.4-4.5g。生天南星:按毒性中藥管理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生者,付制天南星。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葵子
tiankuizi
【處方常用名】紫背天葵。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曬干。
【性味】 甘寒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 癰疽腫毒,疔瘡瘰痢,,蛇蟲咬傷。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花
tianhuafen【處方常用名】花粉、栝樓根。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5-6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性味】甘酸寒。
【功能】降火潤燥,生精止渴。
【主治】消渴黃疸,熱病口渴,乳癰瘺,排膿消腫。
【用法與用量】3-4錢或9-12g。
【注意事項(xiàng)】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門冬
tianmendong
【處方常用名】天冬。
【炮制方法】 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潤透,稍晾,切薄片,曬干。
【性味】甘苦寒。
【功能】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主治】虛勞咳嗽,肺癰肺痿,肺癰,吐血,消渴,津枯便秘。
【用法與用量】2-4錢或6-12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升麻
shengma
【處方常用名】綠升麻、炙升麻。
【炮制方法】升麻: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6-7成,洗凈,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炙升麻:取蜂蜜置鍋內(nèi)化開,到如升麻片,不斷翻動(dòng),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晾涼。每升麻100斤,用蜂蜜25斤。
【性味】甘辛微苦。
【功能】 散風(fēng)解毒,升陽透斑疹。
【主治】 時(shí)氣疫疬,陽明頭痛,喉痛,斑疹,風(fēng)熱瘡瘍,中氣下陷,久瀉脫肛。
【炮制目的】蜜炙:緩和升發(fā)作用。
【用法與用量】0.8-1.5錢或2.4-4.5g。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炙者,付生升麻。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丹參
danshen
【處方常用名】紫丹參、醋丹參、酒丹參、丹參炭。
【炮制方法】丹參: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醋丹參:取丹參片,加醋拌勻,微潤,置鍋內(nèi)文火微炒。取出晾涼。
        每丹參100斤,用醋10斤。
        酒丹參:炒法及輔料量同醋丹參。
        丹參炭:取丹參片,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焦黑色,須存性,噴水少許,取出,晾涼。
【性味】苦、微寒。
【功能】祛瘀生新,活血調(diào)經(jīng)。
【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行經(jīng)腹痛,癰腫丹毒。
【炮制目的】 醋炒:入肝止痛;酒炒:增強(qiáng)活血化瘀;炭炒:止血。
【用法與用量】3-5錢或9-15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醋、酒、炭者,按要求付給,余付丹參。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巴戟
bajitian
【處方常用名】巴戟天、巴戟肉,鹽巴戟。
【炮制方法】巴戟天:揀去雜質(zhì),清水泡至5成,洗凈,置蒸籠內(nèi)蒸軟,取出,除去木心,切段,曬干。
      鹽巴戟天:取凈巴戟天段,鹽水噴勻,微潤,文火微炒,取出,曬干。
      每巴戟天100斤,用鹽2.5斤。
【性味】 辛甘微溫。
【功能】 補(bǔ)腎陽,強(qiáng)筋骨,去風(fēng)濕。
【主治】 陽痿,腰膝酸軟,少腹冷痛,風(fēng)寒濕痹。
【炮制目的】 鹽炒:入腎,增強(qiáng)補(bǔ)腎作用。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生者,付鹽巴戟天。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霉、蛀。



木香
muxiang
【處方常用名】廣木香、新木香、云木香、煨木香、川木香
【炮制方法】廣木香: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置容器內(nèi),用少量水浸潤至透,渥一天,切薄順長片,晾干。
        川木香: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至5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晾干。
        煨木香:取麩皮置鍋內(nèi)加熱后,倒入廣木香片,文火炒至微變色,取出,篩去麩皮,晾涼。
    每廣木香100斤,用麩皮20斤。
【性味】 辛溫苦。
【功能】 理氣止痛,溫中和胃。
【主治】 中寒氣滯,胸腹脹滿,嘔吐泄瀉,里急后重。
【炮制目的】 煨:緩和行氣,增強(qiáng)瀉痢。
【用法與用量】0.5-1.5錢或1.5-4.5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廣、新者,付云木香,注明煨付煨木香,余付川木香。
【注意事項(xiàng)】廣木香避免泡水,否則氣味耗損,影響療效。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烏藥
wuyao
【處方常用名】臺(tái)烏、臺(tái)烏藥、天臺(tái)烏。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透,(根據(jù)季節(jié),注意換水,防治發(fā)臭),撈出,切薄片,曬干。
        產(chǎn)地加工好的,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
【性味】辛溫。
【功能】順氣,祛寒,止痛。
【主治】胸腹脹痛,脘腹冷痛,疝痛。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姜黃
pianjianghuang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曬干,用時(shí)搗碎。
【性味】 辛苦溫。
【功能】 行氣,破瘀,通經(jīng)止痛。
【主治】癥瘕血塊,月經(jīng)不調(diào),胸脅脹痛。
【用法與用量】0.8-3錢或2.4-9g。
【貯藏】置干燥處。



白藥
baiyaozi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剪去須毛,清水泡至6成,洗凈,撈出,潤透,切厚片,曬干。
【性味】微苦,平,有小毒。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咽喉腫痛,喉痹,咳嗽吐血,金瘡出血。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干燥處。



白術(shù)
baizhu
【處方常用名】生白術(shù)、炒白術(shù)、土白術(shù)、焦白術(shù)。
【炮制方法】 生白術(shù):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至7成,撈出,潤透,切薄順長片,曬干。
          土白術(shù):取細(xì)黃土,置鍋內(nèi)加熱至發(fā)泡,倒入白術(shù)片,武火炒至掛勻土色,發(fā)出香氣,取出,篩凈黃土。
        每白術(shù)100斤,用黃土約150斤。
麩炒白術(shù):將鍋加熱至微紅,撒入麩皮,倒入白術(shù)片,武火炒至黃色,,取出,篩去麩皮。
         每白術(shù)100斤,用麩皮15斤。
焦白術(shù):取出白術(shù)片,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焦褐色,取出,晾涼。
【性味】 甘苦溫。
【功能】 補(bǔ)脾,燥濕,和中。
【主治】 脾虛勞倦,食少泄瀉,水腫,痰飲,自汗。
【炮制目的】 土炒:補(bǔ)脾止瀉;麩炒:醒脾和胃;炒焦:和中止血。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生、土、焦者,按要求付給,余付麩炒白術(shù)。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白及
baiji
【處方常用名】百計(jì)片。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至6成,撈出,置籠內(nèi)蒸透,取出,切薄片,曬干。
【性味】苦平。
【功能】補(bǔ)肺生肌,止血斂瘡。
【主治】肺虛吐血,衄血,肺癰,肺痿,癰腫,外敷燙火傷,金瘡。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亦可研末沖服。
【注意事項(xiàng)】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芷
baizhi
【處方常用名】白芷片、香白芷、杭白芷。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至6成,洗凈,撈出,潤透,稍晾,切薄片,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祛風(fēng)散濕,活血止痛,排膿。
【主治】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牙痛,鼻淵,癰疽疫毒,皮膚瘙癢。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注意事項(xiàng)】泡時(shí)勿使傷水。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白芍
baishao
【處方常用名】生白芍、杭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
【炮制方法】生白芍: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6-7成,撈出,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
炒白芍:將鍋加熱至微紅,,撒入麩皮,倒入白芍,武火炒至微黃色,迅速取出,篩去麩皮。
每白芍100斤,用麩皮10斤。
酒白芍:取白芍片,黃酒噴勻,微潤,置鍋內(nèi)文火微炒,取出,晾干。
每白芍100斤,用酒10斤。
醋白芍:炒法及輔料同酒白芍。
【性味】 苦酸微寒。
【功能】 柔干止痛,養(yǎng)血斂陰。
【主治】 腹痛瀉痢,腰脅腹痛,四肢攣急,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
【炮制目的】 麩炒:減輕寒性,調(diào)和肝脾,酒炒:增強(qiáng)活血;醋炒:增強(qiáng)止痛。
【用法與用量】 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酒、炒、醋者,按要求付給,余付生白芍。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霉。

白前
baiqian
【處方常用名】炙白前。
【炮制方法】白前: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莖,清水洗凈,撈出,潤透,切段,曬干。
        炙白前:取蜂蜜置鍋內(nèi)化開,倒入白前,不斷翻動(dòng),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曬干。
        每白前100斤,用蜂蜜20斤。
【性味】 辛甘微寒。
【功能】 瀉肺降氣,化痰止咳。
【主治】 喘嗽多痰,胸脅脹悶,新久咳嗽。
【炮制目的】蜜炙:增強(qiáng)潤肺止咳。
【用法與用量】 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炙者,付白前。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薇
baiwei

【處方常用名】香白薇。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莖,清水洗凈,撈出,潤透,切段,曬干。
【性味】 苦咸寒。
【功能】 清血熱,利小便。
【主治】 陰虛發(fā)熱,風(fēng)溫灼熱,產(chǎn)后虛煩,,嘔逆,小便淋漓。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蘞
bailian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潤透,切厚片,曬干。
【性味】苦平。
【功能】瀉火,散結(jié),解毒,生肌,止痛。
【主治】癰腫瘡毒,瘰痢,痔瘺,瘡口不斂。  
【用法與用量】0.8-2錢或2.4-6g;外用適量,研末涂患處
【注意事項(xiàng)】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頭翁
baitouweng
【處方常用名】頭翁。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4-5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性味】苦寒。
【功能】清涼止血,止痛解毒。
【主治】外治熱毒血痢,鼻衄,血痔。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茅
baimaogen
【處方常用名】毛根,毛根炭。
【炮制方法】 白茅根: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潤透,切段,曬干,簸凈須毛。
毛根炭:取凈毛根,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焦黑色,須存性,噴水少許,取出晾涼。
【性味】甘寒。
【功能】 清熱涼血,利水通淋。
【主治】 內(nèi)熱煩渴,吐血,衄血,小便不利,熱淋尿血
【炮制目的】炭炒:增強(qiáng)止血。
【用法與用量】3-5錢或9-15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炭者,付白茅根。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忌服,炒炭防復(fù)燃。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甘松
gansong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切段,篩凈灰屑。
【性味】 甘溫。
【功能】理氣開郁,散寒辟穢。
【主治】開竅止痛,胸悶氣郁,心腹脹痛,胃痛嘔吐。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貯藏】置干燥處。

甘草
gancao
【處方常用名】生甘草、粉甘草、炙甘草。
【炮制方法】甘草(帶皮):揀凈雜質(zhì),粗細(xì)分開,清水泡6-7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粉甘草:清水淘凈,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炙甘草:取蜂蜜置鍋內(nèi)化開,倒入甘草,不斷翻動(dòng),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晾涼。
每甘草100斤,用蜂蜜30斤。
【性味】甘平。
【功能】 補(bǔ)脾胃,潤肺,清熱解毒。
【主治】 脾胃虛弱,咳嗽,心悸,癰疽腫毒,小兒胎毒。
【炮制目的】 生用清熱解毒;炙后:溫中補(bǔ)氣。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炙者,付甘草。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甘遂
gansui
【處方常用名】制甘遂。
【炮制方法】 生甘遂:揀凈雜質(zhì),除去須根,剪段。
            制甘遂:取甘遂段,加醋拌勻至吸凈,置鍋內(nèi)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涼。
            每甘遂100斤,用醋30斤。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消腫,瀉水飲。
【主治】水腫脹滿,痰飲積聚,面目浮腫。
【炮制目的】醋制:減低毒性。
【用法與用量】制甘遂2-5分或0.6-1.5g;生甘遂:按毒性中藥管理。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生者,付制甘遂。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沙參
beishashen
【處方常用名】沙參、條沙參、遼沙參。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迅速撈出,潤透,稍晾,切段,曬干。
【性味】甘、苦、微寒。
【功能】養(yǎng)陰清肺,止咳祛痰。
【主治】肺陰不足,虛熱咳嗽,久咳肺痿。  
【用法與用量】 1-3錢或3-9g。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玉竹
yuzhu
【處方常用名】炙玉竹、葳蕤。
【炮制方法】玉竹: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迅速撈出,潤透,稍晾,切段,曬干。
        炙玉竹:取蜂蜜置鍋內(nèi)化開,倒入玉竹片,不斷翻動(dòng),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晾涼。  
【性味】甘、微寒。
【功能】養(yǎng)陰潤燥,止渴生津。
【主治】熱病傷陰,熱煩,口干,咽燥,肺熱干咳。
【炮制目的】蜜炙:增強(qiáng)滋陰潤燥。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炙者,付玉竹。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玄參
xuanshen
【處方常用名】元參、黑元參、蒸元參。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去蘆,大小分開,洗凈撈出,潤透,置蒸籠內(nèi)斷面成黑色,取出,切薄片,晾干。
【性味】苦咸微寒。
【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
【主治】熱病煩渴,發(fā)斑,咽喉腫痛,瘰癘,便秘。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仙茅
xianmao
【處方常用名】仙茅參。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黃酒拌勻,微潤,置鍋內(nèi)文火炒成微干,取出,晾涼。
       每仙茅100斤,用黃酒10斤。
【性味】辛、苦、甘、微溫。
【功能】壯陽暖精,散寒除痹。
【主治】命門火衰,陽痿遺精,筋骨痿弱,腰腳冷痹。
【炮制目的】酒炒:增強(qiáng)散寒暖精。
【用法與用量】 0.5--3錢或1.5--9克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半夏banxia
【處方常用名】生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炮制方法】生半夏: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姜半夏:取凈半夏,清水泡漂(一般夏5天,春秋7天,冬10天),每天換水一次,
        夏天二次,撈出,與配料共置鍋內(nèi)加水煮至內(nèi)無白心,嚼之微麻舌取出,晾涼,
        蓋渥至表面析出一層白礬,淘凈,如此反復(fù)2-3次,切薄片,曬干。
        每半夏100斤,用生姜10斤,甘草、皂角各5斤,白礬10斤。
        法半夏:取凈半夏清水泡漂(一般夏7天,春秋10天,冬14天),撈出,置缸內(nèi),
        以一層半夏,一層配料鋪平,從上面澆       水淹沒,使石灰塊泛開,約1小時(shí),
        加大量水,每日攪拌一次至發(fā)透,撈出,清水洗凈石灰,揀去雜質(zhì),曬干,用時(shí)搗碎。
        每半夏100斤,用甘草、皂角各5斤,生姜10斤,石灰塊30斤。
【性味】辛溫有毒。
【功能】燥濕化痰,將逆除痞。
【主治】痰濕水飲,胸膈脹滿,嘔吐咳喘,頭痃,頭痛。
【炮制目的】姜制:減低毒性,增強(qiáng)止嘔;法制:增強(qiáng)燥濕化痰。
【用法與用量】制半夏:1.5-3錢或4.5-9g,生半夏按毒性中藥管理。
【處方應(yīng)付】注明生、法者,按要求付給,余付姜半夏。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內(nèi)服宜慎,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生姜
shengjiang
【處方常用名】姜、鮮姜、煨生姜。
【炮制方法】生姜:洗凈泥土,用時(shí)切薄片。煨生姜:取凈生姜用綿紙包裹數(shù)層,蘸水令濕,埋于熱灰中,煨熟,取出,除去紙,切薄片。
【性味】辛溫。
【功能】 溫中止嘔,發(fā)表散寒,解毒。
【主治】 外感表癥,頭痛鼻塞,嘔吐,解半夏、南星毒。
【炮制目的】煨后:暖胃和中,減低發(fā)散作用。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煨者,付生姜。
【貯藏】埋于沙土內(nèi),防凍。


一、根和根莖類


人參
renshen
【處方常用名】高麗參、白糖參、人參須、白人參、紅人參。
【炮制方法】各種人參均須去蘆。
紅人參:蒸軟,趁熱切斜薄片;
白人參:須軟切斜薄片,晾干;
白糖參:剪成小塊;
人參須:切段;
【性味】甘、微苦、溫。
【功能】大補(bǔ)元?dú),固脫生津,寧神益智?br >【主治】元?dú)馓撊,少食倦怠,自汗暴脫,津液不足,虛咳喘促,驚悸健忘。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高麗參、白糖參,人參須按要求付給,余付人參。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畏五靈脂。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密閉,防蛀。


九節(jié)菖蒲
jiujiechangpu
【處方常用名】菖蒲。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
【性味】辛、溫。
【功能】開竅祛痰,化濕和中。
【主治】痰迷神昏,驚簡癲狂,耳聾健忘,胃呆食少,噤痢,白帶。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干燥處,防霉、蛀。


川貝母
chuanbeimu

【處方常用名】太貝、尖貝、川貝、新貝。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去心,用時(shí)搗碎。
【性味】苦、甘、微寒。
【功能】散結(jié)潤肺,止嗽化痰。
【主治】心胸郁結(jié),虛勞咳嗽,肺癰肺痿。
【炮制目的】去心,免煩。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克。
【處方應(yīng)付】注明尖貝、太貝按要求付給,余付川貝母。
【注意事項(xiàng)】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川芎
chuanxiong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6-7成,撈出,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行氣,活血,散風(fēng)、止痛。
【主治】頭痛,胸脅腹痛,寒痹筋攣,肝氣郁結(jié),痛經(jīng),經(jīng)閉,月經(jīng)不調(diào),癰疽瘡瘍。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川烏
chuanwu
【處方常用名】生川烏、生烏頭、川烏片、制川烏。
【炮制方法】生川烏: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制川烏:取凈生川烏與甘草,用清水泡漂(一般夏5天,春秋6天冬7天),每天換水2次,
不換配料,至透,撈出,與配料共置國內(nèi)加水煮至內(nèi)無白心,嚼之微麻舌,取出曬至5成干,
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每生川烏100斤,泡時(shí)用甘草5斤,煮時(shí)用甘草、生姜各5斤。
【性味】辛、溫、有大毒。
【功能】除寒濕、去風(fēng)邪、通經(jīng)絡(luò),止冷痛。
【主治】風(fēng)寒濕痹,關(guān)節(jié)疼痛,手足拘攣,半身不遂,大寒腹痛。
【炮制目的】甘草、生將制:減低毒性。
【用法與用量】制川烏1-2錢或3-6g;生川烏按毒性中藥管理。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生者,付制川烏。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忌服,反貝母、半夏、栝樓、白芨、白蘞,畏犀牛角。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川牛膝
chuanniuxi
【處方常用名】牛膝、蒸牛膝。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去蘆,清水淘凈,微晾,用黃酒拌勻至吸盡,
置容器內(nèi)蒸約1小時(shí),取出,切薄片,曬干,亦有生用。每川牛膝100斤,用黃酒20斤。
【性味】甘、微苦、平。
【功能】祛風(fēng),利濕,通經(jīng),活血。
【主治】腰膝疼痛,閉經(jīng),癥瘕,血淋。
【炮制目的】酒制:增強(qiáng)活血。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生者,付蒸川牛膝。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忌服。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山藥
shanyao
【處方常用名】生山藥、懷山藥、炒山藥。
【炮制方法】生山藥: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6-7成,撈出,潤透,曬至五成干,
                   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厚片,曬干。
        炒山藥:將鍋加熱至微紅,撒入麩皮,到如山藥片,武火炒至色變微黃,
                   及時(shí)取出,篩去麩皮。每山藥100斤,用麩皮10斤。
【性味】干、平。
【功能】益肺健脾,滋腎濇精。
【主治】食少倦怠,滯瀉久痢,虛勞咳嗽,遺精帶下,小便頻數(shù)。
【炮制目的】生用:益陰;麩炒:健脾胃。
【用法與用量】3-5錢或9-15克。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炒者,付生山藥。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山豆根
shandougen
【處方常用名】豆根、豆根片。
【炮制方法】 揀凈雜質(zhì),去蘆,清水泡7-8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性味】 苦、寒。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咽喉腫痛,牙痛,諸瘡熱毒。
【用法與用量】 1-3錢或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山奈
shannai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性味】 辛、溫。
【功能】 溫中辟穢,散寒除濕。
【主治】 心腹冷痛,寒濕霍亂,風(fēng)蟲牙痛。
【用法與用量】 1-2錢或3-6克。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山慈姑
shancigu
【處方常用名】茅茨菇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性味】甘、微辛、寒。
【功能】清熱解毒,瘰疬、消腫。
【主治】癰腫,疔毒,外治蛇蟲咬傷。
【用法與用量】0.8-1.5錢或2.4-4.5g。外用適量,以醋磨汁敷患處。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大戟
daji
【處方常用名】紅芽大戟、杭大戟、醋大戟。
【炮制方法】 生大戟: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潤透,切段,曬干。
            醋大戟:取凈大戟,加醋拌勻至吸凈,置鍋內(nèi)文火炒至微干,
            取出,晾干;蛞詢舸箨c醋共煮至醋盡,取出、曬干。
            每大戟100斤,用醋20-25斤。
【性味】 苦寒有毒。
【功能】 瀉水逐飲。
【主治】 水腫脹滿,痰飲積聚。
【炮制目的】 醋制:減低毒性。
【用法與用量】 0.5-1錢或1.5-3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生者,付醋大戟。
【注意事項(xiàng)】體弱及孕婦忌服,反甘草。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大黃
dahuang
【處方常用名】生軍、西大黃、川軍、熟大黃、酒大黃、焦大黃。
【炮制方法】 生大黃: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略泡,撈出,浸潤至透,切薄片或小塊,曬干。
            熟大黃:取大黃小塊,黃酒拌勻至吸盡,反復(fù)蒸曬至斷面成黑褐色,曬干。每大黃100斤,用黃酒25斤。
            酒大黃:取大黃片,黃酒拌勻,稍潤,置鍋內(nèi)文火微炒,取出,晾干。每大黃100斤,用黃酒12斤。
            焦大黃:取大黃片,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焦褐色,噴水少許,取出,晾干。
【性味】 苦、寒。
【功能】 瀉實(shí)熱,破積滯,行瘀血。
【主治】 實(shí)熱便秘,譫語發(fā)狂,食積痞滿,痢疾初起,腹痛后重,濕熱發(fā)黃,經(jīng)閉,癥瘕,外治癰腫疔毒,燙火灼傷。
【炮制目的】 熟用:緩和其寒性,瀉下力較緩;酒炒:引藥上行,清頭目風(fēng)熱;炒焦:止血。
【用法與用量】 1.5-5錢或4.5-15g。外用適量,研末醋調(diào)敷患處。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內(nèi)服宜慎。
【處方應(yīng)付】注明熟、酒、焦者按要求付給,余付大黃片。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三七
sanqi
【處方常用名】廣三七、漢三七、三七粉。
【炮制方法】 原藥碾為細(xì)粉。
【性味】 甘、微苦、溫。
【功能】 散瘀止血,消腫定痛。
【主治】 吐血、衄血、咳血、便血、血崩,跌打損傷,金瘡出血,產(chǎn)后血暈,淤血腹痛。
【用法與用量】沖服0.5-1.5錢或1.5-4.5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三棱
sanleng                                                                                                                [][]【處方常用名】荊三棱、生三棱、醋三棱。                                                                               
【炮制方法】生三棱: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7-8成,撈出,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
        醋三棱:取三棱片,加醋拌勻,微晾,置鍋內(nèi)炒至微黃色,取出,晾干,每三棱片100斤,用醋10-15斤。
【性味】苦、平。
【功能】破血行氣,消積,通經(jīng)止痛。
【主治】 癥痂積聚,氣血凝滯,胸腹脹痛,經(jīng)閉腹痛,產(chǎn)后淤血。
【炮制目的】醋制:緩和破血烈性,并增強(qiáng)止痛消淤。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忌服,畏牙硝。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生者,付醋三棱。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土茯苓
tufuling
【處方常用名】土苓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出去須根,,輕水浸泡(按季節(jié)不同每一至三天換一次水,防水發(fā)臭)至透,撈出,切薄片,曬干。產(chǎn)地已切好片者,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
【性味】甘淡平。
【功能】利濕、解毒。
【主治】楊梅毒瘡、筋骨攣痛,解汞毒。  
【用法與用量】0.5-1兩或15-30g。
【注意事項(xiàng)】服藥時(shí)忌飲茶。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土貝母
tubeimu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性味】苦、微寒。
【功能】消腫解毒,破結(jié)斂瘡。
【主治】癰疽惡瘡,痰咳,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干姜
ganjiang
【處方常用名】炮姜、姜炭。
【炮制方法】干姜: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4-5成,撈出,潤透, 切薄片或小塊,曬干。
        炮姜:取沙子置鍋內(nèi)加熱,到如干姜片或塊,炒至鼓裂,取出篩凈沙子。
        姜炭:取干姜塊,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外呈焦黑色,內(nèi)呈焦褐色,須存性,噴水少許,取出,晾涼。
【性味】辛、熱。
【功能】溫中逐寒,回陽通脈。
【主治】心腹冷痛,寒濕吐瀉,肢冷脈微,寒飲喘咳,風(fēng)寒濕痹。
【炮制目的】生用:發(fā)散;炮:守中;姜炭:止血。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g。
【處方應(yīng)付】 注明炮炭者,按要求付給,余付干姜。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內(nèi)服宜慎,炒炭防復(fù)燃。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千年健
qiannianjian【處方常用名】年健、廣年健。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6-7成,撈出潤透,切斜薄片,曬干。
【性味】辛苦溫
【功能】散風(fēng)寒,強(qiáng)筋骨,止痛。
【主治】風(fēng)寒濕痹,肢節(jié)酸痛,麻木拘攣,筋骨疼痛,半身不遂。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麻
tianma
【處方常用名】明天麻、川天麻。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溫水泡至7成,撈出潤透,切斜薄片,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祛諸風(fēng),定驚癇。
【主治】頭昏眩暈,言語塞濇,半身不遂,四肢拘攣,驚風(fēng)癲癇。  
【用法與用量】 1-3錢或3-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南星
tiannanxing
【處方常用名】生南星,制南星,南星片,南星。
【炮制方法】生天南星: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曬干,用時(shí)搗碎。
        制南星:取凈天南星,大小分開,與配料用清水泡漂,(一般夏5天,春秋6天,冬7天,)每天換水2-3次,不換配料,至水清不起白沫時(shí),撈出與配料共置鍋內(nèi)加水煮至內(nèi)無白心,嚼之微麻舌,取出,曬至5成干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
        每天南星100斤,泡時(shí)加皂角、甘草各5斤,煮時(shí)加白礬、生姜各5斤。
【性味】辛苦溫有毒。
【功能】祛風(fēng),解痙,化痰,燥濕,消腫。
【主治】中風(fēng)痰壅,口眼歪斜,破傷風(fēng),小兒風(fēng)痰驚癇,外治散結(jié)消腫,瘡癤腫痛。
【炮制目的】生用:消腫止痛,制:減低毒性,增強(qiáng)去痰作用。
【用法與用量】制天南星:0.8-1.5錢或2.4-4.5g。生天南星:按毒性中藥管理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生者,付制天南星。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葵子
tiankuizi
【處方常用名】紫背天葵。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曬干。
【性味】 甘寒
【功能】 清熱解毒,消腫。
【主治】 癰疽腫毒,疔瘡瘰痢,,蛇蟲咬傷。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花粉
tianhuafen【處方常用名】花粉、栝樓根。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5-6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性味】甘酸寒。
【功能】降火潤燥,生精止渴。
【主治】消渴黃疸,熱病口渴,乳癰痔瘺,排膿消腫。
【用法與用量】3-4錢或9-12g。
【注意事項(xiàng)】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天門冬
tianmendong
【處方常用名】天冬。
【炮制方法】 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潤透,稍晾,切薄片,曬干。
【性味】甘苦寒。
【功能】滋陰潤燥,清肺降火,
【主治】虛勞咳嗽,肺癰肺痿,肺癰,吐血,消渴,津枯便秘。
【用法與用量】2-4錢或6-12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升麻
shengma
【處方常用名】綠升麻、炙升麻。
【炮制方法】升麻: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6-7成,洗凈,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炙升麻:取蜂蜜置鍋內(nèi)化開,到如升麻片,不斷翻動(dòng),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晾涼。每升麻100斤,用蜂蜜25斤。
【性味】甘辛微苦。
【功能】 散風(fēng)解毒,升陽透斑疹。
【主治】 時(shí)氣疫疬,陽明頭痛,喉痛,斑疹,風(fēng)熱瘡瘍,中氣下陷,久瀉脫肛。
【炮制目的】蜜炙:緩和升發(fā)作用。
【用法與用量】0.8-1.5錢或2.4-4.5g。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炙者,付生升麻。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丹參
danshen
【處方常用名】紫丹參、醋丹參、酒丹參、丹參炭。
【炮制方法】丹參: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醋丹參:取丹參片,加醋拌勻,微潤,置鍋內(nèi)文火微炒。取出晾涼。
        每丹參100斤,用醋10斤。
        酒丹參:炒法及輔料量同醋丹參。
        丹參炭:取丹參片,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焦黑色,須存性,噴水少許,取出,晾涼。
【性味】苦、微寒。
【功能】祛瘀生新,活血調(diào)經(jīng)。
【主治】月經(jīng)不調(diào),行經(jīng)腹痛,癰腫丹毒。
【炮制目的】 醋炒:入肝止痛;酒炒:增強(qiáng)活血化瘀;炭炒:止血。
【用法與用量】3-5錢或9-15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醋、酒、炭者,按要求付給,余付丹參。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巴戟天
bajitian
【處方常用名】巴戟天、巴戟肉,鹽巴戟。
【炮制方法】巴戟天:揀去雜質(zhì),清水泡至5成,洗凈,置蒸籠內(nèi)蒸軟,取出,除去木心,切段,曬干。
      鹽巴戟天:取凈巴戟天段,鹽水噴勻,微潤,文火微炒,取出,曬干。
      每巴戟天100斤,用鹽2.5斤。
【性味】 辛甘微溫。
【功能】 補(bǔ)腎陽,強(qiáng)筋骨,去風(fēng)濕。
【主治】 陽痿,腰膝酸軟,少腹冷痛,風(fēng)寒濕痹。
【炮制目的】 鹽炒:入腎,增強(qiáng)補(bǔ)腎作用。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生者,付鹽巴戟天。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霉、蛀。



木香
muxiang
【處方常用名】廣木香、新木香、云木香、煨木香、川木香
【炮制方法】廣木香: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置容器內(nèi),用少量水浸潤至透,渥一天,切薄順長片,晾干。
        川木香: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至5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晾干。
        煨木香:取麩皮置鍋內(nèi)加熱后,倒入廣木香片,文火炒至微變色,取出,篩去麩皮,晾涼。
    每廣木香100斤,用麩皮20斤。
【性味】 辛溫苦。
【功能】 理氣止痛,溫中和胃。
【主治】 中寒氣滯,胸腹脹滿,嘔吐泄瀉,里急后重。
【炮制目的】 煨:緩和行氣,增強(qiáng)瀉痢。
【用法與用量】0.5-1.5錢或1.5-4.5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廣、新者,付云木香,注明煨付煨木香,余付川木香。
【注意事項(xiàng)】廣木香避免泡水,否則氣味耗損,影響療效。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




烏藥
wuyao
【處方常用名】臺(tái)烏、臺(tái)烏藥、天臺(tái)烏。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透,(根據(jù)季節(jié),注意換水,防治發(fā)臭),撈出,切薄片,曬干。
        產(chǎn)地加工好的,揀凈雜質(zhì),篩去灰屑。
【性味】辛溫。
【功能】順氣,祛寒,止痛。
【主治】胸腹脹痛,脘腹冷痛,疝痛。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片姜黃
pianjianghuang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曬干,用時(shí)搗碎。
【性味】 辛苦溫。
【功能】 行氣,破瘀,通經(jīng)止痛。
【主治】癥瘕血塊,月經(jīng)不調(diào),胸脅脹痛。
【用法與用量】0.8-3錢或2.4-9g。
【貯藏】置干燥處。



白藥子
baiyaozi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剪去須毛,清水泡至6成,洗凈,撈出,潤透,切厚片,曬干。
【性味】微苦,平,有小毒。
【功能】清熱解毒。
【主治】咽喉腫痛,喉痹,咳嗽吐血,金瘡出血。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干燥處。



白術(shù)
baizhu
【處方常用名】生白術(shù)、炒白術(shù)、土白術(shù)、焦白術(shù)。
【炮制方法】 生白術(shù):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至7成,撈出,潤透,切薄順長片,曬干。
          土白術(shù):取細(xì)黃土,置鍋內(nèi)加熱至發(fā)泡,倒入白術(shù)片,武火炒至掛勻土色,發(fā)出香氣,取出,篩凈黃土。
        每白術(shù)100斤,用黃土約150斤。
麩炒白術(shù):將鍋加熱至微紅,撒入麩皮,倒入白術(shù)片,武火炒至黃色,,取出,篩去麩皮。
         每白術(shù)100斤,用麩皮15斤。
焦白術(shù):取出白術(shù)片,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焦褐色,取出,晾涼。
【性味】 甘苦溫。
【功能】 補(bǔ)脾,燥濕,和中。
【主治】 脾虛勞倦,食少泄瀉,水腫,痰飲,自汗。
【炮制目的】 土炒:補(bǔ)脾止瀉;麩炒:醒脾和胃;炒焦:和中止血。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生、土、焦者,按要求付給,余付麩炒白術(shù)。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白及
baiji
【處方常用名】百計(jì)片。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至6成,撈出,置籠內(nèi)蒸透,取出,切薄片,曬干。
【性味】苦平。
【功能】補(bǔ)肺生肌,止血斂瘡。
【主治】肺虛吐血,衄血,肺癰,肺痿,癰腫,外敷燙火傷,金瘡。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亦可研末沖服。
【注意事項(xiàng)】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芷
baizhi
【處方常用名】白芷片、香白芷、杭白芷。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至6成,洗凈,撈出,潤透,稍晾,切薄片,曬干。
【性味】辛溫。
【功能】祛風(fēng)散濕,活血止痛,排膿。
【主治】感冒頭痛,眉棱骨痛,牙痛,鼻淵,癰疽疫毒,皮膚瘙癢。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注意事項(xiàng)】泡時(shí)勿使傷水。
【貯藏】置陰涼干燥處,防蛀。



白芍
baishao
【處方常用名】生白芍、杭白芍、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
【炮制方法】生白芍:揀凈雜質(zhì),大小分開,清水泡6-7成,撈出,悶潤至內(nèi)外濕度均勻,切薄片,曬干。
炒白芍:將鍋加熱至微紅,,撒入麩皮,倒入白芍,武火炒至微黃色,迅速取出,篩去麩皮。
每白芍100斤,用麩皮10斤。
酒白芍:取白芍片,黃酒噴勻,微潤,置鍋內(nèi)文火微炒,取出,晾干。
每白芍100斤,用酒10斤。
醋白芍:炒法及輔料同酒白芍。
【性味】 苦酸微寒。
【功能】 柔干止痛,養(yǎng)血斂陰。
【主治】 腹痛瀉痢,腰脅腹痛,四肢攣急,月經(jīng)不調(diào),崩漏帶下。
【炮制目的】 麩炒:減輕寒性,調(diào)和肝脾,酒炒:增強(qiáng)活血;醋炒:增強(qiáng)止痛。
【用法與用量】 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注明酒、炒、醋者,按要求付給,余付生白芍。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霉。

白前
baiqian
【處方常用名】炙白前。
【炮制方法】白前: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莖,清水洗凈,撈出,潤透,切段,曬干。
        炙白前:取蜂蜜置鍋內(nèi)化開,倒入白前,不斷翻動(dòng),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曬干。
        每白前100斤,用蜂蜜20斤。
【性味】 辛甘微寒。
【功能】 瀉肺降氣,化痰止咳。
【主治】 喘嗽多痰,胸脅脹悶,新久咳嗽。
【炮制目的】蜜炙:增強(qiáng)潤肺止咳。
【用法與用量】 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炙者,付白前。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薇
baiwei

【處方常用名】香白薇。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除去殘莖,清水洗凈,撈出,潤透,切段,曬干。
【性味】 苦咸寒。
【功能】 清血熱,利小便。
【主治】 陰虛發(fā)熱,風(fēng)溫灼熱,產(chǎn)后虛煩,,嘔逆,小便淋漓。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 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蘞
bailian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潤透,切厚片,曬干。
【性味】苦平。
【功能】瀉火,散結(jié),解毒,生肌,止痛。
【主治】癰腫瘡毒,瘰痢,痔瘺,瘡口不斂。  
【用法與用量】0.8-2錢或2.4-6g;外用適量,研末涂患處
【注意事項(xiàng)】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頭翁
baitouweng
【處方常用名】頭翁。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泡4-5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性味】苦寒。
【功能】清涼止血,止痛解毒。
【主治】外治熱毒血痢,鼻衄,血痔。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白茅根
baimaogen
【處方常用名】毛根,毛根炭。
【炮制方法】 白茅根: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撈出,潤透,切段,曬干,簸凈須毛。
毛根炭:取凈毛根,置鍋內(nèi)武火炒至焦黑色,須存性,噴水少許,取出晾涼。
【性味】甘寒。
【功能】 清熱涼血,利水通淋。
【主治】 內(nèi)熱煩渴,吐血,衄血,小便不利,熱淋尿血。
【炮制目的】炭炒:增強(qiáng)止血。
【用法與用量】3-5錢或9-15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炭者,付白茅根。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忌服,炒炭防復(fù)燃。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甘松
gansong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切段,篩凈灰屑。
【性味】 甘溫。
【功能】理氣開郁,散寒辟穢。
【主治】開竅止痛,胸悶氣郁,心腹脹痛,胃痛嘔吐。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貯藏】置干燥處。

甘草
gancao
【處方常用名】生甘草、粉甘草、炙甘草。
【炮制方法】甘草(帶皮):揀凈雜質(zhì),粗細(xì)分開,清水泡6-7成,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粉甘草:清水淘凈,撈出,潤透,切薄片,曬干。
炙甘草:取蜂蜜置鍋內(nèi)化開,倒入甘草,不斷翻動(dòng),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晾涼。
每甘草100斤,用蜂蜜30斤。
【性味】甘平。
【功能】 補(bǔ)脾胃,潤肺,清熱解毒。
【主治】 脾胃虛弱,咳嗽,心悸,癰疽腫毒,小兒胎毒。
【炮制目的】 生用清熱解毒;炙后:溫中補(bǔ)氣。
【用法與用量】0.5-3錢或1.5-9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炙者,付甘草。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甘遂
gansui
【處方常用名】制甘遂。
【炮制方法】 生甘遂:揀凈雜質(zhì),除去須根,剪段。
            制甘遂:取甘遂段,加醋拌勻至吸凈,置鍋內(nèi)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涼。
            每甘遂100斤,用醋30斤。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消腫,瀉水飲。
【主治】水腫脹滿,痰飲積聚,面目浮腫。
【炮制目的】醋制:減低毒性。
【用法與用量】制甘遂2-5分或0.6-1.5g;生甘遂:按毒性中藥管理。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生者,付制甘遂。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北沙參
beishashen
【處方常用名】沙參、條沙參、遼沙參。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迅速撈出,潤透,稍晾,切段,曬干。
【性味】甘、苦、微寒。
【功能】養(yǎng)陰清肺,止咳祛痰。
【主治】肺陰不足,虛熱咳嗽,久咳肺痿。  
【用法與用量】 1-3錢或3-9g。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玉竹
yuzhu
【處方常用名】炙玉竹、葳蕤。
【炮制方法】玉竹:揀凈雜質(zhì)、清水淘凈,迅速撈出,潤透,稍晾,切段,曬干。
        炙玉竹:取蜂蜜置鍋內(nèi)化開,倒入玉竹片,不斷翻動(dòng),文火炙至蜜不粘手,取出,晾涼。  
【性味】甘、微寒。
【功能】養(yǎng)陰潤燥,止渴生津。
【主治】熱病傷陰,熱煩,口干,咽燥,肺熱干咳。
【炮制目的】蜜炙:增強(qiáng)滋陰潤燥。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處方應(yīng)付】 不注明炙者,付玉竹。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




玄參
xuanshen
【處方常用名】元參、黑元參、蒸元參。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去蘆,大小分開,洗凈撈出,潤透,置蒸籠內(nèi)斷面成黑色,取出,切薄片,晾干。
【性味】苦咸微寒。
【功能】滋陰降火,涼血解毒。
【主治】熱病煩渴,發(fā)斑,咽喉腫痛,瘰癘,便秘。  
【用法與用量】1.5-3錢或4.5-9g。
【注意事項(xiàng)】反黎蘆。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仙茅
xianmao
【處方常用名】仙茅參。
【炮制方法】揀凈雜質(zhì),清水洗凈,撈出,黃酒拌勻,微潤,置鍋內(nèi)文火炒成微干,取出,晾涼。
       每仙茅100斤,用黃酒10斤。
【性味】辛、苦、甘、微溫。
【功能】壯陽暖精,散寒除痹。
【主治】命門火衰,陽痿遺精,筋骨痿弱,腰腳冷痹。
【炮制目的】酒炒:增強(qiáng)散寒暖精。
【用法與用量】 0.5--3錢或1.5--9克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半夏banxia
【處方常用名】生半夏、姜半夏、法半夏。
【炮制方法】生半夏:揀凈雜質(zhì),簸去灰屑,用時(shí)搗碎。
        姜半夏:取凈半夏,清水泡漂(一般夏5天,春秋7天,冬10天),每天換水一次,
        夏天二次,撈出,與配料共置鍋內(nèi)加水煮至內(nèi)無白心,嚼之微麻舌取出,晾涼,
        蓋渥至表面析出一層白礬,淘凈,如此反復(fù)2-3次,切薄片,曬干。
        每半夏100斤,用生姜10斤,甘草、皂角各5斤,白礬10斤。
        法半夏:取凈半夏清水泡漂(一般夏7天,春秋10天,冬14天),撈出,置缸內(nèi),
        以一層半夏,一層配料鋪平,從上面澆       水淹沒,使石灰塊泛開,約1小時(shí),
        加大量水,每日攪拌一次至發(fā)透,撈出,清水洗凈石灰,揀去雜質(zhì),曬干,用時(shí)搗碎。
        每半夏100斤,用甘草、皂角各5斤,生姜10斤,石灰塊30斤。
【性味】辛溫有毒。
【功能】燥濕化痰,將逆除痞。
【主治】痰濕水飲,胸膈脹滿,嘔吐咳喘,頭痃,頭痛。
【炮制目的】姜制:減低毒性,增強(qiáng)止嘔;法制:增強(qiáng)燥濕化痰。
【用法與用量】制半夏:1.5-3錢或4.5-9g,生半夏按毒性中藥管理。
【處方應(yīng)付】注明生、法者,按要求付給,余付姜半夏。
【注意事項(xiàng)】孕婦內(nèi)服宜慎,反烏頭。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生姜
shengjiang
【處方常用名】姜、鮮姜、煨生姜。
【炮制方法】生姜:洗凈泥土,用時(shí)切薄片。煨生姜:取凈生姜用綿紙包裹數(shù)層,蘸水令濕,埋于熱灰中,煨熟,取出,除去紙,切薄片。
【性味】辛溫。
【功能】 溫中止嘔,發(fā)表散寒,解毒。
【主治】 外感表癥,頭痛鼻塞,嘔吐,解半夏、南星毒。
【炮制目的】煨后:暖胃和中,減低發(fā)散作用。
【用法與用量】1-3錢或3-9g。
【處方應(yīng)付】不注明煨者,付生姜。
【貯藏】埋于沙土內(nèi),防凍。
-----------www.gydjdsj.org.cn/job/
-----------www.gydjdsj.org.cn/shiti/
-----------www.med126.com
-----------www.med126.com
-----------www.gydjdsj.org.cn/wsj/
-----------www.gydjdsj.org.cn/yaoshi/
...
醫(yī)學(xué)全在線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2006-2046, MED126.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皖I(lǐng)CP備06007007號(hào)
百度大聯(lián)盟認(rèn)證綠色會(huì)員可信網(wǎng)站 中網(wǎng)驗(yàn)證
<code id="gdrqy"><input id="gdrqy"><ul id="gdrqy"></ul></input></code><dfn id="gdrqy"></d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