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龍湯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干嘔,
發(fā)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或少腹?jié)M,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
見《傷寒論》太陽上篇第39條。
傷寒表不解五字,即寓惡寒、發(fā)熱、無汗、脈浮緊、或
頭痛身痛在內。水氣之成,緣于水氣積蓄在體內,影響所在臟器的功能,射肺則咳、喘;留胃則噎、干嘔;蓄于中,則阻遏氣化,津不上承而渴;在下則小便不利,而少腹?jié)M;水聚于腸,則下利(水瀉),變證多端,不一而足。外寒與水氣,同屬陰邪,內外合邪而為小青龍湯證。表邪宜溫散,故用麻桂,水飲宜溫化,故用
半夏、干
姜、
細辛溫散之品以行水飲;而又恐辛散太過,又用
白芍以監(jiān)麻桂,
五味子收斂肺氣,正是組方心思縝密處。徐靈胎因此而說“此方無微不利,真神劑也!
四十多年來,我用小青龍湯甚多,只要是外寒內飲之證,往往投杯即效。三十多年前,在四川,有兩個雙胞胎男孩,其時方二歲多,生下來不久即患喘咳,此次又發(fā)作而住院治療,我查房時,見兩個孩子站在床上,不能臥下,張口喘氣,狀甚可憐。我用小青龍湯二劑,一劑即喘平大半,再劑即雙雙獲愈。
又有董某,
咳嗽月余,痰稀如水,夾風泡,背冷如掌大,脈沉弦,已服過中西藥半月無效。我用小青龍湯三付。其人因在武斗中誤傷人命,判刑三年,出獄后即來致謝,說我開給他的藥吃完后就進去了,幾年來在里面一直未犯過咳嗽。
小女何沂,體質偏寒,最近因咳嗽不已來電話索方,詢知其在空調車、空調房中即咳,此劉渡老所謂“空調病”也,即投小青龍湯,僅一服即止。
小青龍湯亦見于《金匱要略》痰飲篇中。其文云“咳嗽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小青龍湯主之!辈⒉谎浴皞聿唤狻保梢妴问翘碉,即無外寒,亦可用之,蓋麻桂同用,可宣可溫,大可用于肺寒氣逆之證。
小青龍湯的方后注,仲景有加減法: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即
天花粉)。小青龍湯本可用以止渴,不過此渴乃水飲阻遏,津不得上承之假渴;真渴,則真的是津液虧耗,久病咳逆者多有此證,其證必咽干口燥,舌紅而干,所以去半夏加
天花粉,此為仲景的權變之法,天花粉不滋膩,和天
麥冬不一樣,不至有留邪之弊。
若微利,去
麻黃,加
蕘花如一
雞子。利是下利,這里是因為飲邪走下,水飲去,則利自止。蕘花,為
瑞香科植物之花,《神農本草經》、《本經別錄》、《千金要方》、《本草綱目》均載,謂其辛苦寒,有毒,入腸胃,功專瀉水飲,治留飲咳逆上氣及
水腫。但不知何故此藥久已廢用。徐靈胎說“本草
芫花、蕘花,花葉相近,而蕘花不常用,當時已不多得,故改用芫花,以其皆有利水之功也!
十棗湯中
甘遂、
大戟、芫花同用作散劑,瀉水力相當峻猛,若單用芫花一味,且用小劑量入湯劑中,不是作散劑,則瀉水之力就不強了。北京已故老醫(yī)生張菊人先生曾治一水腫患者,喘滿并作,頗以為苦,張先生即用小青龍湯加芫花五分,瀉水數十遍,次日即喘平腫消。能有如此之效,以我的閱歷,則非作散劑不可。
若噎,去麻黃,加
附子一枚(炮)。這里的“噎”,《外名》作“飲食噎者”,水飲挾
胃氣上逆,吃飯喝水有噎塞不適之感。也有噫氣頻頻者。附子大辛大熱,
干姜、
桂枝、半夏得附子之助則水飲速化,胃氣安和矣。
小便不利,少腹?jié)M,均是水飲停蓄于下之故,所以加
茯苓利水。喘去麻黃,加
杏仁,取杏仁降逆下氣之功,利、噎、喘、小便不利、少腹?jié)M為甚么都要去麻黃?過去不少注家對此方后注表示過懷疑,認為不是仲景之文。《醫(yī)宗金鑒》說是“遠表而就里也”,也就是說,上述五證都是里證,所以去麻黃之散外寒,以免分散主攻方向,但仍然保留桂枝,以桂枝既可解外,又可治內,有平沖、化飲之功。說服力似乎不強。
以我使用小青龍湯的經驗,這五個加減法都不大常用。最重要的,有三種見證,一是外寒內飲,又郁熱在里,不得發(fā)越,而煩躁脈數者,加
石膏,見《金匱》肺痿肺
癰咳嗽上氣篇。二是北方干燥,飲邪挾熱最常見,故常加石膏,俾寒飲郁熱一藥而廓清。三是陽虛之體,證見畏寒喜噯,背心足底發(fā)冷、舌質淡,苔水滑,脈沉弦者,加入附子,其效立見。(半夏不反附子,完全可以同用。)
此外,年老體弱或有
心悸怔忡病史,不任發(fā)越者,我常用以下三法,一是學葉天士去麻黃、細辛;二是學范
文虎法,除半夏用10克外,余者僅用數分;三是學張錫純服小青龍得效后,即改用其自擬的從龍湯(生
龍骨、炮
牡蠣各30克、白芍15克、清半夏12克、炒
蘇子12克、
牛蒡子10克)二、三劑以收功。吳鞠通也指出過小青龍湯非常服久服之劑,見效后當改用
苓桂術甘湯加半夏、
生姜、苡仁、
茅術理脾化飲。張吳兩位的用藥,各有取義,吾儕當視其不同見證,臨病制方,師其意不泥其方可也。
-----------青龍化雨,劉力紅的師父用它治療燥咳